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食品科技

农业食品科技

农业食品科技

农业食品科技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食药安全 行政成本 基金 财政支出绩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药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瘦肉精”、“三鹿奶粉”、“毒大米”、“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出现,食药安全形势异常严峻,亟待改变。

一、治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措施的局限性

我国食药安全管理机构涉及食药监管局、工商、质检、卫生、农业、商务、公安、城管等13个部门,机构分散、职能不统一。如此“分段管理、分类管理”的方式导致各部分互相扯皮或重复执法,执法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多部门共同管理本身还消耗大量的财政资金,“巨大的”行政成本与“低绩效”的管理效果形成巨大反差。反映着治理食药安全问题措施的诸多局限性。

一是加工质量、安全水平难以得到保证。当前近50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其中相当大的比例由于条件差、工艺落后、操作不规范导致食品微生物、重金属污染严重,各执法监督部门人财物有限,也难以对全部企业的食品生产各环节实行全程系统监管。

二是危害食药安全的方式不断创新、手段更趋隐蔽,案件性质认定难度越来越大。比如,聘请个别无良专家提供配方,添加可以钻空子的有毒有害物质,规避质检;通过网络销售逃避传统的监管;食药滥用添加剂问题扩展至原材料和成品的生产、流通、贮存等各个环节,全程系统监管难度大;食药安全犯罪的团伙性、链条性特征明显,逃避刑事追究意识强,共同犯罪的比例较高,成员之间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在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又相对独立,跨地区作案明显增多,查证难;药品行业高开高返、走票过票、佣金返现等洗钱洗税、大量提现的营销歪风突出。

二、探索以最少行政成本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建议

(一)以区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类型为突破口,实施重点领域执法监督

食品安全危害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生物性危害,即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霉菌;二是化学性危害,即重金属、自然毒素、农用化学药物、洗涤剂及其它化学性危害;三是物理性危害;四是转基因食品危害广受争议,转基因技术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让机遇与风险并存。

针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行为的性质,应明确界定食品安全范围;重视具有“高度危险”的一些典型情形并予以类型化,从而集中执法力量,突出执法任务的不同特点,打击要害。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防控体系,切实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危害食药安全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深,手段已出现多样化、组织化、高技术化的特点。法律法规、食药安全标准不健全,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以及生产经营者诚信缺失是主要原因。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食药安全防控体系成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当务之急。

首先,发挥当期战术措施的控制作用。一是重点针对具有“高度危险”的典型代表类型,制定点面结合的长效机制解决方案。结合落实食药安全监管责任,重点区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二是健全食药安全监管体制。优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特别是针对危害食药安全问题的方式不断翻新、手段更趋隐蔽问题,重点加强组织领导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从被动执法转向主动执法。三是同时从调动本省所有社会资源进行长效机制协调配合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入手,把实施保障食药安全问题作为全市公民的义务。四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与强化群众自我安全意识相结合。宣传危害食药安全源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的违法企业产品特点及渠道方式,大力培育发展和树立宣传本地区农业科技相关龙头企业的产品品牌,使违法企业在市场上无生存空间。

其次,稳步推进长期战略步骤的发展。根本解决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是一个长期不断升级的战略系统工程,要长期推动农业科技与资本结合,培育和发展本地区与农业科技相关的龙头企业,才能以最少的行政成本取得最大的、可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认清我国农业科技市场发展空间和政策,农业科技市场与保障食品安全的辩证关系;大力培育和发展适应本省高产、优质、生态的农业龙头科技企业,保障安全的市场食品供应体系。

最后,注重把握当期战术措施和长期战略步骤的有效配比机制。很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提出加强保障食品安全的执法监督管理和完善法律等建议,但成效并不明显,主要在于误认为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和完善法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万能手段”,某种程度上还误导政府每年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来解决食药安全问题。

一是解决当前危害食品安全问题时,在具体实施行政成本支出和选择难易程度上,应当“优先当期战术措施力度,后重长期战略步骤”(包括当期战术措施比重高于长期战略步骤比重),而在政策总体方向布局上坚持着眼“优先长期战略步骤,后重当期战术措施”。

二是当实施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程度已遏制到有逐年下降趋势时,在继续实施行政成本支出和选择难易程度上,应当转为“优先长期战略步骤,后重战术措施比重”(包括提高长期战略步骤比重,降低当期战术措施比重),在政策总体方向布局上,继续坚持着眼“优先长期战略步骤,后重当期战术措施”。

三是当发展和培育本省农业龙头科技企业所保障食品安全的市场食品供应体系有效果时,应逐年减少行政成本支出,重点发挥全社会资源功能。只有农业龙头科技企业品牌数量逐步超过中小微型企业数量,实现降低食品生产企业总数量的条件下,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危害食品安全企业的源头。同时农业龙头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又能吸纳原来危害食品安全企业就业者重新就业。

四是应清醒看到保障食药安全的财政收入来源稀缺性(一些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中,土地收入占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比例较高)。若不从长期战略高度推动农业科技与资本结合,以及培育和发展本省与农业科技相关的龙头企业等问题,保障食品安全的财政收入来源若再增,就要用部分土地收入来解决监督管理行政支出是不可持续的。另外,农业科技相关的龙头企业若做强做大就相应多缴税,且危害食品安全的源头企业数量减少,就避免其偷税漏税。这种增税效果同时也保障了保障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行政支出的可持续性。

(三)积极发展产业基金,努力培育食品市场供应体系

首先,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与产业基金相结合的促新优势。该院作为农业科研的顶级机构及农业“十二五”规划参与者,每年都为农业产业经济带来数百亿以上规模的新增收益。2011年7月由该院发起设立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简称中农基金)立足于支持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管理等问题,促进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有效推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服务“三农”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农基金到广东落地,有利于打造该院科技与地方政府资源和科技企业资源对接的多赢局面平台。更重要的是,不仅有利于以最少的财政支出提升本省保障食品安全质量与效果,还促进本省龙头农业科技企业科技整体质量水平提高。

其次,积极构建市场食品供应体系。一是狠抓“菜篮子”,保障食品安全供给。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建设,启动本省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实施本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本省农业产业化龙头科技企业在“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大力推广高效安全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规范使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大中城市要坚持保有一定的蔬菜等生鲜食品自给能力。

二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料、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三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农业食品科技范文第2篇

 

2013年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7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8.4%,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1,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以来,在政策引导、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加强了政策引导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工业技术研发机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围绕产地初加工、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重点,开展联合攻关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的筛选与示范推广;采取多种形式打造科企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对接活动。

 

2.完善了学科方向

 

近年来,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它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学科结构更为科学,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3.搭建了创新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部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教司建立“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加工局搭建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了“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4.形成了人才队伍

 

目前,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建立了一支学科齐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学科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5.增加了科技投入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初步统计,各类部级科研项目,如863、973、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累计投入16亿元。

 

农业部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截止到目前,共支持“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等行业科研专项21项。

 

6.加大了成果转化

 

近年来,农业部加工局对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了筛选,选出近200项的实用技术进行示范与推广,如粮食产地烘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花生产后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热带水果采后预冷保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项目等,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

 

“十二五” 以来,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存在的初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不够、综合利用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开展了科研联合攻关与协作,在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加工等重点领域,突破了加工原料适宜性评价、副产物综合利用、工业化装备集成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粮食加工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物耗,加工原料品质欠佳、传统主食加工业相对落后等问题,主要在高效节能小麦加工、稻米精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传统主食工业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与技术突破。

 

代表性成果有:“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稻米深加工高效转化与副产物综合利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节能高效挂面自动化生产技术与设备”(2014年度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油料加工

 

针对加工专用品种缺乏、感官与营养品质差、饼粕变性重无法高值化利用等问题,创制了油料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低温压榨制油技术装备、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提升了油脂加工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2012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果蔬加工

 

针对果蔬采后损失率高、加工专用原料缺乏、加工能耗高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问题,开展果蔬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果蔬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果蔬节能提质组合干燥技术与装备等研究。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苹果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畜产加工

 

集成组装了生鲜畜禽肉成套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并获得产业化的广泛应用;西式产品中式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畜禽屠宰骨血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技术-装备-标准的一体化突破;特色乳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干酪制造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青藏高原牦牛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科技创新方向与重点

 

未来5~1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围绕产地初加工、主食工业化、综合利用、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营养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储备和新装备研制,实现“技术-装备-产品-标准”一体化突破,继续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1.产地初加工

 

国家层面产地初加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是:低温储粮技术与设施、气调储藏技术与设施、商品化处理技术与设施等。农民或中小企业应重点关注小型的储粮设施、简易实用的烘干技术与设备的研发。

 

2.传统食品工业化

 

针对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加强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针对产业化程度不高、安全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主要问题,加强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针对工业化程度低、小作坊、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加强传统菜肴工业化生产。

 

3.综合利用

 

我国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与转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每年有秸杆6亿吨,玉米芯1000万吨,米糠1200万吨,麦麸2000万吨,稻壳2000万吨,豆粕500万吨、棉籽饼200万吨,蔗渣700万吨,但开发利用远远不够。科技创新的重点是: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功能食品研发,生物质新能源、新材料研发,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4.加工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缺乏专用品种,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和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加工专用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重点方向是: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研发、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立。

 

就具体行业与领域而言,创新方向与重点如下:

 

1.粮食加工

 

——高效节能粮食产地加工技术及装备:基于最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与品质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粮食产地快速干燥、小型规模化绿色储粮、粮食精选分级技术及配套装备创新研究。

 

——主食加工工程化技术装备:以持续提升我国主食安全、营养及方便性为目标,开展全谷物主食加工原料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传统主食、地方特色主食工程化技术装备等研究。

 

——粮食加工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以粮食初加工(糠麸、皮壳)、深加工副产物(废液、废渣)为对象,开展原料稳定化、废弃物无害化、功能成分高效提取等技术研究,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及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

 

2.油料加工

 

——油料加工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建立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标准,揭示遗传特性与加工品质的相关性。

 

——油料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提升产地初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形成多项标准化、实用性强的技术与装备。

 

——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营养品质控制技术:揭示加工过程中食用品质形成基础理论,建立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与营养品质控制技术。

 

——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技术:建立抗营养因子去除技术、蛋白生物改性、活性多糖产业化技术与装备,构建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模式。

 

3. 果蔬加工

 

——果蔬原料加工适宜性与特性化加工技术:基于感官、理化、营养与功能品质的果蔬原料及制品品质分析、加工过程品质变化与调控机制、特性化加工理论与技术等。

 

——传统和特色果蔬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鲜切果蔬保鲜加工技术与装备集成、传统果蔬制品(糖制品、腌制品等)工业化品质提升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果蔬副产物综合与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苹果多元化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柑橘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果蔬副产物功能组分高效制备与产业化关键技术\果蔬高效节能提质组合干燥理论与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等。

 

——基于营养组学的新型果蔬食品加工与制造技术:果蔬最少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速冻解冻理论与技术、果蔬全营养制粉理论与技术、果蔬食品生物制造技术等。

 

4.畜产品加工

 

——屠宰损耗控制技术:基于动物福利与基因型特征,开展宰前应激控制与屠宰工艺优化,完善预冷及成熟工艺,控制畜禽屠宰重量损失与品质劣变。

 

——畜产品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在线自动分级系统、计算机图像识别、微生物预报等技术,研发温和杀菌、无菌罐装、超高温瞬时杀菌等设备,为肉、蛋、奶等畜产品的货架期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发骨血、乳清资源工程化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研制及创新产品开发,构建畜禽副产物高值化加工技术体系。

 

农业食品科技范文第3篇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保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稳定在96%以上。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全面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并落实到地块,确保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其中水田面积保持在4.75亿亩左右。抓紧划定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的粮食生产区域,实行永久保护。提高粮食复种指数,确保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 亿亩以上,其中谷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2.6 亿亩以上。

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积极发展南方地区双季稻生产,因地制宜扩大东北优质粳稻生产,稳步推进江淮等粳稻生产适宜地区“籼改粳”。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扩大玉米播种面积,加快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积极发展高油高蛋白大豆,力争稳定大豆自给水平。积极发展小杂粮,扩大优质专用薯类生产。

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积极选育高产优质粮食新品种,加快新品种繁育和推广,提高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改进耕作方式,推行水稻大棚和工厂化育秧、土壤深松深翻、免耕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和模式,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加大高产创建力度,因地制宜实施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以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800 个产粮大县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施进度,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的产粮大县建成部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全国粮食供求状况,适时、适度开发粮食生产后备资源。

完善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将财政支持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以及粮食调出量挂钩。逐步取消产粮大县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县级配套。完善粮食补贴机制,研究制定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的操作办法,切实发挥补贴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使种粮农民能够获得较多收益。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鼓励和支持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强蔬菜、水果、茶叶、花卉、蚕茧等园艺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畜产品和水产品产区。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业主产区为主体,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大力发展养殖业。做大做强畜牧业,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现代化。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改善饲养、防疫和粪污处理条件,切实加强生猪疫病公共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生猪饲养补贴制度、良种繁育政策,进一步强化信贷和保险对生猪生产的支持,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农场)奖励政策。加快转变奶业发展方式,努力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稳定发展禽肉、禽蛋生产,鼓励发展特种养殖。促进水产业健康发展,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模式,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

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积极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新增5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采用地膜覆盖、集雨补灌、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加快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提倡精耕细作,发展间作套种,推广立体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推广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等技术措施,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效率。

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发挥城市科技、人才和市场等优势,加强农业深度开发,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强大中城市周边“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大中城市蔬菜等生鲜食品自给能力。

发展林业产业。加强优质苗木和珍贵树种培育,搞好工业原料林、用材林等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竹产业、花卉苗木、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和沙产业,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产业,加快发展林下经济。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以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兽药残留限量、种养殖规范等为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强化农业生产投入品和产地环境监管,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全程监管,严禁使用违禁药物、非法化学物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农业投入品。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农业食品科技范文第4篇

经过一年的努力,圆满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市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小农资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等专项活动的相关工作任务,确保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96%以上,其中“三品”监测平均合格率98%以上,饲料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杜绝在生鲜乳和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杜绝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农业投入品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各级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农产品消费者安全”三大目标,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和执法检查,建立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为我市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分工

1.制定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签订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牵头单位:法制科。

责任单位:产业信息科、蔬菜办、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办、种子管理站、农机管理总站、农技110。

2.完成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打击在食用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市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小农资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等专项活动的相关工作任务,力争年内有1项工作得到*市级(及以上)肯定的工作创新。

牵头单位:法制科。

责任单位:产业信息科、蔬菜办、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办、种子管理站、农机管理总站。

3.建立健全初级农产品生产(种植养殖)环节的食品安全质量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及时报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配合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应急求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牵头单位:法制科。

责任单位:产业信息科、蔬菜办、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办。

4.指导和规范主管产业做好农产品入市规范化管理工作。督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质量监控,出具产地证明、质量证明和检疫证明,并做好相关服务。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督促落实质量安全抽检和索证索票制度。

牵头单位:法制科。

责任单位:农业执法大队、蔬菜办、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办。

5.组织开展或积极参加重要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工作。

牵头单位:法制科。

责任单位:产业信息科、蔬菜办、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办。

6.做好《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牵头单位:法制科。

责任单位:产业信息科、蔬菜办、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办、农技110。

7.负责对各责任科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情况的督查和考核,提出兑现相关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和考核奖惩制度的具体建议。

责任单位:法制科。

8.全面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按时完成各级下达的抽样检测工作任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责任单位:农业执法大队。

9.严肃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法做好因农业投入品质量引起的农业生产事故和违法案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责任单位: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食用菌办、蔬菜办、农机管理总站。

10.按照“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和放心农资店建设,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年内完成乡镇和行政村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点覆盖面达到上级考核要求。

责任单位:农业执法大队。

11.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项整治,指导、督促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城)开展农产品入市规范化管理工作,完善管理目标责任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定性检测,并规范检测记录、信息汇总及信息上报等。

责任单位:农业执法大队。

12.强化动植物检疫管理,在农贸城、大型超市建立蔬菜、猪肉等生鲜食品的市场准入机制。

责任单位: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

13.组织开展农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农药、兽药的行为。种植业重点查处蔬菜、茶叶、水果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禁用限用农药问题。养殖业重点查处饲料生产、养殖环节中,非法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硝基呋喃类、苏丹红、有机砷等禁用药物和超量添加镉、铬等重金属制剂的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蔬菜办、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办。

14.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落实农产品准出基地检测制度。指导、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并在蔬菜、食用菌、茶叶、稻米等重点农产品中分别开展2个以上的产地准出试点,落实其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销售农产品进行检测的准出检测制度。

责任单位:农技推广中心、蔬菜办公室、食用菌办。

15.实施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正确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建立本企业农产品标识、准出等制度。全面开展农产品监督抽查工作,全年例行性检测农产品样品数不少于200个,农产品面上抽检合格要达到上级要求。

责任单位:农技推广中心、蔬菜办公室、食用菌办。

16.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造条件,组织申报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以及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年内新增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上级任务要求,并通过上级抽检合格。

责任单位:产业信息科。

17.组织对“三品”基地和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情况的监督检查,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志的管理工作。

责任单位:产业信息科。

18.推进畜禽产品标准化生产,落实畜禽产品准出检测制度。继续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加强畜产品“瘦肉精”及其它药物残留的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全年开展例行性检测的样品数不少于200个,“瘦肉精”等禁用药物的检出率达到上级要求。指导、检查、督促畜禽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畜禽产品生产档案,并在畜类、禽类养殖业中分别开展3家以上的产地准出试点,落实其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销售畜禽产品进行检测的准出检测制度。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局

19.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确保上市畜禽产品食用安全。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学校食堂放心肉”统一配送的相关工作。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局

20.加强兽药、饲料使用监控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监控,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97%以上。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局。

21.深入开展蜂产品、畜禽产品生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管理和利用,实行信用分类管理和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督促企业诚信规范经营,确保取得明显成效并通过上级验收。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局。

22.积极开展乱弃病死猪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指导生猪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建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合乡镇和有关部门做好畜禽死尸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指导工作。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局。

23.认真受理农产品生产者的技术咨询。通过农民信箱、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做好《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并及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责任单位:农技110。

24.加强种子行业管理,建立健全种子生产企业的生产档案,并抓好落实。

责任单位:种子管理站

25.负责调处全市种子(食用菌菌种及原材料)的质量投诉,并组织做好技术鉴定工作。

责任单位:种子管理站

26.与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与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签订“诚信承诺书”。

责任单位:蔬菜办、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办。

27.准确地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报送农产品安全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及动态信息,全年报送工作信息不少于5篇。

牵头单位:法制科。

责任单位:产业信息科、蔬菜办、农业执法大队、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办、种子管理站、农机管理总站、农技110。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年工作要在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法制科)牵头,局属有关单位和相关科室要做到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落实责任,确保今年工作顺利完成。

(二)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倡导安全生产,放心消费,形成全社会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技术培训。要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培训,督促生产者、经营者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广大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业食品科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态农业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均资源少的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传统农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基本条件,绿色食品又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是生态农业建设成果的载体。要发展绿色食品必须发展相应的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特别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无污染的原料基地为基础,以环境监测、食品检测为保障,以教育培训和宣传为推广手段。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科学合理的耕作技术为其前提条件。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和发展,为绿色食品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中表现如下:

其一,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进程。其二,通过加强农村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三,通过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农业生产更趋合理,促进农业生态的改善和提高。其四,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面拓展,为绿色食品的开展服务。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强调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些措施恰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搞好了生态农业也就为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得到了保证。

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2.1推广绿色食品技术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绿色食品要求有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生产基地,要求有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这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对绿色食品生产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发展绿色食品的这些标准规程和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和化肥、农药等的污染。推广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发展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发展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一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二是要用过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建设追求生态效益是前提,是正确的,但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生态效益,在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是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劲。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是为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急功近利,忽视生态效益,只顾目前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了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牺牲环境去千方百计获区经济效益,这种效益是不会长久的,必然会导致大自然的报复。另一种倾向是生态农业建设重视了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研究不够,重视不够。而农民致富的现实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则群众对农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而绿色食品是解决生态农业建设以生态效益为基础,达到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生态农业建设将生态效益成果转为经济效益成果的良好载体。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绿色食品的发展,通过了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提高生态农业试点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业试点的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农业试点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又可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一致的。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绿色食品可以体现生态农业的成果,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是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连接的桥梁。

3.生态农业的模式适合绿色食品的开发

生态农业的核心可以看成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因此结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进行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绿色食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成功的运用和总结了许多典型的生态模式。如多样性、有序性增强抗灾力的生态模式:该模式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有序性,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以减缓由于滥用化学农药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利用,所谓“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是将“种、养、加工”三结合物质循环利用和“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科学合理、实用、配套;清洁工艺模式:工厂排出的余热,释放的二氧化碳、硫和氮化合物等通过回收和净化加工利用,这种兼顾生产和环境的工艺被称为清洁工艺,若干工艺所构成的工程体系,被称为清洁工程。这些模式为我们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实用技术,它们既可以直接用于开发某种绿色食品,又可以根据一般原理和某些绿色食品的特殊要求因地制宜地加以创造性的重新设计、组装,已形成新的优化生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