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教育体会与认识

安全教育体会与认识

安全教育体会与认识

安全教育体会与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措施

1小学体育教育及安全教育结合的现状

1.1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体育教育模式

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措施改革,将各种安全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在很多体育教学模式中,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在安全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没有进行有效连接,使学生只能单纯地学习各种安全知识,或者参与体育锻炼。这影响了安全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体育教学方式,在体育锻炼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各种安全隐患。

1.2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缺少安全意识

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开展安全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分析,根据教学需要教给学生各种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足,总是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却忽视了安全问题。部分教师即使开展安全教育,也是以口头形式进行简单警告,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没有较深的认识,甚至造成一些意外损伤。

2在体育活动中参入游戏元素,提升学生对安全的认识

2.1灌输地震知识

让小学生了解地震前一些异常情况及学会地震时的自救等技能。防疏散演习是体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让学生自学有关地震知识:地震前的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等。教师创设地震时的情境,结合游戏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地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突發事件的应对能力及避险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协调及反应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师首先设计紧急疏散训练游戏。学校发生紧急情况,学生按指定路线有序撤离,要做到疏散过程不能混乱,不能出现拥挤、踩踏事件,训练学生的运动能力及反应能力。地震发生后,伴随着暴风雨,学生为了逃生,利用身边的材料组装以交通工具,学生间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向安全地方转移。还有“救护伤员”游戏。偶发事件过程中,会有人受伤,学生间要学会互救,提升学生的自救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2.2引导掌握安全交通知识

根据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游戏在体育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操、球类、田径等体育活动与交通有关的知识进行整合。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交通知识,确保学生安全出行,提升学生的活动能力。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交通安全基本知识;会认基本道路交通标识;让学生懂得应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10”“120”等急救电话等。增强学生活动能力及自身素质。

2.3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小学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安全教育,必须把安全知识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消防安全靠大家”在生活中或人员密集的地方会发生火灾,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等,涉及到消防中应掌握的一些技能,火灾发生后的逃生及抢救被困人员需要速度、力量,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游戏应训练学生的运动速度及力量,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

3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策略

3.1依据学生体育表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教师自身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能够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安全,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因此,在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结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体育表现,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比如,有些学生比较调皮,在运动时喜欢相互推搡,或者做一些恶作剧,在关键时刻吓唬同学,影响其他同学正常运动,从而造成各种意外损伤。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摔倒而出现安全事故。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或者利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安全隐患,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起警惕,逐渐树立起安全意识。

3.2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要实现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教育能力,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运动。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健康成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学习安全知识,参与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及时了解各种安全案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高安全教育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创新安全教育模式,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

3.3利用体育运动项目,渗透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而且自制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很容易出现意外,对身体造成损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活动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及时认识各种安全隐患,让学生在运动时加以注意,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单双杠的技巧时,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身体平衡,然后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自己在运动时的身体状态,并要求学生周围时刻要有其他学生看护。

安全教育体会与认识范文第2篇

一、 现存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审视:生态体验的缺失与诉求

近年来,尽管教育部门颁布了《中小学安全管理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文件,强调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一切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切实得到执行。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还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习。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安全知识与应急演习相结合,学生就会从小养成安全意识,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就能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应急演习本身是体验的一种方式。“体验可以使外界的客体真正进入生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使生命获得丰富。而且还可以在主客体的融合过程中引起主体产生情感、领悟,获得启迪、升华,从而生成意义。”[1]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安全教育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机械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反映出来的一个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35分钟的安全教育课堂上,几乎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只有在小组讨论时才能勉强说几句,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干脆代学生回答。二是以随便收集到的材料为中心,只看到与此有关的教学内容,看不到讲授这些材料所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学生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依旧处于被动地位。

由于长期受工具理性的影响,小学教师的功利思想还非常严重。更多时候,安全教育课仅仅让学生了解有关安全知识的皮毛,小学生在安全教育过程中根本体验不到那种真正的内在的紧迫感。

“你是否喜欢学校的安全教育形式?”笔者随机对5所小学的60多名学生作了抽样调查,40多名学生的答案是“不喜欢”,占受调查总数的80%。受调查的中小学生反映,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一般为口头说教、黑板报提醒、标语等。

显而易见,这种注重知识取向、忽视个体体验的机械式灌输式教学不仅束缚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而且还阻碍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不能顺利实现安全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外控式、工具理性的安全教育造成了学生生命与教育生活的疏离,消解了小学生的生命意义。要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就必须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安全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是回归安全教育的原点,超越安全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帮助小学生找回失落的生命意义,克服工具理性安全教育危机,实现安全教育目的的必然抉择。

二、 回归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必然与必需

安全教育什么时候能变成小学生生命的内在需要?在什么情况下小学生能在安全教育中提升自我的生命意义?显然,以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丰富和发展小学生的生命体验,改善安全教育的教学状态,可能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不断的体验构成了人永不停息的生命,它使人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实现对生命的超越和创造,是一种“内在于人的身体并改变人的身体存在形态的经验”[2]。

1.回归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是主客体统一的必然要求

安全教育的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存在着无法克服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困境,造成了学生主体生命价值的丧失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疏离。要改变这一困境,就需要转变认识事物的视角,使学生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实现学生主体生命价值,实现主客体统一的思维转型。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思维规定存在进而控制存在的致思方式,它导致了“世界的祛魅”,使人类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机械化、同一化,导致人类生活产生巨大的危机。“海德格尔认为,人类走出危机的出路就是寻找一种非规定的思或存在之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历史命运。”[3]人类要想找到这样一种非规定之思,只有突破主客二分的根本规定,改变认识论的理解视域。在哲学认识论中,体验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主体通过自身直接的活动认识和把握客体,并把对客体的认识纳入主体的身心之中,通过主体的内心体察而内化为主体体认、把握自身存在和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方式,也就是说,在人的体验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是融通、统一的,而不是分立、对峙的”[3]。体验是一种非规定之思,亦是人把握自身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消除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它倾听着、感受着、领悟着,在主客体统一性中经历着生命过程和周遭世界的变化”[3]。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对于克服工具理性思维方式的危机,转变小学生角色的客体定位,实现小学生的生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回归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体验在人的生命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体验使我们的身体、存在和生活发生确定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在我们的生命过程和时间意识中留下痕迹,但却不能测量和规定它的准确意义”[2]。而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而且关心人是否有体验,关心人体验到什么,追求什么样的体验,以及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4]可见,体验带来了教育的返魅,以往的安全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安全认知发展,注重安全知识的累积,而忽视学生的生命体验,使安全教育成了一种外在于学生生命、“目中无人”的存在。随着教育由探求教育规律转向对教育意义的探寻,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人文价值,关注生命化的教育。将人的生态体验寓于教育之中,既重视知识的积累,也不忽视人的生态体验,并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这样的安全教育才是内在于生命、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教育。

当然,假如“没有个体对知识的内在体验,知识就很难被内化,个体的素质也就很难形成”。不过,“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的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与态度生成,它是包含认知与非认知在内的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心灵的感悟、经验的升华、生命力量的显现”[5]。由此可以看出,以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安全素养的提升,使安全教育生活成为学生收获快乐与幸福的生命追求。

三、 回归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中央教科所刘惊铎教授认为,生态体验论强调“体验者”做了什么。个体生存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的冲突与和谐变换之中,这种存在状态对健康生命样态的养成具有基础性意义。体验者在三重生态冲突与寻求平衡的动态关系中发展体验者的潜能,逐步成为与自然界、社会和文化精神保持协调发展的生态因子。[6]在一个大的“体验循环”中,当体验者将自己置身局中,将对象之间或对象情境中的关系与自己发生了价值关联,并领悟到自己应当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时候,又成为新的体验。[7]在此,借用他对生态的三重理解来说明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

1.重视安全教育的“自然生态”

人们在与环境共处中,以生态体验的方式认识和感受万物。在生态式体验的安全教育模式中,“自然生态”主要是指影响学生安全意识成长的外部环境。为此,学校需要努力创设真实的体验式安全情境,使学生在更具开放性、生动性、探索性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并内化安全知识,从而获得一种浸润式的影响。首先,创设与学生对话的有安全教育意义的硬环境。学生的安全认知带有形象性色彩,一个概念的形成需大量的直观形象积累,将刻板的安全教育知识蕴于生态环境中,让学生在观察与“悟”中激发主体性人格。为此,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学校可以用好每一座楼、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如,在墙上张贴以故事为主线的安全教育壁画,通过跌宕起伏的情境描绘,让置身于其中的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再如,将安全教育内容以漫画、消息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成专栏或镜框,布置在操场围栏、楼梯等地方。学生在操场运动时,在走廊休息时,在上下楼时,在“自然”中“欣赏”接纳这些作品,也“自然”接纳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的价值与主体——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统一。其次,引导学生在生动鲜活的生存软环境中养成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心境和行为习惯。比如,科学老师讲到交通时,可以让学生画一幅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作为家庭作业上交,在批改时,告诉学生哪些路口比较危险,上学放学时要小心。在课上讲到雷击时,就应教学生如何防范雷击。历史老师可以讲述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告诉学生如何注意交通安全。信息技术课老师可以教育学生不轻易在网上公布个人信息和如何识别及过滤不健康的电子邮件。鲜活生动的“生态环境”中处处有安全教育,因此,安全教育就不仅仅是主讲安全教育课老师的事,只要是师长都有教育的义务。重视“自然生态”的安全教育要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成长为有安全意识的人,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倾心尽力的工作。

2.优化安全教育的类生态

“类生态”的安全环境涉及教师、同学及家长,形成学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关系,以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学生之间互动。在学生“类生态”安全教育体验中,同伴之间的互动、信息交流效果显著。学校创造条件,形成“类生态”情境,让他们在判断和思考中摈弃错误行为,学习同伴成功避险的经验,吸纳为己所用,以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如“消灭安全隐患”实践活动,“不安全环境意味着什么”讨论活动,办“班级安全小报”宣传活动等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沟通交流,从同伴互动中交换安全经验。其次,家庭成员之间互动。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类生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孩子安全成长的基本条件。孩子在家庭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家长的安全情感和安全标准吸纳入自身的心智中。然而,有些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小或工作忙,不太关注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不能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导致孩子漠视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家长必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创造生活化的、“自然”的、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让孩子的安全意识在“自然”中健康发展。最后,学校可以和家长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期穿着特制的服装在校园周边巡逻,带领学生过马路。小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如果遇到麻烦,可以进入贴有志愿者标志的路边商店求助。

3.最终落脚于安全教育的内生态

安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内心安全意识的成长,内生态体验抓住了安全教育的根本,它关注学生个体内心安全感活动,重视在教育情境下通过其情感感受对实践活动的升华。这就意味着在组织上述的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和满足学生内心需求、情感及认知水平,努力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并由此“激疑拓展”,从而调动学生较深程度地参与活动,获得认识与情感的积淀与升华。首先,创设驱动学生体验式安全教育的情境。创设的体验情境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生活事例、表演体会、影视绘画等都可以成为情境创设的手段,社会上与学校里的热点、焦点问题也可以成为情境创设的内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这些事件就容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激疑拓展”。“激疑拓展”就是用不断激发疑问的方式拓展学生安全体验认知的思路,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活动或事件的内在实质,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教师创设情境,启发问题,通过激疑拓展,调动学生安全体验的主动性,可以将安全教育真正落脚于“内生态”。

总之,体验的不断深化意味着个体周围关系世界的扩展以及他对这种不断扩展因而也日益复杂的关系世界的融通性的提升。体验者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性越强,照应周围关系的意识越强烈、智慧越高,其行为的理智性也就越高,最后从三重生态关系获得融通性领悟的时候,即达到了生态体验的境界。“生态体验”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于安全教育之中,使学生在三重生态体验中形成与深化安全认知,强化安全意识,在行动中规范安全行为,进而达到安全教育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孙利天.21世纪的哲学:体验的时代[J].长白学刊,2001(2).

[3] 闫守轩,朱宁波.教师教育中的生命体验的缺失与回归[J].全球教育展望,2011(2).

[4]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5] 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世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安全教育体会与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可行性建议

自2014年来频发的女大学生被害事件,让这一群体迅速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为何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轻易就成为待宰的“羔羊”呢?这是个别人缺乏安全意识,还是一代人的短板呢?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背景下,课题组将深入探究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一、调查方法与实施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包括:广东省部分高校在校女大学生、高校管理者及学生家长、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2、调查方法

课题组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以及案例分析三种方法。

3、调查内容

本次调研的内容主要有:在校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认知程度;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不同层面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影响;相关部门人员对加强和改进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方面提出的建议。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现状

一、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经调研,84%的受访者表示知道“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的发生,但对事件本身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还有8%的受访对象并不知晓此类事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副教授、博士马振超表示,对社会公共安全、社会治安形势的认识不足导致女大学生对潜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缺乏应有的防范和警惕。

二、安全保障知识缺乏

据调查,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安全意识培养主要是通过自学实现的,而高达98%的受访者都认为所受过的安全教育并不系统,还需要接受一整套的科学的系统的安全常识教育,尤其是最基本的危险辨识、防范知识和技巧等。

三、危机应对能力缺失

在课题组设计的两道情景题中,61%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在公交或地铁上受到性骚扰后,会选择忍气吞声。而将受访者假设为“和颐(如家)酒店事件的当事人弯弯,在遭遇侵害时,60%的受访者选择以“慌张,大声哭泣”来应对。在危机来临时,很多女大学生并不懂得如何去应对,往往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法制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调查显示,89%的女大学生认为学校的消防演练作用不大,仅停留在观摩层面,没有达到由实践到内化为求生技能的成效。在调查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态度时,62%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只是为了应试,没有很大用处。

二、高校法制安全教育偏重理论化

据问卷调查数据可知,62%受访者接受学校安全教育是通过主题班会形式,28%是通过讲座,仅有10%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如网络教育、安全隐患演练等可拓展性实践活动。87%的受访者都认为学习安全教育形式传统、无趣、成效不大。

(三)家庭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安全教育理念缺乏

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表示家里从小重视成绩,忽略综合素质培养。另外,在遇到问题时,大多数受访者更倾向找同龄人而不是父母进行倾诉。可见,“重智育轻德育”、“家庭沟通有代沟”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家校合力”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

调查显示,87%的学生表示父母从来没有收到老师的电话,也不知道老师的联系方式。经访谈,很多家长认为没有必要与大学老师取得太多的联系,更主要是因为语言不通,让家长不好意思联系老师。可见,“家校合力”安全教育体系还有待加强。

(四)社会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舆论压力对女性不利

据调查,85%的受访女大学生都认为社会舆论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在社会互动中,女性大多受到社会舆论的苛责,诸如:“穿的这么暴露,摆明是勾引别人”等评论。舆论的压力往往让受害者承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致使受害者宁愿选择隐忍,也不愿将“丑闻“公诸于众。

二、缺乏相关部门的专业指导

调查数据显示,83%的受访者并没有受到过来自妇女联合会等相关部门关于女性安全教育的专业培训,接受访谈的女大学生表示,没有收到来自外界政府部门到校的专业指导,而高校老师开展的安全教育也比较不全面,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

三、调研结果及建议

经调研,目前高校女大学生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女大学生自我安全教育意识薄弱,社会法治观念缺乏;家庭安全教育欠妥;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失衡;社会对女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忽视。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安全意识教育理念

高校要正视安全教育为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在教育时间、内容形式、还有师资力量等方面倾力投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安全意识教育理念,让她们了解生命的唯一性和有限性,热爱生命,关注生命,珍惜生命。

二、优化安全意识教育内容

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律法规教育,让学生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卫技能,并且要将情感、学业、人际、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融入到现时段高校教育课程结构改革中去,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发挥高校和女大学生“双主体”作用

首先,要积极发挥教育者的教育主导作用,设立安全教育的专职老师,并对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进行专项培训。还要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参与安全意识学习的自觉性,鼓励学生自觉参与到为其设立的安全意识整体发展的任务中去。

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联动机制,加强社会法治教育。

构建家庭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联动机制。运用社会舆论媒体宣传,倡导家庭注重对孩子安全意识的灌输;尝试以社区为平台组织开展家庭安全教育交流会,强化家庭注重安全教育意识;高校建立长期长效的家庭学校沟通机制,让家庭融入安全教育工作;社会相关部门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马振超.《从女大学生失联看当前大学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01:29-33

2. 乔卫平.《浅论中国教育发展的十大失衡问题》[J].教育科学,2005,21(4):1-5

3. 陈晓雯.《法治意识与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青岛大学,2015

安全教育体会与认识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 国家安全意识;定位;教育方式

作者简介 张振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沈小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硕士研究生

伴随着教育国际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中小学生“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如何对新形势下的中小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使其在国际交往中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将热爱祖国的情感转变为自觉的实际行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确保我们伟大祖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改善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外部环境,建立更广范围内牢不可破的人民防线,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要义

及国际比较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就不会有真正的生存权,没有安全也谈不上稳定和发展,谋求国家安全应该是一个国家追求的永恒目标。从广义上说,安全在客观上指不存在担心外来威胁的现实,在主观上指不存在当心外来威胁的恐惧感。而国家安全,就是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领土、社会制度、社会准则、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利益不受威胁。当前,国家安全是“综合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也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尽管全球化时代赋予了国家安全丰富的内涵,然而国家安全实质上是对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生存保障和发展利益保障的总和。其最根本的内涵在于一个国家相对的稳定、完整,没有威胁、恐惧的状态,以及维持这种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和要求,以一定的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知识,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以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由此可见,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就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方向性教育,使公民在成长中逐渐具备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国情教育、国防知识教育等认知性教育,使公民获得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知识、信息、基本经验;通过社会责任感教育、国家安全法教育等规范性教育,使公民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心理教育、危机应对教育等实践性教育,使公民在面对各种正在或可能给国家重大利益造成影响的威胁时,具有维护和获取国家重大利益的行为能力。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功能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它是指党和国家社会对青少年面对国内外安全形势而表现在政治思想素质、法纪心理素质方面应达到的规格要求。在青少年中开展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应重点抓好学生的系统教育,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分阶段进行。所以,初级阶段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目标应体现知、情、意、行的规定,针对小、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总体应该是:使中小学生能够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对中华民族历史及当前的时代特征、社会环境有所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让学生对国家安全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初步树立其国家观念、安全观念、法制观念、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对各种国家安全教育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具有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品质,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忍耐力、耐挫力,不轻易被威胁和挫折吓倒;培养学生在危急时刻或遇到突发事件学会独立思考,不轻信盲从,让学生筑起安全心理防火墙,对危害国家安全或颠覆社会主义的精神产品和不良信息有一定的鉴别和抵御能力。

尽管世界各国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情况各异,但都十分重视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战略地位。一些发达国家,譬如美国,国家安全和教育在美国是两项最受重视且开支最为庞大的事业,历届美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利用教育来增进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把与国家安全有关的知识溶入教育内容之中,并成为美国的国家传统。再比如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两国政府也是历来对国民从小就开始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尤其是法国,早在戴高乐时代,法国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就为振奋民族精神和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做出过艰苦的努力,并取得过较好的社会效果。这种热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已成体系,实行政府领导下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西方国家重视国家安全教育,东方国家也是如此。和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一样,东盟各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在历史上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虽然当今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但局部武装冲突不断发生,促使东盟各国不得不反思历史,把国家安全有关的重大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确实给牵系国家安危的国家安全教育以高度重视,始终用历史和现实这两面镜子来刺激人民对国家安全的关心。

二、我国中小学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存在的问题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起步较晚,不过在探索与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效果相当显著,绝大多数学校对新时期的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均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然而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位置未被摆正

有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自身不重视、不支持,对加强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缺乏认识,认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平时很少过问,未列入对学校、校长考核指标中,贯彻执行力度不够;有的学校国安任课教师具有随意性,极不稳定,本学期安排某数学老师兼课,下学期可能就换成了另外的物理老师或者化学老师等;学校落实国安意识教育的各种保障机制欠缺。这种状况与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地位是不相称的。

(二)少数教育工作者对国家安全意识的认识有失偏颇

有的学校把“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看成是传统文化及其道德观念的延续和保留,认为学生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就无须再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联系、相似、交叉之处,二者在教育功能上都具备强大的社会动员作用。确保国家基本制度、核心价值观不受侵犯,培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公民责任感,巩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的不可动摇的底线。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的广泛开展,现在的青少年爱国意识较强,可以毫不犹豫地判断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也可以清楚地肯定维护国家安全很重要,但这代替不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实质上,国家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有区别的,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不尽相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也包括了国家安全教育的部分内容,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不仅要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还必须包括许多其他的相关教育;爱国主义作为千百年来凝聚起来的对祖国的最深厚的一种情感,往往在国家和民族最危难的时期具有特殊的魅力,相对国家安全教育更倾向是一种情感教育,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在长期的理论及实践过程中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倾向于理论教育、行为教育和心理教育。如果不能区分二者、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将会造成国家安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

(三)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途径单一

中小学的国家安全教育不能很好地与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国家安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力量之间的配合相对被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安全事关全社会,所以国家安全教育也应注入全社会的力量。许多学校忽视了这个问题,未重视起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这不仅削弱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力量,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育还会被家庭或社会上一些消极影响所抵消。

今天的中小学生是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关键对象与承载者,对其教育要做到常抓不懈,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传统的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意识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

(四)尚未建全“国家安全教育”法规,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我们过去制定的有关国防教育法律法规,有些已不适应当今世界新形势和现代社会的新情况,不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需要修订、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应尽快出台一些有利中小学生认识国家安全及国防建设工作、有效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所急需的教育法律法规。对开展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形式和要求有更加具体的规定,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保障和法律责任有更明确的要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将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中小学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应分层次进行

安全教育体会与认识范文第5篇

高校集中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减少,其中,大一时进行集中安全教育的时间最多。高校集中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时间(最多选3项)由高至低的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分别为:大一时(87.3%),大二时(58.4%),大三时(45.4%),大四时(14.9%)。高校每学期集中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次数不多,但普遍重视重点时期的公共安全教育工作。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3]。大学生认为,高校每学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次数:0次(占32.7%);1-2次(占51.6%);3-5次(占13%);6次以上(占2.7%)。72.1%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强调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62.4%的大学生认为“看到安全隐患,辅导员及时提醒大学生”;5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在大型活动前向大学生介绍安全须知”;52.4%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及时通报安全事故、危机事件讯息”。

老师是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组织者,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也成为大学生进行安全学习的重要渠道。大学生进行安全学习的主要渠道(最多选3项)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由高至低依次是:老师(63.7%)、家长(47.2%)、电视广播(32.6%)、网络(30.2%)、报纸刊物(28.6%)、朋友(27.9%)、同学(14.3%)、其它(9.5%)。其中,辅导员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见表1)。同时,安全专职教师和保卫部门老师也承担着部分安全教育工作。这与相关研究的调查结果相一致[4]。培养大学生的防范意识是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主题。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多选3项)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由高至低依次是防范意识培养(79.3%)、责任意识培养(39.3%)、教授法规知识(28.1%)、急救技能培训(27.1%)、自救技能培训(26.5%)、教授应急知识(17.5%)、心理教育(15.9%)、身体训练(13%)、其它(7.2%)。人身安全和防灾知识是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高校传授安全知识的主要内容(最多选3项)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由高至低依次是:人身安全(72.4%)、防灾知识(53.8%)、国防安全(29.2%)、心理安全(27.1%)、消防安全(26.8%)、财物安全(24.7%)、交通安全(15.6%)、网络安全(5.6%)、其它(5.6%)。

课堂讲授、模拟演习是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最多选3项)由高至低的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依次是:课堂讲授(57%)、模拟、演习(50.4%)、专题讲座(49.1%)、橱窗、标语宣传(28.9%)、文体活动(19.6%)、网站教育(14.3%)、安全知识考试(8.8%)、个别指导(7.7%)、其它(11.7%)。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根本接触不到系统的安全教育。这与相关调查结论相一致[5]。在调查中,2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分制”;37.6%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49.6%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有安全教育方面的教材或资料”。40%的大学生参加过大学生安全技能培训;3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定期举行消防演习”;26.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过避震演习”。3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有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站”。5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建立了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的学生组织”;45.5%的大学生认为“向学长学到了很多安全常识”。

该模式以传授公共安全的系统知识、预防大学生出现安全事故为目标,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和警示标语为主要组织形式,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大学生的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安全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能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安全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公共安全教育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该模式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范围的教育效果。调查发现,该模式是师生比较认可的主流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认知模式在过去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也将占据重要的地位。现在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正从传统向现代化演进,即从向学生被动传授安全知识模式向学生主动需求安全知识、技能和素养模式转变[6]。

关怀模式该模式是大学生在辅导员、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等实施者的指导下,解决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以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尽快摆脱个人处境不利的局面,从而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理论与技能水平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老师从关爱出发,给予大学生必要的一对一咨询辅导。接受咨询辅导的大学生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存在相同问题的一组大学生。该模式在出现社会危机事件和大学生安全问题时比较常用。与其它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相比,该模式从人本主义出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关心呵护的情感性、对症下药的针对性、民主交流的平等性、保护隐私的隐蔽性、工作时机的随机性、工作方法的灵活性、教育效果的实效性等突出优势。但该模式需要教师拥有很高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把握当前的公共安全形势和大学生的发展状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辅导,从而避免出现讲解多于启发的局面。因此,该模式很难在大学生中大面积开展。体验模式该模式是把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放到整个社会视野中,以提高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救助技能为目标,以预防火灾事故、地震逃生和避免踩踏等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为主要内容,以模拟演习、跨领域的警校合作和校外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等为主要组织形式。该模式强调安全教育实践,是当前高校中普遍采用的公共安全教育模式,也是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该模式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公共安全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内化过程,“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感受诸如火灾、地震等安全问题,增强广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的能力。”[7]但是,该模式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支持,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实施的难度较大。复合模式#p#分页标题#e#

在教育实践中,单一类型的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并不多见,上述三种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组合方式比较常见。例如,“空气式”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强调新生接待员“口口相传”的安全教育,逃生演练等内容[8],体现了关怀模式和体验模式的复合特征。再如,“逐层传递式”安全教育模式,是只针对班团干部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再由班团干部向普通同学传达讲解的教育形式[9],同时具有认知模式和关怀模式的特征。还如,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包含安全素质的教学模式、安全素质的实践模式等内容,强调将安全素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将安全防卫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10],体现了认知模式和体验模式的特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认知模式、关怀模式、体验模式和复合模式等四种理论形态,哪一种更适合高校,这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在选择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时,高校要坚持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要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在模式的选择时,高校必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公共安全的学科发展规律。同时,高校必须结合学校的客观实际。高校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不同的校园文化,决定了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如果与学校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使之能够有效地实现高校安全教育的目标,那么这个模式便是可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