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材料

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材料

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材料

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墙体材料的产值在整个建筑工业总产值中,其比重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资源及能源消耗量占建筑工业总能耗的二分之一左右。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回收报废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能源损耗,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负荷,已经成为全球建筑节能、环保的重大课题。依据欧美发达国家墙体材料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墙材产品向着轻量化、大型化、节能化、利废化、复合化及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改革工作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任然面临着不少问题,例如虽然有些墙体材料虽在节能环保方面有着诸多功效,但其在现实生活的推广使用仍受一些限制,包括生产企业缺乏市场定位且产品参差不齐,消费者对现有新型墙体的实际功效与价值缺乏,面对其高昂的成本而忘而却步。面对此种情况,现实生活急需一套完善的墙体绩效评价与估值体系,以帮助生产企业对其的了解并对其价值加以认可。

二、墙体材料绩效评价

目前市场上的墙体建筑材料种类比较多,不同墙体材料在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生产工艺流程及对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性能和特点也各异,因而墙体材料的综合评价较为复杂。首先,对墙体材料的绩效评价不能从单一方面进行,而应分门别类的建立一个合适的指标体系,对拥有共性的墙体建筑材料从不同的维度来反应其绩效性能。其次,不同类型墙体材料在相关规定上有一定差异。另外,相关数据的定性到定量的转化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墙体材料绩效评价体系建立 根据我国关于墙体材料相关规定和有关绩效评价的基本原理,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生命周期法,构建墙体材料的评估体系。本文从经济绩效、性能就绩效、生态绩效三个维度构建描述墙体材料绩效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绩效、性能绩效及生态绩效。在二级指标中,对于经济绩效在此分为生产的经济性及应用的经济性;性能绩效分为物理性能、施工性能及安全性能;生态绩效按照墙体材料生命周期分为生产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及报废回收阶段。由于三级指标较多,在此不详细介绍,具体如表1、表2、表3所示。

(二)权重确立 对于指标权重的确立,不同指标结合实际情况有不同的方法,通常有主观赋权(例如德尔菲法)法和客观赋法(指标统计数据决定)。本文采用德尔菲法法,集中相关专家意见,并在不断反馈修正中得到较为理想结果。由表1、表2、表3可知,墙体材料性能绩效权重高于生态绩效,生态绩效高于经济绩效。这是由于我们在赋予权重时认为,墙体材料首先得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良好材质的建材也是满足生态环保的基础,在此赋予最高权重。其次考虑到环境污染及污染治理成本可能比墙体材料生产成本更高,在此赋予生态绩效更高的权重。经济绩效二级指标中,相比较应用的经济性而言,大部分成本体现在生产的经济性上,因而赋予更高权重。同理,性能绩效的二级指标权重依次为,物理性能指标权重>安全性能>施工性能。生态绩效按照生命周期法划分为四个阶段,由于墙体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主要集中在生产阶段,而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在使用阶段,因而在此给予二者赋予较高权重。由于篇幅原因本文省略了相关具体计算过程。

从经济绩效指标来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经济性最强,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经济性最差。这主要是由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单位面积墙体造价较低,且有一定市场前景,工艺技术较先进等原因。相比较而言,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单位面积墙体造价最高,市场推广有一定难度。其他三者经济性相差不大,无明显区别

从性能绩效指标来看,粘土烧结类墙材好过非粘土墙材。KP1型烧结多孔粘土砖性能最好,且具有稳定性,例如烧结砖吸水和排水速度是其他类别建材的10多倍;耐火性强;在使用过程中尺寸稳定;耐久好。

从生态绩效来看,非粘土墙材一般要好过粘土烧结类墙材,主要是非粘土墙材减少对资源、能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环境绩效位居第一,主要是对废弃物的循环使用,且减少废气的排放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KP1型烧结多孔粘土砖、KM1型非承重空心砖这两类粘土烧结类墙材处于末尾,主要是对资源、能源消耗大,废弃物排放较多、且难以循环使用。

三、墙体材料价值评估

为验证墙体材料绩效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及方便消费者选取建材,本文选取已上市较久且市场成熟的墙体材料,运用市场法并结合墙体材料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相关墙材的价值评估,考量其市场价格是否反映内在实际价值。

(一)调查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 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二)基于绩效评价体系的墙体材料价值评估体系 根据材料经济绩效、性能绩效、及生态绩效的差异,可以将墙体材料分类,具体根据实际实际情况决定。本文将墙体材料三个维度各分为10类,绩效值越大表示绩效越好。同时,我们用Nijm表示新型墙体材料的类型模式,则根据以对经济绩效、性能绩效以及生态绩效的划分,可以得到:Nijm=i×j×m=10×10×10=1000,即新型墙体材料的类型模式总共有1000种。为确定各种类型下的新型墙体材料的相互关系,自定义相对价值系数的概念,经济绩效、性能绩效、生态绩效分类间相对价值取值为0-1之间。现在根据各种组合类型下的新型墙体材料的经济绩效、性能绩效、生态绩效的大小,来确定各种类型的相对价值系数。用qijm表示aibjdm类型下的新型墙体材料的综合相对价值系数,则有:qijm=qai×qbj×qdm。由于版面原因表6仅给出奇数部分划分标准,偶数部分即其补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将待评估墙体材料与四类参照墙体材料对比进行估值,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出待评估墙体材料的真实价值。当然,现实中可能存在由于所选取部分参照材料的市场价格失真而导致评估价值的偏离实际价值,这需要我们合理选择市场上功能齐全、价格稳定的主流产品为参照物。总而言之,新型墙体材料的绩效评价体系使我们对新型墙体材料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基于综合评价系数所得到的值(高评价值意味着高价格),实际评估实务中仍然可以对实际评估值加以检验与校正,在此不作过多阐述。

参考文献:

[1]熊文强、郭孝菊:《绿色浪潮――21世纪的热点讨论与认识》,《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曹万智:《新型墙体材料的特性及发展趋势》,《砖瓦》2012年第11期。

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机食品 包装设计 人文关怀 生态

中图分类号:TB482.1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28―02

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加剧了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欲望,欲望的不断刺激和膨胀导致了人性的堕落和人的被异化。因此,当今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但要关心人的物质层面的需要,更要关心人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不仅要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更应着力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人的情感的追求。而设计既关乎科学技术,又关乎人文关怀;既能为人类不断创造物质生活,又能影响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在如何有效地对人性的疏导,对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和对人们正确合理消费的价值观的引导问题上,成为作为使命创造者的设计师必须关注的内容和努力实现的目标。”本文将着眼于有机食品包装设计,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阐述和分析人文关怀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性。

一 有机食品及其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于食品卫生安全和健康的重视程度比任何时期都甚。在此背景下出现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便成了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1 有机食品的定义

1972年底,美国、法国、英国、瑞典等国共同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食品安全的国际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有机食品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和选择。

维基百科对“有机食品”的定义为: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非天然的化学物质或有机物质,如农药(即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肥料等;在加工过程中没有使用化学添加物。尽管欧盟、美国以及其他各国对于有机食品的定义有所差异,对有机食品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所强调食品的健康、安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却是一致的。

2 有机食品的理念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的理念,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人类自身安全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食品安全的理念。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已严重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化学材料的使用又导致了食品的安全状况堪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有机食品的不断发展无疑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食品的健康安全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 有机食品包装设计的人文关怀

现代社会中,包装的功能已不仅仅限于对商品的保护和运输的便利,包装已成了宣传商品、促进销售和传递情感的媒介。优秀的设计师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会考虑到包装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包装不仅带给消费者物质上的需求,更能体现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有机食品的理念是提倡食品对人的安全性以及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与普通食品包装相比,有机食品包装应该具有更为鲜明的人文关怀和绿色生态理念。

1 有机食品包装形态的人文关怀

一般而言,形态是指事物外部的形状、外观及形式,和其构成的物质、内容或材质等相对。包装形态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形态设计的主体性思考则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定位,用户的使用便利性等指标。“包装设计除了考虑三维空间的结构的艺术性外,还要考虑包装形态与企业产品形象的联系,以及整体形态对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然而,当前有机食品包装设计从形态方面却很少去体现人文关怀,从我国目前国民的普遍收入水平和有机食品的价格来看,有机食品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甚至更多的是作为礼品而销售的。当前市场上有机食品包装流行“过度包装”、“豪华包装”,企业和设计师更多地注重视觉形式和经济价值而不考虑社会的文化指向和伦理价值。因而,在结构方面,很多有机食品通过内包装、中包装、外包装不断增加包装的层数,致使商品包装体积过大,而有机食品本身却分量较小,这本身就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那原本送礼物的美好用心,就这样被商业主义歪曲,变成了这种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豪华的表演,而实质上却更显现出内心的贫乏。”有机食品包装的手提设计和开启方式也值得我们设计师关注,需要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使用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有机食品包装既满足食品本身的安全需要,又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如果商家可以有效的利用结构上的细节进行包装设计,使消费者在享受产品的同时体会到设计师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消费者的关心,这样的品牌和商品就一定可以在市场中取胜。”对于有机食品包装的形态设计,我们应该提倡简洁、实用的原则,应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提倡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包装理念,既要达到包装的功能,又要避免过度。

2 有机食品包装视觉元素的人文关怀

视觉元素主要是指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文字、色彩和符号等,包装更多的是通过其视觉元素来传递信息和沟通情感的,因此,视觉元素对于包装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有机食品来说,要体现其本身的理念和包装的人文关怀更要关注视觉元素的设计。当前很多有机食品包装的视觉元素设计与普通食品的包装没有明显的差异,与普通食品包装相比,有机食品包装的视觉元素应该具有更为鲜明的人文关怀和绿色生态理念,而这种人文关怀和生态理念却正是我们当前有机食品包装所欠缺的。

欧美对于有机食品的包装有较为统一的规范要求,例如,欧盟的有机食品分为四个等级,在包装上用红色编码表示,其后是产品国家名称标示,再后是生产厂家等等;美国农业部于2002年制订了有机食品标签,有机食品包装都可以贴上一个专门的有机标记,这个绿色的圆形标记上有英文的“美国农业部”和“有机”字样,在包装上相当明显。而我国由于市场比较混乱,对于有机食品包装的要求还不够规范和严格,目前我们市场上的有机食品包装还很不成熟,无论在图形、色彩还是标识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食品理念的包装体系,最终导致与普通食品包装相差不大。对于有机食品而言,其包装的视觉元素理应具有自身的特色。―方面,有机食品的包装设计首先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体现人与自然的沟通与和谐,因此,包装的视觉元素设计应贯彻人本、绿色的理念。另―方面,有机食品包装应有统一规范的标识设计使之区别于普通食品的包装。另外,在有机食品包装的图形、文字和色彩方面应尽量保持简洁和单纯,我们要尽力用很少的设计元素营造丰富的画面。让设计语言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把想象的空间留给消费者。尽量较少使用油墨和套色,因为过多的油墨和色彩容易对有机食品造成一定的污染。

3 有机食品包装材质的人文关怀

材质的运用对于包装设计非常重要,合理的材质选择不仅能满足保护商品本身的需求,而且还能给消费者以美感,促进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有机食品包装材质的选择同样需要体现人文关怀。有机食品位于食品金字塔的顶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食品。相关部门对于有机食品本身的检验比较严格,但对有机食品的包装材料的检查往往容易忽视。事实证明,对于有机食品的污染大多是由包装材料所导致的,大量化学材料的运用本身就极易存在安全性和环保性的问题,从很多知名食品企业屡被曝光其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问题就可窥见一斑。一方面,有机食品企业很多时候为了食品防虫、干燥或者保鲜的目的,对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进行杀菌剂、防腐剂或熏蒸剂等处理,这往往会使有害物质残留于包装材料上,进而对有机食品产生污染。另一方面,在包装印刷过程中,大量油墨和溶剂的使用容易对包装材料形成污染,严重影响了有机食品的有机性。

对于有机食品包装的材料,应该提倡使用由木、竹、植物茎叶等天然的有机材料,也允许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其他包装材料,从包装材料的选择、使用、回收和废弃等整个过程都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节约资源、能源,避免废弃物的产生,易回收循环使用等。除了传统有机材料的应用外,选用再生材料也是有机食品包装材料的主要途径,再生材料不仅能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和减少其他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排放。特别是纸质材料的应用,纸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在自然界会很快腐烂,不会造成污染环境,也可回收重新造纸。因此,纸质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成本低、可塑性强、容易回收利用等,但在使用纸质材料时我们同样需要注意材料本身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材料本身无污染。

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1人工纳米材料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1.1人工纳米材料为生物大分子结合人工纳米材料是基于纳米技术而言之上成功的,其在组成上以高分子和胶体构成,在尺度上界定在lnm~100nm范围内。人工纳米材料是人工制造的化学用品,种类很多,在环境中所表现的特征是建立在其组合形式基础上的。人工纳米材料生物成分居多,具有许多生态特征。由于其具有生物大分子的强烈结合性,会与生命物质强烈结合,并以其显著的亲脂特性、配位特性和体现出来的极性效应而渗入到体内。从人工纳米材料的化学组成来看,其比表面积大,众多的原子吸附在粒子表面的周围,使得相邻原子缺少而导致许多空键存在。这就意味着人工纳米材料化学活性极强,特别是吸附能力非常强。人造纳米材料的这些物化性质对于人体和环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这部分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人工纳米材料被称为“纳米污染物”。随着纳米时代的到来,这些人工制造的纳米污染物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要做好防护工作。

1.2人工纳米材料可以产生高级生物的毒性效应人工纳米材料的污染物以纳米级存在,主要在于其强大的吸附性而导致其吸附被大量的污染物而被掩盖,因此具有潜伏性。经过长期的化学结合而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就会产生化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就会污染到环境。纳米污染物在特定的环境狭隘,会渗入到器官内且浓度不断增大,使得毒性效应显性化。如果纳米污染物进入到生物链中,特别是进入到食物链环境,经过高位富集后,就会使纳米的生物性发生毒性效应。纳米污染物不仅具有组合复合性,而且还具有迁移性和扩散性。在任何的环境中,都会存在着多种化合物,它们以各种形体存在,相互之间协同,对环境不断地改变,以使环境成为符合化合物生存的环境,由此而成为复合污染体系而难以控制。纳米级的物质尺度小而吸附力极强,具有较强的迁移性,特别是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极大的扩散力。从物理性质上来看,这种扩散的形成是基于布朗运动和介质涡流而促成的。如果在纳米分子的表面所吸附的颗粒物携带有生命体,就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发生扩散性的污染效应。

1.3人造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而导致污染范围扩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掌握了纳米技术而将其在生活中普及。基于经济理念而运用纳米技术所生产的各种消费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触纳米材料,纳米污染物也开始接近人体,威胁到人体健康。纳米污染物融入到生态环境中,很容易与人类的皮肤接触。皮肤对于宏观的颗粒物具有阻挡性,但是纳米级的材料粒径仅为头发丝直径的1‰,已经纳米碳的直径仅为0.5nm,这么小的颗粒通过简单的扩散,就会穿过皮肤屏障和肺血屏障而渗透到人体中。纳米颗粒之小,对于人类的呼吸系统具有强大的侵袭力。当纳米污染物进入到人体的肺部,就会在肺泡上逐渐沉积下来,透过细胞而扩散到人体的全身,对人体的各项机能具有极大的威胁力。纳米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毒性,美国著名的毒物学家欧博德瑞斯特(0berdorster)经过研究提出,在一些聚四氟乙烯材料中,直径低于20nm的颗粒性物质会在空气中漂浮,严重污染环境,并直接或者及间接性地渗入到生物体中。欧博德瑞斯特通过实验证明纳米污染物的危害,将实验用的小白鼠放置在悬浮着纳米颗粒物的环境中,大约15min后,小白鼠就会死亡。但是如果环境中的纳米颗粒物直径超过120nm,实验小白鼠就没有产生发病效应,依然存活。

2解决纳米环境安全问题的途径

目前运用纳米技术制作的人造纳米材料还没有在社会中普及,但是其对环境安全的威胁已经引起关注。纳米技术的运用是为了能够使人类更好地生活,对于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则需要从学术角度以技术性评估,并做出安全评价,这就需要对纳米技术以及人造纳米材料在应用领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以认识。纳米材料研究的学科覆盖面广泛,除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外,包括电子学以及交叉学科也会有所涉及,在对人造纳米材料进行安全性评估中,就要材料的纳米负面效用进行综合性评价,以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措施。在纳米材料生产中,处于工业环节就要把好环境风险关,以防止纳米污染物泄露于环境中。建立纳米风险监控系统,并制定出泄露风险标准、安全操作条例,在纳米材料的运输上也要按照规定执行。此外,还要注重纳米材料的回收,在生产人造纳米材料的同时,要发展纳米材料绿色处理技术,以避免人造纳米材料在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对于纳米材料的使用要予以控制,强化纳米废弃材料的处理,大力开展纳米材料的防护研究,以提升纳米材料在应用领域中的安全性。

3结论

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听力焦虑;源由;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56

听力作为高考中占了总分1/5的一个大项,其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很多资深语言研究者认为,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对大脑积极性要求极高,综合了测试者语言信息接收(听),语言信息存储(记),语言信息处理(理解),语言信息输出(答题)的系统化流程,其难度可想而知。幸运的是人类作为一种天然的高智商动物,在日常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样一种高要求,高负荷,高强度的脑部运作。因此,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与高考英语的其他题型相比,听力是对学生词汇量(学生极度怕这个)要求最小,语法结构(学生最怕这个)要求最低,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得分率最高的一个项目。而对于另外那一小部分同学,这个最容易得分的项目就成了他们的“恶梦”了!别人得高分的项目,自己得低分,这是为什么呢?上次怎么也是这样呢?下次会不会还这样呢?为什么会每次都这样呢?――我听力就是不行!!!听力焦虑(listening anxiety),由此开始发端,继而可能发展,再不注意就会恶化,若还不及时治疗……(大家懂的)。既然如此,我们就来正视一番困扰着一部分同学的听力焦虑症。

一、听力焦虑是什么

首先,焦虑症是什么?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它是:in psychology, a feeling of dead, fear, or apprehension, often with no clear justification. Anxiety differs from true fear in that it is typically the product of subjective, internal emotional states rather than a response to a clear and actual danger. It’s marked by physiological signs as sweating, tension, and increased pulse, by doubt concerning the reality and nature of the perceived threat, and by self-doubt one’s capacity to cope with it. Some anxiety inevitably arises in the course daily life and is normal; but persistent, intense, chronic, or recurring anxiety not justified by real-life stresses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sign of an emotional disorder. See also stress.

其次,听力焦虑具体又是什么呢?听力焦虑是指听力课堂上进行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知评价,预料或担心可能听不懂对自我,自尊产生的威胁,导致其听力理解效力降低或中断,并伴随有紧张,不安的情绪体验。(陈秀玲・英语听力理解与焦虑状态的相关研究及教学的启示)。

也就是说,所谓的听力焦虑就是由于害怕自己听不懂,做不好而在听力尚未开始之前就产生的一种不利于听力理解正常发挥的障碍性心理不安。那么,为什么有部分同学会有这样的情绪呢?

二、听力焦虑从哪来

第一,学生对听力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在平常的听力课堂或测验中表现的不如其他同学,于是自认为听力真的很差,对平时的听力训练往往选择放弃。尤其是教材安排提供的听力课程,由于与高考的题型存在差异,往往被部分教师及同学们放弃。(而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整套教材的听力课是按照一定的语用效果的逻辑结构而设定的与高考紧密相关的系统化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与不同话题相关联的语料库,因此是不容忽略的。)而放弃的结果必然是听力能力真的没有提高,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遇到重要考试往往更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消极的怀疑。

第二,学生自我的口语、发音发展状况,对英语语音语调的熟悉程度往往也是学生产生这种焦虑情绪的一个种源。有听力焦虑现象的学生常常会声称自己没听懂,或是听见的材料根本来不及反应,重要信息就已经在处理材料的过程中溜走了。部分学生和教师会将此归结为学生先天的在反应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可众所周知,听力材料一般都是普通的日常对话,不是奥数题,基本上不能挑战高中学生的反应能力。试想,同样的话翻译成中文讲一遍,估计答题是没有反应能力挑战性的。差别就在与它不是中文。这种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脑部高效能运转(日常交流)又多了一大项工程――双语语际转换。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语际转换必然要求我们对语言的熟练掌握。测试者本人的发音与听力材料朗诵者的发音如果有较大的差异,所听到的材料在自己记忆的语料库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那么必然会导致自己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对目标语言语音语调的不熟悉也会导致信息处理的效率降低。而在听力测试的过程中每一秒钟的时间浪费都有可能意味着有效信息丢失。

第三,听力题本身的特点。听力题与其他题型最大的差别在对时间的把握上。测试者可以根据需要有弹性地安排单选,完型填空等题型答题时间,审题次数。而听力的时间,听的次数也是规定的,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多听或慢听。尤其前5段对话,其不重复性决定测试者必须在只听一遍后做出反应,若有犹豫不决则其导致的时间上的拖延往往会引起下一题甚至下下一的漏听,而某一两题的漏听又必然多测试者后面答题的心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焦虑情绪。而听力本身又是整张试卷的第一大题,其解答状况又无疑给其余各题的解答在情感上定下了一个乐观或悲观的基调。

这样看来,听力焦虑给测试者带来的影响不可谓不大。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让它对测试者产生尽量小的影响呢?

三、如何应对听力焦虑

既然焦虑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能力的否定提示,归根到底是个心理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心理上先尝试让测试者摆脱这种消极情绪。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战略上藐视听力,让有焦虑情绪的测试者重拾信心,让他们认识到听力并非他们认为的那么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指导往往对学生的心理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诸如“怎么到现在了听力还这样”、“全班估计就你没答对”、“你是打算明年再解决听力问题吗”、“真是没的救了”这一类的评价应该完全从教师的字典里消失。他们只会让学生越来越相信他们真的不行。而所谓的鼓励,打气也绝对不是说一些令学生误解为只是运气不好而已,听力没什么,可以暂时忽略,之类的话。问题是让学生明白听力不可怕,方法和训练都能够得法完全是可以克服的。做到战略上藐视,还必须要注意战术上的重视。

首先,必须承认英语是一门讲究综合能力的语言类学科,不能完全孤立地说如何提高某一个题型的答题能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焦虑问题,必须注重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必须按照听力题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且行之有效的指导性训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听力课堂,对课本的听力材料及要求做出适量的增减,让它变成适合学生,且能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工具。教师应当摒弃从头到尾逐条听(高一时的做法。目前有些教材的听力材料真的很不考虑学生的状况,不对照材料是听不到什么内容的,教师播放听力时一般又不让学生看,于是学生无法找到有效信息,不能有效答题,最终越听越无聊,最后放弃,听力焦虑由此产生),或是遇到听力就跳过(高二时的做法。已经产生听力焦虑的学生无法得到适当训练的机会,从而听力焦虑继续发展)这样的做法。应当充分注重每单元听力的语用功能词汇,表达方式,促进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语料库。

第二,按照高考的考测方式进行标准化的成套考题训练,让学生习惯高考的听力难度,时长,同时掌握高效听力的方法,学会抓关键词(通常体现为时间、地点、价格、数字等信息词汇),根据材料中设定的语义环境及语用功能对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做出正确的判断(注意说话人的语气,某些有强烈感彩的词汇,尤其注意however, but, even if ,while, can’t agree more 等高频态度体现表达法)。为了达到最佳的高考模拟效果,教师在播放听力时最好不要停顿,一次性播放完全部材料,再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有选择性地重新精听部分题材料。对于部分有听力焦虑的学生,可以单独采取多次重复精听的方式让他们充分理解材料内容,再让他们自己指出材料中的关键词,由此逐步掌握听力的解题技巧。

第三,通过阅读材料及听力材料的跟读更正学生的发音并促进正确语调的形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他自己英语学习经历时指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听外文广播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对其后来阅读大量外文文献资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盲听,不管能否听明白,至少耳朵在跟着广播的速度接收信息,大脑也在相应地做出反应。而跟读大篇幅的阅读材料则可以帮助学生内化吸收英语语音语调(培养出学生最喜欢的东西――语感),从而更能把握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跟读听力材料则是最有意义的一项措施,通过它学生们可以积累高频话题的相关词汇,表达方式,直接为高考提供语料准备。

第四,考前做好一系列的细节上的准备帮助测试者克服听力焦虑。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完试卷后及时阅读听力题,在听力试音结束之前完成所有听力题的预览,帮助预测关键点。

2. 如果发生某题漏听关键信息的现象立即进入下一题,千万不要在上一题上纠结,后悔。随便选个答案还有1/3答对的机会。

3. 某些听力题可以根据常识进行预测(如10年安徽高考的13,17题)。但预测后一定要再回到材料确认答案。

4. 高考答题卡必须保持整洁,而试卷是可以随便最标记的。听的同时可以在题目上做记录,以保证答案的可靠性。

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现场施工 施工管理 完成施工任务

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应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个人的观点出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技术问题。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特别是装饰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

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洞悉具体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了然于心,做好各方面突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以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技术交底,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材料特性,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而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质检手段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所以,必须做好技术储备,针对每一工序、每一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第二、材料问题。相对于土建施工,装饰工程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的一面,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的问题。因此,针对材料的问题,必须解决好材料的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材料供应。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②、材料采购,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③、材料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④、材料发放。使用追踪,清验。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关的材料保护措施。

第三、施工的问题。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对于进度,原则上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项目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在所难免,绝对不能模式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道工序,严禁偷工减料。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层层的检查,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第四、人员管理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出来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首先,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一些,就需要我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培养凝聚力。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面对工期紧逼,技术复杂的工程,只有坚决服从指挥,才能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第五、资料管理的问题。一个项目的管理,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认别,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个竣工资料这一项。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一一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如有遗漏,将经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第六、成品保护的问题。针对装饰工程的特点,成品保护可谓至关重要,作为最后的一道工序,任何一小点的破坏都会从整体上破坏美感,影响工程验收。对于成品保护,必须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做法来防护。所谓主动,即采取相应的相关防范强制性的制度,比如不准在成品地面上使用铁梯等规定,所谓被动,即采取相关的防碰撞等手段来保护成品,比如在玻璃等易碎品上遮盖胶合板等措施。总之,必须对成品保护问题天天讲、日日抓,重典治理,加强灌输成品保护的意识,提高工人的认识。

施工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是反映各地区建筑业的平均水平,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以及有关取费标准得出。计划成本,指项目部按计划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前计算的成本。实际成本,是施工项目在施工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可揭示成本的节约或超支,说明经营效果。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比较,可反映项目的盈亏情况。 第七、施工安全的问题。主要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接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