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第1篇

深刻认识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殷切期望江苏在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六个方面迈出新步伐,明确要求我们“巩固和发展江苏开放型经济特色和优势”。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包括经济国际化在内的六大战略,明确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目标。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构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是应对国际形势复杂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为推进“两个率先”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对外开放与转型升级相结合、经济国际化与推进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着力在更新开放理念、优化开放布局、创新开放路径、完善开放体制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形成以国际化企业为主体、国际化城市为基础、国际化人才为支撑的对外开放新局面,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实现对外贸易及引进外资结构和质量、“走出去”发展规模和效益、优化对外开放布局位居全国前列,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开发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经济国际竞争力、全球要素配置力、对外影响力有大的提升,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稳定增长与加快转型的结合。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鲜明导向,在稳定增长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促进发展,更加注重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又好又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二是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的互动。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开放型经济不仅是经济国际化背景下的产业开放,更是着眼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制度性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力。三是坚持巩固已有基础与增创新优势的统一。江苏开放型经济基础较好、水平较高,已经形成的优势要进一步巩固提升。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好地实现开放优势、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叠加,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力和开放带动力,加快构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四是坚持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发展的协调。把经济国际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既要着力提升苏南国际竞争力,抢占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制高点;又要挖掘潜力,加快苏中苏北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开拓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五是坚持经济国际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的融合。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要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为经济国际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全面落实开放型经济发展各项举措

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更大力度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外部需求减弱将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突出矛盾,稳定外贸增长也将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受外部环境特别是欧债危机影响、江苏省外贸进出口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就对经济运行特别是对外贸易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判,多策并举,主动应对,抓早抓紧抓实,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在认真落实国家出口退税等政策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出台稳定外贸增长促进外经贸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促进对外贸易难中求进。但必须看到稳定外贸增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外贸稳增长促转型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是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确保传统市场份额不减少、新兴市场比重有提高。二是全力以赴抓重点攻难点。继续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指导和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重点支持新能源、新医药、环保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建设一批外向度高、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省级出口基地。四是切实扩大进口。认真落实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适当扩大消费品进口。

更大力度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战略,以创新增活力,以转型促升级,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一是大力发展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品牌产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完善出口品牌培育机制,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二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重点推动文化、物流、中医药、信息技术、旅游、教育、商业服务等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出口,积极培育百强服务贸易出口企业,加强国际商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更多的优秀文化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加强境外旅游合作,把江苏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提高服务外包发展层次,拓展服务外包领域,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重点,打造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带。三是大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器件制造等环节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

更大力度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更加重视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延伸产业链,增强外资对江苏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一是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大新兴产业引资力度,提高服务业、农业利用外资比重。按照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的思路,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品更新,促进存量外资产业升级。着力优化外资来源地结构,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利用外资的国际区域格局。二是推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并购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大力引进境外各类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境内外上市。积极有效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加大间接利用外资力度。鼓励省内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放大溢出效应。三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江苏省设立地区总部,鼓励现有外资企业扩展功能,设立区域性研发、物流、销售、财务中心。

更大力度推动企业“走出去”。紧紧抓住世界经济调整和变化中蕴藏的发展机遇,加快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步伐,提高江苏省企业构建全球供应链的能力,增强对国内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拉动力。一是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和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鼓励和支持广大中小企业利用自身比较优势,走“精、专、特、新”的路子,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二是积极完善跨国经营促进平台。支持江苏省部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形成规模产出效应。三是积极拓展境外投资合作领域和方式。鼓励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加强国际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努力构建研发网络。支持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点,带动和促进江苏省产品出口,努力构建营销网络。鼓励和支持企业构建资源合作开发网络。引导省内优势企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努力构建生产加工网络。

更大力度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在新一轮发展中,要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以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是提升开发区集约发展水平。引导工业项目向各类开发区集中,进一步提高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调整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提升功能,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集约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二是提升开发区特色发展水平。加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各类开发区立足自身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技术研发能力,明确发展定位,突出产业特色,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三是提升开发区创新发展水平。实施创新型开发区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一批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加快开发区功能创新,推进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努力拓展开发区合作发展模式,积极支持南北共建园区,鼓励省内开发区与省外开发区、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共建园区。

更大力度优化开放型经济区域布局。以培育开放型经济新增长极为重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形成更为合理的开放型经济区域布局。鼓励苏南地区先行先试、大胆创新,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着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苏南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苏中苏北地区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潜在优势,加大开放步伐,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增强对国际资本和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推动沿海开发开放,促进港口、产业、城镇互动发展,加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使江苏省沿海成为我国东部地区新的国际性资源集聚中心,成为服务广大腹地的重要开放门户。

积极营造开放型经济良好发展环境

我们要坚持统筹推进,加快政策落实,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强化人才支撑,推动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统筹推进。一是做好整体规划。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创新发展模式和转型路径,着力健全更加开放、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着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着力优化开放型经济结构,提升江苏省经济国际竞争力。二是完善机制保障。进一步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新形势下开放型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进一步健全法制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规范公平高效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对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三是强化能力提升。要善于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用开放的思维谋划发展,进一步提高科学研判能力、统筹协调能力、把握机遇能力、应对处置能力,创造性地做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

加快政策落实。近年来,国家和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最近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要广泛宣传政策,深入基层和企业解读政策,扩大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指导企业更好地理解政策、用好政策。加强政策落实的协调配合,认真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该细化的措施要细化,该下放的权力要下放,使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强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及时评估政策落实效果,及时总结推广政策落实中好的做法,使政策落实有力有效,使企业真正得到实惠。

完善市场机制。坚持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有效调动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推进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资源价格的市场化,让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江苏省集聚。二是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深化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在深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合作中做强做大。三是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引导和支持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人才培训、市场拓展、技术改造、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理念,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政务公开,提升行政效能,努力营造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真正做到简政放权、高效服务。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完善便捷有效的协调机制,全面提高通关效率。加快建立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完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提升企业主动应对各种贸易摩擦的能力。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与交流 经济融合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现象的日益明显,我国的经济市场和其他各个国家经济之间的融合度也不断攀升,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同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必要开创新兴的开放型经济,使我国的经济更快更好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实现沟通和融合。随着对外贸易、跨国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新兴的开放型经济将在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影响就好比丝绸之路在古代对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

开放型经济的经济学内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开放型经济具有以下两种内涵:

在古典的经济学中,开放型经济往往代表的是对外贸易经济或者经济体制中存在对外贸易的成分;在现代意义的开放型经济的内涵中,在囊括传统开放型经济的对外贸易的基础上还有其他的诸如人员、资本以及劳务关系等,能够自由流动的经济因素都属于开放型经济的现代内涵。在这个基础上,相对于封闭型经济而言,一些经济元素可以在开放型经济中实现自由流动甚至可以突破国界的限制,进而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常所说的开放型经济指的是国际成分比较大的经济体制,其中的商品和劳务的跨国流动比较自由,而且其与本土外的经济交往活动比较多,发展的空间也较大,但是因此受到的外部的冲击和影响也较大。

开放型经济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其经济制度方面的开放型,其经济制度往往更加倾向于同外部相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开放型经济的定义就成为了那些市场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受到政府的干预活动或者政策限制较少的对外经济活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与否主要由该国的经济制度所决定,开放型经济的国家往往出口和对外贸易的额度在全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大,开放型经济的衡量指标主要是跨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本的流通情况,这些因素也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否具有较高的市场化水平。

开放型经济构建思路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虽然在对外开放领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开放程度远远不够,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安全贸易领域,比如金融、通信等方面的贸易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而且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总值的增加和外资注入比重的增加,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和紧密,对国内市场环境和国外的市场环境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导致各种经济利益之间互相交织盘布。在此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推进开放的进程,就需要调整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拓展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和特点。笔者认为我国需要构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以内外联动作为方向,以互利共赢作为原则,以安全高效作为要求。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方向

内外联动作为开放型经济的方向,即,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在国内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把开放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机联系起来,不仅要能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吸引外资,还要将这些优质资源切实运用到自身的经济发展上来。要积极地走出去,通过开放的手段和方法使得国外的先进市场和优势资源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还要继续扩大开放的领域,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我们本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利用全球资源的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特别要利用好外资以便更好地促进国内自主创新技术和人才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还要扩大本土企业在海外的投资,鼓励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跨国公司及其品牌,有利于展开关系国家经济领域的国际对话与合作。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的原则

互利共赢作为开放型经济的原则,是指在世界范围的经济舞台上,各个国家之间要实现通力合作,资源和优势实现互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促进各个国家自身经济体制建设的完善。首先要积极参与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努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加强各方利益的交汇。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尽力避免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产业竞争,而且要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产业结构和体系,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要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实现世界的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开放型经济更深层次的建设。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的要求

安全高效是开放型经济的要求,我国并不存在很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也不存在核心竞争力,在一些服务业如金融领域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还面对着资源总量不足、人口基数过大的社会问题。这些因素都是我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无论是经济合作还是经济竞争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利因素,也是进行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薄弱环节,所以必须对世贸组织的规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同时对其他国家的一些产业建设和产业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手段加以学习和运用,在国内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这样才能够积极应对在开放型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安全和高效的目的。

金融危机和经济竞争背景下开放型经济建设路径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开创和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还要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尤其是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需要不断地对开放型经济体系加以完善才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和经济竞争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开放型经济建设可以采取如下举措:

(一)适时调整对外开放战略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对外开放战略必须被赋予全新的含义,要不断促进同外贸易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能力和质量。

在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方面,要对用于进口或者出口的商品的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防止其产生高的能耗或者污染,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于进口的规模和种类都要积极扩大,要尽快实现加工贸易的升级甚至转型,大力促进服务行业贸易的发展,加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和服务经验以及相关高素质人才。要尽量避免一直走通过产品数量进行扩张的道路,而是要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各类产品的贸易公司和企业,要着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和品牌的建设力度。今后的方向是更深层次地促进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升级,更加深入地推动加工贸易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在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外资方面,首先要对能够对外资产生吸收作用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分布进行优化,扩大外资吸收途径,同时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的进一步合理化,防止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产生恶意并购和垄断并购的现象,以确保国家在某些领域的控制力。为了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对利用外资的方式进行创新。自改革开放至今,绿地投资方式一直是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但是当前在利用外资方面,我国的政策和手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引资方式和外资利用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兴经济体制的要求。要彻底摒弃原来的建厂房、盖车间的传统意识,重点关注与提高外资的利用质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跨国并购的发展,在政策方面要放低外资进入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限制,鼓励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要对境外的资本市场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使其尽可能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变化。

(二)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外投资

为了开创新型的开放型经济,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对外投资,国家和政府也要大力支持具备了相关条件和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境外投资,加强政府对于涉外企业的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当然,一切都要在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的束缚下进行。企业也要着重于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和跨地区管理能力的提高,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要自觉对国家的形象和企业的声誉进行维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的建设和关注相对比较落后,而目前,我国拥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对外投资能力。在企业方面也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了展开跨国经营所需的各项要求。国家要对各种类型的有能力开展境外投资和境外业务的公司给予大力扶持,加速建设境外的经贸合作区域,给更多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创造更多“走出去”的平台和机会,促进我国快速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促进大型跨国公司的形成。

不仅要加强跨国公司和跨国企业的建设和经营,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还要将对外投资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进行创新,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要鼓励跨国并购的开展,提高企业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树立企业自身国际化品牌和路线。二要开展能源和资源方面的合作,在资源比较充裕的地区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开发,这样才能够建立起更加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机制以保证经济的快速良好运作。三要对境外加工贸易加大开展力度,释放国内生产力,带动产品的出口和加工,促进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走出去”。四要对外间接投资,逐步形成不以国家为主的投资格局,而是通过投资公司的方式以企业和居民为主体,实行间接投资。

(三)加快自主创新进程

自主创新是立身立国的根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这样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自主创新的进展。从当今世界经济的分布情况来看,创新活动的发源地仍是所占比例不多的发达国家,一些核心产业即技术呈现密集状态的产业也集中在发达国家,可以说发达国家是现今世界经济的重心。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扩散使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对于我国而言,可以通过不断地引进和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其技术吸收内化应用到其他产品和行业中,完成对技术要素的积累。我国想要实现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就要改革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通过引进国外的人才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资的研发机构,展开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活动,利用国外先进优质的研发资源,努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将“中国制造”尽早转变成“中国创造”,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实现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这对于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建设也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结论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今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阶段和开放型经济的新兴阶段。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府,都要充分发挥政策方面的引导作用,引进外资的同时还要加强同外国经济体制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本国公司走出去和外国跨国企业引进来。同时对外开放的战略和主张也要有新的观念,加快自主创新,建立健全贸易预警体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提供支持,促进我国经济获得更加良好和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济才,刘荣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奋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N].赣南日报,2013-11-29

2.孔令龙.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J].宏观经济管理,2008(1)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第3篇

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推动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有力保障,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升开发开放水平、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创造了良好条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和内需潜力将得以充分发挥,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但同时也要看到,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还有待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任重道远。

二、从国家战略层面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通过重点地区的辐射带动,推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时期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将基本建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创新区域发展制度体系作了总体部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条件各有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突破之地,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中部沿江地带最主要的经济和人口集聚地带,在全国区域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大背景下,编制实施《规划》,从国家层面和战略高度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中部地区和全国一样,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自身还面临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能够实现跨区域整合优化资源要素,探索科学发展、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在推进中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二是有利于协同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本质上实现了长江上中下游的联通,为构建长江经济带打通了“肠梗阻”,形成全流域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有利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的长江经济带。三是有利于引领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发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用,共同保护长江水资源水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绿色发展,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有利于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同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病”、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三、介绍一下编制《规划》的背景和过程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精神,深入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基础条件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力求既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又能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努力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长江全流域经济合作与开放开发,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并协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二是紧扣协同发展主线,把促进合作联动发展贯穿全文,着力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垄断,促进城市群合作联动、互利共赢,推动一体化发展。三是突出重点合作领域,以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开放合作6个方面为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任务和举措。四是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在建立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区际利益分享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统一市场体系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五是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把深化开放合作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推进城市群内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六是加强与其它规划相衔接,重点做好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及长江中游地区已出台的有关区域规划的衔接,并广泛听取三省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集思广益、多方论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四、《规划》确立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是什么

答:《规划》在全面总结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基础与一体化发展取得的进展,分析面临的良好机遇与严峻挑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机制,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积极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发展、合作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规划》强调了城市群发展要坚持的5条基本原则:一是顺应规律,因势利导。遵循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客观规律,统筹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打破行政壁垒,优化城镇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群健康有序发展。二是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发挥各地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促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积极探索重大项目、平台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深化向东、向西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三是生态优先,永续发展。进一步强化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开发管控,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两型”发展道路,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四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面向城市和区域转型发展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通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城市强、区域强的通道,探索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五是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等对接合作,以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改革,支持先行先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部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规划》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大战略定位:一是中国经济新增长极。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创新基地,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支撑,构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二是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完善城市群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布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转移就业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建设与山脉水系相融合的宜居宜业城市,打造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典范,促进城乡融合互动。三是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以长江黄金水道和重要交通通道为纽带,畅通内外联系,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深化全球合作和国际交流,打造内陆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合作的先行示范区。四是“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加快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型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新经验、提供典型示范。 《规划》还提出了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分解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事业、城镇化水平四个方面,并对2030年的发展远景进行了展望。

五、《规划》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规划》明确了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规划》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支持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进美好家园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规划》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能源保障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规划》强调要依托城市群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生态文明共建方面,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共同构筑生态屏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在公共服务共享方面,《规划》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六、《规划》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改革创新

答:长江中游城市群涉及湖北、湖南、江西3省共31个市,推进协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创新协调区际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在这方面没有先例可循,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规划》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作为城市群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贯穿于规划全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城镇联动和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促进城市群规划统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探索“城市病”问题解决途径,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机制,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和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二是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与城市交通发展改革创新。建立适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探索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施高效统一规划管理,促进城市群交通联动共享;探索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业务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开展铁路、公路、港口投融资和收费价格改革,建立跨三省区域铁路、公路共同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三是推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区域水利项目合作机制,探索建设水资源一体化协作平台,统筹规划区域内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建立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供水水价、上网电价和财政、金融、土地等配套支持政策;强化流域和城乡水资源综合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四是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产业政策对接,建立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逐步统一城市群内土地、环保等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城市群产业合作平台;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城市群企业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面向市场需求,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作攻关创新。五是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逐步统一城市群工业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合作,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快速通报机制,共同应对区域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共同实施水环境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推动跨界水污染防治,联手防治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监管执法联动,建立健全跨行政区的环境治理跟踪机制、协商机制和仲裁机制等。六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向基层延伸,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支持各城市行业协会成立联盟,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同维护区域行业发展秩序;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服务质量评估,推进地区间检验检测资源共用共享;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跨区域联合执法、警务协作与协同处置。

七、如何通过深化开放合作来促进城市群发展

答: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能否进一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合作联动发展,对实现黄金水道上中下游要素自由流动、构建长江经济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在城市群内部要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等。另一方面,要推动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为此,《规划》强调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加快武汉、长沙、南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不断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一是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积极参与和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建多层次对外交通运输通道;加强沿江各口岸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口岸综合服务体系和口岸联络协调机制;推动沿江通关协作,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在符合全国总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支持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联手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商务信息互通共享,共同做大做强“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会展品牌,完善城市群联合招商和贸易平台,合作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完善国内区域合作。共建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等协作联动,发挥承上启下、通江达海的关键作用,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共同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积极开展跨区域能源合作,支持输电通道、煤运通道、油气管道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共建,多渠道保障能源供应。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合作,引导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向城市群转移;积极开展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三是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加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在经贸投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科教文化、友好省州和城市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在港口建设与运营、临港经济发展、航运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开展与莱茵河流域有关国家(城市)和非政府组织在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建筑节能、新型材料、水质保障、动物保护、防洪治患等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拓展与其他区域合作。

八、如何保障《规划》实施

答:作为国家批复的我国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组织实施好《规划》至关重要。由于这一规划涉及中部沿长江的三个省,又是以城市群的合作为主,组织协调难度较大,需要处理好国家意志与自身需要、协同发展与合理分工、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等诸多关系。各有关方面要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工作,共同推进《规划》的落实。

江西、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作为《规划》实施的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当前要着力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有关专项规划,依法落实《规划》明确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分工、分解工作进度。二是全方位开展宣传学习和动员部署,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动员、报道和解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完善高层定期会商机制和工作务实推进机制,共同谋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时解决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四是认真梳理《规划》中明确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建立城市群建设项目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五是根据《规划》明确的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急到缓,确定合作发展的内容与重点,积极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支持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陆地区;开发;开放;协调联动

作者简介:伍学林(1971―),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博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公共财政。

西部大开发是落实邓小平“两个大局"构想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在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处在深刻复杂变化的大背景下,2010年7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又专门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西部大开发今后10年的战略目标,部署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以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为中心,统筹协调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以开放与开发的协调联动为纽带,实现刺激内需和扩大外需的双丰收,是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内陆地区的现实选择。

一、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客观基础

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开放型经济是相对于封闭经济而言,是一种面向全球的开放的经济体系。与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以扩大出口,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经济不同,开放型经济强调推动要素、商品与服务自由流动,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西部内陆地区地处我国腹地,远离海岸线和边境线,虽然对外经济技术交流面临交通运输成本、时间、空间成本较高,以及区域综合配套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制约,但是西部内陆地区不能因此而忽视开放经济发展,甚至自我封闭自求发展,陷入“资源诅咒”的怪圈。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必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西部内陆地区因此完全可以借助国家支持和外部援助,积极化解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制约,推进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有效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分享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走出“资源诅咒”阴影,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是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表现为区域在不接受国家扶持,没有外界援助的条件下,依托区域既有发展基础,凭借区域发展条件,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经济发展要素,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集中表现为因资源配置能力不强而导致的经济“造血”功能不足,以及因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过度依赖而导致的投资饥渴、资源诅咒等。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必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政策扶持、资金扶持和项目支持,引导市场向西部地区配置资源,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经济“输血"力度。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是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内陆地区利用国家投入、利用外界“输血"提出的一种更高、更新要求。要实现开放开发协调联动,西部内陆地区就不能将利用国家投入和外界“输血”的重点放在保障经济增长上,而是要以利用国家投入、外界“输血”为契机,积极化解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制约,着力增强区域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经济发展要素的能力,增强在资源配置效益分配、特别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分配上的主动权,形成主导西部内陆地区区域发展的内生机制。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既要求西部内陆地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又要求西部内陆地区加快向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转型,营造公平竞争、进出自由的市场环境,还要求西部内陆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并借助产业发展增强区域吸引、集聚经济要素的能力。

(二)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是分享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达国家(地区)为了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以便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往往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使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20世纪9O年代以来,以跨国兼并和重组为手段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大;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形式多样化,跨国公司单一的直接投资或股权收购方式,逐渐演变为证券投资、跨国并购、股权交换、合资合作、非股权安排等多种形式的产业投资方式;三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深化,出现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整体化,企业组团化的特征。①在国内,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东部地区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也必然需要将大量加工业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潮涌动的背景下,西部内陆地区只有坚持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紧紧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依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在区域开发中优化区域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基础和环境,才能分享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逐渐增强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的能力。

(三)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是摆脱“资源诅咒”的现实选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地区资源富集与区域贫困并存,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形成限制的现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经济学家用“资源诅咒”来描述自然资源丰裕的经济体反而呈现出令人失望的经济发展绩效的现象。在我国,占国土面积71.4%的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更是储量丰富,但西部地区的人均GDP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等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具体到城市层面,1989年至2004年间,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6.92%,低于非资源型城市8.34%的平均水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又远低于未枯竭资源型城市,仅为4.56%;“资源诅咒"在我国的区域间和城际层面确实成立。②“资源诅咒”不仅表现为资源约束下的较低的经济增长率,更表现为单一资源开发的经济结构;开放经济中,资源产品在当地较低的加工度、较高的资源禀赋水平、较高的资源价格水平会是资源从“福音”走向“诅咒”的重要原因。③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内陆地区,只有坚持开放开发协调联动,通过开发完善开放的基础,优化开放的条件;通过开放,配置区域资源深度开发、精深加工所需的发展要素,以及区域发展资源替代产业、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所需的发展要素,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高区域主导资源开发以及资源开发收益分配的能力,才能真正走出“资源诅咒”阴影,实现区域的追赶跨越式发展。

二、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运行机制

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对西部内陆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激发西部内陆地区加快推进开放开发。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经验与教训,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特别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由大进大出的低附加值的外向型经济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型经济转变,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注重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推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提高贸易质量和科技含量,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整体功能,从而更好地结合外部力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④根据中央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做出的战略部署,结合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理顺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机制,是落实中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的结构

中央西部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求再经过10年开发,使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西部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更加注重”的基本要求,明确建成“四大基地”目标,为理顺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指明了方向。依据对中央西部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笔者认为,西部内陆地区,以区域开发完善开放基础、优化开发条件,以开放提升区域开发水平的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的基本结构可见下图。

在今后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克服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物流成本劣势,为建成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交通运输保障;二是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化西部地区对外信息、技术交流的条件,提高配置信息、技术等高端要素的能力,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条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实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工程,有效提高西部内陆地区承载经济发展的能力,打消区域经济主体对西部内陆地区的生态环境顾虑;二是优化人居环境,吸引人才聚集,以人才聚集带动资金、信息、技术等高级要素汇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三是优化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经济发展条件,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一是要以技术进步推进资源的精深开发、可持续利用,夯实资源深加工基地的物质支撑;二是要以西部内陆地区自身的产业发展为基础,提高区域承载产业转移的能力,提高对产业发展资源的配置能力。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一是要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以增强西部内陆地区对外部经济主体的吸引力,二是刺激西部内陆地区居民消费,为开放开发、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需求动力。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重在夯实对外开放的空间载体,完善有序推进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经济发展,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开放格局的空间条件。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重在优化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软环境。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是西部地区彻底走出资源诅咒的阴影,依托特色资源开发,依靠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走上繁荣之路的重要保障。

(二)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运行的保障

开发和开放毕竟是两类不同的经济社会活动,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开放经济的经验缺乏,区域开发能力也亟待提升,建立适应开放经济发展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运行的保障。第一,西部内陆地区要转变观念,把区域开发的重点集中到完善区域开放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优化开放经济发展环境上;创新利用国家投入外部支持的方式,利用区域外援性支持,提高区域配置资源的能力。第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为目标,加强经济调节;以打破垄断和城乡市场分割,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监管力度为重点,加强市场监管。第三,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快建立完善的商品、土地、金融、技术、人才等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潜力。第四,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推进开发开放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三、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战略选择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不同运输方式联合运输的衔接能力,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加强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联运能力为重点,提升西部内陆地区物流网络整体运行效率为中心,积极化解内陆地区交通劣势和物流成本劣势。

第二,实施以科技创新内容为核心的产业保护政策,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资源开发的技术攻关,以特色资源精深开放为纽带,提高西部内陆地区吸引、聚集区外生产要素的能力,在建设资源深加工基地的过程中实现开放开发协调联动;促进实体制造与虚拟制造相结合,推进生产制造和生产服务协同发展,在推进加工制造业发展,推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实现开放开发协调联动。

第三,坚持政策驱动要素集聚,创新驱动要素优化配置,推进开发区向承接产业转移园区转变。加快内陆地区特大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充分发挥内陆地区国际化大都市关联带动区域提升开发水平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提高内陆地区部级开发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省级开发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中促进开放开发协调联动。

注 释:

①崔如波:《构建内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探索》,2008年6期。

②《如何摆脱“资源诅咒”》,《解放日报》,2009年6月8日第13版。

③胡健、董春诗:《“资源诅咒"的成因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1期。

④何侍昌:《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建设》,《消费导刊》,2010年2期。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津夫.创造广东开放经济新优势[J].广东经济,2010(1).

[2]罗德刚.构建内陆开放型城市与深化重庆行政体制改革[J].公共论坛,2009(2).

[3]胡 健,董春诗.“资源诅咒"的成因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1)

[4]何侍昌.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建设[J].消费导刊,2010(2).

[5]崔如波.构建内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J].探索,2008(6).

[6]刘文勇.开放经济下中国居民消费资源特征解析[J].求是学刊,2010(1).

Synergy of Openness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Interior Areas

Wu XuelinAbstract: Openness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mphasizes on promoting free movement of factors, goods and services, optimizing regional resources and enhancing regional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lizing regional rapid advancement in the process of sharing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uits. Developing open economy in western interior areas is facing such restrictions as higher logistic costs, inadequate comprehensive facilities. We should deepe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and promote the synergy of its openness and development. It is a feasible suggestion to consolidate the base of opennes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perfect the environment of openness, explore new fields of development in openness,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benefits.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产业集聚区 开放型经济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产业为主导,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企业关联度强,产业结构合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园区。广义的产业集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园区、加工贸易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在内的各类开发区和园区。

国内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产业集聚区已成为经济增长最快、效益最好、吸引国内外投资最集中、市场最具活力、体制机制最新的区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也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

河南省树立“省外即外”理念,依托产业集聚区积极招商引资。2012年上半年,全省集聚区共引进省外资金项目1088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394.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53.4%,商丘经济技术等64个集聚区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均超过10亿元,禹州市等5个集聚区引进省外资金项目均超过20个。近年来,富士康、瑞贝卡等外向度极高的企业纷纷落户产业集聚区。2011年,河南省进出口326.4亿美元,增速全国第二,外贸增量主要来自产业集聚区企业,其中郑州航空港区的富士康拉动作用至关重要。2011年,富士康进出口94.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9%。瑞贝卡公司位于许昌尚集产业集聚区,其生产的毛发制品是河南省第二大出口商品。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河南省在2009年确定24家集聚区作为首批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要求这些园区的发展速度高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实际利用外资、出口等指标年增长率要达到30%以上(见表1)。

(二)产业集聚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品牌的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濮阳经济产业集聚区内的濮耐公司,拥有专利83项、部级重点新产品6个,承担各级科技项目33项,获科技成果奖35项,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6%。主要产品出口欧洲、独联体国家、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2011年海外销售收入4.75亿元。新乡市长垣县产业集聚区30%的民营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骨干企业的主导产品都有自主知识产权。长垣县聘请国内起重行业专家、教授25人组成集聚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同时成立了高新技术服务中心,构建了高新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撑服务平台。集聚区拥有部级产品检测中心1个、各类技术研发中心68个,中小型起重机出口日本、印度等十几个国家。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放型经济规模偏小、发展不均

2011年,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共利用外资39.12亿美元,占河南省利用外资的38.8%;出口113.5亿美元,占河南省出口总额的59%。而同期,山东省各经济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达62亿美元,占全省的56%,出口633.6亿美元,占全省的50%;浙江省14个产业集聚区出口就达到130.2亿美元。通过比较可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规模仍然较小,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同时,各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集聚区引进外资项目少,2012年上半年,有78个集聚区实际利用外资为零,8个集聚区实际到位省外资金为零。此外,部分集聚区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比例较低,如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58家,仅23家企业有进出口经营权。

(二)思想意识方面,认识不到位

从思想意识角度来看,部分地方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尚未充分认识到开放型经济对加快发展速度、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没有意识到发展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对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金的重要载体作用,没有认识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产业集聚度不高,主导产业不突出

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部分集聚区没有按照主导产业进行布局,而是有项目就引进,导致产业集聚度不高、企业关联性不强、产业链条短、上下游和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企业仅仅是空间上的集中,而缺乏从产业链出发的整体设计,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互动,相互联系与依存的企业网络尚未形成,因而无法发挥产业集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同时,由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起步晚,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规模小,仅仅是确立一两个龙头企业,缺乏产业集聚度高的龙头带动项目。

(四)投融资难度大,土地矛盾待解

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和银行支持,融资渠道不宽,导致开发经费不足。特别是县级以下集聚区,资金来源渠道少,自身财力小,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同时,县级集聚区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县级银行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构建,自主性不强,贷款和存款余额差距较大,大量金融资产不能利用。同时,多元投资体制、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形成,难以满足招商引资的需要,致使部分集聚区建设迟缓。

由于前期规划局限、土地利用粗放、报批手续时间长、拆迁征地补偿难度大等原因,河南省部分集聚区土地瓶颈制约严重。目前,全省集聚区规划用地基本用完,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已无法及时补充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资源。由于土地不足,一些地方出现了项目无法进区或正常施工的情况。同时,河南省集聚区土地资源不均衡、规划不合理现象严重,有些集聚区圈而不建、土地闲置,有些则土地紧缺。

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对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

产业集聚区是集约利用土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平台,是扩大开放、利用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因此,河南省集聚区必须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条件。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出口品牌;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通过实施先进标准占领行业制高点;加强与世界500强的战略合作,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体系;重点推进与中国港澳台、东南亚的合作,引进富士康等一批规模大、出口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促进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

(二)开展调研,制定促进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细致地对产业集聚区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其发展现状、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组织有关人员赴沿海及周边省份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在省内外调研考察的基础上,以省委、省政府名义研究出台“促进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集聚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其开放型经济重要载体的作用。

(三)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建立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考核指标体系

目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八项指标,分别是企业营业收入、税收收入、企业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环境保护、当年新增建成区面积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集聚区营业收入比重。现有指标体系并未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明确的考核目标,为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建议构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考核指标体系,确定各项指标及其权重,并进行年度考核。

表2中列出的指标为不同经济内容的数据,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各产业集聚区该指标的标准化指数。因所有指标均为正指标,所以计算公式为:i产业集聚区A指标的标准化指数=。某一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用综合指数表示,综合指数为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指数与该指标权重的乘积之和,计算公式为:综合指数= (A指标的标准化指数×A指标的权重)。

(四)加大投入与优惠力度,解决制约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问题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关键。集聚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地方财政获得的集聚区工商税收增量分成部分,应划出一定比例用于集聚区建设,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产业指导,对外企研发中心、投资区域总部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减免税、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适当放宽。建立健全鼓励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优化土地、电力等重要资源配置,改善涉外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发展土地市场、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投资软环境。

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集聚区要集约开发土地,倡导使用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在统筹使用土地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土地储备和科学用地机制,省、市两级计划用地指标要向发展前景好的集聚区倾斜,同时预留一部分用地指标集中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成长性项目。

建立完善集聚区投融资体系,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循环经济项目、外向型产业项目。吸纳社会力量组建有投融资功能的开发公司,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增加对集聚区优质企业的贷款支持。积极引进外资和吸引民间资本建立投资创业基金,支持外向型企业入驻。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河南2011年外贸额破300亿美元 富士康占三成[EB/OL]. http:///cj/2012/02-29/3708216.shtml

2.周慧来,申向东等.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