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类型;现状;存在问题;对策;五大连池市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11-1

五大连池市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级市,农村人口众多。但是由于农业产业结构非常的单一、农业生产上的基础应用设施不够完善、科学技术还落后等原因,使我市广大农民经济收入较低。因此,针对我市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状况的研究,本人认为解决我市农业当前问题的主要途径是:1.大力调整优化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2.改善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3.加大力度对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4.重点发展我市的现代化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广大农民就地创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大力调整我市农业结构是五大连池市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举。

1 现代化农业的类型

1.1 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所在地区内的,具有独特农业生产资源研究开发成为该地区内独特拥有的名优产品,转化成为具有当地特点优点的商品的现代化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就是在于生产是产品能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1.2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利用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的一种新型的具有农业生产特色的经营形态。

1.3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属于高产出高投入,技术、劳动力、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是完全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是走向环境安全型农业的生产、工厂化农业、无毒害农业的必经之路,是实现农产品的反季上市销售,进一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1.4 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分为两类,即有机农业、低投入农业。是通过将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联系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保证农副产品安全性,并不破坏原有的环境的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一种整体性的概念。

1.5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以农村和农业为载体的新型的生态旅游支柱性产业。农民利用当地自有的自然条件,吸引游客前往,并且提供适当的设施,更能增加收益。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浏览地方文化、当地风景,展示当地风土人情外,还有泛舟垂钓、自助采摘瓜果等活动。

2 五大连池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

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市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但是利润很低;水稻玉米近年来市场价格走高,但是由于我市常年种植大豆,农药残留严重,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玉米。目前我市只有在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方面成果喜人,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方面涉足很少。为此在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在城南兴建了集休闲和观光的科技示范园区,经过一年来的时间,示范园区成果喜人。为我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榜样。

3 存在的问题

3.1 从事农业生产企业科技技术含量较低、规模较小

我市现有的农业企业,开发面积和投资规模都相对较小,生产的商品品种单一。再加上科技人员不达标,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实施起来难度很大,致使我市农业企业因为条件落后、生产技术差,而农产品品质不高。

3.2 发展速度缓慢,未突出矿泉名城特色

与其他发达的地区相比,五大连池市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相对比较低下,虽然我市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有优势,但并未显示出农业现代化的特色,广大农民的意识也很淡薄。

3.3 市场竞争力不足,资金投入较少

政府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投入资金不足,此外投资企业大都觉得融资很困难,再加上投资农业化生产要承担市场跟自然的双重风险。由于我市市场现代化农产品的购买力不强,造成缺乏市场竞争力。

4 对策

4.1 完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我市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才刚刚起步,在相当的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灌溉喷施设施等有待加强,各级政府及各相关单位应大力协调解决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2 加强农技推广站的建设,重点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在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设置栽培、耕作、植保技术等科目,为我市培养更多的专业农业科技人才。积极鼓励动员资深农技人员和聘请知名农业专家投身我市现代化农业中。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内涵拓展;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77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指的是农业的最新发展状态。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通过不断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实现农业总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1]。强调的是过程和手段,不同的发展阶段目标是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是与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现代农业,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现代化战略是在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实现导向;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都把农业现代化提到了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议事日程。从2014―2016年中央连续推出的3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科学认识农业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内涵,积极探索其发展规律,切实加强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支持、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将会极大的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1 农业现代化科学内涵的拓展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在不同的农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科学内涵。自新中国成立,近70a来,共有4次拓展。

第1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必须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1961年提出:各方面必须支持农业,有步骤地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首次将实现“四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2]。

第2次是在1977―1986年,1977年以来,国家引进的13套大化肥生产项目陆续投产,化肥的推广使用,促进了粮食产量大幅度增产。国家还对农林水气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投资,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迎来了大的发展期,水利设施的日趋完善为确保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到1986年,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这个时期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基础建设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

第3次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农业信息的传播量、传播速度、处理速度和应用程度都在大幅增长,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新形式,国家适时拉开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并于1996年明确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这个时期国家还进行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于2001―2010年实施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新科技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现代化是这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第4次是2007年以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009年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14年以后,连续4a中央一号文件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3个导向一个目标,即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都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至目前,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5大目标:基础设施现代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条件现代化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是指加强农村在电力、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提高农业在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等不可抗力的能力;生产组织社会化,是指对农业的微观经济单元的布局进行合理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过程;生产技术科学化,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现代化,指运用现代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手段,在农业中广泛使用机械和电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园林化和水利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使其可以长期、持久地发挥功效。

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WTO的冲击。WTO让中国经济走向了全球化,但给中国农业造成了最大的冲击。据海关统计,近几年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等的到岸价格和国内小麦的y收价格相近,农民靠通过粮食增产达到增收的目的再难实现。由于农民增收困难,造成土地摞荒、无人耕种的情况时有发生。新形势下,农民要继续达到增收的目的就要走供给侧改革的道路,实行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的产能,提高有机蔬菜、绿色水果和经济作物等紧俏农产品的产能,同时要大搞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与机械化耕作之间的矛盾。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虽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极大地限制了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成了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只有实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专业化经营和耕作的机械化水平,才能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民工现象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进一步降低。截至2016年底,中国人口总量138271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占总人口的42.7%,绝大多数为鳏寡孤独、留守老人和儿童。受教育程度较高、年富力强的农村精英从农业行业流动到非农行业就业,留在农村的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从总体上又进一步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素质。

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在中国是一个弱质产业,加入WTO后,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比较优势丧失殆尽,造成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和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农民缺少环境保护意识,没有责任感,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农产品产量,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经营,造成了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土壤沙化、土地资源受到蚕食,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现有的农村经济体制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近40a的改革,对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保证农产品供给充足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原有的农村经济制度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自身的缺陷、或过去改革的不彻底、或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率已趋于零,而逐步成榱酥圃寂┮到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和小规模经营等[4]。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以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为主,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的国家搞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中国只有不断的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农村经济制度,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克服制约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后才能逐渐实现。

参考文献

[1]叶普万,白跃世.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兼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2,24(5):89-92.

[2]梅方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J].调研世界,1999(11):3-5,7.

[3] 20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R].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范文第3篇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2013-GH-117);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项目“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多维视角分析与对策”(SKL-2014-39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宋雪梅(1976-),女,河南固始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引言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再次对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通过城镇化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作出了新的部署。可以说,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整体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我国经济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济发展由高增长阶段转入平稳增长阶段,经济增速的回落和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必然导致就业岗位需求有所下降。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乏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外部需求减少也对国内就业形势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与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同时并存的问题是,我国就业市场上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就业和招工“两难”现象并存。就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形势而言,不仅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而且还出现了转移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农村后备劳动力不断增加和农业发展后继乏人同时存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尤其是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就业问题便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当前我国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新形势,在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时,需要我们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实际,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局着眼,进行多维视角分析,认真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努力寻求妥善解决之道。

一、横向维度:处理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农工关系和谐的总体要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根本解决之道就是要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指出,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2]可以看出,这两次重要会议均强调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强调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协调发展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可以说,“三化”协调发展不仅为我国今后如何统筹城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路径,也为我国今后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提出了努力方向。

一般来说,城镇作为人口的聚集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工业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工业化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又催生和带动了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推进城镇化还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同时,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的粮食和农副产品供应,这就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健康发展的保障。在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应该把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通过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尽可能多地吸纳来自农村需要转移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人口,同时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满足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增加的农副产品的需求。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就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和相互协调发展。

虽然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最终取决于如何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偏差,三者还没有真正做到协调发展。

首先,城镇化还不能有效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卷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也就是说全国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3年《城市蓝皮书》则认为,中国真实的完全城镇化率仅为42.2%。之所以两者会出现大约10个百分点的数据差,是因为其统计口径不同。一个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一个是完全能够享受市民待遇人口的完全城镇化率。这种数据差说明,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多人没有非农人口户籍,他们还不能够享受市民待遇。这就意味着2亿多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仍然处于流动状态,这种状况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农民工还难以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因此,专家表示,应警惕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伪城镇化”现象。

其次,工业化没有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存在着工业化超前于和滞后于城镇化两种现象,两者均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就业。过去,我国曾经走了一条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优先发展工业、城镇化长期滞后的工业化道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固化,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而无法进入城镇实现非农就业;当前,一些城市的资源仍然过多地投向工业领域,已经导致工业产能明显过剩,这种超前的工业化将削弱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劳动人口就业的能力。与工业化超前相反的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则因为资源和投资有限,难以形成聚集效应。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能够容纳足够多劳动力就业的工业和其他行业的支撑,那么城市政府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再次,农业现代化还没有做到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这就增加了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增值的潜力有限。以河南为例,一是,河南虽然承诺承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但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很难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所以在经济工作中往往把加快城镇化和大力发展工业作为促进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制约农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型经济难以做到兼顾发展农业经济的问题。在河南,一些农业大县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剧,许多农村面临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后继乏人的严重问题,以致有学者认为,近年来的城镇化让乡村衰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把最容易资本化的青壮劳动力引向城市,把最难于资本化的老弱妇幼残留在农村。[3]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上述情况说明,要确保农村转移劳动力充分就业必须要有更广阔的视野,需要从我国现代化全局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既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甚至违背农民意愿一味加速城镇化,也不能让工业化超前于或滞后于城镇化,更不能忽视农业现代化,要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中寻求解决之道。为此,必须在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紧紧围绕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工业和服务业,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情况下,中西部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牢牢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增强各自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使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牢固建立在以非农就业增加的基础上。同时,大规模建设有利于农民工在城市实现安居的保障房,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通过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积极探索“三化”协调新途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后继有人。只有加快城镇化过程中的“三化”协调,才能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二、纵向维度:处理好新老农民工代际关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农民工在转移就业时的不同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国家城乡隔离政策的松动,我国开始出现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寻找就业门路的民工潮。30多年过去了,虽然农民工的身份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农民工群体内部还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以人口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去分析,由于各自的自身素质差异和机遇的不同,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有了较大程度的分化,在流动程度、所从事职业、经济收入、社会声望、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较大的亚群体,原群体内部的同质性被打破,不同层次的群体有着不同的特征,各自的价值诉求不同,对在城市就业和对城市管理服务的要求方面也各不相同。

从代际差异看,改革开放之后产生的第一代农民工大部分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道农民,他们进城,主要是为了挣钱。为了能在城市多挣钱他们甘愿吃苦受累,甚至可以忍受某些歧视;而一旦城市经济不景气导致就业机会减少或因年龄原因丧失就业竞争力,他们仍然能够退回到农村实现就业。和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很多人要么随父母生长在城里,要么跟爷爷奶奶留守在乡下长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任何农业生产技能,又不愿在农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生活已经相当陌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只能选择在城市就业。与他们的父辈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会更多地考虑个性发展,更在意在城市就业的待遇和条件。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目前他们在城市的生存还无法改变外来人的尴尬处境,往往成为城里安不下、农村又回不去的制度化流民。城市就业和生存种种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会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出现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焦虑。如何让这些只能选择城市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就业,不仅事关这个庞大群体的民生问题,也关乎未来城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直以来,党和政府以及专家学者均强调城镇化要以人为本,我们认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推进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也就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顺利实现就业的问题以及他们在城市中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的问题。

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农民工和男性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状况和就业需求方面也存在差异。当前,城市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加工、制鞋、电子装配、玩具制造、家庭护理等对年轻女性农民工需求较大,对男性农民工则相对较小,因此,城市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女性农民工尤其是年轻女工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对相同年龄段的男性农民工需求则相对饱和。其原因除了男女农民工数量和行业要求不同外,还因为农村里中青年女性劳动力受到家庭因素和生育周期的影响,转移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在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方面除了要处理好新老农民工代际关系,还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对不同性别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存在着不同用工需求。

从在城市是否有固定工作岗位情况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农民工,比如已经在城市里有固定经营摊位、在城市工厂企业从事稳定生产的产业工人或长期从事建筑、社区服务的农民工,他们已经成为有能力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这类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发展的最大愿望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取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另一类是在城市里还没有固定的岗位或即将到城市发展的大学、中学农村毕业生,他们是上述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这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问题不仅是解决整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当务之急。

针对以上这些不同情况和不同要求,在制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政策时,要改变过去那种不分群体差异一刀切的做法,既要把不同层次和不同代际的农民工对转移就业的不同要求区分开来,还要把城市对不同性别的农民工不同用工需求区分开来。对于年龄较大又缺乏一技之长的第一代农民工,由于他们在城市就业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创造条件尽可能让他们在农村实现就业。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由于他们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对农村土地的情结淡化,很少有再回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和可能,在其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已日趋城市化和融入城市、身份转变的意愿日益强烈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重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问题,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壁垒,创造有利于实现社会流动的社会环境,加强对他们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解决他们在城市就业、创业的困难。通过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让作为城市化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得到妥善安置,最终实现他们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针对城市对女性农民工用工需求增加和农村里中青年女性劳动力因家庭因素转移就业困难问题,应考虑在户籍、子女入学、住房、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让青年农民工能以举家进城的方式实现转移就业。针对已经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农民工,根据城市的规模或未来城市发展规划,通过差异化的政策设计,解决他们在城市的落户问题或提供相应的市民待遇,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比较彻底地解决他们在城市就业问题;对于还没有在城市拥有固定工作岗位或即将到城市发展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应该加强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和城市生活环境。

三、空间维度:处理好本地转移就业与异地转移就业的关系,实现农村经济和劳务经济协同互促发展

从空间维度上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要处理好本地转移就业与异地转移就业的关系,实现农村经济和劳务经济协同互促发展。处理好就地转移就业与异地转移就业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发展劳务输出型经济与繁荣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人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必须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农业劳动力,使农村发展有坚实的依靠力量。然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由于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以及城市为进城农民工长期在城市生存发展提供越来越有利的环境,这给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农村地区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剧,使得农村主要劳动力只能是留在农村的老人、妇女以及一部分中年人,这不仅弱化了农业劳动力资源,而且由于老人、儿童以及务工伤残和患职业病的人员留在农村而增加了发展农村经济的社会成本。如果农村劳动力资源存量相对比较高的那部分劳动力流走了,那么,外部资本想进入乡土社会的时候,它是难以和只有劳动力资源残质的那部分中老年和妇女去结合的。[4]今后,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还会因为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后继乏人的问题面临许多难以化解的矛盾和问题。

另一方面,“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最紧迫的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农民非农就业,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顺利转移就业。不减少农民人数,“三农”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城市化,也是迄今为止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各类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可以说,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早已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因此,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就要处理好本地转移就业与异地转移就业的关系,把向大中城市“异地转化”与留在农村“就地转化”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经济和劳务经济协同互促发展。一方面,要在农业生产领域内部挖掘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潜力。一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二是实施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扶贫开发计划,增强其发展潜力;三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增强农民工在城市实现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各种培训计划,尤其要加大实施对农民工的各种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当然,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时不能搞短视政策,因为,不论是对在农村就业的农民进行培训还是对去城市就业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只有在一个能给他们创造安居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培训效果不打折扣。对于那些不安心当农民或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所接受的任何技能培训都将是临时的和不确定的,这种状态不仅会让他们接受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挫,还将使技能培训流于形式。[5]因此,今后各地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在制定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政策时,还需要制定保证他们在就业地能安居下来的配套措施,使各种就业培训取得真正成效,真正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素质,化解当前突出的就业矛盾。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民问题;农民利益;解决策略;二元结构;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040-02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要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因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正确认识农民的利益、地位、经济效益低、二元结构与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等问题,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一、农民利益的问题

农民经济利益问题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现阶段中国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满足、提高和保护的程度较低。当代农民经济利益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长期性、深刻性的特点。从本质上讲,农民经济利益问题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利益问题,是我们党对待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党正确处理同农民的关系,保持同农民群众的团结,靠的是什么?就是靠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靠不断地给农民群众带来物质利益。

二、农民的地位问题

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相对封闭性和落后性,社会交往的局限性,农民的实际地位与理论和法律的地位,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远未消除,把农民自由权、平等权从农村社区扩展到城市社区,把国民待遇还给农民,也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鄙视农民,看不起农民职业的社会心理仍然根深蒂固。正是农民在社会结构中地位的不对称性,使得农民在集团性的利益角逐中总是处于不利的位置。

三、农业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农业生产对现代经济的贡献率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农业中的生产要素也在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农业的凋敝和衰败,意味着农业生产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在削弱。尽管由于我国现代初期采取的剥夺农业、牺牲农民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策略导致我国农业生产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严重低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但农业依然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依然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四、城乡二元结构与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当下我国城市化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不解决,不但会造成一个城乡断裂的社会,甚至连城市本身的发展也会失去应有的支撑和依托。支配了我国社会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社会各界千呼万唤之下,户籍制度的改革终于开启了松动的闸门,户籍制度的改革有了相当实质性的突破。由于过去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公民制度性分为“农村”和“城市”两大板块,事实上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了两个在政治、经济、社会基本权利和义务上有重大差别的且又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同时,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管理,限制居民居住地和劳动地点的自由流动或职业的自主选择。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无疑有着非常深远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意义。

五、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问题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导致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差距,出现城市公益事业国家办,农村事业农民办的情况。城市人可以享受到住房、失业补贴、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而农民只能获得通过国家救济和群众互助等形式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农民对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分享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公共产品配置的不公平性。一方面大量富余农村人口长期滞留于农村,紧紧依靠有限的土地生产来维系基本的温饱生活;另一方面,流入城市的农民因为没有城市户籍也无法获得与城市人同样的权利和福利。我们应该吸取拉美化现象的深刻教训,正确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实现城乡统筹,让更多的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文明成果。

六、解决农民问题基本策略

当前,化解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基本策略在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

首先,要用先进的文化引导和教育农民。20世纪初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引导,改变自身受奴役受压迫的悲惨命运,为新中国的创新和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作了相当重要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末,为体制所束缚和压抑的农民依靠朴素的产权意识和强烈的生存冲动,率先向传统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起冲击,撼动了中国社会不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的经济秩序和僵化体制,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源头活水”,不仅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进行了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的政治运动,而且用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践冲击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开拓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在当前我国提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确立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和城乡互动的总体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用先进的文化引导和教育农民,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的企业家意识、首创精神和权利意识,相信、尊重并依靠农民,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存在的农民问题一定能够在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找到理性的划解策略。政府在农民中公信力会会大大强化,各种因为不公平的权益侵犯而引发的冲突、矛盾也会随着现代化事业不断推进而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也将为新的制度创新所替代。

其次,要不断创新社会体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妨碍了农民对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分享。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了突破和超越的现实冲动,由于各种政策和体制的挤压,所有这些冲量和张力演化成了一种社会压力。如果政府能提高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完善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分享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各种体制,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因农民问题而引发的各种社会压力就能转化为社会动力,巨大农村人口压力也一定能够转化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人力资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政府应该探索城乡统筹的各种社会体制,通过“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来建设新农村,以回馈曾经对现代化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广大农民。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1-0235-02

前言

盈江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总面积4429平方公里,占德宏州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东北面与腾冲县为邻,东南面与梁河县接壤,南面与陇川县相连,其西、西南和西北三方与缅甸为界,国境线长214.6公里。距德宏州州府芒市153公里,面积达516.13平方公里,是云南省的平坝之一。盈江县共有7个乡、8个镇,100个村(居)委会,11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有29.3万人,有少数民族人口16.9万人,占57.7%;有农业人口25.2万人,占86%。全县有耕地面积46.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6.2万亩,旱地面积20.3万亩,农民人均耕地2亩。大盈江浩浩荡荡纵贯县境南北,江水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四通八达,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先后被列为云南省商品粮基地县、油料基地县、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糖料基地县、“八五”计划第一批部级商品粮基地县。在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惠农政策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盈江县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止2015年,盈江县农机总动力已达到31.48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5545台、拖拉机配套农具23408台、联合收割机1037台、插秧机143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961台;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种植业向全程机械化发展。近年来,大量引进新技术和新机具,并开展新技术和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和教育培训,如果试验成功就推广使用,在这方面盈江县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推动了盈江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需要不断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并积极投入应用,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达到新农村农民致富的目的。

1农机推广的意义分析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进入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时期,这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种机遇。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指的是农业装备,这个装备需要先进、适用的机械,保证农业生产条件的完善,保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就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加快农机技术的推广,对农机的推广主要在于政府对农民的引导,引导农民使用先进的农机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保证农民增收和致富,使传统农业类型变为现代化农业类型。在农机推广过程中将农机科学技术用于农业生产,也就是对科学技术进行转化,转化为强有力的生产力,保证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使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对生产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农机新型技术、新型装备对农业机械化水平能产生影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因此,农机技术推广任务非常艰巨。例如:盈江县农机购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这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仅2015年,得到1022.18万元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取得了资金的大力支持后,对2347户农户进行了补贴,全县共购置2351台新农业机械。同时,也这对农户也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带动农户投入资金,购置机具投入资金2991.57万元,全年农机总投入达到3013.75万元。此外,农机部门组织对拖拉机驾驶人员进行培训,参加的人数达到258人。在实验和示范的过程中,水稻机插秧示范和推广面积总共达到18968亩。总之,政府资金,机械的支持和农户积极性的调动推动了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增长。

2对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现阶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机技术推广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分析,才能更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更好的推广农机技术,从而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以下对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1)技术人员队伍年龄偏大。现阶段,在农机技术推广方面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只有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使他们抗压心理素质增强,在工作中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断钻研和探索,创新农机技术。(2)缺乏对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现阶段,在农机技术推广方面存在培训力度不够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培训经费比较欠缺,但是对培训的要求更加严格,培训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将培训费收取交给财政后,需要返还的比例不大。因此必须压缩培训内容,减少培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效果不理想。相关部门进行农业生产力改革和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农机新技术,因为农机新技术关系到农民的收入的问题,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才能建立系统培训体系。(3)存在农机技术宣传不到位的问题。现阶段,农机技术宣传工作不到位,通过一般性方式宣传和示范,导致机具推广速度较慢,很难使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同时,对农机技术宣传和推广的内容局限性较强,主要局限在对粮食作物的生产和服务上。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产业化,因此必须通过机械化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以前实行的是投入型,现在可以变为效益型,(4)缺乏健全的农机服务体系。在农机技术的推广过程中社会化服务发挥着重大作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否健全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现阶段,有的地区虽然有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立,但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导致无法形成健全的农机服务体系,影响农机技术的推广。

3农机推广水平的策略探究

以上主要分析了在农机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提高农机推广水平,从而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以下对提高农机推广水平的策略进行探究。(1)吸纳年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农机推广队伍素质的提高对农机推广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具体来说需要吸纳年轻、优秀人才,给推广队伍增加新鲜血液。此外,相关部门可以颁布一些优惠政策,从而更好的留住年轻、优秀的人才,同时引进更多年轻、优秀人才。具体来说,推广队伍要有学习的心态,定期学习和交流,不断深入他们的服务观念,在工作安排上,尽量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出现问题,及时找到责任人对问题进行解决。(2)加强对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农机推广人员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对于农机推广在职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使他们的推广思想水平得到提升。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讲座,培训和宣传等方式对他们加强教育,提高推广队伍的理论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开展农机推广工作。此外,对人员和资源的调配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具体展开,在推广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遇到任何困难及时克服,顺利实施推广各个环节的工作。(3)丰富农机推广宣传内容,保证宣传全面性的提高。面对社会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丰富农机推广宣传内容,保证宣传全面性的提高。此外,如果推广过程中,某些环节存在困难,需要向上级积极主动汇报遇到的问题,得到上级的支持和帮助,及时将困难克服。(4)对服务领域不断推广。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农业机械化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基层农机推广人员要打破传统旧观念,不断对推广服务领域进行开拓。农机推广工作以前只局限于农业产中环节,现在可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这样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5)通过联合协作加强推广。农机推广可以发挥网络信息作用,农机推广人员和各大高校,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加强联系,推广方式可以选择产,学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将科研开发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这样就能及时反馈生产实践方面的需求,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机化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的发展。(6)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农机技术的推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也就是说,在农机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想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推广理念。通过宣传等各种方式对农民使用农机和开展农机作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保证农民增收,达到农民致富的目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政府部门对农机推广加强组织和指导,通过全面的管理措施保证农机利用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加,保证农业机械作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7)根据区域特点开展农业机械种植。农机技术的推广可以通过种粮大户进行示范,形成形式丰富,层次多样和功能健全的农业推广服务网络体系,保证农民素质和农机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宣传,保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升,提高应用农机技术的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总结:综上所述,在新农村,需要不断推广农机技术,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机推广的意义,再分析了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德庆,单柏忠,刘江.农机推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农业,2015,05:90.

[2]潘小勇.浅析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210.

[3]陈时生,梁桂.论农机技术推广与发展现代农业[J].吉林农业,2010,11:162-163.

[4]王海蓉.现代农业中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发展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4,1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