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应急工作总结

农村应急工作总结

农村应急工作总结

农村应急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__市位于____平原与西部山区过渡地段,版图面积137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办事处和两个管委会,总人口40.3万,海拔最低为38米,最高为1080米,是比较典型的丘陵地区。__地貌比较复杂,东临万里长江,著名的清江穿城而过,渔洋河纵贯东西,大小溪流纵横交错,中小水库众多;干旱、洪涝、风雹、冰冻、小型滑坡和泥石流以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救灾压力大,减灾任务繁重。近些年来,__市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紧密结合市情和救灾工作实际,采取实际步骤进行了一些减灾防灾实践及探索,收到了一定实效。

一是针对农村居民房屋大多比较陈旧,抗灾能力弱的实际,从20__年开始,坚持有计划地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政府主导、民政主管、乡(镇)组织、村委会承办、农户自建、分级负责、统一检查验收和农户自筹资金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市直部门对口帮扶相结合。6年来,农户自筹资金5000多万元,政府补助近20__万元,部门帮扶近1000万元,帮助近3000户建成了砖木或砖混结构房屋25.5万平方米,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困难群众居住安全。仅此一项,减少灾害损失3000万元以上,无1户危房因灾倒塌造成人员伤亡。

二是针对丘陵地区农村居住地分散,灾后不便救援和历史原因,居民房屋一般建在山边、溪边、峡谷边和山凹上,极易受到山洪、大风、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生命财产安全难于保障的实际,自20__年国家实施扶贫搬迁政策以来,通过政府补助和民政救助计400万元,将符合条件的500余个“三边一凹”户优先纳入搬迁范围,实行异地建房,使他们免遭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确保了他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是针对部分山区水源不足,一遇干旱天气人畜饮水就有困难的实际,从20__年开始,结合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采取管网延伸、联村供水、独村建站、单户设窖等多种形式,解决了3万余户10万余人的常年饮水问题,确保非大旱年份人畜饮水不出问题。

四是20__年以来,投资7600万元,对江河提岸、排洪设施、病危水库等公益基础设施进行了整治加固,其中加固长江堤坎3处1500米,排洪主干渠8处2100米、山洪沟5处4500米、病危水库加固排险8座,通过上述工程建设,显著增强了公益基础设施的抗洪能力。

五是以去年初春冰冻雨雪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为教材,适时集中开展减灾防灾知识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城乡居民减灾防灾意识。去年,我市组织50名宣传人员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院落,散发减灾防灾知识手册1万份、宣传单2万份、张贴挂图200套,接收宣传教育群众15万人次。今年,在组织好首个“5.12全国减灾防灾日”活动的同时,重点抓乡镇一级和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和城乡社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初步建立起以市、乡、村(社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减灾救灾应急管理体系。

二、关于丘陵地区减灾救灾的初步认识及思考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灾害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长期客观存在的。在改革开放取得重要成果的今天,如何有效应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阶层极为关注、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重要课题。根据笔者在丘陵地区县级民政部门从事近20年的救灾工作经历,对减灾防灾有以下几点肤浅的认识和思考。

1、领导重视是关键。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对新时期减灾防灾提出了更高要求。减灾防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涉及诸多领域,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要有完整的实施规划、协调一致的部门配合、长期的财政投入、最广泛的公众参与和高效地组织指挥能力等。因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减灾防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进行统筹规划设计,统一安排部署,一并组织实施。如果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减灾防灾各项任务目标将无法落到实处。

2、公众参与是基础。减灾防灾是一项社会工程,工作的基础在于社会公众,最重要的力量也来源于社会公众。只有人民群众的认识提高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能够产生无限的创造力量。要达到上述要求,一靠教育引导,二靠法制约束,三靠行政推力。当前,国家已先后颁布了《防震减灾法

》、《防洪法》、《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30多部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各级政府也结合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规章、规划、预案等,减灾防灾法律体系基本建立,政府的工作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应急指挥机构,应急队伍体系已初步建立,行政推力也在逐步增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种减灾防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把减灾防灾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常抓不懈。要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广泛深入教育引导全体公民增强对减灾防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努力形成一种减灾防灾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要使每个公民自觉成为减灾知识的宣传员、灾情信息的报送员,应急救援的战斗员,受灾群众的服务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公民在建在救灾中的基础作用。3、财政投入是保障。减灾防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财政投入来支撑。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制定的减灾防灾规划,安排财政预算,确保江河堤岸加固、病危水库除险、山洪沟治理、“老旧”房屋和设备改造、应急物资储备、避难场所兴建等减灾工程建设资金投入;要象重视灾后重建那样支持配合减灾防灾工作。要建立减灾防灾财政预算增长机制,做到每年有预算,逐年有增加,保证减灾工作实际需要。

农村应急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支付服务 问题 建议

经对文水县境内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调查,发现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基础建设滞后、支付组织体系萎缩、支付工具单一、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比重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作为“三农”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新农村建设资金运输“高速公路”的农村支付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应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一、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县城区域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完善,乡(镇)区域总体缺位

从调查情况看,文水县在全县城区内,已形成以人民银行县支行为核心,工、农、建县支行和农信社县联社为主导,农发行和邮政储蓄为补充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乡(镇)区域却是农村信用社处于绝对主导,邮政储蓄机构为次要,农业银行为补充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二)支付结算服务系统落后,渠道不畅,满足不了结算服务的时效性要求

农村信用社受管理体制、技术、资金、人才、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普遍存在结算服务基础设施薄弱,电算化、网络化程度低等问题,支付结算渠道不畅,存在跨省、跨行服务不到位,通汇难、结算难、速度过慢等问题。据了解,目前农村信用社办理一笔异地汇款,一般需要2天左右时间才能到账,这与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要求和支付结算速度突飞猛进的现实不相适应。

(三)支付结算方式落后,服务品种不全,成为制约支付结算发展的“瓶颈”

文水县城区基本形成了“三票一卡”为主体、向电子化方向发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能够满足经济主体和社会各方的需要。但在乡(镇)区域,支付工具却呈现“供需不对称”,呈现出农村经济活动的增多与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工具难以满足其业务需要的矛盾。比如一些具有当地产业特点的企业集中在乡镇,迫切需要新的金融结算产品和结算工具,而当地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使用范围仅限于支票和汇票结算,根本无法满足各种结算需求。另外,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对支付结算工具的方便快捷、费用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支付结算工具单一,现金使用量大

目前,多数农民和个体工商户仍习惯于用现金结算,受传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观念的影响,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对银行新产品了解少、使用少、认识不足,对其安全性也存有很大顾虑,所以不愿意接受现金以外的其他结算方式。据调查,农民进城买化肥、种子须带现金,进城消费须带现金,收购商到农村收购农副产品须带大量现金,村与村之间的资金往来更是使用现金。

(五)信用社基础配套硬件设施落后,业务人员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化业务发展需要

目前,文水县农村信用社处于手工或半手工操作状态,科技含量低,即使运用了计算机,也是单机处理储蓄业务,没有实现联机共网,与商业银行“键盘一响,轻松到账”的电子化、网络化结算相比更显示出其劣势。另外,基层农信社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文化程度不高,没有经过系统的支付结算业务知识岗位培训,往往靠老会计传帮带延续。基础硬件设施落后,人才匮乏成为现代信用社支付业务发展的新问题。

(六)支付清算系统应急措施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一是基层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滞后于业务系统上线运行,常常是系统应用一个时期后应急预案才出台,且应急手段单一,甚至有的信用社始终就没有应急预案。二是没有组织过系统内专门的支付清算系统应急演练工作。三是应急灾难备份系统尚未建立。

二、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建议

(一)协调配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普及范围

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扶持,人民银行、银监局协调配合指导,以推广大、小额等现代化支付系统为突破口,加大农村支付结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使广大农村金融机构尽快得到安全、高效、多层次、低成本的跨行现代化支付清算服务;二是逐步实现市、省级网络建设,为全国农信社的联网通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政策引导,健全基层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优势,改进结算方式,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成为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的主力军。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争取政府、财政、税务部门在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辅以适当政策支持,如对服务“三农”的中间业务收入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增强农村信用社在基础服务设施方面的投入能力。

(三)加强宣传,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减少农村地区现金使用量

基层人民银行要有重点地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实际、农民喜欢的支付结算服务品种,真正方便农民的非现金支付,同时利用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平台作用,推动农村地区使用支票;要认真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多,业务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实现全国联网的基础上,发行银行卡,拓宽农民工汇款渠道,让农民工享受到方便、快捷、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

(四)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为改进支付结算问题创造条件

目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硬件设施普遍落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宏观上,国家应当出台支付结算的辅助配套的扶持政策;二是自身加大科技投入,硬件设施的改善,尽快实现电子网络信息化;三是从社会上通过考试招聘一些德才兼备、专业对口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村信用社人才对伍,并采取业务辅导、岗位培训、实绩考核等多种方式提高结算人员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支付结算工作的需要。

农村应急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充分论证,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紧紧围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充分借周边兄弟镇的成功做法,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调研,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一线工作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我镇先后制定了《桂圩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桂圩镇防灾减灾避灾应急预案》、《桂圩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桂圩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桂圩镇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应急预案。要求各村(居)委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办法,并切实开展预案演练、评估工作。

二、分级负责,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为了确保有效控制和依法、及时、有序、妥善地处置好辖区内的突发公共事件,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我镇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分别制定了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了使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成立了桂圩镇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分别任正副组长,各镇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加强对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机制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我镇针对各个时期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组织了有关领导、干部和应急专业人员开展了相应的应急教育培训工作和预案演练,同时按照这些应急预案的要求,积极做好有关人员、物资准备工作,为这些应急预案在一旦发生相关突发公共事件时得到迅速起动实施做好充分准备。这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构成了我镇应急管理预案体系,为我社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依法、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我镇认真做好重要节日、重大事件期间的值守应急工作,国庆60周年大庆期间,严格执行值守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安排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同志值守,妥善处置各种矛盾纠纷,有效地确保了辖区在重要节日、重大事件的社会稳定。

三、强化监督,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一)加强对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和完善了村级各部门特别是村级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共青团和民兵等队伍在应急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做好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配全应急保障物资和装备,确保应急物资随时调用,便于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所需。

(二)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努力加强对各村应急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本年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各村、企业、学校、河堤、水库等重要部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切实提高应急管理队伍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能力,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三)坚持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值守应急和信息汇总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记、交接班制度。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通过良好值班制度的执行以及及时上报应急管理工作信息来保障特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加强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相关法规及管理规章制度

我镇着力抓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相关法规及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进一步提高依法开展应急管理的水平,不断增强趋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牢牢掌握应对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镇主要领导带头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并认真组织好镇的学习宣传活动。一是要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贯彻落实的浓厚氛围。二是以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夯实管理基础,努力实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的最终目标。三是要切实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要以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四是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

五、提高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和培训体系建设

(一)强化管理,加强演练。一是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各年级每学期开展不少于5个课时的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各中小学每周一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做到警钟长鸣。二是演练突发事件处置办法,各中小学每学期组织不少于2次的地震、火灾等突发的自然灾害疏散、撤离、安置的演练。三是加强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与预防,各中小学每周由该校突发事件应急领导组织人员对学校食堂、小店、宿舍进行全面的检查一次,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限时定人,强化责任,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消除。   1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 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 扶贫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2010年信访工作总结范例 | 档案局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总结 | 2010年办事处信息工作总结 | 教育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 公安局消防队工作总结暨新年工作安排 |

【返回 栏目列表】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电台、广播、宣传栏、明白纸等多种载体,主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一是利用会议宣传,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机制,逢会必讲,时刻提醒大家,警钟长鸣。二是利用镇有线电视台,定期滚动播放应急管理常识,使应急管理知识家喻户晓。三是利用宣传橱窗、印制宣传品,进一步扩大知识宣传面。四是利用学校教育宣传,我镇各中小学,规定每学期开展不少于5个课时的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方群众的目的。

(三)妥善处理,突出亮点。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中,我镇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和信息汇报制度,确保全面掌握情况和信息畅通。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对有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事项、区域分类管理,加强监控,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网络,多渠道、多方面收集信息,建立预警机制,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有可能发生重要敏感时期重点加强防范。三是坚持积极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立即起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深入现场调查处置。四是坚持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坚持镇委、镇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部门密切配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程度及时作出处置方案,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展开,使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逐步化解

六、保稳定、促和谐,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五个一”示范点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完善村级应急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了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报告信息员和协管员,组建了由30人组成的应急小分队,积极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

(二)切实加强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尤其在防汛、抗旱及防控甲型h1n1流感时期,落实镇村干部值班制度,确保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信息及时传递,重要情况及时向镇政府报告。积极鼓励群众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给予适当奖励。建立健全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及时将预警信息告知农民群众。

(三)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定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对农村土地征用及流转、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处理,避免发生群众性事件。关注农村留守人员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他们的生产安全。建立健全各类风险隐患和社会矛盾排查监控机制,落实整改处置责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扎实推进农村应急知识宣教普及工作。

围绕洪涝灾害、地震灾害、交通及火灾事故、流行病疫情等广泛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等应急知识。通过村务公开栏、“农家书屋”等场所,设置宣传栏目或摆放应急知识读本,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应急知识和自救互助能力。

七、2010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当前,我镇公共安全形势虽然总体平稳,但各类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基层应急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要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社区、村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要加强对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订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和审批程序;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要针对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二)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卫生、城建、国土、农业、林业等基层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基层应急队伍平时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抓应急保障基础性工作

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配备必要装备,强化队伍训练,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教育,使这支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关键时候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2)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 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 扶贫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2010年信访工作总结范例 | 档案局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总结 | 2010年办事处信息工作总结 | 教育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 公安局消防队工作总结暨新年工作安排 |

【返回 栏目列表】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等多种渠道,针对各类易发的公共事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社区和村委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四)抓组织领导工作

要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并将有关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平时组织开展预防工作,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领导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基层组织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农村应急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010-1

1 农村火灾多发原因

造成农村火灾多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防火安全意识不强。农民缺乏基本消防常识,房前屋后堆放大量的柴草,且紧靠其住房,农民住房之间大部分没有任何隔离设施。农民对引发火灾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农村有儿童玩火、成年人吸烟乱丢烟头等不良习惯,甚至有的农民不知道报复纵火是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在冬春季节风干物燥的条件下,由于用火不慎、玩火、吸烟等极易引发火灾。三是农村建筑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耐火等级低。农民家家户户相邻,没有防火间距,农产品、柴草垛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随意连片堆放,往往是一家失火,殃及邻里。四是生活中用火用电管理不善。随意动用明火、乱拉乱接电线、线路老化、过负荷用电现象相当普遍。五是消防工作的基础较薄弱。缺少消防设施和消防用水,在灭火中,往往由于供水不足,只能望火兴叹。六是各级组织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农村火灾扑救困难原因

2.1 农村火灾一般为连片发生

农村现有的建筑多数为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其门窗、屋架多为木制材料制成,而且多数农民在室内和房前屋后堆放较多的柴火稻草。可燃物资堆放较多,发生火灾后,火势迅猛,蔓延迅速,住房易垮塌,极易酿造大面积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2 农村消防规划不合理

农村普遍缺乏防火设施,没有消防队伍,一旦发生火灾,难以得到有效扑救。另外由于农村建筑缺乏合理规划,家家户户之间柴草相连,没有留出消防通道、防火间距,或设置防火墙,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火烧连营。有时由于道路狭窄,水源匮乏,消防部队即使到达现场,也不能进行有效扑救。

2.3 农民自防自救能力差

农村火灾多发季节为冬春季节,由于没有采取有效及时的灭火方法,不能将火灾扑灭在初级阶段,最后小火酿成大灾。

2.4 容易延误有利战机

由于农村通信条件差,往往报警不及时,而且在火灾调查中发现,多数火灾的第一报警人不是火灾的第一发现人,发生火灾后,第一发现人或火灾受灾户往往是惊慌失措,急于叫人,不懂报警或灭火。延误消防队灭火的有利时机。乡镇、农村道路复杂路况差,消防车难以迅速赶到火场。

3 应急管理在预防农村火灾事故中的作用

3.1 切实提高农民的应急安全防火意识和能力

要开展多种形式应急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利用村级学习室、活动室、村务公开栏等学习宣传场所增设消防宣传内容,普及农村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特别是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通过新闻媒体、通告、召开村民大会、宣传车走村串户巡回宣传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宣传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方法。教会农民懂得正确用火、用电、用气,改变农村容易引发火灾的不良生活习惯,指导农民自觉开展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掌握正确的灭火、逃生知识和方法。要针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素质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消防素质带动村民整体素质提高。

3.2 搞好新农村建设应急安全防火规划

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小城镇消防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形成以乡镇政府驻地为龙头、遍及各村的消防设施网络。乡镇、村要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把民宅及企业的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要根据农村水资源情况,加强以消防泵、消防水池、灭火器为重点的消防设施建设,行政村要设置可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源。农村柴草垛要统一规划,堆放在距住房100米以外,同时农村住房以及装修材料要选择耐火的材质。

3.3 加强火灾隐患整改

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机遇,加快整改和逐步消除农村火灾隐患。一是整改电气线路,规范用电行为。要抓住农村电网改造的机会,彻底更换陈旧老化电气线路,重新规范铺设电气线路,杜绝乱拉乱接现象。二是提高村民住宅的耐火等级,增加防火分隔,改善防火条件,减轻火灾荷载;三是加强火源的管理,改变不合理的用火习惯。加强生活用火和取暖的管理。杜绝小孩玩火,吸剩的烟头及时灭掉,火柴、打火机等火种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从点滴做起,改变不合理的用火习惯,有效地预防火灾。

3.4 做好可燃物转化利用

加大农村科技开发力度,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转化等无害化处理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利用秸秆,避免因焚烧秸秆引发火灾事故。引导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扩大秸秆回收利用率。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农民生活用火对柴草的依赖,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减少火灾隐患。

3.5 切实加强农村应急消防组织建设

农村应急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着实处理三个关系全面提升扶贫效果

__区地处__中游南岸,东邻__,两接__,北连__。现辖_镇_乡和_个省级开发区,___个行政村,____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___._平方公里,总人口为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市扶贫开发战略,因地制宜制定了《__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推出了区直部门联动,产业基地推动、示范园区带动、抓住重点拉动的举措,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已建成万亩精细素、万亩红菜、万亩莲藕等_大农业基地,__乡__村、__乡__村优质三元猪生产基地被列为国家生态家园宣民工程示范点;____公里水产品长廊,被定为省级优质水产品基地;__农业科技园区还被列为部级农业高新技术科技示范园。____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__.__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____元,比上年净增___元。扶贫开发进入新世纪以后,“温饱以后的农民想什么、干什么?各级扶贫部门应带领他们干什么?怎么干?”这一关乎民生大计的重大课题,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此,我们采取专班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以扶贫开发为主题的“找问题、解难题”的讨论,通过充分讨论,干部群众形成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要着实处理好三个关系的共识,从而,也找到了扶贫开发与农村文明建设的结合点。

一是处理好雪中送碳与锦上添花的关系。雪中送碳就是扶贫要扶在“急”字上,及时为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之急。区扶贫办、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定期召开贫困群体应急协调会,并出台了《__区贫困群体应急工作方案》,与此同时,区、乡镇、村建立了贫困群体应急台帐和应急热线,使应急工作做到召之即来。如(举实例说明)。所谓“锦上添花”则要把应急中的突出问题解决好,做到群众满意,每年我区要集中一到两次组织干部群众对部门“雪中送碳”情况进行一次民意测验,让群众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公布上墙。近年来,全区处置贫困群体应急事件次,组织人次帮扶贫困户户,贫困学生名,共筹集资金万元。

二是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实施扶贫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既注重扶贫工程的有效推进,更注重贫困群体需求统筹考虑,既“补血”又“造血”,既扶贫又扶智,既考虑到群众物质上的需求,又延伸到群众精神上的需求,既是对当前存在困难的解决,又兼顾到未来是这发展。我们在全区扶贫村分别制定了年度、三年、五年扶贫项目实施规划。制定和实施年度规划时,突出解决群众饮水、看病、上学等难题上,仅____年,全区解决饮水困难人,兴建和改进村卫生室个,采取“一帮一”形式帮助贫困生名。三年和五年规划中着重解决群众精神需求(如××村建设文化中心等)

三是处理好重点建设与全面推进的关系。我们在全区个省级和市级重点贫困村推行“重拳出击”举措,在项目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在资金使用上实行专户专人管理,层层建立扶贫金专帐,全面推行扶贫资金报帐制、预拔制、公示制办法,在人力组合上实行坐到一起,谈到一起,干到一起的工作方式,定期碰头。财政、农业、水利、发计、扶贫等部门各有一名扶贫开发责任人、联络员。____年先后协调组织退耕还林、饮水能用、沼气建设、村级公路建设等项资金___多万元。对面上的贫困生则实行责任督查,跟踪服务制度,每年乡镇有一名县级干部挂点,每个村有一名乡镇干部坐镇,有两个以上区直部门帮扶。去年,区直部门为贫困户送去资金万元,修路公里,建泵站座;打水井口。为了确保重点建设与全面推进有利结合,区里每年要召开重点村建设流动现场会,并在非重点村确定扶贫示范村和中心村,形成互为推动,互为促进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