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信息化报告

物流信息化报告

物流信息化报告

物流信息化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模式  网络技术  事项

    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产品,财务报告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价值。近年来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不时受到界内和界外人士的批评。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调查对象认为多数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而对“最为不满的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发现,其中有34%认为是缺乏可靠性,27%认为缺乏及时性,8%认为缺乏前瞻性,31%认为缺乏有用性。而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传统的、纸质的财务报告模式需向一个更动态、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报告模式转换。

    一、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纵观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背景,现行的通用会计模式产生的环境是制造业盛行的年代。在制造业主导的经济环境,报告使用者看重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相对真实地反映了资产的价值,但到了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环境,无形资产逐渐取代固定资产成为企业资产主要部分,而历史成本计价几乎或者没有可能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由此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显得苍白无力。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假设条件,(1)不同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是大量的、稳定的和同质的,并且这些需求对信息提供者来说是已知的;(2)满足这些信息需求的办法是用标准化的格式来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任何假设都不可能十分接近现实环境,正如会计理论的四大假设不可能是会计环境的真实反映,它只不过是会计环境一定程度上抽象,由此支撑起整个会计框架。因此,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假设条件不过是该报告模式建立的基础。但是,这种假设是否接近现实环境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现实环境决定了一种理论能否立足现实,能否被人们所接受。

    那么以上三大假设离我们的现实经济环境有多远呢?

    首先,根据共同利益相关主体理论,只要与企业存在相关利益的主体必然关心企业的财务信息、成为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上下游企业、政府、雇员等等均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每个投资者根据自身的利益,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但由于各自侧重的利益不同必然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随着信息使用者所处经济环境的变化,从无到有,并随之不断的变化。所以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假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稳定的、同质的,不仅难以对现实经济环境形成抽象,而且可以认为是对实际的一种背离。

    其次,认为编制和提供标准化的财务报告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其理论依据源于程序理性,而不是结果理性——会计所可能实现的统一目标。当人们就会计规则制定权进行谈判并作出合约安排时,人们实际关注的不是这一安排能达到一个什么样完美的结果(实现目标),而在于这一安排是大家(至少是大多数)共同认可的,是遵循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规则与程序作出的,这是程序理性的思想。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都遵循了程序理性思想,即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应是各方均能接受的,而不论按此程序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能否确保某一(些)目标的实现,能否满足信息用户的真正需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不体现在它自身是多么“真实”,而在于它是否依据该国公认的会计规则及其合约制定权安排进行加工处理,若是,那就是“真实”的。这本是财务报告编制的出发点,信息提供者根据需求者的要求提供财务信息,但由于信息披露的非自愿性和成本效益的失衡问题,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强调程序的理性而不是结果理性,使得财务报告“更像是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工具”,因此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其实正是以上两大假设,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呈现出一定的特征:(1)标准化信息是以高度综合为基础的,而每一次综合过程都以不同程度的信息丢失为代价。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汇总与排列,本来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其沟通职能,让使用者能理解明白,然而它们逐渐演变成纯技术,以致只有精通会计与报表规则的使用者才能理解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 (2) 许多会计数据正是在分类、汇总、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丧失了其本身的涵义,标准化报告抹杀了信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能根据不同用户的特殊要求提供针对性的会计信息。

    然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偏好是不同的,提供标准化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信息过剩或信息不足。同时单一的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式下得出的结论,也不利于确定不同信息的价值,从而使报告信息失去应有的灵活性。这导致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大大降低,并最终影响财务报告的生存价值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改革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则为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

    二、会计信息化——财务报告模式革命的催化剂

    会计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模式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对会计报告模式革命最具有催化作用的是网络交互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网络交互技术为用户参与会计信息生成过程,提供满足用户特殊需要的个性化财务报告模式提供了技术保证。网络交互技术一般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多元化的特点。(1)互动性:即会计信息不仅可从供给方流向需求方,而且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向供给方提出修正要求,供给方据此采取调整和改进提供的会计信息。(2)即时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交流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就能保证供给能最大限度地适应需求的变化。 (3)多元化:信息使用者可获取任何一个信息处理层次的会计数据,按照自己特定的要求选择未经加工、经过初加工、深度加工、完全加工的信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企业编制完成的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化的另一支柱是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按一定方式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信息集合。不管信息是否存储在计算机中,任何满足这一目的的信息集合都可称数据库。数据库是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物,具备数据结构优化、低冗余度、高独立性、易扩充性、数据使用的非过程性以及数据共享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管理、维护海量信息。互联网上的网页可以通过标准的CGI接口与数据库连接,可实现动态地反映数据库中交易数据的实时变化,这种网页和数据库的互动联系可以让用户从公司的数据库中简单检索信息直至产生特定的网页。而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的数据库,便于信息使用者随时访问数据库中的信息,满足个性化的决策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是会计信息化的主力军,而且是财务报告模式革命的主要催化剂。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使得财务报告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不断创新,为解决会计信息供求间的突出矛盾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当然会计信息供求者与会计信息需求者还必须就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量、披露成本及披露规则进行社会性博弈,重新达成一个新的“均衡契约”,而这种“均衡契约”正是会计在信息时代的适应性发展,是财务报告模式革命和创新的方向。

    三、会计理论的创新——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基础

    会计基本理论的创新一方面得意于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同时会计理论的创新为会计实务的创新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财务报告目标的重构、事项会计理论的提出为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起点——重新认识财务报告的目标

    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一直有两种观点:(1)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2)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是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使代表资源所有权的证券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交易成为可能,21世纪的资本市场将趋于全球化,存在大量潜在的交易买方,促使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对他们具有决策有用性的信息成为必然。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经管责任”逐渐被取代,以提供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相关信息为目标的“决策有用性”成为财务报告的主导方向。

    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事项会计

    美国会计学家索特(Sorter ,1969)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事项会计可称的上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事项会计认为,不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才能将对他们决策有用的数据转化为最适合其决策模式的信息,因此会计人员只提供与各种可能与决策模型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而让信息使用者自己根据其决策需要加工产生所需要的事项信息,并将其运用在决策模型中。所谓的“事项”是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可以从不同角度被直接观察,每一个可被观察的方面就是该项经济活动的一种属性特征,这些属性特征的集合完整地表达出一种经济活动的事项信息。从数据处理角度看,事项法以事项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日常核算中,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不进行复杂的会计处理,是一种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以处理为中心的数据库组织方式。在事项会计指导下的财务报告模式,会计人员只提供原始的事项信息——会计分类中的最小单元,而数据综合的任务应该交给信息使用者,由报告使用者按照自身的需要重构发生过的经济事件。

    四、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创新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正式对外披露或表达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它是外部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财务业绩和现金流量变动等信息的主要渠道,而财务报告模式的研究一般需要包括财务报告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表达方式等有关内容。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对信息生产、传递和处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财务报告作为一种传递会计信息的载体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物流信息化报告范文第2篇

1 系统概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采用JAVA、XML、组件技术和模块化设计,具有可扩展性,易于升级;开放式结构和标准化接口,与当前主流的软硬件性兼容性好;系统采用严格的权限管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提供收样信息的快速复制、自动编制检测报告号、分层次显示选择菜单等工作组件,用户操作简单方便;内置最新农产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2014、GB 2762-2012等),可以实现检测结果的自动判定。

该系统将检测机构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行政管理信息整合于一体,应用于种植业产品的农药残留、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农产品的重金属、农业投入品及农业产地环境等监测管理,不仅实现了从样品收取传递、检验任务分配、检测进度跟踪、检测报告生成和检测报告审批等监测步骤的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而且还可以进行质控管理、物资管理、日常办公管理等。

2 系统结构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系统”, 按照工作岗位设定工作权限,既方便检测人员需要,又保护了客户信息。该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技术管理体系,包括收样管理、检验管理和报告管理等。它是检测机构的工作主线,是数据和结果的形成过程;(2)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技术标准、样品进度查询等。它是检测机构工作的保证线,保证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检测工作在受控条件下进行;(3)行政管理体系,包括标准物质管理、设备管理和采购管理等。它是检测机构工作的保障线,保障检测工作能够正常进行;(4)日常办公和报表管理,包括工作办公、任务提醒和各种报表管理,能够满足日常工作和上报表格的需要。

此外,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来说,样品是原料,检测报告即是终端产品。为了减少检测数据形成过程中的人为错误,规范检测管理,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流程实现工作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见图3)。

3 几个主要业务子系统

3.1 技术管理体系

3.1.1收样管理

收样管理,是样品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第一个环节,其信息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检测报告的质量。“收样管理”涵盖了接样人员的主要工作,如样品信息录入、留样登记、任务分配、样品流转、样品销毁和报告发放等。接收样品时,接样人员对有固定报告模板的样品在“标准样品”录入,没有报告模板的在“其他样品”录入。信息录入后,系统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号,并按照检测项目分配任务,自动生成样品交接单、留样登记记录、检测任务单、检测报告发放单等信息。此外,根据质控需要,质量管理办公室可向待测样品中插入一定量的平行样和标准样,交由接样人员下达质控任务(见图4)。

3.1.2 检验管理(见图5)

检测人员接收到样品后,进入本人“检验管理”工作平台,查看检测任务、核对样品、点击“样品接收”,并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检测任务。

检测人员录入结果时,对于有固定模板的样品,点击“标准样品”录入;对于没有固定模板的样品,点击“其他样品”录入。为了方便检测工作,结果可以预览,如果点击“样品信息”和“称样记录”,还可得到相关的检测信息和原始记录表单。

3.1.3报告管理

报告编制员进入本人工作平台,点击“报告信息编辑”,对样品信息、检测结果转移等内容审核无误后,编辑、打印检测报告。

3.1.3.2报告审核(见图7)

检测报告编辑完成后,系统自动将报告显示在“报告审核”界面,进入审核人员工作平台。审核人员点击相应的检测报告,即可进行审核。如审核发现问题,可点击“审核发现问题”,录入相应信息,系统自动通知问题责任人。

3.1.3.3报告归档(见图8)

审批后的检测报告,需要归档。报告编制员勾选相应的检测报告,点击“归档”或“批量归档”,相应报告可以进行归档管理。

3.2 行政管理体系

3.2.1标准物质(见图9)

标准物质管理员点击“标准物质”,可以实现标准物质的入库、领用、报废、过期标示等管理功能。

3.2.2仪器设备(见图10)

仪器管理员点击“仪器设备”,可实现设备信息、设备校准及设备维护等管理功能。

3.2.3 采购管理(见图11)

检测机构人员点击“采购管理”,可实现标准物质、试剂耗材、设备等物质的采购申请、审批、验收、入库等管理。

3.3 质量管理体系

3.3.1技术标准(见图12)

该系统收录了检测机构最新有效的农产品抽样、检测和判定标准,为规范抽样、检测及结果判定等工作提供了保证。

3.3.2质量控制(见图13)

质控管理办公室人员选中样品记录,点击“质控信息”,录入相应的质控工作内容,可以实现质控工作的管理,并将质控结果等信息即时通知相关人员。

3.3.3样品检测进度跟踪(见图14)

质量管理办公室人员通过高级查询,可以对所有样品的进度进行跟踪,便于对检测过程进行管理。对于即将到约定时间的样品,系统提供报警提示功能。

3.4日常办公及报表管理

检测机构人员进入日常办公管理界面(见图15),录入对应信息,即可实现工作任务、邮箱、公告提醒等功能(见图16)。

物流信息化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模式 网络技术 事项

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产品,财务报告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价值。近年来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不时受到界内和界外人士的批评。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调查对象认为多数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而对“最为不满的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发现,其中有34%认为是缺乏可靠性,27%认为缺乏及时性,8%认为缺乏前瞻性,31%认为缺乏有用性。而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传统的、纸质的财务报告模式需向一个更动态、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报告模式转换。

一、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纵观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背景,现行的通用会计模式产生的环境是制造业盛行的年代。在制造业主导的经济环境,报告使用者看重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相对真实地反映了资产的价值,但到了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环境,无形资产逐渐取代固定资产成为企业资产主要部分,而历史成本计价几乎或者没有可能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由此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显得苍白无力。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假设条件,(1)不同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是大量的、稳定的和同质的,并且这些需求对信息提供者来说是已知的;(2)满足这些信息需求的办法是用标准化的格式来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任何假设都不可能十分接近现实环境,正如会计理论的四大假设不可能是会计环境的真实反映,它只不过是会计环境一定程度上抽象,由此支撑起整个会计框架。因此,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假设条件不过是该报告模式建立的基础。但是,这种假设是否接近现实环境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现实环境决定了一种理论能否立足现实,能否被人们所接受。

那么以上三大假设离我们的现实经济环境有多远呢?

首先,根据共同利益相关主体理论,只要与企业存在相关利益的主体必然关心企业的财务信息、成为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上下游企业、政府、雇员等等均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每个投资者根据自身的利益,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但由于各自侧重的利益不同必然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随着信息使用者所处经济环境的变化,从无到有,并随之不断的变化。所以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假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稳定的、同质的,不仅难以对现实经济环境形成抽象,而且可以认为是对实际的一种背离。

其次,认为编制和提供标准化的财务报告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其理论依据源于程序理性,而不是结果理性——会计所可能实现的统一目标。当人们就会计规则制定权进行谈判并作出合约安排时,人们实际关注的不是这一安排能达到一个什么样完美的结果(实现目标),而在于这一安排是大家(至少是大多数)共同认可的,是遵循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规则与程序作出的,这是程序理性的思想。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都遵循了程序理性思想,即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应是各方均能接受的,而不论按此程序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能否确保某一(些)目标的实现,能否满足信息用户的真正需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不体现在它自身是多么“真实”,而在于它是否依据该国公认的会计规则及其合约制定权安排进行加工处理,若是,那就是“真实”的。这本是财务报告编制的出发点,信息提供者根据需求者的要求提供财务信息,但由于信息披露的非自愿性和成本效益的失衡问题,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强调程序的理性而不是结果理性,使得财务报告“更像是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工具”,因此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其实正是以上两大假设,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呈现出一定的特征:(1)标准化信息是以高度综合为基础的,而每一次综合过程都以不同程度的信息丢失为代价。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汇总与排列,本来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其沟通职能,让使用者能理解明白,然而它们逐渐演变成纯技术,以致只有精通会计与报表规则的使用者才能理解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 (2) 许多会计数据正是在分类、汇总、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丧失了其本身的涵义,标准化报告抹杀了信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能根据不同用户的特殊要求提供针对性的会计信息。

然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偏好是不同的,提供标准化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信息过剩或信息不足。同时单一的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式下得出的结论,也不利于确定不同信息的价值,从而使报告信息失去应有的灵活性。这导致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大大降低,并最终影响财务报告的生存价值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改革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则为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

二、会计信息化——财务报告模式革命的催化剂

会计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模式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对会计报告模式革命最具有催化作用的是网络交互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网络交互技术为用户参与会计信息生成过程,提供满足用户特殊需要的个性化财务报告模式提供了技术保证。网络交互技术一般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多元化的特点。(1)互动性:即会计信息不仅可从供给方流向需求方,而且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向供给方提出修正要求,供给方据此采取调整和改进提供的会计信息。(2)即时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交流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就能保证供给能最大限度地适应需求的变化。 (3)多元化:信息使用者可获取任何一个信息处理层次的会计数据,按照自己特定的要求选择未经加工、经过初加工、深度加工、完全加工的信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企业编制完成的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化的另一支柱是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按一定方式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信息集合。不管信息是否存储在计算机中,任何满足这一目的的信息集合都可称数据库。数据库是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物,具备数据结构优化、低冗余度、高独立性、易扩充性、数据使用的非过程性以及数据共享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管理、维护海量信息。互联网上的网页可以通过标准的CGI接口与数据库连接,可实现动态地反映数据库中交易数据的实时变化,这种网页和数据库的互动联系可以让用户从公司的数据库中简单检索信息直至产生特定的网页。而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的数据库,便于信息使用者随时访问数据库中的信息,满足个性化的决策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是会计信息化的主力军,而且是财务报告模式革命的主要催化剂。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使得财务报告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不断创新,为解决会计信息供求间的突出矛盾提

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当然会计信息供求者与会计信息需求者还必须就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量、披露成本及披露规则进行社会性博弈,重新达成一个新的“均衡契约”,而这种“均衡契约”正是会计在信息时代的适应性发展,是财务报告模式革命和创新的方向。

三、会计理论的创新——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基础

会计基本理论的创新一方面得意于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同时会计理论的创新为会计实务的创新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财务报告目标的重构、事项会计理论的提出为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起点——重新认识财务报告的目标

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一直有两种观点:(1)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2)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是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使代表资源所有权的证券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交易成为可能,21世纪的资本市场将趋于全球化,存在大量潜在的交易买方,促使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对他们具有决策有用性的信息成为必然。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经管责任”逐渐被取代,以提供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相关信息为目标的“决策有用性”成为财务报告的主导方向。

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事项会计

美国会计学家索特(Sorter ,1969)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事项会计可称的上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事项会计认为,不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才能将对他们决策有用的数据转化为最适合其决策模式的信息,因此会计人员只提供与各种可能与决策模型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而让信息使用者自己根据其决策需要加工产生所需要的事项信息,并将其运用在决策模型中。所谓的“事项”是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可以从不同角度被直接观察,每一个可被观察的方面就是该项经济活动的一种属性特征,这些属性特征的集合完整地表达出一种经济活动的事项信息。从数据处理角度看,事项法以事项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日常核算中,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不进行复杂的会计处理,是一种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以处理为中心的数据库组织方式。在事项会计指导下的财务报告模式,会计人员只提供原始的事项信息——会计分类中的最小单元,而数据综合的任务应该交给信息使用者,由报告使用者按照自身的需要重构发生过的经济事件。

四、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创新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正式对外披露或表达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它是外部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财务业绩和现金流量变动等信息的主要渠道,而财务报告模式的研究一般需要包括财务报告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表达方式等有关内容。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对信息生产、传递和处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财务报告作为一种传递会计信息的载体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的生产方式——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是按照企业再造理论对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根本性的改变。企业再造理论实际是以业务流程重建为核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从观念、流程、组织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革命,并进行再设计和改进。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是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导向,对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对特定会计期间财务报表编制的过程进行变革。

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理论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会计人员使用会计科目和复式记帐这两个强大的会计工具把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度量结果分类汇总,使用由标准格式和项目内容支撑下的会计报表将汇总的数据定期提交给信息使用者。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虽然为提供通用财务报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通用财务报告不断受到批判之时也就提出了变革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的要求、对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随着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迅速提高和计算成本大幅降低,使得会计信息的加工成本不断下降,使得以事项为基本单位的信息元素直接提供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成为可能。重组以后的会计业务流程不再提供顺序化的会计信息,而只是提供经过简单加工的、具有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当然,源数据并不是指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数据,而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经过了类似于现有会计流程中的统一会计科目的标准编码等简单加工,而这里的源数据便是事项会计中“事项”。由此,会计人员平时的工作流程不再是按照“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这一顺序去完成,而是对经济业务进行简单的加工,并根据标准编码将经济业务加工成源数据信息。这里的关键是对标准编码的统一定义,考虑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一贯性等问题,标准编码必须具备经济业务中共同具有的属性。现行标准的会计报告模式采用货币价值对经济业务加以计量,许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便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反映,使得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相关性。因此对标准编码的定义相对简单一点,只要反映经济事项的本质且易于在数据库中编码。

麦卡施等学者认为经济业务应该包括资源、事项和参与方等三要素,每一个参与方(包括外部参与方和内部参与方)可视为是一个经济单元,事项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资源在经济单元之间的流动关系(一种资源的流出必然伴随着另一种资源的流入);二是参与方对资源的控制关系,企业应该讲事项的这两种属性关系作为基本单位存储,事项既包括货币指标,也包括很多非货币指标(反映控制关系)。因此标准编码关键是对企业拥有的资源、以及资源流动的记录,形成事项信息库。

财务报告传播方式的创新——实时的财务报告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单向信息传输,即由传播者将一定内容的信息通过传媒传递给传播对象,信息接受者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接受传播者通过媒体传输给他的固定内容的信息,缺乏自己对信息的选择机会。不但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被忽视,而且信息使用者没有机会参与归纳、整合信息的机会。另一种是双向信息传输,其特点是一方面传播者通过传媒向接受者传递信息,另一方面也主动向传媒索取其所需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合,以形成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组合。这种传输方式使的接受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要求获取和整合信息,增强了信息的针对性,使所提供的信息与使用者运用信息的目的高度相关。会计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类似于一般的大众传播,只是会计信息的传播要求更高,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众传播的财务报告模式以技术手段上的支持。对经济业务按照标准编码处理以后,企业发生的会计事项以其原始的状态收录到事项信息库中,并通过网络技术实时提供最新的会计信息。因此,事项信息库所包含的是在时段上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有关的所有前期信息和重要的后期预测性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得到传输。

许多企业目前已建立会计信息系统,这部分企业实施系统改造与扩充,将按事项类别划分的系统模块纳入到原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将会计信息系统内化为Intranet的一部分。企业对各类经济事项进行实时的财务会计处理和事项分类汇总,并利用Intranet 向企业外部使用者。信息使用者也可随时通过访问企业在Intranet中的网址,查询、索取所需的信息。在这种传播模式下,事项信息就是经济业务信息的源数据,企业只负责提供交易、事项和情况的真实原始资料及与决策者相关的信息,并不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和人为整合,而将信息整合、分析的工作转移给使用者,使信息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财务报告表达方式的创新——互动式报告方式

互联网技术和电脑工具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大大拓宽了公司网上信息的表达方式,尤其是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互动的报告方式。报告公司可以采取文本格式、图表格式、声音格式和影像格式在互联网上或表达财务信息。

第一,文本格式。企业在自己的网页上方设置了一个下拉式菜单,菜单的内容是 公司报告的各个章节(如公司简介、关键财务数据、财务报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独立审计报告等),通过点击菜单条就可以迅速转到相关内容上。同时还支持报告内部的检索功能,通过在关键字栏中输入单词,就可迅速在该报告检索到相关的信息。

第二,图表格式。图表格式具有直观、形象、易于表达等特点,企业和信息使用者都乐于采用或接受图表格式的财务信息。微软公司发明的办公软件支持强大的图表功能,一些趋势数据或对比数据可以通过柱状图或线型图来很好地得到表达。电子表格如Excel则非常适合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微软公司的数据透视表技术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它允许用户自行对报告期间、报告内容、经营分部等要素进行组合,因而可以大大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另外,在提供历史趋势数据的基础上,数据透视表还允许用户自行对未来的增长率进行判断,用户通过输入自己判断的增长率数据,就可以自动生成未来的财务报表,因而对信息使用者分析和利用财务数据具有极大的价值。

第三,声音格式。公司网站上的信息通常是相当丰富的,财务信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公司管理层演讲、财务历史介绍等文字性描述的财务信息采用声音格式效果更佳。

第四,影像格式。影像格式能做到图像、声音、字幕三者的有效结合,连续的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是财务信息的一种较先进的表达方式。公司网上披露较常见影像文件是一些现场直录的信息,比如公司管理层演讲、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等视频信息。

参考文献:

[1]蒋义宏.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谢德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J].经济研究,2000(5)

[3]蒋尧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实现[J].当代财经,2001(9)

[4]乔彦军.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发展创新[J].当代财经,1999(5)

[5]杜兴强.财务报告的充分信息含量问题[J].财经研究2001(12)

[6]肖泽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1 ⑴

[7]张天西 薛许军 林进安 .信息技术环境下下的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3 ⑶

物流信息化报告范文第4篇

1、电子商务对相关会计法规的冲击

传统的商务活动从签约履行合同到款项结算,伴随业务过程的信息流、资金流等一般以书面形式出现并由经办人签字确认,会计核算制度、结算制度、审计制度等均离不开这些原始资料。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环境,数字签名代替了纸面签名,这必然对传统的适应于纸面交易的会计法规带来影响。

2、电子商务对传统货币及结算体系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支票、现金的主导地位逐步被数字货币所取代。数字货币或电子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的按照法定货币单位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它实际上由一组数字构成,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等内容,并以字节形式储存在个人电脑的数字价值单位(DVU)。数字货币的出现自然就会引起新的金融犯罪和各种舞弊行为的再现。

3、数字产品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传统会计中,诸如计算机软件、报刊影视产品等以实物形式出现,在会计作为存货以历史成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进行进、销、存数量金额核算,并反映到报表中。而在电子商务形式下,数字产品已超出资源限制的约束,数量和内容可无限制地复制,按实物产品方式反映资产价值已失去了其实在的意义。在具体会计核算中,这些产品无法反映具体存货数量和金额,只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

4、建立网上实时会计报告的问题

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一般指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告的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方式。电子商务方式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不管是提供定期还是实时信息,是提供综合信息抑或明细信息,是向债权入、投资者提供还是向社会大众提供,技术上的限制已不复存在,建立网上实时会计报告已成为可能,必然会引出以会计报告为基础审计问题,即是如何开展网上审计的问题,网上审计不仅可能而且成为必要的审计手段。

基于传统会计基础的审计活动必然会因为会计受电子商务的诸多冲击与影响而产生连锁反应,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商业活动形式同样也是“一柄双刃剑”,既给审计活动的开展带来的机遇,也使传统的审计活动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审计带来机遇

(一)审计业务的服务范围将更加广泛。电子商务形成了全球统一规范竞争的大市场。而审计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客观要求,服务于这个大市场,其服务范围也相应地不断扩大;不但要服务于物资生产领域,还要服务于非物资生产领域,面向政府、流通行业、生产行业、消费者以及国内外贸易的各个方面。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跨国、跨地区审计已变得轻而易举,审计人员通过收发E-MAIL进行电子函证、审计测试等,都大大加速了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扩展了审计的业务范围。

(二)审计费用将大大降低。服务器在收到客户委托后,可自动地将被审计单位信息汇集到客户信息数据库中,以使审计人员对收集到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评价、预测、寻找突破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节约了有关搜寻审计信息、审计证据的长话、电传,以及审计资料传递的邮费,所有的一切工作均在网络上进行;②减轻了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的搜寻成本、等待成本,以及与其他有关单位、个人的联给费用;③节约了审计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低素质劳动者的数量;④节约了发生在审计工作中的能源、资源,包括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的耗费。

(三)审计测试工具多样化、现代化。当今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新的商务信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电子商务中,企业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工具,诸如EFT(电子货币)、BBS(电子公共系统)、E-MAIL(电子邮件)等等系列化、系统化的工具,使经济主体间的经济交易得以迅速准确的进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为了不断满足委托方的客观要求,必须采用多样化、现代化的审计手段为客户服务。新的审计形式的出现,打破了原先束缚审计自由发展的桎梏会计实时报告系统的运用,更加速了财务生成的及时性,便于审计掌握第一手信息数据资料,及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这为审计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时机。

物流信息化报告范文第5篇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灰色文献/白色文献/黑色文献/文献信息

“灰色文献”即英文"Grey Literature"的意译。控制论、模糊论将文献划分为黑色文献、白色文献和灰色文献三种类型。“灰色文献”是相对于“白色文献”和“黑色文献”而言的,是西方文献信息界用来规范、界定具有“灰色”共同特征的文献类群,这里的“灰色”已不是灰色的本意,而是指获得渠道不同于正常出版物,情报界通常把公开出版的标准出版物称为“白色文献”,将具有密级性质的、非公开出版发行和交流的文献称之为“黑色文献”,而至于“灰色文献”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半公开的、非正式出版物。因此“灰色文献”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文献类型,有人称之为“非常规文献(non-convention literature)”、“非正式出版文献(nonpublication literature)”。总之这种特殊的文献类型正已其独特的信息价值和实用价值来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瞩目,因此充分地揭示灰色文献的显性及隐性特征,使其地位与其他文献类型并驾齐驱,是当前图书馆界、科技情报界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

灰色文献(Grey literature)既指未经出版和法定权威机构公开发表的内部文献。首先此类文献交流范围只限本系统或机构内部,不能公开向社会发行和传播,因此属内部文献。其次除少数文献外多数文献的价值未经社会认可或法定机构认定,表现为潜在的价值形式,因而属于灰色文献范畴。基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实物形式、如文物和物证等。二是个人形式,如手稿、私人信件、日记、以及电话记录等。三是组织或机构形式,如备忘录、技术档案、实验记录、会议文集和产品资料等。四是政府机构形式,政府文件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专利文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全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等质量体系认证,以及国家科技部的科技报告等。五是内部出版形式,如未公开的学位论文和科技报告,以及互联网上非正式出版但具有学术性的在线信息等。文献结构等级的划分、灰色文献、一次文献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等,笔者均已在其它文章中详述,对灰色文献的表性特征情报界也进行了充分的揭示,现就灰色文献的前沿性、时效性、动态性等信息形态的隐性特征,及初始预备性、规范性、权威性等信息质量的差异性特征作一分析。

1 灰色文献信息形态的隐性特征

灰色文献是反映当前经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诸多领域中最新科研成果或最新动态的情报信息,是一种丰富的信息源,它往往通过正常的发售途径难以获得,具有出版灵活,刊期不规律,印刷数量小且非正式渠道发行,流通面窄而内容丰富等表性特征,即已知信息。而潜在的隐性特征,即大量的未知信息和非未知信息却更显其价值。

1.1 前沿性特征

灰色文献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属性,所反映的是科学技术领域内最前沿的信息,如科技动态、科技报告、市场调研、研究咨询等。科技动态的内容多数是该学科中最新的研究进展、新成果、新动态及前沿状况。尤其是部级科技报告则更是各学科技术领域中前沿性的探索,如中国国家科委的“科学技术报告研究成果报告”;美国政府的AD报告,PB报告,NASA报告和DOE报告;英国UKAEA报告和ARC报告,法国的CEA以及德国的DVR报告等,均属当代该学科领域内最尖端性的信息。据统计,科研人员对科技报告的需求量,约占全部文献需求量的10%-20%,特别是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如从事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的科研人员需求量则更高。因而信息内容的前沿性是灰色文献最为重要的特征。

1.2 时效性特征

在现有的文献类型等级结构中,灰色文献比其他文献传播信息速度更为快捷,时效性更强。就标准文献而言,其时间性很强,它将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地弃旧更新。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每5年重新审订一次所有标准,个别情况下可以提前修订,以保证标准的先进性,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情况和科学技术水平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就期刊发行周期而言,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有双月刊、季刊、年度报告等形式。一般情况,科技期刊发表成果的周期较长,不仅如此,编辑部三级审稿的时间周期也需数月,如果再包括编排印刷等程序所需的时间则更长,况且有30%的内部报告由于密级限制等原因而不能公开发表。灰色文献则不同,它能高速而快捷地将信息传播于有关科研人员或行业内。具体表现为:一是最新的科研成果或最新的发明创造,对本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首次报道率多出现于灰色文献中,如科技报告、会议资料等。二是为征求意见的预印本,其传递的范围比较窄,专业性较强,多数在本领域内交流,但其形式更为方便,速度更为快捷。由此可见灰色文献的时效性是现有文献结构诸层次中难以比拟的特征。转贴于

1.3 动态性特征

灰色文献可不受出版规律的限制,对于周期较长的科研开发项目可以分阶段的传播或发行,以增强信息的新动态,如科研报告(除终结性报告外),还有初步报告、进展报告、中间报告、分题报告、都可以分阶段反映或。三是灰色文献中的会议文献,如专业会议,地区会议或基层会议,政务信息及调查报告等,可随时报导,使之及时了解本专业或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现状,掌握最新的时态和动向。因而可以说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

由于灰色文献的信息内容新、情报价值高、传递速度快,而加快了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过程,对科研与技术开发具有其他文献层次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科学研究重要的信息源,它的信息含量也是其它文献无法比拟的,所以灰色文献这些显性及隐性的信息价值也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2 灰色文献信息质量的差异性特征

灰色文献作为特殊的文献层次,包括具体信息载体形式的多样性,出版形式的复杂性,出版规格的不规则性、发行途径的非统一性,同时也表现在内容及信息的质量和科技含金量上的差异性,有的是比较成熟的、有的则是正在探索中的,而且这种差异性往往具有递进性特征。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