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台湾;社区大学;社区学习中心;课程

一、社区大学课程的研发

社区大学课程主要有三种研发模式。

(一)政府委托当地大学研发的学术性课程

学术型课程是各地政府委托当地的高校和学术人员,依据其已有的课程编制,进行针对当地社区学习特征的进一步研发的结果。学术性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适当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着眼于知识的自由和解放,从而达到培养学习者思考分析与理性判断能力的目的。学术性课程的开设须要依托当地高校的配合和投入,研发此类课程也需要和当地社区特点相结合,课程研制的过程中需要征询和调研当地社区学习状况。学术性课程研制依托鲜明,但是须要和当地学习状况结合,研制不容易落到实处,要契合社区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需要是这类课程在社区学习中心适用重要突破的难处。

(二)政府委托当地社团研发的社团服务性课程

社团课程是政府委托当地社团,依据其活动内涵和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地方社团活动特色,针对当地社区学习特征进一步研发的结果。社团课程主要内容是培育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修养。社团课程的目的在于引领学习者参与公共事务,面对当前社会现实问题,引发学习者深度思考和体验,发展其对人的社会关怀及人文情怀。社团性课程多以培养学习者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能力、修养,这类课程的运行需要学习者参与实在社团服务活动,其组织化意涵十分鲜明,因此,建立良好的课程执行制度和支持系统十分重要。

(三)政府整合当地资源研发的生活艺能性课程

生活艺能性课程是政府整合当地课程资源,集聚当地艺能人士,依据当地民众生活状况和基本需求而开发研制的结果。生活艺能性课程注重学习者生活的层面,其目标在于增进学习者生活知识视域,开拓生活感悟,健全生活知能,提升生活品质,升华生活价值观感。生活艺能性课程门类繁多,开设形式灵活多样,课程研发周期短,内容丰富多彩,有些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课程超市。生活艺能课程的研发多依赖施教者个体特征,其特色较为明显,研发过程也多是课程实施过程的反思和总结,相对前两类课程的研制,生活艺能性课程有不成熟的一面,须要不断修正。

二、社区大学课程的编制

台湾社区大学下设各类分区学习中心,其课程的编制概括如下。

(一)数字化资源中心

1.地方特色数字化发展课程。依照地方特色的数字化经营,选择经济面、文化面、教育面、艺术面等编制课程。2.数字化信息课程。依据民众学习兴趣及当地的学习程度,规划民众数字化信息课程进度。3.日常开放应用引导课程。成立专责管理委员会,并公布开放时间,定期维修设备,开放并为民众使用。

(二)高校附属社区学习中心

1.规划学术性课程。高校已有编列的较成熟的学术性课程,课程涵盖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全方面。2.非规划学术性课程。源自社区的宗教、社区、媒体、学术界等的学术性课程,课程涵盖各类专业领域学科的全方面。3.推广课程。高校课程资源向社区的推广,高校教师向社区推广自己的课程,课程涵盖高校特色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的各方面。

(三)社区多功能学习中心

1.社区地方特色课程。结合当地产业、文化或农产品等特色,发展当地特色课程,如虱目鱼丸网路行销课程、花草植物栽种与认识等课程。2.民众兴趣课程。调查社区居民感兴趣之课程或依据学员特性规划合适的课程,包含养生课程、烘焙课程、简易资讯课程等。

(四)乐龄学习中心

1.中心特色课程。结合当地产业、文化、艺术、自然环境等特色,发展为乐龄学习中心特色课程。2.政策宣导课程。预防及宣导老人心理问题、用药安全、消费保护、交通安全、性别平等、祖孙代间互动等课程。3.基础生活课程。包括活跃老化基本观念、高龄社会趋势、终身学习、退休准备教育、健康老年等课程。4.兴趣休闲课程。依照学员学习特性规划,包括信息科技、艺术教育、养生运动、成立剧团、古迹巡礼、生态保育、文化传承、产业创新等课程。5.贡献服务课程。包括乐龄志工成长、方案规划、服务学习、技艺传授、中高龄人力运用、自主学习团体经营等课程。

(五)外来人员学习中心

1.家庭教育课程。包括亲职教育、子职教育、性别教育、婚姻教育、失亲教育、伦理教育及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等课程。2.多元文化学习课程。包括外籍配偶母国语言学习课程,闽南语、客语等乡土语言课程,外籍配偶母国文化节庆课程,当地文化节庆课程,相关文化宣导课程。3.技能辅导课程。各中心依照其设备、师资专长等资源与优势特色,迎合外来人员需求规划其生活技能所需要的学习课程,如:考驾照前之学习辅导、简易烹饪、美容美发、彩绘指甲等课程。4.人文艺术特色活动课程。依照当地人文艺术特色,配合外来人员教育推广,弹性规划各类活动课程。5.人力资源培育课程。为使外来人员能长远具备劳动能力和素养从而规划开设的人力培育课程。6.政策宣导课程。如用药安全、交通安全、反毒教育、爱滋病防治、消费者保护、反诈骗、性别平等等课程。

除以上课程编制外,社区大学还会依照选课人数研发和开设新的生活艺能课程和休闲课程,每年都会不断有新的课程进入课程编制。

三、社区大学课程的实施

(一)在地就近学习,划片分班实施课程

地方政府规划社区大学在社区分设课程教学点,场地多选择临近的中小学,发展跨越地界的课程服务,不仅设计融入乡村文化及城市特色的课程,也和中小学校本课程相结合,就近共享课程资源。社区学习中心秉持“学习送上门”的精神,拓展课程服务,让社区居民不分经济阶层、生活型态、居住区域远近都能享受社区学习中心的课程资源,不仅将分班视学习据点的延伸,更以“学习在地、在地学习”的精神,发展当地的特色课程,透过居民学习意愿及相关资料的访查,协助社区办理社区活动、参与公共事务、开设社区相关课程,营造一个学习型的社区。

(二)连结当地社会发展,发展更具本土特色的学程

为了深化课程和当地社会现实生活的联接,地方政府发起讨论探究课程社会化、生活化的实际做法,首先从课程专案的内容体系修正,鼓励教师从课程位置思考如何与在地文化特色结合,如何规划参与式的策展活动,让课程实施展现力量。政府鼓励课程内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加强对在地文化创新、环境美学再造、文创产业研发、资讯素养普及工作等等的关照。

(三)以“课程公共化”为导向,成立“教与学”陪伴小组

“课程公共化”强调课程的公用性、公益性和公效性的内在意涵,在课程的实施现场,师生平等的以对话的形态合作学习,课程实施不仅仅展现知识力量,更促成才能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进而推动社会改革,逐渐形成学习者的“公共性格”,从而逐渐引出知识、现实和人我关系的体验,这是教育者与学习者公共经验的多维交流。

(四)走出教室,走入社区,成立“自主性社团”

台湾社区大学的课程实施跳脱纯粹的个人的学习视野,学习与社区实习服务相结合,走出教室,走入社区,认识当地实情。社区实习服务表现为师生同学共享,共同面对现实课题,如一起打造社区花园、彩绘、木工、设计社区宣传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实施者为学员量身打造体验课程过程,引领师生共学参与,实践“边学边玩,边做边学”,最后达到自主性课程体验的学习效果。

四、社区大学的课程管理

(一)课程规划

社区大学均为自主办学,社区大学采用学分制,学员年满18岁即可进修,修业不设年限,学员只须修满社区大学规定的学分数,即可由县市政府与该社区大学核发四年制大学毕业证书,如修完两年学分数,也可核发两年制社区大学结业证书。社区大学课程的特色,即是所有的课程均为选修课,由教育局核准课程库资源,各社区大学可根据课程库资源自主开课。社区大学也可以自发研制新课程,并通告县市教育局备案以备纳入课程库。学员选课藉由学员自身能力是否能通过修课要求来判断学习水平,一切都由学员自己决断。

(二)课程组织

社区大学聘任教师采用提名制和核准制,社区大学有自己的校务会,有权提名校内外合适的专业人士为教师,由于课程越来越多,新课程教师也一般采用自荐的方式提请校务会审核自己的新课程,经校务会议核准,社区大学聘任提名人选担任课程教师。社区大学开课时间比照正规大学学制,分为春季课程班、秋季课程班,暑期课程班,开课时长多数是18周,授课和活动相结合,开课形式灵活多样。

(三)课程评价

每门课程设课程小组长协助规划执行本课程,课程小组长作日常考察及记录,负责考勤,负责填写综合考评成绩单及缺旷课统计表,送授课教师作为学期成绩核算的依据。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出缺席、学习态度、执行成果,并参考课程小组长的督考纪录评定成绩,再结合该学期进行的社区服务活动成绩、进行成绩总评。成绩评定后送社区大学注册组登记。每门课程的教师也会在课程结束后给予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细节写一份详尽的反思心得,以最为对本课程的修正和善化。社区大学也会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检验课程执行的效果,并形成结论备案,以进行课程精减的依据。

(四)经费管理

社区大学课程经费主要出自以下途径,一是每年度专案向教育部申请全额补助;二是每年度专案向教育部申请部分补助,由教育部依照地方政府财力分级、服务范围人口密度、开课数等基准条件和申请计划内容核定补助;三是每年度县市政府根据课程编列预算补助;四是每年度县市政府依照劳务契约委办项目预算补助;五是教育部依照“奖励计划表”通过评估核定的奖励补助;六是社区大学学分费收入,各种课程的学分费收费标准也各有不同,有的课程作为服务志工的福利或鼓励弱势群体加入终身学习的行列,是免学分费的,有的为推销核心课程或者新课程,也给予不同程度的学分费折扣。

台湾社区大学的推动为台湾的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开辟一个新的路向,同时也开创了一个由政府与民间、大中小学校与社区合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课程运作的新型模式。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部”.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M].台北:“教育部”印发,1998.

[2]台湾“教育部”.教育部补助办理终身学习活动作业原则修正案[M].台北:“教育部”印发,2013.

[3]黄武雄.台湾教育的重建[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1995.

[4]明地.学校与社区关系[M].台:五南图书公司,2002.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部 法学 特色 战略

[作者简介]袁翔珠(1972- ),女,甘肃玉门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驻站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09-02

一、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的意义

最近,国家出台了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给高等教育体制带来了根本性变革,而西部民族地区院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于西部民族地区院校的法学教育来说,必须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以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立足地方,服务周边无疑是其最佳的选择。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实施的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划定和评价的单一国家课程体系,这导致了法学教育内容和方法过于一元化,既限制了学术空间和教学空间,也与地方的社会实际相脱节。而西部民族地区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农村,如果法学教育能够适应他们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就业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着眼于服务地方发展,实施多元化的特色办学战略,将会形成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的竞争优势和品牌效应。

第二,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无论在教学设施、信息接收、学术水平,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都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政策与理念的转变要求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必须转变办学思路,另辟蹊径,逐步由学科本位向市场本位转变。随着法学教育的大众化,各类院校法学专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科学分析自身特点、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特色化建设,是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在众多法学院林立的环境中,在法学专业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的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二、国内外教育特色化研究现状评析

国外关于高等教育特色化的研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即已兴起,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掀起了向多元化、社会化和实践化方向发展的热潮。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高等教育变更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所共有的三种主要趋势之一就是“学校结构、课程及学习形式的多样化”,面对这一挑战,高等教育应当以“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为指导作出响应。所谓针对性是指“其在社会上的作用与地位、其教学与研究的职能和后续服务,以及它在广义上与职业界的联系、与国家及公共资助的关系和与其他级别和形式的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以此为主导和基本原则,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学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特色化改革。总体来看,西方国家比较重视社区大学的特色化发展与研究。其中,美国社区学院的特色化发展较具典型性。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需要和学生求学需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明确的办学定位、清晰的办学职能、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使社区学院在竞争激烈的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在亚洲国家中,韩国较为重视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发展与研究。在近40年的政策变迁过程中,大学特色化政策为韩国大学个体特色的生成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对大学特色化内涵的狭隘认识及在政策的价值取向、路径选择与变迁方式等方面存在的误区,近年来已成为韩国大学特色化发展政策的瓶颈,亟待调整与改革。国外高等教育特色化的发展理念与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可资借鉴的模式。

国内关于高等教育特色化战略的研究兴起于本世纪初。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和高校之间竞争的加剧,一些非主流院校开始探索特色化发展战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院校:地方性院校、行业性院校、新建院校、高职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从专业上看,探讨旅游类、体育、外语等专业特色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较多,而探讨法学教育特色化发展战略的成果较为罕见。近年来,国内关于法学教育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现有法学教育改革的反思及对新教学模式的探索。较具代表性的论著有江水长、张生《对我国法学本科课程改革的反思》(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蒋晓玲《我国法学本科分类教学的设计与实现》(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1期)等。(2)对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司法考试的关系研究。(3)法学教育职业化的研究。从整体上看,目前国内关于法学教育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缺憾:

第一,将法学教育作为一个笼统的抽象对象,置于假设的理想平台上进行研究,未能注意到现阶段我国法学教育的层次性和地域性。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办学层次参差不齐,东西部差距较大,各地区、各类院校的法学教育各有优势与特色,但目前的研究未能针对这种差异性分别设计发展战略。虽然有个别论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如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发展战略等,但目前将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作为一类处于特定语境中的法学学科,为其设计符合其优势的特色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少之又少。

第二,目前关于法学教育的研究多关注其与司法考试的关系及职业化的问题,很少关注地方性法学教育如何适应地方的需求,发挥其社会功能的问题。事实上,与东部核心城市法学教育相比,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在师资、核心课程、科研力量等方面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差距,但西部民族地区院校也有自身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及其所处的社区文化与民族资源。但目前的研究较少涉及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如何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的问题。

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研究状况而言,广西的法学教育建设起步较晚,整体力量薄弱,目前各高校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如何严格地执行教育部关于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及培养方案,并较为重视如何向国内一流高校法学专业学习发展经验,未能较多关注特色化发展战略的问题。虽然一些学者在地方性知识和民族固有法治资源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特色化科研优势,但未能将这种优势融合在法学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当中。

三、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的内容

(一)实施目标

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在于,根据国家高等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适应高等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法学院系的课程资源和学科平台,在协调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与学校自主开设课程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探索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的特色化发展战略,探索实施这一战略的途径、方法、程序和策略,形成一些可供推广的个案以及经验,实现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战略体系创新。

(二)具体措施

要实施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特色化发展战略,必须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优势语境,充分利用这一地区丰富的特色资源,通过对学科体系、课程资源、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特色化建设,形成基于探究、利于互动的教学模式,建构灵活度大、开放性好、实践性强、富有特色的多层次法学教育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构建特色化学科体系。特色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要求学科建设必须有所创新,即实现学科体系上的“差异化结构”,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科学发展道路。为此,必须优化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的资源配置,培育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同时,积极促进法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相互贯通、协调发展,以特色学科、优势专业、精品课程为依托,搭建特色化学科平台。以笔者所在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为例,由于身处理工科院校,申报硕士点处于劣势地位。但我们审时度势,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下面申报了“法律科学与管理”二级硕士点,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与自身研究优势,整合出“环境法律与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知识产权与管理”“纠纷解决机制与管理”等四个研究方向,形成了高度交叉性的学科平台。同时,根据学校信息学科优势突出的特点,我们又申报了“信息法研究中心”,依托优势学科,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2.开发特色化课程资源。学科体系是以课程资源为支撑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就必须立足地方,设置特色化的课程。为此,应当努力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法学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和运用的能力,以地方特色文化及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优化组合高校教学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学类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法学教育资源。例如,笔者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多样性及民间法遗存丰富的特点,自2008年起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开设“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并分两个口,一个是针对全校师生的公共任选课,一个是针对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课,均为32课时。迄今为止,已有700多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并取得了学分,教学效果非常好。许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感想中写道:“学习这门课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和知识面。”在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高达71.84%的人回答“选择‘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的原因”是“感兴趣”,高达78.74%的人回答“有必要给大学生开设‘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由此可见,开发特色化课程资源是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品质的重要手段。

3.培育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法学教育特色化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是最重要的效果体现。为此,要以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切入点,努力拓宽教学空间,引导课堂向社会延伸,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①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与中东部发达地区法学教育在理论教学上是没有竞争优势的,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方面,如民间法、少数民族习惯法等,前者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笔者以离学校最近的多民族聚居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金坑、潘内、地灵等典型少数民族村寨建立定点田野调查基地,以“少数民族习惯法课程”为依托,多次带领学生前往调查当地的生态保护习惯法、互助习惯法等,引导学生以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收集民间古老的法律遗存,考察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通过入驻观察、分组分工,撰写调研报告等,使学生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有了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提升。几年来,先后指导学生完成了《亚热带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调研与研究》《少数民族互助习惯法与构建广西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调研研究》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创新。

4.实现特色化教学管理。法学教育的特色化,并非意味着不讲求质量,也不是缺乏竞争优势下的退而求其次,而是实现教育特色化与质量管理的双赢,即教学管理也应体现出一定的特色化和灵活性。为此,应当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学课程体系与实践模式,彰显教学管理特色。例如,由于西部民族地区院校大都位于或临近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宪法学”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自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章的内容,并分组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区域自治调查并撰写实践报告作为该章学习成绩,在期末成绩的评定中,可以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在“少数民族习惯法”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课程中,分出4个左右的实践课时。在毕业论文环节,允许农村学生或少数民族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或突出问题自行拟定题目报院系批准后撰写,而不是由教师统一给定题目。这些特色化的教学管理方式,不仅体现出一定的人性化,也是对一元化和高度理论化法学教育体系的大胆突破。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的发展战略缺乏理论与实践指导,虽然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视野出发,对法学教育发展战略进行构建的却非常少见,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可供操作的模式。因此,目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从法学学科的教育目标出发,适应国家教育规划精神,将西部民族地区地缘优势与法学教育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模式的特色创新。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应将西部民族地区院校作为一类特定语境的院校,研究其特色化发展战略,突出区域化、本土化和民族性特征,以更深入地实现教育为地方服务的目标,实现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机制。(2)针对目前较少研究区域性法学教育特色化的现状,突破法学教育一元化体制,改变西部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对发达地区法学教育亦步亦趋的被动局面,发挥优势,主动寻求特色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江水长,张生.对我国法学本科课程改革的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蒋晓玲.我国法学本科分类教学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变更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EB/OL].http://.cn/ViewInfoText.jsp?INFO_ID=71&KEYWORD=,2004-04-05.

[4]连进军.美国社区学院的特色化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5]梁荣华,孙启林.韩国大学特色化政策的误区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6).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3篇

本文基于公共管理项目的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别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几个方面展开。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在教育形式、动力、考评机制、认可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需要通过确立多元的文化教育理念、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注重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加强民族特色文化宣传、注重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开发与保护并举等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公共项目管理

0引言

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在向外传播的同时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侵蚀日益严重,导致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的遗失、消亡。因此,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和教育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课题。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在保护、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多位效益一体积极发展的动力。公共项目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为目的,着眼于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利润为主,进行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而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民族特色文化,如何将发展民族文化与创造社会财富相结合一直是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进行探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研究意义

1.1理论意义

公共项目管理体系发展成熟,但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方面几近空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项目管理理论在政府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公共项目管理这一特色领域。民族地区由于其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背景,以及复杂的地理和周边环境等共同特征决定了其进行公共项目管理时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尤其迫切;如能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领域也引入项目管理思想,不仅能推进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的发展,更能弥补理论研究的这一空白。因此,在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下,研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以期利用公共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来探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1.2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多位效益一体共同发展的积极动力,不仅有着保护、弘扬、传承珍贵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功能,更是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挖掘民族地区特色与潜力,创造社会发展新型模式的良好契机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是适机推出响应市场需求的民族文化产品,打造科学的、环保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推动力量。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开启了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新途径,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其他功能的实现,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在文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与共同进步中营造利益、高效的良性循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由56个民族的璀璨文化构成。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冲击,社会对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问题成为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社会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研究综述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

民族地区也即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聚局的地区,本文中主要是指国家法律明确划分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也即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的系统学习,如民族语言、歌舞、运动、习俗等。

2.1.2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项目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为目的,着眼于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利润为主,进行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同普通项目相比,公共项目具有产出的公共品性、收益和成本的外部性、项目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公共项目管理指运用管理的知识、工具和技术于公共项目活动上,以满足公众对于公共项目的需求,包括项目范围、时间、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集成管理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

2.2相关研究现状

2.2.1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相关研究

1988年,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指出“一体”是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多元”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这是小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有着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内涵和交叉叠合的错综复杂的网络。56个民族的璀璨民族文化汇成了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体系,有关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研究很多,主要分为几个层面:一是针对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互动关系研究,如张俊豪在《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一文分别从时代变迁和社会变迁两个层次,从教育发展的多样性特征分析了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二是课改、科目等同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如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文中提出在课程改革的文化观上,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在课程改革的方法论上,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三是选取某一特定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内容进行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研究,如陈延亮通过对湘西州5所中小学双语教学试点的实践考察,发现对于是否应该开展“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是否有必要传承土家语的问题上,部分群众甚至少数领导干部都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四是从某一理论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如陈爽《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价值探析》一文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对指导个体健康成长、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构建和谐社会、民族教育理念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

2.2.2公共项目管理相关研究

我国的公共项目管理工作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像比如国外的公共项目管理研究起步晚,发展还不太成熟。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任淮秀教授出版《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1997年同济大学黄渝祥教授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杂志上发表系列论文,对公共项目评价的内容、方法、评价原则、评价报告的撰写做了系统的介绍。很多学者在推动我国公共项目管理进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3年以后,国家计委、建设部、交通部、国家开发银行等先后了关于公共项目评价的文件,制定了评价办法。财政部于2002年印发了《企业绩效评价标准》,2004年印发的《财政部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年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了我国公共项目管理工作已经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虽然我国公共项目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目前公共投资项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看,一些公共项目在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和漏洞。例如,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一些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建设投资等,所以这些使得公共投资项目管理与评估日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密切关注。

3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主体单一

在民族特色文化传承教育层面,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缺乏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由于政府更多的是从宏观和管理的视角进行决策,与民众的信息存在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等局限,导致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执行不够到位,民众参与度不够。从各地开展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来看,一方面学校依据政府相关政策积极行动,拓充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及部分教师却不买账,认为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能力;此外,一些老师对新课知之甚少,甚至对民族文化教育产生误解。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和传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单一主体主导难以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3.2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民族特色不明显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关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机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现代人才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而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等方面较为落后,在教育方面多是照搬内地模式,没有切实的考虑民族地区自身状态,忽略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一味地学习主流文化。长期以来,民族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忽视了其民族性,教学上,作为民族教育最有特色的民族教学论尚属空白,科学的双语教学理论没有形成,各地的双语教学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课程设置上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与内地课程设置一致,追求“应试”“升学”教育。

3.3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动力不足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动力不足表现在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相关利益团体主要由起主导作用的政府、被动配合的学校、被动参与的学生及和心有疑虑的家长组成,其中除了政府基于社会责任担任主导和组织的角色外,其他群体的主动性都不强。以四川兴文县为例,其推行的“川南僰苗文化艺术特色教育工程”项目几乎全部是由政府一手推动,学校的作用主要是依据政府的要求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添加一些民族特色文化课程,学生在文化课累了后就参与一下文化娱乐活动,而家长则不太认可在学校开设这些民族特色文娱活动,并认为其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3.4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机制的局限性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是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政府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综合能力的一个反映。但是现而今由政府主导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主要停留在义务教育的附属位置。在政府层面,考评结果也主要围绕政府的投入、决策、规划展开,即政府考评主题和对象都是政府自己;而在学校层面,针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机制包括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开设课程等,只是高校以应试成绩为主要考核的附庸。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是公共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全面考虑。而目前的考评机制不仅在考核标准上、考核程序上,还有考核结果上都存在局限。

3.5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认可度不高

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我国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认可度一直不高。比如四川省兴文县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在各个乡镇迅速的繁荣起来,但是事关学校的教育大计、升学率,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持怀疑态度。在教师层面,主要体现在学校开设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主要局限在美术、体育等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次级学科里,而没有专门的民族特色文化课程和教师;此外,学校也不放心在主要学习时间中配置太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学习时间。在家长层面,一方面认为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不关孩子的事,不应该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认为学校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就应该减少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外在的学习干扰,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统考课程中。

3.6民族特色文化遗失,传承艰难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众多少数民族并存的大国。在文化上,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现代化在带给全世界人民便利和舒适的同时,遗失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变得日益艰难。在民族教育层面,寄宿制的推广让新一代的青少年接触纯正民俗文化的机会日益减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日益淡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4基于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分析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4.1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公共性强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长期主体单一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其是一个公共性强的公共项目。首先,教育本身就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项目的一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珍宝,是一个国家的荣誉。然后,民族特色文化很重要,但并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政府是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最好的提供者。但现实是,政府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型,无法周全考虑一个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工程在各个区域、时间点的变化需求,导致单一主体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发展并不健全。

4.2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创新性不足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形式主要以上课为主是受长期教育惯性思维影响的结果。义务教育体制下,上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但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而言,其多样化的文化形态、民族特色,光依靠简单的上课是无法展现出来的。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也不能激发当代年轻人的兴趣。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创新文化教育的管理体制、教学形式和考评机制,让多样化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能以多样化的姿态不断发展。

4.3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激励体制缺乏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造福社会的公共项目,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其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无论是对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文化传承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社会、政治、教育政策方面却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动力和参与度不足。在经济领域,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成本高,是一项需要长期投资的事业,经济效益并不稳定且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在社会领域,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只对极少数行业领域工作有益;在政治领域,民族文化教育只是地方政府形象工程的一部分,花费时间长,且对绩效考核和评比意义不大;在教育领域,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属于次级教育课目,不是应试教育的必要条件。

4.4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民族小学、中学、民族师范和职业技术学校、民族学院和民族高等院校,但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完整而科学的民族教育体系一直没有形成。多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体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在小范围内以娱乐的形式给大家提供民族娱乐性教育,缺乏相应的考评机制和配套机制。例如兴文县的“川南僰苗文化艺术特色教育工程”原定于今年实现的“利用大坝苗族乡的教师资源,构建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民族艺术教育链条,注重民族艺术教育的承前启后性,让全县学生从幼儿园时期起就接受系统化、序列化的民族艺术熏陶。”还未实现,到目前为止最有成效的也只有“沙坝学校”。完整而科学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体系有待形成和完善。

4.5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度不够

尽管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已经作为政府发展民族教育的形式,并以政令的形式推动着。但是由于社会固有的信息滞后性,大部分民众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存在任职缺乏或理解片面甚至误解的倾向。这主要是政府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度不够造成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仅针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或是民族文化节日民族文化比赛等形式宣传显然是不够的,普通百姓并没有弄清楚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真正内涵。

4.6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浪潮。许多地区由于建筑修路,对传统民族文化肆意掠夺,导致民族文化流失。在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缺乏对民族特色文化的全面了解,忽略了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导致民族特色文化的消亡。

5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发展对策

5.1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要求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一元教育,更多的尝试多元文化教育,共同将我国的多元民族文化教育推向前进。首先要参与主体多元化,如家长联盟、社团、学校等;然后要丰富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形式,不仅仅是上课的方式,还有让学生以参观或出游的形式亲身体验民族特色文化。

5.2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

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认可程度。政府在实施相关政策前应对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做充分的调研,了解各方的利益需求,做好各方利益权重的考量,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依据反馈结果进行政策调整,争取各方利益团体的认同和配合。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让各方利益群体都参与进来,实现多方协调合作,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发展。

5.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公共项目的一种,且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其公共性更强。要让民众积极地参与进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需要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项目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评价分析标准。针对其存在的困境和现实需求,做出符合预期的激励机制。例如少数民族教育加分、学校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办学投资等。

5.4教育评价的多元化

唯有教育评价标准不局限于教学成绩和升学率,民族文化教育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继续发展网络工具加强民众绩效评估工作的同时,同时注意偏远民族地区的意见收集,例如采取走访、定期座谈会、长老会谈制等传统沟通方式的有效运用。

5.5加强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

宣传是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获得民众的认同,让民众自发地参与到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建设事业中来。做好宣传就要首先针对利益相关群体进行需求调研,依据调研结果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项目规划,再借用多种渠道宣传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项目。让民众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充满期待。

5.6注重民族文化教育保护与开发并举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针对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问题,需要保护与开发并举。首先就其保护层面,民族地区有这些文化遗产由于外在原因逐渐遗失,需要在政府的主导和社会多元合作下加强对这些濒危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包括申报国家或地方文化遗产、建立特色文化产业经济、培养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技能人才等;然后就其开发层面,可以将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优势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让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与时俱进。

作者:孙鲁毅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张旭霞.公共行政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37.

[3]张旭霞.公共行政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76.

[4]宏江.公共项目管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5]程铁信,付聪.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1:10.

[6]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学出版社,1991.3:32.

[7]张俊豪.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8]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9(5).

[9]陈延亮.土家族语言传承的断代与拯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6):49-54.

[10]夏铸,谭志松主编:全面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4篇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思考

理论层面

2010年,李正午接手军粮城中学,担任校长一职。其后,学校确立了“为每个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奠基”的办学理念。“高素质”是指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品格情操,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善于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在“军中人”看来,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欢迎不欢迎,家长满意不满意”。让学生走进学校学会做人,探求真知;走出学校自立自强,服务社会,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各种“适合的教育”形式中,劳动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普职渗透的基础就是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长技、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李正午校长介绍,学校实施普职渗透教育是基于四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普职渗透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普职渗透就是高职教育的前奏,是学生适应和融入高职教育的必要准备。第二,普职渗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具备动手能力和实际就业技能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普职渗透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和将来的就业做准备。第三,普职渗透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指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职渗透,可以使学生获得早期的职业发展认识,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追求的准备,培育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这是不同于学历教育的另一种教育目标导向。第四,普职渗透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普职渗透切合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为了减少普通高中的同质化发展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军粮城中学在实践中寻找错位发展思路,以普职渗透为特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创建普职渗透教育特色的指导思想是:以《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通过职业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为高职教育作好铺垫,使每个学生未来都能成为专业、事业上的成功者,找到一条幸福的人生之路。目标是通过3至5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创建之路,努力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农村综合高中,通过渗透职业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分工,尊重各种职业、行业和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使学生养成不畏困难、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在实践中思考,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劳动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准就业者。

现实层面

军粮城中学长期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创建初期条件艰苦,只有两间土坯房,开始招生后,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校建设。师生共同参与,脱坯建教室,边教边学边劳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师生共同到村队参加劳动,并在校园附近建起了农业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依托附近村庄及工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每年带领学生参加杏林食品厂采摘葡萄活动,到军粮城农机站参加劳动,帮助村队收割水稻等。近几年,学校对建校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确立了劳动教育特色。学生从自我服务开始,教室内外、校园内外卫生均由学生每天打扫,环境由学生维护和美化。每年,各年级学生到东丽区育才中学参加劳动实践一周。现在,“编织艺术”“竹签画”等已形成学校特色项目,并已开发成校本课程。现代化学校达标建设期间,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得到了评审组专家的高度评价。全校初步形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风气。

“军中人”认识到,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国家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又严重缺乏。这些形势表明,普通高中早期渗透职业教育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乃至未来就业做准备。普职渗透是一种大众化、起点较低的教育,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高中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内容、重点、进度视学生学业情况而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结合生源的实际情况,学校实施普职渗透的特色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军粮城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全中学,有学生1200余人,高中12个教学班,初中18个教学班,是东丽区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中校,学生全部来自周边十几个村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毕业后考入本科院校学习相对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准备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师资构成上看,学校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来自东丽区农村,本身生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大多数教师非常熟悉农村劳动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从地理位置和社会需求上看,学校东临滨海新区、泰达开发区西区,西接滨海国际机场、空港物流加工区,东丽区经济社会发展、军粮城新市镇的启动建设和各个功能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预备人才,学生学习劳动技术和未来就业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基于管理和创新的实践

管理保障

为确保特色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采取了多项管理保障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把特色学校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范围。学校领导及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特色建设,校长直接分管,教导处将特色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管理,任课教师按计划上课。主管校长、教务主任具体负责,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确保学校特色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主管校长、教务主任负责与村队及各学校联系相关事宜,班主任负责管理本班学生,所有教师负责本人管辖的项目。成立特色高中建设专家组和顾问组,专家把关、引领,学校定期向专家汇报特色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收集意见,不断改进调整。学校还拿出专项资金,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资金支持,保证普职渗透教育正常开展。学校与家长、社会沟通,宣传普职渗透教育的思想和发展方向,寻求和达到共识。与高职院校建立联系,聘请高职院校教师为学校提供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生源为高职院校做好专业进修准备,建立合同,共同发展。

课程设置

拓展普通高中现行的课程资源(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把职业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另外,增设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高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校本课程20课时,高二年级开设“专业技能介绍”校本课程10课时、实践培训课程10课时,高三年级开设“高职院校专业介绍及录取要求”校本课程10课时。选择当前高职高专的特色专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涉及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与统计核算、资产评估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治安管理、市场营销、工业与民用建筑、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小学教育、影视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园艺技术、服装设计等。

各专业均由文化基础课、综合素质课、专业课构成。在注重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渗透专业技术教育,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专业课教学和综合素质课教学统一在一起,嵌入到相应的能力板块中,整合运行,贯穿全程。文化基础课即普通高中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向上的思想。综合素质课由礼仪、演讲口才、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几部分组成,旨在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使其具有宽广的社会适应性。专业课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彻底从以单一的学科学历教育为主导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培养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目标的教育轨道上来。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线开发课程。考虑中、高职教育的相互衔接,考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与融通,实现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设计动态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模式科学化、课程信息现代化、课程教学个性化。

采取学分制促进学生学习进程。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进入高中,结合实际情况,学校把职业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学生5个学期完成5个课题,获得15个学分。将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相结合,学生走出校门到各个社区、厂矿参观,并获得必修学分。高中新课程改革新增了通用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学校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在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增设技术类选修课程,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并做到人人有技术类选修课程。同时,利用学校地理位置优势,开发了“蔬菜的种植和培育”“果树的种植和培育”“花草种植技术”“编织技术”“木工技术”等选修课程;利用理化生实验室设备、电教设备等,开发“无线电技术”“照相技术”“摄像技术”等选修课程。

基地实践

建设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利用宽广的校园和多处花坛,划分不同的区域,建设成种植园区、花园区等,将各区域按年级分配至各班,由班主任及全体学生负责培育、种植、管理、收获。学校地处军粮城镇中心,周边有十几个自然村落,学校与村庄紧密相连。为此,学校与村队联合开发劳动实践基地和学生实验田,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村民作为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的辛苦,收获劳动的快乐。

充分利用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育才中学是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十余公里,基地内设备齐全,种植面积大,品种多,军粮城中学学生每年到基地学农训练一周,参观学校中看不到的农作物、植物等,并在教官的指导帮助下学习培育、种植、管理农作物的知识技能。

充分利用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学校,新校区刚刚落成,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5公里,交通便利,师资力量强,设备齐全,管理严格。为此,学校聘请了该中心的专业教师来校任教,学生定期到该中心学习培训,培养职业技能。

技能训练

学校组织学生校外实习,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突出普职渗透特色。如,组织学生到邮政局,实际体验报刊发行的系列程序和技巧;到银行体验开户、存款、取款、销户;到旅行社、百货商场、超市进行调查体验,学习接待顾客、真假币识别、收款机使用、点钞、理货等专业技能。其间,学生的礼仪素质、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组织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逐步形成“课程性实习―认识性实习―操作性实习―顶岗实习”的良性实习体系。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5篇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自身须要及民族区域特色的体现

现代社会对高校人才的产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不但要具有全面的知识储备,还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行,而高校的体育课是培养这一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现在有的体育课程模式已无法全面满足社会需要,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区域化、人性化、个性化、是现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大特色趋势,虽然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总的统一指导纲要,但如何开展各地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却没有具体的指导明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状况的差异性,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的需求程度也不同。

少数民族地区从经济的发展水平上来说与其它发达的城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硬件设施比如器材和场地方面都有所欠缺。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地区也具有大城市所不具备的独特资源优势,那就是浓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础。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切实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独树一帜。这一改革特色必将极大丰富并充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的授课内容,同时也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切实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从而积极地推动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发展。

高校体育课程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大众化,社会化的重要平台

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定要走社会化、大众化的发展路线,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社会支持度与认可度,让更多的大众群体喜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从而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基础,让更多的无论年龄、性别、社会层次的大众人群投身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中。

高校是社会未来建设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群体是具有先进思想与意识的社会先锋群体,如果大学生能够真正接受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实质,他们将成为这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优秀传播者,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传播平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有利于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建设,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课程当中,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拓宽了道路,特别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指出了新的具有创新性的课程内容,并使高校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大力扶持与推进的重点区域,不仅对其物质文化建设大力投入,同时也对其精神文化的建设进行积极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刻的群众基础,是各族人民多年来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田间地头的文化符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特点。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区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划分类别也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本地区的地理人文特色,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至今都是经久不衰,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如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萨克族的“姑娘追”等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它们的形式多样,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不高,很多项目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与娱乐性,它们的群众基础广泛,易于开展与推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单一性的,是多元化发展的,是不同少数民族精彩文化的集中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性,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一个载体。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引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之中,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文化的传播与积极导向的作用。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全面提高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就必须全方位提高社会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使之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丰富创造力的社会建设者,并且能够积极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各种考验与挑战,以此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具有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陶冶情操,升华情感,使学生迸发出朝气蓬勃的活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身体能力、智力能力和体力能力的过程。通过学习,学生的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观察力、应变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更为全面的完善和发展。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来,是一所高校根据本校所在地区的特色、学校所具有的软件及硬件设备、学生的爱好和学习方向、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创设的课程。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培养大学生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展完善个性特征,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于此同时,让学生在与本地区的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创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内容,从而建立起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的学习模式,这有助于学生全面个性的协调发展,并能进一步的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有利于教材的拓展和创新,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自2002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其中重点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教学目标和依据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律,以及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地域特色来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