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建筑;数字化;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01-01

城市是一个包罗万象、复杂的社会现象。城市建筑,作为构成城市的主体,有着复杂的发展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以及网络数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它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建筑设计。21世纪的今天,种种迹象表明:历史政治正在另一个层面上展开一个全新的循环。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在建筑设计、制造和建造领域中掀起又一场革命。

一、城市建筑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和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现代城市中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多样,建筑所涉及的空间领域也越来越向城市靠拢,彼此交织,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建筑的形式也愈发的多种多样,从混凝土到玻璃幕墙,从简约线条到有机形态,从简单的方盒子到愈演愈烈的异形建筑,城市建筑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

二、城市建筑设计的科技化发展趋势

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正无比迅速的扩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筑设计也不例外。其中,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建筑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一)数字化与建筑

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计算机与网络,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而影响建筑。信息革命的浪潮,也为建筑带来一次新的转变的契机。

数字化对生活的影响,带来了一些新的趋势。首先是Internet的普及,这让信息的传递更加迅捷方便,从而使得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即在家办公的产生。其次是E-business,即电子商务。这项技术的普及,极大程度的节约了建筑资本,甚至可以完全取代建筑。这些新的趋势可能会给作为功能载体的建筑带来不少变化,例如办公建筑等信息集约化的场所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失去其价值,一些建筑类型甚至可能衰退甚至消失等等。另一方面,熟悉花在其具备优势的领域可能会分担一部分建筑的功能,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建筑功能要求和建筑类型。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社会里,脱离了形式的束缚,城市建筑可能会向着分散化低层化发展,很多公司的办公楼迁至郊区正证明了这一点。

(二)计算推进建筑革命

借助于当前的计算机图形分析技术和数字化控制制造技术,建筑师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形式表现力。

1. 计算使建筑形式空前解放。

我们可以看到,3DS MAX,AUTO CAD,PHOTOSHOP,SKECTHUP等的设计软件是设计学科学生基本掌握的软件。电脑设计软件的普及,极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为设计师展现设计理念,修改设计方案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作为后现代的城市建筑,更加人性化的外观,更有亲和度的结构,亦或是更加有机的形态,单纯靠旧式的手绘图形是不够准确也难以表达的,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给了建筑师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

2.计算树立全新建筑工业体系。

20世纪的建筑工业的原则是批量生产(mass production),21世纪初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大范围普及,使得批量定做成为可能,既降低了残次率,节省了成本,又使得异形构件的生产更加便捷。批量定做的概念和技术会渗透到设计、制造的每个方面。因强调重复和标准化而造成的单调、呆板的人类生存环境将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3.计算式建筑性能达至最优化。

计算机解决了如何建造问题后,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好更合理的建造,即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设计,使建筑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化。

通过诺曼・福斯特的伦敦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楼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特定的计算机程序,通过严谨的数学公式生成各种几何形式,经过反复微调和反复测试,最终可以得到这种新颖的、物理和美学性能俱佳的形式。

4.计算引发建筑材料革命。

在多种现代科学基础上和强大的电子技术支持下,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计算和操控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电子技术、材料科学与生物工程的合作开发出了形形的高性能的材料。建筑不再是单纯的水泥钢筋,建筑师已经开始了用碳纤维编织40层摩天大楼的畅想。

三、结论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推进了后现代建筑的发展,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加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高新技术的应用,拓展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开拓了设计的空间。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过分依靠电脑技术,某种程度上会抑制设计思维的拓宽。建筑更多的还是应注重人性的关怀。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一、河南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城市物质文化建设

城市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的文化,是能够被直接感知到的、具有鲜明物质载体的文化类型,主要由城市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产业组成。虽然这些文化是以物质的形态出现,但它们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一是城市的空间是由各种造型、风格、色彩的建筑构成的。这就要求城市建筑不仅要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更要承托起城市的底蕴和文化,成为城市形象的主要载体。当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时,具有文化艺术气息的建筑能够使城市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品质。二是一个城市的兴衰伴随着城市产业发展的好坏,文化产业作为城市经济产业部门之一,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当前,文化产业不仅直接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也日益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设计等产业融合,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其具有创意性、引领性、低投入、低消耗的鲜明特点和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转型的独特作用,既可以有力地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二)城市精神文化建设

城市精神文化反映的是城市的精神价值、观念层次,主要包括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大众文化、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民俗文化等,因此其体现文化本质的方式也会更加直接。一是对于现代化的城市来说,历史就是城市的根基,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的印记是城市发展的资源。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而且,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途径之一。二是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只要广大居民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就能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

(三)城市管理文化建设

城市管理文化对人口素质有定型塑造作用,包含调节市民行为的准则、规范系统,主要包括:城市行政文化建设和城市道德文化建设。城市管理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一个城市行政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大量集聚城市,对城市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一是城市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和所属城市的方针、法律、法规,对城市文化事业进行规划、组织、调控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二是通过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和人本化,使管理文化中的先进理念和优秀作风传播到社会各层面和各领域,能够对广大城市居民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城市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河南城市文化建设新发展趋势

(一)城市文化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

随着近几年国内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国家在政策方面对文化产业更加重视,引导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进入,使投资主体上呈现多元化趋势。所以河南的城市文化建设主体既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也有演艺、影视、动漫等经济性的文化企业;既有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也有清明上河园、天人文化旅游等一批民营或合资企业,还有国有、民营、外资、职工持股等不同所有制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尤其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网络文艺社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民营文化工作室等新的文艺组织,以及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独立制片人等新的文艺群体大量涌现,使河南城市文化的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荨

(二)城市文化建设需求呈现多样化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的特征,而且目前模仿型排浪式的文化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性文化消费渐成主流,城市的文化消费市场将呈现出多样化、细分化的趋势。这就对城市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新要求,多种形式和题材反映社会现实、多种角度反映当下生活、多种方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而文艺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更要辐射到河南城市的各个阶层和各类群体,尤其是要多为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特有的中原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形成多元化的河南城市文化供给。

(三)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呈现融合化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的全面推进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城市文化建设呈现出融合化发展的趋势。201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印发河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大量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呈现。目前,河南城市已经涌现出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科技型企业,而且一些传统企业也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实现了转型升级。“文化+金融”成为当今河南最热的创投和风险投资模式。2011年大地传媒借壳上市,2014年郑州墨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河南知胜广告传媒策划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2015年河南省闯世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文化+旅游”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节等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节会,而登封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也是文化与旅游、科技、休闲等行业融合化发展的成果。

(四)城市文化建设管理呈现人本化

河南城市文化建设管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规划和制定城市文化的发展战略、管理城市的各项文化基础设施和对城市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控。在河南城市文化建设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更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向。一要结合河南各城市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城市文化管理体制,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调节机制和监管方式,加强对文化事业的宏观管理。二要加快转变河南城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以“群众文化群众办,社会文化社会办”为原则,从以办文化为主转向以管文化为主。拓宽文化的投入渠道,鼓励部分文化事业单位和生产、服务单位转换经营机制。以市场为主导,逐步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河南城市文化市场体系。三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强化以人为本的文化立法和执法工作,创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城市精神

中国处在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并存的社会发展阶段,同时在政治、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开始了城市景观建设的热潮。这股热潮持续的在各大中小城市轰轰烈烈地展开。城市景观从广义上讲是以物化的方式表达着人类的理想和欲求。是由人类建造的栖居环境,它是城市内在精神的外在显现。城市景观从狭义上讲是指城市的自然环境、道路系统、城市建筑布局、园林绿化等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对城市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展示。

1 城市基础生态系统的设计是城市景观发展的根本

随着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生态化的发展与可持续性对于城市文化、对于人类的重要。那么生态循环的链条是未来城市景观设计基本的条件。对于规划设计来说就要根据城市的自然地质情况和历史文化的遗存来进行对于城市生态化的设计,通过加强对自然所赋予城市的地质条件及城市历史所以留下来的积淀来突出城市地域的文化特征。

作为自然及物质循环的载体城市景观如何来进行建构呢?

景观生态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1969 年,克罗(D.S. Crowe)率先提出应将“景观客体和‘人’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它的基本模式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要针对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城市景观的扩展设计。首先,我们要使它成为一个生态循环的系统。生态是一个循环的系统,生态是一个自然循环的链条。目前有的城市里建设了很多的水面、河流、湖泊,而这些都是虚假的,因为它们与自然没有发生联系,没有形成“循环”。

因此,我们进行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在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对于自然真正的循环。对于城市里人为或自然遗留下来的河道、绿地、稻田、公园、林地、山地等所形成的“斑块”,应与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建立起相互连通的关系,而不仅仅是道路、水体的设计,其中要强调是植物、动物与自然的循环设计,即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系统。以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进行原有或联系性“斑块”的建设。以涵养水源或植被覆盖较多的公园、绿地为基础,进行城市生态基础构架的建设,让它们构成系统中的“斑块”。

其次,人工、天然的沟渠及植被覆盖较好可供动物通行的林荫路可作为“斑块”之间联系的“廊道”进行设计。作为物质循环的沟渠及动物通道的绿地、林荫路在进行搭构时,“廊道”通过的安全性是设计的标准,这对保护动植物在城市“斑块”空间的发展、迁徙过程中保持其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景观中街道的绿化、开辟新绿地,也应纳入城市整体生态化基础建设中。在大型城市建设方面,俄罗斯莫斯科提供给我们一个较早的例子。莫斯科城市由多中心结构构成,把城市划分为 8 个片,城市干道由几十条放射状的道路和 6 条环路组成。每一个规划片都以一条或两条主要的放射路组成轴线,城市有两条绿化带和 6 条楔形绿地一头楔入城市的中心,另一头与城市郊区的森林相连,在城市中行走距离不远就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林,人们在城市中就可以享受到自然乐趣。形成人与自然的交融,自然与人的共生。

再次,城市景观的建设以生态化的格局为基础把现有的城市环境、历史文化遗留融入生态化系统中。加强地域性的城市景观设计才是保留住城市文化发展的根本。因为自然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及每一条河流都是属于城市自己的,这也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来源与基础。只有珍惜自然恩赐的城市才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有尊重自己城市的历史才能延续城市所独有的文脉,树立起城市自身所独具蕴含的文化魅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基础生态系统的设计是城市景观发展的根本。

2 城市景观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精神表征

城市景观是一个四维空间的实体与虚体的结合,正是由于它的时间性特征,它像一个巨大的魔盘吸引着人们前来“积聚”前来“朝拜”。而文化正是通过城市这一空间积聚的复合体来吸引着人们,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而我们在谈到一个城市时,感悟它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呢?是城市的意象。而意象又是由构成城市的连续空间集合所形成的感悟。它可以是建筑、园林、道路、水体、山体……而所有的实体空间与虚体空间通过时间的联系所透露出来的正是意象。是人在时间维度中欲求的一种实现,人在体验文化价值感的一种归属性的表现。意象更应是一种主动地通过环境来表达诉求的价值归属感。

城市景观又是经人类智慧的加工而形成丰富的社会精神文化,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反映,影响到人的精神文化层面。它同时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城市功能是城市景观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在历史上,欧洲的中世纪由于宗教势力的强大,在城市或村镇这一时期的城市的核心是围绕教堂、广场展开的。当人们穿过城市在城市中蜿蜒、曲折、幽暗的街道通向豁然开朗的广场与教堂时,宗教的神圣也显露无遗,教义化的空间是这一社会时期在城市景观上的显现。

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意识形态领域,对于城市景观的功能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阶层对于城市景观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同时城市的景观又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与生活行为。因此,功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前提。对于旅游型城市、轻工业城市、重工业城市、港口型城市、经济中心城市、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应该依据城市的功能从规划、建筑、场地、道路等诸多要素,依据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尺度及城市生态形象的建设。当一个中心满足不了城市功能的需要时,在城市设计中依据功能划分区域组团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可见,功能决定了城市景观空间的形态。因此,现代的城市设计应依据城市的功能,以生态系统为城市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

城市景观通过物化的形象提升出精神的内涵。它带给人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象征、理想、未来或地域文化的指引,而其形式就是能够恰到好处地展现城市地域文化的精神实质。当你感受到美丽的城市景观设计时不只是在记忆中的那一片绿地,造型优美的滨水,而是以物质空间的形式体现城市精神主旨的设计,城市景观的外轮廓、建筑或者雕塑恰恰最能充分地体现城市地标性这一特点。例如,作为城市的外轮廓,上海外滩已经成为上海市形象的象征,它体现着一种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开放,以及国家的富强。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不仅标识一个城市,更成为美国自我标榜的意识形态的象征。如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男孩雕塑,罗马的哺乳的狼雕像等,不同城市空间的地标以自己的方式阐述着各自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城市景观的地标是美、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在城市的景观中,它不仅仅只有点缀作用,而是城市景观主题的体现,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魂。地标性设计是一个地域具有反应地域文化、风俗、精神、意识形态的可视化形象。它融丰富的精神内涵、艺术灵感和人文知识于一体,形成具有城市地标性质的作用。在整体城市景观设计中提纲挈领,成为其精神的核心和代表。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牙克石市; 区域用地; 定性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1.1 基本情况

牙克石市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北纬47°39′~50°21′,东经120°28′~122°29′。市域沿大兴安岭主脉南北分布,东连嫩江流域,与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接壤,南与扎兰屯市相连,西邻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北接根河市。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802平方公里。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市13个旗县之一,辖9个镇、2个便民服务中心,7个街道办事处。2014年年末,牙克石全市总人口356834人,其中农业人口10885人,非农业人口3459494人。

1.2 评价对象与评价时点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范围为牙克石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建设用地。评价时点为2014年12月31日。

2. 区域用地状况定性评价

2.1 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分析

2.1.1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分析

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牙克石市从2011年到2014年常住总人口由370046人减少到356834人,累计减少13212人,缩减幅度达3.57%;常住城镇人口由356222人减少到345949人,累计减少10273人,缩减幅度达2.89%;常住农村人口由13824人减少到10885人,累计减少到2939人,缩减幅度达21.26%。

(2)牙克石市从2011年到2014年 建设用地总面积由20512.99公顷增长到21583.78公顷,累计增长1070.79公顷,增长幅度达5.22%;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由13004.27公顷增长到13338.86公顷,累计增长334.59公顷,增长幅度达2.57%;城镇工矿用地总面积由9465.14公顷增长到9713.14公顷,累计增长248公顷,增长幅度达2.62%;村庄用地总面积由3539.13公顷增长到3625.72公顷,累计增长86.59公顷,增长幅度达2.45%。

2.1.2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判定标准

土地利用趋势类型按照集约节约利用趋势变化情况,从优到劣,依次判定为内涵挖潜型(人口增长,用地减少或不变)、集约趋势型(人口增长,用地增长,PEI1>1;人口减少或不变,用地减少,PEI1

2.2 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

2.2.1地^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分析

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1)指评价基准年之前3年(含基准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与同期建设用地总面积增长幅度的比值,反映建设用地消耗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可比价)-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可比价))/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可比价)]/[(2014年建设用地面积-2011年建设用地面积)/2011年建设用地面积]。

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牙克石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418000万元到2014年的2298000万元累计增长880000万元,增长幅度达到62.06%。(2)牙克石市建设用地面积从2011年的20152.99公顷到2014年的21583.78公顷累计增长1430.79公顷,增长幅度达到5.22%。

最终得出牙克石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1)为11.89。

从2011年起到2014年截至,牙克石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增长幅度达62.06%,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小,仅增长7.1%。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远大于建设用地增长幅度可以看出牙克石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变化相匹配,牙克石市土地利用情况较为合理。

2.2.2 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贡献度分析

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贡献度(ECI1)指基准年之前3年(含基准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量占全部评价对象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总量的比重,与同期建设用地增长量占全部评价对象的建设用地增长总量的比重之比值,反映建设用地消耗对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匹配程度。

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贡献度=牙克石市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可比价)-牙克石市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可比价)/呼伦贝尔市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可比价)-呼伦贝尔市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可比价)]M(牙克石市2014年建设用地面积-牙克石市2011年建设用地面积)/(呼伦贝尔市2014年建设用地总面积-呼伦贝尔市2011年建设用地总面积)

其中呼伦贝尔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量为910105.55万元,增长幅度为9.72%,建设用地增长量7694.15公顷,增长幅度为2.44%

通过计算得出,牙克石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贡献度(ECI1)为6.95。

2.2.3 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判定标准

土地利用趋势类型按照集约节约利用趋势变化情况,从优到劣,依次判定为内涵挖潜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用地减少或不变)、集约趋势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用地增长,EEI1>γ、ECI1≥1或EEI1=γ、ECI1>1;地区生产总值减少或不变,用地减少,EEI1

3. 评价结果确定

3.1 基于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

根据判断标准得知:1. 总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匹配情况:粗放趋势型;2. 城镇人口发展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匹配情况:粗放趋势型;3. 农村人口与村庄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粗放趋势型。

最终通过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分析,判定牙克石市土地利用趋势类型为粗放趋势型。

3.2 基于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及判定标准

根据上述区域用地状况定性分析中土地利用趋势类型的划分标准判定评价对象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再结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牙克石市行政辖区范围区域用地状况定性评价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汇总表如下:

最终通过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匹配程度分析,判定牙克石市土地利用趋势类型为集约趋势型。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关于部署开展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函〔2014〕210号).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1.1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有的学者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笔者认为人均GDP剔除了人口规模的影响,同时包含的内容也最为全面,用来衡量经济增长较为合理.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

1.2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从数据的可得性和口径的一致性出发,本文选用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仍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78—2012年.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河南产业结构的第一产业比重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出先下降后平稳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则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河南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大体上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1.3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1)城镇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河南省的从业人员数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乡村从业者的变动趋势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主要是因为河南还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乡村从业者的变动对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具有决定作用.随着河南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和农村从业者总量的增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的劳动力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正是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合理的表现.

1.4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分析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见表6).其中在任一时期,河南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另外,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从总体趋势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2城镇化在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制约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城镇化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建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城建需求资金有增无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我省城建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招拍挂、银行贷款、政府新增财力和基础设施出让、转让,部分大中型城建项目能争取到国债资金、世行贷款和亚行贷款.但是城建项目建设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大,现行的融资模式对财政的依存度过高,投资方式单一.城建资金需求的旺盛与投融资平台不发育、筹资渠道不畅的矛盾日趋尖锐,资金问题仍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加快理顺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现代金融水平的地方城建投融资平台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1.2制度障碍严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分离的就业制度、不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向城市倾斜的财政金融政策等等阻碍了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社会资源短缺,尤其是按照常住人口定义被统计为城镇人口而户口不在城市的农民,其在孩子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无法获得同城镇市民同等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2.1.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口质量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力对城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劳动力的数量多少,更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质量高低.目前河南农村文化教育落后,加上农民思想观念陈旧,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同时,由于不能随时掌握市场信息,主动去寻找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使得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2.2加快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2.1建立城镇化多元投入并行的资金机制城镇基础设施能力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仍是当前主要矛盾,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城镇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一是公共财政体制应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倾斜式投入,二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城镇基础设施、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激活内需.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开展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环境资源化、资源货币化的有效良性循环机制[10].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中小城市要借激发内需金融创新的契机,迅速组建成立中小城镇发展银行,为中小城镇建设进行面对面的服务;中小城镇需要把优质资产和项目捆绑起来,形成更大的市场愿景,吸引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实现双赢.

2.2.2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一是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固定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有序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且拥有和城镇居民完全相同的权益,使进城农民真正地融入城市.二是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