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粮食安全含义

粮食安全含义

粮食安全含义

粮食安全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粮油储藏;方法;意义

粮油储藏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事,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所谓民以食为天,解决了民众的问题,人民才得以安心,人民的安心,是国家泰平的基石,因此必须要重视粮油储藏工作。本文就分析粮油储藏的意义及储藏方法。

一、关于粮油储藏

粮油一般由粮食、油脂、油料三部分组成。在其脱离生产环节后,又尚未进入消费环节的阶段,粮食储藏处在流通环节上停留。在粮食流通的诸个环节中,粮食储藏是最核心的。粮油储藏存在的价值就是积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最大程度地让食物品质不发生变化。目的在于降低损害,节省成本,为国家单位节约资金。粮食是民生之根本,因此从业人员必须意识到粮油储藏的重要性。

二、粮油储藏的意义

1.粮油储藏使粮食流通变得更加有效。粮食的生产过程是在农村区域栽种、收割,粮食最终需要流向城市人口,满足城市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粮油储藏就在流通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粮油储藏能够保障粮食流通的实效性。2.粮油储藏能够使粮食流通更加顺畅。粮食的价格形势影响着甚至是决定市场、社会的稳定。可以把粮食储藏比作水库来理解,水库始终都要保持一定的储藏量,否者市场流通就会如水库中的水一样中断。因此,粮油储藏使粮食流通更加顺畅。3.粮油储藏的质量决定粮食市场的正常运作。粮油市场和其他市场的运行都一样,本身自己具备机制,国家也需要加以宏观调控。要保证粮食市场正常、有序的运作,粮油储藏的质量就是关键因素。学习和掌握粮油储藏技术,是保障粮油质量的途径,从而使市场的运作变得更好而有序。4.粮油储藏能够对粮食需求起到优化的作用。粮油是人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作好粮油储藏并且优化粮油储藏,可以更好的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三、当前我国粮油储藏的现状和常见问题

1.当前我国粮油储藏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为基础的农业大国,这就决定了我国每年的粮食产值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因此粮油储藏工作要提前做好十足的准备,才能保证粮食储藏的质量。储备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储备设备、工具也在进步和发展。这些都对推动粮食储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仍然有一些落后的地方没有合理的利用储备技术和缺少储备设备,导致储备效率低下,质量还十分不理想的现实状况。

2.当前我国粮油储藏的常见问题

缺乏危机意识,现在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认为没有必要高度重视粮食储藏问题。却殊不知,自然灾害是无法杜绝的,有些地方粮油产量有十分低下的情况存在。农民对种植收割后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保存,由于缺乏技术和设备,所以保存质量差,损耗相当大。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有限,很多地区无法购置新的设备工具,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影响我国粮油储藏的常见问题。

四、粮油储藏的具体方法

粮油储藏的步骤大同小异,但是由于种植类型的不同,储藏季节的不同,决定了具体采取的办法、措施也普遍存在差异性。因此,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的对待。考察实际情况,科学运用,合理采取储备方法。本文以玉米和小麦作为案例,对比这两种农作物具体的储备方式方法,以此归纳探析出粮油储藏的基本规律和普遍方式。

1.玉米的储藏方法

首先需要分析玉米的特点:玉米有易热,吸湿的特性,又很容易发霉。于是,玉米储备的要点就是降低水分,提升入库质量。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分类来区分玉米的质量,可以归纳为5个标准:新入仓的玉米和原来的玉米区分;根据玉米含水量的高低来区分;根据玉米质量的优劣来区分;根据玉米颜色光泽度来区分;根据玉米是否含有害虫来区分。玉米储藏的具体步骤首先是对入仓的玉米实施通风处理,尤其是含水量高的玉米还必须烘干才能入仓。通过这种方法保证玉米的质量是实现储藏的首要条件。据研究可以得知,干燥低温储藏是一种玉米储藏的常用方式。利用秋冬低温干燥的季节特性储藏玉米也是一种天然条件。对机械设备的降温方法一般采取的是利用自然的冷源对其通风处理,从而实现降温,同时达到控制粮温的效果,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最佳。接下来,就要对通风口进行隔热和密闭。降温设备上常常要使用谷物冷却机,环流熏蒸也是一种处理方法。前面提到玉米吸湿强,易发霉的特点,因此要严格控制含水量的问题,南方对玉米入仓前的含水量规范是13.5%―14%。玉米储藏前要进行自然干燥降低含水量的处理。

其次,要对玉米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反复地检查。检查还要采取分层、分点、取样,来判断玉米状态是否良好。一旦玉米的含水量或温度超过限定值,霉菌就有了繁殖的空间。因此玉米保管过程中的检查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高频率的复查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消除安全和质量隐患。通常玉米的温度也是判断玉米质量的一项指标,仓库环境不干燥,通风导致含水量上升,再配合适宜的温度,是害虫繁殖的温床。最重要的是要防止玉米温度升高,熏蒸、通风都是可以采取的措施。

2.小麦的储藏方法

小的特点和玉米相似,也是具备较强的吸湿力。含水量的控制,防潮与降雨都是小麦储藏需要注意的要点。具体的方法就是:在夏季收割完小麦以后,借助季节特点将小麦在高温下暴晒,来控制含水量,行业标准是不超过12.5%。然后才入仓库储藏,入库最重要的就是防潮,并且还要封闭储藏。从暴晒到入库封装的这个过程都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因此兼而达到了抑菌杀虫的目的。没有害虫的威胁,含菌量与含水量的下降,可以提高小麦的安全性和储藏周期。

小麦入仓的步骤:选择温度较高的时间,将小麦晒到50度,高温持续2小时。含水量控制在规范12.5%以内。将小麦入仓,保持高温46度的状态下持续封闭10小时,保证杀死所有害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储藏空间的温度过高会损耗小麦的品质,所以可以采用低温封闭储藏。到了秋季,要用机械和自然两种通风方式对其进行散热,然后再压盖密封低温储藏起来。这种储藏方法,安全稳定,保证小麦的品质与寿命。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小麦用冷冻的方式来维持它的品质。仍然是借用自然界的季节特性,在冬季,可以趁低温严寒,可以翻仓、除杂质,然后将小麦冷冻,温度控制在0度或0度以下。这样,小麦在低温的状态下就能保持时间较长的保存期。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玉米和小麦两种农作物为例,细致地阐述粮食储藏的具体步骤和方式方法。总结出粮食储藏的必备要素包括三点:控温、通风以及灭虫。这三点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粮食储藏的质量和储藏的时间。因此,加强和提高控温、通风、灭虫上的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粮食安全含义范文第2篇

标准内容的调整

1 主要新增内容

(1)术语和定义

原标准不含术语和定义,GB/T14095-1993《农产物料干燥技术术语》和LS/T1101-1988《粮油仓储设备名称术语》对粮食干燥机的常用术语给出了定义,对其未作规定或近年来出现的新术语如顺逆流干燥机、顺混流干燥机、在线流量计等,本次修订给出了定义。

(2)一般要求

对干燥系统构成、流程走向提出了推荐性要求,对土建基础设计提出了应考虑风载、雪载的要求,以及寒冷地区应考虑冻土深度的要求。

(3)玉米裂纹率要求

尽管裂纹率不是玉米质量标准的指标,但是裂纹率与玉米在进一步的输送过程中的破损高度相关,也就是与不完善粒高度相关。一般来说,裂纹率高的玉米在进一步的输送中更容易产生破损,从而增加不完善粒。干燥和冷却是玉米产生应力裂纹的重要原因,所以从世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干燥机招标开始,玉米裂纹率增值就作为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写入招标技术文件加以限制,本次标准修订增加了对玉米裂纹率增值的要求。

总结大量试验数据,本标准将玉米裂纹率增值规定为在降水幅度小于等于5%、10%、15%时,分别不超过20%、25%、30%,当降水幅度超过15%时,裂纹率增值不超过35%。

(4)热损伤率增值

热损伤粒属于不完善粒的一种,可发生在干燥或霉变后,一般是由于过度受热引起的,容易导致玉米营养成分损失和破损。原标准没有涉及,近年来由于玉米品质日益受到关注,故本次修订增加了热损伤率增值的要求,规定不得超过1%。这一指标的制定,有利于促进玉米干燥行业进一步降低过高的干燥温度,改善玉米干燥品质。

(5)结构设计和制造要求

根据近年来参加粮食干燥机性能测试和验收工作情况,发现相当多的干燥机在结构设计和制造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燥机的操作、维修和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标准增加了对干燥机结构设计制造的要求。

(6)安全要求

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增加了干燥机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7)配套设备技术要求

由于整个干燥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还与配套的输送、清理、暂存等设备、设施相关,而且,干燥机生产厂家都倾向于自己生产配套设备,而不是从专业厂家采购,因此,有必要指出配套设备应遵循的质量标准。

(8)试验用粮准备

为保证干燥机性能试验的顺利进行,参照ISO11520-1增加了有关试验用粮准备的要求,给出了最少试验用粮量的计算公式。

(9)试验仪器安装

为规范干燥机性能试验检测方法,参照ISO11520-1对试验仪器安装提出了推荐性要求。

(10)玉米裂纹率的检验方法

目前即使是某些专业干燥机检验机构,对玉米裂纹率的检验也不够统一规范,参照美国农业部等机构制定的《粮食检验实用规程》制定了玉米裂纹率的检验方法。

(11)附录A粮食干燥机的技术规格参数

为便于分析干燥机的性能与干燥机技术规格的关系,查找存在问题的根源,参照ISO11520-1给出了粮食干燥机的技术规格参数记录表,作为资料性附录。

2 主要修订内容

(1)规范性引用文件

按照GB/T1.1要求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修订,同时根据技术要求的内容增加了相关引用标准。

(2)单位耗热量

原标准规定“计算粮食干燥机单位热耗量的基础条件是: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70%,潮粮进机前温度为20℃”,并给出了连续式和间歇式(分批式)干燥机干燥稻谷、玉米和小麦单位耗热量的限制值。考虑到稻谷、玉米、小麦的干燥季节不同,气候条件相差很大,如我国高水分粮主产区――东北地区的玉米和稻谷干燥季节的环境温度一般为-30℃~15℃,南方的晚稻干燥环境温度一般为0℃~20℃,小麦干燥环境温度一般为15℃~30℃,如果统规定20℃的环境温度作为标准条件是不合适的,干燥机性能测试时除了小麦其它两种粮食很少会在2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而在其它温度下测试的性能目前还没有科学准确的方法可以向20℃的标准环境温度条件下折算。因此,本次修订将玉米和稻谷的单位耗热量测试标准环境温度分别确定为:0℃和10℃,小麦的测试标准环境温度不变。这样,在粮食干燥季节,都分别能遇到与标准环境温度条件相近的环境温度进行干燥机的性能测试。此外,原标准将连续式干燥机和批式干燥机设定了不同的单位耗热量标准,实际意义不大,本次修订不再针对不同的机型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的单位耗热量标准是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粮食干燥机测试数据(国外主要参考的是加拿大干燥机的测试数据)的中等偏上水平确定的。

(3)含水率不均匀度

原标准规定:“粮食经过干燥处理,冷却后出机含水率不均匀度的要求:连续式干燥机,在干燥玉米、小麦时,不得大干3‰在干燥稻谷时,不得大于1%。间歇式干燥机不得大于2%”。事实上,对于一个固定的干燥机来说,干燥冷却后粮食含水率不均匀度主要受降水幅度的影响,降水幅度越大,粮食干燥、冷却时间就越长,出机粮食含水率不均匀度就越大。本次修订按照降水幅度的不同,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允许值。

(4)破碎率增值

原标准规定:“经过一次干燥处理后,粮食的破碎率增加量不得超过1%”;GB/T16714-1993连续式干燥机规定:“干燥后粮食破碎率增值不得超过0.3%”。目前涉及粮食质量方面的标准都称:“破损”,而非“破碎”,所以本标准将“破碎率增值”改为“破损率增值”。根据目前的粮食干燥机技术水平,经过一次干燥处理,粮食的破损率增值不超过1%要求过于宽松,而不超过0.3%又过高,达不到,特别是玉米干燥。1000亿斤粮库建设项目建设的干燥机的玉米破碎率增值般都在0.4%~0.5%,很少有干燥机能达到0.3%以下。故本次修订将这一要求确定为:不超过0.5%。

(5)附录B试验仪器仪表

根据仪器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数字式传感器和仪器,以提高测试效率和精度。

(6)附录D试验数据表

根据技术要求和试验项目的变化,调整了试验数据表。原GB6970-86把试验数据表作为标准的一部分,本次合并到新标准中改为资料性附录。

新旧技术指标的对比(见新旧技术指标对照表)

粮食安全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收入定量说

中图分类号:F323

一、导论: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1978年中央下发一号文件,掀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然而,好景不长。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民收入就处于停滞徘徊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增长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大为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国外一些人提出所谓的“中国粮食” ,引起一时轰动。中国政府为了驳斥“中国粮食”①,在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指出中国能够解决粮食的自给问题。白皮书也把中国粮食的安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成为制约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瓶颈,中央和国务院在2004年初又了新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并制定了具体措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重点解决 “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两大长期性目标。

这两大目标是缺一不可且不可偏废的。一方面,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故此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就没有农业稳定的发展,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也严重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不会有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稳定。粮食安全还是一个关乎国家是否受制于他国的战略问题。所以,从其对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角度分析,农民收入保持与经济发展同步持续增长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是一致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收入增长和粮食安全本身作为两大政策目标,却是充满矛盾的;在某种程度上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而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却是任何一个都不能舍弃的。这两大目标如何“兼得”?

二、双重目标的逻辑冲突:一个理论假说

所谓粮食安全,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吴志华、胡学君,2003)。换言之,从一个国家看,就是要保证符合安全标准和营养标准的、充足的粮食供给及粮食供给能力和潜力。根据定义,粮食安全包含“质”和“量”两方面的内涵。从质上讲,是指提供的粮食必须满足人们健康所需的营养,并且是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从量上讲,是指提供的粮食数量必须足够的多,多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应该说,粮食的“质”是前提,没有符合“质”的要求的任何数量的粮食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即使有优质的粮食,如果提供的量太少,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仍然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保证“质”的前提下,提供足够量的粮食是粮食安全的关键。

保证粮食供给量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认识。一是时间的维度:“任何时间”都能提供足够量的符合健康需要而又卫生的粮食。所谓“任何时间”,指无论是丰年还是歉收之年,无论是平常之时,还是“非常”时期。粮食生产是一种特殊生产活动,不但因其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还因为其生产基本要素―土地―的严重稀缺。粮食属于典型的边际收益递减产品,供给量很难随着市场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同时,粮食生产的另一个特点是“靠天吃饭”,粮食产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候状况。由于天气情况的不确定性,在种植同样面积的农产品且付出同样成本的前提下,产量波动很大,对粮食安全造成不确定性。此外,重大的“天灾人祸”等,如地震、严重植物病虫害疫情、人类流行病大面积爆发(如非典等),这样的非常时期使粮食供给突然减少,而需求突然增加,也是粮食安全问题的不可控因素。

另外一个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是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人口在不断地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耕地面积在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减少。为了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取更多的粮食,人们往往对土地等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过量开荒、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过度种植等,不但影响了食品的安全,还破坏了保证未来粮食供给的安全生产潜力。

为预防这些潜在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成为现实,一个简单而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保证未来粮食的安全供给能力前提下,使粮食供给量和生产能力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并在正常年份和丰年储备足够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因此,从粮食安全角度说,粮食的供给量越多越好,粮食产量越高粮食安全越有保障。

但是,由于粮食生产的特殊性,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给的行为却与农民收入增加相冲突;换言之,增加粮食产量并不能增加农民收入。所以,现代农业经济学有所谓“丰收悖论”说。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供给急剧增长;然而,由于食品属于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从而使农业收入不但不能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使农民丰收之年的总收益会减少,限制农产品产量反而会使农民总收益和利润都增加(萨缪尔森、诺德豪斯,1999)。

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收入定量假说”,用于分析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为分析简便,做出如下假设:(1)完全竞争;(2)农产品都是粮食,都是商品,且品质是等同的;(3)所有粮食需求都是直接食用;(4)封闭经济,即没有粮食的国际贸易。(5)新增农业人口与原有农村人口等量比例从事农业劳动。这样,由于人口增加带来对粮食的需求被新增农业人口抵消,人均粮食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可以看成是一个定量,用货币表示的粮食需求总量虽然增加,但人均量也是个定量。粮食的需求价格与供给量成反比,且需求函数具有不变弹性-1的特征。

设R为从粮食产品中获得的总收入,P为市场价格,q 为供给量,则需求函数为:q=RP-1,其中,R为一常量,完全由需求一方决定。由于粮食供给量不能随价格变动而调整,产量的变动只由外生因素决定。设共有3种情况:产量为 q0时的收入为R0,产量为q1时的收入为R1,产量为q2时的收入为R2,因为需求函数的弹性为-1,则有:

R0=R1=R2=Piqi (i=0,1,2)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量并不影响农民的收入。产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化,这一原理可以解释,在农民获得丰收,农产品价格下降时,他们宁可不采收,让其腐烂在地的现象。这是指农业生产技术不变,产量只由外生因素决定的情况。如果放开固定技术水平的假设,假设产量的变化由农业技术的进步,如良种的推广、农业机具、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的运用等因素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比原来有一个更大的产出量,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降低;由于需求量不变,竞争作用下,单位产品价格普遍下降。较低的价格乘以较大的产量,总收入不变。这与自然因素决定的增产的结果没有两样。反之亦然。如果放弃投入规模不变的假设。比如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单位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和资本,从而获得更大产量。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由于需求量不会相应增加,新增产量的单位平均成本不会像外因决定的增产那样会下降,因而在市场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农民不会获得正常利润,甚至亏本。因此,他们不会靠增加投入的方式来增产。这一理论假说解释了农民在农产品丰收之年宁愿不采收,让其腐烂在地,以及农民缺乏对农业投资积极性的“怪”现象(杨继国,2003)。

总之,从粮食安全角度分析,粮食产量应该随着人口增长而持续增长,甚至快于人口增长,备充足的余粮以应不时之需;但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否不由粮食产量的多寡决定,只由需求决定,而对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只是个定量;减少粮食产量会减少成本,人均收入反而可能增加。因此,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提高是存在矛盾的。

三、双重目标的实践冲突:统计验证

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矛盾能否得到统计数据支持呢?“表1”运用1978-2010年的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得的收入等指标展示这一问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从表中所列30多年的指标看,粮食产量从总体上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但是在波动中增长的。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超过三分之一的年份甚至产量绝对下降,即1985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尤其是从1996年粮食产量达到高峰后,产量一路下滑,到2003年粮食产量还只有1986年的85%左右。然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却一路攀升,虽然从速度看也有波动,但没有负增长,远远高于粮食产量的增长率。这说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粮食产量的增长无必然的联系,主要是非农产业带来收入的增长。

为了说明粮食产量与农民从粮食生产获得收入的关系,必须通过比较二者的增长情况。但由于单纯粮食收入的数据不易获得,且种植业主要由粮食种植构成,姑且用种植业人均纯收入的数据与粮食产量的数据来分析二者的关系。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得的收入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其增长与粮食产量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无必然联系。从结构上分析,种植业收入增长率有几个跳跃性的年份:1983年增长419%,1990年增长37%,1994和1995年的年增长35%左右。这几个年份都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年份: 1984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98.07%,1990-1995年间,全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86.53%,其中粮食收购价格提高103.16%。在1994年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幅度高达46.6%,拉动市场上粮食价格的上涨。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粮食零售价格处于34.4%和48.7%的高位水平上(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2)。可以认为,这些异常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粮食价格提高所致。1978年前我国粮食全部实行统购统销,价格定得很低,因此,粮食长期处于短缺状态。1978年国家对粮食提价,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相应增加了农民收入;1985年对粮食统购政策进行了改革,实行“双轨制”,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前几年的粮食增产,国家在粮价过高时抛售粮食,使粮食价格下降,导致1985-1988年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农民从种植业获得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大为降低,平均增长率不到4%。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决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粮食生产基本由市场价格调节。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粮食生产的短缺导致价格上升,加上20世纪90年代全面的通货膨胀拉动粮食价格更加上升,刺激了粮食的增产,1996年比上年增长了8.13%; 同时价格的大幅上升使农民从种植业获得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粮食的增长速度,且幅度较大。粮食价格从1996年起开始下降,粮食产量又开始徘徊,1997-2010年平均年增长仅0.67%,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且三分之一的年份为负增长,大起大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却不断增加,为8.45%。而同期种植业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为-0.96。即是说,粮食产量的变动基本不会使来自粮食的收入同比例变动(见表1,为了直观,将上表绘成“图1”)。

对“表1”统计数据的总体分析和对“图1”的观察得出如下三点结论:

第一,曲线分为明显的两段:以1992-1993年为界,前后明显不同;之前是个比较低水平,且增长不明显;之后突然跃升。原因是1992年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对农业的调节其主导作用。农业纯收入加速上升且远远快于其他曲线的上升速度,说明非农产业收入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渠道。所以,本文提出的“农业收入恒定说”主要适用于后半段。不变价格计算的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虽然整个曲线看,变化不明显,但也分为上述的前后两段。粮食产量虽然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后半段波动弧度加大;一方面说明粮食生产的刚性需求,同时说明市场调节下的粮食生产加大了粮食生产安全的不确定因素。

第二,若用当年价格计算,农民收入与粮食增长1992年以前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矛盾,但也无正相关关系,主要受价格调整的影响。1992年以后,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粮食增长与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矛盾的趋势;尤其1996年以后,粮食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反向运动,而种植业收入却有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这说明,在市场竞争假设条件下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增长矛盾的命题基本得到证实。

第三,如果用不变价格计算,则无论粮食产量是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始终保持较平稳上升的势头;而种植业人均纯收入则从1985年起就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1983年的急剧变化只是不合理粮食比价的大调整的结果。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取消粮食价格双轨制后,种植业人均收入就基本保持不变。不变价格计算的结果更好地证明了农民从粮食中获得的收入只是个定量的理论假说,虽然有些波动,但市场化后,平均增长率基本为零,波动可以解释为“误差”和其他非市场竞争因素导致的。这个结果也更好地证明了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四、冲突解决:假设前提的进一步讨论及其蕴含的政策含义

理论和经验都证实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似乎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然而政策目标又必须同时达到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这两个目标。但如何克服这双重目标理论上的矛盾和实践中的冲突呢?答案就在理论假说的前提和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中。在理论分析时我们设定了5个假设前提,现分别进一步分析,从中得到一些政策建议的启示。

(一)完全竞争假设

这一假设虽然不完全符合实际,但在存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业是相对的“竞争行业”,工业部门则是相对于农业的“垄断行业”。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竞争的弱势一方,农民无法通过发展农业自身增加收入,反而会加大城乡差距。其政策含义是在农业领域需要政府干预,对粮食生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以保护价收入粮食和对农业补贴的政策,但这一政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问题主要出在补贴的方式上。以前主要是将补贴补给流通企业,结果只有很少一部分落实到农民手中。应该将这种间接补助变为直接补助,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激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农民自己应该组织起来,以集团的力量对抗工业垄断集团对农民利益的侵蚀。政府需要在农村改革的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不变假设

从粮食生产获得的收入是一个定量的假说是建立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不变的前提下提出的。因为粮食产量的变化不影响粮食总收入,在粮食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口减少,则人均收入会提高。实际上,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口减少,总人口不变前提下相应非粮食生产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增加,因而粮食价格会上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在总人口增加的前提下,如果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下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平均从粮食生产中获得的人均收入相应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包括狭义的农业(粮食种植业)、养殖业、副业(含经济林木种植, 产品加工,一般工商服务业,外出打工等)和政府转移支付。其政策含义,就是将生产粮食的人口绝对减少,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狭义农业人口比例。换言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将种植业的劳动调整到非种植业,实行多种经营;二是从农业调整到非农业,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农村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全国总人口总是不断增长的;由于经济发展,非直接食用的粮食增加。为了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非直接食用粮食需求的增长,在不断减少粮食生产人数的前提下,同时要使粮食产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应该在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入手。物的因素主要包括对耕地的保护及其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生产能力(任柏强,2003)、农业新科技推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产品新品种的培育、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朱晶,2003);人的因素主要指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包括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设施等。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使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农业单产。农民素质提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同时只有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才能最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业产量。由于农业产量的提高不能直接提高农民人均收益,降低农民数量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需要转移部分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又是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的前提。因此,劳动者素质提高是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共同条件。

(三)粮食“同质”的假设

粮食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有高、中、低各种档次。收入水平比较低时人们愿意消费档次比较低的产品;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比较高档次的需求增加。较高档次的粮食产品的价格较高,因而粮食生产应根据人们收入水平的变化,提高需求层次,种植品质(档次)较高的作物品种,可以获得较高的人均收入。其政策含义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多元化生产和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将粮食生产和其它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一体化,也是解决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矛盾的方式之一。

(四)所有粮食都直接食用的假设

事实上,许多粮食是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和食品加工业原料,乃至工业原料使用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非直接食用的粮食需求越来越大,会拉动整个粮食需求。这一方面会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但另一方面,粮食的非直接食用的增产无助于粮食安全。政策含义是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对粮食的食用和非食用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控。

(五)封闭经济的假定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粮食的对外贸易可以利用国外粮源进口,保证国内对粮食的需求,从而有利于粮食安全;同时,如果国内某些品种的农产品过剩,或者按照比较利益原则适当进行粮食生产的国际分工,加大农产品的出口,可增加农民收入。不过,另一方面,粮食商品的开放度加大,由于国内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发达国家低,从而大量的粮食进口影响到国内的粮食市场和农民收入。同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不利于紧急时期的粮食安全。因此,粮食的国际市场是柄双刃剑,需要发挥国家的作用,掌握好粮食进出口的分寸。中国加入WTO实际上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市场环境。

(六)启示与政策建议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应该在粮食丰收时储备粮食,以备歉收之年用;应该以保护价收购粮食(曾善静,2011),并对农民种粮给予补贴,保证农民在粮食增产的情况下,也能从种粮中获得收入的增加。

五、简短的结论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是我国目前要实现的两大目标。但是,由于农业的特殊性,理论分析和统计数据都证实这二者是有矛盾的。这一矛盾不能依靠市场机制的本身来解决。需要靠政府对农业的特殊保护和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保证粮食的持续生产能力和潜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不是靠剥夺农民、扩大城乡差距达到的,因为这不但会影响有效总需求量、牵制整个宏观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而且严重削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的政策选择必须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个目标同时达到,二者不能偏废。同时实现两个目标的关键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等农业公共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增强粮食生产潜能。农村的改革制度设计中,应该加强农民的组织性,以增强其与工商业的竞争力。从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拥有的人力资本差别和改进与工商业组织的竞争态势入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树立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持续稳定之目的。

注释:

①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第9-10期)上发表了题目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指出未来中国的粮食供求会陷入严重的危机,并将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粮食,从而引起国际粮食市场的混乱。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回顾与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02,(50).

[3] 任柏强.粮食市场化改革与粮食安全[J].经济学动态,2003,(12).

[4] 吴志华,胡学君.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述评[J].江海学刊,2003,(3).

[5] 杨继国.二元市场结构: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J].财经问题研究,2003,(10).

[6]朱晶.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J].经济研究,2003.

粮食安全含义范文第4篇

“食品安全”包含两个彼此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概念:“food safety”和“food security”。前者通常被解释“为避免产生食品引发的疾病,所采取的管理、准备和存储食物的方法”;而后者的解释是“食品的可获取性”。也就是说,“食品安全”包含“吃下去不会让人生病” “持续供应”两方面。对于前者,中文一般称之为“食品安全”;而后者,中文则称之为“粮食安全”。应当说,“粮食安全”的提法并不是很准确,因为它的含义不但包括作为主食的粮食,而且包括着肉、蛋、奶、果蔬等副食的持续供应问题,为行文方便,本文仍然用“粮食安全”指代“food security”,而用“食品安全”指代“food safety”。

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有毒有害,之前已有大量文章进行探讨,科学界的共识是:已经通过安全性检验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一样安全。而对于保证粮食安全,转基因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谈论转基因农业,不能不考虑一个背景:世界的饥饿人口数量庞大,而且在近5年来还在增加。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每3年一次的统计,从1969年到2008年,世界的饥饿人口百分比一直在减少,已经从1969~1971年的26%减少到2006~2008年的13%,数量也曾一度从1969年~1971年的8.78亿人减少到1995~1997年的7.92亿人。之后,饥饿人数又不断上升,2006~2008年增长到8.50亿人。

其实,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人口比例来说,全球饥饿人口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

除了人口问题,淡水资源问题也是人类粮食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数据,农业目前使用世界上超过70%的淡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的国家如中国,供水会继续减少。而应对这种危机的最重要方法就是培育能够抗旱,减少用水量的作物,可惜这样的抗旱基因在传统作物中很难找到。转基因方法可以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到作物中,从面达到很好的抗旱效果。

转基因农业:提高效率,增加产量

为应对未来的危机,世界需要以更高的效率,生产更多的粮食。转基因技术已经对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价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ISAAA《2010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转基因作物在1996年到2009年在全球产生了大约650亿美元的农业经济效益,其中44%是由于减少生产成本(犁耕更少,杀虫剂喷洒量和劳力减少)的收益,56%是由于2.29亿元可观的产量收益。这2.29亿吨,包括了1996年到2009年期间的8350万吨大豆、1.305亿吨玉米、1050万吨皮棉以及480万吨油菜籽。

英国咨询公司PG Economics执行主任格拉海姆・布鲁克斯(Graham Brooks)的独立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因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1996年到2009年让农民增加了647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包括因为产量增加的收入,也包括因为节约成本带来的收入。1996年到2009年,如果没有使用转基因技术,想要达到相同的产量,则需要增加7497万公顷的耕地,超过中国一半的耕地面积。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增产的效果大多仅来自两种转基因性状:抗虫和抗除草剂,并且未涉及主粮大米、小麦和土豆。转基因技术让农业增产的潜力非常大。

有人质疑,转基因食品现在没出问题,并不能保证未来不会出问题。科学地讲,谁也不能保证转基因作为一种技术,在未来不会出任何问题。但是没有任何技术是有利无害的,比如,DDT曾经造成危害,但不能从整体上否定农药的运用,如果没有农药,就不可能有“绿色革命”,人类饥饿的比例不可能逐年下降。任何技术的运用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现实情况是,饥饿人口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未来人类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也绝不是杞人忧天。而相比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严格的审批制度下的转基因食品带来的食品安全的风险要小很多。

中国问题:粮食供应影响食品安全

应当指出,侧重于“食用无害”的食品安全和“持续供应”粮食安全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如果食品短缺,人们陷入饥饿的境地,“食品安全”的要求就会大大降低。众所周知,在闹饥荒的时候,粮食吃完了,就会吃猫、狗、老鼠、草根、树皮,甚至根本就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

中国近年来的大量食品安全事件,除了社会、道德方面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刚刚开始富裕的中国人向往发达国家那样丰富的食品供应,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并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其实一个重大的问题是饲料供应的问题。

根据中国禽蛋门户网提供的数据,中国是一个蛋白质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国内目前1.5亿吨的饲料,约需3750万吨蛋白质原料,其中70%依赖进口,每年需要进口3500万吨大豆。饲料的短缺和供应不足必然造成肉、蛋、奶等成本的上升,也就造成了劣质奶、假牛肉等欺诈事件难以根除。

所以,“反转人士”把“毒牛奶”、“地沟油”和“转基因”相提并论,是非常不科学,不公正的。相反,真正令人遗憾的是,在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下,国家仍然不能下决心发展自己的转基因饲料产业,相反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

长远对策:发展自己的转基因农业

从长远来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需要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1%的人口。在粮食消费大量增加的同时,土地在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100万亩。和土地同样严重的问题,还有水资源的紧缺。目前,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

在反对转基因的声音中,总是听到“转基因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话语。其实,说起粮食安全,首先就应当是粮食自给。美国以实践已经证明了转基因技术能够在保证消费者安全,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作物产量。未来应用高产、抗旱等转基因作物,是一条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粮食安全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粮食 水分检测 干燥 烘箱

1 引言

粮食水分含量是指粮食试样中存在的水分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比。粮食含水量在评价粮食品质中是最基本的测定项目,粮食水分检测对粮食的收购、运输、储存、加工、贸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分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灰分等是构成粮油及制品的基本物质,它是食物成分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对粮食的一般成分分析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和灰分是基本成分的激素分析,而水分分析则是测定化学计量很明确的水分子H2O。因此,能准确、简便、快速地测定水分子精确含量的方法是人们期待的。目前测定粮食水分含量的标准方法主要有:105℃恒质法、定温定时烘干法、隧道式烘箱法和两次烘干法、近红外法等。

2 粮食水分检测标准方法

2.1 105℃恒质法

用比沸点略高的温度(105±2℃)使经过粉碎的定量试样中的水分全部汽化蒸发,使试样干燥至质量不变(实际变动的幅度允许±0.005g),根据试样烘干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该方法是水分检测最常用的标准方法之一,可用于校核其他烘干法。此方法测定简便,结果可信,但测定所需时间偏长。

2.2 定温定时烘干法

该方法是在一定规格的烘盒内称取经过粉碎的试样,在规定加热温度(130±2℃)的烘箱内烘干一定时间(40min),烘干前后质量差即为水分含量。此方法相较于105℃恒质法所需时间短,但是温度较高,所以为了防止有其他非水分的挥发物散失,需要用105℃恒质法进行校核,使定温定时烘干法测定值与105℃恒质法测定值之差不超过0.5%。定温定时烘干法也不能忽视大气湿度的影响,必须把烘箱放置在相对湿度不大于70%的室内进行干燥。

2.3 两次烘干法

当粮食水分在16%(含)以上、油料水分在13%以上时,需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其水分含量。用两次烘干法测定高水分粮油样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些高水分粮油在制备试样时不易粉碎,难以达到规定要求的细度,并且容易黏附在磨辊和设备内壁上,而且制备过程中水分损失较大;另外在烘干时,往往使试样表层固化,影响试样内部水分蒸发逸出,并且还会引起试样中某些组分的水解或发生其他变化,使测定结果不准。测量时,先称取整粒试样20g-30g,放入105℃烘箱中烘干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后称量,然后粉碎,再用105℃恒质法进行烘干测量。这样就可使粮食水分更多的蒸发出来,保证了结果正确以及可信。

2.4 隧道式烘箱法

隧道式烘箱法也是定温定时法的一种,它的原理与定温定时法相同,是将象限秤与烘箱结合起来测定粮食水分含量的仪器,烘干试样后无需冷却可直接用象限秤称量,并可在象限秤上直接读出试样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短,各类粮食测定温度在(160±2)℃,时间仅为20min。但是因为测定时温度高,所以测定结果要与105℃恒质法结果相比较不超过0.5%,同时隧道式烘箱对周边环境要求较严格,烘箱最好放置在密闭的地方,烘盒的质量也一定要一致。因隧道式烘箱法简便快速的特点,特别适宜广大基层采用。

2.5 近红外法

近红外吸收光谱法是用近红外光(波长1940nm)照射样品时,射入样品层的近红外光与样品相互作用,经往返多次吸收、反射、结合内散时,最后从样品表面射出的光强度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漫反射。漫反射光强度与样品成分含量有关,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选用1940nm近红外光来测定粮食中的水分含量。此方法能够同时检测粮食食品几种组分,比如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等,而且测定时间很短。但是它仅属于表面测量技术,难以反映整个粮食的内部水分,粮食籽粒大小、形状以及密度对结果也有影响,同时这种设备价格十分昂贵,不适宜广大基层采用。

3 结束语

粮食成分中,水分是最容易变化的组分,将会因散湿而减少或因吸湿而增加。因此为了防止在实验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而导致结果误差,在操作中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样品水分变化。而且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粮食样品,保证在制备试样时不改变试样的水分含量,这些都是能够准确得到粮食水分含量的必要条件。粮食水分含量是质量标准中一项重要的限制性项目,凡高于或低于标准规定的水分指标,要进行扣量、扣价或升价处理。含水量的测定对于粮食的安全储藏和加工生产,以及购、销、调拨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翟宝峰,郭宏林,许会. 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综合分析及发展概况.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1,23(5):413-416.

[2]杨军,杨卫民. 玉米水分测定方法的比较. 粮食储藏,2003(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