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管理调研报告

安全管理调研报告

安全管理调研报告

安全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为了解掌握我市20xx年以来的安全生产情况,进一步推进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玉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调研要求,我就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形式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效果

20xx年以来,我市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市实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框架,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一)建立了实施《安全生产法》的组织网络

我市把《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充实和调整市安委会领导成员,乡镇、部门也分别设立了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制定责任追究制、应急救援机制、事故隐患排查机制,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初步形成了实施《安全生产法》的氛围

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各乡镇和职能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全市上下形成遵守《安全生产法》、重视安全生产的氛围。

(三)执行《安全生产法》措施扎实有力

一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力度,每年年初分别与乡镇、园区、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要求各乡镇、园区与所属企业也层层签订,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二是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重大节日、重点时期、重点行业和事故多发季节的安全生产检查,把“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关键时期的安全检查固定为常规性检查,把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企业、学校、网吧等行业作为重点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该整改的限期整改,该停产的立即停产,及时消除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三是进一步规范执法和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严格程序,并采取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大日常巡查频度和密度,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四)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20xx年以来,市政府下大力气狠抓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一是督促和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基础条件,全市仅矿山等行业的安全投入就超过了一千万;二是建立完善安全抵押金制度,制订了《玉门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实施意见》,对煤矿等五大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征缴风险抵押金,目前已征缴154万元。三是在建筑、危险化学品、水电等行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三年达标规划,至目前,全市已有34户企业达到了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四是健全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修订了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后勤保障、应急救援等做了进一步明确。20xx年9月22日、10月20日我市先后发生了液化气罐车侧翻、气体泄漏事故,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功地化解了险情,防止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我市在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以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仅20xx年至20xx年两年间,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

(一)《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

调查中发现,有的单位负责人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部署,轻落实,缺乏抓好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和手段;有的安全生产意识比较淡薄,将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对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有的企业重效益轻安全,重生产轻投入,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有的从业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企业主及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迫作业的违法行为不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部分新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混乱、“三同时”制度贯彻落实不力;对执法人员业务培训还不够 ,安全生产学习、宣传还存在盲区。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还不够到位

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生产轻管理的问题,监管执法不够严格,监管责任落实不力,监管措施不够到位,安全隐患仍然突出。有些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够到位,监管责任不够清晰,造成执法时互相推诿或推卸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各乡镇都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但安监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用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时间还不够。有的乡镇在领导、支持、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法监管方面还不够到位,有依赖上级主管部门的思想。有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保障、安全教育培训上投入不够,工作措施不够到位,甚至无视法律法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安全生产行为时有发生。

(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体系不完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小,设备简陋,管理粗放,且业主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缺乏正确的认识,只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生产,对工人的安全保护措施不足,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装备都没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够,安全生产基本投入差距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不到位,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不够,存在较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

三、对策和措施

(一)要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确定因素多,市政府要切实把《安全生产法》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要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轨道,一是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宣传培训力度,使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深怀对人民的感情,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安全生产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着力提高监管部门领导及执法人员的安全素质、业务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二是要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负责人的法制教育,促使他们依法经营、认真履职、严格守法、保证投入。三是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工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和依法维权意识。

(二)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严格执法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及监管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等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政府及监管机构、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同时要发挥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的作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依法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要加强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督查处力度,对存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要限期整改,不留情面,对拒不整改的,要立即停产,以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追究和处罚力度,对所发生的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以维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三)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实施《安全生产法》的关键措施,贯彻《安全生产法》的基础工作是制定和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而完善了制度和机制后,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狠抓落实。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要对已经建立起来的责任制要加大监督落实力度,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市政府要加强对各行业的安全生产调查研究,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整治,监管工作要从事故查处为主转向预防和控制为主,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和源头管理,使安全生产工作重心下放、关口前移,从薄弱环节、具体岗位抓起,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从国内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出发,指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是集成现有的卫生信息系统、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并提出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类型和业务支持部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仓库、以gis为应急响应支持平台、能统一管理信息、可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互连互通的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框架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各业务模块的基本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方法。

1 引言

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或人为灾害。近年来,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盲目扩张、工业高度密集,资源环境破坏,人与人的安全卫生距离不断缩小,使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日趋严峻 。因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成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的重要手段,并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如熊光魁 等研究了救灾防病应急反应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潘海东等 提出了构建部级公共卫生应急系统的思路;王平 、杜江等 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方案;杜鹏等 基于模型分析规划了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李琦等 在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案从不同角度对系统功能模块、体系结构、业务模型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丰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促进地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有积极作用。但有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系统需要的数据类型,以及系统支持部门等问题尚未明确提出,特别是如何处理公共卫生领域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这些信息系统建于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和数据格式,系统之间的卫生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形成大量的卫生信息孤岛。另外,这些信息系统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和现实数据,如果放弃它们,则需很大的重复投资,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主题相违背。因此,集成先进技术,整合城市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公共卫生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成为当前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

基于上述情况,在“十.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延续项目“中小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技术集成” 的支持下,通过调查和分析广州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本研究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建设基于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建设目标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在城市现有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下,围绕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综合运用计算机工程、卫生统计、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能快速、及时、准确收集、存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以超媒体(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显示各类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的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现有公共卫生领域各业务部门相对独立的操作型系统集成在一起,以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及各类专题图形数据为基础,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仓库和相应的预警指标、应急预案等知识库和模型库;以数据上报一采集一管理一分析一决策一展示为主线,建立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仿真预测、虚拟现实、指挥调度、信息等专业应用功能的各子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2 系统所需数据类型与支撑单位

传统的公共卫生领域以传染病防治为主要内容,数据类型单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也主要由卫生部门唱独角戏。随着社会进步,公共卫生安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因不合理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空气、水源、噪声、化学污染等环境危害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正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设计系统建设方案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除卫生监测数据、疫情监测数据、卫生资源数据等基本数据类型外,环境卫生数据、食品药品卫生数据、公共卫生危险因素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一并列为系统采集的数据类型(见表1)。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支持单位除医疗卫生行业各部门外,把与数据供给和应急管理有关的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及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也列入系统支持单位(见表2)。

2.3 系统业务结构模型

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围绕城市公 共卫生安全构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都能容易地实现互连互通。其概念模型(如图1)从底层至顶层分为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层3个层次。

数据层有分布数据源、数据仓库系统、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在该层中,信息采集系统利用etl工具把存放在各业务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采集到公共卫生数据仓库系统中,并建立面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专业数据集市。城市基础数据仓库中存有大量基础空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包括影像、地图、气候、人口、宏观经济等。城市基础数据仓库的应用是对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资源支持。

应用服务层由面向事件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面向事件的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和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三个功能子层组成。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是系统各子系统实现集成的关键和基础,它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系统连接,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并设有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的公共数据接口。

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基础性服务及平台支撑,能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通用的功能模块,还可以在其上方便地构建应用系统。该平台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能把各业务子系统的分析结果展示出来。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1)分析、叠置分析等属于此层。

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在继承gis通用功能层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需求,开发出多种专业应用模块。其中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知识库和模型库的管理,并把相应的知识和规则运用到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指挥调度等系统中;突发事件分析与预测系统针对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需求对卫生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并根据历史经验及专家知识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仿真模拟和预测,为控制事件发生提供辅助决策;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事先定义好的逻辑关系定期扫描检查卫生数据仓库,对发现的异常现象发出预警;突发事件应急调度系统通过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分散资源的统一调度;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向公众公布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类信息。

用户层主要将下层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友好直观的方式反馈给各个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整个系统从下到上互为基础,互相作用。

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3.1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中心建设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对分散在各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进行集成分析,但由于各异构系统的分散性、数据类型的不一致性,以及一些历史数据的离线等问题,使目前这种以事务处理为主体的数据环境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分析要求,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独立于应用的数据环境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数据应用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提供集成化、历史化的数据管理功能,支持综合性的数据分析 。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来说,数据仓库可为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的创建过程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从各分布数据源系统中抽取有用的公共卫生数据到数据准备区(如图2),然后对数据准备区中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并通过元数据映射后装入数据仓库,再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的具体需要建立专业数据集市,其结果由前端各专业应用子系统经过多种分析后展现。

3.2 利用中间件技术进行系统应用集成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要在不同网络产品、硬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组成的异构环境中运行,同时还需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因此系统内部各软、硬件平台之间、系统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之间要有可靠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数据转换技术支持。中间件(如图3)是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一类软件,它介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既能解决客户与服务器方的互联,又能实现不同技术组件之间的集成 。

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分为系统内部服务集成和系统外部服务集成,它们因功能不同对中间件的要求也不同。内部服务集成需要整合长期形成的大量遗留系统,共享不同平台和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资源;外部服务集成要求系统能自动检索到其他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相关服务,以构成更为广泛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网络。考虑城市已有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软硬件支持台的特点,及将来系统扩展和兼容等因素,在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实现过程中,将j2ee、web services、xml信息交换中间件集成应用。其中j2ee标准用来解决服务器端应用间跨平台、数据异构的集成及数据挖掘任务;webservices用于系统的信息与获取;信息交换中间件在内外集成系统之间起到信息及功能的桥接作用 。

3.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可视化显示

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具有自身的属性特征,更具有空 [5]间分布特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是gis和其他各功能子系统的无缝集成,是地图和空间分析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路径分析、网络分析等)以其可视化、实时化、动态化等直观的表现形式可广泛应用于隔离区设置(以传染病为例)、疫区定位、疫情显示、空问传播分析等方面 ,为管理部门迅速了解疫情传播态势,进行应急预案生成、卫生资源配置等提供实施平台。

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业务特点,gis平台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c/s架构侧重多角度空间数据分析,包括各种专题图展示、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插值分析等。b/s架构除支持矢量地图基本操作(如放大、缩小、平移、量测、图元选择、图元查询等)以外,还强调对地理相关业务数据分析功能的支持,并能提供直观和实时的数据展示。b/s架构采用面向接口的设计风格,无缝集成数据提取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可方便扩展到其他、 务应用系统。

安全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主要做法和效果

**年以来,我市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市实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框架,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一)建立了实施《安全生产法》的组织网络

我市把《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充实和调整市安委会领导成员,乡镇、部门也分别设立了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制定责任追究制、应急救援机制、事故隐患排查机制,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初步形成了实施《安全生产法》的氛围

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各乡镇和职能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全市上下形成遵守《安全生产法》、重视安全生产的氛围。

(三)执行《安全生产法》措施扎实有力

一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力度,每年年初分别与乡镇、园区、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要求各乡镇、园区与所属企业也层层签订,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二是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重大节日、重点时期、重点行业和事故多发季节的安全生产检查,把“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关键时期的安全检查固定为常规性检查,把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企业、学校、网吧等行业作为重点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该整改的限期整改,该停产的立即停产,及时消除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三是进一步规范执法和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严格程序,并采取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大日常巡查频度和密度,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四)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年以来,市政府下大力气狠抓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一是督促和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基础条件,全市仅矿山等行业的安全投入就超过了一千万;二是建立完善安全抵押金制度,制订了《玉门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实施意见》,对煤矿等五大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征缴风险抵押金,目前已征缴154万元。三是在建筑、危险化学品、水电等行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三年达标规划,至目前,全市已有34户企业达到了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四是健全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修订了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后勤保障、应急救援等做了进一步明确。**年9月22日、10月20日我市先后发生了液化气罐车侧翻、气体泄漏事故,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功地化解了险情,防止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我市在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以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仅**年至**年两年间,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

(一)《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

调查中发现,有的单位负责人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部署,轻落实,缺乏抓好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和手段;有的安全生产意识比较淡薄,将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对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有的企业重效益轻安全,重生产轻投入,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有的从业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企业主及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迫作业的违法行为不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部分新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混乱、“三同时”制度贯彻落实不力;对执法人员业务培训还不够,安全生产学习、宣传还存在盲区。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还不够到位

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生产轻管理的问题,监管执法不够严格,监管责任落实不力,监管措施不够到位,安全隐患仍然突出。有些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够到位,监管责任不够清晰,造成执法时互相推诿或推卸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各乡镇都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但安监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用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时间还不够。有的乡镇在领导、支持、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法监管方面还不够到位,有依赖上级主管部门的思想。有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保障、安全教育培训上投入不够,工作措施不够到位,甚至无视法律法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安全生产行为时有发生。

(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体系不完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小,设备简陋,管理粗放,且业主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缺乏正确的认识,只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生产,对工人的安全保护措施不足,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装备都没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够,安全生产基本投入差距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不到位,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不够,存在较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

三、对策和措施

(一)要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确定因素多,市政府要切实把《安全生产法》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要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轨道,一是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宣传培训力度,使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深怀对人民的感情,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安全生产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着力提高监管部门领导及执法人员的安全素质、业务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二是要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负责人的法制教育,促使他们依法经营、认真履职、严格守法、保证投入。三是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工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和依法维权意识。

(二)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严格执法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及监管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等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政府及监管机构、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同时要发挥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的作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依法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要加强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督查处力度,对存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要限期整改,不留情面,对拒不整改的,要立即停产,以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追究和处罚力度,对所发生的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以维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三)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实施《安全生产法》的关键措施,贯彻《安全生产法》的基础工作是制定和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而完善了制度和机制后,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狠抓落实。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要对已经建立起来的责任制要加大监督落实力度,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市政府要加强对各行业的安全生产调查研究,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整治,监管工作要从事故查处为主转向预防和控制为主,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和源头管理,使安全生产工作重心下放、关口前移,从薄弱环节、具体岗位抓起,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我县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县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

*县幅员面积2678平方公里,辖15个乡、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其中10个少数民族乡,92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528个村民小组。全县人口11.7万人。

1、种养殖业方面。截止20*年底,全县已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0亩,其中野生蔬菜生产面积4500亩,无公害黄果柑生产基地1500亩,无公害油桃生产基地1500亩。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整体认定已经申报。已认证的绿色食品有《草科鸡牌》草科鸡罐头、冰鲜草科鸡、草科鸡蛋。无公害农产品有《*果业》油桃、黄果柑、绿予蕨菜三个。粮食总产量保持在3.6万吨左右。宰羊、新民两个乡建成黄果柑基地5000亩,年产量4000吨。畜牧业发展较快,常年生猪出栏91000头左右,羊出栏75150只左右,牛存栏26000头左右。已形成了草科乡和挖角乡无公害草科鸡生产基地,年产无公害草科鸡30.3万只;*少数民族乡山羊无公害基地初步建成,年出栏山羊约4.9万只。全县肉类常年总产量达到1.56万吨,禽蛋产量达1499.9吨,奶产量29.4吨。水产品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品种增多,水产养殖面积达175亩,水产品产量达520吨。

2、生产加工方面。截止20*年底,全县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6家,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25家,已有4家食品企业取得了“QS”认证。大米、面粉等5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已全面启动。建立了37家食品企业的质量档案,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管理能力、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情况等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提高了监管效能。

3、流通环节方面。现有食品经营企业695家,集贸市场5个,超市(商场)7个,小杂食店683个。

4、消费环节方面。持有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企业46户,经营企业355户,餐饮业318户,共计719户。实施量化分级管理719户,达到量化分级管理C类标准的719户,全年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二)*县食品安全的主要工作成效。

县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先后印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和20*年《*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方针、政策,安排、部署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纳入县委、县政府对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多次召开县政府常务会等会议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每年纳入县财政预算食品安全资金2万元,两年来实际到位20余万元。

20*年,按照国务院、省和市政府的要求,我县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理顺并建立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提高了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规范了种子、农药、化肥的科学使用,有效防止了源头污染;加强市场监督,在规范经营行为方面取得进展,查处了违法经营行为,缴销了部分假劣食品,防止了事故发生;探索建立了“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定点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几年来没有发生重(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全县近两年来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86件,罚没入库15.42万元;取缔非法经营37户;缴销不合格袋装食品3620公斤,食用油2.14吨,名酒173瓶,猪肉840公斤,农药489公斤,兽药(含饲料)1313公斤,化肥575公斤。有效的打击了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群众的饮食安全。

全县构建了宣传、教育、规范、查处“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建立并执行了《宣传、培训制度》、《重大节假日、开学前联合检查制度》、《学校大宗食品定点采购制度》、《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工作机制并纳入县政府对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加强了食品安全供应网、流通网、监督网“三网”建设,开展万村千乡连锁店、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全县聘请了100名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实现了监督网全覆盖。

同时,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刚刚起步,广大农村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食品生产、餐饮业基础差,小而杂乱的食品加工点(作坊)点多面广,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全县食品安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我县食品安全状况问题分析

(一)食品源头管理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我县农产品源头污染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种植业上,传统农家肥的使用越来越少,对农药、化学肥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能起到生物防止病虫害的动植物越来越少,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农产品源头污染。养殖业最大的问题是“速成养殖业”发展带来的滥用饲料添加剂问题,动物未能消耗完的各种生长(促长)激素转化到人身上,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还有高污染企业带来的环境、水源、土壤污染等问题都直接形成食品源头污染,影响食品安全。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基础薄弱,卫生安全意识差,产品档次低,质量不高。

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可喜的一点是,随着食品包装袋的推广和印刷业的发展,注重了食品包装,具备一定品牌的地方特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意识增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总体看,我县食品生产企业受市场等因素限制,规模小,产量少。取得QS认证的两家饮用水生产企业和草科鸡加工企业生产经营也不景气,特别是草科鸡加工,一年只有几个月的生产时间,生产期短,储存期长,保质要求高。糕点、调料、豆制品加工、酿酒等加工作坊业主急功近利,员工责任意识不强,存在无规章制度或不执行规章制度现象;存在食品卫生环境差,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原料和产品不经检验、不标注或乱标注生产日期销售产品等违法行为。

(三)食品流通环节存在经营随意性大,保障措施不力现象。

近几年来通过发展连锁超市和整顿规范,在城区建立并执行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我县食品流通环节进步很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县城乡仍然存在食品经营随意性大,保障措施不力的现象,流动经营、无证经营不时出现,尤其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差,食品与农药、化肥、饲料等物资同室储存、销售,索证、索票意识薄弱,食品追溯难以健全,销售过期、霉变食品等问题在农村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现。

(四)餐饮环节经营者责任意识不强,监管难度大。

随着旅游业发展和流动人口增大,我县餐饮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批有规模、上档次、有特色,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宾馆饭店发展起来,促进了餐饮业健康发展,*烧烤在市内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许多小食店、小推车食品、零售熟食品摊点、经营管理差的烧烤摊点、路边小饭馆存在食品卫生差,食品储存条件简陋等问题。无证经营、不办健康证、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业主拒绝监管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学校食堂受到校园周边小餐饮的无序竞争,形成学生食品安全隐患。农村家宴聚餐监管也有待规范和完善。

(五)食品安全重点区域仍存在较大隐患,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

我县食品安全的重点区域是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摊点(店)、民工工地食堂、集贸市场和农村家宴聚餐。这些部位虽经两年的重点整顿规范,建立和落实了相应的制度,整个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容乐观,使监管部门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历来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食堂承包,大宗食品定点采购制度执行难;有的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差,不适合学生口味,导致半数以上学生拥到周边小饭馆就餐,安全状况堪忧。民工工地食堂管理不适应,厨工流动性大,食品存放条件差。集贸市场熟食加工人员卫生安全意识不强,自觉性差,操作不规范等。农村聚餐主动接受指导监督的少,厨师素质不高,采购食品原料重价格轻质量,无索证(票)意识,食品存放无安全保障。

三、对加强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创造维护食品安全应有的社会氛围。

食品安全涉及每个自然人,需要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从农田到餐桌,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宣传也是监督。我们必须把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位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

根据我县实际应该坚持行之有效的宣传工作制度,并在具体工作中完善创新。一是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重点宣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绩、举措,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同时,揭露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跟踪报道采取的措施和效果,震慑违法分子。坚持每个月由一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宣传,并纳入对该单位目标考核。二是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障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特殊时间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维权意识和科普知识相结合的专项宣传,营造食品安全“全民参与、人人关心”的社会氛围;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2010)》,按照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宣传、教育、规范、查处”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开展食品安全进学校、农村、企业、社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四进一普及”活动。

通过宣传教育,力争达到:使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得到普及,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首责意识显著增强,食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岗位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透明,舆论监督及时有效。全社会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倡导安全、科学饮食的社会风尚初步形成。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探索。

目前,食品安全现状与民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继续加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惩治制售假劣食品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实际行动表明党和政府维护食品安全的决心和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另一方面要正视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开展对全省食品安全重点环节的调研,全面掌握食品产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抓好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一是要继续支持鼓励发展无公害农产,绿色食品。每个乡都应根据实际建立一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制订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指导,确保产品无公害,逐步在面上推广。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水平。三是加强产地产品检测,建立健全农、水、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2、抓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加快食品质量市场准入进度,以巡查、回访、年审和监督检验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切实落实好分段监管责任制,开展食品生产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抓好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实施食品生产质量安全通报制度。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和酒类市场秩序规范。

3、抓好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全面推进四个“五统一”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进一步提高经营者索证索票、进货台账等制度建立的水平和质量,坚持依法登记注册和取缔无照经营,严把食品主体市场准入关。加强重要活动和节日食品安全监管,监督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企业、食品经营柜台出租企业、食品展销会的举办企业履行管理义务。继续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工作,加大对农村食杂店和集贸市场的监管,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

4、抓好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县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100%,提高量化分级管理的档次和水平。规范旅游景区餐饮企业的经营行为,使卫生设施完善,全面落实食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大中型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全部落实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规范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行为,推广餐饮具集中消毒模式。加强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对校园及周边餐馆严格准入条件,加强日常监督,从严查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5、通过示范乡建设,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食品安全是民生的重要内容,食品主要源于农产品,农产品安全对食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把好农产品源头关是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没有农村的食品安全,就没有城市的食品安全,就没有全国的食品安全,维护农村食品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通过几年的专项整治,城市的食品安全有了较大改善,但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一方面源头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特别是违禁农药、饲料、添加剂使用等监管存在漏洞,当务之急是如何进一步唤起农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加强源头治理,加大治理和整顿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力度,营造和谐的农村食品安全环境,确保农村食品市场的有序和规范。

监管工作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应当正确处理需求与现实,整体与个别的关系;正确处理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关系,解决具体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三)强化责任意识,以“三用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国务院“503号令”和《国家食品药品工作“十一、五”规划》要求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再次明确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机制,调整明确了部门职责,我们都应认真落实。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抓好责任落实。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各项工作目标分解到有关监管职能部门和具体负责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目标任务。层层抓好落实,切实将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实施绩效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继续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因领导不力,监管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严格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加强重点工作和重大问题的督促检查,开展经常性的明查暗访工作,如实了解工作落实情况和食品安全状况,促进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整改到位。三是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把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将责任延伸到生产经营第一线,落实到生产经营过程的具体环节。四是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在现有监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协调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分段监管中的空隙和漏洞。从制定规则、监督实施、绩效评价、责任追究四方面进一步细化具体措施,丰富综合监督的内容,创新综合监督的手段和方式,完善综合监督的机制。

我县能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取得成绩,就是各部门能按照责任要求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以有为提升有位的结果,我们应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和发扬。

(四)建立并逐步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食品安全工作中常遇到依照规定执行难、取缔难的情况,形成监管“空白”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实事求是的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并执行监管制度,把“不好管的”也要管起来,解决“空白”的问题。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对建立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今年又将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乡试点工作,要在总结过去成功经验和试点基础上,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诚信建设制度、警示惩戒制度、举报奖励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新的工作制度,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工作有实在的内容,协调事项有规范的程序,落实责任有严格的措施,评价考核有明确的标准。

(五)以发展促监管,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我县食品产业起步晚,规模小、散、乱,缺乏市场竞争力,反过来都影响食品安全。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办法,运用市场经营的规律解决食品安全中的问题,从而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首先要优化食品产业发展环境,坚持科学监管,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以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推广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二要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管理优势,引导食品产业结构调整,整合产业资源。充分发挥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的扶持、引导和带动作用,对食品企业的重点技术、设备升级更新、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改造项目予以一定倾斜,带动食品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提高我县食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淘汰那些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落后食品产业。

安全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视,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众所诸知,目前施工企业雇用的劳务工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组织的散工,而且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建筑行业7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三违”造成的。

2、岗前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时间短,效果差。岗前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即使有也多是流于形式,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民工的流动性大,往往一个民工同时在几个工地干活,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3、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物的不安全因素在减少,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工地上虽都配备了一定比例的专职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没有真正履行职责起到巡查纠错的作用。

4、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安全资金不到位。

当前,不少工程由于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使得本已紧张的工期变得更加紧迫,无形中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不少加班时间,特别是大量夜间施工频繁,增加了安全隐患。有的建设单位安全资金不到位,使得必要的安全投入捉襟见肘,安防设施大打折扣,甚至不符合安全规范。

二、面对现状。如何规范劳务市场

加强安全的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笔者以为:培育劳务公司是方向,安全培训教育是重点。

1、成立一批劳务公司。

政策扶持培育劳务市场,让劳务市场真正自由发育,为施工企业提供劳务用工。

1)由劳务公司与施工单位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劳务公司与劳务工人签订安全方面的协议,让工人真正意识到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与工人签订劳动协议,为民工购买保费较低的集体人身意外险,无事保平安,一旦发生意外,民工也可获得一定的补偿,企业亦可减少损失。责任的明确也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

1)让行业协会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人培训基地。所有劳务公司的劳务工人都必须经一段时间的安全及操作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方能聘请上岗作业,而不是目前三几天的“速成班”。因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将一个刚洗脚上田的农民改造成为一个遵章守纪的操作工人的。

2)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的落实,包括进场“三级教育”及班前教育。只有系统的培训与潜移默化的教育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及安全施工方案、措施,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发挥现场专职安全员的动态管理作用,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制止工人不安全的行为。同时落实门卫制度,凭上岗证及工地出入卡(胸卡)进出工地,防止未经教育或非本工地的民工流窜入工地。

4、加强建设工程的工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