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线上教学的优缺点

体育课线上教学的优缺点

体育课线上教学的优缺点

体育课线上教学的优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护理学;教学

G434;TM07-4

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在教育领域盛行,对其优势及弊端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都是新兴的教学手段。传统课堂以纯线下教育为主,而微课和慕课是线上教育,翻转课堂则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结合。三者密切相关又有区别,若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应用于医学院校护理教学中则更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内涵

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虚拟公开课程。其本质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对网络课堂的改进,将优质课堂进行再现。慕课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1]。2013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在我国清华大学推出了“学堂在线”、上海交大推出了“好大学在线”。慕课注重网络学习的整体性,学点之一是学习主题相关材料,比如与主题相关的微课设置;同时慕课又强调师生、同伴间交互性学习以及课后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更为完整的线上教育系统。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知识点为主要讲授内容的一种简短、完整课程。微课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又是慕课的教学元素之一。具有内容短、主题明确、交互性强、模块化、半结构化的特点[2]。

翻转课堂是一种线上线结合下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讲授传统课堂上需要讲授的知识,而知识的内化作为教学重点,协助学生内化知识成为教师的主要职能。它要求学生在课下对教学视频事先进行线上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并参与学生互动,对线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实施线下教育。因此,翻转课堂是对慕课的补充和发展[3]。

二、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传统课堂结合模式优势

1.打破了传统的课堂上教与学的模式,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重点选择学习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发挥了线上教育的资源优化选择、直观生动、学生“代入感”强烈、针对性强、有效互动、考察方式多样灵活等优势,强化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学生们可以和老师、其他学员探讨交流W习心得,可以通过在平台上做作业、参加考试等途径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前所未有的选课自由度,使学生可享受到海内外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弥补高端教学资源缺陷弊端。

3.国内线上教育平台也承担着促进高校教学方式转变的任务,教师的角色将从讲解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启发者。

三、慕课―传统课堂―实训结合模式教学策略

1.主题的指定及教学目标阐明:拆分知识点,将不同学习内容分别作为主题并阐明其教学目标。根据讲授内容设置教学主题,包括理论部分、操作部分、知识拓展及新进展等。

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内容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专业特点、正确、无误、精炼、紧凑、逻辑清晰、紧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策略制定: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设置微课制作、驻点题、课后作业、线上答疑、评价考核等环节。使教学情景化、问题化、案例化、技能化。

四、结语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作为新的学习形式和平台,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可以深化大学护理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国际意识、具有国际护理执业资格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才[4]。当然,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虽然发展势头欣欣向荣,但弊端也不容小觑。三者均为线上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技术平台提出了很高要求。结合我国的国情,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既不能盲目追风,又不能一概排斥,应尽量避免慕课、微课等所带来的过分形式化、知识碎片化等缺点[5],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式的教育模式,建立面对面课堂互动、结合网上知识探索的全新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Skiba DJ.MOOCs and the future of nursing[J].Nursing EducationPerspectives,2013,34( 3) : 202-204.

[2]焦炜.MOOCs 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4):83-86.

[3]顾容,等.面向翻转课堂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5):72-77.

体育课线上教学的优缺点范文第2篇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近几年在线教育(含O2O模式)市场发展迅猛。

8月26日,北商研究院、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孕婴童产业课题组、未来工场联合的《2016在线教育趋势报告》指出,在线教育主要分为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出国留学、干部培训等领域。其中,中小学教育所占比例最大,为21.9%;其次是职业教育,占比18.9%。

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约有7227万人,预计将在2022年超过2亿人,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达到1711亿元,2010-2015年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2.9%,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80亿元人民币。

这吸引了BAT和大批投资机构纷纷入场,在2013-2014年期间,在线教育行业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融资项目。根据IT桔子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在线行业产生了72宗融资,而2014年则增长至205宗,2015年则高达318宗。

6月10日,中国第一家在线教育公司51Talk无忧英语挂牌纽交所,吹响了在线教育冲锋的号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阶段战略目标,2020年我国K12教育的实际在校人数将达到2.12亿人。这对K12在线教育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客户基数。

所谓“K12”,是国际上对基础教育阶段的通称,其中“K”代表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12年级(即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所以“K12”指从幼儿园到高三这个阶段的基础教育。因为学习时间跨度长、学生数量大,K12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而且,家长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培训格外重视,因此K12在线教育服务需求空间巨大。毫无疑问,K12领域这块大蛋糕已经成为传统教育企业和在线教育企业争抢的对象。

9月9日,专注于K12个性化教育领域辅导的全国知名品牌凹凸个性教育宣布,公司已获得凯兴资本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凹凸个性教育创始人兼CEO张晋巍表示,凯兴资本不仅在资金上会向凹凸个性教育提供支持,还会通过资本的力量帮助凹凸教育在全国的K12扩张布局中获得资源支持。据了解,凹凸个性教育也是凯兴资本将产业触角延伸至“互联网+教育”领域的标杆项目。

轻资产快速占领市场

凹凸个性教育是一家深耕于二三四线城市个性化教育培训的机构,自2011年成立以来,凹凸通过加盟、直营和联营的模式完成了在全国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的战略性布局。牵手近600家加盟合作伙伴,并在全国成立了6所直营学校,14所联营学校,成为了国内目前最大的个性化教育培训机构之一。由于是轻资产模式,100%纯直营体系的员工现在是270人左右。

据悉,凹凸旗下的许多学习中心的投资人曾经都是当地培训机构的运营者,但由于缺乏在个性化教育方面的管理经验,很难做大做强。在凹凸的帮助下,各学习中心的投资人及校长依托总部提供的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校区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学习中心的运营效率,提高了人均产能,而凹凸也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使得成功校区的经验能够得以复制。

“建立渠道最快的方式就是加盟。”在张晋巍看来,加盟是渠道扩张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具体而言,凹凸的加盟方式还包括托管和联营。托管就是派驻核心团队常驻加盟校,约定按比例分账。联营就是寻找当地以大班模式在运营的机构,凹凸技术入股,帮助对方发展一对一业务,典型的合作伙伴有长沙思齐。

不管是哪种方式,张晋巍的思路就是帮助二三四线城市机构盘活校区面积、教师的“库存”;同时,“激活休克鱼”――为粗放管理的教学机构做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为了加强对加盟商的管控和服务,2014年,凹凸教育转型试水互联网,推出了教学平板“凹凸pad”(Aotupad),成为总部直接和学员、家长建立联系的有效方式,凹凸总部可以通过它掌握各地学员的缴费情况、课时消耗情况,以杜绝加盟商的体系外循环。

关于凹凸自己的直营店,张晋巍表示,做直营有两个目的:第一,公司新产品需要落地做实验;第二,可以提高管理效果,降低管理成本。

他透露,凹凸教育在全国划分了五大战区:华南、华北、西南、西北和山东河南陕西。在这五大战区,凹凸教育计划建立五个以直营为基础的管理基地,从而向周边二三线城市输出人才、产品和教研成果。另外,五大战区还肩负对新招聘的老师进行培训、考核以及对加盟商的考核职能。

2015年,凹凸教育确立要成为一个“大数据+O2O+内容”的平台。“只有留存了学生和老师的数据,通过分析我们才知道下一步输出怎样的内容是合适的,内容输出是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渠道和学生。第三个就是O2O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我们的战略。”张晋巍说。

由于去年凹凸教育开始涉足小班模式,因此在教研、课程内容上狠下力气,英语、奥数和作文三个通用课教研由总部统抓,各地中考和小升初教研由五大战区管理基地联合当地优势加盟校一起来做。

资本助力凹凸教育加速扩张

今年是凹凸教育的资本元年,从2015年下半年至今凹凸花了大概一年时间来考虑走哪一条资本路,走新三板、并购还是在一级市场融资?

张晋巍表示,很高兴能获得凯兴资本的青睐和投资。本轮获得凯兴战略投资后,凹凸将会继续扩展K12个性化教育在全国三四线城市的深度布局,并保持凹凸在个性化教育的领先优势,基于凹凸现有的三大在线系统,公司将在互联网端打造成熟的智能学习闭环。而凹凸个性教育品牌也会在年底左右亮出新的业务杀手锏,与行业竞争者拉开距离,保持细分领域的领头羊角色。在获得投资后,凹凸个性教育在全国的扩张步伐将全力提速,以实现“重新定义个性化学习”的企业愿景和使命。

凯兴资本主要投资新型消费领域,重点关注“成长期”且符合投资方向的创新型企业、有竞争力且具备核心技术、产品或业务模式,细分市场领先者。

凯兴资本董事长谢晨光表示,个性化教育市场需求规模大,学员培训需求强烈,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凹凸个性教育作为国内在个性化教育领域领先的企业,在K12教育培训方面形成了良好的教研、师资和产品体系,并长期深耕全国三四线城市、乃至在县城布局,呈现出竞争对手不具备的能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他也强调,此番凯兴资本投资个性化教育项目,在于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体制下不可或缺的新型教育形式,而广阔的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已经超过9600亿元,根据调研显示,一个运营良好的个性化教育机构利润率可以维持在30%以上。广阔的发展前景、强大的企业实力、扎实的服务支持和与时俱进的思维理念成为了凯兴战略投资凹凸个性教育的原因所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凯兴资本集团通过以凯兴投资管理、凯兴资产管理为代表的一系列子公司,与行业知名企业或上市公司进行合作,成立针对体育、教育、影视传媒、游戏娱乐等现代服务业行业的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行业特色基金等,对目标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协助企业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帮助企业在获得重组资本支持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壮大,同时为中国在上述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大系统升级运营体系

随着凹凸在全国不断跑马圈地,三四线城市缺乏优质师资的行业痛点成为了阻碍凹凸继续前行的障碍,优秀老师的增加跟不上校区的扩张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

为了实现快速稳定的发展,凹凸教育选择了“以直营的方式做加盟”,即凹凸总部要为当地的学习中心提供教学、市场、咨询等多方面的运营支持。张晋巍表示,加盟商的全年任务、季度分解、每个月的现金流都由总部下达,然后总部会需通过远程网络视频和落地支持来帮助他们完成指标,以上各项支持都需要通过凹凸个性教育所研发的个性化教育综合管理系统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今年6月18日,凹凸了AtERP 5.0综合管理系统、教学与备课系统和自主学习系统这三大系统来支持学习中心的运营管理,其中将“自主学习系统”和“智能教学系统”两款系统作为智能学习的工具。通过自主学习系统的作业、同步练习、知识点测试、错题本和名师视频满足学员及时找到知识漏洞的欲望,并尽快查漏补缺,而与之配套的智能教学系统则帮助教师自主备课、自主组卷第一时间直击学员痛点,真正打造出了智能学习的闭环,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凹凸个性教育品牌授权中心副总裁金鑫谈到,为了能够使校区成功模式得以复制,凹凸的运营支持服务贯穿了校区从初期调研到开业后的服务指导全部阶段。每个校区都有至少一名运营经理,通过总部的标准制度,督促并帮助分校达成既定的业绩目标,最大限度保障每一位投资人的利益。此外,凹凸的加盟业务有标准校和旗舰校两种合作模式,旗舰校享受凹凸全方位运营培训支持,标准校享受凹凸标准化运营培训支持。

从2011年起,凹凸个性教育便着手研发了AtERP综合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提供给学习中心的管理者搭建标准化的全流程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五年来,凹凸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如今的5.0版本已经成为集成教学教务、财物后勤、人力资源以及经营数据分析、市场变动分析等管控系统。而首次的教学与备课系统和自主学习系统则是扎根于互联网技术分别服务于教和学这两大维度,针对老师备课和教研与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需求开发的两款新系统,这两款系统将作用于学习中心,是有效帮助教师和学员减轻压力、提高效率的工具。

双师直播成秘密“杀手锏”

直播多年前就有应用于在线教育的案例,但迎来市场井喷和资本围猎还是近两年来的“网红直播”。仅在K12领域,试水直播课程的机构就不在少数:2015年,较早尝试语音直播的沪江网开始发力视频直播;2016年年初,好未来旗下以录播课为主的学而思网校宣布转型“直播+录播+辅导老师”模式;此前疯狂招揽独立教师的“疯狂老师”平台放弃O2O 模式,推出了直播APP“叮当课堂”;而专注某一领域的平台如点师成金和音乐人等平台更是以直播课程作为开端。

从网校1.0版开始,在线教育机构近年来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包括O2O、题库以及新近的VR+教育。但有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在线教育的盈利能力并不乐观,约70%的在线教育处于亏损状态。在线教育对“直播”的热衷,是对秀场直播和游戏直播的模仿,还是能复制“网红经济”的盈利能力?

资深教育行业人士、私塾家Sharing School创始人胡国志分析,当前多家在线教育机构试水直播课程,是整个行业寻找新盈利业态的表现。

“双师模式”是指一位老师在线上授课,一位老师在线下做辅导,即名师直播+助教的模式,主要解决二三线城市加盟商和学生缺乏优质的老师和内容的问题。离开学习中心,学员可通过手机、Pad访问移动答疑系统,全国的凹凸内部老师都可为他答疑。

张晋巍表示,如今不少在线教育机构都获得了投资,有些在线教育企业已经赴美IPO享受资本盛宴,传统的教辅培训机构纷纷面临转型,凹凸在做好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招生外,也会尝试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而现在正在兴起的“双师直播”模式有望解决凹凸在全国扩张过程中面临的优秀师资痛点,凹凸将准备充足的资金,并招募行业里最优秀的“双师直播”人才投入到新项目的运作中去。

“机构扩张的关键点是解决教学点的优秀师资问题,尤其是在二三四线城市,将一线名师通过直播平台和线下助教的方式导向三四线城市的学生,能够最大化利用名师资源,实现名师经济,同时能够让偏远山区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线直播或者录播都只能满足部分的学习需求,而双师直播能同时改善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覆盖效果。”张晋巍说。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学习已经从传统教学发展到了智能学习新时代。在智能学习阶段,学习应该是由教师发起,学生吸纳之后通过智能学习工具的反馈,告知教师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智能学习工具会出具相应的查漏补缺的措施,最终反馈给学生家长。所以,智能学习时代缺少的不是硬件和软件,也不一定缺少平台,而是缺少一个工具将学习行为由动作变成闭环。

今年,教育培训机构龙头新东方于2016年财报中首次提到了O2O双向互动教学,并提到这种教学系统的客户回头率显著提高,为K12的业务增长带来了强劲动力。而另一家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好未来”也尝到了“双师直播”的甜头。

据了解,在新东方、好未来的双师直播教室里,用于视频直播的屏幕是120英寸,屏幕上直播的教师与讲台上的教师可以达到1:1的比例。这让置身于双师直播教室的学生,可以保证如现场一般的听课体验。截至目前,新东方和好未来已经分别搭建了30多间直播教室。其中,新东方双师直播教室侧重于三四线城市。目的也是为了整合旗下的优质师资,以互联网的方式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满足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作为行业龙头风向标,新东方的布局也从侧面透露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今年底,凹凸也计划推出自己的“双师直播“课堂,凹凸的加盟商伙伴和直营学校都有机会在自己的学习中心升级“双师直播”教室,首批植入“双师直播”小班教学设施的学习中心将在凹凸个性教育的直营学校中产生;此举也会帮助凹凸在教育加盟运营商这一细分领域中与竞品拉开差距,重新掌握行业定价权。

体育课线上教学的优缺点范文第3篇

技术手段当然可以用于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可是,如果盲目认为,只要给不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开通互联网,建立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然后大城市优质的课堂资源就可辐射到农村,教育质量差距由此缩小,则把教育和均衡的问题想得过于简单。

目前,我国已经在发挥远程教育技术在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地区教育差异上的作用,从2003年起,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就共同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教育部2012年底还启动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截止2014年10月底,全国5.9万个项目教学点中除了等偏远教学点,其余均已全面应用信息化开展教学,破解了中西部地区偏远教学点的“缺师少教”难题,改善了一些偏远地区长期无法开设美术、音乐、英语等国家基本课程的状况。

但必须注意的是,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和知识层面的教育,还包括师生关系、校园生活;均衡也不仅仅是知识教育层面的均衡,还包括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其他方面。技术手段,给学生送去了电子课程,但是,这说到底,只是传统课堂的电子化呈现,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缺乏有效、深入的互动,那么,这种电子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很难和面授相提并论的。对于不发达地区、薄弱地区学校来说,假如只是在课堂上收看远程视频,没有老师在课堂上辅导,那么,课是开出了,但实际效果,却要打上一个问号。

乡村学校学生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可能会给乡村地区教育管理者,带来一个错觉,既然很多课程都可以通过远程教学实现,那么,学校也就不必配那么多师资,这样一来,乡村学校学生上课,就变为了组织学生收看视频。而这种教学方式,就难以长期维持,学生最终会失去只看视频的兴趣。

另外,近年来,很多人在谈论在线教育的优势,但忽视了一个根本的问题,现代教育一再强调要从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社会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可在线教育,强化的恰恰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因为从技术手段看,电子课堂、在线教育,所能做到的是把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在互联网上,虽有网络师生、学生互动,但主要呈现形式,还是讲授形式,而讲授形式,是最传统的教学形式。因此,在线教育和电子课堂也被质疑:是用新技术进行传统教育,而不是现代教育。

体育课线上教学的优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 在线学习 课堂设计

一、引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是实现高等学校跨跃式发展的时代机遇。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课堂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单元,因此,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教育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看,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在线教学资源,如在线案例、在线百科、在线课堂MOOCS,等多媒体资源及在线实践操作等,在这一环境下,学生一方面可获得大量的在线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又难以融合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优势,导致学习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由此可见,在线学习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缺乏了教师的引导与渗透仍然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同时,高校课堂虽然已经利用在线教学资源,但仍大多停留在PPT、Flas以及视音频文件等多媒体演示层面的应用,以信息的展示与传递为主,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师生间的互动,教学信息反馈存在片面性、滞后性、被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有必要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体现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另一方面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人格影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渗透的优势。鉴于此,本文拟以项目主题式教学方法为融合媒介,探析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优势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混合式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缺陷催生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诞生。现有文献主要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重要性及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概念方面的研究,例如,Jennifer Hofmann(2001)指出混合式教学的思想是教学设计人员将学习过程分成许多模块,然后再去选择合适的媒体将这些模块呈献给学习者,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Micheal Orey(2006)从学习者、教学者角度定义了混合式学习、教学,他认为混合式学习、教学是一种将知识和学习、教学风格相匹配,并在设备、工具、技术、媒体、教材进行选择的决策组织能力。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重要性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例如,汤姆逊(Thomson)公司对混合式学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好的混合式学习培训方案能够带来更好的生产、工作效率”。斯隆组织(Sloan Consortium)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组织认为混合学习更适合教学的需要。美国教育部网站公开的一项大型调查报告显示从1996 年到 2008 年间通过对高等教育元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少数文献研究了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例如,Garrison(1990)提出了高等教育中混合学习分析框架和操作指南。Carol A. Twigg(1994)从数百个申请学校中挑选出30个学校提出“学习设计”框架并做了混合式教学的专项实验。其中,部分研究集中于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有基于微课的翻转式教学、基于MOOC的翻转式教学、基于网络视频资源的翻转式教学等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翻转式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李红美,陆国栋,2014)。尽管上述文献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概念、重要性、必要性和课堂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中对混合式教学在课堂的实现模式研究较弱,且已有相关文献强调对在线资源的利用,却没有说清楚在线资源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知识融合路径与方法,也缺乏从理论模式到实践及评价的整体研究。

已有文献对项目化教学研究较多,主要从概念、构成要素、实践及效果等方面展开。例如,Solomon(2003)认为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方法,以跨学科的实际项目为问题进行小组式学习。John(2005)认为项目学习需要复杂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刘景福认为项目化教学以学科观念与原理为中心借助现实世界中的多种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钟志贤认为项目化教学由内容、活动、情景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Kurubacak(2007)通过实践研究了网络在线项目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Fezile(2011)研究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多媒体资源设计开发及其效果。Bell(2011)强调通过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具备多种能力,如沟通、谈判及协作能力等。由上述文献分析可见,项目化教学注重选取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性问题,能够较好的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性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文拟将项目化教学的思想与混合式教学融合,在项目中嵌入模块化的主题知识,从而探索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主题式教学法为融合媒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三、项目主题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以项目主题式教学法为融合媒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资源要素、情景要素、知识主题要素与课堂教学互动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有机融合共同发挥作用提升知识传授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对模块知识的吸收,能提高综合能力。其中,四要素整合框架构建如图1所示。

首先从对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凝练项目主题。这些整合建立在线下对实际问题的调研的基础之上,再从线上寻找案例资源,与实际问题作匹配分析,并估计其匹配程度;同时,结合原有教材知识点,对所提出的项目化问题作知识匹配分析,从而凝练出基于知识点的项目主题。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直接或间接调研,广泛查阅线上案例资料,并要求进行线上相关课程或微课知识点的学习。

在做好资源整合的准备工作后,教师帮助学生凝练出知识主题,并对项目化问题的情景进行设计,使得问题情景在课堂上再现。

在课堂再现项目化问题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参与讨论,根据教师的课堂设计及知识点的提示分析该问题,教师进一步引导,对相关知识点进一步深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体育课线上教学的优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 ;课程生态;立体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6-0079-03

课题背景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中职课程改革,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具体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阻力和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教师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一是传统教育的巨大惯性造成很多教师包括校长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有“心动”的感觉,但还没有“行动”的方向。二是教师专业水平滞后,特别是在课程开发、教育创新、行动研究等方面有待加强。三是许多学校教师课务比较繁重,工作条件艰苦,教学设施落后、学生难教,成效难以体现,许多教师成就动机缺乏,自生动力不够,已开始产生职业倦怠感。

2. 外在支持合力有待进一步汇聚

学校教育相对保守封闭,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学校、部门、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和支持也不够紧密。同时由于职业学校的信息化观念还相对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围绕学生、教师,围绕课程、教学始终难以落地生根,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

3. 教改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职校教师大多是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较深,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居主导,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时还难以接受,拿着新教材,却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教改缺乏活力,课堂教学“涛声依旧”。

对策思路

围绕课改,聚焦问题,我们提出了“引入互联网思维,融合O2O优势,建设立体化课程,重构课程生态”的对策思路和行动模型。其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中职课程建设一般由课程主体(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等)、课程资源、实施环境(学校、社会)、课程学习方式等诸多要素与子系统所组成,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有机地构成了课程生态系统。

互联网思维的关键词是:“用户至上、专注极致、快速迭代、跨界、社会化、大数据”等;核心是“开放、平等、互动、合作”;本质是“效率重建、模式重建与生态重建”。互联网思维与“以生为本,学科融合,及时更新,综合实践”的课改方向与课程理念高度契合。我们期望通过“互联网+课程”来重塑一种共生共建共享共进的课程生态体系,激发主体内生动力,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速教育自我进化,助力校园信息化落地,适应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要求。

1. 以联通协同性,融合课程共生要素

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课程要素之间的融合、共生、协同的关系更加协调有效。可以方便地组建跨行业、跨时空的课程合作研究团队,规避了课程研发中孤身作战和低水平重复的困境,提升了课程研发水平。网络联通整合了线上与线下资源,强化了校内和校外的联系,为课程实施从教室面授走向全景式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2. 以开放便利性,构建课程自新机制

网络的开放性和便利性,使得获取资源的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多媒体课程资源,对课程进行个性化、校本化整合,从而加快了课程的循环迭代,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3. 以交互共享性,激发主体共进动力

网络的交互性和参与性带来了粘合度与趣味性,增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网络的开放共享性也让课程从服务于校内几十个学生,拓展到校外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教师的成就感大大增强。

O2O立体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O2O: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在线离线)。概念源于电子商务领域:其优势在于把网上和网下的优势完美结合,让消费者在享受线上“优惠价格”的同时,又可享受线下的“贴身服务”。

立体化课程是指:基于信息化教育环境,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师生之g利用学校、课堂、网络、通信、生活事件等活动方式将知识学习、经验建构和社会体验连接一体的课程。

融合O2O优势,建设立体化课程,就是依托网络化管理,协同多元化开发,汇聚多样化资源,营造跨时空环境,提供全景式学习,从而提高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和管理效率。

1. 从纸质备课走向“教学资源包”设计

课程资源积累,是课程开发、整合、优化的基础。为此,我们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落地要从摒弃传统纸质备课方式开始,推行“教学资源包”设计备课模式。

“教学资源包”设计备课模式,是基于立体化的课程思想,针对某节课的目标和教学环节设计,将多媒体课程资源结构化、系统化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教学包中涵盖知识展示课件、多媒体素材(微课)、电子教辅资料、虚拟仿真软件、网络教学平台、智能考评系统等教学需要的各类相关资源(如图2所示)。

作为一种为课堂教学服务,能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满足教学实际需要的立体化教学设计模式,具有简便易行、易改易用、便于移植的优势。自2011年开始,我市连续举行了四届中职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资源包”设计评比,有力地推动了课程数字资源的积累,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建设应用奠定了基础。

2. 从纸质教材到网络课程的立体融通

第一步:选择网络课程平台,将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络。课程资源要根据课程要素与教学需要保持其结构性和系统性要求(有些课程平台已经与备课系统进行了整合)。网络课程平台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建设的公益免费平台,也可以是市场化的在线课程平台,或者是利用免费的网站系统自建校内课程平台(即SPOC)。

第二步:编写纸质教材。纸质教材目前不可能完全退出课堂教学,作为立体化课程的重要载体,在编写纸质教材时也要与在线课程相配套、相区别、相衔接,如:课程核心内容、通用知识可在纸书上呈现,而将不断更新的案例、微视频、练习试卷、做学任务、活动方案、评测方案、学习成果、辅助学习工具等放到网络课程平台,使纸书与网课相辅相成。

第三步:以二维码联通课程线下线上资源。将网络上的课程资源链接制作成二维码,嵌入到相应纸质教材的页面中,学习者通过平板电脑或手机扫上面的二维码,即可通过纸书随时获取网络课程资源,从而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形成立体化课程,为展开全景式的混合学习创造条件。

特色与成效

在“互联网+”的课程生态下,构建的O2O立体化课程模式,突破了课程形态的限制,顺应了教育信息化与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解决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一些难点问题,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优势。

1. 其协同性提升了课程的研发水平

借助网络平台,教师之间可远程协作,利用平台开发数字化校本课程,聚合教师(包括校外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分享优秀课程资源。同时也方便学生选课、评课,以及获得评委专家对课程的评价和改进建议,有利于提高课程开发实施的效率和质量。

2. 其开放性加快了课程的迭代更新

O2O课程克服了纸质教材内容固定、资源单一的缺点,能够汇聚各种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克服传统课程更新缓慢的缺点,能够随时随地动态修改更新与整合优化;帮助教师修改、积累起适合学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应用,从而促进课程的校本化与个性化建设与实施,真正发挥课程的校本优势。

3. 其共享性放大了课程的专业价值

网络的共享性有助于优质资源的汇聚与分享。利用网络协作平台,课程内容架构可以通过专家团队和开放征集的方式不断充实与丰富,从而为教师教学提供非常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业支持。网络课程从服务于校内几十个学生拓展到校外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教师的成就感大大增强。

4. 其交互性提高了课程的粘味

数字立体课程有知识链接可以延伸拓展;在线过关测试可以反复训练;视频微课可以反复观看,还能与名师在线交流、寻求帮助等,这些交互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学和掌握。对于教师而言,如此方便地参与课程设计开发,是真正“把课程的开发权还给教师”,课程主体意识将逐步回归,职业成就感增强,从而更好地释放教师的潜力,使其更加自觉地投身课改。

我们初步建成的“衢州职教联盟・课程云平台”,首批上线课程已达100多门,其中省级立项课程19门、省级示范课程4门,另有6位老师开发的课程被省教育技术中心推荐为全省首批网络选修课数字化立体教材出版项目。案例成果被省教育技术中心联合浙大社推荐参加了2015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成果展览会,并被推荐在《浙江教育报》《浙江职业教育技术通讯》《省中职课改简报・回声》等刊物介绍交流。课题负责人编写的O2O立体化校本课程《电子商务创业实战宝典》入选浙江省第五批普高推荐网络选修课,作为精品课程供全省高中学校学生选修,3年间共有来自全省各校的200余名学生选修了该门课程。“电子商务创业实战宝典课程纲要”被省教研室选入《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选修课程建设案例》文集,供全省教师学习参考。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在“互联网+”的课程生态引领下,能更多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与创新,从而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助力教育信息化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参考文献

赵国庆. “互联网+教育”: 机遇、挑战与应对[J]. 中国科技奖励,2015(8).

L・约翰逊. 2015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 技术驱动教育变革[J]. 人民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