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培训工作要点

教育培训工作要点

教育培训工作要点

教育培训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

在培训理念上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经过80年历史进程,积累了丰富的可供继承与借鉴的经验。干教工作在每一个时代都紧紧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新一年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要围绕学习、消化、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从、服务于工作大局;要围绕干部素质的提高,组织开展好各项教育培训工作,体现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使干部在政治素养、知识本领、道德修养和执政能力方面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真正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物、骨干人才和中坚力量;要提升干部的综合素养,弘扬体现时代要求的人文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要提升干部的理性思维,拓宽干部的视野,真正具有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使干部具备在各自工作领域同国际人才竞争的本领。干部教育培训要紧扣培养现代化新型领导人才的目标,肩负时代责任,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

在培训设置上要体现科学的教育体系。教育培训体系是规范和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方面,新一年的干部教育培训要以建设新型领导人才队伍为目标,着手从以下五个方面建立现代教育培训体系:以规范高效有序为目标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以网络化、专业化为特征的培训基地网络体系,以党政校和境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教师、政府和企业专门管理人员为核心的专兼结合师资体系,融普适与专业为一体的干部培训教材体系,以研究探寻规律、规划指导实践为归宿的干部教育理论体系。

在培训内容上要体现适时更新的原则。在坚持“三基本”、“五当代”的基础上,突出党政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这个核心,突出提升广大干部科技文化素养和民主法治素养这根主线。要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和具体培训目标要求,及时增加调整更新教育培训内容,特别要加大前沿学科、领导和管理科学以及方法论等新知识和以信息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为代表的新技能培训的比重。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及时把最新的培训内容提供给受训者。

二、学用结合,全面兴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

在全市干部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融入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是今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党组要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结合实际,举办多种形式的十六大精神学习研讨班,认真消化、贯彻十六大精神。市委组织部、党校、宣传部等部门将根据工作安排,举办十六大精神专题脱产轮训班,组织市管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另外,根据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宣传部通知要求,要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坚持“两个务必”主题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习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所作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切实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交流和研讨活动。会同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2003年度全市县处以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的意见》,按照“确定专题、精心准备、重点发言、督促检查”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安排学习中心组全年的学习计划。根据曾庆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督促、检查和考核”的要求,两部门将安排专人不定期地旁听市管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活动,以掌握情况,沟通信息,总结经验,宣传典型。

不断深化领导干部自学理论活动。围绕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坚持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继续深化“学理论,解难题,出成果”活动。学习理论主要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及会议精神,解决难题主要是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产出成果主要是联系实际的理论成果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成果。为推动干部自学理论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拟在今年推出“南京党政干部论坛”系列活动,计划举办五至六期。论坛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问题组织调研活动、开展交流研讨、筹办主题沙龙,并联合有关媒体,予以重点宣传报道,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研讨的氛围,为交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继续开辟高层讲座,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就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辅导与交流。

继续加大党校理论培训力度。按照《2001-2005年南京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以及曾庆红报告中“每年抽调五分之一的在职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的精神,调训领导干部到党校进修培训,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提高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会同市委党校在各类主体班中都把理论武装作为党校培训的首要任务,用专题性、系列化的形式,让党的十六大精神走进党校课堂,用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滋养干部。

三、扎实推进,确保“十五”干教规划目标的落实

继续抓好党校各类班次的培训。各级各类党校是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是各类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要突出其理论培训、宗旨教育和党性锻炼的特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完善教学布局,推进教育改革,形成培训体系。今年市委党校主体班次计划安排3期市管干部进修班,培训市管领导干部150人左右,其中举办一期新上岗市管领导干部培训班。安排3期区县部委办局正职干部进修班,培训干部150人左右。安排1期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领导领导干部进修班,培训干部50人左右。安排1期以中长期后备为主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40人左右。安排4期处级公务员任职班,培训干部300人左右。安排1期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50人左右。同时,将根据要求精心选调领导干部参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的脱产培训及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专题培训。

继续抓好境外培训工作。今年在“控制规模、精选项目、提高层次、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继续有组织地实施一批干部国(境)外培训班次。控制规模,就是在组团的批次、参训的人数和培训的规模上适当精简压缩。出国境培训工作涉及的环节和头绪较多,举办一个班次周期较长,要求较高。保持适当的总量可以集中精力,确保实效。同时也可以集中有限资金,对重点项目、重点班次给予重点扶持,更好地体现专业人才重点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的原则。精选项目,就是在总结完善今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全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干部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提高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精选若干培训项目。要坚持选准专题、选准人员、选准渠道。在培训的内容上,继续采取多种方式,拟订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提高层次,就是在学员的选拔标准上,继续向年纪较轻、学历较高、语言基础较好、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干部倾斜。除必要的资格审查外,逐步推行学员入学外语考试制度。尝试在个别班次学员的选拔方式上,由组织部门结合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采取直接点名调训的方式进行。尝试在全市范围内挑选有相当外语基础的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外语水平考试、组织挑选、语言强化训练等程序,送到国外进行不用翻译的培训。另外,根据干部所在单位及分工情况,对经济类培训班次尝试利用一定的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干部对外联络、交往等实际工作的能力。同时,加紧实施长期境外培训可行性的调研论证,为今后开展专业化、小团队的培训和高层次学位学习做好准备。规范管理,就是加强对全市以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出国(境)培训的宏观管理。加强与市政府办公厅、市人事局(外专局)、市外办等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与协调。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推进全市干部出国(境)培训工作。计划实施第二期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培训班、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培训班、第五期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讨班、第三期国际工商管理培训班、第二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培训班五个境外培训班次,培训干部120人左右。集中力量为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经营培养干部,为郊县农村倍增计划和绿色南京建设培养干部,为外经外贸和开放型经济培养干部,为干部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干部,为我市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和现代化建设起好推动作用。

大力抓好优秀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依据中央及省市委对培养年轻干部的要求和年轻干部自身成长规律,系统设计中青班的培训方案,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坚持训用结合的原则,实行点名调训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真正使他们“靠得住,有本事”。以中远期市管后备干部为主的中青班,要突出抓好以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培训,抓好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并结合南京市重大战略问题,加强市情、市策的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要组织中青班学员到全市骨干企业、科创中心和建设一线进行专题调研活动,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本领。组织部门要派员全过程参加中青班的教学与管理活动。

继续做好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各项专题培训。重视和加强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加强政策指导,加大工作力度,讲求培训实效。继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政法干部、党外干部、女干部的培训,会同市经委、市委政法委、统战部和市妇联等单位根据干部培养的需要拟定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要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会同市有关部门抓好外向型经济、城市建设管理、计划生育等专题培训班。

积极抓好外语、计算机和普通话的培训。按照《关于在全市干部中开展英语学习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启动新一轮外语培训,要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各区县按培训计划落实参训人员,做好培训工作,提高考核通过率。要积极发挥市计算机考核办公室的作用,鼓励干部参加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培训,为推动全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进程提供培训服务。继续委托河海大学等有关高校,举办专升本学历班,为干部更新知识和提高学历提供渠道。尝试运用电视和信息网络等,进行远程教学和社会化教学。根据省委组织部、人事厅对公务员和参照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今年在全市开展普通话学习考核活动。

进一步深入地学习WTO知识。要在去年学习WTO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今年要结合部门特点与工作实际,分专业、有重点地学习WTO知识。特别是各执法部门要在精通、熟练上下功夫,做行家里手。

要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新本领。各级党委要加强干部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帮助干部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各种培训资源,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方式,采取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等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可尝试利用南京高等院校资源比较丰厚的优势,走联合培训之路,弥补自身培训力量的不足,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干部学习最新的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干部的文化知识素养与工作业务本领。拟在市管干部(或部分优秀中青年处级干部)中采用“学分制、菜单式”的方式,学习有关与工作业务相关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尝试选择一至两所高校,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干部队伍实际需求,提出若干选修课程,由高校列出学习培训的菜单,干部本人自主选择,累积学分,五年内修满规定学分的,可不再参加集中轮训并将学习情况记入个人学习档案,作为“考学”的依据之一。

四、遵章守制,大力加强干教工作的宏观管理

加大督查力度,建立有序的工作格局。干部教育培训是各级党组织培养教育干部的重要手段,各级组织部门要积极担负起主管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责,本着“为干部增智,为基层减负”的原则,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序进行。新的一年,要加强工作督查,做好宏观指导,形成遵章守制,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坚决克服和纠正“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的倾向。要及时出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宏观管理的意见》,重点是明确部门职责和义务,规范培训的申报、管理和协调合作,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的合力。

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化运作模式。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健全完备的制度体系。要结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自身的特点,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建立现代化培训制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其别是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政治理论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新任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制度;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等。要用发展的眼光建立有效的训用结合制度,强化对运用培训成果指导工作实践的考核激励。积极鼓励各级党委、党组结合工作及干部实际,制定并执行相关的制度。

整合培训资源,形成新的培训项目管理模式。培训项目要适应“入世”要求,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既要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的不同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各司其职;又要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凝聚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社会办学机构的培训力量。既要紧紧抓住全局性、战略性的培训活动,做好宏观管理工作;又要放开社会化培训活动,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公平竞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培训资源的整合,形成新的培训项目管理模式、协调模式和运作模式。

教育培训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着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把握时代特点,结合税务实际,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原原本本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等中央指定的学习材料、中央和总局领导有关重要讲话精神等,认真研读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论著和文章,并积极撰写体会文章。通过学习和研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增强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各项国税工作的能力。采取多种形式,把研读原文与专题讨论结合起来,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富有成效。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这一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做好各项国税工作结合起来,使国税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实际工作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二)扎实开展春训活动。春节过后,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在全系统集中开展春训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国税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总局、省局、市局工作部署,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打牢思想基础。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春训时间,广泛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对照新年度国税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查找差距,制定措施,纠正不足,确保新年度各项国税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三)加强调研,进一步摸清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各级要深入基层,通过召开座谈会、谈心活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思想调研,真正摸清干部职工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市局将结合系统机构改革,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择机组织开展一次全系统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和分析,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新对策。

(四)结合实际,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一是拓宽反映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渠道。进一步完善落实局长接待日制度,建立网上局长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认真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反映,了解工作和生活需求,掌握思想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二是认真落实干部思想状况分析制度。要加强对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的研究,每半年对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定期召开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分析会,每年组织一次系统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准确把握思想和心理变化情况,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面。三是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单位部门之间做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进系统整体工作的开展。年内市局将组织召开全市国税系统思想政治和教育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

二、创新发展,提高国税文化建设层次

加强国税文化建设,完善国税文化体系,是全市国税工作的重点。各单位要将文化建设与税收工作有机融合起来,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在提升层次上下功夫,在创新载体上求突破,在促进工作上求实效,在更深的层面上系统、深入地推进国税文化建设。

(五)大力倡导和树立“忠诚、法治、尽责、和谐”的国税核心价值理念和“忠诚、务实、拼搏、创新”的国税精神。紧密结合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通过更加灵活多样、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加强核心价值理念和国税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使之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国税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使全体干部职工明确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境界、增强综合素质,形成干事创业的共同精神追求,推动国税事业科学和谐发展。围绕“忠诚、法治、尽责、和谐”的全省国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省局将组织国税文化价值理念体系、行为准则体系演讲比赛,之前市局将围绕国税文化价值理念体系、行为准则体系和国税精神组织一次演讲比赛。要把制度机制作为国税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建立和落实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体系,将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并逐渐内化到国税干部的思想观念中去,使各项制度机制成为国税干部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在执法、管理和服务中处处体现先进的文化理念。

(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系统内继续深入开展“学模范、树四德”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广大国税干部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在全市国税系统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和环境,促进国税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七)深 化学习型机关创建。组织管理理念的确立、国税文化建设的普及和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是国税系统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的着力点。巩固创建成果,更新创建理念,强化创新意识,使干部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创造快乐。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营造自觉学习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国税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和一种兴趣爱好,更加自觉地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要鼓励干部在职学习和在岗自学,并采取推荐学习书目、开设学习论坛、组织研讨交流等方式,在系统内营造团队学习、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八)抓好典型发掘培育工作。注意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深入发掘、培育并积极宣传推介各类先进典型。市局将深入基层,挖掘、培养和推广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先进典型。各单位要注重发现、培养先进典型,积极向市局推荐。市局将视情组织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编印系统先进典型材料汇编。通过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使系统上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系统形成学先进、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国税干部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奉献社会。倡导学习先进、尊重先进、争当先进的价值导向,同时积极为先进典型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培训、奖励等多种方式,树立先进典型在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激励表彰先进、教育引导群众。

(九)加强载体建设。克服文化建设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做法,进一步创新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增添文化气息和体现文化内涵,使广大国税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加强办公场所的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张贴名言警句、学习文化理念手册、印制桌牌书签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文化展厅、文化楼梯、文化走廊建设,进一步绿化、美化办公和生活环境。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情趣和协作进取的团队意识。上半年市局将组织系统第四届乒乓球比赛,第三季度,举办全市国税系统第二届羽毛球(单项)比赛,并组队参加省局组织的羽毛球(单项)比赛。要积极开展业余文艺创作,广泛深入地宣传基层一线干部的工作风采和奉献精神,力争打造一批富有国税特色和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艺精品,提升国税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年底视情组织全系统的文艺汇演。

三、健全机制,提高系统党建和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加强和改进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实思想基础,并转化为指导税收工作、促进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分子。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活动效果。

(十一)完善机制,保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健全各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逐步建立和形成各部门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结合实际,制定文明创建工作规划,做到长期有目标、阶段有任务、年度有计划,并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要制定和落实严格的奖惩制度和办法,对先进典型和有价值的经验做法大张旗鼓地宣扬推广和表彰奖励,对落后单位和错误行为实施处罚,形成“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良好局面,使精神文明创建氛围更加浓厚。

(十二)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立足部门实际,突出行业特点,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参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等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认真做好工、青、妇工作,积极组织参与“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各项争创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开展争创“文明建设先进局”、“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领导班子”和争当“文明税务工作者”、“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岗位能手”、“业务标兵”等争先创优活动,在全系统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按照省局要求,积极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大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重点开展办税窗口文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税收秩序,树立文明新风。

(十三)加强文明创建活动的检查督导。市局将加强对基层文明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督导各单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明创建工作制度,规范各项评比表彰工作。市局将在适当时机对各类先进单位组织一次抽查。

四、规范管理,提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总局、省局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和要求,从工作实际和队伍素质状况出发,进一步修订完善《市国税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意见》,并将提出的任务和目标按年度分解,周密计划,认真落实。

(十四)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年度培训计划。坚持统一管理、分级组织的原则,明确任务分工,开展分类别、分岗位、分层次的大规模培训,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市局将在搞好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周密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对象以“六员”业务骨干、拔尖人才为重点;培训内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反腐倡廉、税收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文化素养为重点,突出政策性和实战性业务培训。一是结合机构改革情况,抓好新增和调整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二是结合国家税收政策调整情况,抓好增值税转型、所得税、出口退税、消费税和燃油税等税收法律政策业务培训;三是抓好纳税服务相关政策和业务培训;四是针对不同层次和岗位的干部素质状况和需求,继续抓好以提高财会水平和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实战培训。

(十五)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以税务稽查、反避税、纳税评估、税收政策研究、税收经济分析等为重点,切实加大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为全市国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要着眼税收人才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选拔基层骨干参加省局举办的税务稽查、税收分析等中长期高级研修班,培养一批业务精英型师资和复合型人才。要利用总局、省局培养、与有关高校联合培养、在职自学等多种途径,继续有计划地开展与税收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财税、 会计、法律、公共管理和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位)教育。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干部通过自学,考取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和综合司法、高级审计师、计算机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要按照《省国税系统兼职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局的具体要求,结合市局实际,继续加强兼职教师培养和使用,严格标准,统一管理,构建起全系统兼职教师人才库,不断加强兼职教师的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十六)认真组织稽查人员业务培训和考试。为检验稽查业务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积极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做好税务系统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工作,总局决定于3月底在全国税务系统对稽查岗位人员进行统一考试,为今后稽查岗位人员确定职位等级提供依据。市局将按照总局、省局的工作要求和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系统稽查人员的强化培训和业务考试。各单位要加强与稽查、人事、监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稽查人员业务培训,圆满完成稽查人员业务考试各项组织工作。

(十七)切实提高岗位技能。要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培训,加大力度,精心组织,全面提升国税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水平。要根据不同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采取在岗学习、集中培训、在线辅导、能手竞赛等,实施专业化、差别化、特色化培训,努力做到因人施训、因班施教。以省局制定的岗位技能标准为依据,加强以“六员”为主的税收业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基层一线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在有计划地组织在岗自学和脱产培训的同时,加快推进培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充分利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等远程教育系统,促进在线、在岗学习。

教育培训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成人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制定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依据主要有国家法律、教育文献和培训理论以及实践经验。法律依据。教育法规方面有: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些文件指出: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文献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加强继续教育监管和评估。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成人教育培训理论依据。终身教育理论、成人教育学理论、现代培训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等。这些理论指出:终身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培养的总和,终身教育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人力资源开发是开发劳动力潜能的有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人力资源开发又指为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或成长可能性,雇主为员工提供的有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人需要终身接受教育和主动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成人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开发,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生活效益。实践依据。国家标准的制定,建立在成人教育培训实践基础上,是其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成人教育培训服务广泛实践的经验与问题的积淀,也成为国家标准制订过程的参考要素。

二、成人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

成人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由《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通则》、《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等组成。

(一)《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的主要内容

《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由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的基础术语、流程术语、质量和成效术语、管理和组织术语、工作者术语等五个部分构成。“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的基础术语”标准。《术语》对成人、成人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教育培训提供方、教育培训顾客、教育培训相关方、继续教育、职业培训、非职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岗位培训、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创业培训、成人学习者特性(成人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成人教育培训基本特性(工学结合整体性、针对性、灵活多样性、实效性)、成人教育培训原则、按需施教原则、参与性原则、学用一致原则等进行了定义。成人是达到法定成年标准的人。成人教育培训是培育成人道德价值、知识、技能和态度以满足要求的过程。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是为满足成人学习者需求所提供的成人教育培训活动。“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的流程术语”标准。术语对需求分析、工作分析、组织分析、学习者分析等进行了定义。术语对等成人教育培训设计和策划、培训条件、培训环境、培训成本、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培训课程、课程开发、培训教材、培训实施、培训支持、培训前支持、培训中支持、培训后支持、培训技术、培训方式(现场式、远程式、行动式、自学式)、培训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成效评估、评估类型(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评估主体(自我评估、组织评估、社会评估)、评估内容(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结果评估)、评估方法(试考核法、实习法、工作成就取代法、综合评价法)、评估指标、评估尺度等进行了定义。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流程是将成人教育培训服务转化为教育培训成效的过程,由确定需求、设计策划、提供服务、评价成效、持续地监控与改进等部分组成。“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的质量和成效术语”标准。术语对培训质量、培训有效性、培训效率、认知成果、技能成果、情感成果、绩效成果、社会资本积累等进行了定义。成人教育培训质量是是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满足成人学习者要求的程度。培训成效可以用认知成果、技能成果、情感成果、绩效成果、社会资本积累来衡量。“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的管理和组织术语”标准。术语对教育培训管理、项目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资源管理、教育培训组织、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组织资质等进行了定义。教育培训管理是教育培训组织对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所进行的指挥、控制、协调的活动。培训组织是提供教育培训服务产品的组织。“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的工作者术语”标准。术语对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工作者角色、培训管理师、培训师、培训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工作者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认知、职业行为倾向、职业智能、工作者知识系列、工作者能力序列、工作者资质、职业资格证书等进行了定义。培训工作者是从事或组织成人教育培训的人。其中,培训管理师是从事培训市场分析、培训项目设计、行政管理、对培训实施过程予以支持、监控、评估的专业人员;培训师是从事培训课程和教材研发、以及成人教育培训教学实施的专业人员。

(二)《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通则》的主要内容

《通则》对成人教育培训组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成人教育培训组织特征与设立、成人教育培训组织管理和服务评价三个方面。“成人教育培训组织特征与设立”标准。成人教育培训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面向社会自主招生或受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等委托招生的法人单位;实施非正规教育与培训;设立资金由举办者筹办;以培训项目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根据教育培训顾客提出的相关需求提供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培训组织的举办者,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按有关规定提出申办报告,说明资产来源和管理方法及提供相关有效证明文件,制定学校章程。成人教育培训组织应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要求”标准。包括服务行为、培训教学、培训服务过程、组织内部管理等四个方面。

(1)服务行为。要诚信服务、制度规范、保障服务条件。

(2)培训教学。有教学计划、课程制定、师资管理、培训教学服务等规范。

(3)培训服务过程。有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广告宣传、招生收费、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过程监控等规范。

(4)组织内部管理。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场地、设施管理等规范。

“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评价”标准。①自我评价。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组织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并确保评价真实、有效。包括:确定评价目标和范围;选择采用的评价方式和方法;编制评价工作方案;部署本组织内部培训教师、管理工作者进行总结评价;收集分析培训顾客、委托方、行政主管部门、社会中介机构以及行业评价意见;本组织决策机构及举办者进行总结评价。②顾客评价。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应接受顾客评价,包括:培训服务每个过程实现与顾客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顾客关于培训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措施并应用于培训服务改进;正确对待和处理顾客投诉。③委托方评价。包括:从培训委托方获得有关培训方式、所用资源以及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反馈信息;在完成培训委托方培训后的规定期限内,对培训委托方获益情况(如工作业绩和生产率改进)进行调查并做出评价。④行政主管部门评价。应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年审和专项督查。⑤社会中介机构评价。包括:服务实际情况与行政审批一致性检查;组织服务能力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评审;办学经费投入和管理;法人财务管理和使用;财务审计;规范使用校名和公开办学执照;公示收费标准和退费办法;招生广告宣传和备案手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教学合同》履行情况;培训服务社会美誉度;社会投诉和查处结果等。⑥行业评价。包括:维护行业信誉;接受行业自律;满足行业标准;接受行业协会指导等。

(三)《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规定了对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资格要求,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培训过程实施与管理能力,培训教学能力,培训质量管理能力及相应的评价内容。而“培训过程实施与管理能力”又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能力、设计和策划培训能力和培训营销能力;培训教学能力又包括培训教学管理能力、培训教学实施能力和培训师资管理能力。“职业道德”标准。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应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教育培训顾客进行思想品德以及业务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尊重教育培训顾客,热爱教育培训工作。“专业资格”标准。从事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专职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应当取得相应的教师等职业资格。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或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评价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职业资格的基本依据是应提供有效的资格证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标准。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知识序列由现代培训理论、成人学习心理、成人教育理论、成人教育培训管理、成人教育培训国家标准和政策法规基本知识等构成。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能力序列由培训需求分析能力、设计和策划培训能力、培训营销能力、培训教学能力、培训质量管理能力等构成。“培训需求分析能力”标准。掌握培训需求,了解顾客的背景,分析培训基础及具体培训需求,撰写分析报告。“设计和策划培训能力”标准。包括设计和策划培训项目、设计和策划培训课程、设计和策划培训教材等能力。“培训营销能力”标准。包括制定营销准则、制定培训营销方案、制定培训营销策略等能力。“培训教学管理能力”标准。制定培训教学目标,设计培训教学活动实施方案,进行培训教学活动过程的管理。“培训教学实施能力”标准。应具备提供合适的培训方式、方法的服务能力。应具备提出对场地与设备要求的能力。应具备对教学结构及教学进度进行设计、教案编写的基本能力。应具备开展其他备课活动的基本能力。应具备语言表达力、人际沟通力、教学计划执行力、满足教学需求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能力。应具备有效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培训教师应具备控制教学现场的能力。“培训师资管理能力”标准。遴选教学工作者,设计授课评价方案,对授课情况进行考核,建立教师师资库。“培训质量管理能力”标准。包括顾客培训效果评价、培训项目质量评估、培训项目质量控制等能力。

三、成人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

教育培训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正确认识加强城市

农民工教育培训作用

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增强在浙农民工就业能力。在当下浙江,城市农民工作为新浙江人,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就业环境及其自身文化素质低下等种种原因,在就业领域,城市农民工可以算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收入微薄,择业能力弱,工作环境不佳。加强对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继而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是浙江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提升浙江产业层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浙江而言,迫切的任务是要改变粗放增长方式,加快提升产业层次。而要解决这问题,重点是提高人的素质。即既要大力培养高素质尖端的创新型人才,又要努力提高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浙江是农民工的主要流入地。城市农民工是浙江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因此,切实加强对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加快提高城市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及早适应产业升级对产业工人的岗位要求,成为浙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层次的迫切需要。

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破解“民工荒”难题。“民工荒”主要指农民工短缺现象。近年来,我省等沿海发达省份的一些城市普遍出现了“民工荒”。我省的杭州、宁波、温州等主要城市招农民工难现象已经显现,部分企业农民工缺口非常大。出现“民工荒”现象,从外因看,主要是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西部部分城市就业环境明显改善;从内因看,主要是东部地区企业对职工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农民工难以胜任企业岗位。因此,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吸引部分省外农民工来浙就业: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解决企业招工中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城市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对待城市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加强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城市农民工基本实现“安居乐业”,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浙江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

培训的实践、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浙江全省约有农民工1780多万人,其中本省农民工约为1260万人,外来农民工520万左右,分别占70.8%和29.2%。在全省农民工中,杭州、宁波、温州等三市农民工总数约为925万人,占了全省农民工总量的52%,其中杭州约有农民212295万,宁波约有310万,温州约有320万。浙江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起步较早,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主要实践。浙江对城市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要是通过市场订单和定向教育培训、企业内部岗位教育培训、政府组织素质教育培训等三种类型来展开的。一是市场订单和定向培训。这类培训主要是通过政府定点培训机构和各类商业培训机构进行。其中政府定点培训机构一般由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构成,主要承接部分政府订单和企业定向农民工培训。商业培训机构一般面向个人提供各种教育服务,所设科目集中在农民工从事比较多的岗位技能,用以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二是企业内部岗位教育培训。这类教训培训大多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如万向、横店、奥康等大集团企业,它们内部建立培训基地,重点为企业内部职工提供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三是政府组织素质教育培训。我省从2004年初开始就在全省范围推出“千万农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出用6年时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其中培训转移农民400万人,培训务工农民500万人。在政府组织素质教育培训方面,杭州投入大、措施实。近年来,杭州市专门为在杭居住半年以上、学历在高中以下的城市农民工,免费发放每人1700元的教育培训消费券,专门用于技能培训补助和学历教育培训。

取得的初步成效。为真实反映浙江农民工教育培训情况,课题组曾在杭州、宁波、温州三市,对1200名农民工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共收到有效调查资料961份,其中涉及城市农民工的有效调查资料为537份。课题组认为,对杭州、宁波、温州三市537份城市农民工有效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虽不能完全说明我省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上情况,但也基本反映出我省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情况。通过对杭州、宁波、温州三市537份城市农民工有效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我省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受训意愿有所增强。在调查中,多数城市农民工反映,在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前,他们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热情不高,普遍认为学一门技术或掌握职业技能,主要还是通过自学或者依靠师傅帮带。而通过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目前有73.5%的城市农民工愿意通过接受教育培训来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仅有26.5%人还没有参加教育培训打算或对教育培训抱无所谓态度。二是参训人员有所增加。通过全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扎实工作,目前在浙城市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人数不断增加,受益面扩大。调查显示,有62.7%的农民工参加过所在单位的职业岗位教育培训,其中有21.6%人进入农民工学校参加专门的教育培训。三是就业能力有所增强。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城市农民工自身素质相对有所提高,选择职业和岗位的能力有所增强。调查中,有40.2%的城市农民工在参加过教育培训后一年内,从事了新的工作。其中有22.5%的农民工开始从事技术性工作,8%的人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四是劳动效率有所提高。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城市农民工对企业生产工艺要求的认知度有所加深,对岗位实际操作手法的熟练度有所增加。68%的城市农民工反映,通过教育培训再上岗后,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有了提高,返工现象有所减少。

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浙江在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调查中部分农民工也反映了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不足。一是教育培训形式单一。调查中,有64.3%的人参加了理论授课

的传统教育培训方式,面对面、手把手的实际操作培训方式较为缺少。二是教育培训质量不高。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把教育培训作为完成年度任务或应付上级要求来对待,不能真情投入,也缺乏跟踪教育培训措施。三是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够。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最直接的反映,是目前参加教育培训的大多数农民工,需要承担相关的教育培训费用。调查显示,在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城市农民工中。只有不足25%的人参加过免费的教育培训,而61.7%人是需要自己为主承担教育培训费用的。

加强浙江城市农民工

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做好在浙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城市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既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内在责任,更是包括城市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在浙农民工的迫切愿望。针对目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浙江应通过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强化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着力提升农民工整体素质,为促进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劳动力支撑。

及早规划,明确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重点。对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农民工教育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早做好加强农民工尤其是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及早编制农民工尤其是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城市农民工的培训规模和重点,科学规划培训机构的类型、数量和布局,并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规划要求各负其责,形成相互配合、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实效。

加大投入,强化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经费是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根本保障。浙江是经济较为发达省份,在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应尽可能地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加大对城市农民工职业培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并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投入刚性。按照城市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难易程度、时间长短和培训成本,合理制定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补贴标准。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消费券”制度,不断扩大教育培训消费券发放范围,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教育培训消费券发放标准。积极探索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用人单位、行业机构、社团组织积极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各类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提高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率。

教育培训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推动职工继续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公益性素质培训,促进职工教育事业发展,根据杭州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杭成教(2009)7号《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双证制”学历教育的通知》和康政(2009)47号《*镇2009年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现结合我镇实际,就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培训目标

加大辖区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力度,2009年全镇职工教育培训计划达到2800人次,培训后合格率达90%以上,满意度达到80%以上,其中职工培训后有800人次以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镇争创杭州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二、培训内容

(一)职工(常住居民、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学历教育

1、双证制高中学历班:

培训对象:已经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有意愿参加高中学历培训和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但有意愿参加“双证制”培训的市区劳动年龄段内常住居民(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参加杭州市社会保险的进城务工人员、杭州市区就业的本市农村户籍劳动者)。教学培训地点:设在*镇成校(谢村路11号),分别将设晚上班和双休日班,学员可任选。

2、成人大专班:

办学模式:*镇成校(已开办成人大专班6期)今年与浙江工商大学合作办学,计划开办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学大专班。招生对象:企业在职职工及社会青年均可报名。预报名:09年5月~8月预报名9月正式报名,10月中旬需参加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发证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并验印的大专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教育信息网可查询。*。

(二)职工(常住居民、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面向辖区企业生产职工,结合*企业产业特点和职工需求,开展不同内容的技能培训。开设项目:开设25个工种技能培训,重点开设物流员、行车工、服装制作工、会计上岗证、仓库保管员、收银员、营业员、计算机操作员、安全员、家政服务员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办班方式:与省市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办学,来我镇实地办学,采取学校课堂与企业课堂相结合、业余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

(三)职工(转岗职工、失土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公益性素质培训

培训对象:面向企事业单位在岗、下岗职工和失土农民、外来务工人员,以集中培训或流动课堂等形式,在职工公寓、企业中开展素质培训。培训方式:企业自主培训与政府相关部门送教上门相结合的办法;以企业自主培训为重点,企业要按照“职工年人均接受培训80课时以上”的要求,认真落实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灵活的办班模式,将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学历培训)结合起来,将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结合起来,将课堂培训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开展上门培训、分类集中培训工作,必要时,将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辅导讲座。经费来源:各类企业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规定,每年用于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经费不得少于干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

三、有关教育培训消费券事项

为提高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加强成年常住居民职业技能培训,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区发放教育培训消费券,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双证制”学历教育。

(一)对已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参加高中学历证书培训的人员。给予每人发放1200元教育培训消费券,考试合格取得成人职高毕业证书的,其中700元抵学历证书培训学费、500元兑现奖励给学员。

(二)对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双证制”职业资格证书和高中学历证书培训的人员。给予每人发放1700元教育培训消费券,考试合格取得“双证”的,其中700元抵学历证书培训学费、500元抵资格证书培训学费、500元兑现奖励给学员。

(三)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凭,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人员。给予每人发放500元教育培训消费券,获得职业技能培训资格证书后可抵学费使用。

四、工作要求

加强我镇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今年首要的任务是做好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双证制”学历教育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企业职工全员培训,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政府服务年“十帮十送”活动的重要抓手。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摆上议事日程,统筹安排,正确处理好教育培训与推动工作的关系,做到精心组织,认识到位,切切实实加大工作力度,推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2、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对照市、区、镇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落实专人负责、狠抓落实,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镇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加大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对各班次培训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实行集中教育培训点名制度,严格考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