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 经济科技 成果转化对策分析

前言

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都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国土资源部就是来自政府方面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第一道的管理部门,其能否发挥充分自身的作用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房地产行业牵涉到的经济利益较为巨大、各个利益关系网络较为复杂,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好相关的行政审批流程,那么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无法解决,从而影响到我国土地使用方面的问题,进而进一步的限制到我国政治、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所以我国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者的从业人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转变自身的工作流程,以及加快对于相关新技术的转变落实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进而使得我国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完美的解决。

1、我国国土资源经济科技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换代,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正在向着现代化迈进,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在经济科技的相关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理念的落实。

1.1、相关国土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员并不具备现代化的专业技能素养

作为实现我国国土资源经济科技转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从业人员在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实际情况上分析,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从业人员并不具备足够高的职业技能、素养来满足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其次,我国研究国土资源经济科技转化的相关人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很多地区的国土资源研究人员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新加入的国土资源研究人员并不具备足够多的从业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融合到我国的国土资源经济科技转化行业中去,自然无法满足更高层次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1.2、我国国土资源经济科技的相关研究与实践人员并不具备现代化的意识

其次,我国国土资源研究人员在从事国土资源研究的最初阶段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标准的国土资源研究方面的培训,往往是相关行业服从调剂的人员,这也就使得很多国土资源研究人员并没有具备实现国土资源经济科技成果转化的现代化的意识。首先,我国的国土资源研究人员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的现象,这部分从业人员大部分对于我国国土资源研究现代化的理念不感兴趣,安于现在的管理模式。其次,陈旧、死板的国土资源管理体质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到我国相关产业的更新换代,进而影响到我国国土资源经济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够落实到实际。在国土资源经济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因为我国的国土资源研究模式大多延续的国家行政体系,而在具体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中以行政化的思路去管理就会难免对经济运行的效率产生严重的掣肘。

1.3、相关地区并不具备实现国土资源研究现代化的条件

在我国很多地区国土资源的管理着存在着落后、偏远、荒芜的现象,这也就在客观条件上束缚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在那些偏远地区的实施。首先,在这些相对较偏远的地区往往都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收入较为困难的地区,这样他就不会投入资金资源去进行相关管理的升级换代,而且在短时间内,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并不会使该地区的当地经济有一个较为显著的提升,这样就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升级的热情。其次,我国的国土资源研究管理并没有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网,这就使得在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中,无法实现各相关地区的资源信息交流。而实现信息交流的目标对于提升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如何实现我国土资源研究经济与科技转化目标的实现与落实

2.1、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国土资源研究管理的现代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我国国土资源研究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而要想提高我国国土资源研究人员的技能水平,可以具体由以下两个措施来保证实施。首先要组织参与国土资源经济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的专业技能人员,能够定时定期的对于国土资源现代化有关的专业技能进行学习培训,从而保证这些一线实践者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其次,就是要实现我国国土资源研究从业人员的人才梯队建设能够处于一个较为完善的状态,能够源源不断的为我国国土资源经济与科技的转化工作提供合格的人才。保证这一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就是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关于行业忠诚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从而保证我国国土资源自身人才的稳定,减少人才流失现象的风险。

2.2、加强对于国土资源研究人员现代化思维的培养

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在加强国土资源研究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学习培养的同时,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加强国土资源研究人员关于现代化科研思维的培养。首先,可以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去国土资源研究管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进行学习与参观,使其明确我自身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另外掌握我国国土资源研究管理现代化的优势所在。其次要着重提高在国土资源研究人员中专业人士的比重,并使专业的国土资源研究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带动我国国土资源研究人员的思维向现代化跃进。

2.3、提高偏远落后地区国土资源经济科技转化的条件

我国很多地区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变,经济落后,对于实现国土资源经济科技转化的条件并不具备,这就导致国土资源研究的落实在这些地区进入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其次,我国国土资源研究的现代化实施离不开全国国土资源研究信息的互通,缺少了这些地区的国土资源信息,在决策的过程难免会出现偏驳的现象。所以,我国的国土资源机构要不断提高我国偏远地区的办公条件,使其能够具备提升自身的国土资源研究现代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而促使国土资源经济与科技现代化发展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展开。

3、结语

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习惯与旧有的运行模式,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再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要求,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者要主动转变自身的管理思维,提升追求国土资源经济科技转化的速度,从而实现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资源约束 增长阻力 测度 评述

一、引言

经济增长在经济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劳动力、生产资料、社会结构、自然资源以及技术进步。众所周知,资源作为经济增长中的投入要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Ayres和Kneese(1996)指出,应该关注经济增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资源限制因素。由于资源的限制,经济增长速度比没有资源限制情况下的增长速度降低的程度,可以定义为经济增长的阻力(growth drag)。虽然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了由于资源丰富反而导致经济增长落后的现象,国内外学者称其为“资源诅咒”,有关此方面文献很多(赵奉军,2006;程志强,2008),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日渐凸显,已经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严重束缚作用;并且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阻力也不尽相同。因而非常有必要研究在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问题即资源增长阻力。本文拟从资源“增长阻力”的研究对象、研究模型、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系统总结,有利于进一步厘清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增长阻力概念

资源是指经济活动中土地、能源和矿产等可开采的自然资源以及特定地区的包含特定环境容量或管制标准的可用要素。对于资源约束导致的增长阻力,国外学者作了较多的研究。Dasgupta Heal(1974)指出,考虑到不可再生资源的“增长尾效”,稳态的经济增长路径仅存在于不可再生资源在生产中不重要的情况。Nordhaus在1992年首次提出了“growth drag”的概念,他认为“growth drag”是指有资源限制下的经济增长与无资源限制下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差异。Noel(1995)分析了能源不足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Romer在1996年再次提及“growth drag”概念。Bruvoll在1999年提出了“environmental drag”的概念。关于“growth drag”的中文翻译,国内学者的译法不尽相同。现将国内外学者对“growth drag”概念内涵的对比情况列示在表1中。

从表1中可以看出,王根蓓(2001)、王学渊(2008)、霍艳丽等(2010)、刘耀彬等(2010)、李文杰等(2010)、谭鑫等(2011)的“增长阻力”概念内涵,薛俊波(2004)、庞丽(2006)、崔云(2007)、雷鸣(2007)、葛扬等(2010)、王家庭(2010)等、沈坤荣等(2010)“增长尾效”的概念内涵,余江(2006)的“增长阻碍”的概念内涵,杨杨(2008)的“增长阻尼”的概念内涵其实与Romer(2001)的“growth drag”保持了一致,均是指无资源限制情形中的经济增长与资源限制情形中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差额。谢书玲等(2005)、刘耀彬等(2007)与Romer(2001)的原始定义有一定差异。他们认为“growth drag”是指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上一阶段对资源的消耗必然引起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素持续投入,这个现象叫“增长尾效”。

对于“growth drag”如何翻译更为贴切呢?笔者认为阻力是指拖累、绊脚石、摩擦力的意思,较符合原义。而“尾效”一般是指一种滞后的效果或在当前没有发挥完的作用,其在后面的阶段还会继续产生效果,“尾效”一词不适合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中资源和土地制约;而“阻碍”有人为的障碍的含义在里面,用来指资源约束经济增长不甚恰当;“阻尼”一词过于深奥,较难理解。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将“growth drag”译为“增长阻力”较符合中国理念。

三、增长阻力测度研究

1、测度模型

在研究模型的构建方面,基本的生产函数是Romer在2001年构建的一个包括自然资源和土地的C-D生产函数模型,具体形式为:

Y(t)= K(t)?琢R(t)βT(t)γ[A(t)L(t)](1-α-β-γ) ?琢>0,?茁>0,?酌>0,?琢+?茁+?酌

式(1)中:t为时间;Y(t)为产出;K(t)为资本投入;R(t)为自然资源投入;T(t)为土地投入;L(t)为劳动投入;A(t)为知识或者劳动的有效性;?琢为资本的产出弹性;?茁为资源的产出弹性;?酌为土地的产出弹性。

随后绝大部分学者在索洛的增长模型以及Romer的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或简化,如薛俊波等(2004)、谢书玲等(2005)、庞丽(2006)、杨杨等(2007)、刘耀彬等(2007)、崔云(2007)、雷鸣等(2007)、王学渊(2008)、霍凌汉等(2009)、刘耀彬等(2010)、霍艳丽等(2010)、李文杰等(2010)、葛扬等(2010)、王家庭(2010)、谭鑫等(2011a,2011b)。也有部分学者采用CGE函数模型,如Bruvoll和Glomsroda等(1999)。最近有一批学者开始采用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模型,如杨杨(2008)认为已有研究主要是基于C-D生产函数的模型框架,为了克服C-D生产函数替代弹性为1、忽略技术进步以及规模报酬不变的缺陷,他们选择改进的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度量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他们构建的CES模型为:

Y=A[?茁(Ak-?籽1+(1-?琢)T-?籽1)?籽/?籽1+

(1-?茁)L-ρ]-m/ρ (2)

各位学者构建的增长阻力模型汇总在表2中。

2、测度假设

各位学者的研究假设及相应的表达式列示在表3中。

(1)土地资源。Nordhans(1992)、Romer(2001)、薛俊波等(2004)、谢书玲等(2005)、庞丽(2006)、刘耀彬等(2007)、崔云(2007)、雷鸣等(2007)、李文杰等(2010)、王家庭(2010)、刘耀彬等(2010)、葛扬等(2010)、万永坤等(2012)对土地资源存在约束时的假设是“土地资源数量固定”,在土地资源不受约束时的假设是“人均土地面积保持不变”。霍艳丽等(2010)对土地资源存在约束时的假设是“土地资源数量固定”,在土地资源不受约束时的假设是“土地以一定速度增长”。杨杨等(2007,2008)、霍凌汉等(2009)对土地资源存在约束时的假设是“土地资源按照一定比例增长”,在土地资源不受约束时的假设是“人均土地面积保持不变”。万永坤等(2012)假定特定地区土地总面积保持不变,但区内未利用土地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2)水资源。谢书玲(2005)、庞丽(2006)、雷鸣等(2007)、刘耀彬等(2007,2010)对水资源存在约束时的假设是“水资源总量固定不变”,在水资源不受约束时的假设是“人均水资源量保持不变”。杨杨等(2007)、霍凌汉等(2009)对水资源存在约束时的假设是“水资源以一定的增长率增加”,在水资源不受约束时的假设是“人均水资源保持不变”。王学渊(2008)认为水资源受到约束时的假设是“水资源以一定的增长速度上升”,在水资源不受约束时的假设是“农业用水随着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而同比例变化”。霍艳丽等(2010)对水资源存在约束时的假设是“水资源数量固定”,在水资源不受约束时的假设是“水资源以一定速度增长”。万永坤等(2012)认为水资源作为一种资源禀赋,主要依靠自然循环,在考虑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特定地区的水资源数量会出现变化,即长期内总的水资源数量会改变,从而制约着经济增长。

(3)能源。庞丽(2006)、刘耀彬等(2007)对能源存在约束时的假设是“能源保持固定”,在能源不受约束情形时的假设是“人均能源保持不变”。雷鸣等(2007)、霍凌汉等(2009)、沈荣坤等(2010)、谭鑫等(2011a,2011b)对能源存在约束时的假设是“能源以不变的速率在下降”。在能源不受约束时的假设是“人均能源保持不变”。霍艳丽等(2010)对能源存在约束时的假设是“能源以不变的速率下降”,在能源不受约束时的假设是“能源以一定速度增长”。

(4)其他。Nordhans(1992)、Romer(2001)、余江(2006)对“自然资源存在约束”做出了“自然资源均匀下降”的假设,在自然资源不受到约束下做出了“人均资源保持不变”的假设。

3、测度公式

在增长阻力计算上,尽管大多数学者基于索洛增长模型基础来考察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限制程度,但是他们推导出的资源“增长阻力”测度却并不相同,如:谢书玲(2005)的Drag=?茁n/(1-?琢);薛俊波(2004)的Drag=γn/(1-?琢);余江(2006)的Drag=?茁b/(1-α);庞丽(2006)的Drag=(?茁+γ+?兹)/(1-?琢);崔云(2007)的Drag=?茁n/(1-?琢);杨杨(2008)的Drag=?茁m(1-a)(n-d)/(1-?琢?茁m);霍艳丽(2010)的Drag=[?茁(n-a)+?酌(n-b)+?兹(n-c)]/(1-?琢)。这不仅仅是因为各经济模型中的要素有所区别,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前提假设存在很大差异。各位学者的测度公式列示在表3中。

4、测度方法

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几乎所有学者都是采用时间序列回归方法来求增长阻力,在回归时绝大部分学者采用的是最小二乘法,如薛俊波等(2004)、谢书玲等(2005)、庞丽(2006)、雷鸣(2007);少部分学者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如王学渊(2008);还有少部分学者采用岭回归方法如杨杨(2008),详见表4。在回归分析时,可能存在数据非平稳性以及自相关问题,因此在回归分析前,应做数据平稳性和协整检验,以及消除自相关。在目前的文献中,只有一部分学者阐述了这一数据处理过程,如薛俊波等(2004)、谢书玲等(2005)、崔云(2007)、杨杨(2008)、沈荣坤等(2010)、霍凌汉(2009)、霍艳丽等(2010)、万永坤等(2012)。

5、测度结果

每个研究学者通过采用测度模型,在做出相应的假设基础上,得出增长阻力公式,然后通过计量分析,得出增长阻力系数结果。计算出来的增长阻力效应结果不尽相同,有些还差别较大,这其中固然有因地区和时间差异造成的,但更有因采用的生产函数和假设的不同造成的。各位学者测度结果见表4。

四、文献评述与研究展望

从增长阻力概念、测度模型、测度假设、测度公式、数据处理方法及测度结果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1、在研究对象方面

在研究对象方面,有的学者仅考虑了单个自然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力,也有学者将多种自然资源要素纳入考虑。从理论上来说,同时考虑几种主要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力效应的准确性可能要高些。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只考虑单一资源,什么时候应将多种自然资源要素全部纳入考虑?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2、在基础模型构建方面

在基础模型构建方面,绝大部分学者是基于C-D生产函数,也有部分学者采用CGE函数模型,最近还有学者采用的是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模型。C-D函数比较容易计算,但该函数考虑的因素与实际经济增长不尽相符,而且C-D函数的缺陷是替代弹性不可变,这也与实际不符。而增长阻力测算结果的大小却取决于生产函数模型的选择,生产函数有很多,如线性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VES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等,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生产函数模型来科学地度量增长阻力。

3、在研究假设方面

在研究假设上也不尽相同,有些学者对资源存在约束时做出“资源数量固定”的假设,有些学者做出“资源按照一定比例增长”的假设。在资源不存在约束时,有些学者做出“资源按照一定比例增长”的假设,有些做出“人均资源保持不变”的假设。这些假设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不尽合理,应考虑资源的特点,尤其是其发展状况,对过去的模型前提假设进行必要的修正。

4、在数据收集整理方面

在数据收集整理方面,一是要收集尽可能长的时间序列,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误差相对来说要小些。另外在计算资源总量时,应选择恰当。如薛俊波(2004)、谢书玲(2005)在分析资源限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时,使用耕地、林业用地和可利用的草地面积三者之和来代表土地资源总量。但是考虑到土地资源不应该仅包括第一产业用地,对经济总量有巨大贡献的二、三产业用地也应该考虑进来,即应该将建设用地纳入模型中进行计算。这也是薛俊波(2004)、谢书玲(2005)计算出来的土地资源增长阻力远高于杨杨(2007),刘耀彬、陈斐(2007)计算出来的增长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刘耀彬、陈斐(2007)在计算中考虑能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故他们计算出来的土地资源的增长阻力最小。对于水资源,谢书玲(2005)、杨杨(2007)采用的数据均是水资源总量,笔者认为这有失妥当,因为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应该是水资源利用量,就像计算土地资源投入并未包括未利用土地一样,因此在计算水资源投入时也不应该将未利用水资源量计算在内。

5、在数据处理分析方面

在数据处理分析方面,应考虑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目前各个学者的数据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是采用时间序列回归方法,绝大部分学者采用的都是最小二乘法(OLS),少部分学者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还有少部分学者采用岭回归方法。OLS虽然简单,但效果不一定好。在回归分析时,可能存在数据非平稳性以及数据自相关问题,在回归分析前,应做数据平稳性和协整检验,以及消除自相关。目前,很多学者在论文写作中并未体现这点。今后在参数估计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借鉴更前沿的计量经济研究方法,以便科学地度量资源约束对经济的增长阻力。

(注: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水资源对浙江经济发展的阻力效应研究》(13XKGJ015YB);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技术及耦合机制研究》(13YJA790116)。)

【参考文献】

[1] 赵奉军:关于“资源诅咒”的文献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1).

[2] 程志强:资源诅咒假说: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8,3(3).

[3] 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07(6).

[4] Dasgupta P.S.,Heal G. M. The Optimal Depletion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y,1974,41(1).

[5] Nordhuas,W.D.Lethal Model 2:The Limits to Growth Revisited[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2,1(2).

[6] Noel D. A. Reconsideration of Effect of Energy Scarcity on Economic Growth[J].Energy,1995,20(1).

[7] David Romer. Advanced Macroeconomics[M].New York:Published by McGraw-Hill/Irwin,1996.

[8] Bruvoll,A.,Glomstrd,S.,and Vennemo,H.Enviromentaldrag:evidence from Norway[J].Ecological Economies,1999,30(2).

[9] 戴维・罗默著,王根蓓译:高级宏观经济学(第2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0] 王学渊、韩洪云:水资源对中国农业的“增长阻力”分析[J].水利经济,2008(5).

[11] 杨杨、吴次芳、罗罡辉等:中国水土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7(4).

[12] 霍凌汉、闰庆悦:中国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增长阻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5).

[13] 霍艳丽、陈长亮: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阻力的计量分析[J].商业时代,2010(18).

[14] 刘耀彬、王桂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水土资源“增长阻力”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0(10).

[15] 李文杰、张文秀、司秀林:四川省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阻力”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4).

[16] 谭鑫、赵鑫铖:能源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阻力的对比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

[17] 谭鑫、赵鑫铖:能源对中国省份经济的增长阻力分析[J].学术探索,2011(6).

[18]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刘佳骏:北京市水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研究[J].资源科学,2012,34(3).

[19] 薛俊波、王铮、朱建武、吴兵: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J].财经研究,2004,30(9).

[20] 庞丽:经济增长中能源政策的计算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1] 崔云:中国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尾效”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1).

[22] 雷鸣、杨昌明、丹:我国经济增长中能源尾效约束的计量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

[23] 葛扬、何婷婷: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的增长阻力分析[J].学海,2010(4).

[24] 王家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资源尾效研究[J].经济地理,2010(12).

[25] 沈坤荣、李影: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尾效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2).

[26] 谢书玲、王铮、薛俊波: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J].管理世界,2005(7).

[27] 刘耀彬、陈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11).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流转;土地生态安全;农业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3-0588-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3.050

Review on Influence of China Rural Land Conversion for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DONG Ping1, DONG Li-min2a, CUI Man-man2b

(1.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Oceanograph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China; 2a.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2b. Hubei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Land conversion is necessary not only for land scale oper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ut also for ecological agriculture, low carbon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nd conversion must effect the way of our life, so this paper review on the influence in three aspects: land natural security, economic security and social security. From this paper, we know that the impacts are complex and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it also indicates three study directions as the follows:①making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n the impact of land conversion for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②taking a further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and conversion;③combining land conversion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 the result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④expanding the management means, such as science and technique, economic.

Key words: rural land conversion;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中共十八梦逯腥会公报指出,中国的农业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因此,促进土地生态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土地生态安全来源于“生态安全”,广义的土地生态安全具有丰富的内涵,强调动态的可持续性。梁留科等[1]将土地生态安全定义为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以实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佳化和社会稳定化的目的。

人类所有生产生活活动都必须依赖其所栖息的土地生态系统。土地流转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经营权以一定的条件转让给其他农户或者经济组织,涉及到亿万农户基本利益、关乎国家基础稳定,是对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学术界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后来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总体上,土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是多元、多维度且纷繁复杂的,以往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主要讨论土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重点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及社会生态安全三大方面整理归纳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而对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能对土地流转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1 土地流转对自然生态安全的影响

土地具有资源与资产的双重属性,自然生态安全是土地安全的基础。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持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选取景观生态、土地自然生产力(土壤肥力)以及粮食安全三个方面评述土地流转对自然生态安全的具体影响。

1.1 土地流转对景观生态的影响

中国农业经营的地块呈现出细碎化的特点,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数量多且面积小,土地经营无法集中连片,土地利用呈现插花、无序和分散的状态[2],并且呈现出细碎加剧的趋势[3,4]。这是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地理资源条件限制以及历史政治原因造成的结果。从景观生态学视角来看,每个土地利用田块都是作为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斑块。土地流转被认为是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形成大面积斑块的重要手段,其对土地景观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耕作田块的形状、面积规模以及生态可持续性等方面。张蚌蚌等[5]在新疆的实地调查发现中证实了这一点。另外,农地流转也会引起土地斑块(类型、性质、形状、内容)的重组及其使用性质的变化,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乡村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农田景观和聚落景观的衍变[6]。刘同等[7]对流转前后的土地利用类型在景观格局上的特征对比发现,流转后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有所提高,土地斑块整体上较为方正,但建设性地类的大量分布导致部分土地零碎化;与此同时,在土地流转的作用下,部分斑块的合并,必然导致景观整体边界密度的降低,引发农田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增加。孙雁等[2]也认为细碎化程度的不同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也会造成不同影响,即细碎化程度越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越高;反之,则越低。

目前在对土地流转的研究中,针对景观格局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一方面是多停留在理论层次的研究,缺乏在实践经验上有力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对景观生态安全的影响出现不一致的看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1.2 土地流转对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影响

衡量土地自然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土壤肥力。有机肥作为直接影响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因素,是一个缓慢变化的指标,土壤肥力变化需要长期的投资,但土地流转往往是短期的[8]。一般认为,明晰的产权可以提供对未来稳定的预期,激励解决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外部性问题。土地产权越稳定,农户在土地上的中、长期投入行为越突出,倾向于选择长期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有机肥;反之,倾向于选择快速生效的但对土壤长期破坏的化肥[9]。这就是说土地频繁变动不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在短期预期的影响下,土地流入者A向于剥削土地,只重视土地产出,不关注土壤质量变化。俞海等[10]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同的结论,并且认为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并没有引起农地土壤肥力的损耗。

除了土地制度不稳定这一因素外,土地交易市场是否健全也影响到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土地交易收益效应认为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土地投资实现价值的概率,由此可提高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朱民等[11]认为,在缺乏完整的土地市场补偿农民对土地进行前期投资的前提下,佃权不稳定也会妨碍农民对土地进行投资。姚洋[12,13]提出投资反悔效应,认为当土地交易市场受到限制时,在面对如所预期的那样的较高的非农收入时,来年农民将会选择的不是出租土地,而是降低对土地劳动的投入,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14]。

1.3 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一直以来追求的是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的手中的基本自给状况。保证土地供给的粮食安全不仅包含数量安全,更要关注质量安全。在粮食数量安全上,辛良杰等[15]通过实证研究建议吉林省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耕地的适度规模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土地产出率;而晋洪涛[16]则认为合并土地,减少农户耕地块数,可能比简单地推进农地流转更能有效地实现粮食生产各种效率的提高。在粮食质量安全上认为,第一,土地流转易于形成规模化经营,借助多种发展模式,有助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17],并且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一家两制”,减少对销售的农产品施用过量化肥、农药,从而保障食品安全[18];第二,土地流转能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对此涂军平等[19]以实地调查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结果显示,土地流转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土地流出户的农产品商品化率将下降1.992个百分点,而土地流入户的农产品商品化率将增加1.329个百分点。

但是在开展土地流转的地区,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不利于粮食安全的“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由于耕地是一项公共物品,耕地保护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奥尔森式”的集体活动,根据成本-收益分析,中央政府和土地使用者具有较强的耕地保护倾向,而地方政府与企业保护耕地动力不足[20]。通过调查研究[21]发现,在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专业经营粮食生产的案例较少,因为在比较利益下,粮食经营的收益较低,理性的农民必然会选择经济效益附加值更高的作物,甚至改变土地用途。朱忠贵[22]将其原因归纳为四点,除了上面所述一点,还有农产品内部价格不合理,对非粮化认识的危害不足以及制度建设不健全等原因。当然,土地利用的方式、区位因素也反向地对土地流转产生影响。刘同等[23]、叶剑平等[8]研究认为耕地面积比例越高,则越不容易发生非农化,距离城镇中心越近的村庄土地市场参与率越高。

2 土地流转对经济生态安全的影响

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是土地流转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内涵。这一部分可以从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两个方面综述土地流转对经济生态安全的影响。

2.1 土地流转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土地流转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一种理论基础是姚洋[13]提出的效益拉平理论,认为土地流转在农户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与互换,农地市场的形成及农地的自由流转,实现从低效率生产农户向高效率生产农户转移土地,使农地的边际产出在各农户间趋于一致;陈海磊等[24]通过对江西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证明了这一点,生产效率高的农户更倾向于流入土地,且对流入规模有着正向影响;钱忠好[25]、陈志刚等[26]从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入手,转让权和收益权影响到农民的资源配置和分配制度进而对耕地绩效产生影响,认为通过明晰产权并赋予农民完整的、完全的产权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耕地产出率的大幅提高;罗必良等[27]认为通过土地流转交易、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土地供给者和需求者的福利以及经济效率都会得到提高;高鹏等[28]认为土地流转是一次人地关系的调整,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同时维持了农产品索取权的自动激励机制,是一种典型的帕累托改进。另外一种理论基础是规模报酬理论,认为扩大生产规模能引起经济效益的增加,在适度规模经营下,长期平均成本最低。黄祖辉等[29]、张蚌蚌等[5]的实地调研论证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也有的研究表明规模化生产一方面由于土地产出率的下降,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带来土地经营收益的提高[30],另一方面农户之间自发的土地流转往往是单个斑块分散式的流转,难以形成规模效益[31]。

2.2 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土地流转被认为是促进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冯应斌等[32]通过对土地流入者和流出者对比分析,由投入-收益法得出,土地流转对两类农户的收入增加均有贡献;许恒周等[33]分析土地流转与农民非农业收入的关系,农民非农收入水平与农地流转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薛凤蕊等[34]、李中[35]则是将农民收入进一步细分成六种情况,比较流转前后的各项收入的变化结果表明,非农务工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土地出租人均纯收入都明显增加,农作物种植人均纯收入明显下降;庞新军等[36]实证研究认为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正向的,并随着土地流转的进行而下降,长期来看,土地流转的效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呈“U”型,在土地流转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不同因子作用于对农民收入的强度各不相同;贺丹等[37]建立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地流转前后的农民进行福利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货币补偿,短期内农户收入增加,但长期来看福利呈现出变差的趋势。

3 土地流转对社会生态安全的影响

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稳定,是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流转为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衣保中等[38]通过对实证数据的回归分析认为,农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有高度正相关关系。不同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劳动力具有自由流动的特点,农地经营权流转使得更多的农民从农地中解放出来,众多学者对其影响因素展开了详尽的研究,从选取角度上可以划分为两种:微观与宏观。微观上,杨巧等[39]、王春超[40]、盛来运[41]将其影响因素归纳了16种可能的假设,包括产业结构变化、收入差距、农民对进城成本和收益的衡量等;宏观上,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刘晓宇等[42]认为,土地产权的稳定性对农业人口的转移影响可能是双向的,一方面,基于土地产权不稳定带来的收益不稳定,农民迫切需要从非农就业方面获取经济支撑,进入非农生产领域;另一方面,土地产权不稳定意味着随时面临失地换地的风险,这便会抑制农业人口转移。张良悦等[43]、朱梦蓉[44]认为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城市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与束缚,只有改革这些方面的制度,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永久转移。

4 小结与展望

目前,国内学者对土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各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为后来者的研究发现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但同时也存有提升的空间。首先,从整体上讲,缺乏对土地生态安全各方面的一个综合评价,不能较好地对土地流转影响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其次,在对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影响方面,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不足;再者,在对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影响的研究层面,更多的放在土地制度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对其他层次上关注不够,比如生产力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最后,人们对土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造成的影响还不够重视,直观地将两者放在一起研究的几乎没有,更别说针对土地流转后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综上所述,土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考虑土地流转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土地生态安全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等多个方面。针对某一问题固然可以得到深入的研究,但难免会忽略其他重要内容,往往造成重效率轻质量,或者重经济而轻生态,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土地流转对土地多方影响的研究。

2)注重研究引导土地流转向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式方法。生态农业是新型农业发展方式,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于一体,符合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该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探索如何引导土地流转后的农业发展与生态农业结合,实现土壤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统一,应该成为重点突破的方向。

3)在研究内容上,未来可向对土地流转的绩效评估方向深入。完整的土地管理机制,不仅需要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还需要对实施效果的跟踪评价,根据效果不断的校正设计与实施方案,形成一个效率高、效果优的反馈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土地流转实施的目的与效果。目前已经有学者[45]对这方面展开了初步探索,需要进一步完善。

4)在土地流D的管理手段上,需要突破创新。土地流转涉及到亿万农户、企业法人组织,全靠政府推动管理,显然力量有限,关键还需靠市场化方式解决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农民属于“理性小农”,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因此保护土地生态安全需要政府、社会的扶持和管理机制的转变,利用市场机制,如给予农户生态补偿,设立土地发展权交易制度等措施。

参考文献:

[1] 梁留科,张运生,方 明.我国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6):829-834.

[2] 孙 雁,刘友兆.基于细碎化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江西分宜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802-810.

[3] 吕 晓,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农地细碎化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3):530-540.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5] 张蚌蚌,王 数.群众自主式土地整治模式及其效应研究――以新疆玛纳斯县三岔坪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5):131-136.

[6] 赵中建.土地流转影响下的乡村景观衍变[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72-76.

[7] 刘 同,李 红,孙丹峰,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区域景观的影响――以北京市昌平区为[J].生态学报,2010,30(22):6113-6125.

[8] 叶剑平,蒋 妍,丰 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4):48-55.

[9] 何凌云,黄季j.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与肥料使用――广东省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1(5):42-48.

[10] 俞 海,黄季j,ROZELLE S,等.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J].经济研究,2003(9):82-91.

[11] 朱 民,尉安宁,刘守英.家庭责任制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投资[J].经济研究,1997(10):62-68.

[12] 姚 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农业绩效[J].中国农村观察,1998(6):1-10.

[13] 姚 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54-65.

[14] 孔祥智,徐珍源.农地长期投入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自有承包地与转入农地有机肥投入的比较分析[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45-51.

[15] 辛良杰,李秀彬,朱会义,等.农户土地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及其解释的印证――以吉林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9(5):1276-1284.

[16] 晋洪涛.政府要粮与农民要钱目标的兼容性――基于粮食生产社会效率和私人效率的考察[J].经济经纬,2015(5):25-30.

[17]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J].管理世界,2010(7):66-97.

[18] 薛岩龙,郑风田,刘宁宁,等.组织形式、信息不对称与“一家两制”――基于农户蔬菜采摘行为的抽样调查[J].经济经纬,2015(5):37-42.

[19] 涂军平,黄贤金.区域农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关系分析――以江苏省宝应县农户调查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2):35-39.

[20] 钱忠好.耕地保护的行动逻辑及其经济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32-37.

[21] 姜宛贝,刘 同,孙丹峰,等.镇域尺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2,34(9):1681-1687.

[22] 朱忠贵.农村土地流转非粮化与粮食安全[J].粮食问题研究,2010(1):10-12.

[23] 刘 同,李 红,孙丹峰,等.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2, 32(12):1496-1502.

[24] 陈海磊,史清华,顾海英.农户土地流转是有效率的吗?――以山西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4(7):61-71,96.

[25]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6] 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制度的演变与耕地绩效――对转型期中国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3(6):25-30,51.

[27] 罗必良,吴 晨.交易效率: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视角――基于广东个案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8(2):12-18.

[28] 高 鹏,傅新红.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经营模式的优化路径[J].农村经济,2014(5):111-113.

[29] 黄祖辉,王建英,陈志钢.非农就业、土地流转与土地细碎化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4(11):4-16.

[30] 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进行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2003(2):83-94.

[31] 田传浩,陈宏辉,贾生华.农地市场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J].经济学,2005,4(3):769-784.

[32] 冯应斌,杨庆媛,董世琳,等.基于农户收入的农村土地流转绩效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4):179-183.

[33] 许恒周,郭玉燕.农民非农收入与农村土地流转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21(6):61-66.

[34] 薛P蕊,乔光华,苏日娜.土地流转对农民收益的效果评价――基于DID模型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1(2):36-42,86.

[35] 李 中.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基于湖南邵阳市跟踪调研数据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5):144-149.

[36] 庞新军,况云武,龚晓红.交易成本、土地流转与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3):120-123.

[37] 贺 丹,陈银蓉.水库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前后福利变化模糊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116-123.

[38] 衣保中,张凤龙.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4):60-62.

[39] 杨 巧,杨馥铭.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7个大中城市的实证[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28(3):1-8.

[40] 王春超.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中国17省份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1):94-101.

[41] 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7(3):2-15.

[42] 刘晓宇,张秀林.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2):29-39.

[43] 张良悦,刘 东.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保障权转让及土地的有效利用[J].中国人口科学,2008(2):72-79.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4篇

乡土史即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可见乡土史教育对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之重要性。作为职校历史教师,笔者深深地感到开展乡土史教学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概而言之,乡土史的教学有助于影响人和教育人。

二、职业学校开展乡土史教学的实践

1.开发乡土史教学资源

乡土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乡土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笔者所在的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这块古老土地上,有着浙江省迄今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以及最近发掘的距今4000多年的留良新地里良渚文化古墓群;有千年水乡古镇——乌镇;有江南名刹——福严禅寺;有人文景点——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匋艺术院、金仲华故居、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等一大批名人文化场馆。在这里有着大量可以开发的历史资源:乡土类资源即文本类资源、非文本类的实物资源、音像类资源、口述类资源、民俗乡风类资源。其中文献资源是笔者开发乡土史的主要资源。

2.乡土史教学实践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史资源。笔者所在学校虽是一所职业学校,但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历史教育的功能,每周开设有两节历史课,这为笔者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平台。笔者最初的乡土史教学实践就是从历史课堂开始的。为达到课堂渗透乡土史的目的,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平时整理好乡土史资源库。现在的历史教学是专题模块教学,分别是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文明史,涵盖古今中外的三大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笔者在搜集整理桐乡地方历史乡土资源的时候,依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按照下表分门别类,进行归档研究,以备教学之用。

二是课堂运用好乡土史资源。在讲述对应历史时期相关内容时,笔者十分注重引入乡土史资源。如在讲到古代中国起源时,适当介绍桐乡已发现的两大早期中国文明,即:马家浜文化与良渚文化的遗存;罗家角遗址和新地里遗址。它们是古老桐乡的见证。通过引入这些乡土材料的介绍,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讲到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濮院的“濮绸”。濮绸品种繁多、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强度高,有“天下第一绸”之称,跟当时的杭纺、湖绉、菱缎合称江南四大名绸,不仅远销海外,而且是历代朝廷的贡品。在讲到三省六部制之时,笔者引入司马高桥(崇福镇南门)。司马高桥旧名南高桥,明洪武间(1368—1398)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同治三年(1864)毁,光绪二年(1876)知县余丽元再建。据《周礼》载:周时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后用为兵部的别称。通过这些介绍,学生加深了对明清时期桐乡经济发展的了解,以及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印象,唤起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保护之情。

多渠道、多角度地挖掘相关乡土历史,适当合理地与教学内容相整合,能够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乡土史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引领学生开展有关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3.开展依托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1)乡土历史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当下的课程内容已不再只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而且我们也知道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知识和结论,而应当将学生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即历史教学要运用史料证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所以在这样的认识下,乡土历史就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收集的有关资料显示,各地研究性学习课题有一半与乡土史有关。这些课题主要包括各地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状况,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可见乡土化已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体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使整个德育过程潜移默化、悄然无声。

(2)挖掘乡土史资源,确定研究性学习主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内容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乡土历史进行充分发掘与利用,通过构建研究主题模块的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本乡本土问题,构建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体系。

主题是指在设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整体方案时,设置一些研究主题,从而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方向,让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课题,从而使课程内容相对集中。通过设置研究主题,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开发乡土资源,使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比较系统规范。如笔者给学生设置了像桐乡行政制沿革、桐乡古代经济发展、桐乡古代文化、古代遗址研究、乡风民俗研究等主题,希望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整体设计研究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研究为主要载体的学习,选择好恰当的研究课题十分重要。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后,围绕主题,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口进行设计。同一主题切入口不同,研究的内容也就不同。如在“乡风民俗”的主题模块下,可以选择研究节日民俗、礼仪风俗;可以研究生产、生活习俗、饮食习俗;可以研究民间体育、文艺、谚语;可以研究地方方言等等。学生在进行课题设计时,可以将主题模块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子课题再分解为若干次子课题。这样主题模块通过分解细化、层层相嵌,呈现立体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逐步形成主体研究系列。

当然,在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和设计课题这一过程中,要遵循四条原则。第一,现实性原则。课题要符合学校的层次和学生能力的实际。第二,兴趣性原则。课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钻研的。第三,可操作性原则。课题不要是纯理论的,要避免大而全,可以选择乡土历史的一个侧面进行探究。第四,可依托性原则。课题尽量与乡土历史相结合,与历史基础型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相结合,从中寻得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土壤科学;特点;研究进展;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S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10-01

土壤学者认为:土壤是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陆地疏松表层,它最根本的特性是具有肥力。土壤是一种自然实体,它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其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征。土壤主要是由4种物质组成,分别为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1]。

土壤学是农学的基础学科,也是资源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林生产所必需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和动物居住的环境因子,在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时有重要的作用。

1 土壤学的特点

21世纪土壤学的发展将具有以下5个特点:一是研究领域在广度方面将进一步地获得发展。土壤研究的综合性及学科交叉性将更为明显。在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土壤质量和肥力、土壤与环境、生态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研究领域不断获得深层次的发展,不断地对学科的分支进行拓展。在土壤的属性及过程的研究过程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进行探究,在更深的层次上发展土壤科学,以取得更大的进展。三是土壤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和信息化将日益发展。不仅在土壤属性的研究上,土壤分类及土壤过程的研究中都将不断地趋向定量化和信息化。四是土壤研究将日趋国际化。土壤的研究不仅只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而应更多地面向国际,日益增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2]。五是长期观测研究土壤的动态与定位,将是今后土壤学研究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土壤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今后要对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本质进行了解,只有长期地进行定位观测。

2 土壤科学的研究进展

以往土壤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化学与肥力、土壤资源遥感与信息系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调控、 土壤环境化学与污染环境修复、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土壤生态学和土壤物理学,但是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壤学发展的趋势也在改变。

土壤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在不断发展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大多数是针对土壤自身的构成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涉及到土壤的成土因素。现在的土壤学发展向着更深刻、更系统、更综合的方向发展,土壤学的研究内容更加侧重于土壤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以及土壤对人类与环境影响的发展方向并不断深化[3]。

目前,由于世界人口的逐渐增长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土壤学更加注重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减少由于人口的增长与日益减少的耕地之间的矛盾[4]。

在土壤学的研究内容上,除了继续深入进行一些基础研究外,更加侧重于对土壤中生物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以及重金属、化学制品(农药及化肥)和各种有机废弃物对土壤、作物、森林以至人类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中[5]。

在土壤学的研究手段上,一些大型的分析仪器和电子计算机得到了应用,进一步地提高土壤分析的精密度、分辨力及分析速度,为土壤学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此外,还建立了土壤数据库及土壤信息系统,为数据的处理及某些模拟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

3 发展方向

土壤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发展的方向、趋势都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壤科学事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和农业部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土壤和农业化学的有关专业[6]。在一些土壤的研究与改良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肥力概念等提出了新的见解。

土壤是植物生长与农业生产的基础,是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是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全球土壤变化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农村、城镇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土壤。

土壤学在现代的发展仍然有其基本原则,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却更加复杂和多样。土壤学以后的发展趋势要紧跟社会发展、进步所面临的复杂的问题,如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新问题。毋庸置疑,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不能只靠土壤学,需要综合利用土壤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全球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能源矛盾和粮食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土壤科学必须符合国家战略的发展需求,并且要努力发挥其作用。根据土壤学本身发展的规律,土壤学已经具备向着新时期的现代土壤学发展的时机和条件,未来的土壤学将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土壤学研究的主要战略方向包括:土壤固碳、土肥水界面物质能量过程与交换、土壤组分互作与肥力维持、可变土壤特性及变化,土壤资源演变与评价、持续利用机制与模式、质量基础调查、防治以及退化过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土壤的分类标准、土壤发展的新趋势,土壤的污染与土壤健康质量、污染物转化生物有效性与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修复机理与技术、面源污染机制与控制,土壤的外观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土壤的发生过程与全球区域的变化、土壤的侵蚀、破坏以及其防护治理方法,土壤生物的研究与发展体系、基因资源多样性及其功能、养分平衡与施肥及其高效利用分子基础、水和元素循环耦合、土、植、肥互作及协调机制[7]。

土壤学的发展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而且要更加注重土壤学自身的特点。土壤学的发展要与生态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紧密相连,尤其在解决问题时,要以土壤的本质和特点为出发点,解释说明与土壤有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也必须建立在土壤学的基础上。因为在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的同时,其他科学也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土壤学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土壤科学自身的特性,更要注重联系其他学科的发展,不能让土壤学孤立发展,土壤科学和其他相关的发展应该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让土壤科学发展成为更重要的学科。

4 参考文献

[1] 罗汝英.土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

[2] 赵其国.21世纪土壤科学的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704-709.

[3] 张甘霖,龚子同.世纪之交土壤学研究的挑战和契机――从第16届世界土壤学大会看土壤学的未来[J].土壤与环境,1999,8(2):130-136.

[4] 赵其国,万红友.中国土壤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环境,2004,13(1):1-5.

[5] 赵其国.发展与创新现代土壤科学[J].土壤学报,2003,40(3):3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