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其将信息素养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这里的信息素养还只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其后,随着对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其内涵得以不断扩充。1992年道尔(Doyle)将信息素养重新描述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多种信息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并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从技术到人文,信息素养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而是拓展为人的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必备能力、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综上所述,我们把信息素养界定为个体对所具有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加工、利用、评价、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信息素养至少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四个相互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方面。

二、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家庭电脑、平板、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且很多应用软件的使用门槛比较低。以初中学生为例:90%以上的学生都具备上网查资料、使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玩网络游戏、听网络歌曲、看网络电影等以娱乐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些技能的获得大部分通过无师自通或与伙伴互学,少量通过课堂学习和家长指导。有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多媒体制作、动画设计、主题网站制作、程序设计等较为专业的技术能力主要通过学校信息技术课获得。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得到协调的提升,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其中还规定初中学生必须完成68学时的基础模块和34学时的拓展模块,即七、八、九三个年级每周一课时。但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是非考试科目,一般学校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基本可以正常开设,而九年级则不再开设。这样有关物联网、机器人、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就被精减了,最多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传授。对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的培养严重不足,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只是停留在较低层次,离“创客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三、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

1.扎根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当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信息素养最有效的途径。由于 “互联网+”时代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再加上信息时代的知识与信息的时效性日益突出,课程的内容也需要不断调整与更新。一方面结合学情对学习内容做必要的加减法,减去学生通过课外平台已经习得的内容,将这部分知识只作适当延伸,加上云技术、编程、3D打印、机器人、物联网设计、创客工坊等内容,将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引入课堂中;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信息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对信息道德、信息文化的感悟与内化。如介绍一些软件知识时,不必将具体软件的所有功能介绍得面面俱到,只需以此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针对不同学段起点不一的现状,可以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导、主题活动、分层作业、异质分组等多样化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融合的学习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建构信息素养,发展个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将教学内容情境化、任务化,形成一串循序渐进的任务链,学生便能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构建知识体系。

2.加强学科课程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加强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补充。“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早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助推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了适合信息时代特点的学习环境和教W模式。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作为认知工具,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实现教学从单一学科知识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可以充实、完善和补充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课程整合让学生能够利用教学资源、网站、搜索引擎等搜索学习资源,并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和加工,对数字化资源所呈现的自然、人文等情境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学习。

3.创设信息应用情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际操作性、探究性。当前,在初中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对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素养内涵思考得不够深入,导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仅停留在操作的浅层面之上,极少涉及信息技术内涵层面以及可持续性的层面上。实际与目标脱节,不仅导致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产生误区,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质认识不到位,导致他们轻视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极其不利,因此,亟须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信息素养内涵进行再认识。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归纳为下面的三个方面: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信息特征、概念以及其发展与应用。

(2)基本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础知识,并且了解、掌握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操作。

(3)可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常用信息技术根据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以及交流。

2.过程和方法

(1)具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觉察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2)具备发现问题之余能运用合理的信息加工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如完成信息作品、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

(3)具备使用适当工具及方式对信息、观点、实现进行表达,并展开合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与保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对信息技术主动学习、信息活动参与的主动态度。

(2)能够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发展、日常生活、科学进步和学习的影响,养成利用信息技术改善生活与促进学习的意识及态度。

(3)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的行为习惯,能遵守和信息技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

此三大维度目标互相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及使用信息技术,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信息活动过程中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层面协调发展,绝不可人为分裂三者关系或是通过孤立的活动分别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

值得提出的是信息技术并不等同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其内涵包括的范围更加广泛,历史也更加悠久,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而且信息素养早已成为现代人才培养“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信息素养的内涵在于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并且接受信息技术文化性对人脑智能及思维模型带来的变革,深入挖掘学生的想法、直觉、灵感以及智慧。其本质上为一种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力,可以细分为技术、知识、人际互动、评价调控、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六大组成部分。

三、信息技术培养目标与信息素养内涵的联系

尽管初中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核心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工作及精力均注重于对信息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分析、加工及利用,并侧重于对此类操作层面上显性知识的传授。但是,信息素养内涵则为此类显性知识的灵魂及支柱,为隐性知识,对于学生的影响更加的深刻及广泛,能够更为持久。

学生具备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及利用的能力和具备信息素养内涵间不一定是等同的,而是应变的,其主要取决学生们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及利用能力的深入程度。

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显性知识进行传授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略隐性知识――信息素养内涵的存在与优先性,仅关注及理解脱离学生经验的信息技术操作层面是不符合教学需求的,是缺乏实际意义的。只有共同地关注及发挥两者的效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信息技术培养目标,为社会建设输送优秀的人才。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只有对其培养目标及信息素养的内涵具有深刻的认识,并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建设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姜良动,张 鑫.新课标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

[2]鲍 通.Scratch案例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素质;计算机教学;分层次;多阶段;基于信息系统

引言

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是指一切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通过信息技术倍增了作战效能的作战样式。[1]军校作为培养部队指挥员的摇篮,是军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深化基于信息系统的院校教学训练改革,特别是计算机教学改革,有助于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军校学员信息化素质提升,是着眼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施,是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各项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军校学员信息素质内涵特征

信息素养作为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因素,在信息化战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人是战斗力第一要素,以信息化为核心和本质的新军事革命对军人也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军事知识技术,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从而在及时分析、提炼和处理海量信息、迅速作出判断和反应等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

1.信息素质一般内涵

信息素质的概念首次使用是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向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提案中。[3]

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素质概念传人我国以来,我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介绍和研究。其中王吉庆教授结合我国教育国情,提出信息素质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取、利用、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社会共同的评价。[4]

信息素质具有层次分明,强调普及,注重操作和发展性的特点。信息素质可以分为公民信息素养、应用信息素养、开发设计信息素养三个层次。强调普及即普遍存在,无绝对权威。注重操作即信息素养集中表现在操作能力上,具体落实在使用与操作上。信息素质的四个培养途径是: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和社会家庭中的信息教育。

2.军校学员信息素质特征

未来战争中,信息对抗贯穿战争全过程。军校学员作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指挥官,提高和加强他们的信息素质,也是军校教育最基本的需要。在军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员较强的信息能力。一是信息系统使用能力。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范围广泛,包括正确操作信息系统的能力、根据需要选择软件并熟练使用的能力。二是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以各种形式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5]

军校学员作为承担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军事作战人才,其信息素质内涵具有其独特性,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等五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心理是保障,信息道德是准则。[6]

信息意识是指学员对信息的敏锐感受性和持久注意力,决定了学员在捕捉、判断、利用信息中的自觉性。信息知识是信息资源开发中积累的认识和经验总和,是一切同信息有关的理论、认识和方法。军校学员需要掌握的信息知识包括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安全知识和信息战知识。信息能力是指学员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信息心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所带信息的主观反应,军校学员信息心理主要包括信息心理攻击和信息心理防护两个方面。

军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军校学员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为宗旨的一系列教育。[7]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当今社会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针对基于信息系统的未来战争需求,对未来指战员的军校学员信息素质的高要求,当前军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现状仍有许多不适应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计算机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状况,不适应学员信息掌握现状。当前军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明显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对于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涉及较少。

二是计算机教学形式单一,不适应多样化信息化教学和信息传媒发展。当前军校计算机教学仍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教学和上机实验方法上,相对单一的计算机教学形式明显不适应。

三是计算机教学进展不适应学员信息应用能力要求。当前计算机教学进展特别是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等方面的教学不够,不能较好适应学员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作战和应用能力要求。

分层多阶计算机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提升学生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应用,从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应不断创新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行分层次多阶段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军校学员信息素质。

1.分层次计算机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与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旨在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即通过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8]可针对学员类型、信息基础和专业特点三个方面对学员信息素质培养进行分层次的计算机教学。

一是按照学员的合训和非合训培养类型制定学员信息素质培养计算机教学计划。我军在部分院校实行了对部分本科层次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实行“学历教育合训、任职培训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9]合训与非合训的学员培养类型的信息素质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制定不同的计算机教学计划和内容。合训学员作为未来初级指挥军官侧重于信息能力的综合应用,非合训学员作为技术军官更侧重于信息技术提升培养。在计算机教学中针对合训学员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加强信息知识、意识和道德的基础上,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心理的培养,主要包括军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战争武器应用操作等实用型技术;针对非合训学员应当提高信息化应用综合素质,主要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多种编程语言应用,数据库、网络等综合信息技术应用。

二是根据学员入学时的信息基础制定计算机教学计划。在军校学员入学初期进行全面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新学员的信息基础分为A、B、C三类。按照信息基础分类制定不同的计算机教学计划,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选修课程适时调整计算机教学计划,实现全体学员信息素质稳步同步提升。

三是依照学员所学习专业与计算机相关的紧密程度制定计算机教学计划。根据学员所学专业同计算机相关紧密程度分为计算机紧密专业、相关专业和一般关联专业。计算机紧密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工程等与计算机专业非常紧密的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主要包括电子专业、通信专业等运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较多的专业,计算机关联度一般专业主要包括非理工科专业等其他专业。其中,计算机紧密专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体的课程教育体系,计算机相关专业主要以计算机编程,网络技术为主体的计算机及信息应用技术信息应用能力的计算机教学体系,计算机关联度一般专业主要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关信息理论知识为主的信息意识培养计算机教学体系。

2.多阶段计算机教学

多阶指将课程教学体系分为初阶、中阶、高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10]按照军校学员信息素质培养要求,结合军校计算机教学实际,制定多阶段逐步晋级的计算机教学计划,以信息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为主设计信息基础应用阶段,信息综合应用阶段和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能力阶段由浅入深的三个信息应用能力阶段。

信息基础应用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和相关实验实践活动为核心的信息知识和意识培养,结合计算机一级考核,加强信息意识选修课程要求,从而实现信息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信息意识养成。

信息综合应用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编程语言学习与实验,数据库、网络、计算机仿真技术为主的信息知识学习和信息能力培养,结合计算机二级、三级考核,加强信息意识和能力选修课程要求,着重关注信息技术等学科竞赛,从而实现信息知识掌握和信息意识养成。

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应用能力阶段主要是结合现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熟练掌握信息化武器的操作,通过任职课程和选修课程强化信息心理、道德和意识,特别是加强信息战中网络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心理战的信息心理防护意识。

为了提高学员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心理的塑造和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建设氛围,通过举办计算机文化节,创建信息创新中心,设立信息安全中心,计算机兴趣小组等活动和组织实现全体学员信息素质培养,同时在合训分流教育、任职教育和轮培训等职业教育中引入专门信息教育教学活动,着重培养立足于任职需求的基于信息系统的未来信息作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3.试点教学实践

通过在某学院15个专业从2010年推行分层多阶计算机教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提高近5%,同期课程考试成绩平均分提高了4分,同期大学及以上级别学科竞赛活动获奖项目等级明显提升。通过在任职培训引入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课程,学员反应映普遍良好,特别是以计算机文化节为主的校园信息文化氛围培育活动对学员信息素质培养提升效果明显。后一阶段,将结合学员学分制深入改革契机,将制定信息素质培养评价体系,推动信息素质培养活动和成绩纳入人才培养学分体系中,从体制上确保信息素质培养长效深入贯彻落实。

结论

新时期新阶段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深入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能力需要迫切加强,改革改进军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作为未来信息战争指挥员的军校学员信息素质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清民.信息作战概论[M].北京:出版社,1999.

[2]吴宏,殷银芳.关于军校学员的信息素质教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4):116-117.

[3]Behren s,S.J.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of information literacy[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994,55(4):309-322.

[4]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王猛,李一娈.关于军校学员信息素质教育的探析[J].科教文汇,2009(9):96.

[6]宋明武,杨世松.信息素质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5):63-73.

[7]邓晓军,李长云,彭国新,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19):56-59.

[8]郑春瑛.分层教学在高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65-67.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国防教育 信息 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军事变革(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的影响下,我国国防建设正面临一场新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使军队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进军队各项改革和建设,实现军队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全面提高军队实战能力,是我军的历史使命。

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新型国防后备力量的主要途径,同样不可避免地也面临这一新的挑战,同样面临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革命。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改革传统大学生军事训练,适应新军事变革需求达成国防教育最终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培养新型国防后备力量、高校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一)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

2000年12月11日在《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一文中指出:“海湾战争以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高技术战争,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正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进行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变革,各种高技术兵器广泛应用于战争,从而使军事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无论是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战争理论、作战理论,还是军队编制体制,都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作战样式出现了陆、海、空、天、电磁多维一体的形态,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变。这一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给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军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满足我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历史性要求,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对世界军事变革挑战、缩小与发达国家“军事形态差”,早在海湾战争结束之初,主席就敏锐的指出要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强科技强军,“要致力于武器的电子火控系统和作为战场神经中枢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优势,努力争取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作为我军的强军战略。这充分表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信息化建设的科技强军道路是我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历史使命。

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顺利进行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各国不仅在军事理论、作战理论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在国防力量结构和军队编制体上正向现役部队逐步减少,后备力量逐步增加;士兵逐步减少,军官逐步增加;指挥军官逐步减少,技术军官逐步增加;普通士兵逐步减少,技术士兵逐步增加的方向发展。国防后备力量正成为发达国家国防力量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正成为发达国家推进军事变革的重要措施。我军要实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强军战略目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有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和智力资源,对我军信息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完成我军信息化建设这一历史任务,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把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

(二)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培养国防后备力量和国防人才的客观需要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完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指出:“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既要依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更要依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军事技能、思想上政治上过得硬的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知识将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国防后备力量,为国家军事斗争准备进行人才储备,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国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可以贴近国防建设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成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军队信息化建设作充分的准备。

高等教育的基础好,有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培养国防力量需要人才的最理想的环境,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我军正努力推行的依托国民教育优势,培养国防人才的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国防生制度,正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地方院校招生规模大,学科专业齐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这为我们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军队,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将会对军队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对促进地方院校的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也有重要意义。”信息时代军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依托国民教育。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注入信息化的内容,是现代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信息化国防教育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信息化战争形态条件下现代国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的国家安全观、战争观、作战理论和军事高科技理论,初步认识高技术兵器和武器系统的作战原理。一方面,能够在国家进入战争危机状态下迅速动员起来,投入到战争之中,另一方面,平时这些具有一定国防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国防意识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军队,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不言而喻信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教育要担负起培养符合信息时代素质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军事高科技几乎代表了当代高科技90%以上的成果,也就是说当代高新技术成果的绝大部分技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以研发和制造武器装备,这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引领时代最新技术前沿的成果,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创新思维的问题,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成果和应用,推进和实施国防教育信息化,让学生学习和借鉴新军事变革的理论成果,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拓展视野;让学生观摩或操纵部分高技术装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军事科学,特别是创新的军事理论,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其他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价值,这对于大学生解决一般学科问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推进和加强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因为,构成教育现代化内容的各个要素中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现代化和技术的现代化,标志当代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无疑就是信息化,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正是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这一要求而产生的。

二、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核心三个方面:

(一)瞄准信息化战争是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同军队军事变革一样,高校国防教育作为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同样是要瞄准信息化战争形态。高校国防教育为满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必须要以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出发点和归宿,谋求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事实证明,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战场环境已经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初步体现,未来战争环境,其主动权更多的倾斜向拥有和掌握最先进技术装备的一方,战场空间透明度进一步加大,数字化战场正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建设的方向。我军要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打赢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瞄准信息化战争形态进行各项改革和建设。为此,高校国防教育也要与军队信息化建设同步,为培养更多的能够满足军队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二)创建信息化国防后备力量是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的国防后备力量是高校国防教育的目标。新军事变革使得世界各国军事建设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数字化部队建设成为军队建设的重点,数字化部队是信息化战争的最主要的承担者。美军早在1990年初就开始进行数字化作战的实验,1997年进行数字化师演习。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数字化师投入实战。目前,美国陆军改装后的数字化师中,笔记本电脑已经装备到4至5名士兵组成的战斗小组。

同时随着各国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呈现现役部队人员减少,预备役部队和后备力量人员增多的趋势;呈现士兵减少,军官增多的趋势;呈现指挥军官减少,技术军官增多的趋势;这些发展方向充分显示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的国防后备力量,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国防后备力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内容。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就必须有一支战时能够收得拢、用得上、打得赢的强大的数字化后备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数字化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其深刻内涵是培养和造就大批精通和熟悉信息化技术和装备的高素质人才群体,为军队构建数字化部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而并非单纯地用数字化技术装备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事实上,普通高等院校有很雄厚的信息技术优势和资源,是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加强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构建依托信息技术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数字化国防后备力量的学科基础和有效措施。

(三)创新军事理论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创新的军事理论是新军事变革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核心内容,要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创新的军事理论教育,把创新的军事理论纳入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着力打造学生新的国家安全观和军事战略观,构建学生符合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战争和作战理论知识结构,将信息化战争形态的“网络中心作战理论”、“行动中心作战理论”、全维作战理论、非线式作战理论、非接触作战理论、非对称作战理论等列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初步形成和培养大学生符合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新的国防观和作为预备役军官谋划和组织指挥未来高技术战争作战行动的能力基础。

三、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培养新型国防后备力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理念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树立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的新理念,把学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战略地位,树立大国防的教育观念,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和新国家安全意识,要把向军队输送人才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改革课程结构,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主干课程。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军事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专兼聘相结合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员队伍,院校可到所在地部队院校和驻军聘请军事专家和军官任教充实教员队伍,为军事教学提供人才支持。

(二)加强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建设的许多方面,是院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国防力量贮备的质量,也影响到国家面临战争危机时的战争人力资源质量,因此,院校要加强对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构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领导指挥体制,并将其纳入国家战争动员机制中。院校担负国防教育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和受训学生在训练期间可编入驻地预备役部队,进行教育训练。

(三)创设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进行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就是要有立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文化氛围,要有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意识,要有献身国防事业的奉献精神,要有报效祖国,毕业后投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志向。同时还要加强硬件建设,改善教学技术装备条件,提高信息化程度,有条件的院校可与驻地驻军或预备役部队建立技术合作,互相支援,院校可向驻军提供信息化智力支援,部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院校提供训练平台,通过这种形式形成科学的军地协同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国防教育水平提供更科学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论国防和军队建设》一九九九年四月九日)

[2]《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论国防和军队建设》二000年十二月十一日)

[3]《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孙科佳 著 长征出版社 2003年12月

[4]《军事科技与新军事变革》 顾伟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什么是计算机科学,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把信息技术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对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三个阶段的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一些质疑,以供读者思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实施的20多年时间里,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日益显示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计算机科学的含义

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赵伟教授(美国科学基金会计算机与网络部主任)在中国计算机50年大会演讲时问过在场的计算机科学家,什么是计算机科学。然而,没有人能够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可以明白无误地回答出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给计算机科学下了定义,计算机科学是算法的科学。不管当初这个定义是否正确,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研究清楚计算机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它绝不像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等科学,因为计算机和照相机、菜刀一样是个产品,计算机科学不应该是计算机的科学,就像不会有照相机科学、电视机科学、微波炉科学、菜刀科学一样。

对于信息技术,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只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学生都明白了计算机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信息技术是什么, 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博士的观点,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今天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

1.计算机教育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算法语言、文件处理等,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课程内容主要设定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BASIC语言、LOGO语言,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兴趣小组。

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有计算机素养,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机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

90年代初,随着图形化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等)的成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心转向学习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直接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列表计算,数据库、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通讯等应用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增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可能,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计算机的定位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明显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应用。教学内容则相应转向了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学习。

按照课程目标的规定,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经涉及以计算机为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称之为计算机素养,其核心是计算机应用能力。

3.信息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分化为两个分支: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和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也正步入信息化社会。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的出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通俗地讲就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组成。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看成是为解决问题、建立计划、进行表现等的手段,并重视灵活运用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展示等活动。

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备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也就是信息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现在我们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信息素养概念过于宽泛,难于把握,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而且许多专家、学者强调信息技术要整合到其他学科中进行教学,还提出不少整合的模式和方法。但笔者看来“整合”这个概念就有点不伦不类,如果其他学科中用点信息技术就是整合,那么物理课、化学课中用到数学,是不是就叫数学与物理整合,或数学与化学整合呢?我们现在很重视教育信息化,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已经将多媒体配置到班级,欠发达的地区也开始重视“农远工程”。但教学包含两个方面:教和学,我们现在的信息化主要是为“教”信息化,为教师信息化,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却没有多少,学生还没有课余时间使用计算机,又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走过了20多年,一开始我们过于强调计算机技术本身;而现在我们又过分淡化计算机学科本位,强调一线教师难于把握的信息素养。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到底该如何走,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陈俊良.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1):4-5.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