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绩效的管理制度

绩效的管理制度

绩效的管理制度

绩效的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企业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成多个部分,促使企业一步步实现经营目标。绩效管理的主力军就是人力资源,好的人才当然需要高薪酬,所以,建立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帮企业留住人才,并促进企业的绩效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可见企业的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的关系是成正比的,想要绩效管理做得成功就要制定好的薪酬制度,员工想要高薪必须做好企业分配的绩效管理任务。

关键词 :企业 绩效管理 薪酬制度 关系

目前,很多企业的战略目标都是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的,企业也都意识到了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提高企业绩效时,主要采用加薪这一手段来激励员工更卖力工作。但是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才能有效实现绩效管理,如果薪酬制度不合理,将会适得其反。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都是一个企业文化的表现,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一定要更深入的了解薪酬制度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关系。

一、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以及它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绩效就是员工的工作业绩,绩效管理就是企业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进而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提高员工的业绩能力,同时集合众人的力量促进企业的发展。一般企业的绩效管理的主要流程是绩效计划、绩效监督、绩效考核、绩效辅导、绩效改进、绩效结果。关于薪酬制度就是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制定的制度,企业根据这个制度的标准给员工定期发放工资,是企业薪酬制度日常管理的重要方面。

绩效管理和薪酬制度对企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二者都应该受到企业的重视。绩效管理的管理过程灵活多样,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保证个人与部门、部门与企业的协调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文化竞争能力,保证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一个公司只用靠人来运行才能维持它基本的发展,而薪酬制度就是管理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手段。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帮公司留住人才,并且更大发挥出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造就高质量的员工,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的必然关联性

1.合理的薪酬制度所满足的条件。薪酬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做到规范合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一,企业制定的薪酬制度首先要使大多数员工觉得公平合理。第二,薪酬制度不仅要制定得公平合理,还要带有激励性。很多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在仅仅只追求公平合理,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激励性的薪酬制度比公平的薪酬制度更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只有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企业才会有更取得更高的绩效。第三,薪酬制度必须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相互作用。企业薪酬制度一定要根据绩效考核的方案来制定,绩效水平越高,调薪的量也就应该越高,绩效平平的员工不应该获得绩效提薪,绩效水平差的员工应该对其基础工资进行下调。只有这样将绩效考核真正实施到薪酬管理中去,员工才更加重视绩效,继而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

2.优秀的绩效管理体系与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相辅相成。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公司的有力手段,也是薪酬制度的制定标准,企业只有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因为,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绩效都评估得非常准确,能让绩效的结果公平合理,也只有这样,企业才知道哪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强,为公司做的贡献多,并以此作为依据付给他更合理的薪资,保证更多的劳动收获更多。薪酬水平是企业员工绩效的反应,一个真正合理的薪酬制度除了体现企业的公平性还应该达到挖掘员工工作效率的效果。薪酬制度越合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越高,继而为企业的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优秀的绩效管理体系与合理的薪酬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不相容的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阻碍企业发展。不依据薪酬制度建立起来的绩效体系可行性不大,绩效体系是整个企业的向导,不仅管理着公司的大小业务,还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操纵,企业的绩效管理要想发挥出人力资源更大的效益只有根据薪酬水平来不断改善绩效的管理水平。没有与绩效管理结合的薪酬制度是无源之水,对员工的薪酬缺乏公平公正的衡量标准,让员工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回报不对等。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不相兼容,对企业发展有很大影响。有的国有企业并没有把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相结合,工资的多少看的不是员工的能力,而是根据员工在公司待了多长时间,拼的是资历,这完全缺乏科学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发挥绩效与薪酬相互促进的作用

1.正确理解绩效与薪酬的关系。随着社会上大大小小企业的崛起,绩效和薪酬制度的关系也越来越明显,企业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正确理解绩效与薪酬的关系。企业在做宏观的考虑时,要有将绩效与薪酬结合的理念,把绩效当做公司进步的根本动力,那么薪酬则是发动机,促使员工真正实现设定的绩效目标。企业只有拥有结合绩效与薪酬的理念,才能招揽到更多的人才,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2.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始终保持公平。绩效管理体系与薪酬制度一定要保持应有的公平性,公平性是第一性的,激励性是第二性的。绩效管理水平的公平合理体现在绩效结果上,企业员工的工作水平可以通过绩效结果看出来,如果一个原本工作能力一般的员工却取得了很高的绩效成绩,那这样的绩效管理体系显然不合理。薪酬制度的制定也要合理,要贯彻多劳多得的方针,不能搞平均主义,使员工丧失斗志。

3.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与薪酬制度。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与薪酬制度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很完美,一定会存在某些漏洞或者缺陷,这些漏洞也不可能会马上显露出来,它们一定是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逐渐露出水面。因此,公司一定要注重制度的优化更新,时代在不断发展,一个好的制度也会慢慢变得不实用,绩效管理体系与薪酬制度也是如此。当公司发现绩效管理体系的漏洞时,一定要及时加以改善,发现薪酬制度不合理时也要对其进行修改。一旦发现绩效管理体系与薪酬制度不相容,更要加倍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4.把绩效结果真正运用于薪酬制度中。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绩效与薪酬的关系,也尽量将两种制度进行了完善,但是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具体实施的问题。所有的理论制定与制度完善都属于基础性事务,只有实施才是实践性事务,也只有实施成功的理论才有价值。因此,企业一定要真正把绩效统计的结果运用到薪酬制度当中去,使员工意识到企业对绩效的重视,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如果制度已经改革了,但行动还没跟上,只会使员工对企业失去原有的信任,丧失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十分微妙,企业运用得好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企业把握得不好只会起到反作用。因此,企业一定要将薪酬制度与绩效管理相互促进的关系运用起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鲁辉.企业薪酬管理策略研究[J].北方经贸,2015(5):280

绩效的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管理;问题;对策

1引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建立主要是为相关人员掌握员工优缺点和工作状态提供便利,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掘应用型人才,让员工可以选择合适的工作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1]。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例如绩效考核制度重视度不够、绩效考核基准模糊和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导致绩效考核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因此相关部门的人员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调整。

2绩效考核概述

绩效考核指的是,企业在战略目标下,通过科学的指标和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员工工作状态的一种方法。绩效考核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涉及的内容很多,例如指标评价体系、指标评价标准等。绩效考核的核心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获利能力,其本质是要求员工能够各尽其能,使每一位员工的价值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2]。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目标之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把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的每一位员工身上,员工目标要与上级目标对齐,做到目标对齐、思路对齐、理念对齐,和认识与理解对齐,保证每一位员工都按照统一的目标去努力,在制定目标时要结合具体、可衡量、个人能够达成的范围内可实现、与业务公共相关的、有明确具体的日期/时间要求时效性、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还要做到与员工开展三个“一对一”的沟通,即目标设置沟通、中期回顾沟通和评价结果沟通。简而言之,绩效考核就是企业对员工目标完成情况的跟踪、记录、评价和运用。

3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如下图2所示,绩效考核主要包含绩效指标、绩效实施、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在以上环节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

3.1对绩效管理制度重视不够

在我国很多企业中,都进行了一定的绩效考核工作,但是对于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不够全面,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没有进行周全的考虑,导致绩效考核制度存在很多疏漏之处,设定的指标无法实现,绩效考核有效性很低[3];其二,绩效考核制度落实不到位。在上面的图示中,大部分企业在制定了第一步绩效计划后,后面的实施、评价过程和结果沟通反馈工作都不是很理想,后面三者的重要性是一环扣一环的,只有将绩效指标具体实施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对考核结果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并将这一结果反馈至各级负责人,才能形成绩效考核工作的良性循环。

3.2缺乏详细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考核指标的设置工作时,一些企业只是简单对考核指标进行行解,没有根据企业岗位需要和性质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分,只是在考核互评阶段给出一个分数,没有对员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明确,员工之间没有指标进行对比,甚至一些评委只是按照印象对员工进行评分,考核结果没有反馈,员工不知道自己的扣分原因,对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也不够了解,长此以往,员工便出现了“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一样的错误思想”,会逐渐对企业、单位、工作丧失信心和热情,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因此大打折扣。

4完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对策

4.1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业绩效评价和能力评价的公平性、准确性都有着直接影响。根据现阶段企业发展实情,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一定要贯彻竞争理念[4]。通过加强竞争制度的融入,让员工提高业务能力和业绩竞争,为他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凝聚力强的氛围。通过加强激励,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员工体会到自身的存在感,并无私地对自己的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绩效考核分为匿名考核和两条线考核形式。匿名考核,指评委对参与考核人员身份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考核和评价,这一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偏袒和包庇情况,保证评价的透明度。两条线考核,主要是根据被考核人的特殊身份进行考核,其特殊身份表现在被考核人员也可以考核他人,这种形式使考核情况变得复杂,所以需要员工单独制定制度,并需要高层领导加强监督和评价。

4.2考核结果运用于优化配置

所谓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做合适的事。职业匹配理论指出,当人格与职业相匹配时,则会产生最高的满意度和最低的流动率。当工作环境与人格类型协调一致时,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低的离职可能性[5]。高工作绩效对具体的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方面的要求,取决于该工作本身对能力的要求。因此,仅仅关心员工的能力或仅仅关心工作本身对能力的要求都是不够的,员工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

4.3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

相关负责人员,要为企业制定科学的绩效指标(KPI),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首先就要告诉员工自己的期望,而要想真正的落实这一工作,就要把未来长时间的绩效目标告诉给员工。确定绩效指标之后,相关负责人员要提高员工的绩效能力,要对员工目标执行情况进行关注,并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和困惑,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员工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

5结语

企业绩效考核要有整体的、综合的、长远的眼光,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出发,引用合理的过程考核,放眼长远和未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入各种绩效考核方法的长处,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方法。设计出科学的、可操作的、与实际相符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实现的企业的战略目标,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伟.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7(16):155+157.

【2】王媛媛.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02):56-57.

【3】王美英.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18):80-81.

【4】甘露.浦口经济开发总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分析与改进建议[D].南京:南京大学,2016.

绩效的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指导思想为坚持以国家和省公立医院改革要求为指针,以落实三甲医院标准为目标,通过实行绩效考核管理,促进医院医疗质量、运行效率全面提升,以满足员工和患者的期望与需求,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考核原则如下。

1.1以综合绩效考核为依据,突出技术能力、医德医风、服务质量、数量等。个人收入不得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

1.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各级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在考核目标设定、绩效标准、流程、方法、过程跟踪、结果运用等方面都必须做到公开透明,并进行公平、公正地评价。

1.3客观性原则 绩效管理必须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对被考核者的任何评价都应有客观的事实根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感彩。

1.4考核结果的反馈、沟通、改进原则 考评部门必须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评部门,并进行充分沟通,肯定成绩,分析不足,化解分歧。

2考核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加强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医院成立绩效考核管理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绩效管理科

以院长、书记为考核领导组组长,其他院领导为领导组成员。主管副院长为考核办公室主任,相关考核责任部门的负责人为考核办公室成员。绩效考核的责任部门为绩效考核方案中涉及的绩效指标的职能部门,包括: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计划财务处、纪检监察室、医务处(病案室、门诊部)、护理部、科教处、预防保健处、物资管理处、后勤处、信息管理处(计算机室)、药学部、院感科、医保科等。医院将被考核对象分为6大类,即临床服务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行政管理类科室、麻醉手术室、药学部。

领导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依据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医院年度考核目标;依据审核通过的年度绩效目标与各处、科室年度计划与指标,对影响医院经营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检查和控制;审核医院各处、科室提交的绩效考核计划;及时处理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拟定医院年度关键绩效指标,指导各职能科室拟定各处、科室关键绩效指标;组织绩效考核专家组成员召开各种会议,并进行记录以形成决议;负责汇总绩效考核结果,形成书面反馈记录;负责各职能科室考核工作的培训、抽查、核查工作;负责对医院绩效管理政策、程序提供解释和咨询。

3考核细则

各考核职能部门依据医院制定的工作规划和目标任务,结合本处室分管领域的工作实际,制定与处(科)室职能职责相对应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明确本处室分管领域工作全年的绩效考核的内容、标准与具体指标。

采集指标的方法主要采用平衡计分卡(千分制),考核各处(科)室在财务收益、医患(客户)关系、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的综合要素,见表1。各处(科)室年度绩效考核方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需要更改绩效考核方案的,须经绩效考核管理领导组和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向全院职工公布后方可执行。

4考核的组织实施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工作遵循统一的流程,日常程序为:各绩效考核责任部门每月按制定的标准对本部门分管的考核项目进行考核,月初将上月的考核结果上交绩效考核领导组办公室;绩效考核领导组办公室将考核结果汇总统计,分类形成绩效考核汇总表,计算出每部门的绩效考核分数,形成各部门绩效考核汇总表,将得分、扣分项目以及扣分原因反馈至各部门;绩效管理科每月根据考核分数,直接与科室绩效奖金挂钩。

5考核结果的反馈与沟通

被考核部门每月必须以书面形式将科室最终的考核结果交予绩效管理科;科室负责人应有针对性地将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本科室人员进行沟通;绩效管理科绩效考核结果在次月底前与各处科室进行反馈沟通。

6考核结果的适用范围

6.1绩效奖金发放 每月绩效考核结果与科室当月奖金分配挂钩。年度统计各科室绩效总分,与被考核对象年终考核挂钩。

6.2职位调整 依据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对考核不佳的科室,绩效考核领导组将给予科室负责人告诫谈话或调整职位。

6.3职工培训 各处(科)室通过分析考核结果,发现考核对象与工作要求的差距,从而针对问题制定适当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

7运用以来的体会

临床服务科室考核指标中以成本收益率、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加大其分值,内容涉及财务收益、内部流程、纪检监察、科研教学四大方面并细化其绩效指标,在财务收益中分经济效率和患者负担两部分,其中经济效率考核着重于成本收益率、收入材料耗用率、人均收入、科室收费计费情况的考核;患者负担考核着重于药品比例、人均住院费用、人均门诊费用的考核。在内部流程当中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两部分考核,其中服务效率着重于平均住院天数、病床使用率、门诊量等的考核;在服务质量中着重于抗生素合理用药、临床路径、传染病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院感、医保、门诊综合的考核;纪检监察中重视医德医风和廉洁自律方面,主要考核患者满意率、患者有效投诉完成情况;科研教学中增加了参加学术会议出勤率的考核,从而使一些学术会议无人参加的现象得到好转。这些考核指标均由责任科室根据卫生部、三甲医院要求、下临床调研,并根据往年情况一些情况分别制定出考核方案。执行6个月多来,效果不错。医院的2013年前6个月平均住院日11.93 d,与相比下降0.07 d;出院人数20463例,与相比增长230例;手术例数15476例,与今年任务相比增长165例;药品比例39.68,与今年任务相比下降0.32%;医院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8.04%;绩效奖金额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2%。

医技科室的考核指标设置了百元固定资产收入、人均检查人次、预约时间及报告时间的考核,同时增加了设备完好率。这些指标的设定使得医技科室在资产投入使用情况、服务质量上有一定的提高。行政、医辅绩效考核围绕树立"为临床一线服务"这一理念,根据各处。科室的工作职责,制定出每年的目标责任书,且有量化指标,并以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为侧重点。其中服务效率包含职工考勤评估,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在服务质量上包括指令性计划完成率、科室管理综合评级、其中临床医技科室的民主评价在考核分值中占重要比例。药学部、麻醉手术室由于科室性质的不同,单独对其考核,其中药学部增加了输液配送准确率、药品发出质量合格率。由此,我院现在基本形成了临床科室"全程管"、医技部门"细化管"、行政后勤"有人管"的局面。实行绩效考核为医院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构建了核心推动力,为引导和激励全院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改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绩效的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地管理;制度化;制度失衡;组织的非正式制度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1-0036-06

制度化是制度形成、制度(价值)认同和制度践行的连续过程。而制度化的衡量,可以从制度成型化(或惯例化、成文化、法定化)、制度的认同和执行情况(价值认同和遵循)、对反制度行为的处罚情况等三个方面展开。本文将依据制度化及其衡量标准,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化和绩效进行评价,并对“组织的非正式制度”①带来的土地管理非制度化和低效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了解转型期国家治理制度化状况、原因及国家制度建设的任务,提出有效的改进路径。

一、中国土地管理制度化和绩效状况评价

(一)制度化过程评价

1.制度成型化

虽然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为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提供了基本的秩序,但是,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制度不够完善,突出表现在土地权利与义务的双重缺失与失衡。农村集体土地没有完整的财产权利,也没有完整的财产义务,政府垄断建设用地供应,造成土地利用上的囚徒困境博弈(政府违规圈地、农民违法用地、各地疏于保护耕地等)②。二是一些制度的层级低,很多制度都是以政策文件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更加成熟稳定的法律法规。三是制度变动频繁,太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虽然目前土地管理各项正式制度已逐步建立,但并没有达到成熟完备的程度。

2.制度认同与执行情况

由于利益关系造成的动机结构不同,不同层级政府对土地管理正式制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有利于自身的制度,下级政府通常会充分利用,积极执行;对于利益影响不明显的制度,下级政府会视情况选择执行;对自身利益不利的制度,地方政府则可能采取规避、变通甚至扭曲的态度。由于上级对下级有人事任免权,也就是 Huang Yasheng 所说的政治

收稿日期:2014-09-04

作者简介:谢志岿,男,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深圳 518028),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香港 999077)。

曹景钧,男,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 999077)。

孙莹,女,中山大学讲师(中山 528400),香港大学博士(香港 999077)。

(组织)控制的权力③,使得下级一般不会公然对抗上级的管理,但是,潜在的不认同乃至扭曲制度则是普遍的。通俗地讲,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者“公开一套,背后一套”。在这不认同乃至扭曲制度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一系列利用和扭曲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规则。制度的不认同、扭曲情况可以从土地违法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多反映出来。近年来,全国每年发现的土地违法案件都在十万件以上④。居高不下的土地纠纷和土地维权案件,也集中反映了土地政策执行和具体管理行为不被认可的状况。

3.对反制度行为的处罚

与大量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相对应的是违法违规的成本低。绝大多数违法违规行为未被严肃处理,也反映了土地管理制度化程度较低的状况。在土地违法行为处罚中,由于数量大,出现法不责众的现象,监管部门往往进行选择性惩罚,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惩罚的比例低,只有一少部分反制度行为会受到处罚;二是处罚的程度轻,很多反制度行为一般不会受到太严厉的处罚,多数只是收回土地或者罚款了事;三是地方政府对一些土地违法行为采取保护态度,只有在中央或上级部门高度重视的情况下,才会象征性地处理几个典型。上述土地管理中执法不严的情况,导致用地者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与土地管理者展开博弈,直接影响了正式制度的执行。

(二)制度绩效评价

不可否认,现有土地管理制度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土地利用秩序功不可没,但是,土地管理主要目标未能如期实现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可以具体从耕地保护、房地产调控、土地出让市场化状况、违法建筑管制等土地管理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

1.耕地保护总目标实现情况

保护耕地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自1986年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来,国家制定了多项耕地保护、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目标,但大都没有如期实现,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年)确定的2000年、2010年的耕地保有量分别为19.40亿亩、19.20亿亩,但2000年全国耕地的实际保有量为19.24亿亩,到2005年,这一数字就锐减为18.3亿亩。⑤

2.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实现情况

自2002年中国楼市升温至今,商品房价格总体上一直处于上涨之中。2010年4月起,中央政府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房价仍然在高位徘徊⑥,效果有限。

绩效的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岗位技能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 措施分析

薪酬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平衡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薪酬作为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它能够有效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科学合理的企业分配机制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铁路行业现行的工资制度是岗位技能工资制,在以往的分配制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岗位技能工资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岗位工资档序不合理,技能工资没有真正与职工技能水平相联系等等。这就需要一个新的工资制度来取代原有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在这里我主要推荐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下面就主要对岗位绩效工资进行探讨。

一、岗位绩效工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范管理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岗位绩效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积极投入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推动企业的发展。岗位绩效制度其本质是依据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岗位的技术性和技术复杂程度,以及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状况、劳动强度等综合因素制定工资标准,同时,还要结合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情况支付工资,也就是通过员工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过程的统一来支付工资。所谓的岗位绩效工资主要包括:岗位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工龄工资(年工资)、津贴补贴(辅助工资)四个单元构成。其中,工作人员的岗位基础工资主要取决于市场劳动力的价格以及企业自身对工资的支付情况进行综合制定,主要是由员工的岗位责任、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技术、工作岗位的劳动强度等方面进行综合,从而构成员工的整体工资;企业员工的绩效工资主要是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业绩以及为企业创造的利益对员工的绩效工资进行确定,一般来说,采用月度或者季度进行考核,发放奖金,实现对员工绩效工资的支付。工龄工资(年工资)主要是依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确定工资单元。总的来说,年功工资是企业为了保证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稳定性所采取的措施。企业员工的辅助工资主要是针对一些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相应工作的人员进行心理、生活、生理等方面的补偿,从而保证企业的向心力。

二、企业岗位绩效的问题探讨

本单位虽然还未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但一些相应的考核体系一直都有,从历年来的考核体现来看,企业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导致岗位绩效工资发挥不了更好的激励作用。考核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不具备完善的沟通机制以及反馈机制

企业绩效考评不公开,将企业的绩效考评作为机密,这样导致企业员工对绩效考评人员产生不信任感,使得企业的考评不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此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绩效考核工作不清楚,不能及时的明确企业绩效考核标准,也不知道企业绩效考核结果,不能明确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

在绩效考核工作过程中,绩效考核指标是考核质量的根本保证。考评指标合理与否关系到考评能否起到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有的企业为了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的全面性,不仅制定了安全指标、生产指标、质量指标、政工指标、设备指标等,而且还对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以及工作态度进行考虑,这些考核指标虽然很全面,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具体的量化标准很难确定,同时其流程较为复杂,而且一些指标的可控性不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绩效考核的工作难度,并且不能符合员工的意愿,这就使得企业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失去了原有的效果。

(三)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定位不明确

在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定位对绩效考核的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绩效考核时,只是注重考核形式,使得考核工作存在于形式上,这就导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只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做好工作,避免责罚上,不能让员工从根本上不断的提高自己,从而不能达到良好的绩效考核效果。

(四)绩效考核主观意识较强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但是,在现阶段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开展过程中,绩效考核的主观性较强,使得绩效考核的可信度降低,不能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构建科学合理绩效考核体系的措施探究

(一)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的客观性

企业绩效考核工作中,由于企业绩效考核指标存在一定弊端,从而导致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实际的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耍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将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反映出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管理一直都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以及难点,相对于一般工作人员来说,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并且对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管理方式也更加复杂,使得绩效考核工作难以开展。针对此种状况,企业在绩效考核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制定相应的工作规章制度,各个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职责和岗位标准,让员工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从心理上接受企业的绩效考核,才能提高企业绩效考核的落实力度。

(二)加强绩效考核标准的可控性

在企业绩效考核标准制定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依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同时还要将绩效考核标准和企业工作人员的绩效管理以及企业员工业绩绩效结合。因此,在企业绩效考核标准制定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从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出发,针对其中的关键点,及时的对绩效考核进行量化,对于各种量化,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程度对其进行表示,能够有效避免误差的出现。

(三)保证绩效考核定位的准确

在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只有将绩效考核和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结合,才能保证企业绩效考核作用的最大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将绩效管理和企业奖金的划分挂钩。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谓的考核是一种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方式,企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够积极的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但是企业绩效考核管理人员如果将绩效考核作为奖金的划分标准,这就会导致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不能满足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需求,同时也脱离了考核的初衷。

(四)加强考核结果的实际应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根本所在,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对企业绩效结果实际应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将绩效考核结果和企业员工的薪酬结果相关联,将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在企业员工薪酬管理工作中去,保证企业员工所付出的劳动和回报成正比,从而就能够避免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出现较为严重的错误。在岗位工资模式应用中,可以将绩效考核结果在企业内部进行公开,员工的绩效工资应该依据企业员工自身的综合劳动状况进行确定,从而能够激励员工,并极大地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工资的保障性作用,还可以发挥很好的激励效果,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要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就应该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要提高岗位绩效工资的促进作用,就要完善沟通机制以及反馈机制,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可控性,将绩效考核和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有效Y合,同时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温鑫.全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实施中的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5(22):103-105.

[2]刘晓梅.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实施中的相关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2,(1):47-47.

[3]邱冬萍.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实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5,(4):183-184.

[4]白国华.浅谈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企业,2015,(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