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范文第1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以“平安公路”建设为主线,牢固树立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为实现“成渝第二城·宜居新嘉陵”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公路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市、区下达的安全生产年度目标任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局无一例职工重伤、死亡的安全责任事故;无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和因管理不当造成有不良社会影响的重特大事故。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 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求,建立健全我局公路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大行业管理机构安全监管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局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主责,亲自抓;副局长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做到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 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切实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的安全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严格落实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制度建设和现场安全监管,有效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活动,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1.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进一步做好道路、桥涵、养护站点和维修站等地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一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检查方式,每月组织一次隐患排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大检查,着力提高检查工作的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制度,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处理为隐患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各类事故隐患,要定人、定责、定时,严格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保证隐患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

2. 加强公路、桥梁安全监管。加强危桥、危涵、道路缺口和可能滑坡路段的安全监管,结合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道路路侧护栏、标志标牌等安保设施,创造良好的通行路况。做好涵洞、边沟、路肩和桥梁泄水孔的疏通工作。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恶劣天气下良好的公路技术状况。

3. 强化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强化预防预控,切实做好春运、大型节日、“两会”、“四季七节”等重点时段以及防汛防雾、大风雨雪期间的安全工作,以及事故多发时段安全监管。强化保障方案和细化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工作。

4. 加强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加强项目施工管理,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核管理,推行现场人员定位、危险部位施工全程动态监控预警。安全软硬件措施一定要到位,将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杜绝安全事故。

(三)推进依法治安,深化安全生产专项行动

1. 大力开展新法规宣贯活动。要加大对《安全生产法》、《公路法》、《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贯力度,充分采取专家授课、知识问答、交流互动等方式,积极主动开展新法律法规宣教活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公路挡墙、养护站点等载体,加大新法律法规的宣传覆盖面,努力营造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安全生产氛围。

2.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要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安为抓手,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平安公路”、“双百安全”等专项活动,继续巩固专项活动成果。加大公路安保工程、养护小修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建立“平安作业”建设的长效机制,使专项活动达到应有效果。

(四)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1. 有力推进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大普法和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公众安全责任意识,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让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安全生产方针深入人心。

2. 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培训计划,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安全管理员、应急人员、机驾操作手和养护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使全局干部职工全面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建立并落实全体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保障能力。

(五)加强公路应急管理工作建设

1.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对安全生产的各类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清理,建立完善“反应迅速、机动灵活、处置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在修订预案过程中,要明确预案的各项操作规程和运行流程,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要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确保预案科学、合理和可操作。

2.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统筹规划、规模适度、专兼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建立一支过硬的专业化救援队伍,强化演练,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规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要把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部门、站股,落实到操作层面,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做到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加大安全投入。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储备金”“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制度,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用于安全生产宣传、隐患整改、教育培训和应急体系建设等。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瓦斯工作面;通风安全管理;瓦斯治理;手段

一、前言

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的执行效果,需要在矿井具体安全生产中不断实践、探索、提高,要不断更新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内容。针对瓦斯工作面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治理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各种地质条件与瓦斯的关系

1.褶皱与瓦斯的关系

褶皱强度不同是造成瓦斯涌出量大小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褶皱平面变形系数 KP较高的褶皱强烈带,瓦斯涌出量有忽大忽小的现象。矿区内褶皱背斜轴部多为张性断裂,而向斜轴部属压性结构面,煤层在此亦有变厚现象,这样在压性结构面的向斜轴部往往出现瓦斯积聚区,而背斜却相反。

2.断层与瓦斯的关系

断层对瓦斯具有双重作用,它既能形成瓦斯积聚场所,又能形成瓦斯逸散通道。当煤层被开放性断层切割又直接对着高透气性岩层时,此时煤层里的瓦 斯通过断层并借助高透气性岩层向外界逸散。反之,断层处也可成为瓦斯积聚场所。

3.围岩与瓦斯的关系

矿井围岩裂隙决定了围岩透气性,围岩裂隙小的矿井瓦斯涌出量比围岩裂 隙大的矿井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大。

三、通风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矿井周边小煤开采影响严重。随着近几年煤炭市场转好,矿井边界周围的未经办证的小煤矿仍在开采,这些小煤矿未形成完善的通风与防灾系统,且具有开掘随意、有煤就采等特性,极易与矿井采空区或巷道贯通。如果矿井安全检查人员不熟悉其井下情况,日常难以监控到位,就会给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造成严重威胁。

2.技术力量较薄弱。

(1)人员力量薄弱,“一通三防”管理在矿井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最为突出,而“一通三防”管理中“通风系统”管理又是首位,瓦斯、煤尘、火灾的防治都是建立在通风系统管理之上的;

(2)专业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对先进技术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就目前安全监控系统而言,涉及计算机、通信、通风、机电、电子等多种不同专业,技术含量较高,而现有监控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还远达不到要求;

(3)装备力量薄弱,绝大多数矿井的通风装备都是相对落后的产品,较为先进的如瓦斯报警矿灯、自动风门、用于长距离通风的对旋式局部通风机等通风装备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4)地质构造复杂,正规工作面较少。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极不稳定,造成贵州煤矿采煤工作面存在难以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的现象。

(5)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管理困难。通风调节通常是通过设置通风设施来完成,致使风门数量增多,漏风就增大;另外采掘工作面在安排时对通风管理考虑较少,使回采工作面处于角联风路中,回采工作面的风量和风流方向不稳定。

四、加强通风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全员通风安全意识

通风工作就是事关人命关天的大事,因此必须加强教育,提高全员职工通风安全意识和自主保护意识,使“通风无小事”的观念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深入人心,这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一是提高领导的重视,煤矿主要领导全面负责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并建立起职责明确、机构健全、规范科学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到位;二是充分利用宣教片、广播、板报、墙报、标语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对职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瓦斯的危害及通风对瓦斯灾害防治的重要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通风安全意识;三是注意收集通风安全的典型事故案例,以现身说教的形式进行教育,分析每起事故的原因、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利用这个机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和救援技能培训或训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和救援技能,以便日后工作中自觉按照规程进行操作,让他们真正掌握矿井安全技术。

2.加强通风安全管理

(1)通风系统管理

井下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栅栏等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随工作面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和风量调节。在改变通风系统时应预先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2)通风仪表管理

矿井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其完好率应达到90 %以上,下井仪器、传感器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3.矿井通风管理机构

为有效的开展通风管理工作,必须设立专职的通风管理组织机构,负责矿井通风管理工作,这对保证矿井安全正常生产提高矿井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规程》要求,每一矿务局必须设立通风处,一矿一井的矿必须建立通风区(通风科),一矿多井的矿,矿要设立通风区,井必须设立通风队,由矿务局、矿总工程师直接领导。矿通风区的组织形式与人员编制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确定,应能适应矿井通风工作的需求。通风区必须配备工程师或技术员和足够的通风、瓦斯检查、防尘、防火人员。

4.瓦斯治理手段。

(1)有效利用煤气抽放技术 坚持先抽后采的原则

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先抽后采”,要对“先抽后采”正确理解。抽与采一先一后的关系是为了保证采掘活动的安全。先抽又叫预抽,顾名思义就是在所有的工作开展之前,建矿之前从地面或者进下抽出瓦斯以减小开采挖掘过程中瓦斯的治理难度。把煤层瓦斯含量降低到约 10m3/ t以下,把瓦斯压力降低到0.74MPa以下。此时的煤层可以认为不具有突出的危险性,以此可以提高采掘工作的安全性。

抽放方法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地壳的结构不同,地质发展历史的不同,致使我国煤层气田构造也复杂多变,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应该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跟据煤气田不同的地质结构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坚持瓦斯抽放和煤层气开发同等重要原则。在有条件的地区应该把瓦斯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煤层气的规模开发利用。这样可以减少矿井生产时瓦斯的涌出量,也可以减小通风系统在稀释瓦斯时所面临的压力。在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为了保证煤矿安全地生产,要进行井下瓦斯抽放,以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2)尝试各种技术加强煤矿瓦斯治理

对煤矿瓦斯的治理除了瓦斯抽放技术以外,还有可以解决低浓度瓦斯易爆难题的低浓度瓦斯气水二相流安全输送技术和利用瓦斯发电,然后再把瓦斯发电后的余热制冷,再将冷气输送到高温的井下采煤或者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热电冷联产技术等世界先进的技术。

现在我国煤矿瓦斯治理技术不断提高,有很多种治理技术可供各企业因地制宜地选择实施。由于我国地形的复杂,我国各地区的煤矿矿井也构造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于我国煤矿瓦斯治理方法技术方面,不同地区也要有不同的选择。

五、结束语

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引发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只有我们不断地将通风管理落实到实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使矿井实际生产中的通风安全状况得到较好改善,从而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确保煤矿企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申宝宏,刘见中,张泓.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技术对策[J].煤炭学报,2012(7).

[2]喻祥.浅谈我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的科技创新[J].广东科技,2011(16).

[3]于不凡,王佑安.煤与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4]林伯泉,崔恒信.矿井瓦斯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应对策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全面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实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 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目标,公安部在全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范围内推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一、推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层住宅、大型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在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消防监督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如何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已成为当今社会,特别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面临的一大新课题。

2012年6月,公安部印发了《关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全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范围内实行“户籍化”管理的重要举措。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互联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系统,为每个重点单位设置一个专用账户,建立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重点单位负责将本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逐级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等内容的录入工作;及时记录日常动态消防安全管理,利用统计分析功能查找整改消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实行动态监督,定期统计分析本地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切实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针对性。

(一)实行“户籍化”管理,是落实社会单位主体责任的有效途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必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消防安全制度,组织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定落实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措施。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在建立完善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的基础上,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备案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制度和实行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三项制度。“户籍化”管理制度确保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社会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二)实行“户籍化”管理,是提升消防部门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推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在其中必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是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建立了消防安全基础档案信息库,提供了“三项报告备案”制度和“三色”预警、信息交流、在线学习考试、统计分析等功能。消防部门担负着业务培训、分类指导、检查督导等重要任务。消防机构要通过“户籍化”系统为重点单位提供消防业务咨询、消防教育培训等[]便民利民服务,并定期向重点单位消防政策法规、消防安全提示、火灾案例警示和消防安全常识。同时,督促指导所有重点单位在系统中建立户籍化档案,及时审查录入的信息,定期组织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推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二、当前推行“户籍化”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虽然在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制约“户籍化”管理工作的瓶颈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点单位消防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建档率不高。截止2013年11月份,全国尚有10%的重点单位未在系统中建立户籍化档案,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单位建档率不到40%。业务水平不高。虽然多数重点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设立了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确了消防管理工作的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业务水平亟待提高,从业人员对“户籍化”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尚未提升到法律责任的层面,在思想上轻视、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在信息录入上被动应付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 “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主体责任尚未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二)消防机构对单位的督促指导不到位,动态监管不到位。根据《关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在户籍化管理工作,消防部门要实行消防安全分类预警监督,并加强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指导服务。虽然近年来消防部队编制得到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现状,但是与消防部门担负的任务不断外延的现实相比,警力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扑救火灾、抢险救援、火灾防控、消防安保等工作牵涉警力相对较大,消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使得消防部门工作量不断增加。而推行“户籍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由于信息采集录入的不完善,导致“三色“预警的指导性不强,通过“户籍化”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研判的有效性不强,从而使得动态监管缺乏针对性。

(三)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各部门、各单位在推行“户籍化”管理工作中,思想、行动、措施尚未真正统一到公安部统一部署上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检查督导不够严格,部分部门存在尚未制定督导方案、督导流于形式,整改措施缺少针对性等问题;试点成效不够显著,推广“户籍化”管理工作必须试点先行,全面推广,部分县市存在试点建设进度缓慢,典型引领效果不够显著,没有真正创建提供可学可看的工作样板;问责不够严厉,在推广工作中,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责任捆绑制度尚未真正形成,部分地区实行的“领导分片联系、参谋包干到点”的责任模式尚未真正落到实处。

三、深化“户籍化”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建议在深化“户籍化”管理工作中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切实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是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有效措施。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消防工作负有法定主体责任,从法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消防安全管理人,再到单位普通员工,层层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便构建起了单位的全员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在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中的督导、考评、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将进一步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机制必将不断完善。

(二)强化“户籍化”消防管理宣传培训。消防部门要组织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责任人、管理人进行集中培训,大力宣传“户籍化”管理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对“户籍化”管理工作的认识。培训中要详细讲解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核心内容,指导完善户籍化管理档案,并积极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备案、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和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三项制度。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基本消防常识,具备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能力,真正成为单位消防管理“明白人”。

(三)强化督导不断完善消防服务机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单位越来越多,消防人员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难免存在失控漏管现象。为适应新形势,消防机构应将部分监管督导职能交给消防服务机构。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消防服务机构,建立消防安全责任自负、隐患自除、风险自担,行业自律、中介组织自我约束、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宏观监管的消防运行机制。将原来社会单位因业务水平限制难以完成的消防管理工作委托给具有专业水平的消防服务机构来完成,消防部门就可以从具体的消防事务管理向宏观的消防指导、服务转变,更好的督促指导社会单位落实“户籍化”管理机制。

(四)积极完善多层面“户籍化”管理方式。结合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完善单位“户籍化”工作,充分利用消防监督“网格化”的管理经验,对辖区内的建筑进行网格划分,实行网格区域责任人负责制,将大片的监管工作细分为小部分,网格责任人对所管辖单位建筑消防设施逐一排查登记,逐级汇总报告;对收集掌握的火灾隐患,逐项上报、逐项查处、逐项反馈;对分类建立的工作台账,进行动态更新,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登记,对已消除的隐患及时撤销,实现定人定格、定岗定责、定期定量管理。构建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立体防控”的多层面“户籍化”管理网络,确保辖区建筑有人抓、有人管。“网格化”配合“户籍化”的管理模式将使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马恩强,浅谈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消防工作简报,第210期.

2.果永红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探讨, 中国应急救援,2013年第04期.

3.陈景新,浅谈新形势下消防安全“户籍化”监督管理工作,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年第3期.

4.许兆亭,论对现行消防监督检查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年第21(1)期.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范文第4篇

以党的十八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按照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强化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监管为重点,以设计诊断规范企业安全运行,以可视化管理保障作业环节安全,以专家技术介入支撑企业安全,以巩固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本质安全,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化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持制度化监管,持续开展“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全市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配套规章规定,完成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推进“两重点一重大”自控技术和监控系统的完备与运行;巩固和深化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推动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一体化建设;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实现无亡人事故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推进危化领域本质安全提升

1、深入推进危化品本质安全提升专项行动。要继续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列出进度计划,推进设计安全诊断和整改验收工作,按照省市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全面完成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其中,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设计安全诊断工作必须于6月底前完成。要积极指导和协调,细化落实措施,解决重点工作和普遍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工作。

2、强化危化品“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要将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的企业作为监管重点,开展计划查、重点查、回头查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全面检查执行落实“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规定的情况。重点检查生产装置和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完善与自控改造以及自控系统投运情况。同时,加强检查督促企业做好危化品储罐安全检验检测和安全类计量器具检验检测以及防雷防静电等专项工作。重点监管危险工艺以不定期检查为主。重大危险源以执法检查为主,要以严字当头,全市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列入市安监局危化处执法计划检查,三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列入市安全监察支队执法计划进行检查,四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列入本市执法计划检查,加大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力度。

及时发放市安监局组织编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重点危险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2014版)》,组织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规规章和文件政策的学习研究,加大宣传贯彻组织力度,指导督促贯彻落实和依法生产经营。

3、注重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源头监管

凡涉及到新、改、扩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要做好安全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4]76号)和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苏安监[2014]369号)文件精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严格执行文件规定,保证建设项目设计符合规范标准要求。新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要在装置设计阶段积极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消除设计缺陷,提高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

(二)进一步落实行政许可服务工作

1、做好危化品经营许可工作。

依据《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工作。按照简化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的总体要求,按照权限要求,做好申请受理、材料审核、现场核查、许可决定等环节,组织做好上报、审批、颁证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管理信息和监管档案资料。

2、做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申领服务工作。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7号)规定和省安监局《关于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工作的通知》(苏安监[2014]356号)精神,进一步核定申领企业,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按照危化行政许可权限分工意见,按照法定程序和规范要求开展许可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好审批事项的跟踪服务工作。

(三)进一步落实过程性安全监管措施

1、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88号)精神,推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执行落实到位。一是结合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督促企业加强风险辨识和控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持续改进化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二是以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培训为平台,全面推进危险化工工艺操作工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工作;结合《省危险化学行业反恐怖防范标准》宣贯,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设施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培训。三是结合拆除施工、检维修作业等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教育,强化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和承包商安全管理以及应急管理,以可视化管理保障作业环节的安全。

2、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运行管理。在全市已全面完成危化安全标准化达标评审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安全标准化管理,巩固和提升安全标准化管理,将行政许可、现状评价与安全标准化相衔接。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效评估活动,督促企业整改问题和消除薄弱环节,巩固和提高危化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果。

3、依法组织开展安全监督检查。一是按照分类分级和属地监管原则,结合“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监管,认真组织制定计划并依法开展检查;二是配合做好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安全监督检查;配合做好危化领域职业危害监管工作;三是结合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专项督查;四是组织开展法定节假日、特殊气候以及重要活动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在坚持分类分级监管、安全评价报告、化工专家检查、负责人履职报告和约谈等制度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经验和好的做法,细化工作措施,改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评价报告质量和安全技术服务水平,特别是通过专家技术指导树立安全管理样板,推动化工领域的整体安全生产。

(四)进一步深化危化专项整治

1、继续深入开展危化品领域“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要求,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加快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如实填报排查治理相关信息,并通过信息系统跟踪督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安全管理 管理重点 管理措施

1、当前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投入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不断的追求经济效益,这时就出现了重效益轻安全的情况。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连最基本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员都没有配备,根本谈不上对施工安全的管理控制。还有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设备技术改造当中,很多施工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条件得不到改善。

2) 安全责任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通常水利工程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在短期内没有安全事故出现,从而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忽视安全问题。

3) 过于注重经验,思想固化。部分施工单位习惯于经验,没有形成安全生产的全面认识,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解决安全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点以及核心。

4) 制度流于形式。在有些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制度仅仅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2、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

2.1 针对危险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基于水利工程庞大的特点,通常具有较多的安全隐患。对具体工程项目来说,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首先识别危险源并将工程中的重大危险源确定出来。对危险源的识别可以从其形成的要素、分布的地点以及发生的时间和状态来进行排查。以危险源对安全施工所带来的影响的大小来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将重大危险源确定出来。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危险源有: 石料场的开采、高边坡及洞挖工程、使用爆炸置换法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高水头压力和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品有毒腐蚀品、可能给附近设施和居民造成影响的工程以及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危险性的交叉施工活动等。在将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出来之后,所有参与方都应该严格履行合同中的安全责任。施工单位应该针对自己所涉及范围内的危险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安全措施,同时要做好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交底工作。在进行危险源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要按照规定做好巡视和检查工作。在所有参建方针对危险源所做的安全措施得以实施之后,做好验收工作,以保证安全措施得以真正实施。当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其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不强,加上工种的多样性,其适应安全以及应变能力不强,这些都或多或少增加了安全隐患。基于此种情况,为了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对于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等。通过培训为他们的安全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施工人员更好的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领导小组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建立起安全监督激励机制,对表现好的施工人员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

2.2 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想要保证整个施工的安全,必须要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①要重视安全教育,使得所有施工人员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②要制定好安全制度并使他们严格遵守。③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来进行施工安全技术教育。④严格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管理,通过安全教育,不断强化所有参与到施工中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改善施工人员以前被动的安全意识为主动安全意识。通过技术和制度及教育,可以确保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对施工安全要求以及安全控制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持证上岗可以避免由于无证上岗引起的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2.3 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中,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具有时间长、涉及面广以及跨度大等特点,也是对管理的效果进行检验的时期。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不但要统筹兼而且同时要抓住重点。①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要做好对重大危险源以及关键施工工序这两个关键要素的管理控制。对这两个关键的安全要进行重点管理,要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安全。② 要坚持标准化管理,将安全管理贯穿整个施工的全过程当中。所有项目的施工都要严格按照安全注意事

项和安全措施要求进行,保证所有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对施工地点和内容等做到心中有数,杜绝盲目施工造成安全隐患。 ③ 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作为安全管理的落实点,也是事故出现的地点,因此保证安全施工,必须要做到安全施工。要不断建立并完善安全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和违章操作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3、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施工企业要针对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的责任制: ①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构建企业内部组织机构。通常企业想要获得发展必须要依靠结构来支撑,想要使得企业具有自己的特色,使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就必须要保证组织合理、功能优化以及职责分明的企业内部组织。②要不断建立并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企业在完善经济责任制时,将安全管理的方法作为经济责任制考核中的重点进行考虑,即就是要将安全管理与经济挂钩。③要加强工程管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力度,要不断健全管理工作制度,实地管理人员的职责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尤其是对工程中的一些隐蔽部位、重要程序以及关键部位,管理单位应做好验收工作。④要规范并健全审批程序,对承办人员的综合情况要进行审核,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等,要做好检查验收,要把好工程安全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进而从源头上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⑤要严格执行验收和审批程序,对于一些隐蔽工程以及关键工序等的施工要进行检查审核。⑥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做好对水利工程的验收工作,并达到安全管理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具有施工时间长、涉及面广以及跨度大的特点,因此其安全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在安全管理中,要针对其特点,做好统筹兼顾,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所有参与到工程建设中的人员都要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将安全管理贯彻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将所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和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翠芝,邝霞.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