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发展理念

道德发展理念

道德发展理念

道德发展理念范文第1篇

(一)生态道德与生态文明的统一性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与广泛的空间维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环节,生态道德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伦理道德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条件。道德作为一种伦理范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中,道德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生产方式与行为模式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生态文明的最终确立需要生态道德修正规范人与自然的道德准则,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道德模式,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伦理道德的支撑。因此在推行生态文明的同时要进行生态道德的建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在道德视角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道德也必须涉足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道德关系的调整”。

(二)生态道德的培育依靠生态道德教育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其中的第36章提出: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2005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10年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对人们进行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将生态伦理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行动,使公众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增强自律的能力,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生态法则与道德行为准则。通过生态道德的教育使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自然存在的权利与价值;协调人类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实现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型与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变。生态道德教育伴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走向发展与完善,成为培养具有较高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的重要形式,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转变传统价值观念,推动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生态道德教育对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提升国家的生态文明程度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工业文明以来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客观上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演进,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物质主义盛行,“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就在于创造、占有、享受(消费)物质财富,从社会的角度看,就在于无限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思维理念。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态价值观念的冲突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在具体行动上表现滞缓,一遇到经济利益的纷争,就放弃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法律与制度的监管,使生态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由理论到实践的道德转换,没有注重生态道德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无法做到知行的统一。生态道德教育包括自然、社会、人三个领域,是各个学科相互交叉与合作的结果,而现实的生态道德教育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从小学到大学只注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知识,缺乏实践性与感染力,只注重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且以说教成分为主的教育方法枯燥,使受众缺乏情感的体验,无法产生共鸣,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模式远离生活,造成教育效果的低下。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国民的环境意识渐渐觉醒并逐步加强,我们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使每一个觉醒的公民将生态意识转变为具体的社会行动,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体现在追求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在自觉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三)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国民的生态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标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建设,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忽视生态道德的建设。随着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渐渐觉醒,但这种生态意识仅停留在思想观念的表层,还没有真正内化为内心的信念。而这种生态意识还没有外化为具体的社会行动,虽然存在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人们不能自觉自愿的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三、提高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的途径

对生态教育的开展与普及,需要从道德观念层面深入的培育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通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培育全方位的生态道德理念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推行生态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价值观念,推行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还自然于本来的权利与价值,对人类活动的考量以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的尺度。摒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观念,而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保护者与管理者;放弃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无限利用的观念,而寻求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价值观。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自觉维护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保证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既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体现其经济价值,又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自然环境,实现其生态价值。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倡导低碳经济,追求绿色的GDP,在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同时,达到社会可持续的进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利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与教育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型,包含低碳节约、自然健康、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其核心理念是消费的“生态性”,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确立针对不同主体的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生态道德教育面向社会公众,教育对象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层次性,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应当确立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主渠道。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的普及及未来的推行效果,要立足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层次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认知规律,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实践性的教学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从面向未来的高度来探索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之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对教育者的感染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内与校外的活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采用生态道德体验模式进行教育,使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之中,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生态感悟,提高德育效果。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对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且舆论宣传不到位。在全社会范围广泛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普及生态知识、生态道德行为规范、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不同主体的培训、教育与宣传,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履行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道德准则,进而成为具备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社会上应当开展各种层次的在职人员的生态道德继续教育,并将这种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政府、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的作用,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唤醒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三)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道德发展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传统道德;融合;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具有内在的契合与相通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的传统道德也有近几千年的历史,二者在人道主义、公平正义方面具有相同的观点,二者融合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人道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强调仁爱,从而突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又是可以融合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消除私有制,实现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强调的是“天下为公”,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坚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孔子强调重义轻利,二者又实现了融合。马克思主义坚持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能够站在人的逻辑上思考问题,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价值,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社会中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些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一致的。在孔子的学说中,主要强调的是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用“仁”来统筹,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生,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道德思想强调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和而不同的观点,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同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完全是以价值来衡量的,完全磨灭了人性,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利益关系的,而且歪曲了道德衡量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强调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人类可以为社会做贡献,而且一切要以社会发展为主,一切为了集体,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当集体的利益实现了,个人的利益才能够得以保障。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有天下为公的思想,其要求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互契合的。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强调对利益问题的正确理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强调公平正义原则,强调个人利益的必要性,同时强调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强调社会利益要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在孔子的学说中也坚持利益的重要性,但是,利益的获得要在义的基础上,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互契合的。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局限性与超越性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中国传统道德观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是一种站在无产阶级角度的道德观,其广泛地应用于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中,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相比,具有更加科学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强调要尊重自然,强调对自然的顺从,是一种被动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念,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观的超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都强调“天下为公”,但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强调的“公”的范围更加明确,将人类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公”,而中国传统道德中“公”的概念比较模糊。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天下为公是维系在一定的关系上的,是在军权、父权的纽带下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全面地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为全人类的利益着想,能够从社会的生产关系角度去思考,从而能够促进全社会的发展,为中国建设和革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的中国道德思想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其思想还是过于保守,其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因此,看待问题还是不够客观,从而制约了人的思想,使人的思想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其在道德的深远度上远远不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因此,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超越。

(二)坚定价值引领,合理批判继承

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我国的文化已经实现了发展与繁荣,公民的道德建设会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更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作为我们的引导观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的批判,从中分析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可取之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可取之处的继承,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的提高。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是否能够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用,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是否需求其引导,在于其对我国的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摆在观念部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在意识形态上达成一致。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应该坚持唯物主义的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我国现存的道德问题,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我国的道德问题,寻找到更好的出路,为建设我国社会道德寻找到更好的路径。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体现出人的主体价值,要充分站在人的立场去制定原则。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所以,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和谐。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一味地按照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中的指示去做,而是要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包容与共存,实现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吸取经验,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进行合理的分析,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有先进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不足,应该结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促进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革新,使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内容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让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有力补充。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宣扬不存在永恒的道德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还是比较保守,不够客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决定着社会存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和交换是两个必然的步骤,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道德起到了约束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并对生产和生活起到规范作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独立的,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其受到社会的制约,从而能够突破唯心主义的束缚。而且,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的,是将旧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进行革新,从而形成新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将资本主义中优秀的道德成果吸收,遵循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但是,也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拜金主义。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对立中成长的,其主要强调的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能够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就存在一定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制约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在集体主义原则方面,中国还是沿用固有的血缘纽带,分析亲疏关系,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集体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正义,实现自由平等,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自由平等是有约束条件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问题,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封建社会时期,资产阶级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在于封建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将私有制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完善,人类将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将逐步地实现公平。中国的自由平等还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的等级,其自由是相对的,中国有着固有的等级观念,导致中国的自由平等只是相对的,导致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不能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在一起。

四、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强调的集体主义是比较全面的,其实现了社会主义,并且其目标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的集体主义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那是因为在我国的古代坚持的是中央集权制度,而且,我国在汉代经过了宗法制的统治,人们坚持权力至上,并且我国特别重视血缘纽带关系,这就造成了我国的集体主义是片面的集体主义,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为公,人们在集体面前更加倾向血缘等亲疏关系,导致我国的集体主义原则还不能透彻地落实。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人道主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把人道主义作为核心的理念,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强调的是民为贵、君为轻,将仁爱的观念进行拓展,从而能够实现人道,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坚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因此具有先进性。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强调以和为贵,在《中庸》和《老子》中都强调和为贵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且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实现道德体系的多元化,实现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汉代时期,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强调万物之间都需要和谐共生,但是这种中庸的思想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作者:刘佳宁 朱方长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3(01).

[2]周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J].学术论坛,2013(07).

[3]王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研究述评[J].创新,2012(04).

道德发展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道德教育 教师信念

2001年,国务院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旨在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中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成效无疑是推进国家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举措。教师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其所持有的道德教育信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态度与做法,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成效。因而,分析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及其构成

教师在能够高度认同或确信学校道德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体发展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价值的情况下,才会从内心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并将德育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自己教育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发展的基础。为了有效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发展,教师需要明确不同阶段学生道德的发展特点与发展目标,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群体或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并据此制定具体的道德引导措施,这是教师能够进行有效教育决策的前提;道德教育活动是否能够取得理想效果,还取决于教师所选择教育方式和策略的适恰程度。因而教师对于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方式与策略的认识、选择和判断,也是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以上对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内涵的分析可知,具备完善道德教育信念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科学认识:教师对学校道德教育活动之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认识与判断;教师对儿童道德发展规律、所教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及其成长目标的认识;教师对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方法与策略的认识、选择和判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其中一个方面存在不足都会影响教师道德教育行为的针对性、力度与效果。理论上讲,所有对中小学生负有道德教育责任的教师,都应当具备包含以上三方面内容的完善而科学的道德教育信念。

二、当前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存在的问题

1.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状况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其信念水平距离当前道德教育实践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普遍认可道德教育的方向与重要性,但对于道德教育之个体功能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对其社会功能的认同度;

(2)部分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对于学校及自身在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与重要责任认识不足,道德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相对偏低;

(3)大多数教师缺乏对不同发展阶段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及其发展目标的关注与清晰认识;

(4)很多教师对新型公民道德教育之意义与内涵、目标与任务缺乏充分的了解与理解,公民道德教育敏感性与教育意识不足;

(5)教师具备关于学校德育途径的基本知识,但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与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道德水平发展的具体策略与方法缺乏足够知识;

(6)教师对提高自身德育水平有一定需求,但缺乏便捷而实用的学习资源。

总体而言,中小学教师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具备一定的直觉信念,高度认同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并表示愿意承担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但因其道德教育实践缺乏科学完善的理性信念作指导,道德教育成效不高、自我效能感偏低。在面临复杂的道德教育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时,教师便不自觉地将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完全归于家庭与社会,产生逃避心理。

2.教师道德教育信念问题成因

一般来讲,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的形成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所处国家和社会道德教育传统与个体职业经验影响,二是自身所受职前教育影响,三是其所接受的职后培训影响。教师所处国家和社会道德教育传统与个体从业经验会影响到教师相关直觉信念的形成,教师所接受的职前与职后教育会作用于其相关理性信念的形成。

(1)我国道德教育传统的影响。社会文化传统是影响道德教育活动内容与方式的重要因素。从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来看,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注重以个体德性修养为中心的“修身”教育,对一般公民只要求其能够“独善其身”的传统教育内容,弱化了以公民权责为核心的公民道德内容在包括学校教育者在内的民众心目中的普及与内化。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我国儒家文化传统经历了多种文化冲击,多元价值观交汇但并未形成能够对全体社会成员起到道德约束作用的公共良知。这种状况一方面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具体内容与评价标准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道德教育之个体功能的实现。家庭、社会中成人所奉行的道德与学校道德教育中所倡导的道德不完全一致,使得学校道德教育难以看到明显效果,对教师道德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的获得造成不利影响。

(2)教师所接受的职前教育影响。职前教育是塑造教师教育教学理性信念的起始阶段,对于教师专业信念发展有着奠基性意义。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帮助教师建立科学完善的道德教育信念,是教师教育不能推脱的责任。目前来看,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在此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

①职前教师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未给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发展儿童的道德水平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能够胜任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首要责任。为学生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据研究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很多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学校,未将专门的德育原理及其实践方法开设为必修课。一般只是在《教育学》课程中包含一小部分德育基本知识,除此之外也未开设任何旨在提升学生道德教育能力的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初中教师对道德教育工作表现出相对明显的消极态度。这些教师将学生道德问题的成因完全归于家庭教育不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无力感与逃避心理。观察这些教师的教育过程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与科学规划,随机管理中的教育行为缺乏理性思考与科学策略,最终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此类问题的根源,正是在于教师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欠缺。

②职前教师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未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与反思指导。在目前学生的教育实践中,指导教师大都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忽视对其道德教育技能的指导,使得职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实践学习无法落实。与此同时,在引导中小学生道德发展方面,很多指导教师的教育示范作用不容乐观。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经历过实习之后,开始怀疑 “教育是爱的艺术”这一学校德育的重要理念,因为他们看到一些学生“只认能够对其产生威吓的老师,自己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起作用”。他们不懂得“讲道理”只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方法,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是在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观察与分析之后对方法进行慎重选择的结果。这些学生也没有对教师运用“恐吓”手段产生的教育后果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学生道德教育的理性信念不足自然难以避免。

(3)教师职后从业经验与所受教育影响。

①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目标的系统化与具体化程度欠缺。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与教育目标的具体可测性,是完善成熟的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演变,不是通过建立德育目标系统,经由德育总体目标到课程目标,而是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1] 。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一直都开设有思想道德类的课程,但却长期缺乏可以用来测量其教育成效的系统化的具体目标。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活动并非自觉自发开展,而往往是为了完成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临时性任务。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份内之事,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当其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并要不时地顺应外界要求的话,势必会使学校和教师形成一种观念:道德教育活动不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政治形势下的额外任务。此种从业经验会消弱教师道德教育的责任意识,进而影响到其道德教育信念的正向发展。

②教师职后培训缺乏以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专门课程。在职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建立在专业培训机构对教师实践需求进行全面准确评估的基础之上。很多教师反映,他们参加过的教师培训很少有旨在提高教师道德教育技能的专门课程。虽然在有关班级管理或班主任工作的培训中,有很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推广与介绍,但一线教师的工作经验很难具备可以从根本上完善与提升教师道德教育理性信念所需的系统性与普遍适用性。上述状况一方面会造成教师“道德教育不重要”或者“道德教育不需要科学知识与方法”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教师道德教育理性信念缺乏的事实。中小学教师一方面在学校德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另一方面却难以获得此方面的专业培训,此一矛盾的存在不容再被忽视。

三、对策与建议

1.重视教师道德素养提升

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人影响人的活动。教师自身道德素养的高度会直接影响其道德教育信念可以到达的高度。因此,建议教师教育机构重新审视道德素养在教师专业素质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与加强学生与在职教师的道德素养。

2.开设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

教师完善的理性信念建立在其对相关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基础之上。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对其职后相关理性信念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承担教师职前教育的学校增加专门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将其放在与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人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制定科学可行的系统化道德教育目标

相关研究机构依据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特点,制定与儿童生活相契合的具体、可测、系统化的道德教育目标,为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导。教育目标的系统化程度决定了其对教育实践之连贯性与有效性的支持力度。教育目标越是具体、可测,其对于教育实践方向的指导就会越有力。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目标呈笼统与抽象,尤其是缺少可以直接衡量教育效果的可观测目标,它对于在职教师道德教育的理性信念发展极为不利。依据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规律,制定与其日常生活相契合的具体、可测、系统化的道德教育阶段目标,应当成为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的重要课题。

4.增设教师职后培训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中小学教师在其接受职前教育期间,都缺乏足够的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因而必须在职后培训中为其补充相关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学习教育理论,是教师职后学习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道德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应当成为教师职后培训机构重视开发的重要课程。

5. 增强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估的能力

学生的发展状况是教师工作成效的最终体现。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必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或质性评价标准,依据标准要求,选择合适方式对相关工作进行成效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以评促教,提高教师的教育信念水平。

道德发展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德;观念;意识;本质;行为活动;经济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037-03

一、对于学界有关道德本质研究的评价总结

人们大都认为,道德与伦理是一个东西,伦理学就是关于道德的科学。对于作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的道德,古今中外的道德学家和学者有颇多的研究和解释。

“道德”与“伦理”在西方词源相同(古希腊语为“ethos”、古拉丁语为“mos”),都是指内在的品行、品德以及外在的风俗、习惯。现代西方称“道德”为moralis,是一种人类自我完善的社会价值形态和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

关于道德本质的问题,两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把争论归结为六大流派:伦理相对主义、伦理绝对主义、道德主观主义、道德怀疑论、道德客观主义、道德实在论,并且通过纵观这些理论得出结论:一方面,道德既具有适用于一定社会的特殊性、相对性,因而存在特殊的、相对的道德,也具有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性、绝对性,因而存在共同的、绝对的道德。从中看出,理解“道德”本质有两个角度:特殊、相对道德与共同、绝对道德。

今天所谓“道德”在中国古代大致相当于单音节词“德”。据考证,“德”是一个会意字,左边偏旁表示道路,右边偏旁则表示用眼睛直视前望。两形会意,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道德”两个字放在一起,最早出现在哲学著作《道德经》中,但“道”与“德”各有所指,合起来的“道德”可以阐释为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以及人对规律的认识。《论语》可谓专门道德著作,孔子思想中的“道德”指的是社会和人最理想的发展图景和模式。

现代,“道德”一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有时被省略为“德”。人们一般所言“道德”除了作名词用常常也作形容词用,如,“讲道德”,“不道德”。作为一种概念的道德,一般是名词,但到底什么是道德,各有各的理解。

我国学界对于道德本质的探索起于上世纪80年代,从伦理学教科书(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开始。围绕“道德是什么”的问题,阐释了道德的社会历史本质。接下来,一些学者的论述引入“人性与道德的关系”,导致了大讨论。讨论的分歧是:到底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出发还是从人性与道德的关系出发来探索道德的本质。到90年代,对道德本质的探索,进一步细化,但总体来说,仍然不外乎两个分歧(有的观点在这两点之中还有分歧),即表现为出发点的不同,是从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与利益关系出发,还是从抽象的人的需要出发?

到今天,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对道德本质的探索有两个出发点,一般本质(社会性本质)与特殊本质(人的主体性本质)。

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道德释义质疑

高校思政课教材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第四章(道德基本理论部分)第一节,首先就给道德下了定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教材首先把道德在社会上的存在范围进行了划分,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这是比较准确的认定。道德不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而是一种精神存在,是人的观念的一种,道德首先在人的心里;人和人一起组成了社会,社会当然也就有了道德的存在。所以说,道德是一种社会的观念存在,是准确的。但社会上人的观念不仅包括道德,还有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等。道德属于其中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看不见摸不着,纯属精神现象。这种精神现象影响人们的行为,不是影响行为的真假、美丑,而是影响行为的善恶。这样的观念,有时候是一些人的普通心理意识,有时候则上升为整个社会的原则规范。如,封建社会的中国,很多就认为男女关系的处理,以男尊女卑为善。不仅很多人是这样想的,并且还通过国家统治阶级的认同、宣传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原则规范。但到了今天,男尊女卑这种道德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不成为社会原则规范,只是少数人普通心理意识罢了。

教材中对于道德定义的最后一小句内容――“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的表述,本人认为是含混不清的。

道德在个体这里,的确是用来评价行为的善恶的。但是它本身属于观念意识,绝不属于行为活动本身,也不包括行为活动。人的观念与行为活动是并列的两个范畴。这里把行为活动本身也算做是“道德”,就错了。比如:“打”是一种行为活动,一个人“打”另外一个人,这行为本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只有当人们考察指导其“打”的心理意识的时候,才能看出是否道德。总之,“打”作为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它本身是不属于道德范围的。

观念和行为是人类存在的两个范畴,观念指导行为,行为表现观念。观念有多种,其中衡量善恶的就是道德。因此,教材上的道德定义对道德社会本质的总体归类不错,对其作用也解释得很好,但却把个体“行为活动”也包括在道德里面了,这是非常不妥的,不利于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道德本质的认识。该教材从2006年至今已经经过多次修订,但这一定义一直没有做出清楚的修订。

三、道德本质的清源正本

“是什么”的问题是有关事物本质的问题,人们要关注和运用一种现象,归根结底必须明了其本质。道德是一种十分抽象的现象,其本质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揭示出来的,需要追根溯源,多方位科学地思考。

唯物主义认为,道德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从社会生活中来的。道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人们自己无谓创造的,而是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其产生是有主客观条件的,其发展也有规律的。人类产生后不久,社会关系形成和自我意识的发展,由于调节关系的需要,道德就应运而生了。最初的道德表现为一定的风俗习惯。

道德不是亘古不变的。道德自原始社会产生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样,道德也有着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的曲折发展的过程。人类道德偶尔也有停滞、退步,但总体上是向上的和进步的。

厘清事物本质,离不开对概念的探讨。探讨概念,有必要给它下个定义。定义是对于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下定义可用逻辑学“类属(种)加属差(特点)”的方法。

道德的类属――概念的外延。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现象)一分为二为物质和精神,道德属于精神一类。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人为万物之灵长,只有人类才有精神。“道德”,是人的道德,离开了人和人类社会,不谈道德。道德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存在。属于人类精神文明的范畴。

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社会的精神文明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个人来说,在其认识自我和社会的过程中会不断思考形成自己的观念,又不断用这些观念指导其行为。这些观念中就包含着道德。从社会来看,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人类集体创造的文明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一分为二为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还有它的同类,比如哲学、宗教、文艺、政法思想等,它们同属于人的观念体系、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用来评价人们的行为的善恶的。

道德的属差(特点)――概念的内涵。在人类精神世界中,道德里面到底具体是什么内容呢?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作为评价人的行为善恶的道德,其具体内容是分层次的。在评价人的行为时,一部分是人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的普通心理意识,另外一部分则可能上升为整个社会大多数人共同认同的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原则、规范。所以,整体来说,道德是用来评价人的行为的善恶的心理意识和原则规范的总和。道德是观念,用来评价人的行为,并且在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道德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人的道德观念内容不一样。道德也是具阶级性的: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的阶级或人群有不同的道德,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人的道德(善恶观念)影响着人的行为,社会的道德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基础。

研究本质往往从现象开始,道德常常表现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指所有与人类共同体有关的活动一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与自然现象相反,它是人类群体对自然界的种种反应的总称。

首先,作为人的观念,道德从实践中来,必将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是行为规范。人的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观念指导行动,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比如利用观念系统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总结等活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必然透出其内在的思想观念。正确的观念有利于正确的行为。道德作为人的观念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必将在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又经由实践检验后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其次,作为社会的意识,道德源于社会经济基础,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好比一座大厦,其中内容根据功能不同分成了上下两层。下面的担负着人类生存的重任,好比房子的地基,我们叫它经济基础,指社会的基础或人的基本活动。经济基础也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建立在人们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的观念形态的内容人们称作上层建筑,主要内容就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其中包括道德。社会发展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是判断善或恶的意识,标准如何,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要看当时社会成员间的社会关系,谁掌握着社会的主导权。因此,道德最终是人们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常常表现为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总之,在个体行为活动与社会关系的背后隐藏着人们的善恶观念与意识,这就是道德。

参考文献:

[1]杜振吉.近三十年来关于道德本质问题的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0(2):135-141.

[2]张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道德本质问题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0(3):136-140.

道德发展理念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遥存在道德观念薄弱,纪律性、贵任心、上进心不强的情况,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确立道德教育中心地位,加强道德观念教育,激发上进精神,明确目标贵任,加强纪律教育,强化道德挽范。使中职学生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的增加。中职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从学生情况来看,质量明显下滑,尤其是道德素质薄弱的状况,令人担忧。作为一名在中职学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探索,结合各方面机关经验,提出一点自己的思考,供大家参考。

1道德建设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成绩是显著的。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道德建设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道德观念淡薄。在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视德育教育。道德观念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从学生的行为状况和思想认识来看,这种道德观念的教育并没有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观念认识,大多停留在对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的简单认知层面,缺乏自律性。不是学生的自觉认识和自发行为。正因为对道德观念的正确认识的缺乏,致使学生不能自律自己的行为,行为表现差异较大。在严格要求的情况下,表现得很符合规范要求;一旦环境宽松,无人监督时,却经常出现违反规范的情况。小错不断,经常违规,成了部分学生经常的行为习惯。这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较严重的影响。这是由于学生道德观念淡薄带来的影响。也是当前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其次,学生道德观念模糊。由于学生中普遍存在道德观念淡薄的情况,导致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假、善恶、美丑的认识模糊,而且在行为上极易发生偏差。使得一些错误行为屡屡在部分学生身上发生。如:不能正确认识团结友善与哥们义气的区别;认识不到敢作敢为并不是胡作非为;分不清互相帮助与互相包屁;区分不了绅士风度与流氓习气。…总之,由道德观念的淡薄,产生了认识的模糊。由认识的模糊,产生了错误行为。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并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虽然大多数同学并未做出明显的错误行为。但潜在的观念淡薄,认识模糊,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再次,学生道德观念扭曲。由于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淡薄,道德认识模糊,致使他们有了扭曲的、错误的道德观念。在学生中,小偷小摸、坑蒙拐骗、打架斗殴、甚至人身伤害时有发生。这些小良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扭曲的道德观念引起的欲望所驱使的。由于错误的观念,使得学生用反道德的行为来满足个人的欲望。这些行为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影响较大,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是学校学生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也是教育和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从学生本身来看,进人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十四岁到十九岁的青少年,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期,身体正在成长,心理也正在成长。精力非常旺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模仿能力非常强。自我表现的欲望非常强,创新能力也非常强。但是,同时他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有明显的局限,自主意识薄弱,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形成截然相反的矛盾现象。这种矛盾现象也表现在对学习的认识上。进人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在初中时成绩较低,一方面有上进的要求和愿望,但另一方面却不愿付出努力,一甘于平庸,甚至以成绩不好为荣。

除学生本身的原因外,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学校并非一方净上,家庭的、社会的各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囚素也时时在影响着学生。如自私自利,尔虞我诈、色情暴力、吸毒等等违反道德观念的现象也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严重冲击,使得学生道德观念扭曲,并出现了反道德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2加强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由干部分学生道德认识模糊、道德观念错位,道德思想淡薄,以致道德行为出现偏差,甚至发生严重的错误行为,违反道德规范。对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人才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道德建设。

2.1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观念

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首位工作。在德育教育,道德建设中,要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观念的最基本的基础,是学生对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们的意义的认识。从这个基础出发,学生才一能明确应该怎样行动及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行动,才会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动。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培养时,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使学生明确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国家强盛是一致的。有了理想这个指路明灯,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因此,在学生道德建设中,应采取课堂学习、专门辅导、家庭配合、社会帮助等形式,从教学内容、活动实践、娱乐休闲等方面,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人文素质等内容的教育,使其认识到目标和使命,以自觉的道德行为担负起建设家园,贡献社会的光荣任务。

2.2激发向上动力丰富道德实践

在坚持学生理想信念,加强道德观念教育的同时,应以各种方式丰富学生的道德实践,激发向上动力。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道德实践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知行统一的过程。使道德观念由抽象转化为形象。进人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学生基础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但大多数同学仍然有努力向上的愿望,有自我实现的要求。因此,在学生道德建设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如课堂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社区服务、顶岗工作等,不断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巩固已有的良好的道德观念,纠正不良的道德认识。职业学校应充分发挥实践性教育突出的优势,注重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让认知在行为中得到强化和巩固。加深认知的内涵和深度、广度,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行为。

2.3强化纪律教育规范道德行为

正常情况下,人的道德行为是与道德观念相统一的。但有时因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会产生偏差,甚至会走向反面。这种现象在作为青少年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反映得较突出和普遍。经常会有学生的道德行为脱离了道德观念范畴的情况。

在学生道德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纪律教育,规范道德行为,使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道德实践通过纪律和规范,形成学生的自觉习惯。高尚的道德,是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加强纪律教育,规范道德行为,即要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更要注重磨练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应多方面开展学习、实习、军训、劳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强化学生纪律,磨练学生意志。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难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校应及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彰,对违反道德规范的同学及时指出纠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明辨是非。经长时间的意志磨练,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4确定道德中心完善德育机制

学校要将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学生道德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贯彻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一定要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全方位的加强道德建设,营造出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处处感受到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熏陶,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校风。改变道德建设是政治课、管理人员的事的错误观念,形成真正的德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