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放型经济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五年规(计)划 指导方针 发展进程

Abstract : From twelve five-year plan) rules (delimit guidelines show that China changed and is changing three appearance, experienced and shall experience three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1949—1952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开始,我国共编制和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一个五年规划,从今年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规划。通过考察党和国家在编制各个时期五年规(计)划时的指导方针,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新中国的成长发展进程。

1.我国编制的十二个五年规(计)划的指导方针

1.1“一五”计划(1953—1957)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此,“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为:一是“采取积极的工业化的政策,即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把重工业的基本建设作为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二是“在优先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原则下,对各种经济成分的安排采取统筹兼顾的政策”;三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力求使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发展保持适当的比例。

1.2“二五”计划(1958—1962)的“中心任务仍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6年9月党的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16条方针部署,包括“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发展速度”、“正确地处理在国民收入中消费和积累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发展农业并适当加速轻工业的建设”等。

1.3“三五”计划(1966—1970)、“四五”计划(1971—1975)都是立足“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

“三五”计划、“四五”计划都强调了以备战和三线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提出“用打仗的观点,观察一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并试图用军事工业带动整个国家的工业化。

1.4“五五”计划(1976—1980)在指导思想上重犯了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老毛病

1975年,国务院草拟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规划纲要》。1978年初对原来的纲要作了修定,提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对“五五”计划指标作了较大幅度调整,并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努力使国民经济真正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5“六五”计划(1981—1985)确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方针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六五”计划。“六五”计划在制定过程中,突出强调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包括“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增加和节省建设资金”、“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等十条具体方针。“六五”计划的一个特点是,社会发展类指标显著增加,占39%,也正因为如此,“六五”计划的全称随之变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1.6“七五”计划(1986—1990)提出继续推进经济发展战略和转变经济管理体制

“七五”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由11个“坚持”组成,包括“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效益和速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坚持把建设重点转移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坚持把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智力开发”等。作为上述方针的体现,“七五”计划首次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总量指标以及三次产业的划分与统计。

1.7“八五”计划(1991—1995)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双加快”方针

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八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个“坚定不移”的基本指导方针,即: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

1.8“九五”计划(1996—2000)提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指导方针,并首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九五”计划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包括“九五”在内的未来 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九条重要方针,其中第二条方针是“积极推进,“依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1.9“十五”计划(2001—2005)提出了全面、协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深刻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制定“十五”计划,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重要指导方针。

1.10“十一五”规划(2006—2010)的指导方针是科学发展观

“十一五”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遵循“六个必须”的原则方针,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其根本着眼点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十一五”开始,“计划”被“规划”所取代。在“十一五”规划中,社会发展类指标占据了全部规划指标的75%以上。

1.11“十二五”规划(2011—2015)指导方针:在科学发展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从十二个五年规(计)划的指导方针看新中国的发展进程

我国建国以来五年规(计)划的指导方针.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路线和发展思路的凝炼概括,也是不同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从“一五”到“十二五”,指导方针经历了持续的变化。五年规(计)划指导方针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时国家领导人的主观选择。而这一选择,既来源于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和思路.又受制于领导人对包括国际国内形势在内的国情条件的认识。五年规(计)划指导方针的演变,反映了领导人通过实践,不断深化对国情的认识,不断调整指引思想,探索与国情条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演进过程。从十二个五年规(计)划的指导方针由重点发展重工业以建立我国的工业基础、到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演进过程看,新中国处于不断的成长发展之中,我们已经改变了和正在改变三个面貌,经历了和将要经历三次历史性转型。

2.1改变了和正在改变三个面貌

在五年规(计)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在五年规(计)划的指导方针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实践过程中,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对“地富反坏右”摘帽后,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人民的范围在扩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风貌大为改善。

建国以来,我国面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围堵,成功地建立其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工业化和初步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吸引了全球的眼球,成为各国政要和学者争相研究的课题。

在“”巨变,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三个代表”的指引下,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激浊扬清,审慎稳妥地驾驭着中国航船驶过了各种激流险滩,引领人民昂扬地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2.2经历了和将要经历三次历史性转型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环境利益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32-02

当前,中国高度重视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把发展环境利益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强环境综合管理,不断完善环境法律制度,积极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和教育。同时,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的环境事务,推进国家间和地区性环境领域的合作,并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为全球环境开发和保护环境利益做出积极贡献。

一、经济转型背景下环境利益的发展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上两种主要的经济体制,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计划经济是一种僵化的经济体制,是在政府这一大家长的看护下成长的,市场在计划经济下没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应该说,计划经济在建国后我国处于百废待兴的年代里确实发挥了市场所不及的作用,但是计划经济在后来的发展中也确实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这也是我国在建国后曾出现经济增长不规则的高速推进的主要原因。

在反思计划经济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探索,最终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转型的目标和方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则实现了我国在经济体制上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原有的完全依靠政府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时代渐行渐远。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经济在稳定中持续增长,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是高效的。因此,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起点,又是社会转型的首要标志。

而工业化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社会转型的标志之一,工业化之所以作为社会转型的标志,是因为传统社会的基础或主要产业是农业,而现代社会的基础或主要产业是工业,因此,工业化就是工业比重的提高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农业比重的降低。在具有最悠久、最发达的农业文明的中国,农业社会曾在相当长的历史中成为中国主导的经济结构。农业社会是以农民为劳动主体,以土地为劳动对象,以简单的手工生产工具为劳动方式等为其最基本特征的社会类型。相对于农业社会而言,工业社会因其能够实现机械化,从而突破人力畜力的极限,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中,使生产力大大提高等优势而受到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特有的青睐。新中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创造了条件。80年代后,中国社会从农业型向工业型的转变开始进入快车道,社会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大增加,已经超过了农业,这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我国率先从农村发起的改革,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我国的工业化增添了新的发展模式。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同时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道路。中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尽管吸取了西方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自身的发展情况,仍然未能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就目前中国的工业化引起的环境问题看主要呈现出下列特点:首先,从工业发展过程看,工业发达国家一般是先轻工业和加工业(对环境污染较轻),后基础工业、重工业(对环境污染较重)的发展模式,我国却反行其道而行之,把基础工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工业结构趋于重型化。基础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以能源和矿产品为主要原料,这样使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面临巨大压力,大大加重了环境负荷。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的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与我国建国初期急于实现工业化的指导目标以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准有限相一致的。但随着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逐渐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老路已经被社会所淘汰,必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集约型的生产,以保障可持续发展。伴随着我国工业化深度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不断创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方向。

二、市场经济为环境利益法律发展提供制度空间

计划经济体制下环境法律制度的单一性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然而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基于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主体的个人决策能够导致社会最优这样一个理论上的理想前提,正是由于市场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使市场在对待环境问题的解决上呈现出一定的失灵状态。因此,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确立与传统的管制手段相互促进的环境利益法规发展则成为我国社会转型中环境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在环境利益方面,我国时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环境经济手段为主的经济激励机制是没有成长空间的,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而是政府的附庸,它只不过是全国巨型企业中的一个车间、一个工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目标是完成计划,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企业不关心成本的大小和效益的高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预算是软的,而不是硬的,没有硬的预算约束,任何可选择性的手段都没有用武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任何经济手段都无动于衷。总的说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不仅经济效率是低下的,政府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效率也是低下的。

计划经济所带来的弊端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是封闭的、集权的、同质的,其留下的烙印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时期内都是存在的。我国于1992年才正式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改革的目标,而从改革开放至1992年,也正是我国环境立法开始步入正轨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环境立法都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突出表现在,环境法律法规中关于环境行政执法的部分不是禁就是罚,过多地依赖于行政的管制手段,而较少的采用经济手段。尽管我国在197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中第一次提出了排污收费,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对排污收费制度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国务院又了《排污收费暂行办法》,但是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其主要功能是为重点污染源治理筹集资金,由于其收费标准较低,不能有效地促使企业采取措施治理污染,可见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并未起到经济激励的目的。计划经济对企业经济利益的忽视也使环境行政执法中的管制手段呈现出利益限制的特征,造成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环境公益与经济私益的尖锐对立。从体制选择的角度上讲,计划经济体制只能选择管制手段,因此,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没有经济激励环境利益法律的存在空间。

三、经济体制市场化下发展环境利益法律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经济转型的方向上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社会各个生产单位不再透过国家行政机构相互联系,而是透过市场体系相互依赖。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之处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是透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透过竞争实现各项生产要素的宏观配置和微观组合,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源利用率、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基于追求自身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的目的。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市场经济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市场经济是自主的平等的经济;第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第四,市场经济是一种趋利性经济;第五,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第六,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第七,市场经济是在国家的间接宏观调控下运行的。

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也正是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表现。同时市场经济的这些特征为环境利益法规发展的确立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从体制背景来说,计划经济体制只能选择管制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才有经济激励手段的用武之地,环境利益经济激励手段的运用必须置于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既是经济手段设计的初衷,也是经济手段赖以发生作用的保障。应该说,市场经济与环境利益法规发展有着内在一致的联系。这些内在的联系具体表现在:

1.企业追求盈利最大化与环境利益法规发展刺激企业减少控制排污成本的内在一致

市场经济的整个运作过程本质上就是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的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最大限度地追求价值增值、获得最大物质经济利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经营会受到种种制约,因为在它与其他企业竞争时,其他企业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同样的活动。假设在直接管制下,如果管制不力,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就会提高排放水准,降低边际控制污染成本,这时企业的边际成本就远远低于社会边际成本,资源配置不是最优的;如果管制严格,此时企业虽然降低了排放,但是企业的边际成本却大大提高了,仍然不符合帕累托最优的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资源的配置也不是最优的。相反,在环境利益法规发展面前企业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必然会自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选择减少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此来努力达到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或接近社会边际成本,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企业生产经营自主化与环境利益法规发展的内在一致

生产经营自主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形成市场的重要条件之一。企业的自主性表现在企业从决策到经营,从管理到生产,从经营范围到经营方向,从交换内容到交换对象,企业都可以不受任何外界力量的干预,而根据市场的价格信号和供求关系来独立做出选择和决定。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自主选择总比被动执行容易接受得多。基于企业的这种自主性,如何选择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控制污染排放,以及在控制排放污染方面投入多大的成本等事项也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中较多地采用直接管制的手段,在控制企业排放污染方面也一直以直接管制为主,主要透过以罚款为主的惩罚方式迫使企业强行达到环境标准。然而我国环境执法的实践表明,这种直接管制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其缺陷之处,突出表现在我国目前的罚款数额偏低,对企业缺少威慑作用,使我国环境管理中出现了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的荒诞现象,同时直接管制对于执法机关来说,其执法的成本费用是巨大的,效率也是低下的。与直接管制手段相比,环境利益法规发展赋予了企业在承担控制污染排放方面更多的自主决策空间,这充分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企业的自主性。

3.生产要素商品化与环境利益法规发展的内在一致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为实现交换价值而进行的经济形式,是在社会生产分工较为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质上是商品交换的经济。生产活动领域的分化、形式多样化、职能的多层次化等,在促进市场经济交换活动领域及其范围扩展的同时,也必然强化商品交换活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因此,不仅一般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商品化,而且生产要素也应商品化,这是市场经济形成的首要条件。正是市场经济在商品交换活动中体现出的这种开放性和流动性为环境利益法规发展中的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提供了制度设计的空间。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使得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从而进入可交易的商品范畴,这为排污许可证交易奠定了市场基础。

可以看出,中国为发展环境利益,开发和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努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和经济力量有限,使得中国的环境开发与保护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中国的环境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环境开发技术装备比较落后,许多环境开发领域尚处在粗放型阶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带来了很大压力。中国已经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资源和环境列入跨世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把环境利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战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国民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国的环境利益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结论

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现实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也必然对社会的发展做出回应。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首先是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开始的。经济体制的转轨既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起点,又是社会转型的首要标志。与经济体制转型相适应,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正实现从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型。应当说,中国当代的经济转型面临着体制转轨与结构转型的双重任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本研究将中国环境法的发展置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框架之下予以考察,讨论经济转型对环境利益相关法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敏.环境法中的经济调整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09

[2]郑亚南.自愿性环境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3]刘晶.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4]赵会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域下我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5]黄帝荣.中国农村环境的劣化与动因[J].求索.2006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第3篇

区域规划密集出台

随着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特色区域发展规划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

而据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等渠道了解到,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从地方到中央,有一系列的重拳规划在紧锣密鼓地编制,有些年内就会出台,这对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有相当支持力度。

其中,8月9日,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巡视员王树年透露,《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规划提出,把东北东部的对外开放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加以规划,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发挥毗邻俄朝的地缘优势,以东北东部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契机,促进区域的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以沿线重点城市为基础,以丹东港为依托,建设东北地区新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东北区域开放规划纲要,“能促进区域内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地区间城市的合作而提高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对东北区域概念形成一定利好,老工业基地将获强大动力。” 平安证券投资顾问彭军说。

东北区域规划仅仅是区域规划的一个缩影,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正在编制或等待出台的重头规划至少是两位数。

其中,《中原经济区规划》、《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等成为东南西北中全国几大区域规划的“典型代表”。

战略新兴产业备受钟情

需要指出的是,在让人感觉有些纷繁的众多规划中,将区域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侧重战略新兴产业,走高端路线的规划,市场关注度尤为火爆。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东部、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特点,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就是一例,目标就是走产业高端。”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有资源优势的区域,其产业特点非常突出。

记者注意到,海南省刚刚批复出台的《海南省热带作物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表示,要紧紧围绕做强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做精国家热带水果基地、做大国家热带花卉基地三大主攻方向开展工作。

再者,国家发改委正在调研编制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也是剑走高端,规划的定位是引领全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怎么走。

所谓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该规划是继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家战略,其引领全国意图非常突出。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第4篇

规划力、决策力、执行力构成了一个地区发展和治理的实际能力。区域战略规划是一个地方发展思路的表达,建设议程的设置,治理价值和取向的择定。

好的区域战略规划促进发展,差劲的区域战略规划则折腾、延宕发展,造成地方社会经济长久的低迷和徘徊,需经长时间的调整才能“重振河山”。因此区域战略规划的质量和境界,是影响一个地方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变量。

按照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十三五末期(2020年),我国一是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要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三是初步建成法治政府;四是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五是更为艰巨的,是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取得重大进展。根据这些重大战略目标,进一步厘定区域发展主线、科学设置中长期发展议程,就相当重要了。

区域战略规划的第一境界是“商业境界”。规划和规划的实施主要局限于对包括购物中心、商业街、商务楼、工商企业、主题广场、专业市场、娱乐地产、住宅等进行规模化商业布局,重心在于对商务、物流、园林、交通等硬件进行规划设计。尽管涉及内容林林总总,但主线是商业地产、楼宇建设、产业布局,具有突出的“物理性”发展思路和取向。

区域战略规划的第二境界是“经济境界”。突破拘囿于商业地产、产业园区、楼宇建设、开发区营建、产业布局的局限,而能对整个区域经济作出相对整体的规划布局,如确定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比例、人均收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在内的经济发展目标等。在这一类型中,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产业基地、工业区、特色产业园等为主体。好一点的规划,能对区域经济中心模式、发展中轴、产业集聚带以及重点开发基地、重点发展领域作出较好选择和安排;而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或推进,通常占有较大比重。我国目前许多区域战略规划大体处于这一阶段。

区域战略规划的第三境界是“生态境界”。从单线性的商业模式、经济理性、产业布局,提升到“自然-生态”为主线的综合发展模式,把规划建立在良好生态的维护和治理上,不以生态破坏为代价来推动一时的发展,实现经济-环境、产业-生态、人-自然的协调共进。这一境界的规划注重对经济发展软、硬环境的分析,对诸如人口密度、技术密度、劳动密度、资源密度等基本要素、条件以及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文化教育状况以及人与自然的承载关系等,有较为全面的统筹和考虑。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问题低碳经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232-02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过渡消耗等问题日趋突出,为了能够有效缓解这一情况,低碳高效的新发展模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途径,绿色经济、环保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各种新的环保理念被提出并得到了全球人士认可和支持。城市作为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着经济的发展,而绿色经济、环保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需要以低碳绿色的城市为基础。因而,构建一个低碳绿化的城市就成为了现代绿色新经济的核心。为此该文针对低碳绿色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低碳城市的内涵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社会文化融合下的产业,是人类群居中的一种高级形式。城市的高人口密度性、高技术性、高生产性、高经济性是其典型的特点,一个城市包含了全球基本上所有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城市的生态结构、物质循环和一部分的能量循环,从而形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开放的城市生态系统。系统主要由经济、生物、非生物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能够通过生物手段、非生物手段、能量流动手段等形成一个含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就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说,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无法避免,排放过程是复杂的,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一线城市仅仅只占了全球土地面积的2%,而这仅仅2%的土地所消耗的能源却是全球所消耗能源总量的75%,也是这2%的土地排放了全球80%的温室气体。而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变暖,低碳化、绿色化、环保化经济成为了当前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立低碳城市也就成为了发展低碳化、绿色化、环保化经济最重要的举措。

2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2.1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低碳城市所包含的内容应该说极其丰富,作为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其主要包括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当前低碳城市理念被大众广泛支持和认可,使得低碳城市的发展速度极快,这必然离不开深层的发展体系和驱动力。但是,低碳绿色城市的发展时间较短,人们的经验尚不足,并且目前关于低碳城市的内部发展动力体系和形成机理还没有一个定论,所以当前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尚不能准确地阐述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加之,各个城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文化不同、功能不同、类型不同等,因此,在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上往往不能用相同的经验来进行指导。但是,典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对于指导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确定出低碳城市的典型发展模式是当前急需研究的一个问题,这需要包含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能源合理开发和运用、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完善和改革、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和运用等方面,要符合当前的国际化、低碳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进程,从而为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并为低碳城市的发展指明一个方向。

2.2 低碳城市评估和平台建设

低碳城市评估和平台建设对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项中长期的建设任务,在整个低碳城市建设中具有数据支持和指导的作用,所以研究低碳城市评估和平台建设对于低碳城市长远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城市碳排放数据库建设、低碳城市科学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以及碳预算方法。针对碳排放测算方法内容,传统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过多地考虑碳排放测算工作,也没有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的碳排放测算体系。因此,在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亟需要一个完善、合理并且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碳排放测算体系。而碳排放测算体系的建设要根据城市的主要经济产业的物质流、能量流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根据城市产业结构以及碳排放的量进行分类审计,细化到各个产业的各个部门,得出城市的产业结构所排放的碳量,再以此作为依据构建起一个科学的低碳城市碳排放测算评估体系。针对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内容,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研究出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评估方法,所以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低碳城市或低碳经济建立起低碳城市或低碳经济的评估标准。作者认为低碳城市的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中以下内容极为关键,首先是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产业结构在碳排放的核算上要细致和准确,要得到城市主要经济结构各产业的碳排放量,再建立起一个准确的城市碳排放数据库;其次是需要根据国际上的低碳城市指标确定出城市的低碳指标,让城市各行业都朝着这个指标努力;最后是低碳城市评估体系要尽可能地涵盖城市的各个内容,如建筑、交通、人口、能源、污染等,要提供出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发展依据。对于碳预算方面的内容,该方面的内容是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所以碳预算方案就要确保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从城市的结构、功能、形态、性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从量化的角度来评估城市的碳排放现状和以往排放的历史,再核算出城市主要经济产业减少碳排放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和资源,再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碳预算成果,科学地评估出城市的碳减少排放的潜力,对比我国城市和国外城市碳排放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碳预算参数和指标,针对性地得出城市低碳排放优化方案。

2.3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制度设计

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低碳城市,不仅仅要求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低碳转化,还需要城市所有人在生活上进行低碳转化。而政府作为政策制度的制定者、推广者和监督者,要协调民间组织、企业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低碳转型活动中来,并制定出一个完善的低碳城市管理制度,全面加快城市低碳转型的速度。在制定低碳城市管理体系上,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城市的低碳产业模式、低碳生活模式、低碳城市内涵和低碳城市评估体系来确定,并在该基础上制定出自愿、奖励以及强制性的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让全城人民能够自觉地参与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中来。

3 低碳城市规划建筑中的关键问题

3.1 结构低碳化

城市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低碳化城市是否实现的关键所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是以城市中长期发展目标而进行,加之城市用地极为紧张,一旦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物质环境确定后,那么后续的改变很难进行,即便改变也会面临巨大的更改成本,同时会给更改区域内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城市的结构主要是由空间结构和经济社会结构所组成,两者相互依赖也相互作用,通过合理地规划城市的空间结构能够完善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通过以往的经验来看,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创新科学技术以及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对人们的交通出行量的影响并不大,而影响最大的则是城市的空间布局。在当前现状下,人们出行所产生的能耗和碳排放相对很高,并且机动化是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标志,机动化程度只会越来越高。在这一现状下,如果不对碳排放进行科学的控制和规划,那么在未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必将因为环境问题遭遇较大的冲击。因此,低碳城市规划建筑就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核心任务,低碳化城市规划设计正是对城市的整个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使城市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使人们的出行更加科学化,减少出行产生的碳排放,从而来促进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

3.2 系统功能低碳化

一个城市功能的实现会受到很多影响的制约和改变,如会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当前城市发展战略的影响,同时也会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就以工业革命时间段为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功能上,城市的其他功能相对而言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一般都普遍地认为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指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城市的性质往往受到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而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作为一个经济聚集点,城市中的产业结构基本上包含了世界各地大部分的业务,城市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多元化的业务,那么城市的功能就必须要满足这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城市功能在规划上就是重点中的重点。

低碳城市的实现,对于城市的低碳功能规划显得极为关键。在低碳功能的划分上,要以检查低碳经济为城市发展核心,在此基础上将城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布局合理的统一整体。在规划建设中,低碳经济功能划分是否科学和合理直接影响着城市是否实现低碳发展,城市是否能够快速绿色、循环发展。因此,在低碳功能化分析上,需要结合城市的低碳化程度、城市功能等来选择不同的低碳发展道路。

3.3 能量流低碳化

能量流动和低碳化关系尤其密切,碳排放就是能量的一种流动形式。往往城市中能量都表现的是单向性,并且能量在利用方面的效率并不高,这些现象都无疑表明了当前城市能源浪费严重,能量循环利用差,能量利用率低,这对低碳化城市建设极为不利。因此,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中,能量流分析就是对当前城市人们生产生活中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估,量化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能量使用和产出,通过统计得出能量初级输入、转换、使用、输出这一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通常人们研究较深的是电力、燃气能量流,如电力最初生产多少、传输过程中损耗多少、电力转换上损失多少,最终用户得到的电力是多少,通过对能量流跟踪分析,评估出城市的能量变化情况,从而得到能量变化和城市系统变化情况,进而得到城市系统和低碳化间相互影响和作用。

能量流低碳化在规划上需要结合当前城市的能源系统情况,并且要熟练的掌握当前城市能源代谢走向,从而多个角度来详细的分析能量流动特性,再从能量角度出发对城市系统中的产业结构、交通布局、基础设施等历史演变规律,从城市历史规律入手重点对城市的交通、产业、基础设备、人员生活等不同类型的碳排放进行细致分析,得出每个类型的碳排放现状以及未来的碳减排潜力,进而得到每个类型的碳排放指标和责任,根据责任和指标合理的规划建设城市新的能量布局。

3.4 物质流低碳化

从生态角度来看,城市是一个极度自由和开放的综合性系统,其在最先开始建设时,几乎所有的物质来源都来源于生态系统,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所产生的废弃物质也是直接排到生态系统中。而研究物质在时间上的代谢,在空间上的阻滞,对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单从物质循环这一角度入手,低碳城市的特点应该是物质流效率高,无论是碳输入还是碳输出和消耗都应该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

分析城市的物质流核心思想就是要将整个城市看成是统一的整体,物质在流动过程中会遵循守恒定律,根据这一关系来分析城市这个系统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物质输入输出,从而分析城市在以往建设和发展中资源利用问题、环境破坏问题、生态承载问题等问题内在机理。只有这样,能够为低碳化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足够的经验和规律,现代化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才能够制定出更加针对性的调控方案。值得一提的是,采用物质流分析法这一过程能够更加明确城市系统中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对物质利用方面和循环利用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这能够促进城市向低碳化发展。

4 结语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化城市发展,而城市的发展要切实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当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人们的需求背道而驰,太多的环境问题不仅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还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因此建设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的社会经济成为了人们的诉求,低碳化城市的规划建设就是一种满足人们诉求而确定的城市发展路线,为此该文就主要分析了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以期望能够为建设低碳城市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谭纵波,刘宛,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2] 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0(2):

13-18,41.

[3] 王雅捷,何永.基于碳排放清单编制的低碳城市规划技术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6):72-80.

[4] 叶祖达.建立低碳城市规划工具――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碳汇功能评估模型[J].城市规划,2011(2):32-38.

[5] 袁贺,杨.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27(5):11-15.

[6] 刘晶晶.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城市地理,2015(6):64.

[7] 张洪波,陶春晖,庞春雨,等.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低碳城市规划创新体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5):302-305.

[8] 王雅捷,何永.基于碳排放清单编制的低碳城市规划技术方法研究――以北京为例[C]//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