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路绿化的意义

道路绿化的意义

道路绿化的意义

道路绿化的意义范文第1篇

省道的重要公路。

乡道,是指不属于县道以上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通往所辖行政区域内乡(镇)的公路,乡(镇)际间、乡(镇)与外部连接的公路以及具有重要联网功能的乡(镇)通往行政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不属于乡道以上的乡(镇)通往行政村、行政村之间以及行政村与外部连接的公路。

二、义乌市农村公路现状

义乌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113.162公里,按行政级别分为:县道339.27公里,乡道404.687公里,村道362.194公里,专用公路7.011公里;按公路等级分为:一级公路59.432公里,二级公路38.052公里,三级公路25.836公里,四级公路945.82公里,四级公路44.022公里。

三、义乌市农村公路绿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现状、问题

农村公路绿化率偏低。义乌市农村公路绿化总里程603.765公里,其中县道绿化里程为316.42公里,乡道238.313公里,村道49.032公里,农村公路绿化率仅为54.24%。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面积1105平方公里,2007年底总人口数71.63万人,境内丘陵起伏,土壤贫瘠,人均耕地面积0.03公顷,不到半亩,相对土地紧缺,征用土地工作难度超过计划生育排名第一。且在前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注重主体工程,对配套工程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且农村公路多为山区道路,建设成本高,难度大,部分农村公路建设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公路绿化用地。

农村公路绿化结构相对单一。农村公路绿化相对简单,按结构类型可分为乔灌花草相结合、多层次立体的高等级绿化,如杭金衢高速后宅出口连接线中间绿化带;和仅有单一树种的行道树绿化,如枫赤线行道树绿化。其中义乌市农村公路高等级绿化95.273公里(约538768㎡),包含商城大道、杭金衢高速后宅连接线、苏八线、上佛路等16条县、乡道,为农村公路绿化总里程的15.78%。

农村公路绿化实施混乱,整体性差。在村村通公路之后,不少农村非常重视公路绿化,然而公路两旁该如何绿化,该栽什么树种,又该如何管理,基本上是各村各自为战,缺乏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同一条线路,今年绿化水杉,明年种植意杨,后年补植杜英,大后年再补香樟,期间再根据个人喜好绿化桂花、白玉兰等;且随着树木的长大,不但树枝会像路面扩展,影响交通,夏天枝繁叶茂,影响视线,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对策

新建、改建的农村公路绿化工程应统一纳入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所需资金纳入工程概算。

公路绿化设计应符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根据“因地制宜,因路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现状和自然情况的调查,进行路段绿化总体设计,使之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稳定性和艺术性,充分满足公路绿化功能要求。

农村公路绿化设计应满通要求,保证视线畅通和行车安全:被人行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路面高度0.9-3.0米的范围内,树冠不应遮挡行车视线;分车绿带应进行夜间防眩设计,距相邻道路路面高度0.6-1.5米范围内,种植枝繁叶茂、低矮缓生的常绿树。

农村公路绿化要以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树种为主,同对要充分考虑乔、灌、花、草的结合和植物的合理配置,使农村公路绿化具有层次美、观赏美和生态美的效果,并使农村公路绿化沿途自然景观相结合,突出绿化的整体性和节奏感。

对一些特殊路段的绿化规划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旅游路线、城乡结合部和绕城的农村公路绿化要以绿化、美化环境为主,适当增加观赏乔灌木的比例。

(二)、山区、丘陵区农村公路绿化,要有稳定边坡,巩固路基的作用,同时考虑环境保护,以深根系和攀缘植物为主。

(三)、难绿化地区农村公路绿化,要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一些抗逆性强,且经济适用,易成活的植物。

绿化施工要严格按照绿化设计进行,遵循客观规律,适时栽植,尽量减少反季节施工。

要加强对绿化苗木的日常管护,及时进行浇水、整形修剪、防治病虫、清除杂草等抚育管理工作,要积极宣传农村公路绿化的有关政策、法规,防止人畜破坏,充分保持和发挥农村公路绿化的作用和效果。

对已达到衰老期,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绿化效果差,影响路容路貌的路树要及时进行采伐、更新。因农村公路改建,需要进行移植的,除紧急工程外,可安排在树木移植季节进行移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关心空气质量、自身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等。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的主体,农村公路绿化是现阶段公路绿化的重要内容。农村公路绿化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缓解公路施工给沿线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村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公 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公路绿化工作是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农村公路绿化工作对于国家绿色大通道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48号)】

[3]《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4]《浙江省园林绿化技术规程》

[5]《浙江省公路绿化管理办法(试行)》

道路绿化的意义范文第2篇

上世纪80年代初上小学的沈小姐,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除了公园景点,那时北京的树木真是少之又少。“我们家那会儿住在花园桥,但当时那里没有一丁点花园的模样。”沈小姐说,虽然那里处在三环上,但是沈小姐每天上学的途中,都要先穿过一片新建居民楼中间的黄土路,土路上除了几根顽强的墙头野草和小黄菊,再也见不到一点绿色。穿过黄土路,就是路上唯一的一片绿色树林,里面有新栽种的矮桃树和松树。 那时人们对植树的重视程度远没有今日这般高。而实际上,树木为城市带来的益处却非常之多。

据了解,树木可以有效地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及工业废气,一棵树在一年中,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废气。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义务植树30年,人均绿地面积50平方米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周年。12月12日,首都绿化办对外:30年来,首都地区义务植树参加总人数达到7315万人次,累计植树1.85亿株,成活率达88%。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30年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按照中央对首都绿化美化建设的指示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首都绿化委员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不断推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深入、持久、健康发展,为全市构建城市、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和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优美景观奠定了基础,为成功举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圆满完成建国60周年大庆绿化美化环境服务保障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10年底,全市林地总面积达104.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林木绿化率达到5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首都林木绿地的生态服务总价值达5539亿元。

领导带头 义务播绿

3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四总部和驻京武警部队各大单位领导,共和国部长,全国人大领导和全国政协领导持之以恒、身体力行、坚持每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鼓舞了首都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绿化首都、美化家园的热情,为全国人民做出了表率,提高了全社会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的意识,为更好地宣传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法定性、全民性和公益性,为更好地推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统计显示,30年来,中直机关系统共有6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完成义务植树491.6万株,巩固保留义务植树基地8个,义务植树责任区面积2.43万亩,创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89个。中央国家机关系统共有500万人次上山参加义务植树,完成植树量逾4025万株,先后在京郊12个区、县巩固保留义务植树责任区64个、义务植树基地27个,义务植树责任区面积13.2万亩,创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418个。驻京和武警部队坚持把拥政爱民和绿化工作做到“四个纳入”,即纳入履行职责范围、纳入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宣传教育、纳入经常性工作,坚持大力开展“绿色营区”、“生态营区”创建活动,提升了营区绿化美化整体水平。同时每年抓住春秋绿化有利时机,积极参加首都绿化美化建设,30年来累计投入兵力663.6万人次,在重点绿化工程、护林防火等工作中,发挥了突击队、战斗队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部门参与 普撒新绿

30年来,铁路、公路、水利、矿务等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区域范围开展了绿化美化工作。

北京铁路局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京哈、京沪、京广和京九“四大”干线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力度,目前,共完成铁路沿线绿化3367公里,栽植乔灌木610余万株。市路政部门栽植乔灌木1100余万株,绿篱色带141.9万平方米,地被植物405.94万平方米。全市县级以上公路基本做到了路域内黄土不露天,立体层次丰富,色彩随季节变化鲜明。市水务部门始终坚持将义务植树和绿化美化工作与水务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护。30年来,共完成义务植树45万株,平均每年完成义务植树1.5万株。京煤集团大力开展山区义务植树、庭院绿化美化、有害生物防控、护林防火、中幼林抚育等工作,共完成义务植树任务554.66万株。

首农集团自1984年起在十三陵地区燕子口义务植树基地完成绿化造林353亩;完成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化3200亩、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绿化1222亩、管护永定河林地2000亩、建设速生林2800亩。市公联公司已相继承建了南中轴路、机场二通道、奥运中心区道路工程、浦黄榆快速路、温榆河大道及北京南站周边道路等157个建设项目,完成绿化建设投资约4.8亿元,建成绿色通道150多条,绿地面积达500多公顷。

首发集团深入开展绿化美化、义务植树工作,共完成植树600万株,绿化面积1000万平方米,为首都高速公路营造了畅、洁、绿、美的景观环境。市地铁公司大力做好全市12条、289公里地铁运营线路的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达91.55万平米,绿化覆盖率达29%,形成特色鲜明的地铁绿化风景线。

同时,驻首都的党政机关、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也广泛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共有妇女94万人次投身到“三八”绿色工程建设中,累计完成义务植树近5000万株,成片绿化造林30余万亩。团市委带动首都青少年200余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和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超过6万亩,投入资金达6亿元。北京高校一边抓校园内绿化,一边积极参与社会绿化,目前已有78所院校达到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标准,占92所高校的84.8%;各高校累计有90万人次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完成栽树174万株,成活率在90%以上。一些社会单位、团体以及驻华使节、国际友人等通过栽植纪念林纪念树、参加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参与林业碳汇、参与“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支持首都绿化美化建设,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市民尽责 形式多样

30年来,特别是在每年首都义务植树日活动期间,数以百万计的首都市民,奔赴郊区的义务植树基地,为绿化荒山荒滩尽自己的一份力。近年来,随着林木覆盖率越来越高,可用于植树的空间越来越少,市民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从过去亲自到郊区种树,到现在出资扩绿、养绿,阳台绿化、身边增绿,形式越来越多样。

面对新形势,2010年,首绿委经过深入研究出台了《首都义务植树登记考核管理办法》,创新了18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更多市民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以购买碳汇、宣传文艺制作、参与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植绿、爱绿、护绿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同时,首绿委还出台了《首都义务植树验收办法》、《首都义务植树基地和责任区管理办法》等,建立健全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义务植树管理体系,将义务植树活动推向深入。

30年来,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过程中,累计涌现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59名,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246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64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3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4个,全国绿化模范县2个。评选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先进单位1863个,绿化美化积极分子2.65万人次。

义务植树 绿染京华

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首都绿化的热情,促进了首都生态环境的改善。30年来,各区县、各系统、各部门在北京郊区西起房山云居寺,东至平谷金海湖绵延230公里的前山脸风景区,在康庄、潮白河、大沙河、永定河、南口五大风沙危害区,在通往外埠的高速公路、国道、市道、县道干线公路和铁路沿线,在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在城区单位庭院和居住区,在郊区183个小城镇和3950个行政村,划定义务植树责任区,开展义务植树和林木绿地养护管理。30年来,首都参加义务植树的总人数达7316万人次,完成总株数达1.85亿株,成活率达88%。前山脸风景旅游区的绿化景观得到了提升,五大风沙危害区防风固沙效益得到巩固,水源保护区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功能明显增强,重要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初步形成了绿色走廊,城镇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总量得到增加、绿化质量得到提升、绿化景观得到完善,首都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奥运会召开前提前全部兑现了北京向国际奥委会郑重承诺的奥运绿化7项指标。为成功举办一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0年来,赴郊区参加义务植树的中央、市属义务植树单位保留义务植树基地74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化、生产、休养三结合基地36个,加快了京郊绿化步伐。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花园式单位5747个、花园式社区122个、花园式街道办事处77个、园林小城镇82个、首都绿色村庄450个。同时,本市还实施了风景区和水源保护区绿化,平原农田林网和风沙危害区绿化、封山育林、荒山造林、中幼林抚育、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绿色通道建设、郊野公园环境建设和奥运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

同时,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还促进了首都城乡资源统筹,推进了首都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义务植树单位在责任区帮助农村开展修路、打井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资金和项目,在传播先进思想理念、沟通城乡信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脱贫致富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40个中央单位、200个市属单位、700个区属单位和56个驻京部队与700个村结成对子。近六年来,通过城乡手拉手活动已累计向郊区提供绿化扶持资金6274.5万元,植树283.6万株。

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还提高了首都市民的绿化意识,推动了首都社会文明新风的兴起。每年以单位、家庭形式自愿报名参加义务植树和参与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的市民越来越多,以植纪念树、种纪念林的形式纪念结婚、生日、升学、参军等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到2011年底,全市共建设纪念林343处,总面积40333.1亩。2011年全市现存认建认养绿地245块,面积556.9公顷,认养林木12.8万株。据统计,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认建认养林木绿地活动累计投放资金6.12亿元。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首都市民的绿化意识,爱绿、植绿、护绿已成为首都市民的新风尚。

(部分内容摘自《北京日报》)北京绿荫遍地的科学妙招

科学方法之:多种乔木

多种乔木,就是北京的绝招之一。据了解,过去五年,北京五环以内增加了20万棵大型乔木,而今年还要在环路上加种包括银杏、国槐树等的一万棵乔木。

乔木如此受到青睐,全靠它的诸多好处。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盛炜彤告诉记者,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很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而有庞大树冠的乔木,能阻隔来自路面、桥面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消化掉60%的热能,所以在夏季,乔木可以有效降低温度,据了解一棵乔木可以节能9度电,相当于1000瓦的空调工作24小时产生的降温效应。而在冬季,高大的乔木又可以阻挡寒风的侵袭,提高城市的温度。

科学方法之:多树种

盛炜彤说,在生态系统中,天然的植被是复杂而多样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出现多种植被类型。这种环境为多种生物,比如鸟类、昆虫、微生物等生物群落提供了栖息地。树木的种类多了,依附于树木的生物种类也就随之增多,这些生物之间就能形成一种制约的关系。而如果是单一树种,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植被间的适应力和稳定性就会大大下降。病虫害防治将会非常困难。

科学方法之:多层次种植

高大的乔木固然优点颇多,但是树木的种植也讲究高低错落,除了有视觉上的层次变化之美,多层次的种植方式,也有着极强的实用之美。

在错落的格局中,力求以上层大乔木、中层小乔木和灌木、下层地被植物的形式,扩大绿地的多层次结构比例。除了满足生物多样性的需求,这样的结构还有涵养水源,改善土壤结构的功能。

科学方法之:多种乡土树种

“北京在选择树种时还特别注意多选乡土树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树木也是这个道理。北京的乡土树种,比如国槐、侧柏等,它们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几百年,非常适应这块土地的气候和土壤,所以它们在种植后,适应能力极强,不论旱涝都能忍耐。”北京市园林局城镇绿化处处长杨志华告诉记者。

科学方法之:增加彩色树种

郁郁葱葱的绿色树木虽然好看,但是总缺少些多色彩的层次,所以每年秋天香山的满山红叶总能吸引大量人群的驻足。考虑到城市也需要多种色彩的点缀,引进彩色树种的“增彩工程”也开始在京城启动了。比如在长安街、三环路实施了增绿添彩示范工程。

科学方法之:科技新手段

道路绿化的意义范文第3篇

绿道是当前国内一个全新的城市规划实践类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品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休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武义县山灵水秀,人文荟萃,在“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的发展目标指引下,当前正在加快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旅游富县”的城市发展战略。武义绿道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是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县”战略的实际举措,将会对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发挥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武义;绿道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道的概念与内涵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一般沿着比如滨河、溪谷、山脊线等天然走廊,或是沿着比如用作游憩活动的抛弃铁路线、沟渠、景色道等人工廊道而树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象游憩线路,衔接首要的公园、天然维护区、景色名胜区、前史奇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和使用天然、前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供给足够的游憩和往来空间。绿道首要由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歇息站、旅行商店、特征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设备及必定宽度的美化缓冲区构成。

绿道网由很多不一样等级、功用各异的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构成,衔接首要的公园、天然维护区、景色名胜区、前史奇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兼具生态保育、游憩健身、维护前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育、开展休闲经济等多种功用,是一项民生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和经济工程。

二、武义绿道网总体布局

4.3.1 绿道网空间结构

综合多因素提出县域绿道网总体空间结构,可以归纳为:主线为脊、辅线为脉、连线通络、激活全域,即东西两条主线是绿道网的主脊,环形辅线是沟通更大区域的脉络,连接线则打通主辅线之间的联通脉络,共同激活县域空间全境。

4.3.3 绿道网总体布局规划

结合武义旅游资源和城镇空间分布特点,以及现状公路交通系统情况,形成主线、辅助线、连接线及城区线四个层次的总体绿道网布局,将尽量多的旅游资源散点联系为一个整体系统,强化彼此的联系与呼应,远期县域绿道网总建设规模约420公里。

突出特色是武义绿道规划的主要原则之一,因地制宜,根据县域内各类型资源的聚集分布情况,结合旅游的板块发展格局,将县域空间划分为若干特色风貌分区,在此基础上叠加绿道网,原则上途径各风貌区的绿道应有意识地凸现和强化所在分区的特色意象,绿道也相应地具备了丰富的段落化特征。

三、武义绿道的重大意义和独特价值

建设武义绿道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浙中城镇群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具体行动,对推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促进宜居城乡建设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城镇宜居性

目前武义县城的人居环境质量亟待改善,娱乐游憩、运动健身等设施和场所较为缺乏,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休闲需要。武义县绿道网将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与外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绿地串联起来,形成集生态保护与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网络,在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同时,能够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空间,将极大促进宜居城乡建设。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建设武义县绿道网除了带来一定生态效益外,还能直接带动旅游观光、运动健身、宾馆餐饮等休闲产业和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间接带动或影响农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内外部消费,拉动绿道沿线地区经济增长。

3、有利于提高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

武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是绿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武义县旅游资源呈散点分布且缺乏系统整体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建设绿道网,串联起众多旅游景点及历史文化资源,使旅游资源及周边的环境既能得到有效保护与开发,同时还有利于强化城市的文化特色,提高居民的地方归属感和自豪感。

4、有利于推动武义城乡一体化发展

绿道网建设通过连接武义县主要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城乡居住区等,既能优化区域生态格局,构筑绿色开敞空间,又能促进各地人流和物流的自由高效流动,形成一体化的生活休闲格局,成为推动武义县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四、 凸显武义特色的绿道建设目标

1、规划目标

为武义县建立一个层级丰富、特色突出的绿道网系统,均衡覆盖全域、沟通城乡节点、联系旅游资源、服务经济发展,使绿道成为武义县新的形象名片、经济增长点和标志性工程

2、武义绿道的特色定位

2.1、生态道

绿道将穿行游走于武义纯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亲近田园的绿色生态长廊

2.2、健康道

武义绿道将为人们提供一处骑行、漫步的好场所,同时联系温泉度假,将成为时尚运动与养生休闲结合的健康低碳生活之道。

2.3、致富道

绿道将紧密沟通武义丰富的各类型旅游景点和特色休闲农庄,带动土地开发和旅游发展,成为整合资源、增强经济活力的珍珠项链。

2.4、风景道

绿道将成为展示武义城市风貌和乡村风情的一条动态风景线,成为人们观光赏景、领略武义山水的绿色飘带

五、符合武义特色的工作思路

1、原则与理念

基本理念

1.3、安全便捷、提升活力 突出以人为本,以慢行交通为主,避免与机动车的冲突,同时充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完善绿道的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系统,以及与游客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让绿道洋溢“人文的关怀”。 充分利用现有的山体、水系和道路,将绿道贯通成网,并与公共交通网的衔接,完善换乘系统,方便居民和游客进入;服务设施与旅游景点结合,采用“大集中、小分散”的方式设置,方便居民使用。

1.4、切实可行、丰富多样 根据各绿道实际,尽量结合现有的滨水路径、乡村小道和道路两侧等现有设施进行布置,既要易于施工建设又要方便日常维护管理。新增设施应利用优良性价比的、反映健康绿色生活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结合地方资源环境等基础条件,根据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人群的需求,打造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绿道,展现不同的目标和主题,体现多样化,让绿道呈现“多样的精彩”。

2、规划原则

2.1、为人民服务,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多样需求

市民:休闲 主要布局在城区,要求舒适安全、可达性高,适于观赏风景和进行日常低强度健身慢行。可以与城区步行系统结合,采用相对较高的建设标准,力求平整舒缓,同时服务设施应尽可能多样化。

游客:观光

主要布局在景区,要求线路尽量多地联系周边景点,沿途风光优美,适于进行风景观赏和短距离慢行游览,绿道应较为舒适平缓,兼顾骑行和步行需要。绿道服务设施宜与景区服务设施充分结合。

骑行爱好者:健身

主要布局在离城市较远的郊野和乡村地区,面向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和户外驴友,突出野趣,绿道线路可顺应地势、因地制宜,增强绿道趣味性变化。路面设施强调经济性和安全性,配备必要的服务设施。

2.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

武义绿道应坚持因地制宜、厉行节约,充分利用既有的条件和设施,做到少花钱、办好事、快见效。对现有的林荫道、滨水步道或公园、堤坝等加以适当的改造利用;充分利用乡村联网路,完善设施与标识系统;对条件允许的低等级公路适当加以改造使用,增加安全防护措施。

道路绿化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景观 人文景观 宣传窗口

崇溪河至遵义高速公路属国家规划的重庆至湛江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一段,位于贵州省北部,起点从渝黔交界的崇溪河开始,沿途经松坎、新站、楚米、桐梓、板桥、泗渡、董公寺、高桥等镇,最后在遵义忠庄接已建的贵阳至遵义高等级公路,全长约120公里,建成后将是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大动脉之一,其意义相当深远。因此建设生态景观走廊,使之成为向路人展示贵州风貌、吸引人们进一步深入认识贵州的窗口和游览黔北的第一视觉场。

一、自然地理条件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5.8℃,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0.7℃。全年雨量充足,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地理上处于贵州高原北部山区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衔接地带,沿途多有北东向的宽展长轴褶皱群和压性、压扭性断裂所组成,多高山,自然植被种类繁多,丰富多彩, 但长期的农耕历史使天然植被受到强烈的人为影响,公路建设又一次而破坏了沿途植被。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技术措施与绿化目标

1.指导思想。通过公路沿线的绿化建设,美化和提高公路的运行条件和环境质量,带动公路沿线生态建设工程,扩大公路绿化面积和丰富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流失对公路以及农田的侵蚀,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和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2.建设原则。(1)突出重点的原则。(2)统一协调的原则。(3)生物多样性的原则。(4)安全为先的原则。(5)多重功能原则。

3.技术措施。(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基于现有生态系统适当调整、改造,以乡土植物物种为主,同时引进部分观赏性强、生长表现好、有经济效益的适生树种和品种,丰富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强景观观赏性;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绿化。(2)调整乔、灌、藤、草比重:充分考虑植物的空间配置,增加优良草本、藤本植物,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实行多种措施,提高绿化美化质量和效果。(3)兼顾抗性与品位:着重采用抗风、抗病虫、抗污染、耐瘠薄而又造型优美、观赏性强、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4)突出建设隧道口装饰、护面墙浮雕及边坡生态治理,尽力减少原施工遗留的人工痕迹,以形成独特的环保人文景观并达到公路与生态环境互为一体的效果。

4.绿化目标。(1)在全线公路两侧全面实施绿化,体现当地特色,起到生物防护的同时展现贵州丰富的生物物种及旅游资源,整体提高公路体系的林木绿化覆盖率;(2)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化和动态效果,讲究“节奏”与“韵律”,构建丰富多彩的绿化效果,突破一条路两行树的传统呆板模式;(3)降低车辆的噪音,缓解司机在高速行驶中的心理压力.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有害气体向四周扩散;(4)绿化工程建成后,生态系统自动调控功能增强,实现具有多功能景观观赏性的绿色生态道路的目标。

三、人文生态景观大道建设

1.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

范围:贯穿于全线公路中央分隔带范围内。

设计要点:根据高速公路绿化的要求及视点不断移动变化的特点,中分带的设计以2km为基本单位。每一单位以三种植物为主要景观树种,连续的树种考虑树冠、色泽、质地、季相变化的不同,植物主要以小叶女贞作绿篱,每隔10米间种一株紫薇,然后每两公里交接处留出一百米种植海桐球。同时我们在崇遵公路选取了楚米和松坎段的中分带作为试点区,间隔十米栽植一株美丽针葵,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2.互通区绿化

范围:沿线互通区。

设计要点:互通区绿化是本公路绿化的重点和核心,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互通区的景观设计结合地形的高差变化及立交桥附近预留的绿地进行设计,植物配置主要以灌木(特别是花灌木)为主景观树种,其余树种作点缀布置,突出每个互通区自身环境氛围。植物种植采用了丛植满栽的形式,以形成独特的模纹图案,强调流线型的块面效果。在块面内点缀少许球状灌木及乔木,如海桐球、黄杨球、女贞球、樱花、红叶李等,使绿化带立面的景观更为丰富多彩。

3.隧道进出口绿化

范围:沿线隧道分立式路基。

设计要点:强化隧道分立式路基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好现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进行组织设计施工,通过加强规划管理、仔细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改进性意见,目的是强化隧道口景观绿化的重要性,起到宣传示范性窗口的作用,采用了大量的植物品种,乔灌木相结合拼饰图案,形成丰富的立体栽植效果,在色彩、层次、形式上保持独特风格,重点强调和突出的景点植物配置相当丰富,景点主要以植物配景为主,特别是用特色景观植物(如红叶李、樱花、紫薇等)来营造、塑造和美化空间,使其成为高速公路上亮丽的风景点。

4.人文景观建设

范围:沿线部分挡墙及隧道面

设计要点:崇遵公路所在的遵义市是贵州省的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区,历史上决定我党命运转折的“遵义会议”就发生在这里,具有相当丰富的长征文化,同时当地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通过崇遵公路将贵州的风貌宣传出去,其意义相当深远。并且为改善高速路的景观效果调节驾驶员的神经,在崇遵公路建设适当的人文景观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调查研究,我们选取了部分隧道面和挡墙进行了浮雕处理装饰,比如在太白挡墙浮雕中突出表现红军长征过遵义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在隧道装饰处理上也主要突出宣传了人文旅游资源。

四、结论

通过将崇遵高速公路建成生态人文景观大道,使之成为一个特色各异、功能互补、密切联系的生态景观走廊,达到了绿化、美化和提高公路的运行条件和环境质量,即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又起到宣传贵州的窗口作用,带动公路沿线生态建设工程,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综合效果,真正实现其不可替代特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俊平.景观生态绿化工程设计模式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徐化成.景观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道路绿化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城市绿道;绿道;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不断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人们也在积极寻求“可持续的景观”,来试图解决这一严峻问题,既能有效满足现阶段人们对优质环境的需求,也能造福后代。而“绿道”就是城市规划师与生态学家积极合作而研究出来的满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进理念。

在我国,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很大的促进了绿道建设的发展。通过较大的投入,广东省绿道建设已取得很大成效,在广西,绿道建设也不甘落后,2012年9月,随着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首条绿道建成启用,继而,第一个绿道旅游示范点--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的批复,将对带动广西绿道和绿道旅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1 绿道定义

绿道翻译自英文单词的“greenway”,这一单词来源于greenbelt与parkway两个词汇。关于绿道的描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专业领域都有不同的见解,在不同时期对绿道的概念都有各自的描述,美国马塞诸塞州立大学教授Jack Ahern这样定义“绿道”:“一种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而被规划或者设计的包含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内容的土地网络类型”。根据国内外相对成熟的经验,结合现代某一城市的现状以及特点,将绿道定义为旅游绿道和生态型绿道,指的是一种较长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主要是顺着河岸、溪谷、风景道路等一些自然风景与人工廊道相互结合而建立,通过联系各区域间的绿色斑块,包括人工林、自然森林、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以达到保护现存绿地、保护物种多样性、加强群落间物质交流等目的。

2 绿道的类型

依据对景观的感受以及不同的功能,将绿道分为以下类型。

(1)城市滨河绿道:一般会沿着某一被忽视的、比较破败的城市滨水区进行建设,或是联系各条河流,改善河滨景观,作为再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部分或者全部。

(2)游憩娱乐型绿道:具有个性化的多种类型道路,距离一般会比较长,而且以自然廊道作为基础,比如山谷、废弃道路、公共通道等。

(3)生态意义型的自然廊道:一般会沿着或连接各斑块绿地以及河流与溪水,也有山脉线,主要用于野生动物的迁徙以及物种交换,并能够为人们提供学习和感受自然演变的场所。

(4)景观线路与历史线路:一般会沿着一条道路,例如高速公路或水路,为背包客提供的专门通道,使他们有一个可以避开机动车的空间。同时注意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与绿道的结合,使人们加强对历史与自然的理解。

(5)全面的绿道系统或网络:一般是以自然地形为主,比如山谷、山脉,但是有时候,是为了创造出一种可以选择的市政或者地区绿色基础设施,是某一些随机组合的绿道或者总舵类型结合的开放空间。

3 绿道的功能

绿道主要有生态性、社会性、人文性、经济性、休闲性等特征,是一种强调生态性和公益性的服务设施。绿道可以有效地维护当地的自然风光,保护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舒心、健康的接近自然的居住条件,此外它还可以有效增加旅游经济收入、制造投资机遇,提升周围房地产价值。绿道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生态环境功能

绿道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根本在于将景观生态学作为基础。绿道可由乡村、城郊与城市串联而成,首先解决“景观破碎化”和“孤岛效应”,有效地保护了物种多样性。既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热岛效应,也能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大量吸收空气粉尘,降低PM2. 5值,在隔离和降低噪声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具有生态联系功能,修建的自行车道是依据地形的实际状况而定,禁止机动车驶入,利用村道、堤围与果园,沿着山边、公路边、溪水边穿行,将绿道和周边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有效融合。绿道的建设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资源,还可以起到美化与改善区域环境、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等作用。

3.2 经济功能

绿道可以提供诸多类型的游憩场所。在基本的物质生活中,带动绿道沿线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内经济差距减少。促使城市居民可以沿着绿道进行旅游观光,将城市消费引入到乡村中,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绿道周边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渠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进而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绿道促使城乡经济形成链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道路。另外,绿道建设有效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以及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人前来居住与工作,有效提升房地产的价值,推动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

3.3 社会功能

绿道作为城乡相互联系的纽带,(1)通过连线方式将沿途的农村串联起来,积极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以旅游方式有效减弱或消除城乡的交流屏障,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最大化的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空间的一体化。(2)建设绿道可以为现代城市增添绿色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游玩健身以及接近自然的场所,有利于身心健康,使得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

3.4 教育功能

绿道网建设规划的目标之一还应该将人更好的容纳进来。除了具有很高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与社会作用外,教育科普功能也十分重要。借鉴各类生态公园的例子,在绿道沿途中设立具有教育性的展牌,让人们明白绿道建设的意义。另外,设立景观节点,类似公园里的专类园,让人们能够切身体会自然的发展和演替,加强对生态的认识,让环保、低碳、“可持续景观”等绿色概念在人们心中扎根。

4 绿道规划结构

4.1 市区层次绿道规划

结合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居民休闲生活方式、城市景观以及人文特点等,将统一规划并且贯穿于全域的骨干健康绿道,称之为Ⅰ级健康绿道。为了有效保障使用者的安全,确保健康绿道网的连续性以及完整性,在规划建设时,借用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堤坝路等机动车道,也可以借用公路、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来共同承担起健康绿道网的连通功能。4.2 城区层次绿道规划

由各区(市)县依据市区绿道体系进行规划,以连通Ⅰ级健康绿道作为原则,合理地制定区级健康绿道规划,也就是Ⅱ级健康绿道。

5 城市绿道建设的意义

城市在不断地探索绿道的生态化、人性化、产业化、市场化以及效益化的新道路,通过不断加强与完善规划、技术指引以及运营机制等方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相对系统的做法。

5.1 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利用村道、堤围与果园形式,顺着山边、水边、村边蜿蜒穿行,遇树绕路、遇水搭桥,将绿道和周围的自然生态景观相互连接。坚持保护自然生态为第一原则,进而高效利用,坚持保护原生态、原产权、原居民、原居民风土民俗,且不可随意征地与占用农民农田耕地,要少租地,也不可以大拆大建,尽可能利用沿线的荒坡荒地、旧房旧居等进行修建。

5.2 坚持以人为本

广泛宣传与动员,促使绿道建设深入人心,同时要制订合理的规划建设指引与有关标准,按照1个停车场、1个休息场所、1个公共卫生间、1一个杂货店、1个医疗站点的标准来建立,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为游客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另外,还要大力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在绿道旁开设绿道驿站、农家旅馆、农家特色餐馆、农家特产品等,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提高其附加值。

5.3 坚持机制保障,循序渐进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运作为辅的绿道建设管理机制。政府通过制订计划、建设标准以及技术指引,有效地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建设等财政资金,把绿道建设和农田标准化、林网以及水利建设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出资金的综合效应。绿道建成之后,其维护管理与经营租赁可采取竞争的方式吸引资金主体与经营主体,促使绿道进入到良性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