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意经济理论

创意经济理论范文精选

创意经济理论

创意经济理论范文第1篇

继续组织实施好节能减排技术、制造业信息技术、新材料、重大工程配套装备等技术的转化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示范和推广效应,带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一)加快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建立科技园区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园区内先进的基础设施完备,专业研究机构众多,利用园区内尖端研究设备实现资源共享,能够把科研成果迅速应用于企业生产,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快工业升级步伐。我区要全力推进现有的经济开发区、军埠口、乐埠山三个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的配套建设,将其打造成有综合公共科技服务功能和新兴产业集聚功能的大型科技新城综合体,不断淘汰落后工业和产品,使科技创新成果最便捷、全方位的运用到相关产业,形成高新技术共享的企业聚集发展格局。

(二)加快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在现有的潍城区企业家联合会、中小企业信用协会、中小企业与高校合作促进会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商品价值的评估体系,培育创新服务机构,加快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撑。

坚持重点抓投入,健全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一)完善政府对创新的投入机制

首先,进一步提高财政的引导力度,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用于技术领先、成熟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培育创新龙头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注入资本的方式占有企业部分股权,待企业形成规模、产生效益后,以保本为原则退出政府投入。其次,还要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可尝试开辟与知名风投机构合作的新渠道,运用专业风投机构、风险资本管理理念对企业项目评估,对确定企业战略规划、规范管理体制都有积极意义。

(二)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推进银企合作。政府不但要对金融部门给予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予以贴息、减少贷款风险,还应对表现好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可建立投融资服务中心,完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投融资信息沟通体系等,从融资渠道、政策法规、项目评估、财务规划等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加快建设公平、便捷、安全、高效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完善各类企业贷款担保机构,鼓励民营资本对科技项目、科技型企业投资。扩充担保本金,创新担保方式,提高运转效率,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瓶颈,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速发展。

聚集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是赢得区域竞争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推动潍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

(一)按需优化人才

以我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依据,列出紧缺人才需求,建议设立人才资源开发的专项基金,用于引进、培养我区急需的各类人才。重点引进、培养一批一流的研究开发骨干,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级技工和技师,多渠道、大面积地培训技术工人,以尽快改善目前企业人才短缺、结构欠优的状况。在实践中培育和造就一批善于经营管理、勇于开拓进取,为潍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

(二)优化人才环境

创意经济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出发,在新的时代主题的社会背景下,立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独创的理论思考与研究下发展的成果。

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正确的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创新观,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推向了前进。任何一种理论创造都离不开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并有所创新,那种对前人的思想成果一概否定的态度是不正确的,相反,认为前人的理论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也是错误的,邓小平始终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在理论创新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创新,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及其规律,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填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空白,提出了三大突破性思想,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大推向了前进。

1在经济体制问题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为了寻求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传统观念,一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二是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这是不能突破的禁区。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上两种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

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时就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又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少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思想非常开放,具有创新精神,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我们选择体制、方法的前提,在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指导下,我们最终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写进了党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体现了市场经济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两种优势的有机结合。这一理论的创立,再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精神,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它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当代中国的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道路、体制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的历史性课题。

2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由它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就一个社会或国家来说,考察其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既要从每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本身来考虑,又必须对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各自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也就是考察该社会或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使生产关系在整体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不可改变的根本原则,是我们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发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过去,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在所有制上追求“一大二公”,导致了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结果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但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同时,邓小平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不能只有一种不变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即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五大更是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

3在分配问题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他坚决反对长期以来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讲物质利益的平均主义倾向,强调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他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我国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分配问题上,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创意经济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出发,在新的时代主题的社会背景下,立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独创的理论思考与研究下发展的成果。

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正确的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创新观,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推向了前进。任何一种理论创造都离不开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并有所创新,那种对前人的思想成果一概否定的态度是不正确的,相反,认为前人的理论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也是错误的,邓小平始终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在理论创新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创新,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及其规律,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填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空白,提出了三大突破性思想,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大推向了前进。

1在经济体制问题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为了寻求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传统观念,一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二是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这是不能突破的禁区。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上两种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

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时就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又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少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思想非常开放,具有创新精神,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我们选择体制、方法的前提,在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指导下,我们最终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写进了党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体现了市场经济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两种优势的有机结合。这一理论的创立,再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精神,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它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当代中国的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道路、体制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的历史性课题。

2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由它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就一个社会或国家来说,考察其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既要从每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本身来考虑,又必须对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各自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也就是考察该社会或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使生产关系在整体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不可改变的根本原则,是我们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发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过去,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在所有制上追求“一大二公”,导致了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结果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但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同时,邓小平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不能只有一种不变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即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五大更是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

3在分配问题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他坚决反对长期以来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讲物质利益的平均主义倾向,强调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他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我国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分配问题上,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创意经济理论范文第4篇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1.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

威廉·佩弟“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论断,及布阿吉尔·贝尔关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论述,是人力资源思想的早期代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上述思想推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点。《国富论》首次论证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者技能如何影响个人收入和工资结构的内容。古典经济学的伟大代表亚当·斯密可以说是第一个明确可以说到20世纪3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雏形已经出现,虽未在主流经济学的殿堂里获得一席之地,但却为本世纪5认60年代人力资本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人力资本理论的繁荣时期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一文中正式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真正形成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与舒尔茨同时代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还有加里·贝克尔(GaryS.Becker)和爱德华·丹尼森(E.F.Denison)、雅各布·明塞尔(Mincer)以及舍温·罗森(Rosen)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论述。

其中,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他的理论主要有五点:(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2)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投资渠道有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学校教育和在职人员的培训费用,以及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移费用。(3)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4)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回报率最高)的投资。(5)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实质上是耐用性的,在这方面甚至超过了物质的耐用消费品。

3.人力资本理论的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即新的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理论在美、英等国兴起,使得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把人力资本作为内生变量的内生性增长模型的发展,代表人物是卢卡斯(R.Lucas),罗默(P.Romer)等,显示出与20世纪60年代以劳动力要素分析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有不同的研究思路。同时,也克服了印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缺陷。

4.创意人力资本理论的浮现

当前,随着整个经济杜会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步伐的加快,人力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越来越突出。知识资本理论、创意经济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又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也不是信息,而是创意和创新。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和高级阶段,是信息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新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进一步,可将经济增长(发展)的主要源泉可回归到知识和创意这两个核心概念,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而凝结于人身,形成以人的创新能力(创意)、智力资本为核心内容的特殊人力资本——创意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的定义及概念比较

1.人力资本定义及其特点

根据于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T.W.舒尔茨和G.S.贝克尔的对人力资本概念的表述,人力资本可定义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寓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使用者带来持久性收人来源的劳动能力,是以一定的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为表现形式的非物质资本。一般地,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这种界定包含了如下几方面的涵义:一是人力资本并非指劳动者本身,而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等;二是人力资本的获取或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必须经由有意识地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才能形成;三是人力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持久性收人是说人力资本作为资本具有生产性。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作为与人力资本相关概念的人力资源,学术界对其定义并无一致意见。但从总体上看,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来理解人力资源的核心都是人,也就是具有正常智力和体力的人才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并且我们在计量人力资本的时候事实上就是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价值。不难看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却存在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的共同性、依存性、互动性与转化性非常明显。

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解析,“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各有适用的环境和范围,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1.两者在基本属性上的差异

人力资源强调的是劳动者或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它存在于人类历史长河的所有社会。人力资本则是指特定行为主体为增加未来效用或实现价值增值,通过有益投资活动而获得的,存在于人体之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等综合的价值存量。可见,人力资本概念首先强调人体内涵的价值存量,是一种内涵于人体内的技术和知识资本化和人格化的形态。

2.两者在研究对象侧重点上的差异

作为研究对象的侧重点,在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场合,主要是以群体性劳动者为研究对象。人力资本主要属于经济学探讨的范畴,注重的是人力的投资、收益和财富的增长。人力资本主要是以人的个体为研究对象。

3.两者在经济增长影响力上的差异

一般而论,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是不确定的:当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与经济增长的要求相适应时,这时的人力资源将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当人力资源的质量低、数量过多时,这时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起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在某些情况下,不仅不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且可能是压迫社会生产力的要素。毫无疑问,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

在当代经济运行过程中,货币资本、土地资本固然非常重要,但人力资本也须臾不可缺。当然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功不可没的就是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和完善。

创意经济理论范文第5篇

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有力地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成为最富影响力的一门学科,成为时代的显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这一崭新理论的确立使改革的目标模式得以明确,各项重大措施得以有序和顺理成章地推出。基于我国现阶段的新情况和发展新要求,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应该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深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理论探索

一、理论领域的新气象:经济学的繁荣

新中国60年来,中国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取得了巨大发展,大体说来:构建起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新体系结构;拓宽了研究范围,更紧密联系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精神等等方面的状况和影响来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规律;特别是把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揭示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方法上除了坚持马克思分析经济现象的科学抽象法,还适当引进了现代数量分析工具与方法。上述一系列的创新大大增强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实践功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家服务社会的能力,人们不只是从事于抽象的学理研究,而且积极参与改革开放的重大实践和政策问题的研讨,不少理论成果获得采纳,转化为方针政策。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针。以科学理论来推动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有力地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成为最富有影响力的一门学科,成为时代的显学。

二、找到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新中国60年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找到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研究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中国成功实施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带来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起飞。我国50年代中期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提出过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张,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主要是师承前苏联的。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其理论支柱是:(1)发展论上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速成论;(2)所有制上是单一公有制论;(3)交换上是主要产品调拨论。以上述理论为核心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为我国上世纪50年代中叶以来发展、构建中央计划体制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传统经济体制的决策后,为启动和推进改革向前发展,大力破除传统经济理论对人们思维的束缚,进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就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中国经济学家是积极响应时代呼唤的一支学术力量。1978年以来,在老一辈改革理论家孙冶方、薛暮桥等的引领和启发下,经济学界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学术讨论,包括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社会主义所有制,物质利益,物价体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与明晰产权,金融体制改革等等。经济学领域的活跃的学术争鸣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理论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可以看到,几乎在每一个讨论问题上,都存在不同观点的对立和争论,特别是在一些重大论题上还存在激烈的争论。由于党鼓励百花争鸣,倡导学术自由讨论,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更由于走在前面的改革实践对人们理论思维的启示,经济学人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例如:1.突破了社会主义实行产品经济论,形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理论;2.突破了社会主义实行单一公有制理论,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样所有制结构论;3.突破了国有国营、政企不分的企业论,形成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理论;4.突破了支配权、收益权、处置权合一的国家财产权理论,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财产权理论;5.突破了以指令指挥经济活动的政府统制理论,形成了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职能理论等等。上述经济理论的变革和创新可以归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取代了传统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形成,既是我国众多经济学家的集体智慧,更有赖于改革设计师邓小平的睿智与政治魄力,他最早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科学地阐述了它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这一崭新理论的确立,使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得以明确,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得以有序和顺理成章地推出。这一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理论阐明和创新,也为众多经济学家参与和正在从事的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编著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国30年的改革实现了所有制多样化,放活了市场微观主体,形成了要素市场体系,产生了市场价格调节的经济机制,出现了立足于市场力量和主体积极性和创意的活跃的竞争经济。在体制活力焕发的基础上,我国实现了生产力的飞跃和财富的迅猛增长。但另一方面,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矛盾,如:1.在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的不稳和时起时伏,2002年以后经济不断过热,2008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又经历了外生性经济下挫;2.在发展方式上,传统的数量扩张型发展趋势,依靠对环境、生态、资源等自然物质过度耗用的工业增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滞后等等;3.在分配上,收入差别不断扩大,基尼系数畸高,财富分配不公的矛盾凸出,等等。上述矛盾,从本质上看是转型期体制、机制缺损所造成的。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要求人们通过坚持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基于我国现阶段的新情况和党中央提出的发展新要求,我认为,在当前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应该总结当代实践经验,深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全面认识市场的功能和更加自觉地利用市场的作用。市场体制拥有发展生产力的积极功能,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一方面应该认识:市场经济是一种富有活力的组织财富生产的形式和体制,它能有效调动主体的积极性;能依靠价格形成机制使产品适销对路;能依靠竞争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依靠自我积累,实现自行发展。较之历史上出现过的自给自足经济、政府统治经济,传统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一个更好的经济组织形式。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我们也应看到:1.市场机制在分配中存在收入差距拉大效应,在体制转型期,甚至会导致严重分配不公;2.市场导向的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失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会出现剧烈的运行波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为周期性经济危机;3.市场经济的消极外部性和成本的向外转嫁,会引起环境、生态、资源等的过度耗用甚至破坏;4.盈利最大化的生产机制不能提供充分的公共产品(包括公用品、福利品与公益品),从而不能满足困难群体与低收入者的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5.面向市场的竞争性生产与营销,总是激励过度消费,甚至导致浪费资源畸化的生活方式和非理性的物质文明。

完美无缺的体制从来不曾存在过,在认识和对待市场时,人们应该持有全面的观点,而在利用市场时,更要持兴利除弊的态度,关键是做好市场功能与政府作用相结合这篇大文章,自主地驾驭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

第二,发展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能防止财富占有中的私人垄断,从根本上保障分配公正;能有效利用公共资源,加快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发展;富有竞争力的公有大企业是实现科技进步的带动力量;公有制经济具有启动快速和对国民经济实施强拉动的功能,特别是公有金融体系本身具有宏观调控手段的性质,而一个保有恰当的公有制的经济结构,则能成为强化宏观调控能力的体制保证。

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帮扶”,必须深化改革,着眼于搞好公有制具体形式的创新。公有企业要实行股份多元化的现代公司制度,还要搞好资本经营管理母公司的构建。在农村,要大力支持和发展多样新集体经济。总之,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使企业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充分适应于市场,要通过具有产权主体性质的公有企业的构建,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活力,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由此把公有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构建拥有强有力宏观调控能力的市场经济。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运行中,盲目扩张,结构失衡,发展过热或是沉滞不起等等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依靠市场调节不可能实现经济自我调适和实现宏观均衡。这就要求把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和政府的有效宏观调控相结合。

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行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结合的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削弱“国家干预”,听任大资本特别是金融垄断资本自由活动。此后,美国经济中更呈现出过度的经济金融化,虚拟经济快速膨胀而实体经济则出现萎缩。过度膨胀的金融信贷存在深刻的内在矛盾,而金融监管薄弱更使金融运行的风险大大增强。美国式金融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在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和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的相交织中,特别是金融、信贷矛盾的激化,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进而演化为当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下,经受住了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考验。但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也出现了三次(1988-1989,1993-1996,2008-2009)经济大波动,呈现出经济增长不稳。

仍在发展中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运行的势态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体制越是市场化,越要求对宏观经济运行实行调控,而我国新时期经济进一步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切实建设好宏观调控体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增强科学调控能力,也就是要着眼于建设拥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发展拥有发达的公共产品生产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立足于和依靠盈利趋动的竞争性商品生产,也就是:产品生产与人们的需要的满足主要依靠受市场力量调节的“私人物品”的生产以及市场性的分配机制。但是市场存在失灵或缺陷。其一,一些物品在物质技术上具有消费和占有非排它性,依靠市场性生产会发生供给不足。其二,一些产品的生产具有自然垄断性质,需要有生产中的政府干预。其三,市场只承认有购买力的需求,而众多穷人,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需要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获得满足。亚当·斯密因其对“看不见的手”的功能的过度推崇和“市场乐观主义”,使他忽视市场的诸多失灵和缺陷。他向世人推荐一个只会使财富与贫困相并行的主要依靠私人物品生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萧条发展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不再遵循斯密的市场经济模式,出现了向劳工和低收入者提供社会保障品的当代福利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环保运动的推动下,有关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也被纳入公共物品生产的范围。因而当代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超出了斯密模式,成为私人物品生产与公共物品生产共存的体制。当然,西方的公共物品生产被桎梏于资本主义的制度框架内,存在着许多局限性,特别是公共物品生产并未能根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贫富对立。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行依靠市场决策性的竞争性生产和非市场决策性的公共产品生产并举,来实现财富的最大创造,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福利品的生产和提供,来充分有效地满足低收入者,以及遭遇困难者的需要。在我国当前正在大力从事的包括教育、医卫、文化在内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现阶段迫切的民生问题和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这一大规模福利公共品生产与提供计划的深层内涵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低收入者进行劳动报酬的补偿,由此弥补市场机制作用下按照要素市值贡献分配的缺陷,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