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体育培训

青少年体育培训

青少年体育培训

青少年体育培训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竞技健美操,动机

 

1 前言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青少年健美操竞技水平的培养还属于刚起步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然后逐步发展,对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研究更是有限[1]。目前要继续发展竞技健美操,就要加强对青少年健美操的重视和研究[2],因此各相关体育职能部门应明确青少年参加培训的动机进而完善管理制度[3],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加强科研力度和健美操人才的培养等举措是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4]。因此,分析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显的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作调查,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在制订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为各教练员提供心理依据,以便因材施教、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动机,提高青少年训练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南京市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青少年。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以动机的种类来制定统一的问卷表。(样本含量50)其中小学生26人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中学生24人。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论文的相关文章和心理学文献资料约30篇。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问卷反映出的数据用百分比计算法进行统计。2.2.4 访谈法:通过对王连睿教练等多名教练员进行访问,得到有关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激发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动力。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5]。通过笔者的调查,大多数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绝非只有一个动机。本文是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格式免费论文。

兴趣直接影响到动机的形成。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带有向往的心情,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6]。兴趣可激发人的求知欲,是鼓舞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能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生活,促进个性发展。兴趣对青少年动机的形成有特别重要作用,有人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7]。因此,明确青少年对学习竞技健美操的兴趣,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显的十分重要。

3.1 促使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表1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兴趣程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64%的青少年表示喜欢竞技健美操,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以它特有的运动形态和价值吸引着人们参与的热情。青少年在具有鲜明节奏和音律感的现代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使其产生欢快,奔放,振奋和激情的情绪,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运动员随着音乐活动,动作优美协调,动作的灵活和反映的灵敏以及胜利的喜悦,都给人以美的情感的体验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人们能从中分享起美的欢跃,因此竞技健美操很容易被青少年喜欢,更多人开始认识竞技健美操。

调查结果表明36%的青少年表示一般或不喜欢竞技健美操,这部分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并非个人喜好,有可能是出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看人家参加培训自己不甘心落后;因为好玩或可以多交朋友等等其他因素的驱使。小学生和中学生人数相比较来看,中学生的影响因素比小学生要多。小学生更多人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是因为喜欢,很少收外界压力比如父母或老师强迫,升学需要等因素的影响,而中学生参加培训的外界因素就比较多,从表2看因“升学需要”、因受“父母或老师强迫”的中学生占多数,可见中、小学生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有相当大的差异。

表2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原因

小学生人数

中学生人数

喜欢竞技健美操优美的动作

喜欢竞技健美操欢快的音乐

竞技健美操有健身价值

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不甘心落后

可以广交朋友

因好玩

升学的需要

父母强迫

5

3

9

6

1

1

1

1

5

4

2

2

5

3

青少年体育培训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与发展决定了国家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把体育教育与体育竞技结合起来,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纳入一个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本文进一步分析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教育;

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青少年足球的梯队培养也是足球竞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层面,世界足球强国均以战略的眼光,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明就曾说过“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事业始终只停留在口号上,付诸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从根本上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体制,学习足球先进国家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加快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

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重庆力帆和重庆几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l5——l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1.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8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球龄在7、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青少年比赛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2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

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忽视文化学习的倾向,这一方面与过早参加专业训练的体制有关(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也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受社会影响自身重视不够有关。其实参加各年龄组足球训练的少年儿童都有较重的文化学习的任务.平时还要参加各阶段和期末考试,即使l6岁以上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也还有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任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如果运动员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准,势必会影响其理解力,也就不易踢好球,特别是踢到一定水平就较难有所突破,训练中较难提高攻防意识水平,比赛中不易准确理解教练员的战术意图及其灵活运用,最终较难培养出高层次的后备人材。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l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0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2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而,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青少年体育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青年体育教师 再教育

[作者简介]杨霄(1976- ),男,陕西乾县人,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陕西 西安 710021)杨敏(1980- ),女,湖北黄石人,燕山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97-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高校也正在向建设现代大学的方向努力靠拢,建立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其必由之路,这就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后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承担了提高高等人才身体素质的重要使命,是高校体育基础教育的引导者,他们再教育质量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进步的空间。体育教师接受再教育属于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渠道,主要是指对在高等院校任教体育教师的学历要求达到国家规定,并具备教师资格的体育教师提高思想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知识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掌握最新的、科学的体育教育技术和体育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了解最新动态、最新理论和最新技术等。

二、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陕西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医科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大学、渭南师范学院8所高校的140名40周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对所调研的8所大学的青年体育教师和相关人员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33份,回收率为95%。其中,教授21人,占15.8%;副教授42人,占31.6%;讲师和助教70人,占52.6%。

本文还同8所高校的部分被调查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了青年教师在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历、科研等方面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参加再教育培训后自身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的提高情况,同时还听取了大家对再教育的看法和建议,并对问卷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陕西省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学历及职称情况

在回收的133份问卷中,陕西省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较小,约占9%。这部分教师主要以年龄35周岁以上的体育教师居多;拥有硕士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大,占被调查人总数的87%,且大部分为在职硕士学位;拥有博士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少,约为4%。调研中发现,在职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几乎没有攻读博士学位的意向,主要是因为全国体育学博士点不多,攻读博士学位花费精力较大,且博士和硕士对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较大影响。此外,各单位的支持力度不够也是各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深造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现阶段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主要是三十岁及以上的教师。高校体育教师为了达到教育部要求,也为了能够使自身的知识结构能更好地适应当代大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部分体育教师也选择了提高自身学历的途径进行再学习,如部分体育教师就读在职研究生都是以自费形式在进行。但是,高校体育教师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进修学习会受到培训信息和培训时间两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再教育质量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体育教师学术能力培训情况

1.学术、科研等方面培训比较少。87%的受访青年体育教师表示自己从未参加过学术、科研等方面的再教育培训。55%的青年体育教师认为所在群体的科研能力普遍比较弱。72%的受访者表示工作后没有受到过体育专业学术技能的培训,且在工作中不能将在校时所学的科研理论方法运用到教学中。

目前,关于对青年体育教师进行学术培训方面,陕西省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组织和机构,只是在每两年有一次学术交流(论文报告会)的活动。这一交流仅是极少数人在大会上进行报告发言,入选人数有限,交流机会也不多,学术面比较狭窄,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在科研水平上的提高。

2.学术科研等方面的培训有利于青年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97%的受访青年体育教师认为,通过培训能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扩展自己科研思路,这表明绝大部分高校教师认同并愿意通过培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3.青年体育教师参加科研、学术技能培训方面积极性较高。通过访谈,大部分体育教师表示自己可以花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但是在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论文写作方面能力欠缺。青年体育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在学术技能和业务技能方面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知识结构与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对青年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也有好处,因此,青年教师往往也会积极参加学术技能培训。

(三)高校重视青年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技能培训

在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科教学评估的正确引导下,教师特别是青年体育教师强烈感受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紧迫性,力求通过再教育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高校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形式主要是参加体育、师范类院校组织的一些短期培训班,培训时间主要是周末、寒暑假等课外时间。为适应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职青年体育教师培训学习的内容有了新变化,即在理论教学上以健身保健为主;在技术教学中则加入时下大学生喜爱的流行元素。有关常规项目如体育基本功训练、健美操、篮球、乒乓球等的培训,在教学中应突出它们的健身功能和实用性,同时也考虑大学生对时下流行项目的热捧,如排舞、节奏体语、有氧拉丁、定向运动、轮滑、地掷球等也列入一些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计划大纲,体育教师根据个人爱好和教学需要有目的地通过培训这种渠道了解新兴体育项目,为以后这些项目的教学与训练奠定良好基础。

(四)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被调查青年体育教师中,每周1~5次课的教师占19%,每周5~10次课的教师占26%,每周10~15次课的教师占41%,每周15次课以上的教师占14%。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一直有增无减,周授课学时一增再增,已经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甚至个别体育教师已经到了超负荷工作状态。工作量大使得部分青年体育教师根本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再去学习。同时,培训时间和教学工作时间的冲突,也导致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较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以研究生学历为主,博士学历所占比例很少。近年来,新增教师大多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本科学历教师以中老年体育教师为主。随着高校对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低学历教师也逐渐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硕士及以上学历,但是目前体育博士的比例还是比较少。

2.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培训口径较窄且深度不够。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在职教育培训主要目的是学历、体育科研能力和体育教育技能的提高,这三方面是高校体育教师最重要的培训内容;高校性质不同,所处地方不同等因素也导致了培训路径较窄,信息不够,影响体育教师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3.高校重视青年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技能方面的培训,轻视科研、学术技能培训。此种状况下,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提高了,科研能力却停滞不前,知识结构缺乏完整性,致使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受到限制。

4.高校缺乏对青年体育教师培训的有效组织与规范。高校体育管理部门缺乏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专门组织,大多数培训较多是以个人名义参加学习,培训没有周期性,也缺少明确的长期性目标。

5.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积极性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培训班、体育相关会议多流于形式,青年体育教师培训收获甚微;另一方面,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只有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培训时,青年教师才会被动进行培训。

(二)建议

1.设立专门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创建一套青年体育教师再教育模式。组建专门针对高校体育教师再教育的培训机构,使教师能够较为系统地参加科研、教学等方面能力提升的培训学习。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在职培训模式,同时建立传统培训与外聘专家教授讲学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2.制定规范的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再教育机制。高校应重视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创造相关培训机会,大力鼓励体育教师走出学校参与相关专业的各种培训,制订出详细的培训目标和计划,采取相关鼓励政策,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及体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3.确保青年体育教师再教育的经费投入。高校应大力支持青年体育教师的各类培训,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高校青年体育教师需要高校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才能在再教育培训上投入更多热情,从而有利于其各方面业务水平的提升。

4.加强校际之间的学术、技术交流,为青年体育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各高校应加强校际交往,为青年体育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这也是体育教师再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5.青年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主动参加再教育培训。青年体育教师应从自身教学能力出发,认清自身的薄弱环节与优势,以及再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还需要分阶段制定短期和长期再教育目标,量化目标和任务,保证无论是教学周内外,都能接受再教育学习,快速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此外,高校管理部门也应该关注青年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从各方面鼓励青年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再教育培训,保障再教育培训信息渠道的通畅、高效、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维民.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与体育教师的再教育[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22(6).

[2],叶羽.国内外体育师资再教育问题的分析研究――中外对教师再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执教水平与学历要求的比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

[3]莫太学.体育教师再学习的思考[J].体育科技,2000,21(4).

[4]于勇.论知识经济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5(4).

[5]周建国.体育教师再教育的必要性[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4(3).

青少年体育培训范文第4篇

1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制度培养目标不合理

1965年,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一个从基层单位业余体校,到重点业余体校、中心业余体校和专业运动队的,有广泛的普及、层层衔接的运动员三级培养网络和体系。在举国体制下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定位,过于注重运动员这一层身份,单纯从运动员这一特殊身份出发,以竞技夺标为导向,培养成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而且,长期以竞赛成绩、输送率来评价体校办学成效,使学校培养目标越来越集中在争金夺银上。其实,青少年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份是青少年,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却忽视了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根据23号文件,要将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但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上并没有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培养目标完全契合,反而剥离并集中在竞赛成绩上。培养目标的不合理,给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带来严重的导向性错误。运动员攀登竞技体育的高峰需要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当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培养目标上过于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造成了片面发展的后果,阻碍了青少年运动员在竞技体育这条道路上健康持续地发展。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是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较量,不止于技能,更是智力、心理素质的综合比拼,所以,在培养目标上忽略文化教育,会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成才产生不利影响。再者,在青少年阶段,培养目标偏离、文化教育缺失,导致运动员在退役后融入社会困难重重,不利于运动员终身发展。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谋生、举重冠军退役后从事搓澡工等事件折射出我国运动员培养目标的不合理。不能仅将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工具化,更要将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1.2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

理想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应是一个既能有效促进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又能切实保证其系统地而不是随意地进行文化学习的体系。在现实中,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人为地割裂了训练与学习的有机统一,造成一种横向的断裂;同时,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各个阶段的学习也缺乏一种有效的衔接,导致一种纵向的不一致。在制度设计上,没有着眼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特殊性,教练员只管训练,文化课教师只管文化学习,在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缺乏有机统一。再者,在金字塔的训练体系下,青少年运动员随着竞技水平的提升,不断往更高层次的训练队输送,在向上输送的过程中,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乏连贯性,无法进行系统全面地文化学习。教育部的督导报告显示,一些地方对国家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战略部署与具体任务认识不深、了解不全面,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和工作合力。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文化课教师,一些地方并没有将体校文化课教师的选派、培训、职称晋升等纳入教育部门行政管理范畴。对于自办文化教育的体育运动学校,存在体校文化课教师流失严重、师资质量难以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主要在于制度主体的不明确,在制度设计时并没有从行为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其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尖锐,文化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广东省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强省,由于对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导致体校生源萎缩;体育文化课教师明显不足,且极不稳定;文化课测试成绩偏低等问题,运动员文化教育不容乐观。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的制定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3政策文件难以落实

自2010年23号文颁布以来,到2016年已有6年之久,政策效应虽在现实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仍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政策文件难以落到实处。教育部的督导报告提出,一些地方存在23号文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一是目前仍有15个省(区、市)的56所体校的文化教育由体育部门自办,‘单打独斗’地开展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与23号文件要求不符,严重影响了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二是部分省级政府只是转发了国家下发的文件,尚未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有效的落实措施。三是一些省份还没有建立体育与教育、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政策的效力来自于强有力的落实,单纯地转发文件,而没有具体措施来解决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政策文件难以落实,相应的制度便难以建立,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政策文件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包括:(1)文件的制订并没有考虑到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导致地方部门在落实相关的政策文件时难以执行,甚至是没有执行的可行性。例如,23号文规定,要将所有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纳入教育行政部门,但是,在现实中,广东省各地级市体校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办好运动员文化教育,不需要一刀切地将所有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到教育行政部门。(2)政策制度与现实脱节,体现出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建设,没有抓住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本质。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学训矛盾”,但在本质上学习与训练并不冲突,可以相互促进。而外在的制度建设将学习与训练人为割裂,文化课教师只管文化学习,教练员只负责运动成绩,造成学习与训练的二元对立,导致了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尖锐化。每当一项政策出台,往往在体校一线的教学和训练中都难以落到实处,更难以收到政策的预期成效。

2构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的建议

2.1建立合理的文化教育目标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培养出具有竞技体育优势潜能的综合型人才。综合型的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不仅要重视竞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关素质的培养。在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上应摒弃“金牌主义”的意识,加强运动员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的阶段,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提升文化教育质量,为运动员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单独的体校文化教育要尽快回归教育,在遵循青少年运动员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与普通中小学生一样,接受全面的文化教育,真正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在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上的主导作用。

2.2明确制度设置的主体

国家体育总局杨树安副局长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要建立以文化学习为主线,以扩展职业技能教育为目的的培养机制,构建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在制定文化教育政策制度时,应该以青少年运动员为主体地位,注重青少年运动员个人品质、文化学习、运动训练的综合平衡发展,凸显他们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在以往的制度设计中,青少年运动员主体性的缺失,使他们遭遇到诸多的不公,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是回报却与付出极不匹配。明确青少年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必须遵循育人原则,把运动员培养成为既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又有一定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3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

教育部公布的督导报告明确指出要确保经费投入,加大文化教育保障力度。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种保障不能一味地向运动训练倾斜。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的问题,更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来推进。要将体校文化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改善教学条件,使青少年运动员拥有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再者,要在软件设施上提供制度保障,如文化学习时间必须通过制度得到保证。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文化课教师的选派、培训工作,保障师资队伍的质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

3结语

新中国建立后,出于特定的时代需求,青少年业余体校滥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来逐渐形成“举国体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上述体制的流弊开始凸显,最典型的是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学训矛盾”尖锐。外在层面制度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需要不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做法,实现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的创新,提升文化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桂荣 曾诚 石龙 单位:广东体育职业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石龙,刘晶,高敬萍.广东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113-117.

青少年体育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体结合”模式;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25-02

引言

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还要以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为保障。但就目前来看,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原有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教体结合”模式被提出,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加强对该模式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完成新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则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体结合”模式概述

所谓的“教体结合”,其实就是将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能够利用两个系统各自的优势与资源完成优秀运动员的共同培养。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采取该模式能够进行原有体育培养模式的资源利用,同时又能结合学校和社会的优势完成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下,竞技体育人才将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使原有竞技体育人才面临的运动员上学和再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推行该模式,能够使体育教育回归教育本质,能够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教育工作,并通过课余训练进行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因此,采取该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通过层层选拔完成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能满足运动员的发展需求,进而使体育教育更加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二、基于“教体结合”模式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

1.实现后备人才统一培养。想要运用“教体结合”模式,还要使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得到统一培养。具体来讲,就是需要进行体育和教育等部门的协调管理,从而使这些部门共同承担后备人才培养责任。为达成这一目标,还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各部门权责划分,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能够得到统筹管理,并且各部门能够树立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分工时,还应使体育部门负责进行传统体育学校人才结构布局的重新规划,并负责完成后续课余训练工作和梯队建设工作的管理。而教育部门则应担负起实现小学―中学―大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制度接轨的责任,以确保青少年运动员的日常生活、文化学习、科研训练和思想教育等方面能够得到协调和全面推进。在此基础上,各部门还应完成体育特招生、后备人才学校评估、运动员入学衔接等政策的制定,并共同开展管理工作,进而使“教体结合”工作能够得到彻底落实。

2.制定科学培养选拔机制。在“教体结合”模式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是通过从小学―中学―大学的层层选拔和培养而获得的,所以还应完成科学培养选拔机制的制定,以确保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具体建立机制时,为体现以教育为主导的思想,还应以学校为主导进行机制制定。首先,可以通过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以便从广大学生中完成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选拔。在此基础上,可以为特长生制定相应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从而有效实现人才流失的防控。在“小升初”阶段,还应推行物质奖励入学政策。在“初升高”阶段,则可以采取物质奖励或适当降分等措施。针对高校运动员,学校还应为其提供参与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的机会,以便使学生能够获得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获得为国家争光的荣耀。通过持续为处在各阶段的体育特长生提供优惠政策,则能引导学生坚持课余训练和参加体育竞赛,进而逐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

3.完善后备人才训练体制。在后备人才训练上,还应对现有人才训练体制进行完善,以确保“教学结合”思想能够在人才训练中得到贯彻。一方面,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业情况完成训练计划的科学制订,从而采用量化目标管理模式进行训练工作的科学管理。在训练项目规划管理方面,还应在兼顾大运会和全运会的同时,突出奥运项目,从而科学完成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应进行学生喜爱和便于开展的体育训练项目的开发,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过程的控制,结合学生生理发育特点和日常学习安排进行运动量的控制,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完成体育训练的同时,较好地接受学校教育。最后,还应制定相应的参赛机制,从而借助竞赛杠杆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参与训练[1]。为达成这一目标,还要分年龄、分阶段地完成青少年竞赛规程的制定,并加快竞赛制度的建设,从而使各种要素得到较好的融合,进而避免体育竞赛与学校教育出现冲突。

4.改善后备人才训练条件。为确保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应使学校训练条件得到尽快改善。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为“教体结合”工作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为此,政府还应完成专项资金的建立,并确保资金能够在多个部门的管理下实现专款专用。另外,政府还应制定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完成业余训练项目的兴办,进而使学校训练的资金来源得到拓宽。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教练培训、引进和学习制度的建设,从而完成高水平、高效率的课余教练队伍的建设。而为使学校的运动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还应加强学校义务监督和科研队伍建设。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场地、器材都将得到改进,学校也能够引进更加科学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

5.健全培养评价督导机制。想要让课余训练保持持续、高效率的开展,还应健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u价与督导机制。为达成这一目标,各部门需要联合建立相应的奖惩、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方面,需要定期对学校课余训练展开督导,并完成运动员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针对评价结果较好的学校,可给予一定奖励。针对不符合要求的学校,可取消其原本可享受的政策待遇。另一方面,应完成启蒙和跟踪奖励政策的制定,为培养奥运冠军的各阶段教练员及学校提供奖励[2]。针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可进行训练费减免和奖金提供,从而使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采取“教体结合”模式开展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推动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并使学校的体育功能得到完善,进而更好地推动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教体结合”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进而更好地完成体育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