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文化管理

社区文化管理范文精选

社区文化管理

社区文化管理范文第1篇

一、加强文化网络队伍建设扩大文化工作覆盖面

建立、健全文化组织网络是开展文化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也是促进文化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的重要基础。为更好地开展文化各项工作,我社区成立了以居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文化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居委会干部、居民代表组成的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工作小组、文体志愿者队伍,设立了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使文化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把文化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二、构建“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满足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1、漂亮、舒适的社区图书、阅览室

我社区是九十年代初建造的老社区,各项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但社区居委会积极向有关领导和部门争取资金,改造各类文化设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原有的大朱家图书室的基础上,又在原甬兴居委会旧址新建外观漂亮、内部环境舒适、整洁的图书、阅览室。现在的社区图书、阅览室面积达320平方米,藏书5000余册。并专门配备了2名管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2、宽敞、明亮的社区文化广场、休闲会馆、

为满足各类人群的娱乐需要,我社区在原甬兴文明学校改建了以中老年居民和体育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社区休闲会馆,内设健身器、乒乓台、健康麻将等设施。此外,社区内还有一个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广场内安置了各种键身器材和体育路径。现社区有室内活动场所500平方米,大型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为群众健身、娱乐活动提供了好去处。

3、造型优美的宣传画廊

为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我们在社区的中心位置设立了长84米、面积230平方米、能容纳59块宣传版面的大型文化宣传画廊。画廊漂亮的造型及丰富的宣传内容大大提高了社区文化宣传工具的档次,同时也给社区环境增添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宣传画廊建成后,我们配备专人进行管理,宣传版面每月更换一次,黑板报每星期一期。并根据居民要求,把贴近老百姓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真人真事、科普小知识、时事新闻为主要宣传内容,受到了人们欢迎。

4、设立社区培训室搞好群众培训工作

根据居民需求和社区实际情况,居委会特聘请社区退休老师、老干部、文体爱好者、在校大学生,举办各类文化讲座。今年,共举办培训、讲座10余次,内容有秧歌培训、小品戏曲培训、科普小知识等居民需求的各方面知识。培训班的开设既提高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又增加了居民的凝聚力,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十分高涨,参加人数达1200人次。暑假期间,我们还举办了学生文化知识讲座、文化知识智力竞赛等,吸引了近300人次的学生参加。在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推动下,社区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居民的居住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气氛。

三、重视文化队伍建设普及社区文化活动

1、培养居民文体骨干提高文体队伍素质

为提高社区文体队伍素质,我们选拔了1名业务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文体骨干参加了文化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发挥群众积极性,扩大文体队伍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社区现有秧歌队、腰鼓队、戏曲队等15支文体队伍。其中,社区秧歌队在2005年全国健身秧歌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成为了社区文体骨干队伍。此外,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我们在05年5月成立了社区舞狮队,队员全部来自居民。经过4个月的艰苦训练,舞狮队在街道第三届文化艺术节中,以精湛的演艺把狮子这一百兽之王表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在场领导和观众的阵阵喝彩,为社区争得了荣誉。

2、发挥文体队伍优势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社区文化管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功能,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应积极探讨发挥驻区单位作用的对策和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文化设施的建造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民俗方面、在丰富群众的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个社区文化建设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一、驻区单位对城市社区文化的促进功能

第一,引导功能。企事业单位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和“文化示范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深广度。这些对于其所在社区而言,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和“文化航标”。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和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把社区文化发展引导到企事业单位文化所蕴含的主流目标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引导作用。置身企事业单位文化环境中的员工,同时也是社区的成员,生活、学习、工作在社区居民之中,他们通过家庭、亲属、同学、朋友,与社会各个层面保持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周围居民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创造功能。企事业单位文化是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的一种浓缩,具有民主、开放、创新、进取的特性,具有更新和再创造文化的活力和条件,它既是社会潮流的追逐者,又是时代潮流的开创者。这是因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主体是最富活力的中青年,企事业单位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具有相对敏感的特性,对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反应十分迅速。企事业单位对这种变迁进行筛选、过滤、扬弃乃至超越之后,实现自身的创造和更新,同时传导给所处社区,促使社区文化实现发展。

第三,传承功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定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个社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过祖祖辈辈的创造、筛选、加工、充实和发展,形成了社区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由于社区对环境的作用传给企事业单位,使他们继承下来(当然,这不是继承社区文化传统的唯一途径),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第四,整合功能。由于文化的渗透性,不同文化既可能交相融合,又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区文化趋于多样化,文化碰撞现象日益增多,尤其是人们面临的价值冲突与适应问题十分尖锐。所有这些也必然反映到企事业单位中来。企事业单位文化因其突出的引导性、计划性、整合性等特点,对文化冲突的协调、平衡、化解、融合相对社区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将上述“整合成果”辐射、传达到社区,能够促进社区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趋向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良性关系,从而对社区文化发挥整合作用。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企事业单位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刻辐射、影响着社区居民。正因为如此,企事业单位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乃至制高点之一。

第五,补充功能。作为现代化产物的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先锋性、敏感性、叛逆性、开放性,有些新的文化因子特别是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文化因子,原来并不存在于社区之中,往往是由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中青年)首先接纳和吸收的,然后传达、输送到整个社区范围,这就对社区文化起到了补充作用。充分认识城市社区与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互动对于加强相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加速社区的资源共享,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社区环境,促进区、单位精神文明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驻区单位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相当多的社区成员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驻区单位员工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居民和驻区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有失偏颇,相当一些居民和单位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应该努力做到:首先,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驻区单位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这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推崇、融合和奉献精神,使它们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使它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是驻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形象,而且与单位员工的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社区文化人人办的广泛共识,真正做到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

(二)设施与场地等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城市社区发展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社区内各部门与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的捐款和提供各类设施的现象很少见。因此,一方面城市社区资源本身存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物质性资源被闲置不用或开发利用不够,这的确让人十惋惜。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的心理因素有关。在城市社区中由于存在许多分属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单位”,而城市社区的组织形式——社区委员会、业主委会员、居民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与他们之间不存在上下级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关心、重视、投入不够,对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偏重于集中,谁投资,谁拥有,谁得益,不愿意将自己闲散的物质性资源拿出来让社区居民共享,社区资源不能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能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现有功能,为社区文化提供稳定、舒适的活动空间,实行资源共享,将是一件几全其美的大好事。这也可使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上规模,上档次,谋求更大发展与飞跃。

(三)联手开展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

从各地开展的社区活动形式来看,确实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太极拳、太极剑、台球、棋类、器械健身,到卡拉OK、戏迷演唱、养生功、秧歌、图书阅览、健身交谊舞等,达数十种之多,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由于以上活动内容多少缺乏一些现代气息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对青年群体等相对缺乏吸引力。如能在丰富活动内容上多动脑筋,挖掘新的活动内容,拓展新的途径,把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形式融人到其中去,这将会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热情参与。而在这些方面,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合作加盟,联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变换的形式促进其发展。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丰富多彩,广泛活跃,就一定能生产出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社区文化产品,增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

(四)加强组织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

从目前各地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性质来看,由于是新生事物,因此社区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社区文化人才。社区文化人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以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及社区文化机构(文化站等)工作人员。就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已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如有的地方管理者往往由队伍中的活动积极分子组成,管理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核心,纪律的维持和活动的开展往往靠大家的自觉,随意性较大,缺乏高度集中基础上的规模扩大与创新求变的集体力量。

有鉴于此,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组织应能有效介人,整合运行。因为各单位组织已经长期形成了一整套的组织体系,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加盟,无疑会给社区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社区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与不断创新,对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增强内部凝聚力和提高社会知名度,也一定会大有裨益的。

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居民、社区群众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这些社区基本成员的同心协力和共同努力。尤其在当前社区居民和单位主动参与意识较弱的状况下,更需要基层社区管理者及组织者的引导和动员,调动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广大居民的多层次、多方面需要,使社区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并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春梅,谢守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经济师,2004(4).

社区文化管理范文第3篇

(1)物质层面的和谐

首先,阅览室内部设施配置要体现人性化的和谐。这就要在一方面利用科技水平的进步不断更新阅览室内部桌椅、书刊架、空调系统、消防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施,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室内一些看似琐碎的事情,例如花卉盆景、文人字画的适当点缀。它们能调节读者和工作人员的情绪,又能起到进化空气的作用。

其次,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体现适用性的和谐。阅览室是供学生阅读书刊资料的地方,它将最新的文献信息传递给读者,以满足广大同学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献资源一直呈加速增长的趋势,一方面要注意提高采购质量和馆藏质量,另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强电子信息资源的配置,购置一些信息需求量较大的电子型、网络型出版物。

(2)人员层面的和谐

首先,要提高服务质量,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创造人文和谐环境。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待许多学生,如何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服务,管理工作是关键。作为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做到细致、热情地为读者解答各种问题,要耐心听取学生意见,解释图书馆各项

社区文化管理范文第4篇

一、企业文化是规范物业管理、推动物业市场发展的关键

1、企业文化是规范物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企业文化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管理理论,其精义在于通过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共同价值观培育来塑造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企业人,制定有利于企业价值观形成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使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经营行为、物质环境、员工形象等都一致传达企业价值观,在社会上树立可供识别的企业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差别化市场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公司内部管理而言,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价值观推行价值观来实现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德治”。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管理功能,对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物业管理人员的服务行为作用巨大,物业管理人员可以因此提高管理服务的主动性,不断改进管理服务程序、流程、方法、技能,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另外,就物业管理规范化的对象而言,物业管理法规不仅仅要规范物业公司的行为,还包括业主的行为。如果我们服务区业主对物业管理制度的认知能力与认同程度十分有限,那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本身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由物业管理公司根据国家、政府的法规来自我建设、自我完善;业主对物业管理制度的认知能力与认同程度则需要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来培养提高,这也主要靠我们物业管理公司来做,其实质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宣化、延伸、渗透。换句话说,只有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宣传各项法规,弘扬社会公德,促进感情交流,提高居民素质,才能有效增进社区认同度,从而,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奠定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

2、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市场竞争的需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物业品牌化是物业公司市场发展的需要。品牌是凝聚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没有品牌支撑,企业的影响力就受到制约。物业管理公司要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建设自己的知名品牌。

品牌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竞争。品牌所蕴涵的功能价值、品质含量、服务质量、企业伦理,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外化的结果。品牌的差异,说道底是文化的差异,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差异。差异识别度越高,品牌竞争力越强。

第三,物业的品牌形象的根基,最终落在物业基础管理的服务上,而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只是体现在服务的技术水平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的态度与行为上。员工的服务态度与行为怎样,取决于员工对公司、对客户的认识,这正是价值观范畴,也就是企业文化所倾注的领域。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管理服务质量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建设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的旋转舞台

1、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公司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社区文化,从广义上看,它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社区内的一个独立行为主体,也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自然主体。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内一切主体的社会责任,物业管理公司不能例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一项自然责任。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签订契约,为业主提供优质专业的安全、维修、保养、保洁,这是物业管理的物质层面,属于广义的社区文化建设范畴。因而,社区文化建设又是物业管理公司的契约责任。另外,与现代企业打造企业竞争力时重视服务与文化附加值相一致,与物业管理市场对文化附加值的巨大需求相适应,物业管理公司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既是物业管理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社区文化建设又是物业管理公司内生的责任,即,对自身发展负责,同时,对社区发展负责,而且重在精神层次的文化发展。这也是我们物业管理公司必须主动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根本原因。

2、物业管理公司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

从我国十几年物业市场的发展看,在我国物业市场需求结构中,对物业管理的文化附加值的需求占很大比重。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易于让业主住户对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抱有极高的期望。致力于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公司应对市场需求、完善物业管理环节的必然选择。实践也已经证明,那些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的物业管理公司,更能为市场所接受。由此,社区文化成为物业管理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时的一大偏好。

3、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物业管理公司毕竟不是政府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而是一个有自身利益的经济实体。物业管理公司为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互动,并起到示范和主导作用,在兼蓄个性化的家庭文化、个人行为文化的同时,积极倡导社会、社区、企业、家庭、个人利益互惠,共建人类美好生存环境的主流文化,积极倡导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生态优化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将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的伸张与社区文化的个性需求有机结合。从物业管理市场的发展来看,不着眼于满足社区文化的个性化需求的企业文化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这一规律所建立的企业文化,其在社区的延伸、扩张、渗透,与社区文化建设是相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由物业管理公司组织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延伸与外化,也就是说,这样的诱发性社区文化实质上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交往行为上的表现。因此,诱发性社区文化建设,本质上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从整个社区的角度看,物业管理公司只是社区内众多文化建设主体中的一个,包括了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等只是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物业管理只是自己企业文化的建设者而已。从政府的角度看,发展社区文化,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在社区文化发展上,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一个文化建设主体,与分散的家庭比,有着无可比拟的组织能力和经济实力,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文化建设主体

社区文化管理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认清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了解现阶段企业文化的种种实施误区,使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都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但却收效甚微。如何使职工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工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使企业文化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寻找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误区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1.企业文化的概念

经济学家魏杰在《中国企业文化创新》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团队精神、规章制度等方面内容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建立起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利用它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活动。

2.企业文化建设六大误区与相应的对策

2.1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一: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搬的

企业文化口号化、公式化表现为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战略、企业愿景目标相结合,在理念提炼上过于抽象化,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无法真正指导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与行为表现。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个性文化,要防止机械地照搬照抄。尤其在提炼企业精神时,更要充分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独具文化魅力。如果抱着追逐时尚的心态去构建企业文化,虽有共性,却缺乏必要个性的企业文化是很难取得什么实际成效的。

2.2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二:企业文化建设文体化

对企业文化涵义的片面认识:如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些活动,办报纸,做思想教育等,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发展成为了形式主义的企业文化。其结果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不配套,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不配套,领导者言行与企业文化不配套。

2.3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三:企业文化不是领导者或老板倡导的文化

有些企业领导者以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或老板所倡导的文化。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文化具有四种层次,即民族文化、组织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人文化。明确这四种层次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依存性对管理者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有必要。企业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它不等同于某些领导者为企业所设计或所倡导的"企业内的文化",也不等同于某些贴在墙上或挂在嘴边的标语和口号。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者起着倡导作用,而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也不可或缺。

2.4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不是塑造员工

在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采取的行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非常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管理层没有倾听员工的意见,所制定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也没有反映员工的愿望与需求,最后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实,员工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的创造者,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共享的信念和期望的模式,它的培育过程要让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将代表多数人观点的人作为典范和执行者,加强交流沟通,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并反馈情况。[2.5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五: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短期行为普遍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短期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

⑴文化建设物质化。一些企业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地做成VI系统设计(视觉形象识别),似乎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物理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员工服饰的整洁大方,商标与包装的图案优美等。

⑵文化建设言语化。有些企业领导者学了一些时髦的名词,自己设计或请人设计一些标语口号,贴在走廊、办公室和各车间的墙上,内容形形色色,措词铿锵有力,诸如"以人为本"、"人本管理"、"团结"、"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等等。这本无可非议,但它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是否能引起员工们的认同和产生共鸣?是否符合行业特色与企业特色?是否能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是否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与之相配套等等,有时候恐怕连企业的决策者本身都难以说清楚。

⑶文化建设静态化。一些企业初步形成了组织文化之后,不重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变化,不断地总结提炼,推陈出新,引导企业文化不断发展。

⑷文化建设广告化和运动化。一些企业不顾实际效果,只是从领导者的意愿出发,采用形式主义的手段,在一段时间内大力宣传领导者所设计或倡导的文化观念,用广告和思想运动的方式来搞企业文化建设。这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都难以有效地培育企业文化。只有常抓不懈,才能真正解决从"热一阵"的极端走向"凉一阵"的极端的问题。

⑸CI式的企业文化。CI式的企业文化模式具体表现为:企业文化各个部分内容严重脱节。中国企业文化走CI式的建设误区,其原因是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不但要投入一笔可观的费用,还有涉及大量的人力投入,甚至于关联到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因此企业家希望通过CI式的企业文化一方面提升了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提升企业文化内涵。虽然有偷工减料之嫌,也乐得个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名头。但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的企业文化却无法让企业员工接受,更不用说为之而奋斗一生了。所以也就有了大部分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一个"虚"字概括的结果。

3.结束语

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发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种种误区,创建符合企业自身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渗透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当中,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陆志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渐进性[J],企业与文化,2006(01),46~48

[2]戴彬,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疆石油科技,2005(04),74~76

[3]刘建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6(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