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一、 海南影视旅游的开发现状

狭义地讲,影视资源包括成功放映的电影、戏剧和电视剧以及这些影视作品的拍摄基地。广义地讲,影视资源不仅包括影视作品及其拍摄基地,还包括所有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音频和视频文件,如歌曲、MTV、广告片、专题片等及其拍摄地点,鉴于口头传播以及名人效应不可忽略的影响力,电影艺人以及优秀的电视栏目也被包括在影视资源之内。[ 3]

由于影视旅游在我国兴起较晚,目前而言,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影视外景地旅游、影视故事发生地旅游、影视文化旅游、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旅游、影视主题乐园旅游、影视节庆旅游[4]等几大类。也有人根据影视对旅游产业发展所产生功能的差异性,将我国当前影视旅游发展概括为五种模式:借影视发现旅游景区、借影视塑造旅游主题、借影视营销旅游活动、借影视策划旅游项目、借影视创新旅游产品 。[5]

海南省的电影活动是比较早的,根据海口志的记载,“20年代电影开始传入海口。1926年无声电影从香港传入海口,1936年有声电影从上海传入海口。”[6]因此可以确定,海南省的电影活动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

此外,海南省文体厅还积极规划海南的电影业的发展,按照海南省文体厅的规划和要求,2015年前海南省各个市县的城区都将拥有一家数字影院,这将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分享到国内外的电影文化成果。[7]

目前海南影视资源的主要形式包括主题公园、全部或者主要外景在海南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和戏剧片、以宣传热带风情、椰岛文化、生活习俗等为主要内容的视频资源如纪录片、美术片、风光片和专题片以及广告片等、音乐作品(主要是歌曲和MTV歌曲系列等)、海南艺人以及海南的电视栏目等等。[8]

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著名的影视外景地,现在每年在海南取景拍摄的影视剧应该不少于50部。[9]《非诚勿扰》中,细心的海南影迷会发现,世纪大桥、滨海大道、美兰机场等海口标志性的风景出现在这部贺岁大片里;电影《私人定制》在全国热映,电影片尾字幕第一条便提到了位于海口的观澜湖;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在论坛上的发言谈到,“春节期间,美国《发现探索》频道播出的《荒野求生》海南特辑的热播,首次让观众意识到,海南原来不只有三亚、海水这些‘传统项目’,还有大量的原始密林,对海南旅游品牌起着良好的深化和拓展作用”。[10]另外,湖南卫视2015年真人秀节目《偶像来了》第一站也是在海口拍摄;《奔跑吧兄弟》大电影拍摄取景地三亚宋城旅游区,玩的就是穿越!三亚宋城旅游区建有三亚千古情景区、三亚热带动物园、三亚冰雪世界等主题公园。其中,三亚千古情景区一年四季活动不断,是三亚夜游的首选之地。

另外,以电影《红色娘子军》拍摄地开发的主题公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已经成为海南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纷纷到此;2012年10月21日全球首个以导演个人命名的电影主题旅游项目“冯小刚电影公社”正式成立;2012海南琼中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与华语电影高峰论坛相结合;2014海南影视节的举办,弥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乃至南中国海从未举办过影视会展活动的空白;2014海南传统节日――海南欢乐节在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举办,这些都为海南的影视旅游打出了一定的名声。

虽然目前海南的影视旅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总体来说,海南影视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不尽如意,海南对影视资源的利用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指导理论。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以《广播影视必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提供助力》为题展开演讲,他表示:“将海南打造成为适合长期开展国际影视娱乐主体交流活动、国际性电影周电视展、国内外影视行业展览会和国际性影视传媒产业高峰论坛的重要场所,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因此,对海南影视旅游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海南省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方法和措施,有利于拓展海南省经济、文化发展的崭新向度。

二、 海南省影视旅游资源的RMP分析

RMP(昂谱)分析理论是旅游学者吴必虎在1999年提出的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海南影视旅游开发可以借鉴RMP(昂谱)分析理论,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三个方面对自身进行系统分析、评价。

(一)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R分析

广义的影视旅游面对的客体对象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只要与影视相关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影视旅游资源。[11]海南的影视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这里既有天然的椰树,大海,沙滩,被誉为“天然摄影棚”,又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例如以“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黎族、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有海洋文化资源,移民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也是中外闻名,鉴真和尚东渡纪念地就在三亚,蜚声海内外的南山佛教文化,大名鼎鼎的“玉蟾宫”道教文化,都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海南特有的女性文化也是充满了神秘感,作家马原到海南岛拍专题片,片名就叫“女人岛”。

海南还有非常悠久的影视剧拍摄史和浓厚的影视剧拍摄氛围。海南省政府也相当支持影视旅游的发展。2011年海南省制定《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12],而在“文化产业里,电影产业是生态型、科技型、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其特性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发展定位。它的辐射带动能力大、产业示范作用强,外延丰富而宽泛,尤其与旅游、会展、服务等行业密切相关。电影产业还是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时尚性的产业”。[13]

但是,海南影视旅游如果仅仅依赖这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旅游资源不等同于旅游产品。如果海南天然的自然优势,苍山、碧海、银沙、巨石、礁盘浑然一体,椰林、波涛、渔帆、鸥鸟、云霞相映生辉,旅游的五体要素阳光、空气、海水、绿色、沙滩一应俱全,满眼诗情画意,属于“资源产品共生型”[14]的旅游资源,那么,海南更多的还是“资源产品提升型”[15]的旅游资源,这一部分的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大。比如海南的贬谪文化,海南的民俗文化,海南的宗教文化等展现的不足,这方面的影视作品非常少。也就是说,海南的影视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历史文化意蕴深厚,但能够吸引游客滞留下来的旅游资源很少,能给游客带来深刻体验的旅游资源很少。

(二)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M分析

目前,旅游者市场已经变为买方市场,游客选择的余地非常大。就目前国内旅游市场而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旅游消费需求占市场份额比较大的仍然是中短途观光旅游产品和短途度假旅游产品,尤其是我国的假日制度进行调整以后,清明、五一、端午、中秋都只有三天,将进一步推进上述两类旅游的市场需求状况。海南虽然有着丰富多彩的影视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一定的宣传,在影视旅游市场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虽然一些有广泛影响的经典之作,如《非诚勿扰》《没有冬天的海岛》,放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观众对电视剧中美丽的海南风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些资源已经吸引了众多的旅游消费者,促进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然而,还有许多影视作品虽然是在海南拍摄,但并未被旅游业界所关注、利用。例如,2002年放映的《完美夏天》(《夏天的诱惑》),拍摄地点是在海南三亚的蜈支洲岛。椰风海韵,金色沙滩,帅哥美女,是一部优秀的都市情感剧,观众无不对电视剧中美丽的风光而陶醉,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其拍摄地是海南。这也反映了海南有着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的外景地景观,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海南的影视旅游市场发展的潜力极大。

(三)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P分析

旅游产品是一种复合概念,是集住宿、餐饮、交通、景区、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组合,而在消费者看来,旅游产品是其在出游期间各种经历的总和。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不能独立完成,需要众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产品的构成不仅与旅游吸引物本身的开发,建设有关,也与区域经济结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16]

一般认为,旅游产品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核心产品,即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效用,主要表现为旅游吸引物的功能;二是形式产品,即以旅游设施和旅游路线为综合形态的“实物”;三是延伸产品,即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和旅行便利。这三种旅游产品共同组成整体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内涵丰富,类型结构上,由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等构成;内容结构上,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组成;要素构成上,由食、宿、行、游、购、娱等多项旅游产品构成;空间结构上,由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在空间地域的组合构成。[17]

目前海南影视旅游品牌效应明显,但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核心产品主要还是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主,海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产品,贬谪文化产品等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在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中,便捷的机场,环岛高速等为游客提供了交通便利,旅行社也设计了一些相应的旅游路线,但是,海南还有相当一部分景点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相应的服务措施不到位;很多旅游产品停留在参观游览的层次,表演式展示、参与互动式的产品比较少。游客慕名而来,但并没有享受到想象中的那种体验,因此旅游时间短,旅游消费自然也低。

三、 海南影视旅游的发展策略

根据目前海南省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RMP分析,海南发展影视旅游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海南发展影视旅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在影视旅游资源方面,要做好影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影视旅游资源整合、影视旅游资源创新三个方面。

海南有着优秀的影视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有的被很好地利用和开发,但很多影视旅游资源并未被人所了解。因此,海南发展影视旅游,要做好影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影视旅游资源整合、影视旅游资源创新。首先要统计、整合海南省优秀的影视旅游资源,将海南省的影视历史、经典外景地等进行登记保护,同时加以标示说明,而不能与一般景观混为一谈。在所有影视旅游资源中,经典外景地――如海南2015十大最佳电影拍摄取景地、冯小刚电影公社等,要加以重点利用;而电影节、电视节等活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资源创新方面,重点挖掘新海岛形象――除了在影视作品出镜较多的机场、天涯海角、亚龙湾、海边外,要积极突出黎苗文化、海岛历史、南洋、海岛美食、山地景观、热带植物、D家文化、服务形象、农作物(果园咖啡茶)生态环保、体育赛事(帆船、自行车、高尔夫、丝绸之路模特赛、游艇)等其他海岛旅游要素。

(二)在影视旅游市场方面,要细分市场,做好营销策略。

根据我国市场特点,具有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是业内发展趋势。按照加拿大学者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18]“海南四处被大海包围,像颗贝壳中的珍珠。她的人文、气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中国只有这样一个海南,比起国际上某些公认的度假胜地,海南有过之而无不及。”[19]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与地理区位优势,使得它在影视旅游市场上的潜力极大。按照“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海南省要合理规划影视旅游生命周期。首先要细分市场,按照人口特征、地理特征、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来做好市场调查,把握市场特征,认识自身的资源潜力与制约因素,做好市场的客观定位,适时调整产品组合;其次,做好影视旅游的营销策略,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是基于对娱乐、实现梦想以及参与的愿望,而愿望却可能是由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和杂志等非旅游因素构成的。海南省在影视旅游的营销方面,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特征,目标市场,旅游者需求,旅游地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可以借鉴影视主题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主题公园。《红楼梦》就有在海南取景,但是这个景点在游客中知名度很小。投资者就可以在尖峰岭建立主题公园,利用《红楼梦》的知名度来吸引游客。

(三)在影视旅游的产品方面,要注重产品的多样化,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海南影视旅游的品牌形象。

旅游吸引物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形成。海南影视旅游资源分布具有集中与分散并存且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海口及三亚作为海南两大重点城市,聚集了种类丰富且质量较好的影视旅游资源,其中三亚的酒店、度假区、景区等,闻名中外;海口作为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对于三亚而言,其景观景点及度假区数量较少,但资源的综合性较强,尤其是一些节日赛事,冯小刚电影公社,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环球100”电影主题公园,据悉,2017年、2018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美电影节已签约落户海口长影“环球100”。因此,海南省在影视旅游产品方面,可以开发新的影视旅游专线,譬如,民族文化影视旅游专线,贬谪文化影视旅游专线,宗教文化影视旅游专线等等;重视影视主题酒店和餐厅、影视情节的重现等;在节日赛事方面,也要大力开发相应的延伸产品,譬如让游客参与和明星的互动等等。由于影视旅游是以影片拍摄、制作全过程以及与影片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行者在游览过程中,耗费一定时间、精力,满足自己求新、好奇的心理,影视旅游意义的本身就在于体验与感受。因此,海南省在影视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要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注重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四)行政部门政策指导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于许多行业部门的综合产业,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对其影响极大。海南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促进海南省影视旅游的发展:一是政策支持。出台促进影视业发展的优惠措施,如增加对影视产业的财政支持,鼓励影视投资等,同时积极营造交通便利,环境宽松的影视拍摄条件,吸引影响力大的影视剧来海南拍摄。二是要积极支持打造本土的影视文化创作队伍,进行影视剧对于海南省旅游经济影响的数据统计、分析与总结,形成海南省影视旅游开发、发展的远景规划,努力将海南的影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在交流和合作方面提供支持,例如吸引国际先进的影视旅游企业与海南本土企业合作,大力支持举办影视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四是政府还应加强旅游要素建设,完善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利用环岛高速、机场等,大力构建海南与主要客源市场便捷的黄金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游客进入海南的便捷性,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舒适便捷的交通服务,为影视向旅游延伸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美)Riley・R VanDoren.CS Movies as tourism promption A pulfactor in push location [J].Tourism Management,1992,

13(3):267-274.

[2]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77.

[3]王红,吴鸿,商利梅.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08(12):70.

[4]吴金梅,宋子千.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1(6):31-32.

[5]赵蕾,黄猛.影视旅游的五种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6-06-05.

[6]海口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89:195.

[7]符攀婵.海南电影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6.

[8]王红,吴鸿,商利梅.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08(12):70.

[9][10]海南发展影视旅游之辩与变[N].海南日报,2014-04-12.

[11]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77.

[12]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海南日报,2011-03-03.

[13]在海口铸造国际级电影产业园[N].海南日报,2010-12-23.

[14][15]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104.

[1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09-314.

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广西;电影产业;SWOT分析;对策

数十年来,广西电影人勇于探索,培养了大批影视人才,创作了一批经典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谱写了“首创中国探索片”和“养育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精彩篇章,打响了广西的文化品牌。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广西电影陷入了发展困境。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突飞猛进,在这一背景下,广西电影能否重现昨日辉煌?本文采取SWOT分析法,一一厘清广西电影发展的内部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分析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广西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

广西电影发展的SWOT分析

(一)广西电影发展的优势

1.曾经辉煌的“广西现象”

引领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五代导演”,与广西息息相关。1982年,广西电影制片厂迎来了张艺谋、张军钊、何群和肖风四位北影毕业生,次年,由他们四人拍摄的《一个和八个》震动影坛。刚刚毕业就独立拍片,这在全国电影界前所未有。1984年,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惊艳亮相,影片在摄影、造型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在美学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面对全国电影娱乐片大潮,广西电影制片厂则摸索出“喜剧片、探索片、重大题材”三种类型片,通过喜剧片的盈利来支撑探索片、重大题材片的发展,产生了一批艺术质量高、市场反馈好的影片,形成全国瞩目的“广西现象”。

2.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

首先是题材优势。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几十万年以前,人类就在八桂大地上繁衍生息。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开凿灵渠,进一步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的融合。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与地理,形成了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表现在遍及八桂大地的民俗、民风、文物、古迹中。广西还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如太平天国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涌现了洪秀全、冯子材、刘永福等一批杰出人物。上世纪20年代末,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广西领导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义。这些为电影拍摄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其次是编剧优势。广西有一个优秀的作家群体,近年来,他们与影视结合紧密,已成为圈内争抢的“电影资源”。如东西多部作品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李冯为张艺谋编剧《英雄》《十面埋伏》,鬼子编剧电影《幸福时光》,凡一平创作了电影《寻枪》《理发师》,等等。

3.得天独厚的地域风貌

广西地域风貌得天独厚,其中,有“碧莲玉笋世界”的峰林景观,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岩溶洞穴,有林木葱郁、心旷神怡的山地景观,有湖光山色、表里澄澈的河湖水景,有飞流直下、沾衣欲湿的瀑布景观,有微风细浪、阳光明媚的滨海景观。此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这些独特的地域风貌为电影拍摄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外景资源。

4.量身定做的传播平台

2010年3月,广西科教频道正式试播。该频道是批准由广西电影制片厂经营管理,是广西针对影视业出台的一项长效扶持办法。频道将科教和电影进行有机串联,拥有五大电影版块,已跻身“全国电影频道联盟”成员。这对于实现本土影视制片业与电视媒体资源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的影视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5.及时出台的政策扶持

为了扶持电影发展,广西于2010年制定了《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形成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生产格局;建立广西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影片的拍摄和对获重大奖项影片的奖励;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国有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等等。

(二)广西电影发展的劣势

在全面分析广西电影产业存在上述优势的同时,笔者也发现,广西电影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劣势和问题。

1.制作机构实力弱小

近年来,作为广西电影生产主体的广西电影制片厂,被列为国家广电总局重点联系和扶持的试点单位,以改革激活生产能力,积极筹集资金,进行多种产业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与外地实力雄厚的电影制作机构相比,广西电影厂还明显存在较大的差距。

新世纪以来,民营影视公司开始进入广西影视剧的创作。2004年,广西影视制作机构为44家,其中民营23家;2005年,这类机构就增加了13家,全部是民营影视公司;2006年,广西已有69家影视制作机构,其中有53家民营公司,所占比例超过70%……然而,目前这些民营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业规模小,自主制作能力弱,不利于广西电影做大做强。

2.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近年来,我国电影专业人才数量与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存在失衡现象。首先是人才匮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电影专业高校毕业生不过千余人,远远满足不了电影产业发展需要。其次是结构失调,一方面,低端人才过剩,另一方面富于艺术创新和善于经营的高端人才短缺。而对于偏远的广西,专业电影人才更是捉襟见肘,特别是电影专业技术、电影艺术创作、电影院线管理、电影经营策划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很多制作机构对电影产业中创作、运作的规律缺乏专业水准,严重制约了广西电影的发展。

3.正规融资渠道缺乏

资金不足,是影响广西电影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诚然,市场上向来不缺乏资金,真正缺乏的是电影投资的正规渠道和平台。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影视公司寻求资金,往往是带着剧本四处“化缘”,而民营企业要投资影视,一般都是私下联系导演或影视机构,双方缺乏正规的交流渠道。由于影视市场尚不规范,资金的流入不畅,从而制约电影制作的良性发展。

(三)广西电影发展的机会

1.国内电影市场不断增长

近年来,中国电影增长迅猛,2008年票房收入达到43亿元,2009年票房收入达到62亿,2010年票房收入达到102亿!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已占到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5%,而且有望在未来三年增长到10%,届时中国即将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巨大的需求市场,对于广西电影的发展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2.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合作平台

由于人文相通、地缘相近,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双方影视交流态势喜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进口的国外电视剧中,来自东盟的作品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每年也有不少东盟的演艺人员来华参与影视节目的制作。同时,东盟各国也成为中国电视作品的重要市场。可以说,中国和东盟双方影视产业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交流的“桥头堡”,从经济版图的边缘走向了中心,这给广西影视文化带来了绝好的发展机遇。定期举办的“中国―东盟影视论坛”,更是吸引了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影视文化部门高层、学者、企业家参加,为电影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四)广西电影发展的威胁

广西电影发展面临的威胁,主要源于外部的竞争压力。当前的中国电影,正处于“最好和最坏的时代”,一边是票房不断攀升,大片纷纷涌现;另一边是小片生存举步维艰。据报道,2010年全国拍摄的影片一共有600多部,但其中进入院线上映的只有120部左右,也就是说,有80%的电影拍完就束之高阁了。而力量相对薄弱的广西影视企业,在电影产业上更缺乏与区外大型制作企业竞争的能力。此外,广西本土的制作机构数量不断增长,彼此之间对资源的争夺进一步凸显,若不加强合作与整合,也将威胁广西电影的健康发展。

广西电影发展的对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西电影发展前景看好,而要驶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则必须正视问题,勇敢接受挑战。

(一)解放思想,大胆开拓

广西电影当年能在全国经济文化的“边地”异军突起,今天看来,最宝贵的遗产可以归结为锐意进取,敢闯敢干。多年后,张艺谋总结起在广西的成长经历时,仍充满深情地说,“广西电影厂领导的观念非常解放……打破常规,破格使用,放手让我们探索实践……没有广西厂的放手,我们出不来!”思想解放所产生的能量是无与伦比的,广西电影要从困境中重新崛起,则必须重拾当年的宝贵经验――解放思想,大胆开拓!

(二)走规范化、专业化之路

要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首先要争取融资渠道多元化,构建以民营资本为主体、以国有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其次,要建立规范化的融资渠道。近两年国内电影产业骤然升温,华谊兄弟、浙江华策影视纷纷上市,此外,小马奔腾、光线传媒等也加快登陆资本市场的步伐。问鼎资本市场,有助于广西电影产业驶上规范化发展轨道。另一问题是,提高电影制作营销的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为此,广西要加强电影创作、制作、经营管理和发行营销等四个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三)加强整合,打造龙头企业

要振兴广西电影,还得靠有实力的影视制作机构。今天广西的电影制作机构越来越多,但真正能独立运作拍摄电影的却屈指可数,因此必须走联合之路。同时,在市场条件下,广西电影制片厂已经失去了计划经济下完全垄断的优势,这就要求其立足市场需求,合理配置产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动企业发展上规模。

(四)打造精品电影

占领市场的前提是要打造精品电影。换言之,广西电影要重新在市场上获得应有的位置,则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打造有内涵、有品位、多类型的好产品。如前所述,广西具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和独特的地域风貌,这为打造精品电影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为此,广西每年可计划推出数部既有口碑又有票房的电影精品,借此重新打响广西的文化品牌。

(五)打好“东盟”这张牌

面对机遇,广西要充分打好“东盟”这张牌,搭建国际区域影视交流平台。广西是许多制片人青睐的外景地,但当地迄今为止还没有知名的影视基地。借助中国―东东盟博览会这股东风,广西可以打造“中国―东盟影视文化城”,提供一个电影拍摄与制作的好基地,同时通过挖掘东盟与广西的历史、文化,形成新的文化旅游景点,提供一个好的旅游、休闲去处。

[参考文献]

[1] 章柏青.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 孙鹏远.广西电影的“繁荣”与“窘境”[N].南国早报,2011-03-13.

[3] 蒋锦璐.民营影视公司 行走在爱与痛的边缘[N].广西日报,2006-12-28.

[4] 广西影视产业发展近况及热点问题分析[OL].省略/,2006-12-18.

[5] 黄伟林.广西电影――当代中国电影的新起点[N].广西日报,2009-09-03.

[6] 刘晓莉.东盟已成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OL].新华网,2009-10-24.

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测科学;ETS:ARIMA;通径分析;电力需求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21(2015)01-0164-09

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随之加快。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支柱型产业。充足的电力生产和供应能够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整体的进步提供决定性的条件,同时电力供给不足将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作为能源生产大国和重要的能源输出地,为保证经济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能源的科学开发力度,加大能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能源等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与转化不仅为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为世界的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电力行业更是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但是经济发展过快的同时导致对电力需求的日趋加大,电力供应出现了紧张的局势。我国2002年曾出现过大范围缺电,2004年缺电的省份曾达24个。中国从2003年开始就面临比较严重的电力短缺问题。因此,如何保证电力供应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在现阶段,我国市场机制发展仍然不健全,高速度经济发展很可能带来周期性的电力短缺。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以及相关能源政策的制定,电力消费需求的分析及预测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1 文献综述

截止目前,国内外对能源需求的研究文献相对丰富,对电力需求的分析及预测也是屡见不鲜。能源需求问题越来越多地吸引到了科研工作者的目光。就相关的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与层次对电力需求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电力需求的驱动因素:在驱动因素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能源的需求量与经济增长、人口数量、经济结构等因素有关。Kraft通过对美国GNP与电力小芬的关系研究,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发现GNP到电力的单向因果关系。Silk和Joutz利用协整的方法对美国居民电力消费的研究及需求预测,也发现了GDP与电力需求有关。Thoma对美国的经济产出和电力消费分部门进行了实证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增长能够引起电力消费的变化。Steenhof PA,Fulton W在研究中国的电力需求和供给决策的驱动力方面认为该框架包括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驱动力,包括那些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即经济增长,结构,能源效率,城市化,人均收入的变化,电力供应等。林伯强针对中国电力消费的研究中利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与电力消费三要素的生产函数,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且互为因果关系。王海鹏等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研究了我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别描述了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2)电力需求的预测方法:在研究电力需求所用方法上,朱忠烈、杨宗麟等按照电力需求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总结预测方法总体分为三种:经典电力需求预测方法、传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及现代电力需求预测方法。经典电力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单耗法、弹性系数法、负荷密度法与分部门法等。传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平滑法、回归模型法、趋势外推法与相关分析法。现代电力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灰色预测法、神经网络预测法、小波分析法、模糊预测法、状态空间与卡尔曼滤波及优化组合预测法。同时随着智能算法的不断发展,预测方法从传统的时间序列平滑法、回归模型法、趋势外推法与相关分析法发展到现在的模糊集、粗糙集、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等智能化方法已被广泛引入到能源预测中。例如Yukun Bao提出了一种新颖的multiple-step-ahead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采用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M-SVR)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预测策略。

其中被广泛应用的自回归(AR)、移动平均(MR)、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自回归整体移动平均(ARIMA)和一般指数平滑等各类方法被学术界成功的接受。协整检验中包括的标准Granger因果检验和极大似然法检验以及单位根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ECM)在研究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应用最多。Badri MA,Al-Mutawa A,Davis D,Davis D开发了以变化的时间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集成数据管理、模型基础管理、仿真、图形显示、统计分析,为阿联酋提供了用电高峰负荷的近最优的预测模型。模型基础包括各种时间序列技术,如指数平滑法、Box-Jenkins法(利用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偏相关函数的特征,采用AR、MA和ARMA三种模型对时间序列进行建模识别)、动态回归。Zachariadis T,Pash-ourtidou N研究了塞浦路斯住宅和服务业的电力消耗与收入、价格和天气的关系。利用时间序列技术,进行是否存在结构性水平突变的单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Saab S,Badr E,Nasr G使用AR(1)和有限脉冲响应滤波(a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lter)的混合模型预测黎巴嫩的电力需求,该混合模型比自回归模型和ARIMA模型有更高的精度。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电力需求的研究已经相对深入,但是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因素的选取还存在一定区别。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拥有世界第一大的人口,第二大规模的经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脚步正迅速加快。而以往的研究中通常都只是考虑了传统因素,如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等,只有极少的文献将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纳入影响因素的考虑范围。何晓萍等在林伯强提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能源需求的刚性问题及林伯强对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影响能源需求的理论逻辑讨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和总结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因素在中国电力需求中的重要性,首次将这两个因素同时作为重要的控制变量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进行了预测,并分析比较了主要的结果。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少。“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截止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2.57%,比上年年末提高1.3%。可见,在工业化加快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化。所以,本文在研究电力需求分析和预测时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前提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供相对有效的政策建议。

在建模策略上,现有研究多采用的是直接建模。在针对一个地区的电力需求做分析和预测时,国内外使用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单耗法、弹性系数法等直接建模较为常见。同时克强指数也指出,电力消耗与经济变量间具有直接相关性。所以本文将从两个维度,分别采用时间序列单因素分析和情景预测多因素分析进行直接建模。通过对1995年至2010年间我国电力相关数据的收集处理,在模型选择的基础上通过ETS和ARIMA模型进行单变量分析预测,然后再通过通径分析方法筛选电力需求的核心影响因素,通过情景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预测。通过两类模型、三种形式来分析预测我国的电力需求情况。

2 模型构建

2.1 单变量预测

在单变量预测方面主要是时间序列预测,时间序列预测用的最多的是平滑预测模型和ARIMA预测模型,历史上有大量关于这些模型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并仍在被不断的改进。平滑预测模型是在移动平均的预测方法上发展起来的,较之移动平均法有所改进,主要是利用平滑系数来进行移动平均预测,最早且应用最多的平滑预测模型是HW(Holt-Winters,简记HW)模型。而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Average Model,简记ARIMA)模型在经济预测过程中既考虑了经济现象在时间序列上的依存性,又考虑了随机波动的干扰性,对于经济运行短期趋势的预测准确率较高。虽然有很多近期文献中的证据表明简单模型如Holt-Winter执行效果同样或者好于复杂的模型,但是Lisa Bianchi,Jeffrey Jarrett,R.ChoudaryHanumara基于对电话营销中心的被叫通话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了加法和乘法版本的HW呈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模型与Box-Jenkins(ARIMA)模型,发现ARIMA模型表现的更好。为对比分析效果,本文分别选取ETS(指数平滑技术)和ARIMA模型对我国电力需求量做单变量预测。

ETS(指数平滑技术)虽然在1950s年代就已经出现并开始应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开始成熟,但是在不同模型间进行选择以获取所需的“最优”模型直到近年才有所发展,Hyndman et a1.对指数平滑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分为15种情况,具体见表1。

指数平滑(Exponential Smoothing)模型ETS(Error, Trend,Seasonal)中的三项分别表示误差项、趋势项及季节项三种成分,其中,(Trend,Seasonal)的组合有表1中所列15种组合。残差项分为迭加形式和相乘形式,若假定yt=μt+εt,则为加法误差(additive errors)模型,若假定yt=μt(l+εt),则为乘法误差模型。故在考虑不同误差形式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述15种模型扩展为30种。仅以预测的结果来看,残差项取加法形式或乘法形式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样本数据下,不同的残差形式却各有优劣。因为涉及被0除的问题,因此在选择不同的残差项加乘形式、趋势项加乘形式、季节项加乘形式的组合时要相当谨慎。在样本均为严格正时,取残差乘法形式是非常有优势的;但在样本有零值或负值时,乘法形式的模型将不再适用。针对电力消费量,在30种ETS模型及上百种ARIMA模型的计算结果下(R的FORECAST程序包),通过信息准则(AIC,BIC,AICc)的选择及预测精度的比较,最终模型选择结果及精度统计结果如表2。ETS模型及ARIMA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见表3、表4。

经过推导,本文的指数平滑估计电力需求量ETS(M,A,N)模型具体形式如下:其中,It表示时间t时的截距项,bt表示时间t时的斜率,a,β为常数值。

表5及图1给出了电力需求量的预测结果,在进行模型选择的时候,根据预测精度对模型进行了比较和筛选,ETS的预测结果和ARIMA的预测结果十分接近。按照两种预测结果,全国电力需求量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46835亿KW/h和51740亿KW/h左右,这与2011年和2012年实际的电力消耗量46928亿KW/h和49591亿KW/h差距很小,说明两种预测方法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我国电力需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理论上来说ARIMA模型更适合具有周期性的年度数据预测,而ETS模型能更好的对非平稳性及非线性特征的数据进行预测。由表2可见,变量数据具有非平稳性,同时不具有周期性,这说明电力需求量趋势特征更为显著,ETS模型的预测结果可能更加准确。另外2012年实际的电力需求数据大于ETS和ARIMA的预测值,对这种发展潜力巨大、发展速度极快的行业来说,实际需求或消费数据高于规划值是合理的。

但是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电力需求更加旺盛。这些新的情况或者新的发展阶段肯定会对电力需求的变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就是说简单的通过单变量历史值进行趋势预测是不全面的。因为这种预测是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的历史记忆性规则下得到的。实际中,正是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存在,才使得预测成为难度较大并获得广泛关注的一门科学。因此,基于对未来不确定情景的假定,对目标变量进行预测成为很多著名研究机构及政府机构做决策的基础。本文也将利用情景分析来对电力消费需求进行预测,从多因素的维度分析电力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再进一步通过通径分析方法筛选出核心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电力需求预测。

2.2 多变量预测

如果要利用多变量技术来预测电力需求量,就必须获得这些核心影响因素的未来预期值,文献中使用较多的是利用情景分析法来给出未来的情景假设下的自变量预测值,然后代入模型以获得因变量的预测值。在情景分析中最重要的是自变量的基准情景,然后在合理浮动的基础上给出好或差的情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涉及到技术的预测都很难把握未来的走向,虽然知识、信息是一个渐变的积累过程,但技术的创新很可能是一种离散形式的突变,基准情景下预测值的上下区间浮动很难反映预估变量的未来变化。因此本文只给出基准情景,而不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种情景下的预估。

2.2.1 核心影响因素筛选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可知影响电力需求量的因素很多,涉及各个方面,而且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复杂。所以,本文基于文献综述提及的国内外研究并根据我国自身的发展特征以及本文的研究重点,将分别从需求和供给、替代能源、成本因素和国家政策等角度综合考虑选取如下影响因素:

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电力及能源研究的文献中,国内生产总值是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常使用的解释变量,也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影响电力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并且这两个变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林伯强在电力消费和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中证明了这一经验假设。研究证明了在GDP与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工业化水平:从宏观的角度,我国目前正处于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耗电量一直是电力消费中主要部分,也是最大部分。近年来,工业耗电量一直占全国总耗电量的70%,工业化的加快也促使电力消费的大幅度增长。我国目前正处与发展阶段,工业化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标志,吴玉鸣、李建霞的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的增加,是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电力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以第二产业的产值占GDP比重作为衡量指标。

城镇化水平: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城镇化的加快推动的是相应的基础设施、交通住房体系的建设,从而导致的就是高耗能的工业、建筑业的发展,使得居民用电量增加。Reinhard Madlener研究发现2011年间城市消耗了世界上75%的资源,并得出世界上不同城市机制、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其能源需求都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上升这一重要结论。因此本文假设城镇化率与电力需求呈正相关,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表示城市化率。

电价:价格是影响需求和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随之电价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电价水平对电力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用电价格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农村居民的用电量,但是一些工业用电大户对电价的承受还是相对较低。中国能源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电价仍由行政制定,电价水平多年不变。因此,直接采用电价较难反映它对电力需求的影响,燃料价格较早地实现了市场化定价机制,再考虑到中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所以本模型选择燃料零售价格指数作为电力价格指标,假定价格上升会降低电力需求。

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样本区间选取1995~2010年。对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处理,取对数后的数据更加平滑,消除异方差,同时可以将数据间的非线性关系(幂函数及指数函数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

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范文第4篇

>> 俄罗斯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俄罗斯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俄罗斯网络数字化产业发展现状 俄罗斯电信产业现状及走势 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俄罗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俄罗斯促进民用航空业战略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郑州发展创意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对策 俄罗斯酒店业的发展与现状 浅析俄罗斯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俄罗斯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湖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前景分析 俄罗斯家电市场发展现状及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启示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及英文出版材料:Zelentsova e,加利福尼亚.创意产业。俄罗斯的概况[电子资源]/莫斯科创意产业局;俄罗斯和东欧研究所。赫尔辛基:创意罗盘项目,2011年出版,56页。

[2]2008年创意经济报告:挑战评估创意经济走向及作出明智的决策[电子资源]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2008年。网址:http:///en/docs/ditc20082cer_en.pdf。 2010年创意经济报告:创意经济:一个可行的发展方案[电子资源]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2010年。网址:http:///en/docs/ditctab20103_en.pdf。

[3]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其顿,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克兰。

[4]俄罗斯在2005年经济转型期出口份额:音乐50.86%、影视制作70.49%;设计:图形及建筑设计38.2%、时尚25.94%、玻璃艺术28.16%、室内艺术21.6%、珠宝首饰61.01%、玩具18.03%;新媒体:视频游戏33.45%、在线影音下载85.16%;视觉艺术:绘画0.62%、摄影21.91%、雕塑87.38%、古董0.0%。

[5]俄罗斯在2005年经济转型期进口份额:音乐22.08%、影视制作16.13%;设计:图形及建筑设计33.40%、时尚49.86%、玻璃艺术58.33%、室内艺术5.13%、珠宝首饰12.42%、玩具63.58%;新媒体:视频游戏47.72%、在线影音下载14.5%,视觉艺术:绘画61.78%、摄影34.14%、雕塑53.75%、古董82.16%。

[6]影视制作占视听艺术出口总量的1.11%,进口总量的1.17%。

[7]参见:Zelentsova.梅尔维尔.文化政策和文化经济:建立区域战略经济。2010年。

[8]同上。

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旅游电子商务;问题;发展策略

本课题由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电子商务和旅游业成为新世纪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并深入到旅游相关产业,旅游电子商务的产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川景区面对国内外著名景区的激烈竞争,积极开展旅游电子商务。本论文重点在提出适合四川景区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一、四川旅游景区概况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有230多个国家A级景区,其中著名的六大国家5A级景区: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峨眉山景区、乐山大佛风景区、九寨沟景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至2013年,旅游人次分别为3.52亿、4.43亿、4.92亿;旅游收入分别为2449.2亿元、3280.3亿元、3877.4亿元,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笔者认为四川旅游业发展态势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四川省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

二、四川景区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四川六大5A级景区的官方网站和网络营销状况分析,发现四川景区在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网站功能发挥不充分,网站资源浪费,网站有空置区;欠缺有力的网络营销及网络推广;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等。

三、四川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四川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有利于深处西部地区的四川通过电子商务信息手段持续健康发展旅游业。

(一)完善景区网站

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四川旅游景区需借鉴已有成功的网站,完善网站设计。建立引领页,提升网速;网站下方设立网站点击量统计,分析游客的点击情况;充实网站内容,充分利用网站资源,杜绝网站空置区和重复内容;完善实时交流功能,如设QQ、旺旺、微博等在线服务,引入手机客户端,便于游客实时了解景区情况等。

(二)营销与推广

1、传统营销,以特色营销服务为中心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但仅停留在游客参观欣赏的层面,游客参与度低。四川景区应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强化景区个性化服务,调动游客积极性,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创造更多“回头客”,达到口碑营销的效果。

2、网络营销方式

(1)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

笔者认为四川景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单独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和网络营销团队,便于景区的营销与推广。整合四川旅游产品,减少单个景区的营销费用,实现景区信息化管理,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优化搜索引擎

“得搜索引擎者得天下”,搜索引擎是游客寻找网站和进入网站的主要方式。四川景区可利用百度、搜狗或谷歌等网站推广,不断更新网站内容,参与关键字广告排名,通过网站排名靠前获取网站的较高点击率。由于谷歌和百度更新和收录快,笔者建议四川景区选择在谷歌和百度搜索引擎上优化,利用高网络广告覆盖率,吸引国内外游客。

(3)微博、微信营销

微博、微信营销成为时下新兴的营销方式。四川景区选择在新浪、腾讯、搜狐等平台上注册微博、微信账户,在官网下方链接各个微博账号,电子商务营销人员用简短内容更新景区动态,与网民互动,解答游客的问题,达到被转载、被推广的效果。

(4)微电影和视频营销

景区通过与电影故事情节巧妙结合,用视听效果与观众情感交流,激发观众旅游动机。拍摄集合四川著名景区的如《爱在四川》等微电影,对微电影作进一步的视频营销,在优酷、百度、腾讯等视频网站上微电影或景区相关视频。

(5)社区营销

在人人网、天涯社区等游客量较多的社区网站加好友,发挥论坛和旅游贴吧的宣传与交流作用。营销人员需要时常管理论坛的内容,及时对游客的不满做好公关策略,消除负面影响。

四川旅游景区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整合社区、微博、微电影、视频营销,将有关景区的微电影或视频放在视频网站和社区网站做进一步营销推广。

(6)事件营销

策划与景区相关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唤起全国媒体和游客的兴趣与关注,树立四川旅游的品牌形象,利用事件的后续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加网站的点击率,吸引潜在的国内外游客,提高游客量。

3、“4PS”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根据四川各景区的资源特色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在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经营。峨眉山的佛教、青城山的道教、北川的大爱文化等都具有独特性,可深挖掘其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四川旅游资源。

(2)价格策略。在网站上产品的价格,帮助游客做好预算,做好网上预订门票、酒店等攻略。

(3)促销策略。网站上开展秒杀、团购、打折等活动,在央视旅游电视台、旅游杂志等媒体上做广告宣传,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有机结合,吸引境内外游客,提高旅游收入。

(4)渠道策略。根据市场细分将游客分为城市工薪阶层、学生、离退休职工和入境游客等,针对不同市场对同一景区不同旅游产品营销,满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游客多样化需求。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川景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涉及网站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电子商务知识、熟练的旅游专业知识及市场营销等知识。随着互联网信息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四川景区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旅游企业员工必须不断学习并掌握电子商务运作方法,运用电子商务处理旅游业务和管理景区的能力。培养既懂电子商务又懂旅游业务还懂营销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四川景区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必然选择。对此,需要四川旅游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或依托四川高校大力培养适应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通过完善景区网站,使其功能完备且操作简单,注重网络营销与推广,增加四川旅游景区的知名度,重视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推动四川旅游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未来,四川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将随着时代的潮流向移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2]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http:///

[3]北川羌城旅游区官网http:///

[4]九寨沟官方网站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