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改革 数控技术

1、学院提出“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我院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在办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既不同于本科院校、又不同于中职学校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开发和构建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体系。

对该专业的培养模式我们经过了以下阶段:2004-2005年采用的是模仿教学。2005-2007年采用“模块+特长”的培养模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培养模式改革。2007年至今实行“模块+专业+专长,2+1”培养模式改革。将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有机结合,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普通高等教育“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教学顺序,改变为“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并将工学结合分为“走岗”、“贴岗”、“顶岗”三个阶段。采用模块化渐进式教学方式,注意每个实践教学模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我们根据市场对数控人员的需求,得出数控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

(1)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2)CAD/CAM――手段;

(3)编程技术――纽带;

(4)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的标志;

(5)数控设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

(6)设备维修――人才的塔尖;

(7)现代制造企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战场。

2、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数控技术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确定培养规格:

“蓝领层”: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目前需求最大。

“灰领层”: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金领层”: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性人员。

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形成从认识实践到专业操作技能训练实践,最后再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体现如下:

2.1 根据岗位确定课程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为数控编程工艺人员,其核心能力为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能力、数控加工操作与调整能力。这就要求首先掌握机床操作技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才能获得岗位所需的实际工艺知识。

按照支撑岗位核心能力的知识,确定主干课程:数控机床与编程、机械制造工艺。

确定主干课后,再逆向构建支撑主干课的专业基础课,理论课部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实践课部分:金工实习、AutoCAD、生产实习、数控机床与手工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

2.2 数控课程的改革――“再现工程环境”

再现工程环境,是指在教学中模拟一个实际生产加工的环境,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数控知识。采用在金工实习、操作实训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从开始的机床结构原理分析、CAD建模、加工工艺编制、刀具的选择、三坐标测量、到整个实践加工过程,让学生来完成,指导老师按要求辅导,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3 强化数控加工龙头作用,取得数控机床操作职业资格证书

开设《综合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第三学期在学完《数控机床编程》一体化课程及《机械制造工艺与数控加工工艺》课程后,实训3周,要求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并对数控机床进行操作。第四学期在学完高级工的理论课并经过校外上岗实习训练后进行三周的提高训练,注重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完成学生的高级工考试训练,最后考取证书。

2.4 完善校内专业实训场

学院为满足教学要求,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购买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数控设备与操作软件,充实并完善了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建起了CAD/CAM中心,可进行自动编程和模拟仿真实训;之后建起了数控系统综合实验室,可进行数控原理和数控系统的各种实验。

3、加强产学研结合,确保“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为保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建立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与企业共同建立校外教学点,落实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加强校外实习指导,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

几年来,本专业与潍坊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践主要在这些企业完成,并聘请这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和专业顾问。企业优先可录用优秀的毕业生,并及时向学院反馈毕业生的质量和对人才培养的意见。

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落实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全局中的主导地位,并按“三个阶段”形成系列,形成“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为主线,以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新体系。将工学结合分为“走”、“贴”、“顶”三个阶段:走岗实习阶段,学生在实习工厂熟悉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贴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工艺操作;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将传统的毕业设计改为毕业设计与制作,让学生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从使用到加工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后以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答辩的形式考核学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程序和产品作为评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主要依据。

4、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建模教学;初中;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此背景下,数学建模能力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教学角度分析,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重在培养其应用意识,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 那么该如何构建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呢?

培养建模意识,树立信心

数学建模的关键是要将现实问题转化成课堂模型,迅速整理数据并能简化现实问题. 与传统数学模式相比,建模教学的题目信息量较大,数据较多,数量关系复杂且隐蔽.

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数学建模应用题的分布越来越广泛,在函数、方程、统计概率、不等式中都有所呈现. 而中考题目的信息量也较为复杂,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还有一些图形语言,相互交错的数据混淆了学生的视野,使其难以成功建模.

根据学生在建模学习中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是自信心问题. 因为缺乏信心,无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遇到数学实际问题容易惧怕,不敢放手钻研. 该如何引导呢?教师应从简单应用题的解决入手,引导学生树立解应用问题的信心.

现行教材提供了很多富有生活含义的建模模型,如方程和不等式就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再比如,函数也是有关数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针对现实生活的变量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函数极值问题进行建模处理,关键是教师要有建模强化意识,培养学生的信心. 如方程教学中,可先引入如下生活现实问题.

例1?摇 某凳子的标价为132元,若降价为9折出售,获利10%,求凳子的进货价.

因为提供了方程的解题模板,建立了降价问题的处理意识,借此,教师可以继续深入引导. 于是我又进一步给学生设置训练题,以加深建模意识.

例2 甲、乙两车间去年计划完成税利共720万元,甲车间完成了计划的115%,乙车间完成了计划的110%,甲、乙共完成税利812万元,求去年这两个车间各超额完成税利多少万元.

在这道题中,要让学生建立如下方程组的解题模型:x+y=m,ax+by=n.

解答?摇 设去年甲、乙两车间计划完成的税利分别为x万元和y万元,根据题意,得x+y=720,115%x+110%y=812,解得x=400,y=320. 所以甲车间超额完成税利400×15%=60万元;乙车间超额完成税利320×10%=32万元.

从这里可以看到,教师可以不改变数学背景和数据,也不改变方程组,只需要和生活挂钩即可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

通过这些简单的题目,学生成功建模后会产生自信心,并对建模思维有所了解,这为进一步解决数学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强化信息采集练习,提高数据运

用能力

建模试题的最大特点也即最鲜明的特点,就在于其信息量较大,文字较多,术语较复杂. 对于初中生来说,有许多模糊的概念性背景,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接收到这些信息和数据,并尽快进行吸收和理解,将会无法成功建模. 对此,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抽象信息能力.

初中阶段正是大量接收信息刺激的最佳时期,初一教材中就有很多诸如商家打折、积分换购等生活问题,如果教师通过适时引导,就能成为建模思想的背景,进而刺激学生对数学应用问题的敏感度,使其对各种学科相关问题给予相关的数学思考.

笔者认为,可以在建模教学中多引导,通过以下方面提高初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抓准重点字、式等

不等式是建立数量关系不等的模型. 对于初中生来说,建立不等式模型有利于其解决社会生活,如估算产量、核价、盈亏分析等问题,并能通过隐含的数量关系,进行不等式(组)转化求解.

例3 某化工厂制定明年的生产计划,有以下数据:(表一)

请根据数据决定该厂明年可能的产量.

这是根据不等式的建模来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 题目数据众多,数量关系纷乱复杂,学生如果不能冷静地深入寻找,根本无法解答.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耐心读懂题目,从中找到有用的数据关系,分析出与明年产量相关的要素:

(1)工时:不应超过200人的总工时.

(2)销量:至少80000袋.

(3)原料:不应超过可能供应数,据此可以建立如下不等式组(其中x为明年的产量):

4x≤200×210020x≤(800-200+1200)×1000x≥80000

通过训练学生对数据的梳理,使其能够建立模型,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借助表格完成数据,理解转化问题

对于一些复杂的数量关系,可以借助表格完成数据的转换.

例4 某地现有耕地1000公顷,规划10年后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增加产量22%,如果人口年增长率为1%,那么耕地每年至多只能减少多少公顷(精确到1公顷)?

(粮食单产公式为:总产量/耕地面积,人均粮食占有量公式为:总产量/总人口数)

在本题中可以看到,数量关系较多,有现在耕地面积、人口数等,也有10年后的耕地面积、人口数等. 如何才能找到等量关系,建立清晰的关联呢?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梳理数据,建立联系(其中x为每年耕地减少的公顷数,如表二)

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数学

建模能力

新课标将实践与综合应用设定为一个学习领域,这个领域的提出,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正需要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经验,并着手进行培养.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综合运用能力呢?显然,只有带领学生不断参与实践,将问题情境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才能让学生有直观的建模概念,并加强建模意识.

例如,在银行利率问题教学中,学生无法理解利率和本金,也无法区别不计复利与计复利,这让我很伤脑筋. 想来想去,我最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实践作业,即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到银行实地了解情况,和家长探讨如何才能让存款获得最大收益,并一起讨论、交流,再加上自己的计算.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终于弄明白有关计复利及不计复利的含义,并能够和现实挂钩. 再如,学习统计知识以后,正好举行数学竞赛活动,出现了一些可以拿来探究的实际问题,两个班级的竞赛结果:(表三)

两个班的平均得分都是80,那么如何才能判断哪个班的成绩较好呢?要充分说明自己的理由.

根据这个实际问题,学生从统计入手,展开探究,通过实际计算,根据方差、中位数等概念,建立建模思维,并能真正理解这些概念.

解答?摇(1)从众数看,甲班成绩较好.

(2)从中位数看,甲班成绩较好.

(3)从方差上看,甲班成绩较好.

(4)从统计表看,高分段成绩乙班较好.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专业核心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32-02

一、现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被列为一个新的理学专业。自此以后,开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增长,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信计专业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招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导致在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很多高校信计专业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严重阻碍了本专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地方应用型大学而言,这些大学强调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一般把为服务地方经济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这要求信计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能够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这和以前传统数学专业培养模式有所不同,是一个新的挑战。

具体而言,目前应用型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专业内涵较为宽泛,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和研究性大学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将来毕业后的主要目的是就业。不够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较为宽泛的专业内涵必然导致培养方案设计的难度增大,专业建设特色不突出。与就业目标比较明确的计算机类、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相比,信计专业学生较为迷茫,不知道将来在哪个行业就业。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不能有力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

很多高校没有很好的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也没有认真厘清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关系,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应用型本科大学定位要求。

(三)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实践体系还未形成

习惯按照传统数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条件差,课时少,形式单一。缺少对实践环节的设计,不能开展体系化的实践教学建设,对于学生应用能力提升作用不大。

(四)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不足,职业指向不明确

很多高校信计专业对本专业的核心能力理解不深刻,也没有对如何围绕核心能力进行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不知道培养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使得同学不知道自己大学毕业后能干什么,企业也不知道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为企业做什么事情。

如上所言,作为地方应用型大学,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其培养目标。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改革,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发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思路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一版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规定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者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使学生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成为能解决信息技术或者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教育部对信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结合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我们提出围绕信计专业核心能力开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思路。我们将信计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三大核心能力(ISS)明确为: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processing)、系统建模与优化能力(System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Software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三、方法

在明确信计专业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系统建模与优化能力、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三大ISS专业核心能力基础上,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信计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开展面向核心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教育,实施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统地解决信计专业培养思路不清晰、培养模式比较简单以及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有效地促进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面向ISS核心能力培养的信计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深刻理解专业ISS核心能力的内涵,树立以专业ISS核心能力培养引导教学实施与教学改革的思路,理清专业知识与能力体系,深入挖掘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以作者所在单位信计专业课程体系为例,采用学科基础+专业主修+专业方向模块方式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图1)。其中学科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平台课程,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和培养核心能力的基础。专业主修课程围绕三大核心能力展开,教学过程中体现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明确每门课程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设置数量金融与数字游戏专业方向模块,进一步促进核心能力的应用与提升。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控专业 核心课程 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 阶段性考核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现代制造业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对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是重庆市市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自示范建设以来,针对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的特点,尝试软件操作类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和设备操作类核心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就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供大家参考。

1 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

1.1 开发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的开发流程:①以制造业领域数控技术典型职业岗位为依据,对岗位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并转化成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合适的载体,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核心课程。

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制定加工工艺、程序编制、设备维护等具有综合技能的数控技术人才。通过分析和调研,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岗位有: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工艺员、数控程序员、数控设备安装与维护工等。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零件造型能力、加工工艺与编程能力成为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为此,我们开发了数控技术专业五门核心课程:计算机辅助绘图;计算机辅助造型、编程与加工;机械零件切削加工;机械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机械零件数控铣削加工。

1.2 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

数控技术专业五门核心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实践性强:五门课程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让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2)知识更新快:五门课程其内容均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随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更新。(3)项目化特点突出:五门课程均具有项目化特点,和实际工作过程联系非常紧密。(4)课程内容职业化:核心课程内容的确定紧密结合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并嵌入职业资格标准内容。

从核心课程特点可以看出,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有课程特点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2 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1 转变教学观念,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中心

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要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熟练操作机床的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造型、工艺与编程的能力。因此,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是核心课程教师必须做到的,把“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转变为“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念,②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首要地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项目化教学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实“理实一体化”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将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分为两类:软件类核心课程和设备操作类核心课程。软件类核心课程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入实训室,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上机实践操作交替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而抽象的理性知识变成生动而有趣的感性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以软件类核心课程计算机辅助绘图为例。课程安排在CAD/CAM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明确任务—讲解与示范—演练新命令—绘制图样—考核评价。具体教学过程是:教师首先发放本项目要识读和绘制的图样,学生思考;接着教师讲解并上机演示完成本项目所需的Auto CAD新知识、新命令;然后学生上机反复演练新命令直至熟悉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机完成本项目图样的绘制;最后进行考核评价,完成本项目的学习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边讲解理论,一边示范操作;学生边学边练,边做边学,做中学,学中做。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设备操作类核心课程,采取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的教学模式,教学情境和典型工作任务的选择来自生产企业,以企业典型零件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开发“教学做评” 四合一的实训项目,实现“三段三环一线串”的实训教学模式

图1 “三段三环一线串 ”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为达到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教、学、做、评”四合一的实训项目。即提炼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以此作为“工作项目”,将完成此项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知识、工作过程(工作流程、组织方式、工具设备等知识)和实践能力(完成任务所需职业能力、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进行有机整合,按照实训课程教学要求,组成目标教学单元,开发实训课程项目,并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推行过程性考核和多元化考核方式,将教学质量评价融入到每一实训项目中,即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每一实训项目完成后进行,以便及时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做、评”四合一。③

实训教学模式根据企业数控加工实际工作过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构建了“三段三环一线串 ”课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以数控铣削零件加工综合实训为例:在第一阶段中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生从中学会“做对”,包括正确制定工艺、正确编程、正确操作机床加工出合格零件、正确检验工件;在第二阶段中安排专周基础实训,学生在“做对”的基础上学会“做快”,提高工效;在第三阶段中安排生产性实训,注重技巧、策略与创新,学会以最佳的工艺手段、最优化的程序、最低的生产成本、最佳的质量保证方法把工作“做好”。在每一阶段中,又嵌入“演示示范”、“仿真操作”、“实际操作”三个教学环节。以典型工艺为背景、以典型零件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始终。经过三个递进阶段、多个学习情境的循环强化,逐步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2.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和过程考核

过去学科式教学的考核方法采用试卷形式,比较注重基础理论知识考核,不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核,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考核。

过程性考核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综合评价上,④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院专职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在每一个项目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效进行考核,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学习态度,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过程性考核重点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期末考核仍采用笔试的方式,试卷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院专职教师共同拟定,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

学生课程考核总成绩按过程性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构成。

3 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效果

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是重庆市市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先后有3个年级的20多个班次,对计算机辅助绘图、计算机辅助造型、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机械零件切削加工、机械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机械零件数控铣削加工等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

几年来,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效果显著。核心课程学生及格率由改革前的78%提升到90%以上,优生率由10%提升到18%,双证书的获取率由62%提升到98%,就业率由82%提升到98%。在重庆市和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上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2010年获得重庆市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2011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2012年,取得重庆市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并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

4 结束语

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是,在教学模式改革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例如,部分教师对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不足;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能力的教师不多;教学模式改革涉及的课程还不普及,还只限于专业核心课程。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注释

① 潘巨龙,陆慧娟,姚伏天等.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实践[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2):8-10.

②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学生提出新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

(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

(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其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新大纲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数学学习不仅要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在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同样需要得到训练和提高,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就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要重视各章前问题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建立数学模型的实际意义。

教材的每一章都由一个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入,可直接告诉学生,学了本章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后,这个实际问题就能用数学模型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创新意识,对新数学模型的渴求,实践意识,学完要在实践中试一试。

如新教材“三角函数”章前提出:有一块以O点为圆心的半圆形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划出一个内接矩形ABCD辟为绿册,使其册边AD落在半圆的直径上,另两点BC落在半圆的圆周上,已知半圆的半径长为a,如何选择关于点O对称的点A、D的位置,可以使矩形面积最大?

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好时机要注意引导,对所考察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新旧两种思路方法,提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知欲,如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失去“亮点”。

这样通过章前问题教学,学生明白了数学就是学习,研究和应用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追求新方法的意识及参与实践的意识。因此,要重视章前问题的教学,还可据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及学生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补充一些实例,强化这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重视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

2.通过几何、三角形测量问题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思维过程。

学习几何、三角的测量问题,使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地感受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认识更多现在数学模型,巩固数学建模思维过程、教学中对学生展示建模的如下过程:

现实原型问题

数学模型

数学抽象

简化原则

演算推理

现实原型问题的解

数学模型的解

反映性原则

返回解释

列方程解应用题体现了在数学建模思维过程,要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背景材料,对问题加以变形,使其简单化,以利于解答的思想。且解题过程中重要的步骤是据题意更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明白,数学建模过程的重点及难点就是据实际问题特点,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概括等基本思想,联想现成的数学模型或变换问题构造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如利息(复利)的数列模型、利润计算的方程模型决策问题的函数模型以及不等式模型等。

3.结合各章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拓展数学建模形式的多样性式与活泼性。

高中新大纲要求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课题,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如“数列”章中的“分期付款问题”、“平面向是‘章中’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等,同时,还可设计类似利润调查、洽谈、采购、销售等问题。设计了如下研究性问题。

例1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资料,确定该国人口增长规律,预测该国2000年的人口数。 人中数(百万) 39 50 63 76 92 106 123 132 145

分析:这是一个确定人口增长模型的问题,为使问题简化,应作如下假设:(1)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稳定;(2)该国的人口增长数由人口的生育,死亡引起;(3)人口数量化是连续的。基于上述假设,我们认为人口数量是时间函数。建模思路是根据给出的数据资料绘出散点图,然后寻找一条直线或曲线,使它们尽可能与这些散点吻合,该直线或曲线就被认为近似地描述了该国人口增长规律,从而进一步作出预测。

通过上题的研究,既复习巩固了函数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及生活中“数”意识和观察实践能力,如记住一些常用及常见的数据,如:人行车、自行车的速度,自己的身高、体重等。利用学校条件,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实习活动,活动一结束,就回课堂把实际问题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如:推铅球的角度与距离关系;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矩形圈,怎样围使围成的面积最大等,用砖块搭成多米诺牌骨等。

四、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完善数学建模思想。

由于数学模型这一思想方法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小学解算术运用题中学建立函数表达式及解析几何里的轨迹方程等都孕育着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我认为这就要求培养学生以下几点能力,才能更好的完善数学建模思想:

(1)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2)洞察能力,即关于抓住系统要点的能力;

(3)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4)“翻译”能力,即把经过一生抽象、简化的实际问题用数学的语文符号表达出来,形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和对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推演或计算得到注结果能自然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5)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通过实际加以检验的能力。

只有各方面能力加强了,才能对一些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如下例就要用到各种能力,才能顺利解出。

例2:解方程组

x+y+z=1 (1) x3+y3+z3=1/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