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意产业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1篇

天津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一)天津创意产业的总体空间布局

根据“天津发展创意产业战略研究”成果显示,从天津市的现状和发展格局看,该市创意产业应建构“一带、两团、多园”的空间布局,主要抓好一条文化展示带、两大功能组团的规划建设,同时培育一批对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集聚园区。

1.一条文化展示带

“一带”是指“海河创意文化展示带”,在已有的海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基础上,依托母亲河的丰厚文化积淀,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并与海河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等建设规划紧密结合,展示天津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趋向,同时以此作为连接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两大创意产业组团的强力纽带。

2.两大功能组团

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优势各异,在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上应各自有所侧重,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格局,两大特色鲜明的功能组团正在形成。

滨海新区科技创意产业功能组团――利用滨海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吸引和集聚各类专业人才和创意企业,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和会议展览类创意产业,同时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创意产业进行主动对接,在不断探索中开拓科技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组团――借鉴国内外特大型城市都市产业转型和升级的经验,结合天津都市工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历史工业遗存建筑资源,大力发展时尚消费、咨询策划、国粹艺术、工艺设计等创意产业。

3.多个集聚区

由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集聚区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通过吸引大量相同或相近行业的创意企业集中入驻,可以为同业者创造一个观点交汇、创意萌发的空间;通过园区公用平台的建设与共享,可以节约创意企业的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通过在政府与创意企业间进行政策传导,可以帮助创意产业政策的实施和落实。

2007年天津创意产业提速发展的一大重要标志就是多个创意产业集聚区投入运营或开始建设,天津市政界、业界等各方面力量开始逐步加大对“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一全新业态的扶持和投入力度。目前天津市正在运作和筹备运作的创意产业集聚园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园区载体为标准划分的类型利用历史工业遗存建筑包装转型(以意库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代表),以都市工业园为载体形成创意产业集聚(以凌奥创意产业园为代表),将城市历史建筑与时尚消费相结合(以意式风情时尚消费区为代表),通过新开发商业地产形成创意产业集聚(以万通上游国际为代表)。

以运营主体为标准划分的类型:艺术家自发集聚型(以6号院为代表),企业整体包装运作型(以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为代表),政府规划引导型(以光荣道创意产业园为代表)。

以商业模式为标准划分的类型:研发设计型(以泰达软件园为代表),开发转化型(以凌奥创意产业园为代表),展示交易型(以6号院为代表),时尚消费型(以八里台新文化广场为代表)。

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天津尚未有由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正式认定、挂牌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不过可喜的是,在天津市发改委的2007年天津市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名单中,已经可以看到凌奥创意产业园等数个创意产业集聚区或具有鲜明创意产业色彩的建设项目。

(二)2007年天津代表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动态

1.6号院

6号院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天津市海河西岸台儿庄路6号,既是天津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组团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海河创意文化展示带”不可或缺的一大亮点。6号院前身为英国怡合洋行仓库,是由5座独栋四层小楼构成的建筑群落,面积1万余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成为天津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现天津文化用品商贸有限公司)的仓库。

这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仓库院落,古朴的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怀旧的风格和闹中取静的优势,自20世纪末就引起了天津一些艺术家的关注。早在1999年,天津美术学院著名画家邓国源入驻园区,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画家工作室。随后几年间,原有的一间间库房被错落有致地分割为画家工作室、画廊、服装设计、摄影、广告设计等不同的空间。台儿庄路6号,这个曾经不起眼的旧库房,成为天津创意产业悄然起步的地方。

目前,6号院已吸引了众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公司和艺术家,业态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动漫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企业纷纷入驻园区,成为天津创意人才聚集、创意佳作辈出的产业和人才培养基地。截至2007年,入驻园区的已有知名艺术家13位、设计公司3家、策展公司2家、画廊1家、动漫制作公司1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

2007年天津市九次党代会及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了天津市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决心,天津创意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6号院运营商天津一商集团以此为契机,加速制定打造高端创意产业园战略,使6号院进一步提升了经营理念和软硬件服务档次。

首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聘请知名专家举办创意产业专题培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同时,对北京、上海等地创意产业园进行调研,学习成熟园区的发展模式,准确把握经营定位和方向。

其次,改善服务硬件。2007年11月15日,6号院重新装修完毕,并于22日隆重举行正式落成仪式。经过重新装修,园区物业配套设施得到提升,自有的近600平方米多功能展厅成为园区内提品展示、学术论坛、新闻和文化交流的平台。院内的咖啡厅、简餐厅、书店、屋顶花园等功能性休闲场所,也正在建设之中,将逐步开放,为园区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其三,实行外包式的物业管理模式。由国际一流的世邦魏理仕物业管理公司,根据园区的特点建立系统的物业管理制度,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未来的6号院一定会加速发展,创新文化生产方式,成为海河创意文化展示带上开放式、休闲式的集艺术创作、交易展示、观光旅游、餐饮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凌奥创意产业园

2006年5月2日,天津市南门外大街出现了一块长达78米、高7米的广告牌,广告牌上赫然出现了“创 意天津,影响中国:凌奥创意产业园――天津首家创意产业园招商总动员”的广告词。这是天津市第一次以“创意产业园区”概念进行招商和运营的广告出现在媒体,吸引了众多关心和支持天津创意产业发展人士的眼球。凌奥创意产业园也由此扛起了天津创意产业园压的大旗。

凌奥创意产业园原为天津凌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近4亿元开发的一个都市工业园项目。在后期招商过程中,策划人员结合园区独特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审时度势地将其定位为具有投资成本低、占用空间小、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等多种优势的创意产业聚集区,迅速获得市场高度认同,成为天津都市工业园转型发展创意产业的一大典型。

凌奥创意产业园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红旗南路南侧,紧邻奥运场馆、时代奥城、仁爱濠景庄园、东南快速路,区位条件优越;周边聚集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和华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人才宝库”。产业园投资约2亿元,占地面积12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个以动漫、影视、演艺、软件、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广告传媒、会展、出版印刷、摄影绘画、古玩工艺品生产与交易、教育与培训等创意产业为主要业态的创意产业集群,同时集创作、展示、交易、训练、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融合了商务、休闲、餐饮、旅游等多种商业元素。

凌奥创意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齐备、人才聚集优势明显和创意氛围浓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业界的目光。2007年以来,包括力能电子有限公司、天津灵感创然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天津姚千树发展有限公司、金太阳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文化产业总公司在内的一大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创意研发机构、工业设计企业、广告公司、会展企业及艺术家工作室纷纷入驻。截至2007年10月,已有37家企业签约入驻园区,其中19家为创意企业。此外,凌奥创意产业园还在2007年深圳文博会上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签订了创意产业培训的协议,与韩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类企业签署了合作意向。

3.意库创意产业园

2007年9月28日,天津市首家结合历史建筑特点,由老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现代创意产业园区――红桥区意库创意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天津市大学生创意产业孵化中心与红桥区妇女再就业中心也于同日在意库创意园揭牌。

意库创意产业园坐落于天津市红桥区湘潭道,地处西站交通商务商贸中心区。园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可容纳企业近200家。园区建设结合红桥区老工业发祥地的历史特点,充分利用天津外贸地毯六厂原有历史建筑,采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将商业、办公、公建、居住和休闲娱乐混合布置,设立创意展示区、休闲餐饮区以及工艺、艺术家工作室等功能区域。

通过艺术设计和改造,意库既保留了老建筑的历史风貌,又为这些老厂房注入了新的产业元素,在尊重历史风貌的同时具有现代工业建筑的时尚感,所营造的创意氛围还会为设计者提供创作灵感。按照业态规划和“同业同楼”的原则,意库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形成以文化为内容、以科技为载体、以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形式,集中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园林园艺设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时尚消费等现代服务产业。目前,产业园已吸引了天津实物交易中心、荷兰DHV游艇码头设计公司、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驻天津办事处、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等二十余家较有规模的创意产业企业、机构入驻园区。

此外,天津市大学生创意产业孵化中心与红桥区妇女再就业中心也落户意库,为园区发展再添有力支撑。

4.华轮创意工场

华轮创意工场由天津自行车行业协会与河北区政府联合创办,利用天津机车车辆厂老厂房打造,于2007年10月揭牌开放。该创意工场利用天津作为中国“自行车产业之都”的有利条件,依托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及展会所吸引集聚的创意广告市场资源,通过打造有效服务空间和必要的创意产业硬件基础设施,把一些分散的展览设计和广告业资源有效集聚起来,逐步发展为拥有动漫开发、展览策划、广告和产品创意设计、制作、装修一条龙的产业链。

作为一个整合老工业厂房资源的创意产业园区项目,华轮创意工场保留了工业建筑的风格特征,不破坏楼房的外在面貌,沿承原有建筑所有外部风格和内里气质,采用“以旧做旧”的改造方法,既有返璞归真的魅力,又富有时代气息,是符合市场新需求的新建筑。首批进入创意工场的是“血精灵创意部落”旗下的一些个人工作室,将主打展览展示、环境艺术、研发制作、家居家饰、诗歌文学、网络科技、广告传媒等业务。

华轮创意工场分三期工程开发,开发时间安排为5年,争取到2015年吸引70到100家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广告设计、展览展示企业,集聚500至1000名创意设计人才,同时吸纳5000至10000名制作就业人员,使其成为一个配套齐全、队伍整齐、设计开发能力较强、经济效益显著的创意产业平台。

5.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

2006年,天津百竹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环外)建设天津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项目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基地建成后重点引进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动漫企业、国内著名游戏制作和运营商,力争经过3-5年的发展使基地内集聚的文化企业达到]00家左右,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以上,年生产动画片10000分钟、原创性动漫产品5000分钟,动漫衍生品市场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年培育动漫游戏人才1000人,初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并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动漫游戏产业龙头企业。

2007年,天津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的建设与推广迈出了许多可喜的步伐:

6月,基地运营商百竹科技在北京参加了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着重对基地与公司独立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简称SPCS)”进行了专项推介。

7月27日,基地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会在天津市森宇建筑技术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的主持下召开,美国柏诚集团公司、天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中建建筑设计院、天津中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设计单位参加了说明会。8月27日,规划设计方案开标。8月30日,规划设计成果评审会举行,最终由天津中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报送的规划设计方案因其较集中地体现了创意产业特色,有利于今后市场运营行为,具有较强可实现性和可通过性,并在基地建设投资及运营等方面有独特见解,将基地作为产业载体的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被专家组定为最终中标方案。

2007年11月,百竹科技在北京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对天津市动漫产业振 兴基地项目进行了展示。基地以其超前的设计理念与人性化的服务功能受到与会各界代表普遍关注,成为此次天津展团的亮点。同时展映的大型三维动漫系列剧《五行传奇》与《龙生九子》也获得业界的交口称赞。

12月6日,天津工业大学与百竹科技联合共建“天津工业大学百竹动漫实训基地”签约仪式举行。作为天津市最早开设动画专业的高等学府――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市动漫游戏行业协会会长单位――百竹科技,通过日常教学与实际工作明显感觉到现有教育体制存在着不足:动漫应用类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高校毕业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良好作用;产学研没能实现有机结合;创意与技术的转化缺乏实践的土壤,等等。在此背景下,双方决定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出发,强强联合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更多学以致用的动漫专业应用型人才,以期突破人才培养与储备瓶颈,开创产学研结合的新方法。

6.泰达软件园

泰达软件园是天津市软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部级大学科技园――天津大学科技园内,毗邻风景优美的泰丰公园以及热带植物园,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具备培育大型骨干软件企业和孵化中、小软件企业的条件。

泰达软件园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目前已有20余家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入驻,包括IBM、ACS、CSC、飞思卡尔、Fortinet、卡巴斯基、LG、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易泰达科技、普达软件、天津强芯半导体、南大通用数据技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数据库、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外包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和IT服务等几个主要领域已形成集聚优势。开发区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也坐落在泰达软件园内,由IBM公司负责运营和维护,可以为用户提供涵盖应用解决方案和应用维护管理的全方位服务。

泰达软件园作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六大创业孵化基地之一,依托泰达二十余年成功发展的经验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其综合投资环境和运营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天津开发区对于软件产业给予了最优惠的政策,对入驻泰达软件园的企业给予房租“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五免五减半”,以及单个项目上限不超过100万元的科技项目配套资助、CMM认证、专利申请、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登记等各种资助,提供免房租高级人才公寓,资助高级人才购房款,给予每人每年5万元的博士后补助和软件开发人员个人所得税三年内全部返还等多项优惠政策,以降低软件企业初期的综合运营成本。

在天津科技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中,以泰达软件园为代表的开发区软件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龙头意义。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最大限度利用新区强大的财力支撑、产业配套、人才储备和“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条件,打造滨海新区科技创意产业功能组团,有望奠定天津在国内科技创意产业发展上的龙头地位。

7.和平区动漫创意产业园

2007年11月8日,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内睦南道上的和平区动漫创意产业暨园画国人动漫创意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和平区充分发挥“五大道”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的地域特色,营造出独特氛围为创意者提供不竭的创作灵感。动漫创意产业园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和专业性文娱整合营销及地区品牌管理的服务性机构。产业园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形式,由画国人动漫创意有限公司在天津市和平区政府与和平区科委大力支持下负责运营。

产业园的主要特色是将为创意人搭建两大服务平台和一个策划中心:两大服务平台分别是“画国人・镜城”主题文化虚拟社区网站和画国人创意园主题文化娱乐展示、体验及培训中心;一个策划中心是指对创意产品的互动推广和文娱整合营销体系的搭建。产业园将为客户提供影视动漫作品策划生产、网络包装推广、文娱整合营销和地方品牌管理服务,依托两大服务平台从事电影动漫电影营销、电视剧营销、镜城网络营销、主题文化展览活动营销等文娱整合营销策略,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娱乐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品牌企业之间开展异业合作,提升合作双方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串联消费者、创意人、投资商、衍生品生产商和品牌企业共同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2篇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十多年了。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旨在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问题。之后陆续也有促进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出台。然而,随着文化部门的转企改制,与之配套的民营小型文化企业的投资融资、娱乐文化、新兴文化业态等方面政策欠缺问题暴露出来。同时,我国国内政策强化区域垄断和行政主导,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政策侧重通过财税政策扶植“走出去”,这两类不同价值取向的政策难以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有效性。因此,要优化政策协调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构大中小文化企业共生的经济结构。然而,政策扶持并不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创意能力这一核心竞争力培育产生直接影响,相反还会造成负面效果。比如行政力量主导的集团化,虽然使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规模的提升,但也强化了行政性区域市场垄断,牺牲了中小文化企业的创新活力。因此,单纯靠政策扶持解决不了文化“走出去”的根本问题。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制度创新,不能再依靠行政力量培育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是要依靠市场力量来培育。国家应该建立创新体系,营造创新环境。在不断创造和结构的过程中,一批文化企业在创新浪潮中被淘汰,而一批新的企业则在创新性的破坏中崛起,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的文化企业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这样文化经济才能真正发展壮大。关于这个创新体系的要素和创新主体的位置。创新主体是企业,包括金融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在内的中介机构主要从事创新人才的教育培训、资金融通、业务咨询等工作,政府则是创新活动的促进主体、调节主体,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给予积极的调控。上海自贸区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的一揽子制度创新,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显然是在尝试建构创新环境。这对贸易区内文化“走出去”和“走进来”工程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则开启了一扇自由之窗。从具体制度看,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尊重经济社会运行规律,会降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准入成本,推动文化国际贸易,使国际资本回流;“境内关外”政策则有助于规避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和国内两类政策的冲突;允许外资以独资或者控股形式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将使贸易区内融资困难的文化企业迎来曙光。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品或服务以丰富的文化资源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作为竞争优势难以在国际贸易中实现顺差。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我国在文化贸易中没有定价权。此次推出的上海自贸区方案包括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下开放等,有助于推动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定价结算中心,强化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为增强我国文化国际贸易的主导权增加砝码。在开放准入制度方面,包括娱乐性外资企业注册建立、游戏主机生产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领域政策在上海自贸区放开。在娱乐市场和网络文化市场方面,允许港澳服务提供商在内地设立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或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同时对进口港澳研发的网络游戏产品的内容审查时限缩短。图书馆服务方面,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以独资形式在内地为图书馆提供专业服务。这些政策制定有助于加强港澳地区与内地的文化互动、优势互动,以期实现合作共赢。上海自贸区的制度环境有利于文化企业打造国际产业链。一系列的金融财税政策加上浓厚的国际声誉,上海自贸区的旅游、休闲娱乐、游戏动漫等企业将以更多机会、更多优惠、更低成本建立国际产业链。于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国家对外文化服务贸易基地注册的时代国际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获批后就考虑建立一个全国最大的24小时全天候的“日不落”全世界图书版权交易的现场平台。这是时代国际出版传媒的一个核心产业链。基于此,上游还将涉及纸浆、物流、文化产品贸易、印刷、多渠道发行等产业。在版权的基础上,该公司将对现代化的立体出版及产业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对版权进行多重嫁接、组合,构建一个庞大的国际产业链。当然,上海自贸区的制度环境具有复制性,将对长江三角洲甚至全国产生辐射作用,使文化企业受到国际制度环境的便利,更快地找到有效的文化“走出去”模式,形成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以上谈的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制度政策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随着产业文化化及文化产业化不断渗透、扩大,这种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心,其自贸区承担着引领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金融制度、探索文化“走出去”模式等重要使命,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也将惠及全国。

二、《总体方案》具体政策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机遇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成立,部分国家部委及上海相关部门公布了原则性的扶持自贸区措施,一些操作性细则还需要研究讨论才能出台。笔者统计了已的相关规范性文件、行政条例等政策,列表如下。如上表所示,国家重要部门纷纷行业规章条例配合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实施。和文化创意产业直接相关的是《总体方案》中文化服务领域的15、16开放措施、《文化部关于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市场管理政策的通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备案管理办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备案管理办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企业登记管理的规定》及《工商总局关于同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新的营业执照方案的批复》。表中其他规章文件则与文化创意产业间接相关。这些政策文件,诠释了本地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发展契机。首先,文化会“走进来”,为我国文化国际贸易提供便利。《文化部关于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市场管理政策的通知》中规定,在试验区设立的合资、合作、独资的演出经纪机构可向上海市文广局申请,20日之内会做出决定。而经营演出场所的合资、独资、合作单位,备案领取证明即可。也就是说,上海自贸区对非内容或者说文化制造业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企业采取备案管理。在负面清单中,涉及“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贸易经纪与”“广播电视设备制造”“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文化及日用品出租”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除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禁止的项目较多外,其他行业投资、经营的空间很大。而且,自贸区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按照“一表申报、一口受理”机制来完成审批或备案流程,提高了效率,有利于吸引境外文化投资。文化“走进来”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促进因素。在境内开展文化国际贸易,不仅会促进我国文化传播、观念认同,而且有利于我们熟悉国际文化贸易规则、提高文化创意能力,为文化真正“走出去”奠定一个前期基础。其次,国内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的竞争力会得到增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表明,投资者“一元”注册资本、先照后证的登记制,大幅度降低了准入门槛,激发了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试验区改变了以往的年检制度,建立了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的制度。这样,借助信息公开机制和社会诚信体系使得大中小文化企业处于平等位置,有利于它们的稳定发展。众所周知,中小文化企业势单力薄往往融资困难,并且作为创意很强的文化企业,年轻法人代表的比例较高,难以借助政府或权势力量处理资本链上的问题。自贸区试行年度报告公示,有利于规避大型文化企业舞弊行为,相对增强中小文化企业的竞争力。还有比较直接的益处就是提高文化企业资本的转化能力。虽然文化服务领域开放措施大都局限于文化制造业,但在产业融合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自贸区资本市场的优势吸引着从事内容生产的文化企业纷纷入驻。

三、对以后《总体方案》细则出台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

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创意旅游;融合

创意产业目前在国外是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逐渐兴起,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地都将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旅游业作为以满足人们愉悦需求为根本目的的时尚产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宣传促销,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将文化创意植入到旅游业中,用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一、产业发展背景

1.创意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正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创意”更被认为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就曾经认为“真正推动20世纪90年代巨大繁荣的不是充沛的资金投入或高科技创业潮,而是各种喷薄而出的人类的创意”。“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理查德·弗罗里达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可称之为“创意资本”。人们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型、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这些就是“创意资本”。经济要发展、繁荣,那么各种类型的组织(个人、公司、城市、州乃至国家)都必须培育、推动、激发和投资于创意。创意思维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基于创意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创意产业的出现可谓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创意产业内涵的关键是强调创意和创新,从广义上讲,凡是由创意推动的产业均属于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可以与多种产业相融合,提高他们的观念价值。而且其产业资源、产业要素、产业运营可以围绕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动态组合,从而促进产业的不断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创意产业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对传统的产业发展逻辑的颠覆。在技术进步、产业融合、消费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它对于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其他很多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为世界各国在知识经济全球竞争中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创意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也被我国许多部门和地区提到了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2.旅游产业发展步入瓶颈,亟待升级转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旅游业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任务。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要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形态,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因此,旅游业态创新会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所谓旅游业态创新即通过围绕着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等各环节上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的创新。旅游业态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业态融合是旅游业态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如会展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会展旅游业、工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工农观光业、文化休闲业和旅游业融合而成的文化休闲旅游业等等。随着创意产业的日益兴起,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对重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创意产业所具有的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力、强辐射力和高科技含量的特征,将为旅游业注入持续发展的生机和动力。可以预见,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业能级、促进旅游产业转型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创意产业对深化旅游发展凸显的作用

1.拓宽旅游资源范围。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确定了我国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和37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看似涵盖了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各个方面。然而,旅游资源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旅游资源的功能性内涵决定了旅游资源是在动态地发展变化的,其范围和深度是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认识水平、开发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在这一范围的拓展中,创意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意产业以其独特的趣味性、知识性、时尚性、创新性不断地将新鲜的元素注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并能够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类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各类动态与静态的活动,赋予其旅游资源的功能,从而将原本不被视作旅游资源的转化为时尚的旅游吸引物。网络游戏、动漫乐园、loft、soho、博物馆、音乐节、影视基地等等都是伴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旅游吸引物,甚至很多的创意产业园区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8号桥”现今已经成为城市的旅游新地标,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的目光。

2.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业中的优势企业为链核,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旅游产业链是一条价值链,即旅游产品价值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会逐渐增加,因此,延伸旅游产业链成为近年来许多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从两方面拓展旅游产业链。一方面表现在横向上,创意产业融入到旅游行业各产业部门之中,可作为旅游产业成长的“投入要素”和“增值资本”,为各类旅游产业增加附加值,突破旅游产业链条原有的“旅游六要素”的小循环,促使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互融,构造大旅游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表现在纵向上,创意产业可与旅游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渗透与融合,使旅游产业链条向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品牌销售渠道延伸,从而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3.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当今旅游正在经历传统“观光游”向现代“体验游”的变革,以功能价值为基础的大众化旅游需求正转化为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个性化体验旅游需求,因此,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供高档次的旅游文化产品就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产业,创意产业无疑具有文化经济属性,它通过创造力对既有文化进行创新和突破,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并使之与旅游资源和活动经营结合起来,从而将沉寂的历史文化内涵转变成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活化文化资源,为人们提供具有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体验消费性的旅游产品。在创意产业的作用下,故事、符号等文化要素成为提升旅游产品文化价值新的途径。

三、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

创意产业如何迅速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从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与旅游营销等几个角度切入。

1.旅游商品开发。创意产业与旅游商品开发的结合最为紧密。旅游商品包括旅游户外用品、旅游书籍、生活日用品、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印刷品、免税商品等。其中,旅游纪念品(包括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印刷品)是旅游商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创意产业中的工艺品设计及时尚与旅游纪念品息息相关。在旅游工艺品的品种开发、土特产品的包装、目的地的旅游印刷品的设计上,时尚与工艺品设计都能发挥其所长。如法国充分利用国内创意产业的重点行业之一,设计业与旅游纪念品设计相结合,制作出具有“品种多、法国标签、思路新、实用性强和做工精细”的享誉全球的旅游纪念品。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都特别注重将创意元素运用到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新加坡旅游纪念品品种繁多,销售收入占旅游收入的50%以上,它的旅游纪念品设计、销售最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创意。在新加坡有一种名为“乐宾莱恩”(luving li-onel)的绒毛玩具,设计灵感源于其国家传统的象征性标志“鱼尾狮”造型,上半身为狮子头,下半身是鱼尾,一副彬彬有礼、笑容可掬的模样,特别受到游客的青睐。以此形象为基础通过创意设计已形成系列“乐宾莱恩”产品:绒毛玩具、手提包、手机链、钥匙圈、瓷器、印有“乐宾莱恩”图像的t恤衫等等。当地老字号饼店还将“乐宾莱恩”的形象印在了饼盒上。“乐宾莱恩”俨然已成为推广新加坡身份及文化的形象大使。由此也看出创意元素的融入使得旅游纪念品的产品形式和产销环节焕然一新。

2.旅游项目策划。旅游项目作为目的地的旅游吸引物,最需要创意产业的介入。从主题公园策划与创意产业的密切联系就可窥见一斑。

主题公园的最早出现就是影视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1955年美国沃尔特·迪斯尼,把在银幕上形成的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物化为一个乐园,于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迪斯尼乐园。之后,许多电影制片公司将其电影拍摄的外景基地转变成了以电影电视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新型主题公园。我国最早的主题公园——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其民族歌舞大荟萃、民族风情大汇演开创了中国旅游界的新路,则是以创意产业中的表演艺术为基础的。

主题公园以游客体验为目的,由于“游客体验”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既难以量化,又牵涉到投入产出、技术水平、行为习惯、时尚追求等众多因素,因而主题公园最需与创意产业结合共同发展。主题公园从其主题的选择,到公园内各项设施的设计,乃至公园内的文娱表演活动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主题公园的发展需要舞蹈、音乐、舞美、服化道、舞台机械等产业的发展,也要求设计、策划、管理咨询等产业的配套发展,这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创意产业。所以,许多的主题公园也成为了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北京欢乐谷就是这样一个糅合了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充满tb时尚、动感、欢乐、梦幻魅力的主题生态乐园。主题公园内精心设置了120余项体验项目,包括40多项娱乐设备、50多处人文生态景观、10多项艺术表演、20多项主题游戏和商业辅助性项目。文化创意的特性贯穿了其策划、设计、建设、经营的整个过程。北京欢乐谷成为了中国现代旅游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龙头。

3.旅游营销。以往大部分旅游目的地是通过旅行社的图片、旅游交易会、新闻媒介等传统营销手段将旅游目的地推向市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区域旅游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旅游营销形式已无法使旅游地脱颖而出,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新颖独特的旅游营销显得特别重要。创意产业与旅游营销的结合,就能衍生出许多新形式的营销方式,如节庆营销、影视营销、演艺营销等。

所谓节庆营销是以旅游目的地的节庆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实施针对节庆活动的系列营销活动。节庆活动营销已成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营销方式。大连的服装节、青岛的啤酒节、哈尔滨的冰灯节、山东潍坊风筝节、南宁国际民歌节等等在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都发挥了显著作用。再如我国香港,既无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也无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迹,然凭借其在亚洲地区领先发展的创意产业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精彩的旅游节庆活动,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创新旅游产品得以塑造和宣传,也使得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成为人们趋之若骛的地方。

而影视营销是借助影视剧进行旅游营销,它是创意产业与旅游营销结合的另一体现。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可推介新的旅游景区,如乌镇通过电视剧《似水年华》的播放很快树立了形象,旅游收入和游客量迅速提高。在影视营销方面最成功的要属韩国。据韩国秋溪艺术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做的一份“韩流旅游营销效果分析及发展方向调查”,2004年来自日本、中国的游客中,有27,1%(约71万人次)是直接或间接受到韩国影视剧的影响来韩旅游的,这些“韩流游客”共为韩国带来了7.8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演艺营销即在旅游地通过开展富含地方特色文艺表演或文娱活动吸引游客,打造、提升旅游品牌与形象,进而拓展市场。近年来,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地区如桂林、杭州、昆明、丽江、西安、井冈山等地,在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演艺产品,如《印象·刘三姐》、《仿唐乐舞》、《丽水金沙》、《云南映象》、《中国红歌会》等等,在宣传地方旅游形象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促进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除了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切人外,如要让二者更大幅度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还可从宏观管理上采取一些措施。

1.开发创意产业园区形成新的文化旅游景观。创意产业园区与其他园区有显著不同的特征。它是集生活和工作、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场所,有多样化的宽松环境,能给城市带来新异的地方。园区正是通过其创新性,为原有的城市景观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充满个性、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特色街道;世界范围里被追捧的集居住、工作、展览三合为一的新型时尚住宅形态loft;人们更多的喜欢在咖啡屋、酒吧、餐馆、俱乐部、聚会点、画廊等公共空间进行工作和交友的特殊生活方式。这些新的景观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创意设计独特的园区建筑风格、培育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复合型的龙头企业等,依托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旅游的诸多举措,是近些年来北京、上海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地区正在致力发展的方向。

2.充分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发展创意旅游。创意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某种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旅游者通过参加互动性工作室开发自身创造潜能,拉近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以此汲取度假目的地文化。创意旅游是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正成为日益兴起的新型旅游形态:新西兰纳尔逊地区为游客提供的包括骨雕刻、毛利语言课程(学习班)、编织、制毯、木工手艺和新西兰美食烹调学习的创意之旅:加拿大安大略省为游客提供的绘画、素描、雕塑、雕刻和摄影的创意旅游;巴塞罗那的美食和烹饪之旅等等。因此,充分借鉴当地技能、知识、传统以及地方的独特性,为游客提供包括艺术、手工艺、设计、语言等等的学习机会,是今后各地发展创意旅游的一个新思路。

3.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人才。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大批即懂旅游又熟悉文化创意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这一部分人才是推动两者尽快融合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是,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政府应尽快制订有利于“旅游+创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与计划。加大对创意教育、旅游教育的投入,整合多种学科,培养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引进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创意的文化旅游项目领军人物;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组织相关的培训,建立起旅游业的创新环境,为本土旅游人才了解创意知识和创意人才涉足旅游领域做好中介,从而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4.建立文化创意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建立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解决两个产业在互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文化、旅游行政部门和发改委、财政、建设、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土、工商、税收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旅游主管部门在制定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和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时,要主动征求宣传、文化部门的意见;文化部门在策划和设计重点项目时,要征求旅游等相关部门的意见,以形成相互搭台、共同促进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

五、结语

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论是对于旅游产业还是创意产业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两者的融合发展能拓宽旅游资源范围,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从而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和动力。同时,两者融合也能更好地将区域文化运用创意的手段促进其产业化,而这为诸多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提供了思路。随着我国部分发达城市创意产业的日益兴起,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创意产业促进旅游业深化发展的问题。在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旅游项目创意开发、旅游节庆、旅游演艺等方面应该是两者结合的最好切入点。依托创意产业园区开发出的新文化旅游景观会成为城市旅游新地标。此外,西方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揭示: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将导致创意旅游的出现。创意旅游的成长,可通过与当地“创意产业”(尤其是艺术和手工艺)的联接、当地政府的支持而得到加强。可以预见,作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结晶的创意旅游将是未来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对创意旅游的开发和研究,理所当然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金元浦.创意都市:原创力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经营城市:大竞争时代的文化博弈之二[eb/ol].http:///economic/">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厉无畏,王慧敏,孙洁.创意旅游: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j].旅游科学,2007,(6).

[5]厉无畏.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与产业创新[eb/0l].http: 1//intelligence/expert/2008/05/27/150953460. html,2008-05-27.

[8]王起静.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产业链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

[9]张小可.文化创意是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根基[n].中国旅游报,2007-08-31.

[10]吴娟子.创意产业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07-10-12.

[11]苗学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学刊,2004,(1).

[12]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12).

[13]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4]北京欢乐谷文化创意产业资料汇编[eb/ol].http///finance/">金融经济,2007,(10).

[17]林小森。文化创意产业在香港旅游业成功的有益启示[j].探索与争鸣,2007,(8).

[18]陈萍.基于影视剧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与实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16)02-0179-04

0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和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显著特征而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其高初始投资和低成本复制的生产特性又决定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学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进行过系统研究,本文就尝试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1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路径理论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创新,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创新上面。Horii和Iwaisako(2007)基于美国的数据分析了激励制度对农业私人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私人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1],而Hu和Mathews(2005)基于东亚五国的数据则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2]。虽然这两个经验研究的结果截然相反,但是仔细分析却并不矛盾,这是因为美国属于发达国家,而东亚五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制度完善程度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就启示我们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与某些中间变量密切相关。余长林和王瑞芳(2009)通过理论和经验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越能促进该国的技术创新[3],因此我们猜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中间变量,其中的逻辑如下: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本身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储备较少,因此难以实现创新,此时其主要是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和引进前沿技术来实现增长,此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阻碍技术的扩散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由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理论假设:假设1:经济发展水平会通过创新能力来影响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会有效激励创新,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聚式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不仅可以降低集群内部企业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而且能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降低创新的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存活率,还可以加速创新信息的扩散,从而有利于整个创意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集群发展水平较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时也需要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这样才能有效发挥集群的“增长极”功能。张杰、刘志彪(2007)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的创意集群中,企业间的模仿现象十分严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收益,最终导致创新的消失和集群的衰落[4]。孔伟杰(2010)进一步利用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其能够有效影响企业的空间分布[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产业集聚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中介变量。当某一地区的创意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显著提高,这其中的逻辑为在同样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下,集聚程度的提高会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的显著提高来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由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二个理论假设:假设2:集聚程度会影响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当集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会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的显著提高来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保障,只有在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中,生活要素才会实现最优配置,社会需要也才能得到释放和满足,更重要的是,有效的竞争才能实现。在一个低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并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其与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典型的比如政府,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即使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也不会对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挥有效作用。只有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竞争是较为公正的情况下,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此时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化的发展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由此得到本文的第三个理论假设:假设3:市场化的发展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才开始变得显著。

2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路径的经验分析

2.1模型选择与构建

通过上文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均与另一个中间变量密切相关,而且随着中间变量程度的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甚至是方向都可能发生改变,也就是说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路径是非线性的,因此我们考虑在实证检验中使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于本文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由于实证检验所使用的数据为2003~2013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因此本部分最终使用的模型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与同样用来发现数据结构突变的邹检验不同,面板门掀回归模型的突变点并不是人为设定的,而是通过对数据的客观分析得出的,因此其更加科学和严谨。下面我们以单一门限回归模型为例对理论假设1进行分析,其他两个理论假设的验证过程依此类推。我们假设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单门限效应,且门限变量的值为γ,因变量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测度变量Y,Z为控制变量,X为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th为门限变量,δ、β1和β2分别为相应变量的系数,μi为个体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β0为截距项,由此我们建立如下的单门限回归模型:在获取门限值后,我们还需要对门限值的显著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模型的估计是无偏稳健的,下面,我们就结合中国2003~2013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对本文的理论假说进行验证。

2.2数据与结果

根据前人的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需求方面,我们使用人均GDP来表示,既可以衡量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可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二是供给方面,我们主要使用每万人的大学生数量来测度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投入要素的人力资本;三是外部环境方面,我们主要使用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外部的环境因素。因此我们主要选择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力资本水平HUM,城镇化率CITY三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在门限变量方面,根据前文理论假设,我们主要选择经济发展水平GDP、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DIS和市场化程度MAR作为门限变量,并分别包含在三个不同的模型中,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既是控制变量,也是门限变量,说明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我们首先使用Bootstrap方法对门限效应的模型进行选择,一般是在单门限、双重门线和三门限模型之间进行选择,对于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的模型1而言,其模型检验结果见表1前三行,以产业集聚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的模型2,其检验结果见表1中间三行,剩余三行为以市场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的模型3的检验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模型1、模型2还是模型3,只有单一门限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其他均是不显著的,也就是说,三个门限变量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仅具有单一门限效应。表2进一步给出了各模型对应的门限值,可以看出,当人均GDP超过5.02万元人民币时,当文化创意产业本身的集聚水平超过1.16时,当市场化水平超过0.60时,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将会发生结构性变动,至于这种变动的程度和方向如何,我们还需要在使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其结果见表3。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无论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水平还是以市场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城镇化的积极影响最明显,这说明城镇化是推进一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这显然与城镇居民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精神追求有关系;其次,与一般的理解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以市场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的模型中,人力资本水平的估计系数才在10%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其影响程度也较低,这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人力资本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创新能力和思想上,但是现在的教育体制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我国人力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显著;最后,三个门限回归模型中对于门限变量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估计结果与本文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因此初步验证了本文的三个假说。具体来说,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即人均GDP收入在5.02万元人民币之下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不仅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而会显著阻碍该产业产值的提高,这显然是与不同收入水平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同所造成的,当收入较低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模仿实现的,此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限制这种模仿,从而抑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反,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高端更加多样化,单纯的模仿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创意已经越来越少,此时模仿的空间大幅缩减,创意创新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动力,此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维护创新者的创新收益从而激发创新积极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当人均GDP达到临界值之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是有必要和有积极意义的;当门限变量为产业集聚水平时,表3的估计结果表明当产业集聚水平达到临界值(1.156)之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会显著提高,这与本文的理论假说2也是一致的,其逻辑在上文中已经论述,在此就不再赘述;当门限变量为市场化水平时,从表3的估计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只有当一个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达到临界值0.603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才是显著的,其逻辑我们在上文中也已经论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不仅存在门槛效应,还存在双重路径,即直接的促进路径和间接的突变路径,这在之前的文献中也没有人发现。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是非常复杂的,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水平和市场化水平等三个因素对于这种影响路径的作用机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系统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单门限效应。首先,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不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而会对其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深才会显著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次,产业集聚水平虽然并不会改变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但是当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却显著提高;最后,市场化程度是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市场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否则其作用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根据这些发现,我们提出如下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一,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制定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味冒进。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之间并不存在单纯的统一关系,两者之间发生作用还需要借助于其他重要变量,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搞清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理论逻辑是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基本依据,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贡献所在。第二,在加快产业集聚的同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增长。产业集聚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关系,一方面,产业集聚可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用,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优势产业集聚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地方政府在推进产业集聚的过程别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的建设,这也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来发挥知识产权体系的有效功能。在改革开放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获胜更多的是依靠其与政府的关系,而不是创新,这就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同虚设,也使得社会整体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低下,从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继续不遗余力地推进市场化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企业能够通过正常的方式特别是创新来赢得竞争,这样知识产权保护才有存在的必要,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作用才能得以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RyoH,TatsuroI.EconomicGrowthWithImperfectProtec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J].JournalofEconomics,2007,(1).

[2]Mei-ChihH,JohnA.Mathews.NationalInnovativeCapacityinEastAsia[J].ResearchPolicy,2005,(9).

[3]余长林,王瑞芳.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只是线性关系吗[J].当代经济科学,2009,(3).

[4]张杰,刘志彪.利行为、技术溢出介质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困境与突破[J].当代经济科学,2007,(3).

创意产业发展范文第5篇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资源动员中形成文化创新与内容生产的文化资本的,其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与重要的资源配置内容与知识生产要素。马克思在揭示物质生产的生产力要素时,曾指出劳动力、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是物质生产力的三要素,然而在非物质经济的文化服务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力”已变为人力资源与资源动员能力的文化资本与知识资本,生产资料已变为包括信息、媒介、符号在内的文化博弈力与市场技术规则,“劳动对象”已由物质内容变为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产业链与资源链,还包括服务对象、娱乐目标、休闲主体的人的要素与文化资本还原。就是说,劳动者的人力资源,成为资源动员能力的内容生产主体与文化资本构成,而劳动对象的资源配置要素,也成为文化服务的内容生产目标与人的社会需求的功能要素,二者是从人的资源动员内容的文化资本出发,到人的需求满足的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本还原为资源配置的目标,人成为文化生产的核心环节与内容产业最活跃的革命因素,使文化生产与文化娱乐、文化创造与文化消费、劳动力与劳动对象愈来愈在互动互融中难分难解。一般的物质工业大生产的物质资本、工业资本与商业资本,也让位于非物质经济内容 生产的社会资本,包括环境资本、政策资本、制度资本与人力资本,还有文化资本,包括符号资本与媒介资本,而在非物质资本的跨越发展与整合创新中,人力资源的整合与人才运营的融通就成为内容生产与文化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而由生产与积蓄形成的物质资本,随着社会需求的满足边际效益递减的“戈森规律”,也正在为由符号、媒介与信息形成的非物质资本在代际扩张与文化创新的内容生产中随着社会需求的满足边际效益递增的“逆戈森规律”所替代,这一生产方式与增长方式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人类一切生产活动与生产内容,影响到科技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影响到人力资源由一般的劳动者到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文化资本的生产体制与机制的变化,影响到生产资料的资源配置与资源动员形式的变化,影响到劳动对象由物质材料到非物质生产内容的变化,影响到人们交往方式与人才培养、使用方式及体制、机制的变化。而在这一生产方式变化中,我们在生产观念、产业组织及用人体制、机制上还没有调整过来,这样就使文化产业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技术融会与人力资本、文化资本融通难于实现,局限在各自为战的物质生产机制、体制之内,难于展开文化创新、内容生产的文化产业空间与文化服务充分的就业空间。

人力资源与人才机制

中国是人才荟萃的人文大国,也是自古以来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四大发明起源的东方文化传承轴心。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优势,一是国家人力资本的文化资源动员力与文化创新力,二是国家符号资本的文化资源动员力与文化生产力,三是国家媒介资本的文化资源动员力与文化传播力,四是国际文化交流的文化贸易、文化服务的全球文化资源动员力与文化博弈力,但目前由于生产观念、产业组织与文化体制、用人机制的无序与障碍,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难于形成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融通的生产机制与创新体制,影响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发展与基本布局。一是作为创意文化产业原动力的思想马达与国家智库的高校、科研机构学者的人才群与文化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相脱离,与文化创意产业经营人才群相脱离,与文化创意产业演艺、广告、影视、新闻等一线专业人才群相脱节,使后者缺乏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设计与战略规划,战略轨道与科学机制,而前者又缺乏实践生机,英雄无用武之地,缺乏文化创新的延伸链条与产业载体。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规划、设计专家与政府决策、管理人才群缺乏联系环节与整合,使政府过程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动员能力发挥不好,区域发展优势不能定位或定位不准,文化资本的博弈优势发挥不出来,文化资源设计能力、管理能力、运营能力提升不上来,也使高端专家的人力资本、符号资本、文化资本不能与政府的社会资本融合为文化生产力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资本,这样就难于使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起到应有的文化创新作用。三是文化艺术专业团体与文化工程核心技术专家群的脱节,使表演艺术创作者展演空间运用现代技术上落后于欧美,使文艺界不能掌握现代科技装备的娱乐、时尚市场趋势。四是新媒体技术专家与新材料技术、新认知科学等专家群用人机制与科学领域脱节,使文化创意产业落后于欧美视觉文化的艺术书写与科学认知。就像中国很早就发明了印刷术,但没有重视推广好造纸术,就影响了印刷媒介与纸制文化的发展,影响了新闻、教育的发展;中国很早就发明了地动仪,但没有重视并推广好测绘技术,就难于将其应用、推广为一个完整的地质学科学技术与工程体系;中国很早就发明了火药,但没有重视并应用好冶金技术,就很难装备成坚船利炮;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指南针,但没有重视并发明或应用好玻璃工业的新材料技术,也就没能广泛地用于航海事业……这些历史的遗憾,已为西方人类学学者艾伦・麦克法兰所关注,在其所著《玻璃的世界》中所阐述的,指南针的发明与玻璃工业的新材料进展对于人类航海事业来说还是有距离的,虽只差半步之遥,却有着巨大的创新鸿沟。这一技术与材料、器物与工业的创新的鸿沟,与其说是技术发明与应用的生产障碍,毋宁说是中国自古以来士大夫知识分子专家群间“隔绝机制”造成的用人体制使然。而新媒体的文化书写,如果没有新材料的技术装备,没有新认知科学的创意工程,也只能是印刷术进步的文化制造业,还形不成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生产机制与链条。五是文化艺术团体人力资源与文化传播的内容生产脱节,难以形成文化再生产能力。六是文化传播的内容生产与文化创新的专业人才、研发环节相脱节,造成内容创造的人才与文化资源找不到传播载体,而内容生产的文化传播媒体制品又空洞苍白,缺乏创意,形不成符号交易的产业资本。七是文化艺术、文化服务、文化市场与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资源配置相脱节,形不成文化产业的集成效应与博弈优势。或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到位形不成文化资源动员能力,或是由于缺乏内容生产的文化运营导致基础设施的工程项目浪费。八是文化传播、文化生产的人才团队人力资源、社会资本与环境经济的都市产业机制相脱节,搞房地产的经营人才与人力资源不懂文化,缺乏在地产业、在场产业的资源配置空间与人才融通机制。九是文艺演出、文化服务专业团体与文化市场经营人才相脱节,使内容生产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形不成产业规模与机制。十是文化生产的专业发展与文化服务相脱节,高校文化产业学科规划、专业设置与文化贸易相脱节,形不成文化博弈的科学优势。

文化管理与人才政策

要解决文化创意产业的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复杂巨细的人才融通与人力资源充分配置的生产率要素提升与文化资本创新问题,就要有相应的人才工程机制与人才管理政策,否则城市与城市化、知识化汇聚的文化人才,也最终难有作为。一是要有建立区域、城市跨区域创新机制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管理机制与人才流动政策,建立国家各个地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库与动态管理模式,打破行政区划与行业领域局限,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管理机制、人才交流数据模型、人才交往主题论坛、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并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建立人才流动与管理的规划方案。同时深挖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人力资源,形成文化资源动员能力的创新机制与评估体系,搞好提升文化资源动员能力的人力资本规划方案与主题论坛,数据模型与人才库建设,以及文化再就业的人力资本创新机制与培训体系。同时出台人才管理与人才流动的政策,对于核心城市、国际城市文化产业前沿舞台的文化人才与人力资源,要有足够的优惠政策与相关人力资本的动态网络户籍管理制度,做好相关的政策服务与优惠照顾。

有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文化原创力,对于国家文化符号运营的文化资源发掘与文化资本流通就会有一个较好的基础,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文化符号运营就会有一个智力支撑力与资源动员力。比如文物鉴定与相关文化工艺品的制作及符号交易的文化服务等,就会有一个就业空间与人力资本转换空间。同时文化传播力的内容生产与主流文化的媒介传播以及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发掘与意识形态的文化再生产,国际文化交流的文化贸易与文化服务,就会有一个文化运营主体的创新机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营机制。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文化运营,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文化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已有的市场经济转型的产业改革与资产转型基础,创意城市的非物质经济发展不能脱离已有的城市化物质基础设施与物质经济基础,文化创意产业的非物质制造业的内容生产不能脱离传统制造业的大工业基础与产业技术财富基础,而要在此基础上跨越发展,拓展就业机制与就业空间,产业资源与产业主体,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台湾学者夏学理在《从WTO、全球化谈文化创意产业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之经营与创新》一文中,曾指出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因缺乏国际级的表演艺术创意人才、缺乏国际级的艺术行销与管理人才而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与困境。中国内陆也不乏文化大师与艺术大师,但是缺乏的是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大师与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运营的经营大师,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不仅缺乏人才融通的机制、平台与政策、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先补上文化与经济、专业与政府人才失衡的链条,要做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学科、规划与科学教育体系,做好吸引人才流动与人力资本流通的政策体系与机制平台。

城市化、知识化的非物质化、服务化、资源优化与文化生产力产业的创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