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培训的意义

体育培训的意义

体育培训的意义

体育培训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247-01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如果能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时,巧妙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如何加强德育教育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渗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具体来说要加强德育教育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渗透,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意加强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重视学生理想主义教育的渗透

根据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所囊括的几项主要内容可知,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就必须要重视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有助于经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因此,理想教育是在体育运动训练中进行德育渗透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要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要在体育运动训练中,贯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体育任课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多种场合、多种时机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要注意关注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渗透

集体主义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主义意识,让学生能够自觉的、主动的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集体主义教育能够通过运动训练中的游戏合作等多种方式得以贯彻落实,是发挥运动训练德育功能的有效方式。

(四)要注意强化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渗透

纪律不但是教育的手段,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的保障,也是德育教育的任务之一。体育任课教师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自觉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积极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二、任课教师应注意以身作则、正确引导

体育任课教师是学生运动训练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任课教师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最终德育教育的成效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想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体育任课教师首先就要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除此之外,任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成效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运动训练中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体育任课教师应注意采用耐心引导与启发的方式,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其次,任课教师对于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可有所偏颇,尽可能利用自身在运动训练中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最后,体育任课教师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时,要注意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而且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习惯。通过换位思考,体育任课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而学生则会更加珍惜任课教师的劳动成果,在实现德育教育目的的同时,还能够融洽师生关系。

三、注意德育教育在运动训练中渗透方法和渗透途径的多样性

体育活动灵活多样,通过体育运动训练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但更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要求和特点也不同,只要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时,注意运动项目、训练方法和训练途径的多样性,就能够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的素质的发展和德育教育的全面渗透产生积极的促进意义。

例如:中长跑对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十分有效,因此就可以充分发挥中长跑运动的教育价值用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而足球、篮球等集体性较强的项目,则在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方面卓有成效,在开展运动训练时,体育任课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集体项目的特点,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进而起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目的。

除此之外,运动训练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训练这种单一的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采用体育竞赛、体育讲座或者利用多媒体来放映各种国际体育赛事等多种方式来开展,并可以借此对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普及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培训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众媒体;党员教育;培训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八以来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富民强国。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的思想,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宣布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以,在新时期,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清大众媒体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注重党建创新工作的开展,为党员自身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

1当前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时间,我国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基本已经完备,既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也能够体现时代要求,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也要认识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当前的党员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当前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考核环节也需要改善。培训责任主体相对比较单一,形式固定化,主要就是以报告会、会议等“兵团式”的培训形式为主,对党员干部的个性化培养不到位,不利于调动党员参与积极性,跟社会实践有一定的脱节。另一方面,教育培训内容的丰富性不强,也不是特别生动。对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建设学习型与服务型政党,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但是教育培训机制创新却赶不上,导致党建工作的活力性不够。此外,基层党组织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2利用大众媒体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策略

2.1明确利用大众媒体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特点

在大众传媒发展背景下,要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认清大众传媒与党员教育培训的特点,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优势,找出党员教育培训的问题,为党员队伍的加强、推动社会的有序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社会的进步为现代传媒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改变了传统传媒的局限性,构建了多元化的传播方式。现代传媒是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手段,信息接受者与传播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网状型结构,让同一种信息通过不同的媒介传递出去。运用这些媒介进行党员培训教育更加方便快捷,不受时空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信息传播者的距离,提升了党员教育培训成效。比如,互联网容量大,包括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呈现在党员面前的有声音、视频、图片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党员学习者的需求,而且这些信息资源还在延伸和扩大。党员干部不管身处何处,只要有网络的情况下,通过智能手机APP、微信等方式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点,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学习时间进行信息知识的学习,这种教育培训机会是公平公正的,也是“有教无类”思想的体现。

2.2结合党员培训目标,强化对新时期大众传媒的认识

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引导作用,是解决党员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途径之一。在大众传媒视角下,要能够认识到大众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尤其是新媒体传播,具备很强的自由性与普及性,结合其互动效应,要牢牢树立引导与服务的理念。在大众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者通过树立新型教育培训理念,让党员干部能够辨美丑、明善恶,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要跟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及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本意识,能够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性,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贡献力量。众所周知,在大众媒体时代,党员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逐步趋于平等,教育者要用平等的理念来与党员干部互动,积极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让党员在大众媒体时代能够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2.3调动培训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培训合力

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个论断对党员教育培训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党员教育培训要坚持与时俱进,能够跟时代特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聚集各方力量,在教育培训工作中运用先进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实现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党员自身发展的新型教育培训模式。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数字化培训。比如,运用“学习强国app”来进行党建宣传,领会党中央精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战略,提升政治站位,完善各项制度,推进党员培训教育的纵向发展。在大众媒体中,网络是受党员欢迎的培训媒介,可以把网络在线学习与现场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激发基层党员活力的关键所在。利用媒体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思维,筹划、设计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案,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提升党员群体参与“互联网+”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此外,要统筹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多样化的信息培训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以党校培训为龙头,依托各级党组织建立新型党员培训教育网络体系。分类整理政策培训、大政方针、问题服务等网络平台,让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互补充。

体育培训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25-0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解决“谁来种地”难题,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实现农业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但是,目前我国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职业农民培育的法律法规

以法律形式规范和保障职业农民培育是发达国家的普遍也是成功的做法。美国联邦政府于1862年颁布了《莫雷尔法案》,该法案奠定了美国农民职业教育的立法基础。该法案规定,根据在国会参议院、众议院中各州人数多少分配给其不同数量的国有土地,各州使用这类土地的出售或投资所得,在五年内至少建立1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的知识”的学院(此类学院后来被称为“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到1926年,美国建立了68所“赠地学院”,在校生40万人。作为第一部职业教育法,《莫雷尔法案》收效显著。在此基础上,以1914年的《史密斯―利费农业推广法》、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1962年的《人力开发和培训法》和1964年《经济机会法》为依据,美国建立起来一个完整和庞大的农民教育体系。通过实行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培养职业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立法先行,营造培育现代农民的法制环境是韩国农民培育的一个重要特点。1949年韩国制定了《韩国教育法》,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权。1960年韩国颁布《农村振兴法》,明确界定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是具有教育培训资质和职能的科研、教育和培训机构,包括农业协作合同组织、农业大学和农村振兴厅,通过了农村振兴厅的技术推广体制和运作机制。1980年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本法》,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1990年国会通过《农渔村发展特别措施法》,确定了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制度和专业农户的培养制度。另外,韩国在法律中还明确界定了农民的选拔、认定、教育、支援是政府的职责。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国家层面的专门立法可以有效保障农民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相关的法制建设注重实效,操作性和针对性很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迄今为止,我国在关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国家性制度安排方面还相对滞后,必须尽快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法律法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对于农民教育培训虽有相应表述,但相关内容较为笼统模糊、界定不够清晰,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促进和规范作用仍然不够充分,主体责任界定不够清晰,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7月颁布了《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被称为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对于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具有法律强制性,在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立法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但在以下几方面仍有必要加以完善:(1)在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和工作制度方面,建议对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具体界定,以利于顺利开展工作。(2)关于培训经费,条例规定将其“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加”,但是对于经费总量占GDP的比例,逐年增加的额度并未有具体规定。(3)对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保障和考核评价,应该在条例规定基础上加以细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二、建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保障机制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构建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机制至关重要。

发达国家在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方面的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英国,农民培训是唯一能够得到政府资助的产业培训,规定由农业培训局的政府基金支付农场工人上课时的工资,不用农场主来支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还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优惠待遇。在法国,培训农民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如下几方面:第一,政府提供,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向各种农民培训机构或组织拨款;第二,农业发展协会征税作为教育经费;第三,征收未建筑面积土地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由于法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培训,投入力度大,法国农民基本上免费接收各种培训。德国也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了可靠的经费来源。一方面,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拨款;另一方面,国家以立法规定企业和个人以纳税形式缴纳培训费。比如企业和学校共同负担“双元制”职业培训经费,其中3/4的职业培训经费由企业承担。州政府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负担学校建设费用,日常开支也由地方政府负责。

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还应该进一步明确职业农民培育资金保障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城镇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来源和方式都有明确规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工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规定,一般企业应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5%作为教育培训经费,对于那些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2.5%,主要可以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但迄今为止,还缺乏关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国家性制度安排,缺乏有力的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比如,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民培训补助资金11亿元,用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种安排的制度性和长期性相对不足,应该建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保障和支持机制。

在将职业农民培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前提下,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职业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切实保障农民培训的资金来源。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各地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且不断增加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这与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经费主要由政府提供是一致的。国内也有学者建议国家设立农民教育基金,设立农民教育基金,主要是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但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农民富裕、农业和农村发展,意义重大。农民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效益,国家进行新型农民培育实质上是提供一种具有正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该基金以国家财政为主要支撑,发达地区可以结合农民教育项目进行相应配套。作为专项基金,其服务对象是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农民,主要用于为服务对象传授农业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旨在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金来源当以政府为主。我们建议在相应的法规政策中对培训经费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和逐年增长的幅度能够加以明确,进一步完善针对职业农民培训的补贴制度,免费提供面向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免费提供培训并给予相应补贴。由于国家财力限制,在政府财政为农民培训资金提供主要来源的前提下,也需要调动各方面参与职业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力量为职业农民培训提供资金来源。

三、建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制度

千百年来,农民在中国既是一个职业概念,又是一个身份、社会等级概念,并且主要是一个身份和社会等级概念。而作为职业概念,农民是没有准入门槛的。农民的子孙后代生下来就是农民,并且没有特殊原因难以跳出农门。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该逐步建立资格认证制度。

首先,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来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有本质区别。《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新型职业农民做了如下界定,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该《意见》还对这三种类型的农民进行了准确的界定。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认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应该是农民,从职业意义上来说他们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占有或使用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形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是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除具备农民的一般条件之外,现代职业农民还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以市场为主体,充分进入市场,利用一切的可能选择使自身报酬最大化,因而具有较高收入;二是具有高度职业稳定性,将务农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三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同时对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承担相应责任。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谁来种地的问题已成为对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要实现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投身农业有奔头,让农民职业成为体面的职业。从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的意义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其实现体面劳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在能力素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它主要是一个职业范畴,而不是一个身份范畴,必须具备准入条件、需要资质认定,不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是难以胜任的。

其次,从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看,作为一种职业,农民必须是有资格条件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农民的,必须在接受了符合标准的教育和培训之后才能成为职业意义上的农民。法国的农民教育已经进入制度化阶段,政府规定:18岁以上农民均需参加为期一年(可以累计)的农业知识培训,18岁以下者须先接受培训3个月,再到农场实习三年,期满考核合格者颁发“绿色教育证书”,凭此证书才能向政府申请低息或无息贷款,买地建房、购置机械和从事农业生产。在德国,要成为现代职业农民,必须经历两个阶段,通过“两道关口”,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第一阶段为职业教育阶段,通过知识关,接受三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取得“农业专业工人”资格;第二阶段为职业进修阶段,通过实习关,在完成农业职业教育后到非亲属的农场进行实习,在专业考试和农场实习均合格之后,获得“农业师傅证书”。只有通过上面“两关”后,才具备了经营管理农场(农业企业)和招收学徒的资格。

再次,新型职业农民的准入和认定,有助于保护和节约珍贵的农业资源。种粮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国家反复强调耕地18亿亩红线不能突破。靠天吃饭、随意抛荒,难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通过资质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于保护具有战略意义的耕地资源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外,也有利于生产更多更好的农产品。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应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开展,认定管理办法中应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天津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试点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根据不同产业(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禽畜养殖),不同类型(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可行的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农民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职业农民进行动态管理。

四、建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保障与监督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着农民参与积极性不够、依赖政府组织和投入、难以保障培训效果等问题,亟待建立培训效果保障与监督机制。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培训对象混乱,没有区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是广义农民培训;培训内容混乱,将非农就业技能作为培训课程。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农民对培训的冷漠甚至抵触。(2)培训主体单一,主要依赖政府组织和投入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未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3)缺乏长效机制,培训效果持续性差,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考核、监督,反馈,培训过程中“短期化”行为较多,培训效果的持续性差。

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针对农民培训随意性强、效果短期化问题,建立统一规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在这方面,应形成制度化的培训流程和体系。增强主管部门的培训规划能力,规范操作程序。在遴选培训对象、认定培训机构、选聘培训师资、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

第二,为了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建立多元激励机制。要对培训群体进行准确锁定,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一般的农民培训加以区分,培训正在从事农业或有意愿从事农民生产经营的群体,不应再将长期脱离农业生产的群体列为职业农民培训对象;根据不同群体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提高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适用性;增强激励,有效提高农民对培训内容的兴趣。

第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培训资源整合机制。鼓励社团组织、行业协会、中介结构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农民培训,支持高等院校、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承担培训跟踪。鼓励各类企业、金融机构等主题投资参与职业农民培训,形成政府投资作为主体、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此外,还要实现学校教育与农民培训在设置课程和资格认证方面的衔接,贯通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连接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评定。

第四,为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实效性,为了防止培训的“零散化、突击化、短暂化”甚至“走过场”,创新考核机制,对培训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评估。建立独立的监督考核机构,全程监督和考核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效果。建立培训反馈机制,增强培训主体主动追踪培训对象的积极性,将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培训效果、意见和建议及时全面地传递给培训机构,以帮助培训主体及时调整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康,张军.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的启迪[J].北京农业,2011,(1).

[2] 丁志宏.国外农民的职业培训[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 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

[4] 潘寄青,洪燕.构建国家农民教育基金的框架设计与对策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3,(2).

[5] 朱启臻.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N].农业日报,2013-05-16.

体育培训的意义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把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全局思维、创新精神、实干作风的干部人才队伍,为我市继续实施“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新农村”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以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为重点,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继续保持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质量和力度,扩大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使各级各类在职干部每年都有机会得到各种形式的培训。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对不同层次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要求,确保我市所有在职干部从—2012年4年内累计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始终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干部队伍素质始终适应全市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新局面。

(三)工作要求

1、必须始终把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使广大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2、必须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把提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贯穿于教育培训工作全过程,做到培训目标指向领导能力、培训内容偏重领导能力、培训方式着眼于领导能力,把领导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育培训的各个方面。

3、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质量和效益意识,开展富有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地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智力支持。

4、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与发展理论相结合,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良好学风,促使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风气进一步形成。

5、必须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转变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逐步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具有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党校的培训功能明显提升,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培训课程体系更加符合时展要求和干部成长需要,干部网络学习逐步规范,培训经费得到充分保障。

二、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明确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专题培训。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培训,深化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加强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教育培训。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教育培训干部,引导他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的生动实践,运用实践成果、发展经验、典型案例教育培训干部,使广大干部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二)转变政府职能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专题培训。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服务创新、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等培训。围绕健全政府职能体系、公共财政体系、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公共危机管理、依法行政、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等内容,在领导干部中加强专题研讨,进一步创新政府工作理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专题培训。围绕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开展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重要内容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紧扣我市“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研讨,进一步开阔思路,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四)城乡一体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围绕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在干部中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技推广、农村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等专题培训,努力使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专题培训。围绕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深入开展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和促进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优化人居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专题的研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众增收”、“公民权益依法保障”等计划深入实施。

(六)建设文化名市与竞争软实力专题培训。围绕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格局,成为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历史之美和现代之美于一体的文化名市的发展目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依托我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努力提升我市文化发展水平、文化软实力和对经济社会的辐射力。

(七)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专题培训。围绕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堡垒和骨干力量,深入开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反腐倡廉、抗震救灾精神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一支“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干部队伍。

(八)专业技术培训。根据我市人才开发规划的要求,各部门要加强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重点在现代农业、旅游开发、矿产资源、信息技术和金融、财税、外贸、法律等领域,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力度,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突出以上重点的同时,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有关会议精神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重点,不断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开放竞争、优势互补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一)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规定,坚持“党校姓党、从严治校”原则,突出党校办学特色,进一步挖掘培训潜力,改善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完善教学布局,扩大培训规模,集中精力办好各类主体培训班次。认真研究党校教育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进一步完善党校教育体系,努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借鉴吸收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特色与优势,加强合作交流,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发挥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在本区域的辐射作用,推进与各部办委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力争把各部门的干部培训任务逐步纳入到党校培训。

(二)构建择优共享、优势互补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体系。市委党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和中央党校、高等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有效化解目前干部教育培训还比较薄弱,教学资源有限,学习条件相对落后的矛盾。要切实发挥学习“超市”“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平台作用,为干部提供便捷的“充电”通道,帮助干部打牢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增强党性修养。

(三)建立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和干部个人需求的自主择训方式。定期对干部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和了解,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以党校、高校、“超市”、优秀兼职师资等培训资源为依托,明确各个培训资源所要达到的功能和目标,科学设置相应的教学流程、师资和学制,通过改革、挖潜,充分发挥各自在培训干部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和个人实际需求,探索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学习的路子和办法。

(四)借鉴市外先进经验推行带课题研讨异地培训。针对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行研究式、开放式、体验式教学,组织互动讲座、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题调研、问题会诊。选取市外的先进典型,以所要解决问题的相关部门和岗位干部为主组建班次,依托质量好、信誉高的培训院校(机构),主动走出去,组织异地培训,带着课题到相关的城市或地区进行考察学习,通过理论辅导、经验介绍、跟班学习、实地考察、交流研讨等多种途径,研究探寻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带课题研讨培训的成效。

四、加强领导,严格管理,确保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制度,定期研究部署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市委组织部要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发挥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的作用。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发挥在大规模培训干部中的引领和带头作用。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保证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需要。

体育培训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意大利;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理念;成效

作者简介:彭慧敏(1973-),女,河南夏邑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讲师,意大利留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比较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软科学项目“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1A880019)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彭慧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5-0090-03

一、意大利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概述

在意大利的大多数相关文献中所使用的职业教育(istruzione professionale)是指在学校制度中与普通教育的“高中(liceo)”相对应的为就业做准备的一种教育活动(而“高中”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一种教育机构)。在这里,有必要加以强调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高中”与“高级中等教育”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意大利法53/2003对的教育制度的规定,学生在结束第一轮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之后,在14岁进入第二轮教育,即“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该阶段的学校分为进行普通教育的“高中(licio)”(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中)和进行职业教育包括技术教育在内的一些学校:“职业学校(istituto professionale)”、“技术学校(istituto tecnico)”和“艺术学校(institute d’arte)”。

职业学校学制5年,但分为3年制证书课程和2年制证书后课程。学生在完成3年的学习后可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工作,也可以继续接受2年的证书后课程的学习(约占毕业生的25%)。在前3年主要进行基础教育,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地转向其他的课程或学校。在第4、5年才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培训。

技术学校培养目标是提供青年在学习和工作中应用的理论知识、必要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管理的能力和责任感。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75%)都继续接受高一级的教育,学制和普通高中一样为5年。

艺术学校课程为3年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使用地方的原材料,掌握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艺生产。通过毕业考试颁发应用艺术熟练技工证书(Diploma di Maestro d’arte applicata)。在有些学校还通过另外2年制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高级中等教育应用艺术毕业证书(Diploma di Arte Applicata),该证书可以使他们进入高级艺术学院继续学习。也有些艺术学校开设5年制的实验课程,由2年的普通学习阶段和3年的专业学习阶段组成。

改革后,以上三类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毕业生都都能够直接进入工作世界,也可以与普通教育的高中生一样接受第三级教育、大学教育、高级技术教育(ITS)或高级技术教育与培训(IFTS)

传统上,在意大利“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简单地说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体系内部进行的,主要由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和艺术学校等公共教育机构承担的教育活动;而职业培训是指在学校体系之外,由企业或培训中心承担的职业技能的训练。

改革前,在意大利“教育”这一概念是指由国家负责的学校里的教育活动,“培训”则是由大区负责的在学校之外的培训中心或企业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活动。然而由于法53/2003的改革把原本属于国家权限的、在学校进行的职业教育放权给大区来统一管理职业教育与培训,从而使学校的功能有所扩大,也承担起一些职业培训的任务。因此,“职业培训(formazione professionale)”这一概念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职业培训是与学校里的“教育”相对应的一种体制,是在学校之外的机构,如在职业培训中心或企业内部进行的,为获得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资格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广义的职业培训包括学校里的职业教育和狭义的培训。“培训”与“教育”的概念在使用时有时培训涵盖了教育的概念,有时有所区别,以对应的方式出现。“培训”从广义上和全球范围的使用来看,与教育有着同样的含义,尽管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在提到企业内部的培训时。尽管学校仍是占据社会的中心地位,因为意大利18岁以下的青年大部分是在学校接收教育,然而学校在传播知识和价值方面的职责正在受到挑战。最近,在欧洲交替制已被大大提倡。在各个国家教育的概念已逐渐向培训转移。

随着欧盟国家对非正式非正规教育的承认,对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视,教育与培训的概念的交集越来越大,培训使用的频率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学校已不再是唯一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场所。即使以往在学校进行的正规的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采取双元制、实习和顶岗培训等多种实训的培养模式。教育与培训的含义也越来越趋于同义。

二、推动意大利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改革的教育理念和改革的目的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意大利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开始朝向“一体化”的方向进行改革。法53/2003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与普通教育在地位上的平等性。因此,有许多学者围绕这一变革做了很多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意大利的教育研究者中对“双轨制”的批判研究推动了教育制度的改革。最明显的例子是从2001年9月开始,时任教育部长莫拉蒂女士在以教育家贝塔亚(Giuseppe Bertagna)为首的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对以前的学制重组的法律及与此相关的各种规定,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进行了改革和重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统一的、平等的、多样的教育与培训体制。

“双轨制”的特点是“精英教育”占主流,普通教育的社会地位高,是专门为上层社会培养领导人才的教育制度。职业教育与培训则处于从属地位,是为下层劳动者培养某项谋生技能为目的。从课程上来看普通教育开设拉丁语,为升入大学做准备;而职业教育与培训则不开设拉丁语,为就业做准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不能相互转换,是截然分开的两轨。贝塔亚等人在多部论著中对意大利高级中等学校的发展和改革的历史与未来提出了相当有价值和进步意义的建议,对意大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仍在继续的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强调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与普通学校教育的学术证书具有平等性。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性的而是开放的,它也具有教育性和连贯性。正如法53/2003所规定的,在第二轮的教育中的前2年,所有的路径(普通的和职业的)有着同样的目的。在不同路径的前2年里,这一平等的“统一”的目的,旨在保证受教育者获得关键能力,成为积极的公民。这一改革理念是重新定位“职业学校”与“技术学校”这两个词汇的性质和功能:从较大的文化观点来看,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是思与行紧密结合来培养完人。如果“技术”意味着是人的一种财富,是可以使人实现自我,同时满足自己的需要;“职业”则意味着是这些技术能力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以意识的方式承担着有意义的社会和工作的责任。

当代意大利教育家马利兹亚(Malizia,G.)指出,在欧洲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培养手工艺人,也不是与教育截然分离,而是培养与知识和工作世界有关的技能,以及工作文化。学校也同样对工作文化有兴趣。职业教育与培训不是处于边缘的地位和终结性的制度,其教育原则是基于现实经验,根据具体方式,来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并把这反映在工作实践上。它可以对人格的培养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与教育一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职业教育与培训重在培养学生的“行”。

正如最近教育部的一份报告中所指出:传统上,意大利中等学校的课程模式是建立在知识的等级上,它没有明确规定人文学科高于科学学科,但哲学是这一金字塔的顶端,物理和其他科学学科处于上部。这一组织理念在意大利已有一个世纪之久,是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教育与工作之间不断分化的结果,这使得职业与技术学校的地位底的原因之一。报告提出,知识与性向没有高低之分,是平等的。不是单一的智力概念,而是多元智力。即智力是多种多样的,是没有等级制的这一观念有助于克服一种智力低于另一种智力的错误思想。其次,一个学生在“自然”或“空间”方面有优势的智力并不比另一个在“语言”或“逻辑/数学”方面有优势的学生高或底。对实践活动或对技术装置的热情不仅不是一种底下的智力,而是个人和社会的资源。

总之,从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性质和社会地位的认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三大过程,即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到人力资本的视角,到运用多元智力的理论。很难说这三种认识论哪种更先进,它们从不同的维度来看待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提升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地位,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现实中要改变人们传统的思想和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偏见不是一日之功,真正使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地位与普通教育实现平等还有很多方面的制约因素需要克服。

三、改革的主要特色与成效

始于2003年的“莫拉蒂改革(Moratti Reform )”对意大利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体制进行了重建,主要体现了权限的下移,给予地方和机构更多的自治权;教育与培训一体化,加强教育与职业的互相转换的流通机制;注重培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改革的重点是高级中等教育与培训阶段。改革具有以下几主要方面的特色;延长了义务教育与培训的年限至18岁;体现了教育与培训制度的“一体化”、“开放型”、“平等性”和权利的“去中心化”的特征,并采用欧洲质量标准的证书制度与认证制度。

对于该改革的成效一些专家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马利兹亚教授认为,教育制度的重组对教育与培训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加强了教育与培训的统一,另一方面引入了自治、平等的理念,在培养计划中保证不同的教育的和文化的价值,是对社会中各种不同的教育要求的回应。但此次改革主要面对的是公立的学校和机构,而从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大多是私立机构,这些私立的机构没有获得同样的财政支持和自主、平等的权利。

他还对此次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加强普通文化课程方面大加赞誉。他认为,普通文化开辟了理解世界的道路,赋予人们获得真正意义的能力,以创新的方式来理解和做出判断的能力。它也是适应经济和工作变化的首要工具。在这一点上必须强调普通文化的教学是教育与培训的基本任务。这一任务的意义必须理解为:学校和职业培训的基本任务不是给人们提供一个经济的工具,而是帮助全面发展其潜能。他强调,新的信息技术使文化支离破碎,那么知识社会就更需要加强对普通文化的学习。我们正在走向新的社会结构中,要求我们要有能力控制复杂的不可预知的情况。要求能够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况、地理与文化背景和不断变化的目标。能够在信息爆炸的支离破碎的片段中,和对此成倍增加的解释和片面的分析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普通文化打开了通向智力世界道路,能够储备、收集和解读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创造和判断。

而学者倪寇力(Nicoli)则认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重要的价值。所有提供的培训都具有与普通教育同样地位的文化、教育和职业的价值。只不过各自有着自己的特色。而近10年来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制度僵硬,在职业化方面一直很差,一直强调其历史和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缺少教育性(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缺少在第二轮教育中所有选择的公民能力的统一标准,在学校和社会之间仍存在很大距离,最终导致缺少弹性化和个性化???。

从上面的观点来看,主要的矛盾是在课程中如何处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欧盟和官方的规定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变化。这无疑从理论上来说是正确,也是受到广大教育研究者认同的主流观点。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兼顾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必然要增加课时量,因此在职业与技术学校中的周课时量平均为36学时,而普通高中的周课时仅为28学时左右。无疑职业技术学校里学生的学习任务更重。而另一方面,现实中职业技术学校中的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成绩合格率均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过多的课时和普通文化课程削弱了职业学校的职业性的特征,令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辍学率也高。因此,这一对矛盾的解决还将在不断地探索和实验之中。

除此之外,该改革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问题,没有完全实现当初的理想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使得一些改革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政治上的不稳定也使得改革虎头蛇尾;区域的政策与经济差异使得各大区职业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师资队伍的落后与匮乏也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成效。

参考文献:

[1]Mengucci, R. e Romano, R. L’evoluzione dell’istruzione professionale[J]. Studi e Documenti degli Annali della Pubblica Istruzione, 2006, (115-116):111-136.

[2]Bertagna, G. Penelope e gli Indovini: la Riforma della Scondaria tra Passato e Futuro[M]. Roma: Unione Cattolica Italiana Inseganti Medi,1992.

[3]Malizia, G. La legge53/2003 nel quadro della storia della riforma scolastica in Italia[A]. Milano: FrancoAngeli s.r.l. 2005:42-63.

[4]Mpi. Persona, Tecnologie e Professonalità: Gli Istituti Tecnici e Professinali come scuole dell’innovazione[EB/OL]. cislscuola.it/files/MPI_DocumSuIstTecnProf_3mar_08.pdf,2008-03-03.

[5]Cedefop.Sistema di istruzione e formazione professionale in Italia: Breve descrizione[R]. Lussemburgo: Ufficio delle pubblicazioni ufficiali Comunità europee,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