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语文课堂实录教案

初中语文课堂实录教案

初中语文课堂实录教案

初中语文课堂实录教案范文第1篇

一、“一案三段六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为彻底改变我校传统低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叶海深老师结合我校的校情、教情、学情以及在学习、借鉴兖州一中、洋思中学等多个课改名校的成功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教改经验,构建了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一案三段六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对话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导学案

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出导学案。导学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在每个单元开始前,笔者会将导学案发给每个学生先预习。通过预习导学案和课本,学生对简单的单词完全可以自主学习掌握其用法,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不必赘述。对于稍难一点的部分,完成导学案后要求学生形成问题。

(二)课前预习

1. 预习提纲

预习课本第110页Module 8中的词汇(从“handbag”到“whom”),让学生能够根据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英汉互译。由科代表教读两遍后,各小组成员自主朗读并记忆,最后由科代表组织听写。熟读和理解课本第64页Module 8 Unit 1 Activity 3的对话,并试着完成Activities 3,4 and 5。在对话中划出重点词组、句型,找出含有宾语从句的句子。通过视频了解毕业舞会上发生的事。

2. 预习自测

预习自测是用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的。根据预习内容设计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且难易要合理,题量不要太大的题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同时巩固学生的预习效果。

3. 提出疑惑

这部分内容是由学生在预习后填写,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上课之前,收看学生的导学案,发现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肯定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进行二次备课。这样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有的方矢地进行解决,而且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课堂探究

1. 目标导学

以Turn to page 64, let Ss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引出对“毕业晚会”的介绍。Free talk. T: How will you feel at the school-leavers’ party?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show for your classmates? 通过师生问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课题Module 8 My future life Unit 1 Here’s to our friendship! 让学生齐读。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出示新单词的图片,让学生齐读。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读。或者让学生齐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

2. 预习检查

各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向老师汇报完成情况。让几个学生轮流朗读课本第110页Module 8中的词汇(从“handbag”到“whom”),纠正学生的发音,并进行恰当的评价。教师播放词汇录音,让学生认真听并跟读。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预习自测”的答案,让学生同桌互批,然后讨论答案。师生共同解答“提出疑惑”中的疑难问题。然后,教师说:“Look at the pictur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ctivity 1)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ctivity 2)

3. 第一次“先学后教”(听录音,理解课文大意)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地观看视频《Module 8 Unit 1 Activity 3》,理解对话大意,80秒钟以后,找个别同学回答下面两个问题。Is Lingling enjoying the party? Who hang international flags on the wall?

(2)先学

学生观看视频《Module 8 Unit 1 Activity 3》,理解对话大意。教师行间巡视,找个别后进生提问,并展示答案。

(3)后教

教师提问后进生,答错了找中等生更正。对于学生都难以回答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仍解决不了的教师可以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来解决。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理由。

4. 第二次“先学后教”(听读课文,深层次理解课文大意)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地观看视频《Module 8 Unit 1 Activity 3》,跟读录音,模仿录音里人物的语音、语调,深入理解对话内容,做Activity 3。两分钟以后,找一些同学互相问答。

(2)先学

学生再一次认真地观看视频《Module 8 Unit 1 Activity 3》,跟读录音,模仿录音里人物的语音、语调,深入理解对话内容,做Activity 3。教师行间巡视,鼓励质疑问难,教师让部分小组(两人一组)展示答案。(Activity 3)

(3)后教

全班核对答案。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理由。对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进行点拨解决。

5. 第三次“先学后教”(细读课文,找出文中重点的短语和句型并牢记,划出不懂的知识点,突破重难点)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默读对话内容,完成Activity 4。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互相问答(Activity 4)。约两分钟以后,教师让部分小组展示问答(Activity 4)。请同学们默读对话内容,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找出不懂的或难以理解的地方。

(2)先学

学生默读对话内容,回答问题(Activity 4)。学生两人一组互相问答(Activity 4)教师让部分小组展示问答(Activity 4)。学生默读对话内容,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找出自己不懂的或难以理解的地方。

(3)后教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预习提纲”第3、5中的答案以及自己不懂的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共同释疑,“兵教兵”,并汇总本组还没解答的疑难问题。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并提出本组还没解答的疑难问题。全班学生讨论解答疑难问题。教师对经过全班学生讨论仍然不能解答的典型问题以及学习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

6. 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既能检查学生在本节英语课中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又能帮助初中英语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英语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补偿教学,以巩固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使他们把所学到的英语基础知识转变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达标训练分为口头训练和笔头训练两种形式。

(1)口头训练

学生跟读音标,模仿正确的发音。(Activity 6)学生两人一组问答。(Activity 7)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反复朗读对话。(Activity 3)教师让部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对话,并进行恰当的评价。(Activity 3)

(2)笔头训练

7. 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一般分为归纳总结和课堂评价两个步骤。

(1)归纳总结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科学、准确、清晰、言简意赅地归纳总结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晴和启迪智慧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完本课文时,是这样操作的: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我的收获:Words and expressions: Sentences:;学习本节课后,我能用英语进行。我的易错点:。我需要提高的是:。

(2)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控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反馈有益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信息,促进初中英语教师有效地改进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一般包括复习巩固、分层作业和预习任务。复习并牢记本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及语法。梳理知识框架,查漏补缺,整理课堂笔记。作业的布置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不,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程次学生的需要。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预习课本下一单元的内容。完成初中英语导学案下一单元中的“课前预习”部分。

在教授本单元时,本环节是这样操作的:

1. 复习并牢记本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及语法。

2. 整理课堂笔记,进一步巩固所学重点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的用法。

3. 抄写并背诵课本第110页Module 8中的词汇(从“handbag”到“whom”)。(必做题)

4. 读熟课本第64页Activity 3的对话。(必做题)

5. 与同伴表演对话并复述对话内容。(选做题)

6. 预习初中英语课本Module 8 Unit 2。

7. 完成初中英语导学案Module 8 Unit 2中的“课前预习”部分。

初中语文课堂实录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文言文入门;学法指导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原意为“美好的语言”,传承至今它早已超越了语言文字学的范畴,成为一种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符号。作为初中起始阶段,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是学生走进这种语言文字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最佳途径。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偏重于古诗的诵读和积累,初中阶段则重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随着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深入都对起始阶段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

对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研究,重点是对学法指导的研究。有效的学法指导能帮助七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建立系统的学习模式,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起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如何帮助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尽快完成文言文入门学习,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是在起步阶段,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以中学生文言文入门阶段的学法指导为突破口,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传播传统国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指导的研究有助于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丰富、充实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育教学理论。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七年级是文言文学习的入门阶段,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给其他语文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典型案例、理论经验、启发指导。

七年级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指导的探索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前期问卷调查的情况,确定实验班级和样本学生,筛选出文言文课堂教学实验中阶段性的研究重点;制订课堂教学研究实验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

2.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研究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行为来检验文言文入门学法指导的效果,依据课堂生成的问题对研究方案作出及时的调整与补充。

根据样本学生按照问卷调查和学习水平进行分组,确定小组负责人、发言人、记录人,明确在文言文课堂学习中的角色。

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同步的研究学案开展学习,学案中应贯穿学法指导,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时选择对应的学法,同时在学案上记录学习中生成的难点问题。

教师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和前期调查问卷中的困难点进行抽样比较,注意反馈问题的集中点,通过作业设计、课堂讨论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观察学法指导的有效性、达成性。

3.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设计思路的体现,贯穿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摸索出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并将学法延伸到对课外文言文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运用学法进行探究式学习,逐步养成属于学生个人的文言文思维模式。

七年级文言文学习的学法指导研究是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总结,它不仅为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模式,而且是对七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方法和模式的有益摸索,从课堂引导式的学习到自主探究的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喜爱文言文。

依托课内文言文教学篇目,延伸学习内容,选取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的课外浅易文言文,作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篇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分组学习的情况,确定样本小组并作为自主学习的研究对象,教师帮助学生确定篇目,指导学生设计教案和学案。

由合作小组推举的代表来实施课外文言文篇目的课堂教学,组织全班同学借助学案完成课堂教学。

教师从反映、接受、理解、配合等方面记录课堂效果,并将样本班级和普通班级、样本班级实验前后、具有典型性的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加以比对,分析七年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的变化程度。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就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展学习交流,分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实践活动中的收获,适时调整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及时改进教学实验,积累经验,为下一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夯实基础。

经过对七年级文言文课堂教学学法指导的探索实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学习效率的提高必然带动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有效的学法指导来引领七年级学生走进文言文的浩瀚天地,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

初中语文课堂实录教案范文第3篇

到了初三,每所学校都在为打赢中考之战做准备。但是,初三语文复习课课堂模式往往很陈旧,师生之间交流方式过于单一,情感交流有限,复习内容大量重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教学陷入被动,语文复习成效甚微。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不仅需要老师老曲新翻,旧调新弹,更需要实现复习的高效。所谓“高效”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高效复习就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收获知识,培养习惯,提升能力,促进成长。

二、初三语文高效复习的策略

1.建设高效课堂模式,有的放矢

奥苏伯尔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定教,语文复习高效课堂模式可分成五步:先学―合作―展示―精讲―拓展。

先学:根据复习知识点、能力点事先做好导学案,提前1~2天下发,学生独立完成,课前老师批好全部导学案。

合作:根据导学案组长领衔有规则、有计划地开展合作探究。小组内选人记录问题,包括:共性的问题,规律性的问题,富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易忽视的问题等。

展示: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投影仪成果展示;学生随机上讲台当小老师;组内或组与组之间的互助式的回答等等。

精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语文老师进行针对性讲解,无疑不教。

拓展:根据课堂生成的疑问和存在的知识漏洞,选择有针对性的当堂训练。

2.构建活力课堂,成立学习动力小组

(1)建立学习动力小组的依据。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两条基本理念。课堂是否有活力,取决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杜威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通过做而学。”高效课堂就是要转变少数人发言的传统课堂模式,调整学生听课的状态,让每一个孩子都自觉地动起来,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中求知,成长。

(2)具体操作。

每班分为若干组,每组6~8位学生为宜,小组建构要充分体现“男女比例协调、成绩优劣互补、性格差异合理”的原则,同时要选好组长。语文课座位安排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要创设组名、编写组歌、制定组规,并明确分工。以组规为例,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发言最好让平时沉默的孩子先开口,让成绩偏弱的学生先发表见解,讨论不能游离话题等等。

(3)解决好几个问题。

一是关于小组评议表的制定。内容包括小组独立思考、参与程度、质疑问难、阶段检测、自我反思、整改措施、小组评定等。根据这些内容语文老师制定好表格,每天填一次,每周五上交语文老师。

二是关于小组评定和考核。为了增强小组长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我们专门开展了隆重的“笑脸”佩戴仪式,每个组长胸前佩戴一枚“笑脸”徽章,仪式中最重要的程序是组长在讲台前站成一排,右手握拳,左手放在“笑脸”下方,斗志昂扬地向全班同学宣誓:“我热衷于为同学服务”。教室文化布置也专门开辟了一方语文高效课堂表彰园地,学生们把它取名为“奋斗的足迹”,人人上榜,个个都有收获荣誉的机会,根据小组长和我的记录一天一小结,一周一表扬,把学生们获得的各项荣誉,用语文专用“笑脸”刻章神圣地在自己的格子里盖上一个个笑脸。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是教师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小组合作交流能帮助组员解决很多问题,锻炼表达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节省课堂时间。但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复习中的有些问题必须由老师点拨引导,这就是复习模式中的“精讲”环节。“精讲”的内容从何而来呢?需要教师做好组织者的角色,做到四“勤”:腿勤、手勤、耳勤、脑勤。

三、初三语文高效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前,教师必须对导学案完成情况做书面记录,写好点评。对共性、规律性、易忽略的问题提前做好详尽备案。根据知识漏洞选择好拓展复习训练资料。

课堂合作交流时组员必须具体说出自己的解题思维的过程及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组长学会耐心倾听,教师及时点拨,作必要的提醒。

德国学者福利特纳认为,教育即“意义的生成:教育即不断以新的视界取代学生原初视界的过程。”语文教师必须对重点、难点要讲透讲深。发散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思维,在运用知识审题、解题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建立起自己的智能体系。

2.处理好组长与组员的关系

组长是高效复习课堂的核心,课前课后的辅导必须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课堂合作探究强调“人人参与,弱者优先”的原则;组长要耐心仔细地帮助组员解决问题,课后及时在评议表上记录组员的当堂复习课的语文学习情况。对表现进步的学生要进行组内表扬,佩带笑脸,对表现退步或持续不前的学生组长要帮助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3.处理好复习导学案和课堂活动的关系

初中语文课堂实录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 高中英语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14-01

国家《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导学案教学法”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文[2]讨论了“导学案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本文针对“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对策。

一、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当引起的不适应。

一部分学生在初中三年高一半年的过程中,已经养成了每篇课文要老师带着一句一句过了课文才觉得自己掌握了知识的习惯,使用导学案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没有系统没有体系了,感到很凌乱。在“导学案教学”初始的时候,很多学生出现了一个单元学完了导学案却没有剩下几张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会觉得,使用“导学案”过后,完全不知道“我学到了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我什么不会”。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和同事制定出如下对策:

1.课后反思:笔者和同事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专门设置了课后反思环节。我们的期待是,在每节课后学生能够自觉记录下来自己在这节课中收获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缺少总结能力。于是老师就指导学生记录下来自己做错的问题,并反思是思路出了问题,还是知识储备出了问题。另外,学生应该记录这堂课中自己感到收获最大的一个到两个问题,可以是词汇,可以是句型,也可以是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的困惑。在精细的指导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开始学会梳理自己的学习状况。

2.双色笔记:笔者在带高一学生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不管是课本还是导学案,学生的笔记是有相当大的问题的。要么就是一片空白,要么就是听到什么写什么,缺乏逻辑。我们都知道,大脑是喜欢颜色的,于是我们鼓励学生使用双色笔记法,预习作业或者课堂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写下来的答案用蓝色或黑色笔记录,而在老师讲评的时候,要求所有学生拿出红笔做记录。这样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重点难点和自己的失误就非常清楚了,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装订与整理:笔者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抬头会写明“单元名称”以及“课时名称”,在每单元过后,课代表会组织班里同学把本单元的导学案按照课时顺序排列好并同意装订。另外,我们要求学生准备资料夹一个,用过的导学案、作业和课本一起收集到资料夹里面,便于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缺乏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也许是长期接受“满堂灌”式课堂,当我们决定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时,学生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笔者犹记得第一次组织小组讨论时,学生用非常新奇的态度来对待这个课堂活动,所有人都在笑,都在东张西望,都在看别人在做什么,遗憾的是,却没有人开始认真讨论学习内容。而在组织了很多次小组讨论之后,又有一部分学生丧失新鲜感,开始利用小组讨论的时间聊天,好像觉得讨论跟他是没有关系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有以下几个对策:

1.合理分配小组:我们经过实践,觉得4-6人组成一组是比较合适的。我们对比过6人小组和4人小组,结果发现,小组越大,个体的参与意识就越淡薄。在6人小组中,我们一般安排成员分布分别为优等生1-2个,中等生2-3个,学困生1-2个,保证了小组人员的平衡分布。在4人小组中,一般成员分布为优等生1名,中等生2-3名,学困生0-1名。在这样的成员结构中,优等生像是小老师,在同伴出现困难的时候及时相助,学困生一般为聆听者,也是其他同学群策群力帮助的对象。从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同伴效应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同学作为小老师,把老师的作用放大了无数倍。

2.组长负责,分工明确:在每个小组中,我们选择一名组长,他总体负责小组分工,值日组长一名,主要负责每次讨论的质量,记录员一名,负责记录同学的观点。组长固定,值日组长和记录员由小组成员轮换担任。这样的流动中,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讨论的质量,而避免使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三、学生参与感减少,没有融入课堂的感觉。

笔者有学生反映说“学案把什么东西都告诉我了,我都几乎不用记笔记了,突然感到课堂上没有了参与感。以前用课本讲课的时候,我能够随时把我不知道的东西记录下来,非常有参与感,我觉得我参与到课堂中了”。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觉得我们应该反思并改革,应该更多使用问题导引式的方法来编写学案,避免直接给学生知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笔记的讲评和展示鼓励学生在学案/笔记本上记录知识,提升课堂参与度。

“导学案教学法”符合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预习为先,探索在后,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不但提升了学习效率,也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但是导学案的高效课堂又是一个长期研究的问题,在教学的实践中,作为教师应该多写思考,多些总结,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采取适当的策略使得导学案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课堂实录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 发展性评价 成长档案袋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学科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机建新的评价体系。我通过多年来的物理教学评价的改革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探索有以下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实施发展性评价的科学性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应该注重使用方法的多元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效性。物理学科学习评价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修习课时、修习过程的综合表现、模块考核等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发展性学生评价我们应注意科学性与可行性:

1.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标准。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实际效果,而不过分强调标准。评价标准应当简明扼要、容易操作,不宜制定过于细化的评价标准;坚持运用发展性评价理论上的讲评课,学生的归因归类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讲评课中学生通过归因归类的学习过程,提高了识题辨题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了得到了有效培养,我们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找到了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找到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切入点。发展性学生评价不过分追究完整而细化的体系,而强调重点突破,由点到面

2.教师要建立对每个学生的平日情况记录档案,要建立一个学生成长记录袋式的评价表,在记录袋中记录一次作业,实验,上课问题的一次回答等。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一大特点。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平日情况记录档案:这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后能够及时地进行回忆,做好课后记。对于学生的泛泛表现,不予记录。需要记录的是一节课中有着特殊表现的镜头,如某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等。另外学生要有自己的学习情况档案袋,学生的阶段自我评价,物理常规性平日评价等等。因此,教师首先要想办法巧妙向学生介绍成长记录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反映了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物理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技巧性原则

1.评价内容的灵活性:学生是“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实验因子,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活动经历、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创新实践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其灵活性。

2.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在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中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等方式结合,在形式上有笔试、口试、观察、交流、动手制作、实验、竞赛等。

3.评价过程的发展性:以往传统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探究性学习既注重阶段形成性评价,又注重终结性评价,可通过建立档案袋式的评价反映出学生个性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4.评价目标的过程性:加强日常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常参与探究活动的情感态度与研究能力、知识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要制定学生物理学习评价表,评价结果作为日常评价成绩,根据以上评价体系,我们将学生个体在不同时期的阶段性形成测试、探究性学习课题及日常评价资料按时间顺序装入学生档案袋中,学期结束三者综合作为学生本学期的终结性评价。

三、物理教学发展性评价方法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对物理学这样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让学生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参与活动、设计、实验、制作、讨论和交流等各方面的表现,都应该成为评价的依据。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我主要采取口语、评语、档案等形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积极体现过程性评价。

1、口语激励。口语激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发现学生点滴的闪光之处,教师就及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激励。比如说:“你进步了!”、“你说得很精彩!”、“你能用物理道理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这是你学好物理的好方法”。这样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持有良好的情趣和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评语激励。在批改作业、实验报告、学结及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点滴的进步甚至是书写认真、清洁这样的进步,教师就应该用好的评语进行激励,当学生发现时会给他们带来遇外的惊喜,同时感到老师是重视自己关爱自己的,这样就能激发起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如在一次批改作业中,有位同学所做的作业全是错误的,没有物理依据,但是他的作业写得很认真,很用了一方功夫。我没有象往常一样画一个很大的“×”,而是给予“作业认真,字写得好棒,但要注意物理事实和物理道理的结合,重视物理知识和生产生活的联系,这样你会有很大的收获!”的评语。在以后的作业中,这位同学不仅保持了他所具有的优点,而且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使我想到德国教育家的格言“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和激励和鼓舞”。

3、档案激励即成长记录袋,《物理课程标准》在评价的形式中首先提倡用记录卡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学生在学习档案中要收录物理学习的重要资料,如遇到的疑难及其解答,在探究活动中最出色的表现,被否定过后观点,通过努力最后解决的难题,设计巧妙的小制作,优秀的小论文,典型的作业,学习中的观察记录等,提倡“课堂日志”和“现场笔记并收录于成长记录袋,《课标》同时指出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予以同等重视,档案收录正是体现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方法。通过收录的方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制作、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某方面有突出的发展。

五、评价内容的统一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评价认为好学生就是会考试,只关注考试成绩的优秀与否,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根本谈不上关注。而《物理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目标一致,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中,要特别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即不仅要注意学生通过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获得了什么,更应该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在评价内容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要求教师应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在情感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方面的现状和进步,注意观察,做出记录,并和过去的记录进行比较,学生也应该在这些方面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应该注重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社会问题认识的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