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预习 听课习惯 兴趣

和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为不少同学进入初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初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负数这使一些习惯于自然数运算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产生恐惧心理就使一些小学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新生进入初中数学课堂。然而,有50%的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最难学".通过调查了解,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疑惑就是"我们该如何学好数学?

一、做好课前预习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我认为学生在预习时应该做到:一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分析,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三准备,在课前就要做好上这堂课的准备,如学习用具、相关学习资料等等。

二、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听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关键性环节,它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上课听讲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听课的方法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影响很大,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听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对于预习中的疑点更要听仔细了,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听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听课堂小结。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记,当然是指课堂笔记了,不是记得多就是有效的,影响了听课可就不如不记了,记什么,什么时候记,可是有学问的,记方法,记技巧,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且课后一定要整理笔记。

三、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而忽视必要的复习巩固和记忆,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甚至抄袭,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和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课后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当天学习的教材内容,结合笔记和记录的重点,难点和解题的思维方法,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性质、法则。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格式,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字迹要清晰。

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中以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其次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难题,教师指导学生首先要自己多动脑子,下功夫解决,当通过努力,终于想通了以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会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的喜悦,学习兴趣大增,越学越爱学,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为了弄清一个数学概念长时间埋头阅读和思考;为了解答一道数学习题而废寝忘食。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很难想象,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备的工具。可以说,没有数学,也就不可能学好其他学科;其次必须有钻研的精神,有非学好不可的韧劲,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就可以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取成功的喜悦。

五、学会总结

数学是一环扣一环的,这意思是说知识间是紧密相关的,阶段性总结,不仅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学习的目的性,必要性,知识性做到了然于心,融会贯通,解题时就能做到入手快,方法直接简单,即使平时课堂上没练到的题型,也能得心应手,即举一反三。

六、正确对待考试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小初衔接;现状;成因;策略

一、是何:现状凝视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上了初中后对数学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大幅下滑现象,有“小学100分,初中不及格”情况出现。笔者对所教两个班级96名学生在初一学习一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38.5%的学生认为在小学时老师讲得详细,容易听懂;而在初中数学课上,老师讲得很快、内容很多,听不懂。

与此同时,不少初中数学教师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因为学习内容相对较少,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成绩,其实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到了初中,学习内容较多,学习侧重点不同,很多学生就无所适从了。而不少小学教师认为这是中学教师放手太多,没有照顾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坡度太大,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

总之,没有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知识理解不透,造成“分化”与“滑坡”等情况出现。

二、为何:成因透视

通过分析,我认为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产生“分化”与“滑坡”现象,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学习内容的深化。现行小学、初中数学教材都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大学习领域,但相比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在涉及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增加和扩展。现行中学数学教材内容深、知识点多,如在小学阶段认识的数以整数、分数、小数(统称为算术数)为主,到了初中,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领域;数的运算也增加了乘方、开方运算;解题思路从过去的算术解向方程解过渡;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思维方式实现了飞跃。例如不少学生刚入初一时,就对负数的计算、正负号的变化、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问题理解很模糊,遇到一些难题(很多时候是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就会无所适从,使后面的学习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小学数学侧重的是打下数学的基础,学习内容相对较少,教师对每个知识点教得比较细,部分学生尽管分析理解能力没有完全培养,但通过不断的练习强化,靠对解题方法的死记硬背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而到了初中,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主要是针对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注重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这样,会导致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成绩直线滑坡;而那些在小学阶段就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学习则相对比较轻松。有些时候,教师缺乏换位思考,一味指责学生“不开窍”,没有对症下药和从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导致学生找不到学习方向,产生数学学习畏难情绪而“掉队”。

三、如何:策略审视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无痕衔接,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加强教法衔接。学校要为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学科交流搭建平台,通过同听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了解各自学段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活动要实在,课堂力求原生态,便于寻找问题的本真。初中教师要主动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及教学方法。各级教研部门要指导小学教师思考如何教学才能为学生进入高一学段能够自主、高效学习奠定基础,而不是“烂泥萝卜揩一段吃一段”,愿景应是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潜力股”。对于有些小学已经学过、初中继续学习的知识,如负数、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等,初中教师要了解不同学段教学的重、难点,寻找到初中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感觉到原来小学和初中数学是有机联系的,只要学好了小学数学,再跳一跳,就能摘到初中数学的桃子。

其次是加强学法衔接。教师在教学时要逐步采用从“扶”到“放”的策略,通过精讲多练、适度拓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找米下锅”。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记好数学笔记的习惯,主要记录当堂课教师强调的难点、重点知识,还没有理解掌握的地方,当堂课自己认为比较难的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在听课时手脑并用,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为课后复习积累了素材。如学习方程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甲、乙、丙、丁4个数和为100。甲数加4、乙数减4、丙数乘4、丁数除以4后所得的结果恰好相等,求这4个数。学生可以在笔记上记录这道题及其方程解法,并比较与算术方法解的方便之处,掌握运用方程解法的优越性。

当然,教师还要加强情感衔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及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初中数学。

参考文献:

[1]林莹.数学学科中小衔接常见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导刊,2011(11).

[2]徐贵成.抓好起始“工程”,做好小初数学衔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8).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范文第3篇

数学在初中学科中一向是比较受重视的科目,也是中考、高考的重要得分科目。小学数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初中数学则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关系进行说理的能力。因而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从具体延伸到抽象,从文字变化成符号、图形,由静态到动态……所以对于刚刚升入中学的初一新生来说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会有好多初一新生说,我刚学数学就学得头疼; 我小学数学也很好,但到了初中数学直线下滑;我不喜欢数学,有好多的公式,脑子也绕不过来弯……。我觉得有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造成的:1、没有适应初中的环境(刚进初中时,上课就一直发呆) 2、上课没有认真听(我的班就有同学上课做作业,导致没有听课,成绩下降)3、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有时候老师讲题的时候会跳步骤,对于没数学天分基础较差的人来说,要跟上就很困难了)4、作业难度较大,老师讲了听不懂(布置的作业不都是基础题,有些是提高题,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偏难,导致很多同学对数学失去信心)。5.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是按照小学的老一套死记硬背、简单重复……。

那么我们初一的新生学习数学应注意些什么呢t

(1)教材的变化。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而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数,方程及图形的变换,它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简单的证明,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

(2)课时的变化。在小学,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少,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到初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科目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大,进度快.这也使初一新生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3)学法的变化。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的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体有典型性的题目,因此,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教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然而,对于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对于预习,复习及总结和自我调整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因此在初一适应这个过程中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尽快适应环境,树立必胜信心

尽快适应环境,包括对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的适应。只有尽快适应环境,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要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千万不能听别人说初一数学难就轻言放弃。数学其实是不难的,只是理论性较强,不要害怕,更不要太紧张。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喜欢学、愿意学。

2.转变学习观念,寻找科学方法

积极适应中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方法。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要跟上老师的步伐。尤其是当老师的教学方法不称你心的时候,更要主动去适应老师,而不应该怨天尤人,甚至抵触。

3.抓细学习环节,培养良好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一般来说,凡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1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进入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加大。所以,我们必须把预习当做每天的必修课。课前预习是大家首次独立接受新知识,对新知识容易产生兴趣。通过预习可做到心中有数,明白哪些知识点一看便会,不必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哪些知识点通过思考后才会;哪些知识点通过反复思考仍不明白,这就是你听课的侧重点。能带着问题听课,你听课的效率就可事半功倍。也只有这样,学习才能获得主动。

3.2 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源头。跟上老师授课的思路,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上课注意力越集中,"卡壳"现象就越少。若某个问题没有听懂,你一定要先记下来,等课后再和同学们交流或请教老师。一定不要不了了之。

3.3 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中数学内容丰富,课堂容量大,为了系统学好数学,从初一开始就必须培养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但有一点切记,不要只顾"记"而影响"听",只有"听懂""记"才会有效果。

3.4 养成认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数学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有些同学视作业为负担,课后只凭着课堂上的印象匆忙作答,往往解法单一;有的还字迹潦草、马虎粗心、格式不规范、甚至抄袭。这就错失了训练良机,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业阶段的偷工减料,必然带来知识上的千疮百孔,为日后的学习制造了层层障碍。一丝不苟地对待每次作业,养成良好做作业习惯,是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3.5 养成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习惯。"实践出真知"。在动手实践中,能把书上的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和理解,并且在动手实践中,手脑并用,对同学们各种能力的培养很有好处。"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时要"多说,敢说",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害怕自己说错,要把课堂当成自己的家,把同学当成合作的伙伴。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达到动脑、动口、激发思维、活跃气氛的作用,达到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好数学的效果。

4.做一定数量的题,做一定质量的题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范文第4篇

考;书写;记忆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79—01

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刚从小学的“襁褓”里解脱出来,因而在学习的习惯上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小学科目少,内容浅,到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加深、拓宽,一部分学生因学习不得法而成为后进生。因此,如何对初一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值得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去思考、研究,下面是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几点体会。

一、善于读书,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调查发现,当前初一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书,他们往往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此,重视读法指导对提高初一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去读书呢?教学中,在学生学会对数学语言进行“翻译”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以下读书方法:一是粗读,即先浏览整个内容的枝干,然后边读、边勾、边画、边圈,粗略了解教材的内容及其重、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于老师或同学;二是细读,即根据每章节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三是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些读书方法,形成稳固的习惯之后,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勤于思考,是探求真理的钥匙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教学经验表明,初一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这不利于他们的后继学习,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是初一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在进行思法指导时,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①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常想、多思、善解;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溯源思索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③通过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化归、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善思;④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让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真理的探求中”,从而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规范书写,是提高思维严谨性、逻辑性的途径

学生在解题(特别是证明几何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写法指导,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进行写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指导写法,一是要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因为数学符号是数学演算的前提;二是要使学生在推理的同时学会书写表达,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书写格式;三是要教会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作图,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以便利用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这样多形式、分层次地进行强化训练,能使学生在注意严谨性、逻辑性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四、灵活记忆,是学好数学的基石

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范文第5篇

日前,市教委《天津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本市“中考”改革正式启动。据介绍,本市将从2019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开始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2年左右初步建立起科学、公平、具有天津特点,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形成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制度。

根据配套工作方案,本市将继续实行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招生“两考合一”考试。同时,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体育与健康、物理(含实验)、化学(含实验)、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含实验)、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13门课程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成绩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20分,物理和化学各10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各100分。体育与健康由现在的30分提升至40分。总分值共800分。

地理、生物科目成绩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呈现。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考查,以及物理、化学、生物3科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均以“合格”“不合格”的形式呈现。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科目,以及地理、生物科目均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科实行开卷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

此外,本市将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细化和完善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初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和突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