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区位论文

农业区位论文

农业区位论文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都市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比较优势理论

都市圈中的农业由于受工业化和城市快速扩张的影响,其发展必须突破现有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走都市农业的发展道路。都市农业的发展道路,实质就是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和社会化导向的结合,这决定了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必须追求商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一、我国都市农业的内涵以及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

(一)我国都市农业的内涵

我国都市农业概念的首次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农科院在国内首次召开的都市农业国际(中日)研讨会。由于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不同,我国都市农业的概念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的都市农业一般是指位于城市周边地区,在城乡边界模糊地区发展起来的、可为都市居民提供绿色、安全的优质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度集约化、多功能化的农业,通常是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由城郊型传统农业向城市型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展演变而来。因此可以说都市农业在空间范围上是一种都市边的农业。

我国都市农业概念的内涵,应是从市场定位角度出发、针对都市市场的农业,而非是地理角度上的都市中的农业。可见,我国都市农业并非是地域经济上的概念,而应该是一个市场导向的概念。

(二)比较优势理论对都市农业发展的贡献

“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是由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他的理论实质上描述了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异,即当每个人生产技术存在绝对差异时,如果每个人都专门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而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产品,这样每一方都会获益,社会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而产品的成本则会降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对斯密的理论的发展和充实,李嘉图认为,只要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在机会成本上的差异,从而使个人或群体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现代“资源配置”理论则认为,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异决定,也可以由要素比例和要素的稀缺程度决定,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就相对较低,而在资本相对富足的地区,资本密集型产品就更具有比较优势。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我国都市农业,不难看出一些共性的问题。首先,城市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耕地减少的形势,与普通农业区相比,市郊农业区土地资源处于劣势,都市农业应该尽量避免发展土地密集型产品。其次,都市农业发展所依托的大城市工业化程度基本都处于中、后期阶段,城市的资本和技术处于相对比较优势地位,科技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产品潜力巨大。再次,大城市郊区人多地少的现状,客观上形成了劳动力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这不但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花卉等提供了人力资源,也为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现在各大城市郊区纷纷推出的科技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都是发挥其比较优势的体现。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昆明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中的个案研究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在都市农业中的应用为主线,在这里避开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不谈,因为每个经济理论的发展都是从假设多到假设少、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不管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还是现代“资源配置”理论,经济理论的本身也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仅以昆明西山区为例,原因在于经济理论的运用必须是一个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不仅每个城市的基本情况不同,甚至同一城市的每个区、每个区的每个乡镇也各有自身不同的比较优势。

(一)西山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潜力

1、西山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比较优势。与昆明其他城区相比,西山区在发展都市农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区位优势。西山区位于昆明市主城西南部,省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一部份。城区面积大,城乡融合面广、城乡界限不明显,消费市场大。区内驻有中央、省、市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型企业250余家,既是昆明市核心区,又是昆明主城西区发展空间较大的都市农业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便捷的水陆交通,为农产品外销,农业招商引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产业发展基础优势。近年来西山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服务城市,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载体的山村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窗口的观光农业,以设施农业为龙头的现代高效农业。初步形成了独具西山区特色的团结苹果、火腿、老酱、葵子油、花椒油、富善草莓、海口西瓜、“水森源”生态蔬菜,“子弟”和“天使”土豆片等名、特、优、新农产品知名品牌,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3)旅游景区景点较多,生态环境较好。西山区有92%的山区面积,森林覆盖率达57.6%,生态环境较好,农业和生物品种资源丰富,拥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区景点20余处。随着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山区作为都市后花园地位的显现,为生态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猫猫箐农家乐旅游和团结观光旅游发展的成功基础及经验供借鉴,团结镇已成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0个生态旅游试点乡之一。

2、西山区已经具备发展都市农业的特征。随着昆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西山区现有的农业基础、综合实力及农业内部结构,使得西山区已经具备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基础。主要体现在:(1)西山区城乡发展的具有一体性和同一性。西山区3个乡镇均位于昆明市周边,无论是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还是乡村旅游业,都以满足市区的需要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并为此服务。(2)西山区农业发展已经突破生产性内涵。随着3个乡镇种植结构的优化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西山区农业除了具有生产、经济功能以外,同时具有生态观光和社会文化等功能,并且围绕都市经济中的主体第三产业来寻找都市农业的发展契机与机遇,全方位、多渠道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3)西山区农业发展表现出集约化趋势。西山区现有农业资源条件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西山区现有农产品中科学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农产品的种类多,附加值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市场化、农业生产具有区域化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高,部分地区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二)西山区发展都市农业的空间布局

西山区在已有的特色产业基础上,应该在宏观上总体规划,营造良好环境,制定农业产业区域空间布局与总体规划,积极推广“一镇一特色、一村一特产”,防止过度竞争、提高市场集中度,保证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对3个乡镇农业特色研究,建议将全区农业划分为以下3大农业功能区:

1、团结精品特色农业区。目前西山区农业生态旅游中,团结旅游小镇作为成功案例已经具有良好的口碑,对外来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整合全镇资源特色,团结镇农业生产在全区的比较优势主要在药材、水果和畜牧业3个方面,其中药材全区唯团结镇独有,园林水果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67.4%,畜牧业也占到全区的61.7%。建议把主要特色产业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起来,作为配合农业生态旅游的景区来建设,使之成为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果园、观光农场等),使其在进行经济生产的同时,附加旅游开发价值,从而促进全镇农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把团结镇发展成为与城市发展相配套的精品特色农业区。

2、碧鸡环湖生态农业区。碧鸡镇在全区3个乡镇中,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最低,特色产品主要是草莓和花卉。截止2007年底,碧鸡镇草莓产量136吨,属于该镇特产;花卉种植面积52公顷,占全区总种植面积的51.2%。碧鸡镇在全区的比较优势在于生态环境最好,林业收入最高,截至2007年底全镇林业收入达到835万元,占到全区林业总收入的60%,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建议充分发挥该镇资源优势,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以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切入点,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努力建成全区苗木基地、花卉生产基地,同时加快推进滇池西岸湖滨生态带建设,逐步把碧鸡镇发展成环湖生态农业区。

3、海口高新农业示范园区。海口镇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服务工业型都市农业。海口镇在种植业和畜牧业方面仍然具有一定规模,蔬菜、瓜果的种植面积连续几年超过团结、碧鸡两个乡镇,2007年底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到924公顷,应当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优势,提供充实的菜篮子和果袋子;海口镇的乡镇办企业收入连续几年稳居西山区3个乡镇之首,2007年全镇乡镇企业收入达到143929万元。因此继续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议采取发展特色型“卫星园区”的方式,搭建工业发展平台,抓工业功能区建设,把城市的生产功能延伸到农村,形成海口高新农业示范园区。

三、结论与启示

上海市和北京市曾经借鉴了日本的成功经验,都市农业的发展卓有成效,现阶段,随着我国其他主要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大城市也纷纷学习上海和北京,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发展都市经济的政策和规划,提出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首先应该满足发展都市经济的条件,即城市的发展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每个城市发展都市农业都应该是个案研究,甚至要细化到每个区、每个乡镇,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分析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最后,政府应该在宏观上总体规划,尽可能做到“一乡一特产、一村一特色”,提高市场集中度,确保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发展都市农业的要求是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发展(工业化中、后期)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在目前我国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在于都市周边的农业不仅具有提供生鲜、加工食品的生产,还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绿色观光休闲场所的功能,而且都市农业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在这种地带,经营农业会有相对高的经营成本和更高的机会成本,因而单纯农业经营的相对比较利益会低于经营其他行业。这就要求城市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推出独具特色的模式发展都市农业,以改变单纯农产品的经营格局,形成物质产品与服务产品相结合的高投入、高成本、高产出、高效益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凌耀初,胡月晓.都市农业产业定位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2006(4).

2、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昆明市西山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Z].西山区统计局,2008(10).

4、昆明市西山区统计年鉴[Z].西山区统计局,2005-2007.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第2篇

一、共识:关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论是在政治的意义上还是在经济的意义上都有呼声。尽管总的说来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呼声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但是凡是研究、关注或者涉及到这个问题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坚定地认为,应该极大地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过相比之下最近几年在经济意义上的呼声要更高一些。

1.关于提高农民在政治上的组织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不少的专家学者主张建立反映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如李修义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6期的《关于试办"农民协会"的若干问题》,洪大用发表于《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2年第6期的《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集团的几个问题》,陈寄根在《改革与战略》1993年第6期所写的《建设中国农民协会的探讨》,谷文晓在《内部文稿》1993年第10期上所写的《建立农民组织,保护农民利益》等文章,都主张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这一阶段人们对建立农民组织的关注更多侧重的是能履行政治功能、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如李修义在上文中对农民协会的设计就是:"农民协会既要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又要贯彻政府的政策法令,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洪大用所用的术语是"农民利益集团",更加突出了农民组织的政治功能,他认为建立农民利益集团,有助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农村的繁荣和发展,有助于协调社会各利益集团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关于农业、农村问题决策的民主化等。

另外一些政治学者从政府过程的角度也主张应该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南开大学政治学系的朱先磊教授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当代中国阶层分析"等课堂上就经常发表这样的主张。程同顺发表于《乡镇论坛》1996年第11期的文章《农民究竟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利益》,从政府过程的利益表达环节提出,中国农民在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利益表达却呈现个体化、分散化的特征,这就使农民的利益表达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反映农民的整体利益,表达效果缺乏应有的力度,不能对国家政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从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应该建立一些反映农民利益的组织或机构。项继权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5期的论文《农民协会的组织功能和作用》,则系统考察了爱尔兰农民协会影响政府决策的方式和途径,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农民的组织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关于提高农民在经济上的组织化

最近的关于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提高农民在经济上的组织化水平,主要侧重的是提高农民建立、参加经济组织的水平。关于这方面研究的论文非常多,在此无法-一列出篇目。与论文相比较,关于这个问题的专门著作不算太多,主要有:秦柳方等主编的《中国各种经济合作社》,张晓山所著的《走向市场:农村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魏道南、张晓山合著的《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探析》,牛若峰、夏英主编《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概论》等;论文集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的《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李惠安主编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

另外,其他很多有关农业经济的著作中都有关于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赵昌文在其专著《农业宏观调控论》的第5章中把"引导和组织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作为中国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是农民进入市场、驾驭市场的需要,而且是政府对农民及其经济活动更为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从而实现政府意志与目标的需要。""政府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关键在于依托现有的组织资源,加强农民之间、农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和联合,逐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陈吉元等人合著的《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第1章中把组织创新作为农业转型的微观载体,提出"在保持家庭承包制稳定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民走合作的道路,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起农户之间,农户与产前、产后经营部门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并认为这是目前形势下农民经营组织创新思路的现实选择。陈文科等人合著的《中国农民问题》一书第8章的标题是"组织起来才有力量",作者在该章详细讨论了各种农民组织,特别地肯定了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作者对农民协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农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探出了新路。

当然,关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理由,各个专家、学者各有侧重,有的主要是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论证的,有的则是从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来提出的,还有的是比较综合性的,从各个方面来论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下面我们仅以近年的论文为限分别介绍:

第一,从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角度提出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这个角度提出这个主张的人比较多,如乐大成等在《农业产业化-一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文中,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的几点建议中,其中就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秦庆武在《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合作制的结合》一文中指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郭红东等人通过对浙江省慈溪市胜山镇农业产业协会的调查,也得出结论说,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应把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载体重点发展。牛若峰在其论文《也论合作制》中也探讨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他指出,国内外实践证明,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备和重要组织形式。

第二,从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提出应该提高农民有组织化水平。俞勤等人的论文《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向专业合作社发展》,针对当前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提出,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民进入市场困难的最佳选择,"农民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大规模销售和购买组织,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谈判地位。"饶泽榜等人关于湖北省天门市农民运销组织情况的调查也认为,从长远看,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发挥规模效益,把参与流通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朱信恺等人的论文《关于我国农村中介组织体系的理论构想》也提出,扭转"三农"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形势,首先要使"三农"逐步走向开放,提高分散农户的实力,其次要把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使之有效进入市场。范小健在《关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服有关问题的思考》中提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以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进入市场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成功的选择。潘劲在关于"中德农村合作社发展"双边研讨会的综述中提出结论也说,合作社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是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它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农业国家尤为重要。因此,目前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尤其是发展由农民自主兴办的合作社。闵学冲的论文《发展专业合作社,振兴农村合作经济》,从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和重新唤起农民的合作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黄祖辉在论文《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中也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农民愿意加入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理由。

第三,还有人从国际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建立农民组织的必要性。丁泽霁等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一文中援引外国学者的观点提出,应该建立各种农民协会,发育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政府在国际谈判中的后盾。当每个中国人都站在政府后面的时候,中国政府就会成为谈判中的赢家。未来决定世界走向的将不是各国政府,而是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NGO),在WTO谈判中,外国人感到真正缺少的是来自中国农民的声音,尤其是在国际互联网上还没有出现过。而各种农民协会的意见将会在未来国际谈判中占有重要份量。

限于资料和篇幅,肯定还有不少相关著作和论文涉及到中国农民的组织化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关注这个问题的人,都几乎会毫无异议地认为,提高当前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大有必要的。

二、分歧之一:关于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

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们的一个共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所有不同方面、所有细节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像对其他一切问题的研究一样,争论和分歧仍然是存在的。这些分歧有的来源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歧义性,有的则源自人们的见仁见智。

关于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的分歧并不严重,主要根源于农民组织的类型,履行政治功能的农民政治组织、履行经济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自然是不一样的。由于中国目前只对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其法律地位已经明确规定外,其他两种类型的农民组织都尚无相关法律规定,因此人们实际上都是对设想中未来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作规划和构想。

洪大用所设想的农民组织最具有政治性,他说,"目前,我国工人有工会,妇女有妇联,青年有青联,文学艺术工作者有文联,科技人员有科协或社联,……。这些组织不仅表达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维护各自的利益,而且还发挥着监督政府以及互相监督的功能","然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没有组织起来,这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不相宜的。"可见,洪大用所设想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与工会相类似,是一种代表农民利益的社会团体人。程同顺从农民利益表达的角度所提出要建立的农民组织,实际上与此是一样的。赵昌文虽然主要关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他也提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各种专业协会和日本农协的经验,逐步建立起引导和组织农民并能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可先按产品、区域建立,再由下而上、由专业到综合,成立全国性的专业组织和全国性的综合组织,以便沟通农民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并以此增强农民在政府中的谈判能力。

李修义所设想的农民组织主要是农民协会,他与前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承认农民协会的法律地位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沟通和综合作用的民间组织,但是又不同于工会等社会团体,它是一种经济性的社会团体法人。他认为;农民协会的实质是农民自愿参加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间自治经济团体。农民协会的法律地位应该是"社会经济团体法人"或"经济类社团法人"。从中国《民法通则》对法人的分类来看,农民协会应该属于社会团体法人。因为它不是企业法人,因此不能办成经济实体,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它不是机关法人,不能把它办成政府机关;不是事业单位法人,所以其经常性活动经费也不能国家财政负担。在社会团体法人中,又具有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之别,各级工会组织、文化学术团体等是非经济性的社团组织,而农民协会是经济性的社会团体。需要说明的是,各地农民自己创办的农民协会与李修义、赵昌文所说的农民协会是有很大区别的,李修义的农民协会尽管是经济性的社会团体,但是还是有比较强的政治功能;而各地农民的协会有的是经济实体型的,有的是社会团体型的,但即使是社会团体型的,也大都履行一些比较专业化的经济功能,要提供很具体的技术服务、信息交流服务,有的甚至还开展一些物资供应、运输、销售等经营等。

而最近几年专家学者所说的农民组织,尤其是农业经济学中所说的农民组织则主要是农民的经济合作组织,除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外,主要还有两大类,一为专业协会,二为合作社(包括合作基金)。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实际中的专业协会与合作社往往很难区分,有的实际的合作社取名为"协会"。而有的实际中的协会可能又运用别的名称等。这就给理论研究与实际的结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规范农民组织的名称恐怕也是大有必要的。

总之,由于不同学者所关注的农民组织的类型不同,因此这些不同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也就各不相同。除总的俄,对于同一类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人们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三、分歧之二:关于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属性

对于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能不能算得上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也被带入了20世纪90年代、甚至21世纪。关于这个问题最近几年仍然存在着两种观点。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认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的地位不可替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类组织总体上存在着"官化"的倾向,农民的自主参与程度较低,不能体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因而也缺少活力,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才能真正变成农民自己的组织,起到更大的作用。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是传统经济体制的产物,体现了较大的天然地域性和行政化的特征,不能与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提并论。

持第一种观点的有赵昌文、陈吉元、陈文科、范小健、潘劲、朱信恺等人。如赵昌文在《农业宏观调控论》中提出要"增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引导功能",陈吉元等人在《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提出要"完善农村集体服务组织"。陈文科等人认为,农村社区性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是农民在保留农业合作化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结合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中国农村中最普遍、最基础的集体经济组织,有很大的优越性,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范小健把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形式之一,但是指出了它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服务协调能力不强、行政色彩浓厚而合作属性淡化、与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的职能不清等问题。潘劲认为,社区合作组织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根据国际合作社的原则对其进行改造和完善。李俊超等人也承认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且还专门比较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它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朱信恺、鲁靖也把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类型之一。

第二种观点主要以牛若峰为代表。牛若峰对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持一种相当低调的态度,他认为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有名无实",只是"为与官方和学界认同保持一致",他才使用社区合作经济的概念。社区合作经济在很多情况下是集体经济的遗产或社区集体经济,一般是以社区性和某种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其成员因为是该社区的人并与土地或其他集体所有的资产相联系而自然地成为其一员。他们并无经典的合作社成员那样的自愿入社、自由退出、民主管理、按交易量返还利润或按股份分红等权利,因而"不加区别地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称为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准确的、勉强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供选择的办法是,按照股份合作制原则,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为基础,在相应的社区内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才能使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成为真正的名符其实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分歧之三:关于如何对待"两社"的问题

"两社"即农村中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两个组织;本来属于农民根据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组建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官办、半官办的组织。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中在如何对待"两社"的问题上,人们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应该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原则重新改造两社,使其恢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本来面目呢,还是应该根据现在的状况把它们按照一般的商业企业组织来对待,而不再承认它们的这种名不符实的合作经济组织地位了。围绕着这个争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原则改造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使其恢复原有的群众性、民主性和灵活性的"三性"。这也是中国政府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选择。持这种看法的人比较多,如张晓山、陈文科、何广文、陈小玲、朱信恺与鲁靖、闵学冲、吴硕、李海涛等及他们中的不少人还对如何改造"两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版权所有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第3篇

*农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在中国农机学会、自治区科协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挂靠单位*自治区农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经自治区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兵团农机局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与地(州)农机学会的共同努力,为我区科技兴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区农业机械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十五”以来,学会始终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围绕农机化工作重心,以服务于“三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农机学会自身优势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开展了学术交流、调查研究、决策建议、科学普及、论文评选、人才举荐等多种形式的学会活动,推动学会活动向社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为自治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四年来,曾被中国农机学会、自治区科协评为“先进学会”。回顾这几年的学会工作,主要作了一下工作:

一、抓好自身建设,是学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

本届理事会自上任以来,首先,狠抓了组织机构建设,明确了工作分工,由常务理事会集体领导,一名副理事长主抓学会工作,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设有*农机学会办公室,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配备学会兼职干部,学会有九个专业委员会。学会工作符合社团管理条例。第二,把学会章程和社团条例作为工作依据,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履行工作的义务和职责,从体制上防止行政化倾向管理,发挥了跨部门,跨地区、相对独立的特点,在全区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第三,加强了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理事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地州市农机学会的作用,联合开展学会活动,使农学机会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四,规范行文,加强了文书档案管理,建立了学会资料、专家资料库,为农机学会业务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做了准备,使农机学会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二、组织调查研究,是学会工作发展的推动力

农机学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具有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针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撰写论文,进行考察和调查研究把学术研讨与决策论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好参谋和助手。“十五”以来,学会紧紧围绕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目标,每年把我区农机化发展中的热点关键问题确立为学术研讨主题,通过学术研讨会发现和挖掘闪光点,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撰写决策建议。*5年组织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农机学会协作工作会议暨西部大开发与农机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饲草畜牧业、草原机械化西部大开发。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五省区农机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理事、专职工作人员,*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农业大学、兵团农垦科学院,还邀请了华东片区浙江农机学会、江西农机学会16位代表、专家、教授、学者共9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各地具有地方特色学术论文43篇,4篇论文在大会上作了重点交流发言。22篇论文评为优秀论文;举办了自治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研班,期间同时举办了为期7天的项目管理培训班,来自全疆各地农机系统的9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邀请*农业大学的知名教授以及我区农机行业的专家为大家授课,授课内容涉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政策法规、农机推广项目管理以及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学员们在培训期间参加了在奇台召开的全疆保护性耕体学员们经考试合格,均取得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合格证》。积极参加对我区农机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研究,以学会为主体的专家组参与对规划的制定和论证。

三、开展学术交流是学会工作的立会之本

“十五”以来,组织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交流活动3次,编辑、出版论文集2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相互交流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学术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质量,把学术权威性和代表性显示出来不断提高农机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2年8月在新源召开了“农机化发展问题研讨会”,同时组织“玉米青贮机械研讨会”有13个企业,30余种玉米青贮机械机型参加现场演示,现场观摩人数达600余人;*3年七月和喀什农机学会在莎车县共同举办了*3年农牧机械展示会暨现代农牧机械化发展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43篇,经专家评出6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为科研院所,生产企业,技术推广部门搭建了一个技术交流和成果转换的大平台,丰富了会议内容,开阔了视野,针对性强,专家们的建议通过学会反映到了有关政府部门,供领导决策,已经引起农机界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4年8月在塔城成功举办“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9篇,收入论文集34篇,其中23篇论文获优秀奖,5人在大会上交流。

四、科普工作点面结合是学会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的体现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三下乡”服务,深入博州两县一市八个乡镇发放蒙哈等科普读物,期刊,图书,磁带,VCD,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出示展板,咨询等形式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服务,受教育群众8万余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当地领导高度赞扬。还积极参加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农机化科技年活动,根据当地农民朋友的需求,为期提供技术咨询,免费发放了《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机械化》,《畜牧机械产品目录》,《农机用户购机知识问答》,《获推广许可证农机产品目录》,《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及受理程序及范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等科普图书,资料等共19种,计6000余册(份)。

按照自治区科协的要求推荐评选了第二届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人,成立“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组”,为自治区第七,八、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申报评选,*6年会员杨军、兰秀英获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陈发获二等奖。*6年11月经中国农机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评为“*2~*6年中国农机学会先进集体”。

由学会协办的《*农机化》汉文版,《*农村机械化》维文版技术期刊,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机化发展和农机工作者服务的宗旨,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交流农机化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传授农机技术,普及科学知识,提供市场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农村机械化》*5年度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科技厅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二、学会今后的工作计划和建议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第4篇

工农区上半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文章作者:惠英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9日9:59 上半年xx区宣传思想工作汇报 中共xx区委宣传部 2005年7月4日 市委宣传部: 今年是我市提出的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年,也是工农区实施“贸工换位”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工农区委宣传部牢固树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大局意识,结合工农区区情实际,在理论学习、社会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突出“一切为了发展”这个主题,创新载体、创新形式、为实现我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把握主线,理论武装工作在创新中扎实开展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为主线,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动阵地的作用,继续开展了“文艺辅导员进社区”活动,湖滨办事处、育才办事处“夕阳红合唱团”、黎明小学、欣虹小学、东方红小学的文艺小分队也在我区各项大型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春节前,在三江宾馆二楼举办了工农区“迎新春联欢会”,正月十五举办了工农地区秧歌表演赛,几支秧歌队分别在新世纪广场、文化广场、艺术广场等进行了表演,活跃了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在科技大厦举行了三八节表彰大会暨文艺演出,隆重表彰了来自企业的三八红旗手,使私营企业主深受感动。“六一”儿童节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工农地区小学文艺调演,6月20日工农区在文化广场举行了工农专场演出,25日在市京剧团剧场举行了工农区“庆七一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歌咏比赛”,评出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等10个参赛单位。并于6月25日、27日、28日三天参加了市里在站前广场举行的歌会。今年5月9日,区委宣传部、机关总支联合组织了工农区机关及办事处工作人员拔河比赛,增强了干部的凝聚力。 总之,上半年全区宣传思想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特色社区”创建工作不细致,不到位。二是外宣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宣传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今年下半年,除完成日常宣传思想工作外,以“看项目、找差距、促发展”活动为主题,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抓好正在全市开展的“看项目、找差距、促发展”宣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看项目、找差距、促发展”活动这个主题,全区两级中心组要依次组织专题学习讨论,同时安排两次宣传教育报告会,在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安排“三煤城”项目建设先进经验宣传教育报告会;在全区干部大会上安排经济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报告会。通过宣传教育、开阔视野、学习经验、找出差距,重新确定和调整充实经济发展思路,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二是要加大对我区经济发展思路的宣传力度。紧扣全区经济发展思路,并对区委、区政府准备实施的重大举措,进行超前配合宣传。着力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工业立区,商贸和私营经济协调发展上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在加强宏观指导,提高服务意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加大宣传力度。并对区委、区政府阶段性重点工作、重大活动,进行重点配合宣传。要通过对“贸工换位”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认识上到位,进而推动工作部署上到位,切实把发展工业项目放在各项工作之首。 三是强化外宣工作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手段,大力宣传我区的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建筑企业和餐饮企业;大力宣传我区的地理位置、资源产业等优势;大力宣传我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大力宣传我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外来投资的吸引力。下半年,准备编印《工农区招商引资指南》外宣画册,介绍工农区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让更多的项目投资人来了解开放的工农、奋进的工农、充满商机的工农。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第5篇

1.云南农业机械化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2.农业硕士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探讨——系统论视角下顶层设计与内外结合的变革

3.提升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4.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6.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就业意向分析

7.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8.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评价研究 

9.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10.南疆地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1.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12.专业学位农业硕士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13.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 

14.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研究 

16.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初探

17.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 

18.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全日制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

19.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设计的探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20.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22.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3.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25.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

26.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27.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28.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29.提高农业推广在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30.农林院校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调研

3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2.全日制农业推广(养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 

33.加快发展福建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途径探讨 

34.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位标准探索 

35.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现状分析 

3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37.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现状分析 

38.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

39.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40.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4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42.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有关问题的探讨

43.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发展分析 

44.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5.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46.农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47.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为例 

48.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以渔业领域远洋渔业方向为例

4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及建议

50.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51.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52.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

53.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

5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5.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基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Durbin模型

56.论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应对

57.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以陕西洋县为例

58.西安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59.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

60.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

61.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62.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63.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64.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来自2004~2009年中国地级单位的证据

6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66.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67.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68.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与农业用能强度收敛性

69.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70.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71.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72.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73.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74.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

75.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 

76.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77.多元化、政府补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78.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种植区为例 

79.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80.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与门槛特征 

81.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

82.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83.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84.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 

85.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6.结构变迁、要素相对价格及农户行为——农业补贴的理论模型与微观经验证据

8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业治理转型——基于皖南平镇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分析 

88.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89.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90.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 

91.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 

92.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9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

94.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

95.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96.关于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97.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

98.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 

99.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00.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101.农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102.中国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程度、成因与影响——基于历史宏观截面数据的验证

10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 

104.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05.人为源因素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分析

106.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进展 

10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 

108.三峡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初构  

109.大数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研究 

110.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

111.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112.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1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

114.中非农业合作的困境、地位和出路

115.如何发挥农业补贴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靶向作用——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的调查数据

116.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

117.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收敛与分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118.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

119.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120.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121.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122.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123.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