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融入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和内涵高度契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条鲜明主线贯穿并有效融入“基础”课程教学,对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一、“基础”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条件

“基础”课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逢其时。“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道德法治教育中起着主干课的作用。大一学生正值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来自心理的疑惑、困惑与来自外部的迷惑、诱惑往往会叠加在一起,身心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对这个阶段的大学生进行适应教育、养成教育和主流的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从传统优秀文化孕育而生,从社会生活实践而来,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帮助匡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人们的行为规范、精神状态和实践动力问题。在“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道德法治观念,及时解决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迷惑、困惑以及面临的各种思想和现实问题。

二、坚持理论指导和内容贯通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指导“基础”课教学

“基础”课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融入,为“基础”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引领。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汇激荡的今天,在价值观念日趋复杂多变的大学生群体中,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全过程,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用理论的魅力和真理的价值引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锤炼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发展智慧、贡献青春力量。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基础”课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要义,为“基础”课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信息和内容。“基础”课教学主要涵盖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等内容,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国家意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等。教师在教学“基础”课内容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目标和内涵要求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从理念层面的理想、信念、信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实践层面的爱国主义、文化道德、法制纪律、品格修养,从国家层面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精神到社会层面的伦理公正、法治正义、和谐社会,再到个人层面的理想追求、文化传扬、道德践履、法纪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充实了“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既有了方向和目标,又有了基石和内涵。

三、坚持生本教育,从情感和实践认同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生为本,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具体行动的指南。高校要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虔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交心交情,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真心为学生着想,真诚帮助学生解答心理困惑,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看到榜样和坐标,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帮助和温暖,以心比心、以德报德、以情还情,让学生真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教学要立足校本,深入挖掘校训精神内涵,深入阐释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大力弘扬学校文化,从时空上拉近学生、从情感上贴近学生,教育引导学生认同学校文化、传承校训精神,由内而外,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以致用,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

理论只有指导实践时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真正培育和践行。弘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和理论层面上,必须融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中。“基础”课既是思想教育的理论课,也是大学生思想修养、法治教育和品德塑造的实践课。高校和教师要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坚持把“五进”(“进课堂、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融入到“基础”课教学中去,身体力行,教书育人。一方面,高校要开展好课堂实践教学。做好“进课堂”,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运用情境教学、事实教学、案例教学和体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共震,形成共认共识。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锻炼,坚持“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学生通过实践实训,以实际行动提高认识、提升修养、锤炼品质、增强素质,做到外显于行、内存于心,在学习中创新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

参考文献: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2005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同时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课程,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基础”课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成败,而其教学有无吸引力直接关系着“基础”课教学功能的发挥。从本课程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广大学生对本课程的反映来看,本课程存在着教学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一、“基础”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存在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有些学生认为“基础”课与专业课不同,专业课是他们将来安身立命之本,所以不得不学,而“基础”课与个人今后发展的关联度不大,在学习上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认为“基础”课内容空洞,脱离社会实际,而且许多内容中学都曾学过,提不起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有些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效率很低,是否听课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应付得过去就行了,因而普遍存在为修满学分而被动学习的现象。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 

有的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在理论的讲解上平铺直叙,不重视扩展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只是告诉学生理论“是什么”,不教他们分析“为什么”,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的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研究,因此在讲课时难以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熟悉的就讲,不熟悉的就不讲,讲课缺乏逻辑结构,学生很难对“基础”课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从而极大降低了对“基础”课的兴趣。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面对沉闷的课堂,讲课提不起精神,自信心也受到严重打击,于是机械灌输教材内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进一步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指明了方向。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前提。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中对人的认知本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教学核心不是对学生的“教”,而在于学生的“学”。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深化对学生的认识,科学地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发展规律,解决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提高自身修养。 

首先,确立大学生在“基础”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础”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培养,造成学生思考不积极,学习不主动。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和重视学生,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开展多样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内心需要。了解学生是上好“基础”课的前提,只有研究学生,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路,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才能找到适应学生特点的最佳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关心学生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不但要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关注他们成长成才的需求。 

最后,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学生的权利、学生的价值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作为现实社会中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和追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以寻找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大学生,注意开发其潜在的素质闪光点,在注重知识教育、行为引导的同时,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 

(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科学转化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基础。 

“基础”课教师要紧扣国家统编教材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创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科学转化。 

首先,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这是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和出发点。“基础”课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固有思维,把握新教材的逻辑体系,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忠于教材,紧紧围绕教材要求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 

其次,加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基础”课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实际,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固然教材内容是“纲”,但由于它是原则性内容,因而无法适应所有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此,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应从教材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决思想问题。教师在讲解一些理论问题时,应该尽量选取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和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学生成长的实际相结合,让抽象的理论活起来,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最后,坚持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基础”课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此,在构建“基础”课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每一章内容都必须努力把这两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用道德知识为法律素质的养成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用法律知识为道德素质的养成提供制度保障。避免在教学体系建构上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只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传授,忽视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要么只重视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传授。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增强高校“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基础”课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着重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的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首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紧密地联系社会实际,用先进人物的光辉榜样和典型的法律案例来影响和教育学生。近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很好的范例。针对“基础”课的特点,根据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精心组织学生辩论会、论文答辩会、学生讨论会等教育教学新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经由互动可以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反省和批判的能力,以及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这种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基础”课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单一教学手段,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以丰富的音像资料,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充满感染力和渗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问题、疑难问题,可有选择地放映一些优秀影片或文献资料片,使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不拘小节的人》等影片,学生兴趣很浓厚,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最后,加强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为学生提供调查题目及调查规范和要求,让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相关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使学生直面社会变迁,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实践中,也培养学生收集材料、观察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保证。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增强“基础”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丰富的社会阅历,对国情、世情的深入了解,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基础”课教师素质。既要提高“基础”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他们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功底,又要提高他们的人格素养,坚持严谨治学、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优良学风,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统一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如何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2]于林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新模式——论研讨式教学法的运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和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著作。一是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该书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概念,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及理论根据,概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并专题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途径。二是黄凯锋、唐志龙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该书着重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多元主体、文化资源、方法艺术、舞台载体与长效机制。三是陈亚杰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该书详细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现实意义,全面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基本途径。四是陈新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该书从东西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启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思考、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程、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信仰等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阐述。此外,吕振宇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江传月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研究》等著作也提出了重要的见解。除了已经出版的专著外,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有上千篇,总体上看,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与作用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唐凯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社会主义主导价值思想、共同价值理想、核心价值精神、基本价值标准的全面系统的表达,从整体上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提供了理论根基,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石。”]刘贵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建立了基本的纲领,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赵存生认为,就理论意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系统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一创新,把我们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就实践意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和谐文化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为形成和激励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和兴旺发展提供了坚固的思想纽带”。赵存生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在全党和全社会树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操守,亦即铸造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体系的研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了四条。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地阐发。吴潜涛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居于重要地位,它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4]唐凯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是灵魂,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它要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处于统领的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要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处于核心层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要解决的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问题,处于动力机制的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要解决的是实际的行为规范的问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就着价值主体,营造着社会氛围,处于基础性层次。许志功的观点与唐凯麟相似,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这些层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各自又有特定的地位。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根基。这四条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价值追求。此外,陈延斌、邹放鸣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观念层面与行为层面,前者包括作为思想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目标追求的现阶段共同理想、作为精神支撑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后者主要指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观点、最精炼的概括、最通俗的表述。如何准确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使广大群众更容易理解、接纳与实践,是许多学者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许庆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一个体系,由两个层次的价值理念构成。第一个层次为“终极性价值理念”,体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所讲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用“独立”(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民主”(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自由”(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来表述第二个层次为“基础性价值理念”,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应当遵循的价值目标,可用“平等”(政治领域、“效率”经济领域、“和谐”(社会领域)、“文明”(精神领域)来表述。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学者许华,他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等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具有辩证的关系。”[8]陈延斌、邹放鸣提出了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原则,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应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诉求;二是应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三是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质、又要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相承接,而且扬弃并超越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四是在表述上应做到思想深邃凝炼,内涵广泛普适,形象鲜明,义约言丰,成为激励和引领广大社会成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同奋斗的旗帜。依据这些原则,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仁爱和谐,人本共享。公方彬在梳理中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种核心价值观(亦即核心价值理念时提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满足五个基本条件:普世性、民族性、政治性、崇高性、时代性。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自由、人权。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可确定为:民主、平等、公正、互助。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有为人们所接受,才能实现其引领人们价值观念发展的功能。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此,近年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何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等基本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的研究。冯刚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他认为“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对教育引导大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陈伟、罗仲尤从人的成长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他们认为“社会转型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客观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邹宏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论纲》一书中则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助于引领社会价值认同,回应社会价值冲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学者们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吴潜涛认为“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含义和根本要求,及时有效地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课题。张再兴、杨增岽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向和内含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和基本要求。两者在逻辑起点、重点针对对象、内容、目标、方法、任务等多个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应充分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筹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刘贵芹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张惠选认为“高校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进一步坚定他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才能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本内容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者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吴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信仰或理想;二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三是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科学观;四是集体主义道德观五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陈伟、罗仲尤则认为“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李斌雄在研究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间具有的内在结构关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教育是基础理论性内容,党的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教育是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教育是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行为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切入点。™石海兵对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一种结构性存在。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由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辅助性内容组成的结构体系。其中,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以尊重与责任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辅助性内容主要包括以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代表的内容系列。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途径的研究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进行。能否运用合适的途径开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近年来,一些学者直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途径进行了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性时,间接提出了对教育途径的设想。这些研究对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选定的各种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从课程发展史与心理学发展史来看,课程论一直深受心理学思想的影响。课程设置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要以心理学为基础,需要心理学提供合理而有效的理论依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时,所选内容应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促进学生主体的有效参与,知识的难易程度要能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组织课程内容时,既要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顺序等等,这都需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作为基础。

二、心理学基本原理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课程的心理基础其依据在于心理学理论,特别是人的心理结构论、心理发展特征论、学习理论,它不仅有助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确立、选择与组织,而且能够为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提供合理的、有效的方法与模式。“学习和“发展”这两个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课程编制来讲,学习理论与发展理论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辩的。所以,国内外相当多的课程论著中,主要从发展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学与课程论的关系。具体来讲,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结构及学习心理为高校课程的设置提供科学的心理学基础。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理论,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而且同一心理阶段不同的个体在认知、情意、技能的发展上大体处于同一心理水平。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是个体向成熟性、独立性转变的过程,其心理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言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1.认知能力发展方面。主要表现有:(1)高度发展的概括化观察力;(2)获得成熟的记忆力;(3)形成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导致辩证思维的发展,使之有可能形成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期间,其认知顺序一般是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路线进行的。但是仅就大学阶段而言,由于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而在课程安排上应当首先学习一些普遍抽象知识如哲学、高等数学,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进而再去学习一些具体的知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抓关键的少数几门课,以求在教育质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培养出能辩证思维、全面发展的人才。

2.情绪、情感特征方面。青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其主要特征有:(1)热情、容易激动;(2)情感的内容越发丰富、深刻;(3)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渐稳定。

高校课程设置时,基于青年中期思维活跃但情绪强烈的特点,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引导,所以要设置必要的政治理论类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这些课程为思想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等。

3.个性的成熟方面。进入青年期,青年的个性虽然还有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可能,但已相对稳定。主要标志是:(1)自我意识趋于成熟;(2)世界观初步形成,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3)兴趣、性格趋于稳定,能力提高。

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使人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杜绝的做法是:对传统的课程组织结构简单地用加减法制定新的课程计划,即机械照搬同一专业外校的课程结构,不考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应该设置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扩大选修课的比例、组织模块课程、开设自由研究课程、利用网络和视屏辅助人才培养等形式来完成。

(二)个体的心理结构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从课程史来看,有什么样的心理结构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观。如,在古希腊时代,人的心理结构被视为由知、情、意三部分构成的整体,因此,那时的课程结构是理性科目、人文科目和体育科目的和谐统一。在当代,人们发现个体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系统、情意系统、操作技能系统三大系统组成,三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对课程结构有深刻的影响。首先,它要求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自身具有整体结构性。这就是说,每一门课程都必须是真、善、美的统一,对学生的认知、情意、操作技能三大系统发挥整体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它不仅提供了科学知识、基本的技能本领,而且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既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良好,又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良好,并且课程的设计与使用符合身体心理卫生的要求,使学生身心发展健康。其次,它要求课程门类之间、科目之间要成为一个整体,例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要密切联系,相互补充、深化和发展。只有具有整体性的课程门类结构,才能对学生的整体心理发挥效应,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性,要求现行的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要充分体现“文理交叉、文文交叉、理理交叉”。这主要通过通识课程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了比较广泛的人文、自然科学和工具技能性课程(如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基本上涵盖了主要的公共课程和基础课。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一个“博”字,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2.重视“厚基础”和提倡“宽口径”。整体考虑综合基本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多学科知识教育的合理布局,在教学内容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应该立足于解决好课程内容的容量和含量之间的矛盾。基础内容要扎实、宽厚,不在于容量大与多,而在于含量实与精。与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相对应,宽口径的专业知识是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加强基础教学,特别是加强基础课程,合理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重,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合的课程体系。还要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

3.淡化专业课程,加强综合课程。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要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设新型的综合课程,使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

(三)学生的学习心理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课程是给人设置的,课程的学习是通过人来完成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人的学习实际。在学习实践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中,学习心理属于重要的决定因素。高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课程是否适合学习者的心理。因此,研究人的学习心理、全面认识学习心理学才能为科学的课程设置提供一个科学有力的依据,使学生对所设置的课程感兴趣,使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追溯现代学习心理研究的现状,认知观成为现代学习理论的主流;愈来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将学习心理研究与教学问题研究相结合;更加重视教育情境实际应用研究。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心理的主要特点有:(1)学习过程是多种认识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各种认识因素积极活动的结果;(2)内部动机是推进学习的真正动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3)学生的学习具有迁移性,但迁移的效果是有条件的;(4)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只有处于一种积极状态才能使个性和自我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基于此,高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在学习心理的指导下应做到:

1.确定和组织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如何发挥各种认识因素的作用,做到内容与目的、科学与兴趣、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的统一。选择教材应与学生的心理基础,特别是认知基础相统一。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学习材料时保持良好的情意状态。青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是好奇,作为高等学校,要全面提高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设置一些培养个性的课程。

2.优化课程体系,要注意坚持“渐进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寓心理素质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众多的内容中如何选择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什么都想学也是不现实的,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取的,“渐进性”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同时,时代在不断变化,知识在不断更新,为了使学习者有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设置课程时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去掉那些脱节过时的内容,有选择地保留某些传统的内容,适时融入新信息新科技。

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高校应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要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做到自主选时、选课、选师。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设计出一个弹性的、模块化的课程培养方案,开出足够的课程让学生选择。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教界一直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从形式上看,与以往单一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有所区别与改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有的课程体系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进行高校课程设置改革时必须要强调的是,课程的设置必须在心理学和课程论的指导下完成,必须将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结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环节来看待。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85-286.

[2]胡斌武,吴杰.课程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109.

[3]胡斌武.课程心理学基础研究述评[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1.

[4]李端勇,欧阳琼.热动专业课程设置――浅谈心理学指导下的热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6):79

[5]谢沛铭.用学习心理学原理指导高校的课程设置[J].交通高教研究,2003(2):45.

[6]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1-126.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教学 任职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

专业基础课是介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一座“桥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相对于专业课,它是基础的,主要解决专业中的共性问题;相对于基础课,它是专业的,利用基础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专业课的学习与岗位任职能力的提高。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

高等院校各专业都开设了相应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关于各个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实现各专业人才的岗位任职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主要以课堂讲授式为主要教学方法,将学生视为单纯的知识灌输对象,就知识讲知识,就方法讲方法,偏离了专业应用方向。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在将来要从事的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够好。

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方法创新研究

岗位任职教育以岗位任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突出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岗位任职教育理念。

(一)加强整合,建立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要求,高校的专业教育应当具有明显的岗位指向性和实践性。

1.教学目标要紧贴就业任职需求。专业基础课教学是人才培养中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就业任职能力的需求,因此,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要紧贴就业任职需求,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点要紧密联系就业任职需求,体现与专业课知识需求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学有所需、学有所用。

2.教学内容要针对就业任职需求。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应当按照满足就业任职需求的要求,坚持在“新、精、实”上下工夫,不断整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及时将重大理论研究成果纳入课堂教学中,精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把学生就业任职最需要的理论知识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核心教学内容,确保在有限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最有用的、最有效的理论知识。

(二)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需要联系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从接受知识向提高能力转化。

1.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打牢知识基础。讲练结合式教学方法是教、练结合,以练为主,寓教于学,教师的讲解是指导性的,是更好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显得更直观、形象。在反复练习过程中,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联系不脱节,学生能更容易接受、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用案例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将知识向能力转化。案例式教学法是教师在遵循教学目的及要求的基础上,以实际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含有待解决问题的具体教学环能力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考视野,形成一个问题的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更新观念,创新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

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它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岗位任职能力的提高,因此,应当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岗位任职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对提高学生岗位任职能力的重要作用。

1.更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设计的转变。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应当“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资源,指导专题研究,设计自主学习策略”,在教学设计中注意把重心从如何“教好”转到使学生“学好”上,针对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对课程的引入方式、授课形式等进行创新,广泛采用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听转为主动学,完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能力。

2.探索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积极探索岗位任职教育理念融入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模式和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由“有教而学”向“无教而学”转变。“有教而学”主要强调教师要发挥积极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要求。“无教而学”是建立在“有教而学”的基础上一种有组织的能动性学习,其核心思想是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专业基础课中的基础内容可以采用“有教而学”,对其中偏应用性的、拓展性的教学内容重点采用“无教而学”,着重启发引导,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从台下走上台前,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结语

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岗位任职教育的理念,并用岗位任职实践充实教学内容,是科学可行的,可以促使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自我获得性学习”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学瑞.着眼岗位任职能力推进测地综合实践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2,10: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