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科技化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化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化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化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人才;地位;思路

中图分类号:C96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1)10―0123―02

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期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农业科技预期发展目标的一项动态管理。农业科技管理是一项规范性强、工作量大、知识面广的工作,人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作为整合科技智力资源的主体,科技管理人才在领导、组织和管理科技工作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支队伍建设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科技队伍的活力和科技使命的实现。

1 优秀科研管理人才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科技管理是由多要素、多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对科技管理工作起着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作用。如何选择和培养高层次的农业科技管理人才是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理论所蕴藏的哲学内涵。经过高度的抽象和概括而总结出来的内在和本质的特征,作为人们行动的出发点和活动方式的基础。指导着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了人在社会诸多要素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农业科技管理人才,调动广大科技管理人才的创新积极性是新时期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1.1 优秀管理人才是开展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开展农业科技管理工作,首先要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则要重视管理人员的价值,通过培育和升华人的主体精神,增强人的自主、自强、自立、自觉、自尊的独立意识和责任心,真正让他们做到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事业和人生,这样他们就会发挥最大的潜力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随之带来农业科技管理效益的提高和科技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1.2 优秀管理人才是做好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信息时代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从事管理人员的素质。信息时代,科技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管理手段也逐步更新,这就要求首先要选好科技管理人员。为了更好地把科研管理工作搞好,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和教育,优化知识结构,使管理人员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拓展工作新视野。只有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1.3 优秀管理人才是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管理要创新,根本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使其具有独到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魄力。科技管理人员的创造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比例,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较大的成果。只有培养出一支高素质、肯钻研、勇于进取的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才能全面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步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层次的良性环境中。真正发挥管理在科研工作中的保障、服务和促进作用。

2 培养优秀农业科研管理人才的思路

在新形势下随着农业科技工作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得农业科技管理面临极强的专业性,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培养新型高层次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发展已迫在眉睫。

2.1 基本素质要全面化

培养科技管理人员对信息高度的敏感性、较强的分析整合及利用能力,在探索和判断问题时头脑冷静、思想敏锐、积极果断,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6]。同时要培养科技管理人员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够把握全局、独挡一面,具有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和社会沟通能力等。管理人员良好的基本素质是农业科技管理成功的重要保证,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将使得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2.2 掌握知识要综合化

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对课题立题的先进性、创新性进行准确地判断,对课题涉及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查,对课题组的工作基础和必备条件进行核实,对课题实施的进展和困难进行监督和帮助,对课题的结论和成果进行鉴定和评估。因此,农业科技管理人员既要做通才,又要做专才。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横向性和综合性,要管理好专业科学,首先必须懂得专业科学,除了要了解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和发展动态外,还要掌握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相关的国家科技政策和法规,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电算能力。科技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综合知识,才能正确把握科研资金投向,避免重复性或者低水平研究,正确理解科研人员的意图和科研思路。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管理的作用。

2.3 管理目标要产业化

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项目申请、实施、协调、检查、总结、验收、鉴定、成果转化推广和产业化、科技决策咨询等方面,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做好农业科技管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农业科技管理的最终目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目前只有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大多数科技成果还停留在试验样品的初级阶段,这与发达国家70%-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差较大。因此从科技管理人手,以农业科技管理创新理念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务之急。科研只有适应和满足产业需求。解决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才有研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据此,科技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生产和产业的需求问题,根据产业需求不断调整研发方向、突出重点,切实做好服务。

农业科技化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发展途径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应用技术研究和作物育种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基层院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强所,需要“战略”定位研究。

1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

1.1 科研层次的基础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农科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加强基层农科院建设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的重要基础。把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和支持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农业均等化、永续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 组织宗旨的公益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着很强的非营利性。这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基层农业科研组织,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构件,是维护国民经济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繁荣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强化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坚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是深化改革的主线,政府投入是保证公益性的前提条件,发展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1.3 科研对象的地域性 农业科研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科研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要受气候、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生产措施、技术手段、操作程序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的大国,建设农业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基层院所的参与。

1.4 学科专业的应用性 基层农业科研是以区域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背景,以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针对农业生产中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有着提升地方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作用。研发地域性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策略和优势。

1.5 科研周期的长期性 农业科研是一个长期投人、延伸发展、递次创新、渐进积累的过程。动物和植物育种研究,除了受动物和植物生命周期、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经过多代的遗传、筛选、培育,才能育出新品种,须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1.6 科研过程的风险性 农业科研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发明创造难,周期长、风险多;科技应用难,不仅受到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的制约,还受地域、市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引导。基层农业科研事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国家应该把统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2 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角色,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三者的作用是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技术创造、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是有机链接且不可或缺的。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发明创造的主力,以产业技术提升作为标杆,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是以产业发展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创新投入决策和收益管理方面,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技术发明和创造方面,科研单位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管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资金、技术装备资金、市场开拓资金等许多类别的资金,科技研发资金只能投入具有技术创造能力的科研单位,不能投向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者和受益者,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商业利益,向国家交税,国家通过税收在国民收人再分配中给科研单位研发经费,进一步从事技术创造,向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如果企业吸纳了国家的研发经费,就减少了科研单位的经费,一方面,造成企业之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消耗了科技资源。

2.1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 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必须由企业、工厂、农场等独立的生产单位吸纳和承接,实施技术的转移,使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收益的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是要素组合。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创新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提出,创新的最终目标不是“创造新的东西”,而是让新东西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企业是科技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

主体。

2.2 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似乎认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东西”,混淆了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体,企业是基于发现和发明的新产品生产营销的机构,是科技创新投资和回报的主体。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技术,创造产品。科技创新是有特殊内涵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科学是“发现”原理和规律,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用的英文单词是discovery;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样做(how)”,英文单词是invention(发明)和creation(创造)。目前,农业企业自有科技研发队伍的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承担科技创新任务,技术产品的产生多数起源于科研单位。综上所述,便可明晰“主体一主力一主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

主人。

2.3 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不可分割关系决定了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并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螺旋式上升。除了新诞生的技术之外,其实大量的技术是在现有元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的本质内涵就是一种方法、流程、装置。同时,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具有不同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把产品制造出来,这个产品制造的背后是制造和装配过程知识的显性化、结构化、标准化的工业核心技术,是“方法一流程一装置”的具体体现,科学是人类共享的东西,而技术则是专利的,在科学向技术转

化的过程中,把科学知识传播到企业,应该是公益包容的。在技术形成产品的过程中,将形成专利,科学家和工程师创造的专利,必须通过企业的投资转化成产品,从而获得收益,具有排他性。作为技术创造的科研单位和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企业,应该协调好关系,各司其职。国家的科技资源必须定向地投向与企业联合进行特定目标研发的科研单位,确定好创 新过程的组合关系,科研单位为企业进行技术难题的研发,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的技术创造的组合,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波,庄忠钦,苏 晖,杨 扬.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05):6-11.

农业科技化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推动力。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增收增效"促进,三农-发展,就必须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农村及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30%~40%,与发达国家的65%~85%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技传播是关键因素。

1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有效应用率低且呈地区性失衡。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矛盾突出,虽然农业科技成果产量较多,但应用于现实生产并获经济效益的成果屈指可数,主要是因农业科技成果在整体结构分布方面欠缺合理性,在生产前后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农业科技成果存在地区性不平衡现象,东部区域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较多但低水平重复问题严重,而西部区域成果数量少,无法为农业改造工作提供有利技术支持。

(2)缺乏科学而完善的沟通传递机制。我国农业从业者非常多,且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农业科技成果必须要通过相应的形式走出实验室,投入到生产实践中,方便广大群众了解。在此过程中,文字形式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而多媒体形式则能够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促进成果提供者和生产者交流以及深入沟通。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传播者及接受者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缺乏沟通传递机制,容易导致部分农业科技成果无法顺利应用至实践环节,没有形成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成果应用形式。

(3)传播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农业科技传播和推广者长时间在较为闭塞的基层环境工作,其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掌握科技信息较少,大多数推广人员受教育水平低。有数据表明,至2007年,编制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仅有45%左右的人员属大专以上学历,非专业人员占据的比例大于2/3。目前,很多农业推广人员在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方面有待提高,无法做到快速捕捉农业科技价值,且他们对于农业新型技术以及新型产业等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敏感度,不利于顺利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影响推广效果。

2优化农业科技传播的途径

(1)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传播学繁荣发展,大家对农科科技传播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但研究内容主要是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得比较少。所以,借助传播学理论进一步分析农业科技传播实践工作,挖掘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制约因素,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高实践工作效率和质量。

(2)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针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以及学科建设工作,必须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传播事业的顺利发展要求建立一支具备丰富传播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确保学科梯队在知识结构方面日渐趋于合理。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建设,应明确学科带头人员,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具体方向以及全局性"关键性领域中凸显其引领作用。此外,必须借助全日制教育及在职教育培训等不同途径,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传播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

(3)构建先进而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法满足,三农-工作要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完善,机制不够灵活,人才队伍不够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发展后劲方面有待增强。其次,农业科技企业以及专业协会"各种技术中介等均属于非政府组织,其发展速度有待加速,无法满足市场在服务方面越来越多元化的要求。所以,要强化农业科技传播工作,确保服务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适应,确定政府部门的引领地位,坚持多方共建"机制灵活以及模式多样的服务体系,提高体系应用的快捷性以及高效性,促进其公益性及经营性的有效结合。

3结语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应用率低且呈地区性失衡;二是缺乏科学完善的沟通传递机制三是传播人员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解决途径,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构建先进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传播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家章"李思经#农业科技传播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2]#安徽农业科学

[3]顾君,邹远辉,王吉凤.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4].南方农业学报,

农业科技化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机制;完善策略;研究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始终占据基础性地位。目前阶段,政府部门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逐渐提高了重视程度。基于现代农业的全面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十分重要。的“三个面向”思想,使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价值得以彰显,也逐渐发展成国家科技创新的目标导向。为此,要想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的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机制。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现状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农业产业在其中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但由于人口、环境和资源间的矛盾愈加激烈,所以,必须要实现农业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以科学技术为重要载体[1]。为此,农业生产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需求相对较高。然而,当前国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不高,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价值的发挥,并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1.需求不足

(1)农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使农民就业问题得以解决,同样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内部结构中的比较利益原则逐渐突显出来,使大部分区域的农民在土地方面的投入不断下降。(2)农村推广人员素质偏低科技成果转变实施的主体是农民,其文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认可程度和应用程度。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同样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通常来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和农民自身文化水平呈正相关[2]。然而,当前农村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大多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自主经营、生产,有的不认可、有的认可却不接受,如此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3)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基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增长,从事种粮的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但农业比较效益过低,从而削减了农民对科技成果的支付能力。再加之供应保障体系尚未发展健全,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难度,致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求严重匮乏。

2.供给匮乏

(1)成果质量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给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主要是针对常规作物的研究较多,但经济作物的研究较少。缺乏产前产后系列化研究,可操作性不足。所谓的科技成果质量,具体指的就是技术先进、生产可操作且经济效益合理。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经济效益会对科技成果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但农业科技成果科研体系在科研环节和生产环节严重脱离,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当地的农业生产不相符[3]。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正确定位农业科研目标,也无法正确认知农业科研项目目标,特别是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的现实意义方面。虽然科技成果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的数量并不多,以至于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实际需求脱节,大量的资源成果堆放,造成科技成果供给不足的情况。将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受到制约。(2)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流通的渠道受阻,同样也影响了科技成果供给的有效性。科技成果转化是生产研究单位与农业生产主体的有机组合,但很多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分散、科技意识低,从而造成推广困难。在研发科技成果以后,需接受严格鉴定才能够进一步推广,为成果管理提供必要保障。在科技领域中,教育、科研和推广是不同的环节,三者需要分工协作[4]。结合当前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科研部门发展现状了解到,三者协调配合效果差强人意,直接影响了农业科研成果的流通与推广。推广人员不固定,相关的人事权归属于乡政府管理,从而导致农技人员以赚钱为主,忽视了科技推广。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机制的完善策略

要想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达到高产高效等农业发展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的提升,促进成果的有效转化。基于商品经济背景,为达到这一目标,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

1.增加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

(1)重视农业教育适当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按照特定计划与流程,全面优化农民自身文化水平,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定期组织并开展专业培训活动,使农民群众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科学技术。这样一来,即可促进农业科研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的不断增长。(2)优化外部环境要想实现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机制的不断完善,就要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使农业科技市场购买能力得以增强。在实践过程中,草原农业科研机构需借助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在农地流转的作用下,达到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首先,加大中基地建设,做好中间的环节,同时依据自身特点,建设示范基地。其次,还应创建具有可行性的农产品价格保障体系,减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业生产实践接受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从而被更多的农民群众认可,并对科技成果进行充分利用,确保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2.扩大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

(1)过硬的科技成果草原农业科研机构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供求机制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前提就是有效供给的增加。在实践过程中,为保证有成果转化,就必须要不断强化农业科研力度。同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做到理论上可靠,实践上可行。没有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是没有必要去推广、去转化的。为此,草原农业科研机构要实现农业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目标,特别是在科技研究方面,要解决科研、生产严重脱节的问题[5]。(2)健全激励机制,调动人员推广积极性在短时间内,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机制,集中教育、推广与科技三部分内容,创建对供求机制实施统一管理的管理机构。而且要对各部分职责进行确定,实现三部分的科学化合作,对其独立发展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此基础上,草原农业科研机构应不断完善农技人员的考评机制,以科学的综合考评与人员的职称、工资、奖励相挂钩。健全完善的奖励机制,将精神与物质的奖励相结合,如此可充分调动农业科研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农业科研成果具有转化的可能性。

3.健全运行机制

(1)更新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往的科研与推广体制已无法满足新形式的需求。因此,需强化改革,创新体制。借鉴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草原农业科技机构应设立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专项资金,给予适当的扶持和支持,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引入,组织提供必要的风险贷款,使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部门的工作经费更加充足,也为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必要帮助。健全监督和仲裁机制,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得以正常进行。(2)加强中基地建设构建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机制,将区县作为核心,充分发挥乡镇的枢纽作用,面向农民群众,将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具体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在物联网时代背景下,能够实现不同地区农业科技服务网络的有效连接,同样为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6]。同时建设中试基地,发挥示范辐射功能,吸引农民接受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结合县市的特点,建设实验示范基地,使之成为转化模板。在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过程中,对贡献较大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使其工作积极性得到全面发挥。在此基础上,培训教育的组织与开展也十分关键,草原农业科研机构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培训,不断学习前沿知识,进一步优化其专业素养水平与工作能力,在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机制方面,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化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存问题的全面透视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虽然在农业科技新革命,以及加入WTO等一系列有利条件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较为严重的问题:

1.农业科技供给不足。由于科技发展所依赖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科研体制、科技人才和科研基础的落后,使得我国农业科技供给不足,科技实力和承载力较差。(1)政府对农业科技供给的数量较少。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出于宏观上的安全需要,确实有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使农产品产出最大化的意愿。但是,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在对农业投入比对非农投入获利机会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又使政府的偏好处于管理者的中立,对农业科技的供给意愿不高,甚至也出现“寻租”现象。(2)农业科技机构对农业科技的供给水平较低。农业科技机构本来应该是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的“龙头”,但是在政府对农业科技经费供给不足的硬约束下,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及农业教育部门面临生存危机,从而对科技的研究、开发、推广意愿低落。

2.农业科技需求不足。当前,我国农户的科技需求也面临着严重的不足。(1)较小的农户经营规模约束农业科技需求。我国不仅人多地少、户均经营规模小,而且每户耕种的土地田块分散,相邻田块间往往是“插花式”经营。这种超小型和分散的经营,既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也不利于农户采用新科技。尤其对“规模性科技”农户根本就无法单独采用,从而限制了对农业科技的需求。(2)较低的农业比较利益约束农业科技需求。对我国农民来说,对某项农业新科技采用与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报酬”。然而我国近年来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一方面农产品收购价格不断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并没有明显下降,由此导致了我国农民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仅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或报酬递增,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这从根本上挫伤了农民采纳农业新科技的积极性和自觉性。(3)贫乏的农业科技信息约束农业科技需求。受农户社会化程度低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源和数据库、信息处理和服务建设都比较滞后。一方面,农业科技机构无法利用良好的信息渠道收集与输出科技信息;另一方面,农民也无法利用便捷的信息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由此又进一步减弱他们采用农业新科技的欲望。

3.农业科技供求错位。农业科技创新的形成反映了科技供给和科技需求的均衡和耦合程度。而我国农业科技除了受科技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双向约束之外,还受科技供求的耦合程度的制约。(1)农业科技供求的成果不能相互吻合。我国农业在科技供给与农业需求方面“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科研机构所提供的科技成果没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成果又是“望断秋水”,而且这种科技供求的成果错位也缺乏有效的“止损机制”。(2)农业科技供求的合作出现偏失。我国农业科技在供求合作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现行农业科技制度下,科技供给不是按照“科技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等科技经济指标进行严格把关,而是靠“长官意志”拍板定案审批课题,从而无法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二是现行农业科技制度下,由于政府是科技创新各环节的支配者和垄断者,农民只是科技的被动接受者,所供并不意味着所求,造成农业科技供求之间的缺口加大,加重两者的失衡。(3)农业科技供求的目标存在差异。我国农业科技供求在目标取向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一,政府是往往是出于农业发展的公共目标,把农业产量增长及其粮食安全定位为农业科研的基本方向;而农户则出于增收的目的来考虑科技是否购买。其二,现行科技组织是缺少竞争性的科技供给者,无法通过竞争逼近保证农业增长对多元农业科技的需求;而农户则需要在科技竞争中赢得科技实惠。其三,科研重心的定位过多地集中于产中阶段,而产后加工环节科研力量薄弱,我国每年都有许多农作物因产后加工及贮藏保管不利造成严重浪费。

4.农业科技推广乏力。农业科技推广是实现与创造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均衡的桥梁,然而农业科技推广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单一。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仍然很脆弱,一方面,大部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完全由政府采取行政手段组织起来的,下一级吃上级单位的大锅饭,上级吃国家大锅饭,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运行也不规范,有些市县往往是“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另一方面,涉农部门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形成合力难。(2)农业科技推广投资集约率较低。发达国家的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在0.5%左右,而我国不足0.3%。由此直接导致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短缺以及装备的落后,不少地方仍然运用“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方式。(3)农业科技推广效果不佳。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主要运用“科技示范+行政推动+农资服务”的“技权物结合”的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的最大优点是将科技推广与行政干预密切结合起来,可以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其缺点是以行政干预为主要推广手段来向农民推广科技,是“以科技为中心”,而不是“以农民为中心”,由此导致科技转化率低下的后果:本来应该推广出去的科技却未推广出去;本来可以尽快推广出去的科技却推广的很慢;本来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的科技却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实现推广。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的应对

导致我国农业科技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观念滞后、资金不足、人才短缺、体制不佳则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为此,必须针对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要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健康发展。

1.灌输农业科技创新的理念。鉴于我国农业科技观念淡薄的状况,因而要有针对性地通过“灌输”方式实施农业科技观念创新工程。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农业科技创新的观念。当前要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迫切需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观念,迫切需要提高人们对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其次,要调整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思路。农业科技人员必须尽快解放思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研观念,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情况、研究新对策、寻找新策略,用长期、动态、战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创新思路。再次,要开发农民的科技观念。我国农民由于长期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市场观念淡薄,农业科技意识不足。

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要改变我国农业科技投入较低的现状,必须实施农业科技投入创新工程,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首先,要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农业科技是一项公共事业,其研究的复杂性、共享性决定了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因而要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体系,加强农业科技与金融对接,确保按照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农业科技经费,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其次,要优化农业科技投资的功效。我国农业科技投资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要要优化农业科技投资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