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篇

转轨中的中国经济具有独特性,经济结构的演变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走出了一条独特轨迹。这种轨迹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很难解释,也是别的发展中国家很难模仿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在不断调整和不断演进过程中,经济结构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集中表现为:市场结构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产权结构的变化,单一产权结构向多元产权结构转变;供需结构的变化,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转变;逐渐形成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封闭型经济结构向开放型经济结构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变;企业组织结构由政企合一的直线制等级模式向现代公司制转变。循着这些变化的轨迹,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深刻分析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需求和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中国经济结构演进的过程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在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将会呈现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次级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行业集中度渐强;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转化的态势将会延续。

二、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一需求和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1,需求结构的转变和需求量的增强是经济结构演变的诱导性动因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由以前主要以消费食品和底端物品向消费服务和高端物品、奢侈品和耐用消费品转变,所以产业结构也向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进一步转化。投资结构一直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水平化低效益投资过多,导致投资收益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并造成了能源和资源浪费。正因为如此国家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让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业逐渐向科技行业和低污染低耗能行业转移。需求的因素具有决定性,引导了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业转移。

2,供给结构不合理反过来抑制了需求,加剧了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转变

我国是一个正在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对于能源等原材料的需求旺盛,但是市场的供给是缺乏弹性并且像石油和煤等工业原材料的供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由于资源的缺乏导致了供需不平衡,这样一些依赖原油等资源的行业将会受到限制,所以供给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能源结构不合理反过来抑制了需求。我国资源的紧张局面可以在每一次上调电价和油价的措施中找到答案。因为资源的严重缺乏将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向低耗能行业演变。

事实上在中国经济的现实中,需求和供给之间既有量的矛盾又有结构的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供需总量的不平衡也是经济结构的动因(总量不平衡是常态,但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但是相对来说扭曲的供需结构矛盾却是主要因素,显然正式供需结构化的矛盾成为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的主要根本动因。

(二)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最显著动因一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

中国的经济发展最初就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开始,因为是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制度变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从而进一步对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开始,随后以强制性制度变迁引领的两种模式交互作用的过程。发端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自发承包集体土地分散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中国式经典案例。随后从农村向城市扩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的制度演进过程。

(三)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是由政府主导的

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过程中。非国有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区别在于:西方国家是从自然经济直接过渡到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除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以外。还经历了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从制度层面上看。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还涉及到市场体制如何与公有制相结合的问题[参考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第252页。]。因此,我国的非国有经济主体从开始就具有独立于传统计划体制的“体制外”发育的特征。“体制外”市场主体借助两种发展形式:国内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而采取这两种形式发展的前提是制度创新。

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关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制度变迁是个体私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而且这种“制度”一开始就表现为一种最高的正式规则的形式。个体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是“内源型”市场经济,而包括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是“输入型”市场经济。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果没有国家提供法律层次上的制度供给,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是不可能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而这一改革过程始终是由制度创新推动的。迄今为止,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1986年是第一阶段,主要是改革政府与企业的各种关系。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1987-1991年是第二阶段,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自。1 992-1 997年是第三阶段,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97年以来是第四阶段,在“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1,产业结构演变中政府的主导作用逐次渐强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也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并且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制度变迁越发重要。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四次大调整。第一次是纠正严重失调的“农、轻、重”比例关系,第二次是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第三次是扭转产业结构“轻型化”倾向,第四次调整集中体现在“十五”计划时期。是基于经济“存量”的全局性战略调整,它以调整国民经济的总体布局为核心。主要涉及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因而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更强。

2,政府的改革方案促成了市场结构变化

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制度供给型价格结构演进为核心。自80年代初到90

年代中期,我国不少商品和要素的价格采取“双轨制”这种渐进的制度变迁形式。直到1 997年,中国的价格双轨制在渐进变革的方式中终于基本完成了市场化的转轨任务。有学者认为,计划内价格与计划外价格并存的“双轨制”是当时中国利益格局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制度选择。国家财政收入的约束、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压力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寻租需求”是这种选择的主要原因[参考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第135-144页。]。据估计。价格“双轨制”(紧缺物资平市差价、汇率差价等)所导致的“寻租”,在1 987年和1 988年分别达到2000亿元和3500亿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25%[参考胡和立:《腐败:货币与权力的交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第36-43页。]。也有人认为,双重体制在国有部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一开始就以一种渐进式推进和局部扩展的价格自由化构筑了“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理想框架,与当时改革决策层对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认识与理解是一致的[参考安东建,《中国经济改革的结构与未来方向思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检,2004,第318-319页。]。然而,价格“双轨制”确实为非国有企业能够在计划配置资源的体制下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四)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最基础动因一技术进步

1,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演变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经济结构演变归根到底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技术进步就成为经济结构演变的又一主要动因。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主要反映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结构、要素禀赋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技术进步有多种形式。一是自主的技术创新,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进步。例如专利技术、商标以及专有技术。二是通过技术引进(技术贸易)取得的技术进步。当前。技术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内容之一,而且技术引进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三是通过技术扩散(技术外溢)和“干中学”而获得技术进步。在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对外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过程中。技术的外溢效应广泛存在。

2,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最基础动因

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通过直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利用外资等形式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内传统工业设备与引进设备之间的技术差距平均在30-50年。为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我国进口贸易的指导方针一直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确保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扶持机械、轻纺和交通设备制造等加工工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支持电子、信息、航天、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等先导产业的发展:认真组织重点建设物资、农用物资和“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因此,进口贸易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直接的技术引进和间接的技术扩散。

技术进步还推动我国一些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基础的助推因素。最为典型的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在我国是伴随着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在“干中学”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壮大的。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产品的信息产业。不断生产和更新技术本身,正是这些技术产品不断改造和更新着其他产业,因而从整体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创造了一些新的生产制造系统。这些新的生产制造系统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并通过企业间横向和纵向的连锁效应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网络。除了信息产业之外。航天工业、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从产业结构方面考察,技术进步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由于生产设备和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的形成与使用、技术的外溢效果、生产的协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以及信息成本的降低。会形成某一产业及相关产业在特定的区域聚集成长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空间组织。同时,生产相同产品且具有正式和非正式互补关系的大量企业出现地理集聚,这便是产业的集群化。知识溢出、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存在互动的作用过程,即发生在空间距离接近的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产业集群发展又反过来强化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外溢效应。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基于技术梯度的垄断竞争格局。少数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总是企图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维持垄断优势。并通过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将相关企业通过技术纽带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网络。

3,技术进步也是区域经济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之一

如同技术革命推动国际产业发生梯度转移一样,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逐步形成一种基于资源禀赋和技术差异的梯度分工格局。受技术进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正在逐渐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再向西部地区转移。所以,产业梯度转移过程实际上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要素的一揽子转移过程。

4,技术进步还通过改变要素禀赋结构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首先,技术进步可以增加要素供给的数量,也可以提高要素的质量。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增加资本积累:新技术的采用有助于开发新的自然资源,并以人工合成的新材料替代天然原料:通过教育投资和科技培训I可以增加熟练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供给。人力资本的技术水平和物质资本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会改善要素供给的质量。其次,技术进步会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上减少要素投入,相对增加要素的供给量。技术进步往往并不是“希克斯中性”的,大多是节约资本型或是节约劳动型或是节约资源型的。无论哪种类型的技术进步都会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

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要素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会改变一国既定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根据H―0―V模型,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化会改变部门和整个经济的产出向量。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林毅夫等人认为。技术结构内生于要素投入结构,某项技术的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要素投入结构(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来实现。而投入品的相对价格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禀赋结构决定的。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极

小化应用成本是选择适宜技术结构的关键,其基本原则在于保持技术结构与禀赋结构之间的一致性。

5,技术进步还会引起市场结构变化

首先。技术创新会带来同质产品的水平差异和异质产品的垂直差异,从而构成垄断的市场基础。基于技术创新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基于技术外溢的外部规模经济使技术领先的企业能够比同类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租金”而具有更强的技术垄断愿望和技术创新动力。因此。技术进步会使市场结构演化为“垄断竞争”格局。其次,行业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R&D)需要高级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巨额的物质资本投入,这会给许多企业造成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的进入障碍同时也增大了技术研发的风险。行业内的一般中小型企业由于研发实力不足。只能居于以垄断企业的核心技术开发为中心环节的技术创新链条的低端。巨额的初始投资和研发费用形成了较高的行业进入障碍。这种进入障碍会加强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的垄断地位。最后。技术创新还会导致新的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的产生。

(五)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外部因素一国际分工格局

随着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的逐渐显现,目前中国超过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是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分工格局的标志。源于新技术革命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所引起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演进,由于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在分工形式上,国际分工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分工的边界是生产要素,是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由于分工层次的细化和深化,迂回生产各个环节的投入要素的异质性增强。并由此导致中间产品也越来越表现出要素的性质。从而强化了分工的要素“边界”特征。

国际分工同时导致了我国外贸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国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在国内转变产业结构,对外就是体现为贸易结构的演变,这种演变的要求是客观的,不仅是由外部传导的,而是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同时国际分工引导我国市场结构的演变,主要原因在于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应该不断进行的,公司组织结构不断演变的结果是大企业领导的行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演变,最终将促使市场结构演变。

从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来看,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宰。传统的以国家为界限的分工已明显弱化,跨国公司经营的企业内国际分工、跨国公司之间的国际分工、地区经贸集团所组织的国际分工以及协议性国际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因此。国际分工已经从国家层次向企业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制于同一分工体系。由于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性增强,原先以比较成本和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国际产品间分工和贸易逐渐让位于基于要素可流动的产业内贸易、垂直专业化贸易和公司内贸易。而实现这种转变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而我国像联想华为这样的公司已经参与了国际竞争,同时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等已经是代表性的跨国公司,正在逐渐扮演国际分工主体的角色。

三、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

在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将会呈现出: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次级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动,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演变。由于大量滞留农村的劳动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的可能性较小。农业劳动力将持续向其他产业转移,同时,绝大多数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其消费的比重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而有所降低,工业对原料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也将随着产品加工程度的提高而不断降低,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第一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将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比重会有所增加。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在第二产业内部,一些传统产业比重将下降,相反。一些高技术含量大的制造业比重将大幅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以高技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而实现经济的腾飞。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就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尽快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适应海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同时还应该有计划地逐步放开资本市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应变能力,减少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

在次级产业结构内部第三产业的比重在逐渐增加,由于对服务和高附加值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以金融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将会发展到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工商银行以650亿元的年利润位居世界第一,说明我们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

(二)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行业集中度渐强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过渡阶段,市场结构既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又不同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自己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市场结构也在发生演变。这个时候一些大企业的规模已经形成,垄断竞争的格局正在逐渐加强。市场既有活力和竞争力也有一些企业做大作强并走出国门成为跨国公司。目前像一些自然垄断行业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大公司的重组已经完成,行业的集中度更高,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企业更有竞争力。

(三)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转化的态势将会延续

我国的产权结构从一元向多元转变的速度正在加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畸形,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障碍。从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使产权清晰,使企业充满活力,使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得到转变。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资本的机制缺位是产权结构单一化的根源,而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产权结构多元化,这也是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必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一方面国家已没有足够的财力来维持对企业的单一资本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无足够的资金支撑企业生产、经营、扩张的资金需求。所以引进外部资金以股权形式持股,为企业融资和增强风险承受能力,企业产权多元化的要求就越发明显,现在为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我们的产权改革正在逐渐走向不可逆转的多元化方向。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范文第2篇

(一)企业市场营销操作企业市场营销操作是指企业在产品营销活动策划与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有利于市场销售的营销理论与营销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现代化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制定企业营销发展战略;市场营销环境因素分析;目标市场的营销管理战略;企业产品策略;企业产品定价策略;网络营销。4P营销理论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关于4P营销理论,可以将其具体归纳为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产品(Product)—价格(Price)—管道(Place)—宣传(Promotion)”。之所以将其称为4P营销组合,主要是由于“产品”、“价格”、“管道”、“宣传”这四个词的英文字母开头都是P,我们在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规划与制定过程中,通常将其称为“4Ps”,其中的S是指Strategy—“策略”。

(二)经济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环境是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经济环境,主要是指构成市场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还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这些外在的市场经济环境,都严重影响与制约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支出模式,如图1所示。

二、经济环境构成及其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构成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关于企业市场营销中经济环境的构成因素,主要分为消费者收入、消费支出模式、消费者储蓄与信贷、现代化市场环境的变化等。1.消费者收入。关于消费者的收入,主要包括消费者的个人工资、红利、租金、退休金、社会保障补贴等各种经济收入与来源。在消费者经济来源及收入中,又可以将其分为“可支配的个人收入”和“可随意支配的个人收入”两个部分。从货币资金以及实际收入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知“可支配收入”部分对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决定性作用。2.消费支出模式。关于消费者支出模式的思考,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支出模式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经济能力的影响。根据德国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定律”可以认识到,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模式主要受制于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水平。通常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到家庭收入的比重会逐渐下降;同时,用于住宅建筑的家庭收入,在消费者家庭总收入中所占到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而消费者家庭娱乐、卫生、交通、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消费中占到的比重会大幅度上升。3.消费者储蓄与信贷。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在某一个社会经济时期内,市场中消费者储蓄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进而决定消费者的支出模式。消费者储蓄之所以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比较关键的部分,主要是因为储蓄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区域内,市场环境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同时还包括储蓄额、储蓄率、储蓄增长率三个经济指标。4.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当前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客观要求并促使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也会导致全球市场一体化、国际化,这些都是国际上潜在的经济环境因素。在国内,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以及社会失业情况不断出现,在短时间内又得不到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支持,将会严重降低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造成企业产品价格的增长,从而影响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

(二)经济环境的特点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市场营销操作过程中,所受到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其特点表现如下:相关性。相关性是企业市场营销操作中与经济环境之间最密切的联系,主要是指构成企业市场营销操作的各个要素指标之间,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其中任何一个经济指标要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导致其他各要素随之发生变化;客观性。其主要体现在企业市场营销操作中的客观性、企业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首先就证明了它们基本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受社会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决定。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制度,制定出相应的市场营销操作管理机制;不可控性。其主要体现在本身的不均衡性、客观性。不均衡性是指企业市场营销中经济环境的变动具有不可控性,包括一些有利于企业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因素,也有一些不利于企业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因素,这些不同性质的经济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均衡性。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模式,对于企业实现市场营销操作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首先,社会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成分、不同的产业结构经济部门以及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国民经济体。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社会经济分配制度、社会经济消费制度、技术结构、交换结构、产业结构。

(四)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和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1.国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发达地区的大型跨国企业逐步成为了世界经济舞台的支柱与经济核心,替代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格局。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地区,都将面临着更加激烈、严峻的市场外在因素的冲击与挑战。从国际经济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可以具体从我国的企业市场消费结构的基本状况来探索,因为一个地区、国家的社会市场内,企业市场的营销活动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购买行为等,都可以准确、真实的反映出一个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2.国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决定了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经济体制规定了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同行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国内企业与地方各级经济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通俗点讲,企业市场营销环境中,经济体制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府或者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可以通过这些经济管理政策、手段,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围绕着市场销售,规划并制定有利于企业全局发展战略的市场营销活动方案及措施。

三、当前国内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现状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心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重点发展城镇经济以及城镇化建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城镇地区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上的不公平、经济体制的缺陷等方面。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社会消费者群体:高收入消费者群体、中等收入消费者群体、低收入消费者群体。根据2013年度经济统计年鉴文献资料信息得知,中等收入消费者群体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23884元,其中家庭年均收入为61520元,占到我国城市人口的12%,其市场产品购买力占到全社会市场消费购买力总和的18%。因此,这类消费者群体是企业市场营销重点发展的。在消费者的储蓄与信贷方面,我国广大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储蓄习惯,随之带来的就是储蓄总额的增加以及储蓄增长率的增长。这也是制约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发挥效益的最大阻碍因素,因为我国居民将收入储蓄起来,主要目的就是用于供养子女、老人、婚丧嫁娶等,包括对父母的赡养、对子女的教育支出等。因此,随着消费者储蓄总额的增加,我国企业的产品价值就很难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这也是当前我国企业在市场营销经济环境中最为头疼的问题。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充分的调动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才能真正发挥出企业市场营销操作的预期目标,甚至超越企业的市场目标。

(二)市场营销经济环境发展趋势首先,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促使着国内企业在服务行销市场中的竞争度将会变得更加的激烈。包括国际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决定了全球市场一体化、全球科技一体化。在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先进的生产应用技术早已公开,各行业、各公司的产品质量、品牌也更加趋向于统一,在这种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独占鳌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企业只能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把握住经济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在这种市场世界里走出去,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其次,也是前面所提到的,企业要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市场营销道路。关于这一点,本文认为企业可以着重于“服务型营销模式”的构建,包括售前服务站、售中服务站、售后服务站等,这也是当前新时期经济环境下,市场服务行销全球化的本质和必然要求。

四、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理念与创新

新时期,在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市场时代,在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经济环境下,企业只有改变传统、陈旧的市场营销理念,创新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管理思想与营销手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营销发展战略规划体系,才能在新经济环境下,实现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效益、自然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建立一套与经济环境各要素指标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有的企业本身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问题,而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原有的那一套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显然无法满足新时期经济环境的发展需要,造成企业知名度下降和市场占有率降低。在新经济条件下,各行业、各市场及其产品、服务需求都在不间歇的发生着改变,所以,企业的市场营销操作体系也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变,运用先进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创新市场营销模式。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需错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市场整合

为何一边国内经济增长疲软,企业盈利困难;另一边日本马桶盖、韩国彩妆、澳大利亚奶粉在国内市场大卖。这突出了中国经济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供需错配。供需错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提供了现实依据。供需匹配则是化解供需错配问题的有效方法,供给应当去适应需求的变动,就是说需求能够创造供给,需求的变动引发新供给的生成,于是激发了创新,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面对外部的竞争和国内供给结构的相对老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从根本出发: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使供给端与需求端更加契合。而区域市场整合能够从提高创新能力和动力两个方面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纠正扭曲的供需错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区域市场整合应当是一双筷子,相互发力,相得益彰的。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及意义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顾名思义就是对供给端进行改革,需求不是不足,而是供需错配。现有的供给结构太过落后,不能够适应需求端的不断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去革新老化的供给结构,使得产业不断升级、使得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使得供给和需求紧密契合。从而使得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是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主要是从供给方面出发,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具体地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没有动力,没有能力去创新,生产结构依旧墨守成规,面对现今不断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变化,就会产生供需错配的问题。进而引发生产过剩、成本过高、销售困难、资金匮乏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对于国家来说,企业普遍的不景气会造成投资不足、大量失业、国际竞争力落后等后果。因此,如果中国不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中国经济将会陷入前述的恶性循环中,届时,中国将会为此承担无法承受的代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或许会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中国经济可能不能够再保持辉煌的高速增长,但我们应当坚信,这是黎明前的阵痛,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与日后的收益相比,这不足为道。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对创新发展的动力而言,不同的学者有两种不同的结论:需求拉动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是指消费者的需求变动产生对供给变动的要求,供给端为了适应不断升级,不断多元,不断差异化的供给,供给方就产生了加大研发投入以求提高创新能力,由此,需求变动便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动力。而供给推动则认为与创新活动有关的投入要素供给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然而,供给改革则认为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可以同时从创新动力(需求拉动)和创新能力(供给推动)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是化解经济发展矛盾的制度性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化。区域市场整对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

二、区域市场整合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越加密切,对外一体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同时,国内市场整合程度却较低,这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中国实行的以分权为特色的改革为地方政府分割市场,发展本地经济提供了充分的积极性与动力,另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困难也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政府分割市场。地方政府的逆市场行为所造成的国内市场分割对我们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如何促进国内市场融合对提高创新效率和竞争力,进而对中国经济继续高增长来说至关重要。

三、区域市场整合与技术效率

(一)区域市场整合与资源配置

区域市场整合能够对某一个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市场分割造成了各地区的资源配置不甚合理,由此导致了效率的损失。区域市场整合则能够促进生产要素以及商品在更大市场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市场范围的扩大将会使得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产出高的生产领域能够获得稀缺的资源,稀缺的资源又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就会降低市场分割所带来的福利损失,提高要素生产率。

(二)区域市场整合与正外部性

区域市场整合将会通过外溢效应来提高一个地区总体的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具体的说,正的外部性和收益递增是市场整合提高一个地区的整体技术水平的双引擎。企业之间劳动力、资金、技术、设施装备、创新经验、创新成果等的联动对相关企业起到了巨大的外部性。收益递增是与外部性同时发生作用的机制,它加大了外部性的影响范围与力量,从而极大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和传播,有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整体技术水平。

(三)区域市场整合与分工

区域市场整合有利于分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范文第4篇

1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2建立我国高校体育市场监管体制的基本原则

体育市场监督管理是指根据政府法令或法规,对体育市场经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根据我国市场监督管理体制,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它的主要职责是认定体育市场主体资格,对体育市场主体、客体进出市场及交易行为进行监管,推进体育市场规则的完善,保护体育消费者和体育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环境。所以,很有必要建立我国现行的高校体育市场监管体制。建立我国现行的体育产业市场监管体制,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三项原则、兼顾四个因素。

2.1统一原则在现代体育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体育行政经济职能部门应当做什么?首先,要制定体育市场经济法规和产品标准,规范和监控体育市场秩序;其次,利用体育市场运行规则和行政手段,仲裁不法市场行为,保证体育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第3,制定体育产业政策,调节体育市场经济,保证体育市场健康运行;第4,参与体育市场经济运行,进行体育服务产品的公共采购,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公共产品;最后,制定体育市场经济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避免和克服体育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短视行为。体育市场秩序是市场自身及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市场经营活动中的买卖双方而形成的正常关系。按国务院赋予国家体育总局3定方案中的“研究拟定体育产业政策、发展体育市场;制定体育经营活动从业条件和审批程序”的职能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在维护高校体育市场秩序的管理工作中,国家体育总局应负责制定相应行业法规和体育产品标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依据体育行业法规和体育产品标准与工商行政部门对高校体育市场的商品实行质量监督控制管理,共同维护体育市场秩序。统一市场在“外延上覆盖全社会,在内涵上自由地流通,在方式上规则统一,在制度上开放竞争有序”。

2.2权威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监督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2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29条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惩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高校体育市场监管机构必须强化自身的威慑力,既要有集中统一的体育市场管理权力,还要有强硬的制衡措施,能够切实起到打击体育市场不法势力、维护高校体育市场秩序的“经济警察”的作用。

2.3高效原则高效原则的实质是适应市场经济对效率的要求。整个高校体育市场监管组织体系要有合理的上下层次、恰当的控制幅度、简短的工作流程,体系内部既有分工和授权,又有协调和使用。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内的各个机构和其运作机制能够相互衔接、相互适应,并协调运行。从高效原则外延上看,它也要求体育市场监管组织体系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这个体系能够时刻和其所处的环境发生信息等要素的互换,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并伴随市场的成长而成长,做到与所监管的体育市场达到双向促进的协同发展。

3建立我国高校体育市场监管体制的相关因素

3.1市场的特点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体育市场以及市场的构成要素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首先是体育市场的外延和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充。除传统的体育商品市场和体育生产要素市场等有形市场外,伴随着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进步;新的无形体育市场、虚拟体育市场也开始产生,如网上拍卖体育市场、网络广告体育市场等,各种体育市场的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其次是在各种体育市场环境中,体育市场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行为、竞争行为也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体育生产要素市场中,体育市场客体和市场行为的多样性、复杂性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这就要求逐步提高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的技术含量和专业知识含量,实现管理手段及执法手段的专业化和技术化。因此,在设立体育市场监管机构时,对于专业技术要求高、独立性较强的特定体育市场,有必要单独设立监管机构,保证管理的力度和深度。

3.2国家体育经济安全的需要体育经济安全是一个国家的体育资源状况、调控能力等体育经济要素在受到外来的或本国体育经济体系内在的某个风险要素的冲击时,仍能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的能力。体育市场监管职责之一是防范外来因素及内生异化变量对本国体育市场经济的冲击,为国家体育经济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它要能够在国门处设立一道屏障,进行有效的进出境的检查,如目前海关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其次在国内高校体育市场和我国体育市场监管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御体育经济风险、加强体育市场抗风险能力的作用,如对体育产品交易行为的监测,对外资投向、规模的控制等。

3.3改革的进展体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一切体育市场主体的活动均须有法律的根据才能受法律保护。良好的高校体育市场监督是保证高校体育市场经济法治化的先决条件。而要制定良好的高校体育市场法律法规又不能脱离现实的高校体育市场经济这一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体育市场经济决定了体育市场立法的导向,因为“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体育市场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因此,现行的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模式的建立必须要与改革的进程、现实的客观情况相适应,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工商、物价、技术监督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2)体育市场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3)体育市场监管机构与市场的关系。4)体育市场监管机构与市场自律的关系。

3.4体育市场监管职能作用的界定培育与开发我国高校体育市场,对体育市场实行监督管理,就要确立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的职能。在现代体育市场经济生活中,任何体育市场经济国家都把体育市场缺陷与不足作为政府体育市场经济职能的基本前提。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能是保证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维护良性的体育市场秩序,保护体育消费者、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体育市场监管职能的加强和监管机构的设立,必须与整个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相一致,在模式建构时要通盘考虑、全局把握,防止单个部门与整体建设脱节现象的发生。

4建立我国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模式的构想

4.1我国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名称和隶属关系从高校体育市监督管理的机构设置框架及权限划分来看,体育生产资料市场、体育消费品市场和体育服务市场拟成立以“中国高校体育市场监管委员会”为主体的统一机构,联合海关、工商行政管理局、技术监督、物价、医药、文化出版等部门,保证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效力的发挥。体育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制规定着体育产业与国家的关系,规定着体育产业的法律地位,并由国家行政部门保持其实现。体育要素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是在国家集中监督管理基础上的分设,它同样施行垂直管理的3级监督管理体系,以保证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的超脱性,排除各种人为的干扰因素。各类体育行业协会和行业体育组织是体育市场行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它与国家体育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是指导监督、联系合作的关系。

4.2“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中国高校体育市场监管委员会”集中统一地监管体育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其内设机构必须要与职责相适应,建议设立如下主要职能机构:1)体育市场注册局:对体育市场主体进出市场进行资格认定,不再按主体所有制性质分设个体私营经济、内资企业及外资企业登记,只有法人登记与营业登记2种形式的区别。2)体育市场规范监督局:对体育市场主体提品和服务的标准、质量、计量、价格等进行监督管理,保障体育市场客体的合法有效性。3)体育市场公平交易局:对体育市场进行监督,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竞争、保障正当交易行为的进行。4)体育消费者保护局:通过对体育广告的监管、体育产品服务质量的监督、违法违约交易行为的控制,保护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查处损害体育消费利益的案件。5)体育市场规则建设局: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制法规,对有关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组织有关体育市场交易竞争行为的调研活动,为保护体育消费者权益提供资料数据分析,定期向国家权力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交、公布相关信息,保证体育市场经济活动的透明度和体育市场管理活动的公正性。在综合考虑我国高校体育市场与我国体育市场的关系、高校体育市场的特殊性、监管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以及高校体育市场和我国体育市场的现实相关因素等基础上,我们提出的建立我国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模式的构想,对于我国在加入WTO和申奥成功后,在各项贸易规则上都应及时完成与国际规则的接轨,我国体育市场政策和我国高校体育市场政策的制定及实施也相应地迎合国际体育市场大环境的要求,以及吸引国外的体育投资,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和我国的体育产业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5建立我国高校体育市场监督体制保证措施

5.1转变观念,深刻认识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在国家体育市场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体育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维护者,肩负着培育和维护良性体育市场秩序的重要使命。建立我国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体制的模式,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体育市场监管是国家体育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高校体育市场监管体制时,国家必须在财政上予以保证。

5.2提高高校体育市场监管队伍的素质,适应新形势下体育市场监管工作的要求体育市场监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和创新能力强的卓越人才。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使体育市场监管方式与方法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体育市场监管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增强,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所以,必须改变过去应急、蜻蜓点水式的短期培训方式,注重对体育市场监管人员专业基础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内在的管理水平与执法能力。

5.3加强高校体育市场法制建设,通过有效的体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保障改革成果在建立高校体育市场监管体制过程中,必然存在权力的重新分化和分配现象,此时若没有强有力的制衡措施,会引起新的权力扩张和滥用现象。因此,必须运用法律来界定高校体育市场监管与其他政府权力(权利)之间的界限,明确高校体育市场监督管理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权力地位和执法地位,并以法律确定监督机构的职能、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问题。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结构/市场体系/资源配置

「正文经济增长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无疑是每个国家的既定目标。然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快速、高效的经济增长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宏观上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产业结构不合理,消费市场上人们的消费需求不足,投资品市场上企业投资需求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全球股市下跌等方面。微观上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好,劳动力素质低下及失业,下岗人数增加等方面。这些方面均抑制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们认为,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高效的发展,当前应注重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推进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显著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搞活国有企业、搞好国有经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世纪之交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就必须要彻底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依法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要想彻底转换机制,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各种配套改革,解决好划清产权界限,把产权同行政权利、政治权利分开,使产权能自由交易、资本能自由流动。在这些问题当中,出资者所有权的问题是最关键的,出资者所有权不理顺,由其派生的法人财产关系必然会出现种种扭曲的现象。

在推进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还应同步推进以下几方面与此配套的改革。

1、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各类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制定管理规则制度和办法,并从总量上监控国有资产的运行状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具有多方面的带动性。

2、强化管理,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发展是硬道理,管理是硬工夫。只有严格管理,才能出好产品,高效益。企业必须转变思想、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要加强现场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实行管理科学化、系统化,使市场竞争的压力变为加强和改善管理的动力。搞好再就业,转变下岗职工的择业观念,拓宽就业门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3、完善市场执法监督体系。运用多种手段,执行各类市场规则,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地位。它应成为追求赢利机会、独立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的真正的金融企业。

5、加大国有企业的重组力度,促进存量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调整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

6、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二、调整结构,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调整经济结构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也是加速经济增长的动力。当前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条块分割,经济体制不顺,增长方式粗放,经营机制不活,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失调、产业趋同、低水平重复,使企业患上了“市场不适应症”,经济效益低下。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不抓紧进行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就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产品被迫退出国内外市场,那么国民经济也就无法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格局。

首先,我们必须打破条块分割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起点,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和重组。其次,应集中财力、物力和精力抓好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国民经济的命脉部门、高精尖和信息产业等领域。再次,要加大科技投入,加速技术进步和创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最后,要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努力创造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主导产业和名优产品,为整个经济社会安全、稳定、持续、高效地发展提供保证。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是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加快优胜劣汰与资产重组的步伐;二是对“新的增长点”如住房、汽车、教育,应从改善消费环境、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入手,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以此来带动经济增长;三是在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升级投资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

三、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有效的宏观体系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彻底转变职能,改变过去的经济管理方式。政府应把属于企业经济管理的职能放给企业;把资源配置的职能转移给市场;把属于社会中介监督、服务的职能转交给社会中介组织,从而使政府管理的职能切实转变到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使政府从行政性的直接管理转向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政府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应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同时,还应尽快清理思路,排除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以及既得利益等方面的种种障碍,在制度创新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为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

目前我国经济尚处于经济紧缩时期,由于总需求不足,产生了下岗、失业人数的增加,对此政府部门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在二级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等措施。但是,由于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健全,使得有的措施收效甚微。因此,必须深化计划、财政、金融等体制改革,建立起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使国民经济摆脱忽而经济膨胀、忽而经济紧缩的状态,从而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市场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由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三大类别组成。实践证明:单一商品市场不能很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谓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中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其中,劳动力和资本这两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它们只有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才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现有就业人口的素质普遍较低,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存在大量低素质劳动而难以采用高新技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由于人力资本不足,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十分有限。因此,加大人为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使要素价格市场化,会对经济增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融市场是实现资金融通的场所。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这些市场应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银行业及其信用制度都还不很发达,对金融市场的管理还缺乏经验。在这种条件下,健全利率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资金市场,逐步完善长期资金市场,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等至关重要,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高效率金融体系。使我国金融市场能高效率地聚集、分配资金,有效地调节社会资金的配置,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在商品市场中,放开价格管制,充分发挥价格的市场机制作用,使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考验,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样,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企业根据市场行情作出抉择,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总而言之,要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两手并用下,使我国经济增长富有活力和效率,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

[1]管理世界,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