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范文第1篇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活动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多阶段的连续过程,是职前教育、上岗适应和在职提高一体化的过程。。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程度总体较低,而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困难。

1 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主要涉及专业发展的需要、专业发展的目的或动力及对专业发展的内容的认识三个方面。 关于农村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的认识,绝大多数教师(90.99%)认为发展是有必要的。可见,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求意识比较强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提高教学水平”一项比例最高,占60.36%;其次是“提升职称”和“更多的工资收入”;再次是“获得声誉和学生的尊重”。这一结果说明,大多数教师把提高业务水平作为专业发展的首选目标,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比较重视外在的利益,如收入、职称、声誉等。可见,外在的条件对于促进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这将有利于他们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的改善。关于农村教师对“专业发展内容”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能力”两项比例最高,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意识到自身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研能力方面的欠缺。其次,“新型教育理论”“科学文化素养”“业务水平”比例也相对较高。并且在调查中有许多老师反映,他们对新课程的很多理念并不能理解,也无法真正运用,因此急需相关的专业指导,这也说明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农村教师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希望能及时地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也体现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多元性。

2 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还来自外在的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影响。对于农村教师来说,目前影响和制约他们专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

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条件、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及学校的支持三个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较大,三项所占比例都在60%以上。其中,经济条件和可支配的时间对专业发展影响最大。一方面农村教师经济条件有限,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使得他们无法通过一些必要的途径获得重要的信息资料;另一方面,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学生,大多数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甚至有的寄养在亲戚家或寄宿在学校,这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许多教师既要承担教育的责任,又要承担教养的责任,教师的工作量无形中加大了。另外,政策支持和家庭因素也对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 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农村教师由于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其专业发展的条件必然会受到影响。在现实条件下,农村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专业发展呢?

在现实条件下,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绝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继续教育或短期培训以期获得发展。另外,与同事交流也是大多数教师的选择,而其他的选择途径都相对较少,当然,这与农村教师的现实条件与环境是分不开的。农村教师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拥有计算机的比例很少,再加上书报资源的缺乏,信息相对比较闭塞,他们捕捉现代信息不够,涉猎领域不宽。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限制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另外,从选择与同事交流和教学反思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一情况来看,说明农村教师在现有条件的限制下,仍有较高的自主性。

4 关于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

继续教育和培训是农村教师现有的最主要的发展途径,继续教育的效果究竟如何?对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关于农村教师对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态度,有81.08%的人认为作用较小或很小,只有0.9%的人认为作用非常大,8.11%的人认为比较大,9.91%的人认为作用一般,这说明,目前农村教师对现有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实际作用不太满意。这一结果是值得思考的,一方面,继续教育和培训已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主渠道,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和培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却并不令人满意。这一矛盾的结果使目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村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职业心态不稳定,造成现有教师无心恋教的局面;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较强,但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专业发展受阻;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在于提高业务水平,外在的条件对于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外在条件相对薄弱,极易挫伤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相对单一,并且无法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对于新课程,农村教师一方面难以理解透彻,另一方面又缺乏专家引导,大部分教师不敢也不愿做出尝试:大量涌现的留守学生使得农村教师工作负担过重,责任加大,等等。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众所周知,促成一个人发展的诱因有两方面:一是来自外部的推动力量,一是来自内部的驱动力量。任何外部的努力都必须转化成个人内部的驱动力,才能最终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成为个体发展的持久动力。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政府、学校要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必须调动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力量。只有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完善和发展。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要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进一步调整教育投资结构,避免校舍的重复建设,提高农

村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教师的工资差别,对专业能力突出的农村教师要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以吸引和留住有能力的教师扎根农村。实行农村教师补贴制度,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这样,农村教师“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的现状将会大大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将大大增加。

2 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仍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标准,把排名与教师的奖金、职称的评定、是否继续聘用等结合起来。这样的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不得不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上,教师在工作中很少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光荣和幸福。大多数教师自身也把成绩作为判断教学水平的标准,并把提高教学水平作为专业发展的首要目标,而很少顾及到自身的内在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实现。所以对教师的评价应采取发展性评价,采取多种方式,选取多个角度,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标。“这意味着教师评价必须改变以往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

3 建立城乡互助合作制度,促进城乡教师交流

制定特殊政策,鼓励和组织优秀的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并实行教师定期交流转任、城乡互助制度。通过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可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改善农村教师的素质,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4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机制

调查发现,继续教育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大部分教师对继续教育感到不满意,其重要原因一是经费和时间问题,二是继续教育效果问题。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对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重要保障。首先,要健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以政府拨款为主,学校和教师本人共同承担,贫困地区教师可以减免费用。其次,培训机构要根据农村教师的实际,安排继续教育时间和地点,尽量放在假期或周末,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或就地进行。再次,健全培训实施机制。培训是教师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教师普遍认为继续教育偏重于理论,听起来很好听,却并不好用。因此对于时间有限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培训机构有必要及时根据教师需要调整培训的内容、方向,以便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促进教师发展。

5 建立大学与农村中小学的合作关系

目前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研修的伙伴关系是一种发展趋势,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大学的研究和改革,又有利于中小学的发展。那么,大学是否可以多关注农村中小学,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长期地进行现场研究指导,针对农村中小学的现状,帮助他们不断发展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可以更好地获得专业发展的技术支持。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压砂地;可持续利用;有效途径

传统的压砂地种植是多年来广大农民群众摸索出的一种“顺天时、应地力,靠天吃饭”型的被动抗旱种植方式。种植过程受气候、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而自然降水过程长期预报又很难有效把握,因此压砂地农业生产往往天时难顺,无所适从,常常逢雨收一把,逢旱撂一片,造成压砂地生产不能健康有序进行。为探寻压砂地可持续有效利用的途径,近年笔者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基本探寻出了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推广枣瓜间作

枣树是我国公认的耐旱、耐寒、耐瘠薄经济林树种,其适应范围广,栽培省工省时,结果早,寿命长,受益时间长;同时,它还不与农业、畜牧争田地、夺劳力、抢农时,既可与瓜、草、粮、药间作,又可在田边地角、院落中发展;它既是投入小、产量大的低风险经济树种,又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生态树种。因此,在压砂地推广枣瓜间作立体套种模式,配套相应的丰产栽培技术,无论是提高压砂地种植效益,还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实现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1]。

2健全节水补灌体系

为了使压砂地生产由被动适应型逐步转变为主动调控型,应建立健全以补水工程、节水技术为内容的压砂地节水抗旱保障体系。为此,一是优化天然降水资源应用系统,通过合理配置集水窖、构筑蓄水池,配套用水、输水设施等工程措施充分开发利用天然降水资源;二是推广限量高效补灌用水技术,可根据压砂地种植作物需水关键期根层土壤水分消涨动态,适时进行补水灌溉,重点研究压砂地不同种植作物最佳补水量和补水期,建立压砂地补灌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压砂地周年安全生产。

3培肥地力

由于肥是保障农田稳产、增产的关键因子,因此做好压砂地地力培肥、增加有机肥投入,积极研发推广适宜压砂地使用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提高压砂地地力水平,是保证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途径。

4建立压砂地农艺支撑体系

有效利用先进、适用的农艺措施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土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对压砂地生产实施有效的宏观指导,探索寻求适宜压砂地生产的农艺措施非常必要。为此,笔者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总结出了以采用耐旱品种、轮作倒茬(或间作)、坐水点播(或催芽播种)、地膜覆盖、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控为主的一套适宜压砂地稳产、高产的农艺支撑措施。推广耐旱品种,从内因上提高了压砂地种植成功几率[2]。其中,硒砂瓜种植以耐旱、耐储运的金城5号为主,搭配种植其他早、中、晚熟品种;农作物种植以荞麦、糜谷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以芝麻、油葵为主,其次用农作物与瓜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以减轻病虫害。在栽培模式上,推广坐水点播(或催芽播种)辅助地膜覆盖技术,通过播后扣塑料碗或条覆膜、穴覆膜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出苗率,且增强了瓜苗抗旱能力,再加上田间管理实施节水补溉、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控等农艺措施,为压砂地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5提高技术水平,精耕细作

一是推广应用新技术。引导农民从传统栽培向规范化栽培转化,进行必要的整枝、授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如利用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利用小弓棚、移动棚等保护措施进行育苗移栽,使农产品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利用地膜覆盖、穴覆膜等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保证苗全;利用保水剂、抗旱剂、塑料瓶滴灌等技术抗旱保墒,确保大旱之年丰收;利用枯萎立克等药剂防治由于连作引起的枯萎病,使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规模生产的方向发展。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生产者的种植水平和精细管理意识。为了使技术真正贯彻到位,技术人员应该进行及时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在各个生产环节,通过现场观摩、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关键环节的具体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6大力发展生态林业

继续推广枣瓜间作模式,借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广压砂地柠条栽植技术,扩大柠条造林面积[3,4]。积极开展试验研究,筛选抗旱造林新品种,探索压砂地生态林业建设新模式,促进压砂地栽培可持续发展。

7参考文献

[1] 刘向才,吴全忠,陈学宁.试论宁南山区压砂地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7):14-15.

[2] 王芳,李友宏,赵天成,等.关于宁夏压砂西甜瓜持续发展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05(5):60-61,94.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范文第3篇

一、失地农民权益缺失的原因

(一)法律原因: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

首先,现有法律存在空白,缺乏专门的立法保障。当前,征地活动日渐频繁,失地农民的弱势地位在我国日渐突出,有关部门对农村和城郊的土地被征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我国并没有任何专门的立法对失地农民权益加以保护。尽管地方有制定相关规定、办法来防止失地农民的权益被侵害,但是这些规定和办法基本上都只是停留于政策层面,并没有上升到具有法律效力的层面。其次,现有法律存在模糊地带。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农民对土地拥有部分所有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际拥有分配土地绝对权的是政府,而非农民。为了自身利益,一些乡镇政府、村委会往往代表土地所有者大量征用农村土地搞经济建设,从而使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被侵犯。此外,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于征地补偿方式和补偿分配层次的规定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最后,缺乏有效的法律救助途径。我国目前关于征地过程中的争议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是通过行政途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最终裁决。一个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应该是立法、执法和司法多个环节的结合,仅仅依靠行政救济而脱离了司法救助,这将会给农民寻求有效的救助途径造成一定的困难,以致失地农民明知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也无处申诉,找不到真正能够为自己追回损失的救助途径。

(二)制度原因: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

第一,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模糊,滥用征地权现象严重。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只是原则性规定了征地必须符合“公共利益”,但对什么是公共利益、哪些建设项目属于公共利益等问题没有作进一步的具体规定,过于原则性的规定为政府任意解释“公共利益”、随意扩大征地范围提供了条件。

第二,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缺乏公开性。从土地征收的决定,到补偿费的标准和征收争议的解决等,都完全由行政机关决定并实施,土地征收中的公告制度实际上变味为对农民的“通知书”;农民对征收目的、征收范围及征地与否没有决定权,只能就补偿安置方案表达自己的意见,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知情权、协商权和参与权。

第三,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导致失地农民土地收益权受损。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主要采用“产值倍数法”一次性现金支付的赔偿方法,这种低补偿标准,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不仅不能实现城市化发展成果的共享,更不利于城乡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

(三)观念原因: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重要根源

首先,农民自身观念陈旧、素质不高。农民失去土地后,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其他途径等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同时,失地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一些中年农民没有一技之长,有的甚至还是文盲、半文盲。部分农民缺乏长远目光和资金增殖意识,往往在短期内把有限的安置费消费完,把自己推到了贫困者的行列。即使有不少农民找到工作,大多也是从事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低,随着许多中小企业纷纷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企业转变,这部分失地农民也会因劳动技能低等原因而被排斥在外。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农民问题认识不足,把征地中涉及的农民利益问题简单地看作是经济补偿问题。近年来,有些乡镇、村领导和干部为了在任期内保持GDP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俨然把“征地”、“卖地”作为最快捷的途径。他们为减少建设投资成本,不惜牺牲农民的利益。例如,片面强调“投资环境”,采取极低的征地费吸引企业入园,进而换取政府和企业的利益。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对失地农民生活和就业问题熟视无睹;只求征地的手续和程序合法性,无视农民正当合理要求;对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采取回避态度,无谋无策。另外,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也导致“圈地风”盛行,这样“蔚然成风”的征地,使得农民土地越来越少。

二、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立法,保障失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一,加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专项立法。从我国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尚存在立法空白的现状出发,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关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部门法,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失地农民法》,对农民的收入、福利、社会保障、合法权利、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利益保护等方面做出系统的规定,有针对性地构建一个公正、严谨的法律保障体系。另外,还应在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专项立法中解决对失地农民身份地位的定位问题,并以此为前提开展社会保障、就业安置等制度的建设,让失地农民也能享受属于自己的社会福利,不至于因耕作无地而沦为游离于城乡社会之间的“边缘人”。

第二,对现有法律规范加以完善。首先,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切实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必须明确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明确界定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承包经营权。其次,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体之间对土地产权的实现形式,在立法层面保护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保障失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最后,明确界定征地范围,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即在立法中要严格界定商业性用地和公共利益用地的征地范围。

第三,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和拓宽对于失地农民的法律救助途径,并确保各项救助途径的有效性,把好失地农民保障工作的最后一关。在完善现有行政救济途径的同时,也要考虑更加有效的法律救助途径,启动国家的司法权,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解决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争议及其他权益保障救济途径上的作用,促进司法救助与行政救助相结合,确保失地农民救助途径的有效性。

(二)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首先,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缩小征地范围。为杜绝各级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名,滥用征地权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有必要从立法的角度对“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的界定。例如,可以采取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公共利益”的范围,确保土地征用权只能在列举的范围内行使。对于其他非公益性用地,只能通过市场途径来解决。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以公共利益之名征收农村集体土地,侵犯农民利益。其次,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要依照法律规定支付征地补偿费,保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水平。制定补偿标准时要全面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占用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效益和土地供需状况等因素;在征地补偿费的分配上,要坚持补偿费主要用于失地农民的原则,严禁各级政府的截留;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留取的补偿费的使用要公开、透明,其使用范围仅限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公益事业,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最后,规范土地征用程序。规范土地征用程序是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重要举措。为此,建议对有关法律进行修改,建立土地征用的公告和听证制度,充分尊重失地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征地程序是否合法、公正以及征地补偿费的分配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监督。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社会结构 农业经济发展

1 农村社会结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农村社会中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可以具体区分为三种不同的关系。一是“县、乡、镇政府”、“村两委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二是“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三是“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县、乡、镇政府”、“村两委会”、“农户”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农村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在如何推进本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县、乡、镇政府”、“村两委会”、“农户”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是制约着一定区(县)域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结构状态时,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方式的形成,才是起促进作用的呢?反之,则必然会起阻碍作用呢?

经济学界认为,农村中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应该是农户、而不应该是县、乡政府。从一般意义上讲,也不应该是村干部。因此,可以认为,在“县、乡、镇政府”、“村两委会”、“农户”三者关系中,“农户”自主决定自己各种农业生产资源投向的权力越大,这种三者关系的状态就越“好”,就越有利于农村中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反之,“农户”自主决定其资源投向的权力越小,三者关系就越处在“不好”的状态。

“经济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示范基地+农户”等等旨在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也逐渐成为当前农村社会关系中新的序列,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与“农户”之间相互关系的状况,是当前农村中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甚至是区域专业化的发展状况关联性更为紧密的内容。那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这些经营模式中,农户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于怎样的状况时,对本区(县)域中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呢?

如果农户获得了自主决定其资源投向的权力,但目前这种分散、以小农方式经营是不可能面对市场需求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的。经济学界认为,“经济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示范基地+农户”是当前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农户只有加入到“经济合作组织”中、加入到“龙头企业+农户”、“示范基地+农户”的生产关系中,农户的生产才可能是适合市场需要的。加入到上述的生产关系中是农户与市场对接的必然路径。但问题是,加入到上述生产关系中去的农户,与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或者与经济合作组织之间,必须能够形成一种以双方认同的、受法律保护的契约为基础的相互关系。否则,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获得能够持续的物质利益。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收益在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分配机制问题。一般地说,分配机制越是基于双方的认同,双方关系的整合性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收益,这也表明这种社会结构处在“好”的状态。

可以说,当前农村中这种关系如果不能实现整合,那么农户即使获得“自主决定其农业资源投向的权力”也不可能产生明显意义。而究竟应该如何促进农户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这种具有基本整合性的相互关系,则是当前非常需要研究的问题。

“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农村社会中的第三种关系。当前在许多农户的生产过程中,基本上是依赖以往的经验“靠天收”,没有多少常规农业技术的支持,更不用说高新农业技术的支持。而农村中的农业技术人员,由于当前农技推广体制的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技术资源闲置,导致农村中一方面是农户迫切需要技术,而另一方面是农业技术人员或转行干别的事情,或做起了涉农的生意,无人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这种状况是当前导致农户的种植、养殖结构难以进行合理调整,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都难以提高,因而收入也难以增加的重要原因。即使当前正在广泛兴起的“经济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示范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中,“农户”仍然是独立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单位。因此,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是否能构成稳定的技术服务与被服务相互关系,对每一个农户的农业生产是否能够真正增收,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并且,由于农户缺乏技术支持而产生的农产品品质不高,又会导致农户与龙头公司、与示范基地、与合作组织之间关系的矛盾,严重的可能引发社会冲突。从宏观上看,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家关于农业种植结构区域性调整的总体规划也只会是纸上谈兵。那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农村中的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处在怎样的状态才是“好”的结构状态,才可能顺利推进本区(县)域中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和实现农业经济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呢?

从农业经济学角度看,当前我国的农业必须是技术、信息推动型农业,农业技术支持必须成为每一个农户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之间必须形成稳定的服务和被服务关系。形成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市场化途径,也可以探索由非市场化途径逐步过度到市场化途径。非市场化途径指通过政府支持途径为农户提供基础性、常规性农业技术的支持。养成农户依赖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习惯。对于部分农户的高新农业技术支持则主要以市场化途径解决。但就目前农村中广大农户的情况看,政府投入是启动农业技术支持机制的关键。农业的技术投入必须成为一种国家的制度创新,而不能仅仅依靠市场选择和农民自身。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范文第5篇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从现实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渐提升农民的收入,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效果。文章主要是从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入手,针对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新形势;发展;农业经济;方法;途径

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发展手段和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处在新形势的社会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较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业生产的规模还都较小,并且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还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农业生产实践设施通常还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之中,很难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且很多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够正常投入到日常生产应用中,很多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大多数的农村区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主要是体现在:第一,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措施水平不高,很难有效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工作,机械化大生产还没有广泛普及到农村的各个地方。在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之中,大多还是依靠劳动力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链条。农业的生产无法和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联结,市场竞争力较低。

(三)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

农业资源的分布不够良好,是制约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平原山地的分布本就是不均匀的,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农业经济长久秉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农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还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四)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

针对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有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经济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资金、技术投入力度的不够大,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是制约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因而需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基础。首先,需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当地基础设施的配备工作,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机器和设备,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其次,需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这主要是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规模采用相应措施。积极倡导当地企业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工作之中,促进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再者,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合作之中,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二)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减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失误问题的出现,减少资金和资源浪费,保证和提升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效果。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农业经济的多方面发展效果,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其能朝着多种经济增长方向发展;第二,需要积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取得良好的统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发展的生态功能,促进其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果,形成更加健康、优质、具有竞争力的新农业经济。

(三)积极有效地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

农业资源发展的进展态势,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增长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策略,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作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针对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进行有效改善。首先,需要充分应用现有的各项农业资源,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其次,需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划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促进农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应用;最后,还需要将农业资源进行调配发展,使其朝着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缓解当前农业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

(四)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首先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有效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各项惠农和利农政策有效实施;其次,还需要积极开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给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再者,积极开展多方筹资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最后,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各项资金和技术投入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监督工作,保证其能够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语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以及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应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有效的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刘鹏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参考文献:

[1]王俊凤,邹绅,刘松洁.完善黑龙江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要素投入机制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08).

[2]王文刚,吕晓军.传统文化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途径探析———对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26).

[3]杨桦,汪迪.务实创新强基础锐意进取求突破———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大力提升信息科技工作整体水平[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02).

[4]刘道兴,牛苏林,李怀玉,等.2015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本刊评论员.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系列谈(四)为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论全面提升农业经营效益水平[J].农村工作通讯,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