首页 > 文章中心 > 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范文第1篇

健康教育由过去的以目标人群为主和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知识传播,转变为现在的面向社区、面向家庭、面向健康人群。目前,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展成为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工矿企业健康教育以及特殊人群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下面谈谈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健康教育的内容

社区健康教育:根据教育对象的需求而定,分为4个方面:①健康促进:此项内容是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制定的,例如: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如何安排调配合理的饮食;哪些体育锻炼适合中老年人等。②预防保健:人的某些时期经历着复杂的心理、社会方面的改变,有些改变属于正常的生理改变,如更年期妇女停经,但如果不正确认识正常的生理变化带给人体的影响或不能运用适当的干预措施对某些因素加以预防,都将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使人患病。此类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对象多为有某种疾病倾向的人,例如:如何预防某些传染病、非传染病,什么时候需要预防接种,如何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吸烟的危害及控烟方法等。③疾病治疗:对于处于疾病状态或疾病发展阶段的患者所需的健康教育知识是与本身疾病相关的知识,主要以疾病的治疗为主,例如:如何控制症状和减轻症状、所用药物的副作用、所患疾病是否与饮食有关、如何安排饮食等。④康复教育:对于疾病处于转归阶段的人来讲,健康教育以康复教育为主,例如:中风偏瘫患者、乳腺切除以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糖尿患者自己如何进行胰岛素注射;高血压患者如何监测或自测血压等等。

医院健康教育内容:①疾病防治与一般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各种法定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各种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各种器械性治疗知识;各种检验、物理检查知识,就诊知识;合理用药知识;日常生活卫生知识。②心理卫生教育:教育患者正确认识、对待自身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念;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保护性医疗原则教育,使他们在精神上给患者以支持和鼓励,避免恶性刺激;介绍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心理保健方法,消除异常心理和心理负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③行为干预:在传播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协助患者和有特定健康行为问题的人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改变不良卫生行为,采纳健康行为。

医院健康教育又分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患者健康教育:门诊健康教育(包括候诊、随诊、门诊咨询、专题讲座),住院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教育、病房教育、出院教育)。

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体育锻炼、青春期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抵制等健康知识。

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2]:⑴妇女健康教育:①婚前教育:宣传婚姻法及性生理卫生,宣传、讲解疾病与婚姻、生育的关系;②孕前教育: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遗传病预防教育,以减少、杜绝遗传病和畸形儿的出生;③孕期教育:早孕检查、建册、定期产检、孕期常见症状及应对措施、孕期营养、自我保健、识别临产先兆、分娩前的准备、异常症状及应对措施、住院分娩等;④产褥期教育:产妇营养、个人卫生、休息、睡眠、情绪、避孕及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计划免疫等;⑤妇女病普查普治的教育。⑵儿童健康教育:①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发育特点、健康评估(体格生长、精神心理发育、营养状况等);②新生儿常见生理状态: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和假月经等;③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治:上感、消化不良、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肠道寄生虫病、龋齿、近视、传染病等的防治;④预防接种的教育;⑤饮食指导: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辅食添加等;⑥亲子关系:婴、幼与学龄前期;⑦口腔卫生:预防龋齿、正确刷牙、控制糖摄入、改善易感牙齿;⑧视力保健:良好用眼习惯、及早纠正斜视、弱视、定期检查视力;⑨儿童保护:预防意外伤害、防止家庭虐待;⑩体育锻炼。⑶更年期健康教育:更年期生理、心理特点、临床症状、使其正确认识和对待,增强体质,保持乐观情绪,合理饮食,充足营养等。⑷老年期健康教育:衰老过程的特点、饮食、睡眠、生活环境、运动、性生活及心理保健指导,社会角色变化的应对,家庭角色变化的适应,重大事件的应对,常见健康问题如:饮食、安全、排泄等问题的保健以及心理问题、常见病的防治。⑸残疾人健康教育:开展残疾预防工作,通过预防接种、营养保健及卫生宣教,以减少社区中残疾的发生及降低残疾的程度;根据残疾的不同程度、伤残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功能锻炼、语言训练、防止褥疮、术前、术后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加强看护、防止意外等。

工矿企业健康教育内容:①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工人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②工作场所应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安装不同的防护设备。③介绍有关法律知识。④讲解各种职业病的防治知识,定期作职业病检查。

健康教育的方式

可以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2]:⑴语言教育方式:语言教育方式在实际运用中是最简便、最有效的常用方法之一。①个别教育:个别谈话、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②群体教育:专题讲座、授课、座谈会、讨论等。⑵文字教育:如标语、健康处方、传单、课本、小册子、报刊、墙报、专栏等。⑶形象教育方式:如电影、电视、戏剧、录像、橱窗、画廊、展览等。⑷电化教育方式:有广播、收音、录音等。

参考文献

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口腔卫生行为 口腔保健 口腔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R7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240-01

口腔卫生行为形成必须获取相关保健知识,只有同时具有知识和行为,才能维护口腔健康,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尚缺乏最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意识。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是保持良好口腔健康的基本要求。因此,关注口腔卫生行为与口腔保健,是增进身心健康、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

1 常见口腔疾病及其表现

临床实践中,龋病、牙周疾病、牙齿非龋性疾患、牙体、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口腔颌面部炎症、口腔颌面部外伤、涎腺疾病、颌面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病变、颌面部发育畸形等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不容忽视的是口腔溃疡、口炎、白斑、扁平苔藓、唇炎、地图舌等口腔粘膜疾病。在口腔粘膜病中,除复发性口腔溃疡外,以口腔扁平苔癣最常见。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潜在性炎症的角化性病变。最多见于颊粘膜,其次为舌、唇、腭、牙龈及磨牙后区粘膜。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白色线状、树枝状、环状或网状条纹,条纹两侧粘膜发红,有时舌背可出现浅灰白色斑块,同时可伴发白纹。白塞病一般病情不重,不危及生命,但少数病人可能发生致命的并发症,如脑膜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胃肠道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大血管病变引起主动脉瘤,破裂后可导致患者死亡。口腔溃疡的病因较复杂,如疲劳、嗜酒、免疫力低下、月经、扁平苔藓等,而口腔癌也会导致口腔溃疡、舌头肿胀等问题。所以当出现上述病症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口腔医院接受治疗。

2 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

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证明,口腔疾病不仅仅局限于口腔,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入性肺炎、胃肠道系统疾病、神经内科疾病、肥胖病、艾滋病等以及孕产妇疾病都有密切的联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研究发现,牙周疾病尤其是牙周炎,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牙周干预治疗是降低冠心病发生几率的有效措施;中等程度牙周炎病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1倍,重度牙周炎病人是正常人群的3.1倍;80%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吸入含有细菌的口腔、咽部分泌物所致;30%的艾滋病患者首先出现口腔症状,牙周炎还能激活潜伏的艾滋病病毒,牙周疾病与晚期流产呈正相关等。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促使我们正确认识口腔疾病,对防治全身疾病可发挥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口腔可能成为检测许多全身性疾病的窗口,口腔与全身健康密不可分的关系,口腔疾病非小事。

3 口腔保健与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疾病可以成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诱因,也可以是其他系统疾病的表征或结果。龋病、牙周病在我国是患病率水平极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是摆在口腔医学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与预防医学交叉融合而产生的一门口腔科学,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方法及应用,达到维持和促进口腔健康的目的,这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随着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口腔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这只是牙齿没有疾病的状态,而口腔还具有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具有神经感觉和参与表情的功能,口腔是从事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现代口腔保健的新概念,拥有洁白美丽的牙齿,口气清新,口腔运动、神经等系统功能,都处于正常状态。促进口腔健康的方法:(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2)使用牙线、间隙刷等清洁工具;(3)使用含氟牙膏、氟泡沫、氟涂漆等氟化物;(4)少吃含糖食品,减少甜食次数;(5)戒除烟酒,不嚼烟草和槟榔;(6)不吃过烫或有刺激性的食物;(7)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顺着牙缝上下转动地刷,即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剔剔刷,咬合面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干净。牙刷毛顺着牙缝上下竖直旋转的刷法,此法清洁牙齿的效果好,而且不磨损牙颈部,也不刷伤牙龈。刷牙必须坚持“三二制”,即每天刷3次,并注重晚上睡前的那次;牙齿的3个面(颊、舌、咬抬面)都要刷到;每次刷牙要认真、仔细地刷3分钟。

要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1)叩齿法。先静心聚神,轻微闭口,然后上下牙齿相互轻轻叩击数十次,所有的牙都要接触,用力不可过大,防止咬舌。这可增强牙齿坚固,不易松动和脱落,加强咀嚼力,促进消化。(2)鼓漱法。咬牙,口内如物,用两腮和舌做动作,反几十次,漱口时口内多生唾液,等唾液满口时,再分几次慢慢下咽,初时可能津液不多,久自然增加。这可使口腔内多生津液,帮助消化并可清洁口腔,锻炼四周肌肉,两腮饱满。(3)运舌法。用舌头在口腔里、牙齿外、左右、上下来回转动等到增多时鼓漱十余下分一或几口咽下。这对防治老年性口腔粘膜病和舌体萎缩有效,能刺激涎液分泌增加,滋润胃肠,有助于脾胃功能,防止口苦口臭。(4)牙龈按摩法。需先进行牙周洁治术。可在刷牙时进行,将刷毛以外45°压于牙龈上,牙龈受压暂时缺血,当刷毛放松时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反复数次,使血液循环改善,增强抵抗力。也可用食指作牙龈按摩,漱口后将干净的右手食指置于牙龈粘膜上,由牙根向牙冠作上下和沿牙龈水平作前后方向的揉按,依次按摩上下、左右的内外侧牙龈约数分钟。通过按摩牙龈,增加牙龈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提高抵抗牙周组织损伤力,避免或减少牙周疾病发生。

口腔保健科学得到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1)早期治疗龋病和牙周病的全身和局部疗法得到广泛应用。(2)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基因工程学的诊断治疗方法,口腔科医生有更多诊疗口腔疾病的方法。(3)更多口腔药物、生物技术产品用于口腔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4)新开发的抗菌药物可有效治疗口腔疾病。

生物学与口腔保健科学同步发展,促进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口腔疾病的健康管理:(1)非常见腮腺疾病、艾滋病、需放射治疗的癌症等与口腔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2)龋病、牙周病等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如早期龋诊断、分子探针、抗菌抗炎症药物、组织再生、人工唾液等。(3)CAD/CAM技术的应用。(4)龋病和牙周病疫苗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李亚男,宫琪玮.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对牙周病认知与行为的影响[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3):140-142.

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区保健;疾病控制;健康宣教;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86-01

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人们如何照顾自己避免生病,控制传染病传播、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在工作中和家庭中发生事故,防止交通事故等。还包括老年人的家庭护理慢性病病人的社区照顾等[1]。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如何发挥社区保健的作用,近年来发现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是有效的手段,本文就本社区中健康知识普及对社区居民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作用略作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地区人员稳定,住户在100户以上的社区两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样本中年龄结构老中青少比例相当,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1.2 方法 成立专门的健康宣教小组。根据健康档案中暴露出的高危健康问题及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普及健康知识。如定期到社区举行讲座;到居民家中进行随访;对发病居民进行治疗、预后、康复等干预。健康宣教计划的实施从2011年1月至今。参与分析的数据信息截止到2012年12月底。现对两组样本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下呼吸道感染这五种常见病的发病率、转诊率、复发率、好转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

2 结 果

观察组中普及健康知识后的发病率、转诊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及两年前为实施健康宣教前的相关数据,好转率、知识知晓率则明显高与对照组。知晓率高的分组发病率、转诊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 论

3.1 本研究显示,健康宣教对控制常见的社区慢性病及传染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普及健康知识后社区居民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约80%,居民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的防范意识普遍增强,达到全部居民总数的85%;70%的居民能说出基本的保健常识。研究还显示,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普及前高于其他的疾病,其发病率和复发率低于其他知晓率低的病种,表明知识的普及程度、掌握的程度与发病及复发率成反比。这进一步表明健康知识的普及是社区疾病控制预防的有效手段。另外,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了健康教育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例如,高血压健康知识普及的重要性,有报道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比正常人群增加了近10倍,其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可能增加5倍。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发生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进行提前干预,可以控制约75%以上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社区中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是最为有效便利的方法[2]。

3.2 普及知识的方法可以通过知识讲座、高危人群登门拜访、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定期体检、小区广播。改变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心理干预保持良好心态等[3]。要让居民对健康知识产生知、信、行[4],使居民能主动参与,具备一定的应急能力,改正“有病才治”的错误观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支出。

总之,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防护能力,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危险因素,对于多种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本次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参与分析的病种尚不全面,样本数据仅反应本辖区情况。研究的结果不能反映全部的问题,还有待补充。

参考文献

[1] 何宪平.社区卫生服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11.

[2] 刘莹.高血压病与社区健康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2,9(25):64-66.

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冠心病;一级预防护理;青年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80例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双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39岁,平均(29.13±1.7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7.14±0.82)kg/m2;合并多血管病变2例,前降支病变1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40岁,平均(28.79±1.6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7.12±0.79)kg/m2;合并多血管病变3例,前降支病变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体质量指数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年龄≥18岁且≤40岁的患者[4];(2)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3)肝肾功能正常者;(4)资料齐全者。

1.2.2排除标准

(1)精神疾病者;(2)严重心率失常者;(3)药物过敏者;(4)智力及认知障碍者。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与治疗,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及用药指导、监测患者病情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其措施如下:(1)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疾病的基本情况做初步了解,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进行预测,并一对一地与患者进行详细交流,了解其日常生活习惯与保健工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对应的治疗措施,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2)预见性宣传指导,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宣讲,如定期开展疾病相关预防、保健及治疗的知识讲座,对疾病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发放相关知识手册,便于患者详细了解,多宣传预见性护理。(3)预见性护理,入院前先对患者的疾病史进行必要评估,预测患者后续可能出现的疾病情况,进行各项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医生治疗建议进行不同的护理,提前做好预知风险的工作,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如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疏导,进行疾病知识普及,对病症采用针对性的治疗,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4)预见性健康指导,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给予正确引导,并科学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如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少食多餐、低盐少糖,多增加蛋白质,改变以往不良膳食习惯,多进行户外锻炼,随身携带药物,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用药指导,嘱咐患者要遵从医嘱。

1.4观察指标

(1)住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肺水肿、心力衰竭等;(2)护理依从性:根据护理依从性表[5],对两组患者遵从医嘱、平衡膳食、日常监控、科学运动等情况进行统计记录;(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6],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等情况进行评估,共5项,每项2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组间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遵从医嘱、平衡膳食、日常监控、科学运动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范文第5篇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891-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1 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中预防医学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1 乡村医生学历教育是我国国情的需要:近年来,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解决农民基本医疗和卫生保健问题,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民享受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保障农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卫生部一再要求加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及学历教育。

1.2 乡村医生的特点:(1)作为直接担负广大农民医疗、预防及保健任务,是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基础。(2)基础知识较差,业务水平偏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乡村医生中,具有正规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22.7%,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他们对一些传染病和流行病的诊疗技术知之较少,看病开错药、打错针、延误病情的事时有发生。(3)大多数没有固定工资,来学校上课不但没有收入,还要花去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他们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提高不快,看病多凭经验。

1.3 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中预防医学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应注重不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作用的教育。(2)面对乡村医生的预防医学教学中应注重社区卫生服务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教育。(3)应加强常见传染病和可能新发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教育。(4)应注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的教育。

2 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中预防医学课程设置

为适合乡村医生的需要,我们使用卫生部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一版,全国成人高等医学学历教育教材)为授课的主要参考书,总授课为40学时。面向乡村医生的教学目的是学以致用,重点讲授实用性内容,并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及全科医学的学科联系,适当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

3 教学改革措施

3.1 多采用社区典型案例分析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要实现其教学任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了提高乡村医生对预防医学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解决预防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引用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2 应用先进的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预防医学教学的效率:应用电视录像、幻灯、投影、Powerpoint及CAI课件等直观教学及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如在讲解大气污染、室内污染和水体污染的来源、对健康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时,通过观看录像,将现场搬到课堂,形象生动直观,学生观看后印象深刻;又如在讲解均数的计算时,略去均数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计算过程,重点讲解资料类型的判断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直接使用计算机计算统计指标,避免人工计算的繁琐,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实用的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和资料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逐渐开展网络教育,对农村社区常见病的三级预防,书本只简单介绍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实际上在农村社区还存在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等,利用网络的优势,参阅大量资料,把农村常见病的三级预防措施通过网络向同学展示,并定期作案例讨论,务求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

3.3 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应付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3.1 新生入学时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观思想教育,贯彻全科医学理念,认识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及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乡村医生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而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明确学习目的和未来肩负的使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3.3.2 在学习过程中,每学期开展1~2次知识讲座,提高乡村医生处理社区常见疾病及应付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