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1篇

教育理论研究在教育学发展和教育事业前进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而教育基本理论则是强调了“基础”这一特征的教育理论,对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教育实践的实施都起着不可忽视的基础性、灵魂性指导作用。很多研究者也已经看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依旧存在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基本理论”概念混淆使用,以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只局限于某个具体教育领域或具体教育问题的现象,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了解教育基本理论的内涵,把握其中本质的东西,找到具有决定性、永恒性的特征要素,从而实现教育基本理论根本的、普遍的指导价值。这可以从对象性和方法性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1 对象性理论:教育的基本问题、基本矛盾

1.1 教育的基本问题

从对象性理论角度来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就是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矛盾进行研究。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目前不存在统一的说法,黄济在《教育哲学》一书中认为教育哲学是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而他列举的教育“基本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职能、人的发展与教育、教育目的、知识论与教学、道德论与道德教育、美学和美育、教育科学的发展等。而从杨小微、叶澜的《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教育基本问题是集中于对人、实践和学科的关注。

因此,在教育基本问题的具体范围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必须了解教育基本问题的本质,一旦明确这一点,就相当于给研究找到了灵魂和立足点,便不必再拘泥于确定一个具体范围。

为了了解教育基本问题的本质,必须确定“基本问题”的含义。在教育这个大范围下,关于这一点,郑金洲在《教育通论》中说到:“所谓基本问题,通常指‘根本性’、‘稳定性’、‘纲领性’的问题,它的变化和发展决定其他问题的变化和发展;他自始至终存在,并不随时代变迁而沉浮;他居于最高的抽象层次,笼罩着教育学的全部范畴,奠基着教育学的所有规律。”①因此,教育基本问题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贯穿教育始终,不会随着时代变化、教育改革或其他任何原因而发生淡化、消亡;二是存在于各个教育领域、教育层次,不是某个具体教育领域特有的问题。此外,无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都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存在。因此,它们属于教育基本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对象。而对它们进行研究得到的成果又可以指导各领域、各层次教育的相关问题,从而践行了教育基本理论的普遍指导性意义。

因此,那些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普遍性特征并伴随教育始终的问题,便是教育基本问题。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教育基本理论包含的内容。

1.2 教育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也叫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教育中自然也不例外。教育中的要素除了自身会发展外,要素与要素之间也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它们之间的矛盾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而教育基本理论要把握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为了从根本上掌握教育发展的态势。因此,教育的基本矛盾,即为普遍存在于教育中并贯穿教育始终的具有决定性的矛盾。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自教育诞生时就一直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他们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教育中无法忽视和抹灭的存在,而且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会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其它问题和关系。当然,各个种类、层次的教育中都有这一关系的存在。

因此,了解了教育基本问题和教育基本矛盾的本质,就等于掌握了教育基本理论的对象性理论内涵,从而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更加有据可循。

转贴于 http://

2 方法性理论:教育研究方法论

“历史上,教育学的理论发展每一次大的变革与突破,往往是由于在方法论上首先出现了革新与突破。”③因此,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除了需要从对象性理论角度来探讨其内涵外,还必须了解其方法性理论方面的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关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是关于教育研究的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以教育研究中的哲学问题为研究对象。④教育基本理论从根本上进行教育哲学问题的研究,形成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从而可以指导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并决定着教育研究的走向和最终结果。

正因为教育研究方法论决定着教育研究的方向,那么便存在着选择何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问题。在每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决定着该阶段的研究方法、途径和成果等。历经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到目前的教育研究方法论,目前依旧没有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定论。《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中坚持和倡导的“教育研究的人文科学方法论”值得思考和学习。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2篇

2008年5月22-24日,以“锐变中的幼儿教育”为主题的由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香港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幼儿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在研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国学前教育立法问题的主题报告倍受与会代表关注。为帮助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当前进程,共同关注这项事业,本刊记者对庞丽娟教授进行了采访。

本刊记者:学前教育既是个体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奠基性教育,又对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起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您认为该怎样对学前教育进行准确定位?

庞丽娟:我认为学前教育是以公益性为根本,属性的准公共产品,这一定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学前教育是公共产品属性趋强的准公共产品。社会产品根据其基本特性分为三类,即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其中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具有受众的普遍性和受益的公共性特点,应纳入政府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对不同类别的社会产品依据其公共性程度承担不同的保障与发展职责。教育整体而言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符合公共产品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公共性具有弹性,不同类型的教育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的教育其公共性强弱程度不同,因而产品属性也具有差异。分析作为教育起始与奠基阶段的学前教育产品属性,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基本判断:(1)学前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条件下,我国学前教育虽然具有突出的受益非排他性和效用不可分性,但还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的非竞争性特征,尚未完全符合公共产品的定义和标准,因此,现阶段学前教育的产品属性应界定为准公共产品。(2)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不断趋强,其公共性程度仅次于义务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前教育价值功能的日益凸显,公众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正日趋深入,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正日益广泛,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正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因此,可以说学前教育的公共性仅次于义务教育。

其次,公益性是学前教育的根本性质。众多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不仅能促进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能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和家庭生活的质量,维护并增进社会稳定。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而言,可以通过保障教育的起点公平而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促进社会公平,从而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长期而巨大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公益性是学前教育的根本性质。

学前教育对社会未来公民终身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奠定了其公益性基础。学前教育对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这是学前教育具有显著公益性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和脑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共同表明,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形态、结构、机能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情感、行为、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和敏感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学前阶段儿童所拥有的教育机会的多少和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了其学前期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研究和事实均表明,学前期教育影响个体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性格等,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方向、性质和水平;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研究表明,儿童在学前教育结束时的学业和IQ分数趋势一直保持到中学阶段。学前教育之所以能对个体发展具有这样全面、长远的影响,是因为早期经验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脑的结构和机能在学前期的发展并非处于一种纯粹自然的状态,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制约的。科学、适宜的学前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大脑结构与功能适时、充分的发展,而且其影响具有持续性。

本刊记者:学前教育的公益性通过哪些方面来体现?

庞丽娟: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彰显。

第一,学前教育效益的强正外部性与高回报性突出其显著的公益性。学前教育不仅对个体发展有益,而且对教育事业发展、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与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学前教育直接影响义务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是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奠基工程。作为个体发展的始端和教育的发端,学前教育对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对基础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合作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西方国家几项大型追踪研究,如“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gram)和“高瞻方案”(High/Scope Projiect)的研究均证明,学前教育能让儿童的小学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儿童实施学前教育会大大提高他们小学、中学时的学习成绩和智力,减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失败。其次,学前教育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与保障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众多事实表明,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发展和早期教育的今天,学前教育质量更成为家长能否放心工作、安心学习的重要条件。同时,学前教育通过承担幼儿教育与保育,将幼儿父母尤其是妇女从家庭解放出来,促进了母亲就业,有助于改善妇女的经济、家庭和社会地位,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再次,学前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为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美国一项长达30多年的追踪研究表明: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与未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相比,前者的学业完成率、就业率、成婚率高,而犯罪率低。每在学前教育上投资1美元,可获得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4.17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为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减少以及纳税的增加。

第二,学前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基础性与补偿性作用凸显其公益性。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学前教育公平。学前教育具有显著的补偿作用与功能,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能够有效促进这些儿童融入主流社会,降低因出生和成长环境的不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社会分层现象和社会贫困。美

国长达30年的“开端计划”和“佩里学前教育方案”(Perry Preschool Project)等的追踪研究均显示,对家庭经济贫困、父母文化水平低的社会处境不利儿童实施补偿性学前教育,能成功地打破消极的贫穷循环圈,使其认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能力发展得更好,更有可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获得工作上的成功,从而能够自立而不是依赖社会福利;更有可能组建家庭并对婚姻生活忠实,减少对特殊教育的需求,青少年犯罪、未成年怀孕的可能性更小。

第三,学前教育对象的非选拔性与需求的普遍性呈现其广泛的公益性。学前教育为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属于非选拔性的个体基本教育权利。基础教育之后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更强调选拔功能,需要根据社会分工的现状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做出某种鉴别和选拔。而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一样,同为非选拔性的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基础教育。社会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具有普遍性的突出特点。从受教育对象及其需求来看,学前教育是社会的公共需求,代表公共利益,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取向。

本刊记者:正如您前面所说,学前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只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消费的非竞争性特征,尚未完全符合公共产品的标准,然而公益性又是其根本属性。面对公益和市场竞争这对矛盾,政府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准公共产品是否应该回到公共管理体制中来?

庞丽娟:鉴于学前教育是以公益性为根本属性的、公共产品属性不断趋强的准公共产品,政府应该积极响应,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政府转型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是大势所趋,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就在于政府要将逐步建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其根本职能。

政府职能的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所变化。政府基本职能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类。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当代社会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定位,建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最根本的职能。自2004年总理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来,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为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型目标与基本定位。当前,我国政府正朝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从经济建设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其关键就在于将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和提高有效的公共服务上。

本刊记者:公共服务体系工程浩大,范围甚广,学前教育建设应摆在哪个位置?

庞丽娟:以公益性为根本性质的学前教育应优先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公共服务型政府以公共利益、社会公正和民众满意度作为公共服务活动的目标归宿和服务质量的评判标准,以改善民生作为主要标志和基本职责。教育作为民生的主要内容理应优先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尤其在注重以教育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今天,教育正日益成为公共服务领域的核心。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学前教育以公益性为根本属性,是教育的起始与奠基阶段,对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其公共性仅次于义务教育,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其强正外部性效应的日益凸显,学前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正不断增强。因此,在所有的教育类型中。学前教育应在义务教育之后优先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以充分体现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支持与主导作用,确保政府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职责不断增强。

本刊记者: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职能,您认为这些职能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庞丽娟: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与职能主要包括制定适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计划,制定完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和公平化资源配置,以及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评估和督导等。其中,制定科学、适宜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政府其他职能落实到位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当前,我国政府正在把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管理、财政投入和队伍建设。同时。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学前教育专门法以保障并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刊记者:立法保障已是现代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是什么?

庞丽娟:立法保障之所以成为现代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除了前面谈到的两大方面的原因,还因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亟待通过立法来妥善解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全国性的法律规范,在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前教育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为保障并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当前亟待立法,这既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破解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刊记者: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庞丽娟: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行政管理力量不足,幼教管理工作缺乏有效保障。一方面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的转换,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责任成倍增加,但另一方面目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力量被严重削弱。国家教育部负责管理学前教育的幼儿教育处编制只有2人,实际在编专职人员仅有1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北京和天津还保留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外,其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机构改革中陆续撤并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大多由基础教育处一名同志兼管。不少省市没有幼教专职干部,这样的管理力量不仅难以有效履行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更无法有效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与管理。

第二,经费匮乏,事业发展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总量之中,学前教育经费所占的比率过小,仅占1.2-1.3%,且十年徘徊不前,从根本上讲,这是难以有效支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事业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中没有单项列支,一直包括在中小学教育经费预算中。中央财政没有单项列支学前教育经费,相应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市、县也少有或没有单项列支。特别是在体制转型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建立学前教育新体制,以有效解决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事实上,要想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确实少不了专项经费的支持。

第三,办园体制、投入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的学前教育体系尚未建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事业单位逐步分离了社会职能,曾经是城市学前教育主力军的企事业单位办园逐步与原单位分离或停办,这造成了城市幼儿园数量的迅速减少。一些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要性和公益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简单套用企业改制的做法,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减少或停止投入,甚至出售,这更影响了这部分幼儿园的健康发展。企事业单位办园与原主办单位分离后,性质归属不清,主要靠自收自支维持生存,使得这部分幼儿园教育质量缺乏保障。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附设在小学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也随之停办或被合并,造成农村幼儿园数量急剧减少。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约70%的适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激增,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如不采取有力措施为这些儿童在发展早期提供积极的学前补偿教育,以积极的社会干预补偿家庭教育的缺失,将很不利于这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四,教师身份不落实,待遇缺乏保障,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及其素质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身份与地位不明确,长期以来待遇偏低,培训、福利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近年来甚至出现严重下滑的趋势。特别是,体制改革后的企事业单位办园和农村幼儿园的教师身份不明,《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基本权利、待遇无从保障。尤其是占我国幼儿园教师总数80%的广大农村幼儿园教师,长期以来因没有明确的教师身份,不能享受教师的待遇,工资、医疗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和培训等一系列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与质量的提高。

第五,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的条件、权利和行为缺乏应有的规范与保障。近年来,各种社会力量办的幼儿园,如民办园、街道园、合资园、独资园等发展很快,目前已占幼儿园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园儿童占到近30%。社会力量办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前教育事业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但对这些幼儿园的承办者资格、办园条件、教师资质、登记注册、办园质量、视导评估等尚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范,这既不利于很好地保障社会力量办园的权益,也严重影响其办园积极性与教育质量。

本刊记者:要解决上述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如何作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庞丽娟:为努力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最上位的专门的、保障有力的学前教育法律的缺失。首先,现有的全国性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已无法解决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新问题。许多新关系或旧有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难以解决,如学前教育与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学前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新的办园主体和投入主体的关系,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的关系等。由于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与主办者更加多样化,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内部的关系和行为也更加复杂化,而我国现有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已不能很好地规范和解决这些新关系与新问题。其次,现有的全国性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本身具有疏漏和不完善之处。一方面,一些重要问题未得到规范与落实,如缺乏对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待遇、培训进修和医疗保险等的明确规定和切实保障;缺乏对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和主要经费来源的清晰规定;虽然规定了幼儿园注册和审批的程序。但对幼儿园注销、转向等未作出规定。另一方面。对某些问题的规定不到位、不明晰或不妥当。同时。现有的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零散、不系统,除《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外,涉及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大量地散见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这不利于真正、有效地发挥其规范和保障作用,不利于有效地依法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再次,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尚无学前教育专门法律,这不能很好地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尚无全国性的专门的学前教育法律,其最高层次的专门法规是国务院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仅处于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第四层级,法律层次较低,法律规范的效力较弱。在《教育法》所规定的四个独立学段中,只有学前教育没有专门立法。这样的法律层次对提高全社会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协调学前教育与社会各方面的法律关系以及规范各主体的行为都是十分不利的。可以说,学前教育专门法的缺失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层次,赋予学前教育应有的法律地位,制定科学适宜、保障有力的全国性的学前教育法律,是解决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诸多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刊记者:如您所说,我国政府已将学前教育立法提上了议事日程。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基础、现状。

庞丽娟: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已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基础。首先是社会基础。随着相关研究对学前教育功能价值的深入揭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同时,教育界和社会其他各界对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滞缓状况高度关注。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日益重视。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的社会舆论与呼声渐强,成为教育界、幼儿家长和社会的殷切期盼,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其次是经济基础。以法律形式确立并强化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与政府职责,意味着各级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切实承担起更多的宏观规划和建设发展的责任。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连续20年以近10%的速度大幅增长,应该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已基本具备了增加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以承担起更多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职责的经济基础。再次是法律基础。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可资借鉴的经验比较丰富。一方面,近些年一些地方人大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在学前教育立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江苏、北京、青岛、广州等省市已先后制定实施了《学前教育条例》,山东等省市也即将完成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可为全国性的立法提供重要的经验与参考;另一方面,国际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学前教育法律及其实施经验也可为我国学前教育立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在教育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呼吁和推动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已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2003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把学前教育立法列入立法调研计划,并连续多年派人到江西、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就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以及立法重点等展开了多次专题实地调研。2006年年底,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正式委托国家教育部开展学前教育法案的研究与起草工作。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明确提出“要适时启动学前教育法的起草工作”。同年11月,国家教育部又将学前教育立法列为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并明确列入2008年的工作要点。目前学前教育法正处于法案的研究与起草阶段。

本刊记者:学前教育立法任重道远。您作为力推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领军人物之一,觉得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方向是什么,重点在哪里?

庞丽娟:学前教育立法涉及面广、内容多,在研究和制定过程中,应抓住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深层次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学前教育性质地位、政府职责、管理体制、财政投入、办园体制、幼儿园教师的身份与待遇等根本性问题。

首先是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明确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政府责任及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并明确规定教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和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职责。

第三是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明确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与机构,规定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区)应设立学前教育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应有专门机构或专职干部。

第四是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体制。明确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预算中,应单项列支学前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发展学前教育;确定城市和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不同的投入体制,城市实行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及家长分担教育成本的投入体制,农村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体制;明确规定要逐步加大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性投入中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

第五是学前教育机构。明确学前教育机构的举办者、教师、设施、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资质要求与准入标准,以及登记注册、审批与管理、撤销的程序与要求等。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

所谓三基性,是指本科教育中最为突出的三个基本特性,即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这三性既相辅相成,又矛盾制约而受争议。我国本科教育强调基础性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核心,但对工科计算机本科教育而言,由于学科知识具有更新快、变化快、应用面广和工程性强等特点,前沿性和应用性教育凸现重要性,需求表现在一是许多前沿的理论和知识普及很快,一些过去的研究生教学内容可下降给本科生的课程;二是社会对本科生实用能力和知识宽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科教育必须致力于提高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在高年级,特别是大四学生教学中把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这三性较好地相融合,并在教学中把握好分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1三基性教学问题

本科教育的改革,特别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近年热议的话题之一,国内外没有成熟的样本,但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多元化、专业化[1]。目前,本科基础教育多采用全国统一的思想,有基本一致的大纲、内容、实验环境和教学手段,有等级考试的驱动和标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

各研究型大学的计算机教学呈现改革趋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更多强调实践和案例教学,大幅度减少基础课时,基本动手能力培养重要性增加。

2) 基础教学更多强调应用,呈专业化、多元化趋势,知识关联体系网络日趋复杂化。

3) 一些过去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在本科教育中出现,如分布式并行计算、网络计算等方面,高端知识普及化、应用化。

4) 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和市场应用的需求,专业课程也越分越细,知识宽度和深度要求越来越高,专业选修课设置越来越多,知识结构发生变化。

5) 计算机基础教育低龄化,从中小学开始就进行计算机的基础教育。如日本中学生的计算机竞赛内容就已经涉及到多CPU并行计算等前沿内容,教育对象的基础发生很大变化。

因此,如何定位和分界计算机初级教育、专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个值得研究的教育理念问题,同时,在各阶段教育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把握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的平衡分寸至关重要。

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大四学生一般会面

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也面临许多特殊的需求。

1) 知识的融会贯通需求。高年级学生一般前期修课密集,到大四时已经修完大多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生面临考研、就业等迫切需求,课程教学时,根据本课程领域需求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并使其结合应用,做到融会贯通,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 实践动手能力急速提高的需求。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无论考研还是就业,都要有比较宽广的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而学生动手机会少,缺乏环境与机会是一个普遍问题,大四学生已经进入实习阶段,有的即将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教育需要配合和引导这方面的需求。

3) 新知识学习掌握能力的需求。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必须有学习掌握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当前,在许多场合,对新知识的考核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能较快掌握并应用新知识,进行创新性工作往往是学生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阶梯。

高年级学生的不稳定性和上述特殊需求,导致这一阶段教学非常艰难,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否则,学生就会对课程失去兴趣。因此,针对高年级学生需求,基础性教育要融会贯通学生前面所学知识;前沿性教育要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性意识并掌握一些热点技术;而应用性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如何把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这三性融合并恰当地体现在教学方法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法问题,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

基础性教育无疑是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基础,大学课程首要任务是为学生打好理论与技术基础,掌握能力,发展有后劲,但基础课不是“陈旧课”[2],它应该反映该课程领域最新的进展和研究成果,根据国家的战略转变,近来各大学都把创新性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对工科计算机本科教育而言,学科知识具有更新快、变化快的特点,许多前沿理论和知识普及很快,一些过去的研究生教学内容下降给本科生。如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由于普及与硬件价格的迅速下降,已经从高端技术转为普及技术,课程体系要跟上技术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就要有前沿性内容,融入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发展。

计算机学科另一重要特色是极强的工程特性,目前,各行业都在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社会对本科生的实用能力和知识宽度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本科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多方面的动手能力。学生求职时,几乎会涉及所有软件工具和热门技术,职业对应用性教育的巨大压力,常常导致学生重实用轻基础,而本科教育必须致力于提高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3],才能引起学生共鸣。

2三基性教学方法初探

笔者认为要设计好一门课程并上好一门课程,要具备4个要素。

1) 课程理念:即本课程目标、思路等,包括对学生知识和意识的培养。

2) 学生需求:任何课程,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具体面对特定的学生需求。

3) 教师素养:教师在课程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4) 教学方法:围绕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高年级本科教学需求,三基性教学理念要将三者加以融合并掌握好彼此之间的教学分寸。具体而言,三基性教育有3个目标。

1) 基础性教育要努力使学生前面知识得到融会贯通;

2) 前沿性教育要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性意识并掌握一些热点技术;

3) 应用性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围绕着教学理念和目标,三基性教学方法的核心表现在3个方面。

1) 针对基础性教学,探索综合与贯通教学方法;

2) 针对前沿性教学,扩展视野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3) 针对应用性教学,精心设计实验,加强案例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

解决好上述关键问题要做好5个方面工作。

1) 选好能融合三性的教学课程,并非每个课程都具有三性的元素;

2)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3) 掌握好三性在教学中的分寸,这是需要认真研究把握的;

4) 教学方法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的具体方法体现和手段;

5)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下面,以笔者近几年开设的大四本科选修课程“集群与网格计算”为例进行探讨。近年来,集群计算模式是网络计算系统中用途最广的计算模式之一[4],已成为应用和商业化的一个热点技术,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网格计算模式已经发展为连接和统一各类不同远程资源的一种基础结构,集群和网格技术作为一种实用技术已经逐渐标准化、实用化和产品化,国内外各种应用实例和介绍书目也比较丰富,因此,我们有必要及时把相关基础知识和简单应用技术介绍给学生。从课程内容上说,该课程设计具有三基性要素。

1) 基础性:课程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涵盖面宽,基础性强,包括了操作系统、网络、分布式并行等方面的知识,可综合对前面所学知识加以扩展和贯通;

2) 应用性:该领域有广阔的应用背景,包括选机型、安装、配置、编程、应用等,有一系列的动手锻炼实践,非常贴近高端应用;

3) 前沿性:由于该领域属热点技术,因此,近年来发展较快,有较多的科研项目和技术专题实例,且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

因此,课程教学制定了如下的目标。

1) 掌握网格与集群计算的基础;

2) 学习构建简单的网格与集群的技术;

3) 提高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4) 了解当前一些热点技术及其应用;

5) 培养多点思维和前沿意识。

在基础性教学方面,我们要重点介绍该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系统构建思想,使学生能理解和应用该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使学生能对网络计算技术的进展和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集群与网格计算的基础知识。例如基础性教学方面,较详细地讲授了集群与网格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化、体系结构、各种分类及各层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前沿性方面,我们要以最新的大量科研项目为例,介绍一些典型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跟踪前沿技术的意识。许多教学内容来自于最新的外文资料和论文,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该领域的技术历史、驱动力、发展思想,把各种相关的技术模式加以分析介绍,启迪学生的思路,培养创新意识。例如,以国内外著名研究项目Condor, Globus, PBS等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当前的热点及难点技术,如任务调度、中间件、虚拟机、集群管理和负载平衡等内容,这种讲解是在基础知识之后,且结合项目,言之有物,使学生容易理解前沿技术。

在应用性方面,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现有市场产品和技术入手,引导学生构建和应用简单的集群与网格计算环境,然后介绍高级并行编程语言和方法,使学生能解决实际的大型问题,同时,由浅到深,设计9个课程实践,包括操作系统配置,集群和网格的构建、集群和网格的管理、编程环境及程序设计、应用编程等,给学生大量实践动手的机会,每个实验都给出相关的软件、配置说明和实验方法。

在授课方法上,我们应始终围绕上述课程理念和三基性的目标,努力掌握好三者的比例和分配,把握难度分寸,使教科书内容、科研项目内容、研究论文内容和市场技术内容较好结合,以培养能力和意识为主,具体知识为次,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大四课程,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3存在问题与讨论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三基性平衡与分寸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它不仅体现在教学理念方面、体现在教学分寸和内容方面,还体现为如下一些具体问题。

1) 计算机技术进步太快:大学课程基础性要求课程内容相对稳定和成熟,而频繁更新教学内容会导致教与学的许多问题和矛盾。

2) 思想理念变化:当今社会,随着时代主题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许多技术市场理念变化很快,教学方法上既要保持传统的继承,又需要与时俱进,但大学教育忌盲目跟风。

3) 技术颠覆性强:前沿性教育是创新性能力培养的核心,敢想敢干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动力,但是它也面临很多不定因素,如技术变化快,一些理论、概念、术语和技术可能很快过时,甚至被抛弃,从而造成混乱,不利于教学的稳定。

4) 理论与技术的不成熟性:一些新概念、理论和知识的引入所采用的教学素材可能并不成熟,甚至有争议,或过一段时间,这些内容被发现是有问题的,从而引发争议。

5) 教学方法把握难:三基性教学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该领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新知识和前沿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追踪,同时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此外,还需要较好地把握三基性的分寸,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

尽管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略,那就是教育要适应学生需求,要面向时代的主流和需求,因此,深入的研究可以从大学课程设置分析入手,收集学生知识结构以及考研、就业等具体需求,这对三基性融合的教学理念、方法、内容和手段的研究是十分有益。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高年级本科教学中的需求,提出三基性结合教学问题,研究如何较好把握三者分寸,适应高年级本科教学的方法。结合笔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所开设的大四课程,我们对本科教学中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相关的调整,以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选课、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验体系诸多方面进行实践和研究,并将进一步探讨相关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业界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森. 论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今后发展[J]. 计算机教育,2005(10):9-11.

[2] 郑莉. 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J]. 计算机教育,2006(10):15-17.

[3] 胡凯,阚志刚,宋京民,等. 网络计算新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01.

Preliminary Exploring of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 Teaching

Upperclassman for Undergraduate Course

HU Kai

(School of Computer,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新形势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面临着教师教育专业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自身的学科水平和职业技能“双薄弱”等方面的挑战。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必须主动顺应时代的要求,强化教师教育意识,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

一、新形势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面临的挑战

1.教师专业化的竞争压力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理论前提。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教师这一专业实质上是一个双专业,即所教学科专业和教育学科专业并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建设一支高素教师队伍的根本举措。20世纪80年代起,澳大利亚、巴西、法国、美国等主要国家纷纷兴起了“教师专业化”浪潮,在这些国家的教师职前教育中,更多的有关教育科学的理论学习和更多的实践成分被纳人到课程体系中,专业化(师范性)更为明显。在我国,教育部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对发展教师专业化提出了具体措施和设想,即“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需要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形成教师教育监管制度;教师教育全面纳人高等教育系统,构建以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大学为先导,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将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的法制建设,实施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程,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及其他非师范类高校兴办教师教育专业。目前,已有一些综合性大学陆续设立了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这些举措一方面大力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给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带来竞争的压力。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进人了深化改革的发展新时期。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全面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工作。到X005年秋,全国中小学各年级学生原则上都进人了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使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实施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和创新,给传统师范教育带来了冲击。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逐步转变成师生互教互学,教学过程将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内容的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协调者。其次,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置了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要学会与人合作、沟通。此外,随着新课程的综合性和弹性的加大,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和设计,创造最佳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而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行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正如管培俊司长所说,“我国师范教育实行的是学科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简单混合相加的培养模式,学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师教育课程单一、观念滞后、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问题严重存在”。这些问题都堕待改进。

3.现行师范教育中学科水平、专业技能双薄弱的现状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学科水平不高,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不强。由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学制和课程设置上还沿袭着师范专科学校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分三大块,即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在校学习四年,其中的学科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约为三年,比综合大学少一年。其次,地方专科师范院校在升为本科的转型期内,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及时更新,传统的注人式教学法仍然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学过程重传承,轻创新。而且教师不重视科研,不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带给学生。加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多为地方院校,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办学条件差,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发展远远落后于同层次的综合高校。这些,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这些院校教师教育的学科水平。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也不强。到目前为止,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课程仍停留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育实习等四个科目上,教育实习时数仅为6周,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近几年来,由于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生师比逐步增大,使很多学校不能派出足够的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一些学校还存在着学科教学法师资匾乏的现象。另外,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老化,教师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还存在着对教师职业专业化认识不够、忽视教育学科人才培养、轻视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对现实教育问题关注不够等问题。以上这些,都直接导致毕业生的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不高,从教职业能力不强。

二、对策分析

1.更新理念,强化教师教育意识

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必须先行。时代的教育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因而教师教育的理念更应具有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列。

首先,要正确认识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明确教师专业化对未来教师素质的要求,树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意识。要认真分析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未来的走向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师范院校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为此,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师范院校的功能,在保持教师教育特色的前提下走综合发展之路。其次,要引导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大家对改革教师教育模式的认识。我们认为,了解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培养新型教师的前提,也是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产生改革创新紧迫感的必然要求。

2.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未来的教师应具备普适性的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等,因此,本科师范院校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要调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根据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现状,可以借鉴一些学院的做法,即在课时总量增加不太多的前提下,形成课程模块,尝试建立具有双专业性质的“混合”型课程体系,即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大块,其学时比例为30:45:15:10。今后,随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可打破“混合”型课程体系,建立“4十1”的双学位课程模式。

其次,要增强教师教育的学术水平。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有丰富的师范教育经验,在教学内容中注重职业道德、教师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基本胜任教学。但与综合性大学比,学生的潜力和后劲不足,原因在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学术水平不高,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欠缺。因此,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保持师范性优势的同时,应注意提升教师教育的学术水平,丰富学生的学术底蕴。

另外,针对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学生专业技能不强的问题,应适当调整和增加教育类课程的门类与课时量,课程门类可以由教育基础类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教育技术类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和教育研究类课程组成,其学时总量应达到总学时的1/4左右。此外,还应增强教育类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完善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式

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步伐。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要顺应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超前实施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并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寻求最佳的资源配置效果。同时,为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应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的计算机应用培训、课件制作培训、多媒体操作培训等多种信息技术培训,并在教师中举办教学课件比赛,在学生中举办课件制作大赛,以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

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再创造、再充实的过程,所以教学方法、教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而目前,我国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教学方式大多重讲授轻学习,重传输轻互动,重理论轻实践。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所以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应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加强研究和创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给学生以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合格师资。

4.建设和发展墓础教育服务体系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此,必须与地方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和发展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教师教育、建立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改革咨询指导等方面。在教师教育方面,应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多形式、多层次地吸引中小学参与到教师教育中来,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主动从基础教育第一线吸取营养。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范文第5篇

1.1教学理念方面

1.1.1“健康第一”理念

在指导思想上从纯粹强调增强体质向突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转变。

1.1.2“终身体育”思想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体育改革要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理念,强调体育课程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

1.2课程目标方面

新体育教学课程目标打破了旧目标“单一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它要求体育教学要“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2]

1.3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

改革后的体育课程教学强调课时比例适当课程内容方面,体现了从旧的“单一化”、“统一化”向“多样化”和“弹性化”转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被拓宽,同时不再对课程内容范围、考试项目、评分标准等做出具体规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了灵活性[3]。

1.4教学方式方面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教学策略将由重动作技能的传授向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转变,关注师生的互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

1.5评价方法方面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暗箱操作的过程,衡量教学效果和教教学探索JIAOXUETANSUO学目标实现程度的手段就是进行评价[5]。新课程标准强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往课程评价的“单一性”得到改变。新的评价体系及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强调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态度及心理的评价[6]。

2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瓶颈

2.1旧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体现,但旧的教育理念仍然根深蒂固,教学过程中“学科中心论”和“知识本位教育观”的旧观念仍然没有摒除。教学方式上,过分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使体育课变成了运动训练课;教学内容上,过分侧重于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讲解。这样的教育理观念必然带来“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讲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形式,最终导致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坚持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体育课程教学将难以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

2.2教学内容仍显单一

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些竞技运动项目仍充当着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仍然体现竞技化特点,至于针对运动项目特点,采取各种练习方法和开展游戏教学的教学内容的课时很少,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不太注重学生的性别、情感、兴趣和水平,这就出现了学生没兴趣,教师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2.3教学方法改革幅度不大

目前,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幅度不大,仍然以传统授课形式为主,课程设置仍然沿用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的简单划分。教法上以讲解示范体育动作和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为主,使球类这样带有游戏性质的项目,也变成了“一丝不苟”的技术课;长期沿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的技术系统教学,忽视了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以及独立锻炼能力方面的培养,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需要,与终身体育脱节。

2.4评价方法不科学

一直以来,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都是围绕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进行,评价方法以技术评定和成绩达标为主。面对体育新课程在评价体系上的重大变化,体育教师在实施课程评价时往往感到茫然。虽然针对教学评价的采取了种种新的实践,但依然在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方面没有出现明显的效果。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仍然忽视学生的兴趣、习惯、意志品质、自学能力。这样我国体育课程教学在评价体系上落后与改革就突显出来。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对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

3.1更新原有教育课程观念,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的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7]。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来,最多只是体现了体育课程增进身体健康的价值,追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旧的教育观念没有随着课程改革而改革。因此,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展开,彻底改变现存的不适应时展的旧观念,牢牢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化教学倾向;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观念的培养。3.2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处理好健身性、运动文化传递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必须突破以竞技运动内容为主的课程内容体系,健身性、娱乐性、时代性强的体育素材选人体育课程里,增加社会普及率高、实用性大、健身性强。另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体育教育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删减重复和陈旧的知识,增加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使教师了解专业前沿的学术动态,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

3.3优化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体现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体育课程教学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应该采取理论传教课、实践练习课、学生活动课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并有机结合宣传诱导法、心理咨询法、自我锻炼法等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式。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用在示范和讲解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侧重学态度和情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