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餐饮安全应急预案

餐饮安全应急预案

餐饮安全应急预案

餐饮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为确保我县中、高考的正常开展,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置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事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广大考生利益,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中、高考顺利进行,保障社会安定稳定。

二、工作原则

建立处置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抓快,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中、高考期间发生的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做到迅速果断地处置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事件,成立“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高考餐饮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餐饮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贯彻领导小组对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筹协调、联络和检查督办。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餐饮监管科,由胡卫东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五、应急处置步骤

(一)启动预案

餐饮食品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餐点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接报人要做好记录,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具体情况等内容。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立即按程序上报。

(二)赶赴现场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工作,迅速将发生临床症状及疑似发生的师生就近送往医疗机构救治,同时会同发生地的相关机构维持现场秩序,控制局势,协同对现场所需的人力、物力支援进行协调。

(三)现场处置

采取行政措施,封存可能导致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以及被污染的食品工具及用具,联合卫生部门做好相关食品检测和调查取证工作,重点是食品及其原料的来源、卫生状况和流向,餐饮服务操作过程的情况,餐饮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可疑食品及其原辅料等有关样品。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餐饮服务经营者依法予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

(四)善后工作

餐饮监管科要对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写出书面报告,认真检查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责任追究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将根据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预防措施

(一)建立餐饮食品安全事项每日“零报告”制度。各就餐点要指定专人负责,每日下午18时前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本考点情况。

(二)加强责任落实。建立分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将不定时对就餐点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餐饮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北京市餐饮服务业安全管理规范第一条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餐饮服务的企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外经营的食堂和餐厅。

第二条 餐饮服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非法人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依法履行各项安全职责。

第三条 餐饮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

第四条 餐饮服务企业应依法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五条 餐饮服务企业应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预案的演练,预案的演练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

有关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应该掌握预案内容,履行预案规定的岗位职责。

第六条 餐饮服务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培训和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特殊岗位要依法取得作业资质,持证上岗。

第七条 餐饮营业区域通往建筑物外的安全出口应当不少于2个,1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大于80㎡ ,出口不应少于2个;建筑面积小于80㎡,可设置一个出口。

餐饮企业应设置应急广播系统和报警装置,遇紧急情况可以立即通知到大堂、厅房、雅间和后厨等所有部位。设立10个以上雅间的餐饮企业应在房间内设置报警装置和安全逃生路线图。餐厅、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其它主要疏散线路的顶部、地面和靠近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应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中英文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其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0米,并保证疏散标志明显、连续、不遮挡。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1米范围内禁止摆放物品。

疏散门必须向外开启,宽度不得小于1.4米。

第八条 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米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米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第九条 餐厅、疏散通道应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应急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0分钟。

二层以上的餐厅,营业面积大于80㎡ ,其疏散楼梯应当不少于2个。

餐饮企业与其它建筑毗连或者附设在其它建筑物内时,应当按照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商住楼内的餐饮经营场所与居民住宅的安全出口应该分开设置。

第十条 餐饮服务企业建筑面积大于1000m2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栓系统、火灾事故广播等消防设施。对上述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测试,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修复,随时保持其完好有效。

应在餐厅、操作间设置轻便灭火器材,灭火器材配置点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

第十一条 电器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电器工程安装标准》,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各厅室须设置电源控制分闸,电源线与可燃结构有安全距离,或设非燃隔离层。配电线路须穿金属管线保护,不得采用塑料线。禁止拉临时电线,凡移动的电器设备,其电源线必须采用橡胶电缆。不得超负荷运载。电气设备每年至少由具备资格的专业部门进行一次安全检测。

第十二条 所有餐饮企业抽油烟机、集烟罩、排油烟管道的清理工作纳入防火责任制,实行重点管理,每季度应全面清理1次。排油烟管道转角处的清理每月应不少于1次。

第十三条 对燃气管道、燃气管道自动切断阀、调压装置、燃气灶具、阀门,每日下班后应认真进行检查,并有记录备查。

使用燃气、调压装置室等重点部位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探测器,对探测器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测试。

第十四条 高层建筑的燃气应采用管道供气,禁止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设置在地下的食品加工餐饮等部位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

第十五条 使用和备用液化石油气总重量超过100kg、钢瓶总数超过30瓶的应设置专用气瓶间。使用和备用钢瓶应分开设置,并用防火墙隔开,气瓶间内不得设置电器开关,不得放置易燃物品等杂物,应有通风设施。瓶库周围应划定禁火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相应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第十六条 灶具与钢瓶之间的净距离应大于0.5米,灶具与钢瓶之间的连接软管长度应控制在2米以内,软管按规定更换。

第十七条 餐饮服务业使用特种设备的,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用的特种设备应当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超过检验周期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关联法规:

第十八条 餐饮服务业使用特种设备的,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第十九条 有24小时的值班制度,并明确值班人员和值班时间,做好值班记录;值班时应坚守岗位,遵守值班纪律;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

第二十条 本规范自20xx年3月24日起施行。

中国餐饮业的发展餐饮业是我国较早放的行业。国际知名餐饮企业的不断涌进,对我国餐饮业的经营理念、服务质量标准、文化氛围、饮食结构、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餐饮行业竞争局面激烈仍将维持。

国内餐饮产业由于走出国门、跨国经营的企业还不多,中餐在海外发展的主要顾客群还是华人华侨,中餐也是当今世界华人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但由于中餐要求品种多,烹制工艺各异,季节变换对饮食产生不同要求,故中餐无法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标准化、工厂化,所以其走出去之路就显得步履艰难。

餐饮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各区县(市)卫生局局长、主管局长、卫生监督所所长和疾病控制中心主任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我市党政领导主要责任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卫生应急工作和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下步工作提出要求。刚才,明烈同志代表市卫生局通报了这三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王健同志对全市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特点和处理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区、县(市)党政领导主要责任指标工作

(一)主要责任指标主要要求。

关于对各级党政领导主要指标考核工作已经连续开展几年了,这是省委、市委为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做出的一项重有举措,有力地动了全市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关于今年的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工作,8月9日,省委下发了《20*年度市(地)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办法》;10月11日,市委组织部转达发了该文件。为贯彻省委的文件精神,省卫生厅下发了《20*年度市(地)主要责任指标医疗卫生服务指标考核方案》,为保证把省委、市委、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市卫生局制定下发了《20*提区县(市)主要责任指标医疗卫生服务指标考核方案》,考核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卫生工作,涉及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级卫生保健二项内容;二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涉及到政府投入、医保纳入率和社区卫生覆盖率三项内容;三是疾病控制工作,涉及到计划免疫、结核病防治;四是爱国卫生工作,涉及到城市爱国卫生创建、农村卫生创建和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共四方面,10项工作,14项考核指标。

(二)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

根据9月低的情况统计,我市承担的14项主要责任指标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的11项,完成有困难的3项(乡村医生防保补贴、计划免疫经费和结防经费)。下面简要总结一下主要责任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农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1、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今年,我市18个县(市、区)全部实施了新农合制度,共有33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为94.09%。1-8月,全市共为42.4万参合农民支付了医药费补偿,支付补偿资金总额为6,835万元,参合农民初步受益。各县(市、区)均已按省厅的要求成立了新农合领导机构、监督机构和经办机构,除个别县(市)新农合工作经费尚未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外,其它县(市、区)都已落实。进一步加强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资金的管理。目前,各县(市、区)新农合基金的使用均做到了封闭运行,无挤占、挪用现象。全部实行了县级及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的垫付制。

2、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各县(市、区)均已把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纳入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目前,各地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各地区政府对农村卫生按比例投入情况。据统计,20*年1-9月份,我市10个县(市)和呼兰区、阿城区的县(市、区)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拨款比例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增长比例在10%以上的有7个县(市、区),增长比例在5-10%之间的有5个县(市、区);新增卫生事业费70%以上用于县以下的有3个县(市、区),50%用于县以下的有2个县,其余县(市、区)均在50%以下。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稳步推进。

首先是各级政府增加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我市已确定20*年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由20*年的人均2元提高到人均5元,由市和区财政按3:7比例分担。这项政策已经写入我市《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其次是积极推进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的进程。目前,我市已经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6个,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的有72个,纳入医保率为57.14%,距75%的要求还差17.86个百分点。第三是机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今年,又完成2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新建任务,全市共计可完成14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任务,机构覆盖率将达到77.78%。

另外,《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和《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即将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下一步工作是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两个文件,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三是疾病控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1、计划免疫保持较高水平的接种率。截至目前,我市八区、十县(市)的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接种率均达到并超过了预期目标,其中,卡介苗为99.95%,脊灰为99.83%,百白破为99.81%,麻疹为99.74%,流脑为99.62%,风疹为99.05%,均达到了省卫生厅规定的指标要求。

2、结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截止20*年8月31日,全市已完成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70%以上全年指标的区、县(市)有松北、呼兰、双城、尚志。指标完成不好的区、县(市)有宾县、木兰、通河。全市除通河、香坊外,其他区、县(市)都已完成或超额完成治愈率达到85%以上的指标。

四是爱国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

己有2个地区(道里区、尚志市)达到了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市标准,已有125个单位已经达到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5个社区达到省级健康促进社区标准,35个行政村达到了省级卫生村的创建标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农合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少数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未列入正式编制。目前,延寿、方正、巴彦、木兰和通河县的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虽然已经建立,但没有得到县编办的正式批准文件,未能列入正式编制。尚志市未能按要求将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落实。

2、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多数县级财政对卫生事业拨款的增长比例低于同级财政增长的幅度,所有县(市)级财政都没有按省卫生厅确定的标准落实乡村医生每年人均1200元的防保补贴。

3、经费落实不到位。计划免疫工作经费落实情况。截至今年9月底,根据市局对各区、县(市)免疫规划经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的结果显示,100%落实免疫规划经费的地区有松北区、呼兰区、宾县、依兰县、双城市,占全市的27.78%,尚未落实免疫规划经费的地区有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方正县、延寿县,占全市的27.78%,部分落实的地区占全市的44.44%。结核病防治经费落实情况。截止20*年8月31日,全市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到位率平均为52.02%,在区、县(市)中,专项经费足额到位的仅有道里区和五常市;到位率为零的平房、呼兰、延寿;低于50%的有通河、松北、巴彦、木兰、尚志、方正;低于70%的有南岗、宾县、道外、香坊、依兰。

(四)下步工作要求。

实施党政领导主要责任指标考核,是省委、市委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要举措。我们要站在讲政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实施党政领导主要责任考核指标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的需要,是为全市人民办实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是要认真分析本地区主要责任指标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二是各区县(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会议结束后要向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卫生事业负责的精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落实有关经费,切实把区县(市)党政领导主要责任指标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落实今年主要责任指标的完成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四是要严格考核标准,对不按省委、市委和省卫生厅要求落实主要责任指标的区县(市),要如实向市委进行汇报,并在年末考中按考核方案的规定进行扣分。各区县(市)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克服困难和畏难情绪,振奋精神,团结协作,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保证区县(市)党政领导主要责任指标工作落到实处。

二、关于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一)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是国务院组织,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管部门参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的一次重大专项行动。针对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这么大规模、这么高层次的专项行动建国以来是第一次。为此,国务院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成立了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8月23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9月27日,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为推进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吴仪副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这次专项整治行动,基础在基层,成果体现在基层,整治任务的完成靠基层。必须把整治行动的重心进一步下移,深入发动,真正把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到基层,确保取得实效。

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卫生部门的责任是牵头餐饮消费安全整治任务。工作目标是:年底前彻底解决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无证照经营问题;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的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行为。9月6日,卫生部下发了《全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方案》要求,以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地区,以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餐饮单位和小型餐馆为重点场所,实现县城以上城市餐饮经营单位:完成无卫生许可证经营单位的查处率达100%;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95%以上;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单位达100%;对餐饮单位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行为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农村地区:餐饮单位、农家乐旅游餐饮单位的经营行为得到基本规范;大型食物中毒事故有所减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报告管理和救治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对餐饮单位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行为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的整治目标。

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的部署,9月3日,我市成立了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紧急召开了全市餐饮业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会上下发了《哈尔滨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对我市开展餐饮业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会后,大部分区、县(市)都根据要求,制定了当地的专项行动方案,细化了工作措施。9月26日-28日,我局组织了5个市级督导组,对各区、县(市)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总体来看,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一个月以来,成效已初步显现,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项整治行动进展不平衡,有的区、县(市)措施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够,个别县(市)还没动起来,甚至专项整治方案都没有;二是我市餐饮经营单位中存在着不少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如无卫生许可证经营的餐饮单位占相当的比例,食品索证不规范、不统一,餐具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等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是农村餐饮经营单位的监管问题。虽然乡镇卫生监督员已经上岗,但乡镇卫生监督员的管理有的地方在卫生局,有的地方在卫生监督所,归属不统一,乡镇卫生监督员的作用发挥不好,个别乡镇卫生监督员上岗即违纪,农村卫生监督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四是卫生监督队伍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卫生监督稽查体系和队伍建设未到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加以解决。

(三)下步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和工作重点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专项整治行动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务必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和卫生部关于开展全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各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来抓,吃透精神、记牢目标,深入基层,指挥靠前,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部署,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个一个地方去督查,确保如期实现目标。

二是建立健全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各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对餐饮业专项整治要负总责,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今天,我局就与各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定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责任状。各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的责任落实到监督所等每个相关单位、每个相关科(股)、每个监督人员、要强化检测机构、检测人员的责任,同时,也要明确餐饮单位法人是饮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层层签定责任状,实行定人、定责、定区域,定餐饮单位监督管理责任。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稽查体系和机制,推进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的负责人和执法监督人员一定要认识到,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履行职责不到位,工作不力,是要受到处罚的。对监管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权力和义务,做好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卫士。

三是加大工作力度,把专项整治行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第一,疏打结合,边整治边规范,着力解决小型餐饮单位无证经营问题。经市法制办同意,近期我局印发了小型餐馆、小吃店、档口式餐饮单位三个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标准,规范小型餐饮消费单位的卫生准入管理。各地要认真组织这三个标准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要在调查摸底辖区内餐饮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贯彻三个标准工作方案,依据此标准,严格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各地要先搞试点,按新标准改造餐饮单位的卫生设施,推出一批小餐馆、小吃部、档口式餐饮单位样板,经市验收合格后,再分期分批推行三个标准。市卫生局还将组织稽查人员对区、县(市)发放许可证情况进行专项稽查工作,并将稽查情况在全市通报。各地对辖区内未达标和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截至11月20日,整改仍不达标的餐饮单位,要坚决予以取缔,并及时通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无卫生许可证经营的违法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查处。第二,全面实施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餐饮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特别是要加强小型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日常性卫生监督和指导,提高餐饮单位的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确保餐饮单位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的指标落到实处。三是全面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和台账制度,提高食品的可溯源性。由市卫生监督所根据我市的实际,统一制发了我市进货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册。统一规定进货时间、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单位等项目的填写方法、原始单据的粘贴方法,做到货证相符。规范索证制度和索证管理,保证餐饮单位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实施率、对餐饮单位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行为的监督检查率都必须达到100%;四是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农村、城乡结合部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农村小型餐饮单位、农村学校、农家乐旅游餐饮单位。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覆盖频次,提高监管效能,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五是加强对餐具消毒情况的监督检查与监测工作。原则上要求餐饮单位必须采取物理消毒方法,建立消毒管理记录,并配备3倍量的餐具,对不按要求进行餐具消毒和餐具消毒效果监测不合格的餐饮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预期效果。

三、关于卫生应急工作

(一)近年来卫生应急工作取得的成绩

战胜“非典”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级政府投入资金2.06亿元,共建成27个公共卫生项目。目前,我市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有序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联防联控协调机制逐步建立,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卫生防疫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全市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近年来,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先后成功地应对处理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妥善处理了“7?13”放射卫生事件、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流入我市案件和南岗区保健办事处龙橡社区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等几十余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地控制了暴发疫情。特别是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防控工作中,全市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队伍沉着应对、日夜奋战、保障了全市停水前、停水期间和恢复市政供水后的近400万人口饮水、饮食卫生安全,受到了卫生部、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表扬,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年,我市又迅速地控制了多年不遇的麻疹暴发疫情。20*年,我们又经历了省中医研究院中毒事件,市、区两级卫生部门反应迅速,定性准确,指挥有力,措施果断,在全省卫生应急工作会议上受到省卫生厅的公开表扬。另外,近年来,我局还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大型反恐演习和省国动委组织的军事大型演习,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有许多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和改进。

1、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体系不完善,卫生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还没有理顺,没有形成市、县、乡三级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和快速传递的网络。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还没有形成,预测预警能力不强。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不健全,尤其是农村乡级以下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绝大多数没有实现网络直报;监测手段应急检测技术落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仪器设备陈旧,现有装备水平明显低于国家装备标准,严重影响检测、预警工作的开展。

3、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素质低、数量不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缺乏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及检验、理化等专业人才,严重影响本部门工作的开展和职能的发挥,尤其是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人才缺乏更为突出。

4、卫生应急储备及调运机制还没有形成。各级政府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力度不够,储备品种及数量缺乏科学依据。现有卫生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和协调机制。储备更新及补偿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及卫生部门还没有建立卫生应急储备网络和调用机制。

(三)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卫生应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为全面推进卫生应急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期间卫生应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并完善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卫生应急快速有效应对能力;形成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格局。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

20*年已接近年底,全市卫生应急工作,要加强对卫生应急工作的领导,建立市、县(区)两级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明确和落实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的各项工作职能,基本完成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加强预案体系的建设,对辖区预案进行补充和完善。健全卫生应急专家库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加快医疗卫生技术机构内的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卫生人员的全员培训和卫生应急演练,提高队伍的卫生应急能力。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体系。卫生应急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应急工作无小事的危机管理意识,增强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促进卫生应急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要依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要加强卫生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各级各类卫生应急专业队伍,明确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应急技术队伍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二是明确职责,做好规划,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卫生应急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最主要的就是依法组织协调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承担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期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即将下发。各地要抓紧时间,对本辖区内的卫生应急工作基础开展调研,优化、整合各类卫生资源,合理调整、科学安排卫生项目建设,把应急预案体系、卫生应急法制、机制、体制建设一并纳入本地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当中。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包括应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力量的储备、应急处置行动和善后工作、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还包括信息工作。信息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局部服从全局,三是卫生部门要掌握信息主动权。要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卫生应急工作的支持,及时协调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应急平台建设。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拓宽事件信息报告和预警信息渠道。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因信息漏报、迟报、谎报、瞒报造成不良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要严肃追究领导及当事人责任。

(四)努力开创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科学、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卫生应急工作已实现跨部门协调联动的转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不能单纯依靠卫生系统、政府有关部门,还需要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及团体参与。各地卫生部门要与本级政府、政府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加强部门间、地区间、机构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卫生应急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传输与共享,联合开展培训、演练和检查,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要加强卫生应急科普宣传工作,扩大卫生应急知识与法规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动员并争取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开创全社会参与卫生应急工作的新格局。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防范和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发展的大事来抓。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不断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体制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尤其人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强的复合型人才梯队。要注重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规范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实验室检验能力和水平。

餐饮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一是制定《越野e族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成员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邀请派员全程指导。建立完善了事权清晰、权责明确、上下协调、执行有力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环节和每名人员。同时,实行每日一巡查、每日一调度,分析研判形势,通报沟通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任务到点、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二是“越野e族”英雄会活动开展前,与活动承办方主动对接,索取承办方大型活动工作方案,了解整个活动情况,与承办方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和承诺书》,要求承办方招商入场所有经营户做到:亮证经营、索证索票齐全、冷藏冷冻设施齐备、使用一次性环保餐具、清真餐饮户悬挂明显的标识等。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与入驻餐饮经营者逐户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从人员卫生、原材料采购、餐饮具洗消、设施设备、加工程序等提出明确要求,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活动期间,在主会场“梦想悦生活”腾格里美食区设置了1个食材集中供应点,配备冷链车 2台,运输车辆5台,统一调配蔬菜、米面油、肉蛋类等食材,确保了园区食品原材料安全。全体执法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天对全部餐饮点都进行巡查,重点对赛事餐饮承办单位的后厨环境卫生、食品贮存、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留样、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等方面进行巡查。对食品经营各环节严格把关,做到每餐都有据可查、有源可溯,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流入餐桌。

    四是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驻点稽查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成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分队及专家队伍,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装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妥善应对。

餐饮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我国高校集中创建、扩建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和本世纪初期。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节点,我国高校有力的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急需的技术人才。

自1999年以来,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实施了连续多年的高等院校扩招政策,院校办学规模呈几何状上升,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人数的提高,原有的后勤保障设施及配电设计已略显乏力。特别是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主要餐饮服务的饮食中心(食堂),随着就餐规模的攀升、服务种类的增加、设备电气化率的深入,导致其用电负荷不断增大、系统故障率加重、供电连续性无法保障。且由于高校餐饮中心的运营特点,即就餐人员流动性大,紧急情况下疏散困难;备餐区(后厨)油、电、气相互穿插,存在安全隐患;缺乏有经验电气技工及日常维护巡检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出于安全性考虑,原有高校餐饮中心配电系统设计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况,迫切需求一套更为安全、可靠、稳定的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1 高校餐饮中心配电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目前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高等院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多处于老城区,配套餐饮中心承载能力有限,其配电系统存在运行时间长、设备陈旧、稳定性差、存在火灾隐患以及改造困难等突出问题。

出于解决高校承载能力以及自身发展等多方面的考量,大部分高校于本世纪初开始了改、扩建工程。但目前,新校区多建于城市卫星城区或开发区,其周边配套设施仍不完善。为满足师生日常需求,各高校均采取了增加餐饮中心服务内容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的办法。但建造设计初期并未考虑该因素以及缺乏相应建造经验和设计标准,造成了餐饮中心配电系统分配混乱,无法做到分区、分离等原则,对系统稳定性、突发事故处理等产生定影响。

总结发现,目前已投入运行的高校餐饮中心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老校区配电系统陈旧,系统稳定性差、整体改造困难。

2)新校区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设计建造过程中未考虑后续餐饮中心配套功能。

3)基础容量考虑不足,用电高峰影响设备运行。

4)配电系统分区混乱,未做到餐饮区、备餐区(后厨)、商网的分离,故障多、系统选择性保护困难。

5)燃气管道、燃油管道区域馈电回路无相应保护,缺少必要的火气指示报警装置。

6)缺少独立变压器,与校园其他建筑共用配电系统容易受到影响。

7)缺少备用发电装置或其他后背电源,应急处理能力有限。

2 解决方案

2.1 老旧工程配电系统改造解决方案

对于高校老旧餐饮中心的配电系统,其所遇问题和矛盾都极为突出,直接影响着校园正常的教学活动、后勤保障等工作的开展。但由于其空间格局、设备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整体改造的成本巨大,方案实施困难。

为使之尽可能的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经过对各高校学生及教职员工就餐习惯的统计分析,并遵循国家的相关配电系统设计标准与规范,结合公安、消防、卫生防疫等多部门的要求。经过对实践工作的细致总结,缓解和解决老旧餐饮中心配电系统压力与问题可以通过软、硬件两方面建设来完成。

2.1.1 软件方面

学校出台相应的制度、政策,通过错峰就餐等手段来缓解用电高峰期系统基数容量不足的问题,如:

1)延长或增加餐饮中心供餐时间,学生就餐时间可更为自由,减缓三餐用电高峰期压力。

2)做到教职员工与学生就餐区域分流,校园内多个餐饮中心联动,分散单一餐饮中心就餐压力。

3)增加半成品采购量,减轻备餐区,备餐时间及能源消耗。

4)合理分配已有商网规模及经营种类,控制其在用电高峰时段电能消耗。

5)安排合理的配电系统检修时间表,做好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

6)为餐饮中心配备有经验的电气技师。

2.1.2 硬件方面

配电系统改造,可在寒、暑假期间实施小规模、短时间的改造项目:

1)增设餐饮中心商网、餐饮区至上级配电系统的独立供电回路,有效解决餐饮中心供电压力。

2)对主回路开关增设浪涌保护装置,有效避免过电流冲击。

3)为解决系统短时停电或上级配电系统检修,对餐饮中心供电连续性造成的危害,在主配电回路增设容量相当的应急柴油发电机。设置其主开关与上级供电开关联锁,保证同一时间仅有一个可向餐饮中心馈电。

4)为保证就餐人员紧急疏散和消防要求,餐饮区、消防通道处应合理配置24V应急照明灯具。在失火、突然停电等状况对餐饮区提供必要照度,引导人员撤离。

5)增加火气探测装置,实时监测备餐区域火气状态,备餐区馈电回路设置分励脱口装置,与火气探测设备智能联动。做到分区切断,提供火灾预警能力,控制火灾、爆炸等事件的可能性,并可控制灾害的进一步蔓延。

6)对备餐区等绝缘存在隐患区域馈电回路,增设冷态绝缘检测装置,由专业人员周期性检测回路绝缘状况,做到事情的早期预防,并可根据馈电回路实际状况设置漏电保护器(RCD)。

下图为某高校改造后的餐饮中心配电系统单线图。

图1 配电系统单线图(改造后)

2.2 新建餐饮中心解决方案

对于高校新建餐饮中心的配电系统,由于其空间格局、工程整体配套设计的灵活性,以及工程前瞻性的考虑,可采用更为积极、安全、可靠的配电系统解决方案。针对高校餐饮中心油、气、电相互交织,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在突然停电后,由于人员高度集中,易发生踩踏、拥堵、不宜与疏散等情况,其配电系统可采用安全性程度更高的3相3线对地绝缘系统,该系统大量应用于矿山、医疗及海洋工程项目中。其存在对人身电击的危害性较小、任一电源线接地时的接地电流危害性较小、在单点故障出现时可继续运行不影响系统连续性等突出优点。

配合其他安全系统可有效保障供电连续性及安全性。现将该解决方案介绍如下。

1)出于线路安全及后期维护扩容考虑,上级配电系统至餐饮中心间设置两条380V主馈电线路,一条用于备餐区、餐饮区动力设备、通风、空调、照明等电源,一条用于附属商网、餐饮区非重要设备电源,做到区域配电隔离分配工作。

2)备餐区、餐饮区线路根据绝缘系统要求,设置400V/400V Dd0、400V/230V Dd0隔离变压器,做到与上级配电系统电气隔离、并做到线路内400V动力电源与230V照明电源互补影响,该线路380V及220V配电系统均采用3相3线绝缘网络,系统配电板设置职能绝缘监测仪,可及时确定回路接地故障点。

3)设置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在系统掉电后可自行起动,其馈线断路器与上级馈电回路断路器联锁,同时仅有一个可向餐饮中心供电,保障供电连续性及安全性,有效避免停电事故为校园正常生活的影响。

4)设置UPS回路,提供餐饮区、消防通道等处应急照明及餐饮中心防火风闸、挡风板、消防救生等设备电源,应急状况下可保障其正常工作。

5)在餐饮区、备餐区设置应急照明系统与正常照明交替布置,系统平时由正常220V系统供电,正常回路失电后由直流充放电板供电,保证照明连续性,用于紧急状态下人员疏导工作。

6)设置备餐区火气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火气状态、并可输出报警指示声光信号。系统与配电板联动,做到分区切断相应风、油、气、电,控制火势蔓延。

该套解决方案结合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标准与规范要求,并成功应用于东北某高校新建餐饮中心项目中。现已安全运行570余天,经受了夏季用电高峰期及冬季供暖期的考验,成功为近七千名师生提供后勤保障任务,下图为其配电系统单线图。

图2 东北某高校新建餐饮中心配电系统单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