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产品营销理念

农产品营销理念

农产品营销理念

农产品营销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近郊农户;市场营销;增加农民收入

1、引言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将“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放在首位。《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就农民收入问题,相关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周其仁(2002)从产权角度切入,聚焦制度经济学,认为农民增收的关键和焦点是产权的清晰与保护。杜青林(2004)提出,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进行大胆的理论创新。当然,还是强调政府在构建农村体制方面的主导作用。张红宇(2004)从城乡收入差距的平抑角度,研究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

这些专家学者以精湛的学术素养和的悠远的人文关怀对“三农”问题中所包含的农民收入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不懈的探索,站在整体层面,立足学术根基,把握时代脉络,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证研究,均对“三农”问题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宏观毕竟难以替代微观,制度和政策也不能取代农民作为主体的活动效果,农民的劳动努力毕竟还需要从技术和方法的角度提升,才会使得潜在的收益转变成实实在在收入。

城市一角:在某一小区的下午四点,开来一辆农用三轮车,一个风尘满面的中年男子,把塑料袋、编织袋等往地下一铺,各色时令鲜菜放置于一个个透明塑料袋中,敞开口子,任小区的居民挑选。这种销售方式简单、初级、原始,既无理念支撑销售,也没有品牌促销,更无法提供广告宣传,也就难以培养忠诚的客户和增加菜品以外的超值收入。

为此,本文选定近郊农户生产、营销为对象,以现代营销理念构建和营销技术的理论为基础,分析近郊农户农产品营销行为,试图给出一系列政府政策层面的建议以及农户营销行为的改善,以进一步提高近郊农产品农户的收入水平。

2、近郊农产品农户营销特征分析

近郊农产品农户与其他区域和类型的农户相比,具有非常独特的市场优势及其由这种市场优势带来的增收机会。

这一市场体现出如下的鲜明特征:一是观念引导消费。这一市场的驱动力量,早不再是生存,而是各种各样提升生活质量、享受丰富生活的新观念。当健康流行一时,人们就奔向健身房。当绿色成为焦点,人们纷纷为绿色蔬菜买单。当休闲粉墨登场,人们纷纷呼朋唤友、远足采摘,充分享受繁忙工作中短暂的乡村宁静。每一个观念的流行,都会为近郊农户带来商业机会。二是市场空间广阔。近郊农户面对的是一个人群密集、收入丰厚的集中型市场。不但总量巨大,而且还支持不同档次和区别标准的细分市场。这就为近郊农户充分利用营销手段发展自身的广阔空间。这一市场既能够提供单一产品的大量销售,又为独特的产品理念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三是阶段特征明显。如果说过去三十年的发展焦点是工业产品、电子消费品的话,那么未来的发展将是休闲、绿色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四是未来扩张增速。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进一步增加,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人口增加意味着市场量的扩张,收入增加标志着市场质的改善。五是竞争日趋激烈。如此特征的市场,绝不仅仅为近郊农户提供了机会,还会吸引更多实力强大、技术先进的竞争者进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竞争的强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

3、约束近郊农户收入的营销因素及对策建议

面对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近郊农户还需要充分提高市场认识、充实营销理论,强化营销实践,才能把潜在的优势转变成为现实的收入。

3.1 面对传统的产销观念转变为现代营销观念的矛盾,近郊农户要转变传统销售观念,建立现代营销理念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把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市场需要的过程。近郊农户不能延续传统市场特征行为:对市场需求和变化视而不见。把握未来的市场需求是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精髓。要从过去习惯的生产、销售流程中解放出来,转变成预测、生产流程。通俗地讲就是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是先生产产品,然后再寻找销路。这就要求农户在生产之前,就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了解和把握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以及变化趋势。现代营销理念告诉我们:产品不仅仅是单一的物品,而是由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观念结合体。一般包括三个层次:核心层、服务层和附加层。而近郊农户在这一产品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定义下是大有可为的。

近郊农户生产的时令鲜菜可以进行简单的包装和预处理;时令鲜菜在经过简单的包装处理以后,就能够进行相应的品牌建设,甚至可以选择专门的渠道策略。

3.2 面对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与市场之间的矛盾,近郊农户要立足现代营销理念,建立专业化营销组织

近郊农产品市场营销组织包括如下内容:

3.2.1 农产品市场调研组织

如上所述,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农户首先面临的是生产什么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进行产前的调研活动,而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是难以承担这一重任的,因此就必须建立农产品市场调研组织。这一组织经常性、专业化的进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农产品的市场调查预测活动,了解掌握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农户决定生产什么提供参考,尽可能减少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

3.2.2 农产品生产技术服务组织

农产品的市场调研组织解决了近郊农户生产什么的问题,而并没有解决农户的如何生产问题。需求变化所决定的农产品生产往往与农户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就是他们过去没有生产过的产品和闻所未闻的生产技术。如何生产具有市场需求而自己又从来也没有生产过的并没有掌握技术的新产品,对于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来说是一个现实的具体问题,这就必须建立农户生产技术服务组织,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研究、推广、指导和服务工作。

3.2.3 农产品要素采购组织

“用何生产”是农户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分散小规模经营农户在从事农产品生产时,受经营规模的限制,对农产品所需要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要素需求数量有限,对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价格等也不完全了解,因此,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上极不便利,也没有谈判优势,这就需要建立农产品生产要素的采购组织。这一组织代表各个农户进行集中批量的采购,既可以享受批量折扣,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又可以避免单个农户购买由于不识货、不了解市场行情而出现的上当现象。

3.2.4 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

“如何销售”是农户面临的另一个棘手问题。当农户生产出产品之后,面临着运输、仓储、保险和销售等一系列的障碍,这就要求建立农产品市场的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把农产品从分散的农户手中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运输、仓储保险和销售等活动。只有通过市场中介组织,才能够克服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在营销之间的矛盾。

就如何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组织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农户经济组织要从政府推动转变为政府引导、农户自主。那些由政府直接干预而建立的经济组织的生命力较低,明显不如通过引导或者自发的经济组织更加有效。实践表明,建立各种农户经济组织,政府的一厢情愿难以达到目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由政府引导,提高农户的认识并给予必要的支持,由农户自主组建各类农户经济组织。其次,要体现农户在经济组织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形成农户利益共同体,保证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第三,提高近郊农户自身组建、运作新兴经济组织的能力。在组建和发展农户的各种经济组织过程中,政府的宣传、引导和扶持势必不可少的。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发挥经济组织的作用,农户就必须具有自主组建和运作新兴经济组织的能力。否则,即使政府为农户建立了各类型的经济组织,但是由于农户缺乏驾驭这种经济组织的能力,这种组织也很难生存,更遑论发挥作用。因此,切实提高农户的自我“组织”能力是大力发展农户新型经济组织的关键。

3.3 面对农产品市场营销人才奇缺的矛盾,需要大力培养近郊农产品市场营销人才,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队伍

现实的情况是,农产品市场营销人才严重缺乏。如何大力培养农产品市场营销人才就成为当务之急。

就近郊农产品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对长期直接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大户进行短期市场营销培训,使他们成为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役军”。从共青团山西省委实践部对农村产品经纪人的短期市场培训及其效果来看,对农村产销大户进行短期市场营销培训是一种符合农村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其次,各类院校和相关咨询单位,以职业技术培养而非学历教育的方式,对农村青年进行农产品市场调查、预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策略、方法等技巧等的实务培训,使他们成为近郊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后备军”。第三,各类农业院校开设农产品市场营销专业,招收农村中的高考合格考生,通过系统的农产品市场营销尤其是国际农产品营销的学习和研究,成为农村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国际军”,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充实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

3.4 面对农户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营销投入短缺的矛盾,组织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和专业营销咨询机构,为近郊农户提供专业营销服务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电视节目中欣赏美轮美奂的产品广告,这些产品广告创意独特、想象奇妙、制作精美,对产品狂销全国、建立品牌和锁定客户功不可没。“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孔府家酒就横扫全国;麦辣炸鸡德克士,色彩艳丽,让人垂涎欲滴,很有大快朵颐一番的冲动;高科技英特尔芯片也不落人后,酷睿双核处理器,做的家喻户晓。但是,有谁又见过近郊农户所生产的时令鲜菜、农副产品做过这样有创意、有影响、有效果的广告吗?难道是他们不需要做广告?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制约他们对广告促销环节薄弱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费短缺,难以进行大规模的、针对目标市场的广告投入。没有投入,自然也就鲜有专业营销机构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营销服务,而缺乏专业的营销服务,自然也就难以摆脱摆地摊式的初级营销模式。

在这一问题上,政府也是大有可为的。

一是要转变观念,营销也是生产力。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一直以来扶持观念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一是重技术,轻营销,甚至没有营销这一项;二是重实物,轻服务;三是重政策,轻措施。好像只要制定了相关政策,近郊农户的市场营销水准就会自然而然的提升到一定程度。

二是要加大投入,把营销项目扶持纳入投入计划。在政府加大对农业的各项投入中,把对近郊农业、农产品的营销项目投入列入扶持计划。协调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近郊农户的产品营销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三是制定政策,督促和引导相关机构为近郊农户营销服务政策。组织营销教学研究单位和营销专业机构为近郊农户提供专业营销服务。组织为近郊农户营销方案设计的招标,组织近郊农户营销研讨会、学术论文竞赛等,规定相关机构每年不少于50个小时的为近郊农户农产品营销培训、咨询等的免费服务时间,对提供免费服务的有关组织和机构提供相应的课题优惠和经费支持等。

结束语

农民的增收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农民的增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农民,有着不同的政策取向和技术诉求。本文认为,对近郊生产农副产品的农户来说,自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面对的是空间巨大、层次众多、机遇纷纷的市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他们的增收状况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农户,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和拓展空间。而制约他们增收的因素除了各项政策环境和自然技术的支持以外,营销观念、营销手段和政府提供营销服务缺位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本文正是在这一点上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原因,并初步提供了快速、有效提高近郊农副产品农户营销水平的政策建议和实施措施。(作者单位:山西工商学院通才学院)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杜青林,《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理论创新》,《人民日报》,2004年02月11日。

[3]张红宇,《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3日。

[4]周其仁,《农民收入是一连串事件》,中国三农信息网。

农产品营销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农产品;营销策略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随着机械化的逐步推广,全球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是这种成绩主要基于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在生态文明理念日趋深入的当下,这种基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无法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需求,[1]而且无法满足民众“绿色健康”的微观生活需求。在此背景下,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了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理论模式。[2]从内容看,循环经济是静脉经济与动脉经济两种类型经济活动发生耦合与互动所形成的具有自我循环机制的经济复合体。[3]作为一种顺应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实践明显落后于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才开始真正推行循环经济,而我国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入循环经济理论。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尚开始在实践层面对循环经济进行局部范围的应用推广,其中生态农业是其实践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生态农业领域,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虽然已经开启征程,但营销过程中出现的“宣传重于质量、口号重于实际”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应当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导向,在各个环节深入贯彻循环经济的指导原则,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

自从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KennethE.Boulding)1966年在《即将到来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TheEconomicsoftheComingSpaceshipEarth)一文中提出以来,“循环经济”得到了世界各国众多学者的肯定与推崇,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导思想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三大原则不是分割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相互影响、和谐共生的整体。首先,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减量化既要求从输入端减少资源投入量,也要从输出端减少污染排放量,即以预防而非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只有在源头和终端采取减量化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生态危害。其次,再利用是对于源头无法消减的污染物和消费者使用过的旧物旧货等,借助技术手段,通过再处理使其回到经济循环中。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进而减少资源消耗。最后,作为循环经济在输出端的表现,资源化原则是指基于各种技术手段对完成使用功能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和循环利用,以减少最终处理量。资源化既包括把一类物品转化为不同形式同类物品的原级资源化,也包括把一类物品转化为不同类型新物品的次级资源化。[4]

三、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产品是旨在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和生态、经济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下的农产品,即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农产品。我国营销市场目前涉及的生态农产品主要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农产品营销是在生态经济和绿色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以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发展和个人消费需求和谐统一为目标而展开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等活动。[5]开展生态农产品营销不仅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缓解“三农”矛盾的重要举措。在内外双重需求的驱使下,虽然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初步形成了品牌营销、订单农业、产品直销、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物联网等多种营销模式,并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而言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在农产品营销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特别是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在处于落后状态,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生态农产品营销观念落后。由于生态营销观念在我国形成相对较晚,再加上我国大多数涉农企业的创建者都是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个体户,他们往往为了追求产量采用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即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素、动植物激素、保鲜剂等有害化学物质。虽然农产品产量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产品的品质却大大下降,关键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除了生产环节的非生态化之外,其它环节也有不少问题,比如很多农业企业在运输环节不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包装运输,甚至故意“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生态农产品的品牌信誉。第二,生态农产品营销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较多。虽然在国家对生态农产品营销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产品市场监管信息进行了较为及时的,但在实际层面并没有有效遏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频频出现。一方面,由于宽阔高效信息平台的缺失或者信息渠道的不畅,生产者不能及时获取生态农产品的准确市场信息,使得其生产与市场需求产生脱节,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和现代农业知识的贫乏,农业生产者对于鱼龙混杂的信息难以辨别真伪,总是以一种侥幸随意的“冒险”心理进行生产经营,这在注重市场细分和准确定位的当下社会自然容易出现生态农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不利于生态农产品的营销和消费潮流的形成。第三,专业化生态农产品营销人才短缺。作为一种高层次消费,生态农产品营销需要具有大批量既懂生态农业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知识的专业人才支撑,在社会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专业化人才显得更为重要。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产品营销人员基本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往往集生产销售于一身,很少严格按照现代营销理念对生态农产品经营进行系统化运作。尽管也有部分生态农产品营销企业对人才进行了细化区分,使早期的农产品销售商贩转变为生态农产品营销的经纪人或经理人,但他们依然缺乏专业系统的现代营销知识基础,而这会影响生态农产品营销的长远发展。第四,生态农产品营销的公共支持力度不足。生态农产品营销发展的一个前提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维护,尤其是需要高度洁净的空气、水分、土壤等,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等公共机构的干预性支持。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目前法制体系依然不完善,特别是缺乏一整套专门的生态农产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使得生态农产品营销缺乏有效监管。

四、循环经济视角下我国生态农产品营销的策略思考

在提倡绿色消费的社会环境中,生态农产品营销是消费的主流趋势,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尽管当前生态农产品营销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挡这一趋势,但是我们应当积极融入循环经济的绿色理念,通过策略的规范完善使生态农产品营销成为经济常态化现象。第一,政府等公共机构要在全社会层面发挥引领宣传作用,倡导生态农产品消费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向导,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形成了绿色生态消费理念,才能保障生态农产品营销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国家要积极利用各种公共媒介平台通过多元化手段进行生态农产品消费知识宣传,既要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了解接受生态农产品知识,进而从源头提供健康的生态农产品,也要对普通消费者进行健康生态知识教育,使其明白生态农产品与个人健康与环境生态的统一关系,从而乐于接纳生态农产品。第二,国家要完善制度建设,培育健康有序的生态农产品营销环境。生态农产品是一种成本较高的绿色食品,其价格高也经常成为不法商贩投机钻营的“诱饵”,因此国家一定要完善法制建设,尽快出台专门的生态农产品营销法律法规,一方面要通过立法执法杜绝生产者使用有害化学物质,保证生态农产品源头的“绿色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质量检查制度杜绝或严惩通过乱贴“生态”标签“以次充好”的不法现象。第三,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渠道,降低生态农产品营销信息的不对称程度。首先,政府部门要利用公共媒体的诸多优势,加强与生态农产品企业合作,及时生态农产品信息,特别是要向公众及时公布生态农产品的绿色标准。其次,生态农产品企业要借助店内展示、店内品尝、销售展示、网络宣传等手段积极开展生态农产品营销活动,增强生态农产品在民众中的影响力。第四,采用立体化的生态农产品营销组合手段。首先,要根据我国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态农产品价格,比如对资源紧缺的生态农产品制定较高价格,实施适销厚利策略,而对于需要尽快占领市场的生态农产品可以制定相对较低的价格,走薄利多销策略。其次,选择适当的农产品分销渠道。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创建生态农产品销售中心,建立生态农产品连锁商店,设立一批生态农产品专柜、专营店或直销。另外,生态农产品企业要加大品牌广告投资,塑造绿色品牌形象,通过对品牌的打造,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循环经济下的农产品绿色营销[J]江苏商论,2006(7):69-70.

[2]王淑芹,杨倩,李玉红.循环经济环境下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3(1):42-44.

[3]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1):26-38.

[4]刘荣章,翁伯琦,曾玉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模式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5):23-27.

农产品营销理念范文第3篇

月无百日圆,花无百日红。任何行业的市场不可能永远的红火。对于农药来说,也不例外。观察农药市场,己经感觉到今年农药市场的淡季缓步来临。日前,走访了几家颇有代表性的农药企业和市场经销商,从现状来看,厂家、商家冷冷清清、旺季畅销的局面不见了,火热的农药市场渐渐地凉了下来。面对农药市场淡季的不利环境,面对产品销售不畅与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农药企业的市场营销怎么办?笔者为此深入几家农药企业进行调研,和董事长、总经理、营销副总,销售部经理以及区域市场经理、经销商以及业务主管等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在听过他们的看法和意见后,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分析。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营销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紧贴市场前沿,以变制变的营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为此,农药企业淡季营销工作必须实现五大转变: 1茵销观念的转变 观念创新是市场营销的重要前提。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哪些公司能在未来岁月中兴旺发达?是那些视理念高于一切的公司”。对于农药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一要确立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地位的思想,坚持一切经济活动以营销为中心,营销以市场为中心,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必须转变营销观念,树立只有疲软的企业没有疲软的市场的观念。在观念的转换上,比如“农药”产品应在每年的旺季伊始推广新品和拓展产品线等等,必须调整这种思想观念。因为,在淡季各竟争品牌的市场攻势,市场营销工作减弱,销售政策不明,新的销售政策还没有公布,渠道也处于观望态度,这些都为企业淡季推出新产品创造了机会。二要树立淡季不淡的思想。要强化促销服务手段,调整市场布局,稳定开辟销售渠道和网络。进入淡季后,农药需求由热趋冷,农药销售量逐步下滑,大多经销商和一些农药超市或植保医院也因农药销售量有限、库存逐渐增加而不大愿意经营。但新的营销观念和思路决定着淡季农药产品的出路,也决定着农药企业的未来。如我国北方农药市场进入淡季的现象较为突出,而南方农药销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市场需求量较为稳定,潜在消费力较大,所以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重新进行市场布局,转变营销观念,把淡季农药市场的重点放在提升南方市场上来。虽然北方农药市场进入淡季最为明显,销量较之旺季会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而且同一地区相比固化与提升的难度较大,然而广阔的农药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近9亿农民,在全球23亿农民中,中国差不多占五分之二。专家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防治病虫害面积达60多亿亩次,使用农药30万吨(折百)。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病虫害相对高发的国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时间长且范围广。尽管农药市场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我国农药市场基数大,不论是淡季和旺季,其发展空间之大是可以想象的。即使在农药市场淡季,只要用心挖掘同样具有潜力和不可多得的市场机会。但淡季农药市场的确不太好做。做淡季农药市场的关键是如何降低价格、引导用药和存储农药,使广大农民改变用药储药观念。企业要拓展淡季农药市场,必须进行农药市场调查,弄清淡季农药产品价格、相关企业产品价格以及广告费用,进一步把握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特征,找出淡季农药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找准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占领淡季农药市场的制高点。三要从“竞争”思想向“竞合”观念转变。随着相互依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商战竞争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只有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合作才可以使现有的蛋糕更大或更多。我国农药行业由于缺乏一种协调和约束机制,带来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近几年的价格战使许多企业元气大伤,内耗严重,更不用说能化解国际风险,共同实现自我保护了。所以,树立“竞合”观念,采用联合“战术”,少与其他企业争强斗胜,是现代市场条件下企业参与竞争的最佳方案。 2营销战略的转变 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经营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的分析,确定市场营销目标,对企业市场营销诸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并制定出为实现此目标的长期方针和策略。在营销战略的转变上,应当根据农药进入淡季的实际,结合市场变化,制定不同于旺季的营销战略,着重解决淡季销售中的关键问题。众所周知,农药属于季节性的农化品,用~,GR~乙:.....药观念受季节影响改变大和淡季客户信心不足要货量不多是当前销售的两大难题,这些因素给淡季农药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固化现有市场,进一步稳定开辟销售渠道和网络,必须在淡季营销战略上,强调抓终端、固终端、服务终端,强化终端,引领市场潮流,围绕终端运作整个淡季市场。为了实施淡季市场营销战略,企业要运用各种可能的营销策略和手段,组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策略。包括信息收集、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开发、定价广告,促销、售前、售后服务和企业形象塑造等,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分析技巧,努力做市场需求的创新者和开拓者,充分利用国内外农药市场的不平衡性,发现和把握市场的潜在需求,从而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如我国农药市场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地区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北方进入淡季,南方则进入高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暖湿气流强劲从而压迫夏季雨带逐渐从长江一线北移到淮河流域,这样每年7、8月份河南中南部雨水会偏多。气候状况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日前从河南省农业厅植保站获悉,经河南植保站专家介绍,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发生病虫害面积和程度因作物品种不同而异:秋季棉花病虫害总体将偏重发生,预测发生面积7000万亩次;水稻病虫害将中度发生,局部偏重,预测发生面积2500万一3000万亩次;玉米病虫害将中度发生,局部地区偏重,预测发生面积8000万一9000万亩次;蔬菜病虫害总体将偏重发生,预测发生面积3500万亩次:果树病虫害总体将偏重发生,预测发生面积2500万亩次;蝗虫害将中度至偏重发生,预测发生面积230万一250万亩;棉铃虫害总体将中度发生,预测发生面积在5000万亩次。在别的地区进入淡季了,可河南棉花等作物的用药还在持续增加。再如,我国进入了淡季,别的国家则不见得。国际农药市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农药需求的多少与气候的变化、虫害的多少有很大的联系。就总体来说,全球农药的需求量还很大。自1999年以来,国际主要粮棉豆农产品连续出现当年产不足需、库存持续下降的局面。粮食库存的下降和价格的上升,将为国际农药需求的增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08年全球粮食产量将增长8%左右,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量也将比去年增加3%左右。因此,东方不亮西方亮,世界上国家间的气候、农业种植结构不是整齐划一的,国际农药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为我们淡季销售提供了商机。所以,要在战略上逆向思维,狠抓出~::口,加大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农药产品营销力度,扭转淡季销售的被动局面。但由于淡季销量有限,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因此我们在出口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改变出口结构,提高高附加值高利润农药在总销量中的占有比率,这样做有利于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盈利能力,否则即使出口量很大,但经济效益不好,出现销售亏损,就失去了淡季出口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在培育国内市场新的增长点的同时,高度重视出口工作,重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2005年农药行业的出口形势令人鼓舞。特别是青岛农药等企业出口成绩喜人。所以,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出口的良好局面,而且要更加努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加紧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加快国际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农药出口力度,对重点国家农药市场的重点客户加大工作力度。顺应非农市场的用药倾向,固化城市园林、草坪、灭蚊蝇、灭老鼠等非农用药市场。城市非农用药市场比较固定且有存储的习惯,城市市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南方大城市非农用药销量下降幅度较小,还有较大的潜在消费力,因此就要把做好淡季农药市场的重点放在提升大中城市非农用药市场上。城市非农用药市场的固化需要顺应市场需求倾向。要知道,市场活动的基础是消费者的需要和需求,要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估计城市非农用药市场对农药产品的需求量和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如果及时推出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的各种奖励措施,如对选用本品牌农药者免费送达,达到一定数量者,有一定赠送。那么农药淡季可能要变成旺季了!#p#分页标题#e# 3曹销手段的转变 营销手段创新包括两方面,一是“硬手段”,即技术创新;二是“软手段”,即服务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数字营销”、“网络营销”、“电子营销”,即实现服务全过程、营销业务处理全过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以畅通的信息流,支持客户服务的快速响应,支持业务过程的量化管理。通过服务创新,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导入新的理念,构建新的机制,拓展新的内涵。结合客户的实际要求,树立“大服务”的思想,实现零距离服务,让客户满意。引导职工从认识上实现“要我为客户服务”到“我要为客户服务”观念的转变。首先,抓紧时间兑现客户的前期销售返利,解决遗留问题,做好前期销售结算这样才能使客户消除顾虑;强化后续的销售服务工作是当务之急。淡季客户要货量不多,不论客户要货多少,都应当及时供货,如果服务不周,客户很可能会放弃:其次,厂家应出台比旺季更优惠的销售政策,强化促销手段,重新设计销售方案,切实加大营销力度,特别要进行营销创新,利用独特的营销方式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产品和企业的信息,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认可度。对重点市场,销售渠道广、营销网络全的重点客户增加客户返利率,且返利当月清等。如苏北一家农药公司面向重点市场的各个环节推出“零风险”服务,每瓶农药上都印有免费服务电话,业务员每天要保证辖区终端店里的产品陈列整齐,并帮助终端加速走货。 4产品结构的转变在现代市场中,各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价格、促销等方面,而且越来越多地从商品本身表现出来。产品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内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农药行业竞争特性其实是技术为本,市场为翼。要强化市场之翼,就必须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着重于产品的换代升级,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加大新产品的销售力度,不断提高竟争力。因为产品开发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特别是淡季,更是如此。因此,必须根据销售淡季的季节特点,进行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出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适销对路的农药产品。为了使开发的产品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企业的产品开发要立足于服务于市场和消费者,大胆创新,走出具有企业个性和产品季节特色的新路子。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用药特点和农业虫灾的改变,用新技术开发适合农药市场需求和富有特色的新品种。在冬季是北方农药销售的淡季,但冬季也是北方大棚蔬菜生产的好时机,于是一些精明的农药厂家纷纷推出了适合大棚蔬菜专用的生物农药,不仅赢得了淡季市场,避免了淡季农药的大滑坡,而且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5营销管理的转变俗话说得好,纲举目张。营销管理就是市场营销的纲。营销管理可分为四个阶段:计划和指标下达的过程;营销工作的实施过程;监督、检查、规范工作行为的过程:总结兑现,进一步采取措施,持续改进的过程。而居中的两个阶段往往被许多企业所忽略,即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过程管理成了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软肋”,而这中间阶段,正是营销工作的质量所在。营销管理创新就要从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来重新创建市场营销管理机制,加大对营销部门的现代化投入,加强营销机构、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营销网络,严格执行销售承包制度和风险抵押制度,引入激励机制等,提高营销管理质量,切实加强市场营销的管理工作。农药企业一进入淡季,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困难,现金流量骤减。于是,许多厂商压缩各项开支,停止促销,撤下广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僵旗息鼓,有的企业干脆停产放假。有人认为,生产就开工不足,甚至停产,工厂都要休眠,干脆放假,还谈什么管理。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进行管理创新。对于具有明显淡旺季之分的农药企业来说,淡季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时期。如在生产上,要迅速调整淡季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要以销定产,搞好生产平衡,同时,要充分利用淡季做好设备检修和关键工种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迎接旺季的到来。做好淡季的生产经营计划要把握市场的脉搏与淡季营销的尺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生产营销规划,平衡好产品生产的数量;要正确处理销售淡季和旺季的关系,在淡季,开展好设备检修、关键工种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时在生产准备、人员培训、渠道建设,品牌传播,现场设备大修等方面确保投入,并预留足够的资金、原料和人员精力储备,在旺季到来时,生产上开足马力,保证生产,强力出击,实现销售淡季不足旺季补的目的。刁~AGR0cl们诩cA乙:、一{贵拟按…彩一崖新,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如人们观念的转换,营销体制、机制的创新,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等都是淡季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所以,推广新品和拓展产品线一般应在旺季前期,在淡季中选择适当的时候进行。同时,淡季也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和企业内部进行改革的好时机,要抓住机遇,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通过“三改一加强”,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农药行业不乏有亏损的企业。当然,出现亏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宏观上讲和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微观上讲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买方市场的形式下,在营销体制、机制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价格策略作为杀手铜不是唯一的办法。关键是面对变化和问题,必须有新的办法去应对。为此,必须进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的农药企业面对淡季的到来,面对通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对策。如改变包装、改变运输方式、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大搞循环经济等都成了农药企业消化成本的重要途径。有的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内部消化或减少其他开支来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有的改变营销策略,抓住淡季加大建设市场的力度。以系统的管理营销思想来解决淡旺的销售模式,产品的占有率和美誉度均衡发展的问题,积极应对淡季的到来,抵御市场风浪,化解了淡季危机,提高了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总之,在淡季农药企业要十分重视和强化营销、管理创新,不断协调和重组各个方面的营销要素,充分显示自身的营销特色和特长,发挥优势,趋势应变,使企业营销常放异彩。#p#分页标题#e#

农产品营销理念范文第4篇

营销中介组织主要有生产商、佣金商和销售商等,它们在农户和市场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并推动着地区农业的发展。通过向生产者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同时也向市场反应生产规模情况,使生产与市场能够紧密的结合,共同发展。由于目前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卖难问题,而营销中介组织顺应了市场的发展,通过连接生产与消费,成功地解决了售难问题。企业的中介组织也往往与农户达成某种协议,以销售合同为前提进行生产,通过签订合同来保证农户的收入。同时,因为中介组织的加入,有了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平时人工、车辆和耗损的费用都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出现带动了农户生产发展,降低了农户收入的不确定性。

二、反季节作物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营销渠道不畅

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农产品种类繁多,其中反季节作物品种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各地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了多种营销渠道并存和发展的局面。批发市场和大型的农贸市场是农作物销售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大规模的集结和分散产品,由于在流通时数量较大,越来越多的传统渠道纷纷加入了这个行列,缓解了短缺时农作物的分销。但是市场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因素,为了适应市场经营环境的转变,这些渠道无疑存在着很多缺陷,主要表现为流通层次过长、销售环节过多、主体分散和不易控制的特点。在一些经济滞后的山区,主要采取以运销为主的农作物流通形式,批发农贸市场和消费者当场买卖商品,营销渠道虽然没有中间环节的繁琐,但是很难确切把握市场的交易信息,交易效率低,可能导致产品难卖的局面。农产品的另一种流通渠道就是以多层中间商为主的营销途径,从生产者到地产中间商,再到市场批发商、市场中间商和零售商最后到达消费者,因为流通时间长,很多反季节作物在运输的过程由于气候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了生鲜的产品发生了变质和耗损。同时,反季节作物的经济价值本来就高于传统作物,它的价格也相对较高,这样要经过很多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那么每个环节上必然会产生一个利润,价格也会因此翻倍。一些消费者也会因为价格过高而无法接受,消费需求的信息就很难有效到达生产者,生产者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盲目生产,产生了卖难的问题,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说明了我国反季节作物的营销渠道存在着很多不足。

2.反季节作物市场营销投入不足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反季节农产品在我国农作物销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营销方面存在着营销设施投入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反季节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不够完善和市场硬件设施的建设不足,导致反季节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与漏洞,以及国家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和农村专业营销队伍不够壮大,很多营销人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营销培训,专业化知识程度较低,现代营销因此而很难展开。

3.“绿色”意识淡薄,品牌意识差

反季节作物的开发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让人们随时都可以尝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是人们生活进步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它自身的绿色环保性,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诸如蔬菜安全性等问题,一些农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过多喷洒农药、化肥和激素等有害化学产品导致了农作物生长极度地缩短了周期,快速地丰富了销地市场。技术使产量增加了但是味道也不一样了,西红柿不再甜美黄瓜不再清香。卫生部表示,目前整个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食品健康问题的挑战,一些农药过剩、假冒为劣的产品也贴上了“绿色”标签,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时减低了消费者对绿色品牌的认知,人们对绿色产品的信心也受到了冲击。另外,反季节农产品主要由农民种植,因为自身素质、资金、信息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农户对品牌的认知度不够,缺乏广告宣传力度,无法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所以很少看到有包装精美而且质量高端的反季节作物进行大批售出。

4.现代营销理念欠缺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适应现代化的经济,一些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产生了,但是生产反季节作物的大多是一些农户,他们缺乏营销理念,另外,经营企业的主体,其现代营销理念也淡薄,他们对现代营销理念缺乏可借鉴和学习的成功经验,如,虽然一些企业也运用网络营销进行反季节作物的销售,他们通过电子广告来传递市场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但是由于反季节作物一般在运输和储藏中容易耗损,产销又分散,因此对物流的要求很高,当前我国物流系统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因此追求反季节作物在线网络营销难度较大,导致反季节作物网络营销只能在宣传层面上定位。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采取保障措施,将绿色营销理念和网络营销柔和在一起,充分发挥作用,现代营销理念才能成功运用。

三、促进反季节作物市场营销的对策

1.优化营销渠道

优化营销渠道就是企业应对其销售渠道进行调整和提升营销渠道的竞争力,反季节作物批发市场属于营销渠道的中间层,批发市场具有强大的商品集散、信息传播和价格形成的功能。为了确保销售渠道流通的高效率,首先,企业可以适当地增减销售渠道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由于反季节作物的易损耗性和保质期短的特点,需要减少中间商的层次和流通环节,缩短交易时间,确保流通的高效率。其次,进行产品优化,防止一些中间商为了牟取利益而进行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加工制作和掺假,保证反季节作物质量安全过关。最后,对中间商进行风险评估和考核,以有效地控制风险,确保营销渠道的安全性,营销渠道就可以流畅并安全运行,最终完成营销渠道的优化和竞争力的提升。

2.改变市场营销方式,增加资源投入

改变市场营销方式,增加资源投入首先应改善市场硬件设施,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继续完善流通渠道,因为营销渠道的改善和“绿色通道”的开通,都将影响着反季节作物价格和农户的收入。要充分地发挥人才潜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营销理念和熟悉反季节瓜菜销售市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充分挖掘一批具有把握市场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管理人才。形成一批有头脑、有思想的市场开拓型领导人才,促进反季节作物销售市场和市场体系更长、更久、更远地发展。

3.加强品牌意识,实施绿色营销

品牌的建立可以提高人们对反季节产品的认知度,优质、安全的反季节产品都需要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作为后盾,它们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反季节作物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需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反季节栽培技术标准,将优质、高档次的反季节作物品种进行品牌宣传,使之成为一批特色的反季节作物的核心品牌产品。同时将无公害、绿色食品等具有品牌概念的特色产品进行优化,建立政府支持的品牌体系。为了维护反季节产品的品牌形象和信誉,对质量不达标和没有明显特色的反季节产品不建立统一品牌,便于对反季节作物品牌进行选择和优化,主要以建立反季节作物特色品牌为主,提高反季节作物市场竞争能力。另外企业或农户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是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通过发现市场需求,运用适合的营销手段使得经济利益、消费需求和环境利益达成统一。企业可以通过运用“绿色”等现代营销理念,在营销过程中收集绿色市场信息,制定绿色计划,进行生态农业种植,适量施用生物农药,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应用绿色生产技术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食品,通过进行绿色包装、开通绿色渠道和采用绿色标志认证等措施来促进反季节作物的安全生产和消费。

4.整合营销理念

农产品营销理念范文第5篇

农产品的销售一直是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农产品的销售任务是由政府统一组织的,农业生产者无需考虑农产品销售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生产经营活动逐渐由市场来决定,市场的功能越来越重要了,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市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交换功能、商品价值实现功能、市场调节功能、市场信息功能、市场刺激功能等,其中商品价值实现功能是:在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要靠市场来实现。当农产品经营者把产品出售后,所得货币能够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质和劳动,则产品价值得到了体现,反之,则产品的价值不能或不能完全实现。因此,市场的功能决定了农产品的生产是由市场决定的,农产品的价值实现也是由市场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是不可能自动达到消费者手中,需要通过营销的手段才能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的转移,才能实现农产品的价值。通过营销手段能解决经营者的经营目标市场,发现和了解农产品消费需求是什么,指导生产决策,并开拓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营销手段,才能使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同时也提高了经营者的经营收入。

二、农产品营销的效果实现难度较大

农产品与其他产品(如:日用品、电子产品、食品等)相比,营销手段的应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其难度更大,这是因为农产品本身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农产品的生物和自然性特点。农产品大多是生物性的自然产品(蔬菜、水果、鲜肉、牛奶等)具有鲜活性、易腐性。保存不易,农产品一旦失去其鲜活性,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同时有些农产品体积大,单位重量的价值较低。二是农产品的供给季节性性强,短期总供给缺乏弹性。许多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供给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而且生产周期长。由于农产品生产是生物生产过程,农业的投入要素相对固定,从而造成农产品的供给缺乏弹性。三是农产品的需求大量性、连续性、多样性。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的基本生活品,具有普遍性和大量性,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又出现不同的偏好,农产品的需求又会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再加上人们对每日所需的蛋白和热量基本不变,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四是大宗农产品品种营销的相对稳定性。农产品生产多具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的生产,其品种的改变和更新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农产品在经营品种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的时间里,人们消费的农产品是相对稳定的。五是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农业经营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有限性,所以政府要采取相关的政策来扶持和调节农业生产和经营。由于农产品生产经营上的这些特点,就带来农产品销售中的难度增加。农产品不易保存、销售的时间相对较短、农产品品质会逐的渐下降,同时农产品生产中的品质和产量很难控制,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还要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所以,对于农产品的营销与其他产品相比(如:日用品、电子产品、食品等)其涉及的内容要更多、要求更高、农产品营销体系内容更大。

三、农产品营销系统构建思考

1.现行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1)以农户和个体经营户为营销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作为农产品的营销主体,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或是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其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标志就是规模化、组织化、企业化和一体化。这也是营销主体为节约交易费用,增强在交易和竞争中有利地位的必然选择。

(2)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庞大,但平均交易规模小,档次不高,功能不完善。从90年代起,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较快,但单个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小,许多批发市场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档次不高,还停留在出租铺面的简单物业管理模式上,批发市场在价格发现、辐射能力、信息服务、物流服务、检验检测等功能方面较薄弱。

(3)农产品的销售终端以农贸市场为主,农产品目前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农贸市场进行销售,连锁店和超市销售农产品比例还较小。

(4)农产品传统交易方式为主,现代营销手段不多。目前农产品销售方式主要表现为现货交易,人货同行,农产品堆放在市场吆喝展卖,结算通过现金收付,而通过批发市场达成远期契约交易以及采取拍卖交易、信用交易、委托交易、网上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还较少。

2.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启示

(1)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模式。这两个国家都面临小生产和大市场流通的矛盾。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难的问题,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产品营销体系。一是分销渠道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二是交易方式以拍卖交易和竞标交易为主。三是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产品营销中扮演重要角色。四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注重进行分级、加工、包装以及冷藏冷冻处理。五是农产品营销过程的信息化程度高。六是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监控机制操作保障。

(2)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模式。其农产品营销体系具体特点是:一是市场体系相对简化,流通渠道缩短,批发市场的地位不突出。二是发达的期货市场对于农产品市场稳定、调节和促进作用显著。三是农产品营销组织形式多,合作社的营销职能突出。四是营销服务和物流系统非常完善。五是采用现代营销手段开展农产品促销活动。六是开拓海外农产品市场的出口促销支持力度大。

(3)以法国和荷兰为代表的欧盟模式。以法国和荷兰为代表的欧洲各国的农产品营销体系有以下特点。一是发达的农业合作组织。二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三是独具特色的拍卖交易方式。四是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

3.农产品营销体系构建分析通过前面的分析,要想实现农产品的营销目的(实现农产品价值),达到农产品营销营销的效果(生产者、消费者、社会效益的统一),必须在农产品营销体系构建上重新进行定位,应在三个层次上达到统一。

(1)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身因素方面农产品营销的主要承担者是农产品生产和经营者自身,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农产品销售是关系到经营者切身利益,要把营销工作放在经营活动中重要地位,农产品营销工作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营销工作要放在战略的角度去认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相比,销售更重要,但农产品销售不是传统意义是的内容和理解,而要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消费者的角度、市场的角度去认识。作为农产品经营者营销活动要从认识上突破,理念上更新才能做好营销工作,才能使农产品生产实现价值。农产品营销认识上突破是指营销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农产品生产中,营销工作不仅只存在于产后的销售中,在产前和产中同样存在着与产后的营销工作有关的内容。也就是说农产品销售是最后一环,但它与前期的工作有关联的,前期的工作没有做好,后面的销售就有困难,所以营销工作是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营销工作。一是产前的信息收集和市场调研。即开展市场调研工作,收集有关的市场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这就是需要有专门的人员、通过什么手段获取信息,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工作提供参考。二是组织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产品”整体概念的认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不能简单的就产品本身的生产而生产,在生产时就要考虑到将来是否能卖得出去?因此对产品的认识要整体化,其内容包括: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培育问题,品牌经营问题,品质与质量问题,安全卫生问题,包装问题等。这些都要在经营中加以考虑。三是价格策略。价格策略就是指农产品进入市场最后的定价问题,以及价格调整问题。农产品的价格,一方面是经营者获利方式,另一方面是消费者选购产品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什么时候?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采取什么价格水平?其中有许多技巧,需要农业生产经营者认真的研究。四是分销渠道的分析。分销渠道就是农产品如何进入市场?采取什么方式进入市场?具体地说就是农产品如何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路径。如:自己找客户销售还是销售给中间商,以及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运输问题等。五是推广与促销策划。农产品也需要推广和促销,通过推广和促销,使农产品等有关的信息传递给用户和消费者,使其产生购买欲望。如何针对不同的农产品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推广和促销手段,需要进行分析和筹划。农产品营销理念上更新是指农产品营销不仅要关注具体的营销内容,而且要有市场竞争意识的理念。服务意识理念。品牌化意识和创新意识。如果把这些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营销活动,能使农产品营销取得一定的效果。

(2)农产品营销社会化服务系统建立和完善方面农产品消费特点之一是保持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鲜活性和品质的新鲜,要求农产品在销售环节上时间要越短越好,在过去,农产品产地和消费者之间很近,基本可以做到提供新鲜的农产品,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消费者的要求提高,产地和消费的分离越来越远和分散。如何做到尽快把新鲜的农产品转移到用户手中,其难度越来越大,这其中就包括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存储、配送、加工、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在现代社会中它又是保证农产品销售不可缺少的内容。而这些环节无论从资金的投入、专业人员、技术等要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己去解决是相当困难的,甚至又无法做到的,这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产品销售。这些配套的措施需要整个社会来共同加以解决,即,要形成完备的农产品销售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产品生产出来后,通过经营者自身的努力和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合,最终使农产品有效地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