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细则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细则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细则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细则范文第1篇

一、项目资金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合理计提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合理计提当期费用,客观反映政府资金的收支情况。

(二)分类管理原则。根据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区别不同类型,对年终结余资金进行分类核算,正确反映资金归属。

(三)明细核算原则。对纳入《**市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范围的项目资金,采取细化核算科目,分项目设置明细账,实现项目收支一一对应。

二、项目资金的核算范围与要求

(一)项目资金是指纳入政府预算项目库管理的财政预算资金,包括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及其他类项目。

(二)项目资金应当与其他预算拨款资金区分开来,分项目设置明细账,分别核算。

(三)凡纳入《**市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资金,仍按现行办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四)基本建设类项目仍按现行办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三、项目资金的会计处理

(一)总预算会计

在批准的部门预算范围内,市财政部门按部门用款计划拨付项目资金,年终无结余。

市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类—款

贷:银行存款

(二)行政单位会计

1.收到市财政部门拨入的项目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经费—项目经费—××项目

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贷:银行存款

2.收到从市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项目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经费—××项目

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贷:银行存款

3.年终,预算单位应按照项目进度、合同规定及已由预算安排确定的当年应完工项目,其应付未付的项目资金结转支出,会计分录为:

(1)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贷:暂存款—××项目

(2)以后年度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项目

贷:银行存款

(3)该跨年度项目全部结束后,若暂存款资金有结余的,年终将差额部分结转,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项目

贷:结余—专项结余

反之,则作相反分录。

4.已完工项目在年终结账时,应将该项目资金的“拨入经费”科目、“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和“经费支出”科目对冲,并将差额部分结转,会计分录为:

借:拨入经费—项目经费—××项目

或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经费—××项目

贷: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1)若项目拨入经费大于经费支出:

借:拨入经费—项目经费—××项目

或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经费—××项目

贷:结余—专项结余

(2)若项目拨入经费小于经费支出,需动用历年结余时

借:结余—专项结余

贷: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5.项目支出属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在项目完工后,应同时作固定资产相关会计核算:

借:固定资产—××项目(分类详细登记)

贷:固定基金

6.预算单位已完工的项目结余资金,应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抵顶以后年度预算经费。

(三)事业单位会计

凡纳入政府预算项目库管理的项目资金,其收支核算在“拨入专款”和“专款支出”专用科目中核算。

1.收到市财政部门拨入的项目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专款—××资金—××项目

2.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专款支出—××资金—××项目

贷:银行存款

3.年终,预算单位应按照项目进度、合同规定及已由预算安排确定的当年应完工项目,其应付未付的项目资金结转支出,会计分录为:

(1)借:专款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贷:其他应付款—××资金—××项目

(2)以后年度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资金—××项目

贷:银行存款

(3)该跨年度项目全部结束后,若其他应付款资金有结余的,年终将差额部分结转,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项目

贷:专项结余

反之,则作相反分录。

4.年终结账:

(1)对未完工项目,“拨入专款”与“专款支出”不结账,在决算报表中将轧抵数暂记“专项结余”,即称为“表结”

(2)对于已完工项目,应先将该项目的“拨入专款”与“专款支出”对冲,会计分录为:

借:拨入专款—××资金—××项目

贷:专款支出—××资金—××项目

(3)完工后结余的项目资金应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年终结账时,应将该项目资金作“专项结余”处理,会计分录为:

年末:借:拨入专款—××资金—××项目

贷:专项结余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细则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府性资金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政府提出的政府性资金实行“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市本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部门专项资金的含义

本通知所指的部门专项资金是指同市财政有缴拨款关系的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年度内,经市财政批复的部门预算中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关于部门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

(一)部门专项资金的申报。

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按照专项资金“立项有依据、计算有标准”的原则,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向市财政部门申报部门专项资金预算。

(二)部门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

市财政部门根据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结合市财政财力状况和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按照“合理排序、量力而行”的原则,对部门申报的专项资金预算逐一进行审核,并将符合要求的专项项目列入部门预算项目库。

为保障市重点项目建设,市财政部门在考虑预算安排时应将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确定的项目和上年延续项目优先列入当年预算,其余备选项目根据财力可能,视轻重缓急安排列入。

(三)部门专项资金的细化预算编制。

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部门专项资金编制细化预算,但不得用于安排工资福利性支出和对个人及家庭的补助,也不得用于安排与该专项无关的细化项目支出。

(四)部门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为保持预算的严肃性,部门专项资金一经批准,应严格按照市财政批复的预算项目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和擅自扩大资金的使用范围。

部门专项资金在预算年度内安排使用,原则上不作跨年度使用。对确需跨年度使用的,经市财政部门审批后结转下年使用,其余年末专项结余资金收缴市财政管理。部门专项资金结余管理办法由市财政部门另行制订。

三、关于部门专项资金的检查监督

市财政部门对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中有违反规定行为的,应当责成相关单位进行纠正,并可以通过调减部门预算等方式将部门专项资金收归市财政用于平衡总预算。

审计部门应加强对部门专项资金的监督,对资金的规范和有效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部门专项资金有未按规定使用现象或未达预期效益的,应及时向市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意见。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细则范文第3篇

一、总体构想

专项资金的管理核心是一个滚动项目库,一套数量化指标体系。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依公共财政的思想设立的量化指标体系,将单位报送的若干年专项项目,按照指标体系的要求进行量化评价,将评价的结果按照分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依次提供资金安排意见,以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领导科学决策和外部有效监督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个滚动项目库。各单位申报财政补助的所有专项项目,均纳入项目库管理,项目库本身具备项目维护、项目评价、项目排序、财力控制、审批流程管理等多项功能,并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审系统相结合,将专项资金预算纳入整个部门预算,并将明确的财政补助专项转入财政预算执行系统进行管理。

一套量化指标体系。作为专项项目库管理的基础,专项指标评价体系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进行设立,将审批专项资金的思维过程予以细化、量化,分解为若干指标,并对应相应的分值。将申请财政补助的所有专项项目全部纳入此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价,得出相应的分值,供项目库进行排序。

二、细化指标,建立体系

从各角度全方位地评价每一个专项资金项目,就必须根据可能涉及的专项资金的情况,设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其结果才有说服力,也才能据以提出科学的项目取舍和资金拨付的决策参考意见。因此,细化指标和建立指标体系是专项资金项目库工作的重中之重。

专项资金项目库指标体系遵从全面评价原则、财政效率原则和项目优先原则。接项目的性质分为(l)建设性项目;(2)车辆、设备购置项目;(3)维修、小型改造及租赁项目;(4)会议、活动项目;(5)业务费、培训费、开办费、手续费、临时人员费等项目;(6)科技三项、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等6大类进行分类排序。鉴于支农项目有其特殊性,暂不列入专项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在专项项目分类的基础上,将项目评价指标分为两大类分别对项目进行评价:项目基本评价指标(以下简称“基本指标”)和项目分类评价指标(以下简称“分类指标”)。基本指标是项目库中所有项目均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分类指标是分别对各类专项的不同性质而设定的评价指标。每一类指标按照公式1,分别计算出基本情况指标得分和特性指标得分。

评价得分=∑(第I项指标总得分×第1项指标权重) 公式1

再根据每类所设的权重比例,并考虑附加分等条件进行修正并代入公式2计算出本项目的最后得分。

评价得分=∑(第1类指标总得分×第1类指标权重)十附加分 公式2

基本评价指标的评价范围是所有专项项目,每个专项项目不论项目类别均要按照基本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基本评价指标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项目所属产业、项目主要功能、项目替代成本、资金配套率、项目受益范围和受益时间等,每项指标有一个基本分,另有具体可能情况的相应系数,二者乘积即为本项的得分。如项目所属产业指标以行业系数确定权重,若某专项项目对应项目所属产业为科技,其行业系数1.0,本项的基本分为20分,则此项目本项指标的得分=20×1.0=20。

分类评价指标按不同分类设立,能体现国家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指标,这些指标的设立,既要符合项目自身的特点,又要有利于量化测算,比如建设性项目可以设立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时间限制、资金使用计划等分类指标进行测算。又如科技三项及企业挖潜项目可以分为关于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指标、关于项目单位的指标、关于项目本身的财务经济指标等三项指标。总之,各类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评价目的细化后的测算指标,计算分类评价指标的得分。

项目附加分和减分主要是对项目外在性及某些未能列入上述指标体系的特殊项目,以绝对分调增调减,综合平衡。

每一个项目都要先进行项目基本评价指标的评价,具体到某一类项目又分别应进入各自所属类别的项目分类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然后将项目附加分和减分计入,根据最后的得分在该项目所属类别内各项目间进行滚动比较,择优提供资金支持。

三、管理形式

申报与评价。单位申报专项项目采用年度申报与临时申报相结合的办法,项目库的评价分为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各财政拨款单位应于每年报送下一年度部门预算时一并报送今后几年拟进行的专项项目,同时提供项目申请报告及附属资料。申请报告和附属资料必须全面、详细、准确。财政预算部门收到后,将专项项目用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评分,将结果录入专项资金项目库。

组织形式。财政部门成立专项资金项目库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库的评价、管理、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预算工作的

局长担任,成员由预算主管科室、部门主管科室、专业主管科室及其他有关科室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细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保障性安居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管理

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国各大城市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房集团成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房成都公司)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于2011年接手了首批六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代建任务。公司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特点,并结合项目业主(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作为事业单位对资金管理的要求,同时考虑到中央、省市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审计单位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审计需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代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的管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作为保障性住房项目财务核算及日常管理的具体负责人员,在此将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做法予以总结,以期为后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代建过程中建设资金的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一、分析保障性住房项目与一般的房产开发项目在建设资金管理上的异同

(一)相同点

作为任何一个房产开发项目,项目建设资金就是“血液”,在资金管理上都要求必须满足及时到位、安全使用、成本效益原则,否则无法保证项目正常的工作进度和质量要求,也不能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二)不同点

1.资金筹集侧重于资金量的预算

保障性住房项目是民生工程,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建设资金的来源较一般房产开发企业项目简单明了,即:一是各级财政资金,二是金融机构贷款,三是业主单位的自筹资金。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代建单位,资金的筹集工作重点由自建房产项目的重点考虑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转变为资金量的预算,即较为准确地测算各阶段所需资金总量,以便业主单位及时安排资金。之所以强调要较为准确地测算,是业主单位考虑资金安排时,若是财政资金,涉及到财政预算;若是安排贷款资金,关系到银行贷款的发放进度,这直接影响到贷款成本;若是安排业主单位的自有资金,更是关系到业主单位要提前考虑资金的筹措。

2.资金使用强调专款专用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无论是财政资金,还是贷款资金,或者业主自有资金,均要求专款专用,尤其是财政资金的使用。各级财政资金在拨付时,即要求该项资金只能用于什么性质的房屋建设、甚至项目上某部分的建设等等,如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专项资金、中央补助廉租住房(以下简称廉租房)专项资金、用于项目直接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省市级专项补助、债券资金等等。各级财政会对各笔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管理、绩效评价,项目实施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资金的专帐核算、专户存储、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专”字不仅体现在工程项目上,也体现在资金的规定用途上,同时还体现在房屋的性质上。因此对财务核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资金管理必须分类

由于资金的使用强调专款专用,且资金来源渠道不同、要求不同,故对于保障性住房项目而言,业主单位拨付的每笔资金均可视为“专项资金”管理,因为即使是项目贷款资金,作为金融机构在建设过程中也会监管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因此代建单位收到的每笔款项必须在帐上分类明细管理,否则根本无法或无法高效应对整个建设过程中及竣工后各级财政、国资委及金融机构委托的审计机构以及过程中业主单位的监管。

二、几点具体做法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核算体系

专项资金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即是:随时能动态了解当前每种房屋性质的不同来源的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当多种来源渠道的资金都进入一个银行账户时,如何才能有效实现专项管理的目标。

财务核算体系的搭建,包括了资金核算、往来帐核算、成本核算等。本文主要就与资金管理相关的核算科目阐述如何设置核算体系。

1.资金科目按资金来源设置明细

资金明细科目的设置,常见的做法是按照不同银行帐号分设明细科目,而保障性住房项目,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如:“银行存款――建设银行×××户――中央预算内投资”、“ 银行存款――建设银行×××户――省专项补助”等等。

2.资金科目设置项目辅助核算

由于保障性住房项目往往是混合多种房屋性质,如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而不同的资金可能要求用于不同房屋性质,故需要将资金科目在明细核算的基础上同时设置项目辅助核算。利用财务软件项目辅助核算功能,将资金科目、往来科目、成本科目统一为成本核算大类(因为无论是成本的归集,还是资金的使用,都需明细到房屋性质,故统一核算大类,这一点不同于一般房产开发项目)、将工程建设项目设为核算项目、将不同房屋性质分设为项目明细。

3.往来科目设置“供应商+项目”辅助核算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细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有效性

引言

高校本科教学专项资金是用于支持高校本科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资金,对高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所指的本科教学专项资金一般是指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根据具体项目的建设任务和完成情况拨付,要求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近几年国家对高校投入的本科教学专项资金呈逐年增长之势,包括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实施“质量工程”,在“十二五”期间投入33.5亿元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很多省级财政以及高校自身也不断加强投入。资金投入的增长必将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那么,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好与坏显然是重中之重。

一、评价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标准

(一)服务对象满意度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服务对象涉及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一线教师两个层面。一方面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财务规定执行资金管理,实现项目运行监管;另一方面要满足学校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推动教师开展项目研究。(二)目标效益最大化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目标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一方面可以优化资金的内部分配,促进高校各项教学研究资源的开发,提高高校资金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重视专项资金管理产生的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整体水平,使学校的各项教研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三)资金使用完成率所谓资金使用完成率是指专项资金实际支出数占资金预算数的比率,完成率越高,则表示资金的使用率较高,剩余闲置资金少。此外,从资金使用完成率的高低,还间接反映出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在项目研究进展过程中高校对专项资金支出情况的调配控制能力。

二、影响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资金管理缺乏整体统筹高校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一般存在多头领导,涉及财务处、审计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进而使得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明晰,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比较严重。各部门虽制定了比较科学详细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使用细则,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统筹管理。(二)编制预算审查不严经费预算的制定,不仅要保证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也要实现资金使用价值最大化。目前,各项目经费预算在制定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对各种开支用途的分配比例不尽合理,比如有的项目经费集中安排用于耗材、差旅费、劳务费或购买设备等。管理人员在对经费预算的审核过程中不够细致,没有严格把握经费预算与项目研究的关联度,导致部分经费预算较笼统或与项目研究的关联度不大,造成资金浪费。(三)执行预算控制不足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在实际经费使用时,执行预算控制不足,没有按原有预算开支经费,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更改经费的开支用途,或调配不同开支用途之间的金额比例。比如利用经费购置不在预算内的设备、家俱,或报销不应由项目经费开支的维修费、电话费、劳务酬金、差旅费等。(四)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部分项目负责人重项目经费的争取,轻项目建设的管理。有些项目利用购买的发票集中报销项目经费,而没有实际开展项目研究。部分项目在专项资金到位后,没有及时利用资金进行项目建设,甚至在项目结题时间到时都没有使用经费,造成资金使用完成率不高。(五)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包括预算、审核、报销、验收程序等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很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没有形成全套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至于对高校专项资金的综合绩效不能做出全面的判断分析。(六)管理信息系统未更新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把控项目的研究进展和经费使用情况。若管理信息系统没有根据项目建设管理发展需要实时更新,就无法及时掌握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而且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使得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相脱节。

三、提高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增强宏观调控管理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分工,设计一套统一的原则、制度、标准和程序,以此作为资金管理的基本规范。通过宏观调控管理,根据建设需要和长远规划,科学合理地分配专项资金,避免项目的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二)加强预算审核管理强化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将预算管理与项目研究计划有机结合,根据项目研究计划的安排核定项目所需资金,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科学编制经费预算。加强预算的审核力度,使得经费预算能基本反映项目的研究计划安排,满足项目开展所需要的经费保障。(三)强化预算执行力度严格按照原有预算安排经费支出,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整理经费支出情况数据,发现支出偏离预算及时预警调整。针对符合项目研究需要确有必要调整预算的项目,及时告知项目负责人按规定程序提出申请,并由相关部门核准后备案。(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经费预算为基础,加强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对经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分析项目经费实际使用的差异情况,评价预算完成效益,明确剩余经费的处置办法,提高资金使用完成率。(五)健全资金管理机制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包括项目预算审核机制、支出报账审批机制、项目结题审计制度、项目资产管理制度以及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等,实现从预算审核、报账实施到结题验收的全过程监督控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来约束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管理不留死角。(六)更新信息平台建设通过软件开发更新项目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时时对接。将项目经费的各项预算用途金额输入财务管理系统,通过系统设定支出比例限制和预算明细,时时把控项目经费支出情况。比如项目的设备费购置比例预先设定好,如果产生超支,则系统自动弹出提示。避免实际支出与经费预算不符的情况,达到事前预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利民,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新智慧.财经[J],2014(6),61-64.

[2]王舒、张永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3(12),208-212.

[3]刘华群.信息化建设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应用探讨,管理视野[J],2014(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