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育核心

职业教育核心

职业教育核心

职业教育核心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职业核心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是我国能力建设的重要内涵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归宿。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职业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加大,职业核心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通过专业调研、校企合作、以及招聘调查等活动,我们发现企业单位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各项职业核心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更应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它主要应包括个体具备的学会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五种职业核心能力。

(一)学会学习的能力

学会学习的能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它应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wWw.lw881.com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为了使劳动者适应组织结构的变革、技术创新和工作过程的持续变化的要求,劳动者必需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往的职业教育过于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对学会学习的能力关注不够,这种倾向必需及时有效地加以改变。

学会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学会学习意味着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广泛的职业核心能力,必须增强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教育者应促进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其次,学会学习意味着批判性学习能力的发展,即学生拥有反思能力。对实践和学习进行反思的能力是具有范围广泛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体现。

(二)交流能力

交流能力是当今社会劳动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们需具备运用现代语言和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包括提供口头陈述的能力,比如交谈、演讲、接听电话等方面;提供书面陈述的能力,比如起草公函、提交报告等方面;收集和提供信息的能力,提供建议的能力,建立公共关系的能力,谈判能力,与不同层次的人建立联系和持续地保持联系的能力等等。

(三)团队合作能力

与人合作技能是从所有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适应性和迁移性的一种核心技能;是指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能力。

(四)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一种参与能力,它是指个体做出决定,并为承担职责作好准备的能力。它包括理解业务的过程和组织机构的能力、理解组织的财政情况的能力、理解组织的行政管理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事务的能力、理解并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能力、监管的能力、传授和培训的能力。

(五)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指确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检查其实际效果的能力。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要求学生能够冷静、沉着地思考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然后付诸实施,正确地进行处理。

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人才的规格、内涵不断变化,日益丰富,“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内核的价值观,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

求职就业是职业人才进入社会或者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社会需要什么人,用人单位重什么?是职业人才就业竞争的关键。2005年3月19日、20日,深圳市举行毕业生春季双向选择大会,600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了6000个用人岗位,对招聘对象提出了聘用的规格条件。从135家企业招聘条件的分项统计看,除了学历和专业等硬件条件外,其他素质要求的条件按每提出一次算一项,总共有5500多个数据,并按基本性质归并为“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两大类。

在“职业核心能力”大类中,依照用人单位提出要求次数多少,其顺序分别为:(1)沟通表达;(2)外语;(3)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4)分析和解决问题;(5)组织协调;(6)创新;(7)学习领悟能力等等。在“职业道德与态度”类别中,其顺序依次为:(1)团队合作精神、亲和力、性格随和、开朗,谦和、乐意与人交往;(2)责任心、事业心、敬业负责、积极主动、细心肯干、认真细致;(3)适应能力强、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吃苦耐劳;(4)正直、诚信、为人踏实、忠诚;(5)不断超越、勇于挑战、追求卓越、进取心、自信心、乐观向上;(6)工作谨慎、自律、组织纪律等。有一些招聘方没有在招聘条件中列明综合素质的要求,它们依据什么标准最后确定入选者呢?深圳达实公司(软件企业)的总裁招人有三关:第一关,人力资源部长,主要看学历与专业;第二关,部门经理,不看学历,只考察应聘者的能力,不问学过什么,只看应聘者适应岗位的能力条件;第三关,总裁,不看学历,也不看能力,他要考察的是应聘者的道德水平、价值观。实质上,十里挑一,就业竞争,最终、最主要的竞争是职业核心能力和作为职业道德目标导向、作为职业态度内驱源泉的价值观的竞争。

(二)职业核心能力和价值观是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和依托

个人进入职场的头3个月或半年是入职的关键期,是用人单位考察录用者实际工作能力和人品的重要时段。2005年4月,有一本让当今“社会骄子”警醒,叫“执教育的人”深思的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出版,该书实录了11位老板、ceo、人事干部所叙述的辞退应届毕业生的缘由,表达了这些老总们“恨铁不成钢”的懊丧和无奈的感叹。这些被用人单位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辞退的大学生,没有一个专业能力不达标,恰恰是“怀揣高贵文凭”,“技术层面上固然是一流”,而其根本原因却是:“根本不了解工作的意义,更别提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常常心浮气躁,把‘踏实、努力、谦虚、耐心’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忘诸脑后”的工作态度;“没有创新精神和主动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协调性弱,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有时不单单是人际关系极差,在工作中也必将缺乏必要的世俗热情,不能融于社会”;“对单位的选择、职业的适应性以及求职于该单位的目的、动机等问题茫然不晓”等等。2006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6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一文中,作者也同样举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事例: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2004年7月招聘了21名大学生,在随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陆续开除了其中的20名,仅留下了一名谦虚学习、踏实干事的大专生。“据公司反映,这些大学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不高”。这些事例比较典型,反映了我们的职业人才专业对路,但不少毕业生核心能力弱,价值观错位,职业起步就遭受失败。它从反面也印证出:职业发展,价值观是动力,是根本,职业核心能力是基本依托;职业的核心能力和价值观在工作场所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核心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是晋职成功的内核所在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依靠什么才能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曾是比尔·盖茨七个高层智囊之一,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提供了自己很好的答案。2005年,他写了一本在大学生和职场人士中十分抢手的书:《做最好的自己》,这位让中国大学生着实崇拜的“科技骄子”,以自己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事实,介绍了追寻多元化成功,做“最好的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他认为,人生成功在于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发现兴趣、追寻理想、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这六种行为方式来源于六种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勇气、自信、自省、积极、同情心和胸怀;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又来源于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他认为,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环环相连,构成了一个以诚信价值观为核心的“成功同心圆”。

2005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排名第二位的苏商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做客中央电视台,在回答大学生提问“如何取得人生成功”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认为,人生成功有三步:第一步:做事;第二步:做事、做人;第三步:做人。“小成靠才,大成靠德”,这是所有成大事者的基本经验。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让每一个职业人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能幸福地生活。那么,对职业人才规格要有准确的把握,要交给学生“干粮”(专业技能),也要交给学生“猎枪”(核心能力),更要交给学生“指南针”(价值观)。没有干粮,无法上路;没有猎枪,难乎为继;没有指南针,就会方向错位,可能寸步难行。因此,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c].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职业教育核心范文第2篇

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对“核心技能”有三种理解:其一,所有职业都要掌握,这是从职业能力决定权的角度对它的理解;其二,核心的、重要的技术内容,这是从职业能力的价值角度对它的理解;其三,关键的教学过程,包括学与教的策略等,这是从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的角度对它的理解。这里我们取的是第二个含义。核心技能是整个能力体系的支柱。

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核心技能的必要性

(一)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能力本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性的文化理念。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与活动保持着紧密联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技能型、应用性职业岗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既不是本科或以上教育所完成的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能力,更不是职业岗位需要的狭义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必须的“全面的职业能力”。在这个能力体系中“核心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能力本位社会中,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对新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将培养核心技能作为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的基础,是适应多种职业和职业岗位转换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

(二)符合国际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世界高等职业教育非常注重核心技能的培养。近年来各国进行的能力本位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关注一般素质的核心技能,认为核心技能既是提高劳动者多种职业适应力的基础,又是个体继续学习的能力基础。

(三)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崛起,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对人才的要求蕴含着一种共同的、必须的、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能力。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导致当前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实用与工具化思想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较多地注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核心技能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毕业生自我管理能力、交际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外语交流能力不强等,严重影响学生发展后劲。21世纪是高科技水平与高能力素质并重的世纪,高职院校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必须着力推进核心技能的培育,使之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

(四)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曾深刻地阐述了职业教育的育人任务,他认为职业教育“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黄炎培先生的话今天看来仍有深刻的启迪。高职教育通过核心技能的培养完成或初步完成这四方面的任务,乃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完善自身功能的自觉追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职核心技能培养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对培养职业能力缺乏全面的理解;对三个层次能力的关系认识比较模糊;重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轻核心技能培养的情况比较突出。

(一)对核心技能的认识模糊。对核心技能的培养,多数高职院校只是停留在基础课程教学的层面上,对某些核心技能项目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培养“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革新创新”等能力尚未明确培养途径与方法,导致学生这些方面能力普遍较弱。在各类人才招聘会调查了解到,现代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他们最关注的恰恰是这些能力,这也说明了核心技能的重要意义所在。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受雇主欢迎的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计算机编程技能、培训技能、理财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商业管理能力。

(二)培养方案缺乏对核心技能进行系统整合。有些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对核心技能培养的意义、内容、要求、层次、形式等问题还有许多模糊认识,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甚至把核心技能认为就是专业技术技能。同时,高职院校依靠学校所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来实现核心技能整合的举措不多,未能实现在内容、方法和培养手段上的互补与互渗。

(三)缺乏能力标准,核心技能培养目标不明确。由于对核心技能的内涵理解不够,缺乏能力标准,高职教育尚未对核心能力课程进行系统的整合,对基础课和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专业课教学中核心技能的渗透比较薄弱,教学大纲未能体现核心技能培养的要求。许多学校并没有注重核心技能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对核心技能应有的要求也未能清晰表述。在专业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核心技能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有机的整合,未能有效地把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机地贯穿其中,在课堂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也疏于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导致核心技能培养与专业技术教育的脱节。

(四)核心技能培养在方法上缺少有效的机制。由于核心技能不可能在课堂中培养,一些学校对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采取放任式、无目的的方式。在训练方法上缺少深入的理论研究,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也开展了能力培养的系列活动,但是成功的经验尚不多见;在评价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学业评价为主,缺乏核心技能的评价标准。由于评价机制的导向性,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所以,如何建立有效的核心能力培养机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的对策措施

培养高职核心技能,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技能和专业技能是能力培养这一整体目标的两个不同方面。以多元智能、情境教育、体验教育等理论为先导,反思我们的职业教育,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其次,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能力培养阶梯型、开放性的内涵,改变高职教育偏重于教学生“专业技能”的倾向,使高职教育成为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如何就业、如何创业、如何发展,进而建立起核心技能培养的特定模式。第三,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核心技能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能力训练之中。具体措施是:

(一)树立系统观念。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进行系统的整合与改革。在整体上把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并由此确立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过程。通过梳理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能力体系,建立能力标准,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核心技能培养整体规划不够,能力目标不明确的状况;依据专业特点把核心技能培养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和整合由核心技能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二)明确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核心技能培养的方向上确立明确的目标。在社会对核心技能和专业技能都有所要求的环境下,高职教育对人才的技能培养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同专业对核心技能的侧重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要针对不同专业确立不同的核心技能培养目标。

(三)夯实基础,增强能力。核心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必要的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拓宽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首先,要革新必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如:改革语言类、数学类、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教会学生“外语应用”、“数字应用”、“信息处理”等技能;其次,设计选修课程,如:开设《创业的学问》、《语言与交际》、《公关礼仪》、《个人生涯设计》等课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人交流”的能力;另外,通过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提高学生“与人合作”、“自我提高”、“革新创新”的能力。通过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课内和课外相脱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校内和校外相隔阂的状况。

职业教育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核心竞争力 办学理念 品牌 办学品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在众多教育形式中愈来愈受人们的重视,有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又选择在职业学校中接受再度深造,加强动手能力的学习,这种现象充分证明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职业教育必须把握时代的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学生的素质偏低,教育管理力度不够;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欠缺;学校缺乏特色品牌等,这些都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职业教育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就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着力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上下功夫。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重视构建体现学校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职业学校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重视物质文化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发展。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职业学校要在原有“整体面积、布局结构、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达标的基础上,以建设整洁干净、美观大方、管理有序、安全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为目标,为师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在学校环境主体的建设上注重学校专业特色建设的元素,在教室、实训场地、展板橱窗、文化景观上加强重视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熏陶,于潜移默化中提升职业素养。

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职业学校需要从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挖掘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比如,与国家、社会的热点相结合,多搞一些礼仪修养的文化活动等,通过组织活动,达到校园管理和谐有序;广大教师精钻业务,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广大学生目标明确,遵守纪律,健康成长。

二、有所侧重地打造职业教育的品牌。

品牌就是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力,也是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职业学校要积极参与校园间的交流与互动,尽可能地展示学校的特色文化,并且积极借鉴别人的成果。要引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教育下的品牌教育,提升社会的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需要组织师生多与社会沟通,多与企业沟通,在沟通中搭建一个良好的教学与就业的渠道,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以优质的师生团队打造特色的教育品牌。

三、在规范管理中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品质,促进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1.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

学校发展规划是对学校发展的一种战略规划。它可以深刻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和当前情况、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探索学校有效发展的道路。学校发展规划要根据自身特点,因校制宜,因时制宜,与学校实际紧密结合,在学校阶段性教育科研计划的基础上,以教育科研为指导,做到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相结合。规划的内容不仅要体现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中,而且要真抓实干,逐步落实规划的各项要求,给全校教职员工以信心,取信于广大教职工。

2.培养骨干教师队伍与营造学校良好的民主氛围相结合。

人的因素是管理过程最核心的因素。邓小平曾经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所在,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力量,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是在年青阶段的锻炼和培养,所以我们要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就要紧紧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放松。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常规培养,而且要注重对其教育思想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时,在培养青年教师的方法上也要注意结合每学期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重,鼓励青年教师冒尖,对青年教师的表彰形成制度。

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是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外部条件,为此学校需要宏观规划,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校的政治核心及保证监督作用,坚持工会、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从而实现学校良性循环的机制。

3.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与科学的教改理念相结合。

优化基础学科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但是课程体系的改革也要遵循科学的规律,不能盲目推行。

国家督学顾问陶西平曾说过,在课程改革中必须戒急戒利,注意避免以下三点:一是决策求快;二是管理求同;三是做事求名。以上三点如不克服,在相当程度上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的进行。

第四,多元、系统的评价机制与师生的科学发展相结合。

多元、系统的评价机制的价值内核在于科学、细致、公平、公正,并以此推进规范化管理的常态化。因此,探索符合现阶段师生科学发展的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对教师的评价学校与师生的科学发展相结合,这就要面向教师未来发展,以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人格为前提,积极激发全体教师的主体精神,促进每个教师个体最大可能实现其自身价值,从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总之,职业学校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做到重视构建体现学校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有所侧重地打造职业教育的品牌,在规范管理中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品质,促进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健康发展 核心问题 四方联动

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并且把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义务教育和提升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政府承诺“十一五”期间投入100亿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要求从明年开始增加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对职校实习生支付报酬的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制度、把职业教育工作列入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指标、加强师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等等。这些政策的纷纷出台,无疑会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仍然离不开我们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思考,献计献策。为此,剖析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探讨解决措施必将为它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正确的思路和依据。

一、当前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

1.当前的职业教育仍然处于先天不足的困境中。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中,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使得职业教育长期处于先天不足的困境中。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递增,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其中,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第一,政府的舆论导向对职业教育不利。这从人为划定的高等院校招生批次可见一斑。第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支持仍然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第三,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能上高中就不上中职,能上大学就不上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因素使得职业教育从职业院校的招生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的缺憾,再加之投人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又进一步加剧了职业教育的困境。

2.接受职业教育的回报低,毕业生的个人发展空间小。我国的产业结构化调整需要大量的高级技工,从就业的角度,职业教育具备很强的优势,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职业学校的高就业率也成为职业学校的主要特色。但由于职业教育的低回报,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其毕业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操作工,劳动强度大,属于苦力型,同时工作又较为机械,多为重复劳动,不具有挑战性,收入偏低,因此,职业教育院校的高就业率的背后隐藏着职业不稳定的危险因素。此外,这些毕业生的受教育年限较少,基本素质欠缺,后劲不足,发展空间较小。

3.民办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地位。据统计,我国的民办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民办职业中学和民办中等专业学校已近2000所,民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近200所。截至2004年4月,在中国民办教育网上公布的197所民办普通高校中,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占98%左右。民办职业教育在没有国家财政投人的情况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今年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但民办职业教育由于“民”字当头,其应有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认可。

4.教育与行业的脱节问题依然严重。职业教育为的是就业,但当今的职业教育中,教育与行业的脱节依然严重。这里涉及到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职业院校是以自我为主,还是以行业的用人标准为主?在学校标准与行业标准发生冲突时,如何调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职业教育就业率这一刚性指标大打折扣,学非所用也谓之就业,“苦力”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二、“四方联动”的解决对策

要解决职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该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第三方“四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各司其职。

1.政府职能。要真正达到职教工作会议所提出的这个目标,我们认为政府应该从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人手。首先,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改变职业教育先天不足,后天营养失调的问题。其次,给予民办职业教育更加优厚的政策。因为无论公办和民办,都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在这一高度上,民办职业教育由于占用国家的资源少,更应该得到政策的呵护。再次,以政策的刚性和执行的柔性来要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策的刚性是要求企业必须这样做,执行的柔性是指达到这一目标所使用手段上的柔性,而不是要不要参与上的商量和讨价还价。最后,以政策来转变职业教育的功能,不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而是强调技能教育,以学生的技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作为考核职业教育的终极指标。

2.企业职能。企业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合格员工的角度来参与职业教育,并要关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从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到设立定向班,从建立实训基地、实验室到赠送设备,从选派兼职教师到共同研发产品,从提供行业标准到聘用员工,从参与课程开发到共同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可以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的参与是避免教学与行业脱节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3、学校职能。学校与企业的本质不同在于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企业是生产商品的地方。这一本质的不同,要求职业院校不仅要努力使学校企业化.实现校园文化的企业化,走进的是学校,看到的是企业,使学校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而且要求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时,还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本化。因此,职业院校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建设,“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辩证地结合起来,在注重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学校追求的目标,从学校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开发、实验室建设、综合素质的养成、企业的亲和力、敬业精神等方面为企业服务,特别是在学校标准与企业标准发生冲突时,要以企业的标准来调适学校的标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强的企业适应性、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第三方职能。此处的第三方主要是指人才中介市场。在人才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第三方参与就业势在必行,这将构架起就业的通道。截至2003年 11月,我国共有部级人才市场28家,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3033家,行业主管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524家,民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730家。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人才中介机构严重不足,尚未形成气候。另外,我国目前的人才中介市场市场理念比较陈旧、软硬件欠缺规范、诚信体系很不完善、服务水平层次较低,可以说还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远没有形成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方式,距离国际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因此,政府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在大力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同时要对人才中介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以盈利为终极目标,而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促进其科学发展。我们的期望是:第三方在参与就业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为校企沟通的又一桥梁。

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从政府层面出台了许多有益的政策,政府的职能已经逐步开始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学校、第三方也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四方联动,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11月7日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职业教育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核心能力 培养措施

[作者简介]孔伟(1968- ),男,江苏宜兴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海波(1983- ),男,山东东营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ylx201135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99-02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黄炎培先生曾经指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办职业教育,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职业学校必须同时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匹配,与社会生活相配合,才能兴旺发达”。本文研究的“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也就是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理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行业发展需求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类型上明显不同。其基本理念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黄炎培先生曾经把职业教育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高职教育要把握教育方向和社会需求,旨在向高职学生传输生存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其最终获得职业资格和职业岗位做好铺垫和准备。

2.高职教育是一种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我国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设计要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满足行业市场人力资源流动的整合需求,实现岗位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相对接,保持“零距离”。

3.高职教育是一种伴随职业者执业过程的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社会对于劳动者的技能需求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劳动者具备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还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及生产效率。另外,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大,社会就业压力明显提升,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就业的情况,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劳动者就必须不断地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所以,这种教育应伴随职业者职业的全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职业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

二、职业核心能力的界定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就业和职场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国际职业教育领域通常将职业能力(skills)分为专业能力(hardskills)和职业核心能力(soft skills):专业能力体现在具体职业所需要的具体职业能力,它决定职业者能否胜任某一专业、某一特定岗位;职业核心能力也称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所有职业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具有共性的东西,是可应用到任何领域使用的技能,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基本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个大项,称为“八项核心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革新的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等 。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措施和实施途径

1.以主题思想教育为引领,将教育与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我们坚持把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细化、内化到专题报告和主题教育活动中去,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各种主题团日活动营造氛围因势利导。开展

式多样的教育实践平台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在打造实践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科技惠农”“助学支教”“社会调查及挂职锻炼”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积极性,帮助学生们走进社会,更好地去了解社会。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活动,将专业知识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做事。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良好体现,对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的培育及科学素养的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各二级学院的专业特色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如开设人文讲堂、科技讲座、文艺演出,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和创新需求,打造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的科技社团。

3.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强化规范管理,以安全稳定为主,帮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为加强公寓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带进公寓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在学生社区建立社区党校、团校、基层团组织,建立和实施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通过开展系列公寓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公寓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树立典型,学习先进。

4.进行专业教育、职业道德和创业就业教育,注重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第一,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在不同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与职业礼仪、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演讲与口才、道德养成教育、信息检索等素质拓展系列课程。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开发教学案例、创新考核办法作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开展就业、创业系列教育活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参加各类岗前培训,提前体验就业压力和职业工作,定期组织毕业生参观就业基地,了解用人信息和企业用人标准,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在适应职业岗位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能力技能的总和,作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伴随人的终身。未来的劳动者要想在职业发展中获得主动权和选择权,就不能只关注某个具体企业或生产线上的单一技能,所以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放在通用技能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在探索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措施和实施途径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探索和寻求新的培养措施和实施途径已经成为当今高职院校寻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学生,以科学的规范管理服务学生,以优秀的榜样事迹激励学生,以多彩的文体活动锻炼学生,以创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高灵芝,李爱莲.对话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启新职业人培养的新境界——细解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开发项目[j].职业,2008(3).

[2]李英.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