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土交流材料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精选

国土交流材料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一、建章立制,确保信访工作有序开展

信访是一“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和掌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群众呼声,为国土资源工作提供参考。我们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凝聚民心,自觉做好信访工作,建立规范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制度。一是把信访工作列入局领导和各股室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同时建立了信访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处理信访工作和重大疑难案件。二是在实行首问负责制、领导接待日制等普遍信访制度外,率先实现“点名接访”制度,设立专门接待室,公开局领导及业务股室负责人主管工作范围、电话、家庭住址等,上访者可选择接访者。县公安局干部高某、肖某间的土地纠纷由来已久,实行点名接访制后,高某和肖某共同选择局纪检组长接访。该同志接案后,由于双方的共同信任,纠纷得到很快的处理,双方对处理结果都很满意。三是建立接待群众来访礼仪制度。信访接待做到“四个一”,即一句话看文明,一杯茶看态度,一接访看素质,一名成员看队伍。同时开展“四心”活动,即接待热心、解释耐心、看材料细心、工作让群众称心。四是理顺关系,明确分工。确定一名局领导分管信访工作,并安排二名专职的信访员,热情接待来信来访群众,做到5日内有答复,15日内有处理结果,20日内结案。20*年3月的一个周末,罗塘乡门港村村民文某电话向县国土局反应,其与邻居罗某因宅基地纠纷发生冲突,拔弩相见。我们接案后,当即赶赴现场,通过做工作双方很快就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纠纷得到妥善处理。事后双方还共同送锦旗国土局表示感谢。五是建立机构,健全网络。县、乡、村三级都配备土地信访信息员,进一步发挥了基层的协调作用、耳目作用、参谋作用,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配合默契的土地信访信息网络。

二、深入排查,把准国土信访工作脉搏

国土信访工作虽说是复杂、疑难、多变,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为进一步减少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我局在对群众上访不躲不推、热情服务的基础上,采取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局领导下乡走访了解情况。以乡镇为单位,每月组织国土员、信息员汇报工作,交流情况,排查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根据国土信访的基本规律,征地时,注意排查土地补偿问题信访;登记发证时,注意排查权属纠纷信访;节假日期间,注意排查违法占地建房等突发案件。局领导每年都要分片、分组、分责任区深入基层,与广大群众一起谈心,了解群众对国土工作的意见、要求,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全体干部职工时刻绷紧信访这根弦,做到“人人关心信访,个个都是信访员”,注意了解有关国土信访的事。深入细致的排查,使我们充分掌握了国土信访的发展态势,赢得处理问题的主动权,从而及早采取措施,及早解决问题。20*年3月一天,地籍站长去县政府开会,在县政府门口看到一群农民模样的人聚在一起议论,无意听到他们说“土地合法权利”几字,便向他们了解具体情况。一打听,方知道他们是为一件土地纠纷准备去县政府集体上访的,便一边向局领导汇报,一边做工作引导他们去局里。后来这件纠纷在局里就得到了解决,避免了一起集体上访案的发生。

三、加强宣传,夯实信访工作的群众基础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国土信访工作就要想方设法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群众对信访问题有正确认识,从而避免群众因对法律、政策的误解越级上访、重复上访。近年来,我局除了利用每年的“6·25”全国土地日进行土地法律法规宣传外,还针对信访工作策划了一些宣传活动。20*年,针对群众反应规范农村建房用地审批收费的呼声,组织编写了《土地管理实用手册》2000册,送给农民朋友阅读。20*年,为搞好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编写了《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汇编》2000册,向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赠阅。20*年元旦,印制了两万本国土资源宣传挂历,赠送给全县干部群众。通过宣传教本文来自育,广大人民群众对举报违法用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20*年以来,全局共受理群众举报120余起,立案查处68起,结案68起,有力地促进了国土资源工作的开展。

四、严格执法,快速查办信访案件

国土信访工作,既要按照政策法规说服群众,又要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既要敢于执法,又要善于执法,严肃查处。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面广的信访案件,只要问题属实,就及时组织力量一查到底,决不拖延。如20*年12月份,夏造镇夏造村村民反应广东外商未经批准擅自在夏造村开采稀土矿,我们接举报后,迅速联合县政府办公室、夏造镇政府组成调查组,到实地调查处理,毫不留情的对外商郑某的非法采矿行为进行处罚。当地群众为此叫好说,对外商也敢处罚,这样执法我们服了。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信访、农业、国土、经管等部门任成员,各部门各负其责,对土地流转组织指导、统筹协调。围绕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根据《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认真解决发展与用地的矛盾。

二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作为县城驻地镇,随着二、三产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外创业,迫切要求把原承包的土地转让到愿意经营的农户、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以实现比自己耕种更为可观的经济收入。党委、政府认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的途径。为此,我镇把土地流转工作始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三是完善措施,积极推进。首先,政策上予以支持。近几年来,我镇每年都要在年初的镇委一号文件中强调鼓励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同时,镇与村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村、社区完善土地(耕地)承包合同书管理,农村土地(耕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发放工作;其次,舆论上大力倡导。我镇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各种媒介经常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的集中宣传,在镇办公楼重要位置,设立了电子屏幕,不间断播放土地流转信息;第三,经济上给予扶持。制订“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土地流转,镇里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土地向种植、养殖、加工大户或致富能手集中。开展土地整理,改善生产条件,投资1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庞居湖、大井湖的治理,以便于土地流转大户开展生产;第四,服务上紧紧跟上。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帮助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经管、林业等业务主管部门不定期深入村、社区开展服务。

二、积极引导,合理布局,多种形式推动土地流转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建立土地流转机构,明确权益,自愿有偿,控制土地流向,引导土地多种形式流向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经营能手大户、规模高效项目。

一是对等互换形式。第二轮土地延包后,土地承包划分面积较小,这样对部分农户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在农户家庭间自发出现了自愿协商、对等互换承包地的现象,通过调整土地,使其相对集中连片,便于规模经营和生产管理。

二是农民自愿互换形式。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一般都是举家外出,他们对承包地的处理主要是通过转包给亲朋好友或田边就近的人家经营。目前全镇这种土地流转6000户,达1.3万余亩。此类以自发为主的土地流转形式双方往往不遵循一定的程序与履行必备的手续,有较大比例的流转面积,没有通过流转合同或者契约来规范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均以“口头协议”方式进行民间流转,造成土地承包关系混乱,履行应尽义务、发生纠纷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

三是出租形式。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村经济合作社,再由村经济合作社统一发包给经营大户,开发产业经济。全镇这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达6300亩。

四是转包形式。今年我镇有近2200亩农田委托村经济合作社转包或出租形式给一些外地客商开发大棚西瓜及常年种植蔬菜,有的以土地入股,形成农户之间或者农户与企业、与外来人员建立股份合作社进行农业生产。

在流转方向上,我们积极引导,按照集约化、效益化模式,确定了土地流转流向,经营权流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走集约化种植的路子。依据我们的传统优势,我们选择了集中发展经济作物路子,先后形成了旺沟、白马鲜桃基地,讲理流域的生姜基地,张庄的土豆基地,东阳店子的蔬菜大棚基地。

二是发展规模养殖。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必须突破家庭作坊式,建设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必须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如晗哺村的合同鸭养殖场,大东阳的万头养猪场,都是在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后才创办起来。

三是流向专业合作社。全镇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面积为1万多亩,土地占流转总面积的43%。张庄土豆种植合作社由128户种植大户组成,合作社员以自己责任田为依托,采取土地入股、租赁、互换等方式连成一片,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量达7000万公斤,年产值近6000万元,比种植农作物增加收益4倍多。又如白马村在稳定农村家庭经营制度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引导160多户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了鲜桃专业合作社,面积达3000多亩,其中,租用本村耕地面积200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

四是流向专业大户。向全镇专业大户流转面积为1800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如我镇农民*#租用荒山1200多亩种植油桃、樱桃,发展生态农业山庄,效益非常可观。

三、规范运作,常抓不懈,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土地经营权流转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坚持了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优化了农业投资环境。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有利于吸引企业投资高效农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机制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目前,我镇已初步形成了“平原蔬菜、山区水果”的农业产业格局,畜牧业、粮菜、林特水果互为补充的农业产业优势。

三是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土地经营权通过流转,盘活了集体土地资产,搞活了农户土地经营,走出了一条以地生财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一、创新适应“七个转变”的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更大的发展。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推进六大产业、创建宜居城市的战略部署,掀起新一轮赶超发展热潮。在快速发展争先进位中,国土资源部门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如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的矛盾、用地需求与占补平衡的矛盾、节约集约与粗放利用的矛盾、保障发展与维权维稳的矛盾、提升效能与规范管理的矛盾等等。能否经受住这些困难和压力,在实施“七个转变”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中有所作为,关键要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保护资源是第一责任,保障发展是第一要务,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增强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市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的实践证明,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只有科学有力地保障,才有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才能为真正有效地保护提供条件;只有合理有效地保护,才有资源的永续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主动服务与规范管理的关系。服务发展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严格监管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职责所在。既不能以严格监管为由,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消极作为,又要警惕以保发展为由弱化监管;既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又要强化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保证子孙有饭吃,能发展。三是开拓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开拓创新本身就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土资源监管的动力。依法行政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国土资源部门既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为新政,又要坚持严格管理、制度为本、依法行政。四是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强化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审批监管和考核评价,合理确定资源供应的总量、结构和时序,实施差别化资源利用政策,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引导与调控。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创新适应“七个转变”的工作方式

方式决定成败。方式对了,事半功倍;方式错了,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欲速则不达。*是一个传统农业市,要做大经济总量,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中之重。因此,今年国土资源工作要转变方式抓重点,“四保一促”抓落实。一是保增长,用好地。保证发展用地,关键要在“多、快、好、省”四个字上做文章。“多”,就是多渠道做大用地规模。要全力做好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工作,采取“用好计划指标、争取预留指标、抢抓扫尾指标、探索周转指标”的“用地四法”,做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同时,进一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拓宽城市用地空间,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快”,就是加快审批。要按照“提前介入、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加快报批”的要求,开辟重大项目报批“快速通道”,以高效的工作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要。“好”,就是优化结构。重点做好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项目、保障性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优质工业项目、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用地的保障和服务。“省”,就是节约集约。坚持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总结推广“六要一推动”的新机制,即向空中发展要地、向存量土地要地、向闲置土地要地、向置换土地要地、向旧村改造要地、向开发整理要地,推动土地管理由重审批向重动态监管转变,使土地资源真正成为促进*经济腾飞的“助推器”,而不是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是保红线,管好地。积极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变“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部门“强”管理。全系统要把发现率、制止率、报告率、查处率“四率”作为评价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标准,全面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责。第二,社会“广”发动。全面推广聘请土地协管员的做法,广泛发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耕地保护工作,使各类信息反馈能够及时、准确,从而争取到耕地保护的主动权。第三,监督“明”公示。在每个乡(镇)、村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公示牌,主要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周边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向社会公示基本农田的方位、面积、保护措施、责任人、举报电话等,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体系。第四,管护“全”覆盖。耕地保护责任状逐级签到农户,构建“市、县、乡、村、组、农户”六级责任网络,确保*市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5.5%以上。三是保矿业,找好矿。振兴矿业经济,关键是要出成果。地质找矿要取得成果,就要以找大矿、找好矿为目标,科学规划,统筹管理,进一步优化地质工作布局。第一,完善地质工作的投入机制。

今年,省政府已经设立3亿元地质勘查基金,主要用于省内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省厅也设立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实施“特色资源紧缺资源找矿工程”,首期1.3亿元资金已经启动运作。*市将积极争取省勘查基金在本地开展探矿活动,尽可能争取多发现矿产后备资源。第二,完善地质工作的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地质找矿成果奖励办法,鼓励和促进地质勘查单位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加紧对*市优势矿产如陶瓷土、高岭土、煤炭等资源的勘查工作,努力实现勘查开发秩序明显好转、矿山开局明显合理、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矿业经济总量明显壮大等六大目标。第三,完善矿产资源的整合机制。关闭生产规模过小的矿山,保留部分已上规模的矿山。在此基础上,对*市矿产资源进行重新规划。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一批达产达标的矿山企业样板,通过资源整合,使现在矿山数量减少30%,到2015年全市矿山企业数量控制在800个以内。四是保民生,维稳定。重点要做到“增民利、解民忧、保民安”。第一,增民利。要依法做好农村土地登记、确权、颁证工作,进一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按照新地征地补偿标准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到位。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指导,积极探索货币安置、征地费入股安置、保险基金安置、留地安置、调地安置、低保安置等多种补偿安置模式,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第二,解民忧。要本着“信访无小事”的原则,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妥善处理国土资源利益纠纷,坚持对每宗信访件做到“四定”,即定责任领导、定责任人员、定解决方案、定办理期限,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三,保民安。*市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全市现有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3600余处,多分布在偏远山区,规模较小,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治理难度也大。为弥补地质条件的“先天不足”,*市在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御体系的同时,对已经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性质和规模,着手实施永久性搬迁工程,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害。五是促和谐,建机制。主要探索建立“七个机制”:一是土地置换机制。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等图件为基础,开展废弃矿山、工厂、公路和闲置宅基地的清查工作。二是探矿找矿机制。以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对全市紧缺和急需的钽铌、优质瓷石、煤、水泥用灰岩,实施整装勘查,集约开发,力争取得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三是执法监管机制。继续巩固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的成果,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分区监管工作机制,推动执法监管由重一家负责向重共同防范转变。四是地灾预防机制。今年努力建成1~2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争取用5年时间完成全市所有山区丘陵区县(市)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五是利益调节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造地与用地相挂钩、节约集约用地与土地利用指标“两个挂钩”机制。六是队伍保障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实行党政分设和干部异地交流机制,使系统内广大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七是环境优化机制。建立用地审批“快速通道”,定期深入基层进行“现场办公”,主动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工作。

三、创新造应“七个转变”的内外环境

环境是发展的基础,环境建设也是生产力。部门能否发展壮大、事业能否生机勃勃,与内外环境密不可分。实践证明,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加速崛起的保障和动力。环境建设对全市国土资源工作非常重要,当务之急要抓好典型,树立形象;提高效能,服务大局;反对腐败,廉洁自律;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要创造好的环境,提升国土资源形象。当前,要重点创优“三大环境”:

一是成长环境。干部队伍是管理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全系统要广泛深入地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推动队伍建设由重使用向重培训转变。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思想灌输与启发教育相结合、正面示范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第二,加强业务素质教育。制定全系统干部培训规划,加大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现代科技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机关干部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第三,增强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挂职锻炼、交流轮岗、蹲点调研等方式,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到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我们位于,现有人口万,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万亩。近年来,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土资源的有力支撑,国土资源也为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济的发展与国土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对我们的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长期以来,特别是国土资源部新修订《国土资源信访规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局坚持以构建和谐国土为目标,以服务卢龙发展为宗旨,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国土资源信访规定》为主线,针对新形势下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畅通信访渠道,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加大信访工作力度,预防和化解了大量信访矛盾问题,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大局,推动国土资源工作实现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制的落实

抓信访保稳定是构建和谐国土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压实责任,落实追究。

一是局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抓信访。我们建立了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的国土资源局社会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并下设土地征用纠纷排查调处、土地、矿权争议排查调处、违法案件查处三个工作组,专门负责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局领导经常提醒机关人员:在办理信访时,必须做到情为民所系,必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决不做无视民意、违背民意、挫伤民意的蠢事,切实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班子领导经常研究带倾向性的信访问题,以及信访工作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措施,整个信访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落实。所有来信件局长亲自过目把关后,批转给分管领导或承办股室,承办股室再具体做好答复工作,群众来访坚持谁接待谁负责,接待人再根据来访情况移交业务科室,重大情况由分管领导或局长出面处理,所以说我们局机关人人都是信访接待员。

二是强化各国土所领导责任的落实。每年初县局与各国土所签订信访稳定责任状,确保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各国土所都能把信访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明确了对因信访工作不到位造成群众集体上访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实行错案追究制度;对处理解决信访问题不及时不到位,引发群众重复越级到县以上单位上访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上级交办或转办的信访案件,尤其是要结果的督办件,不能按期限办结的,实行黄牌警告。在落实责任追究的同时,也实行了奖励制度,对在信访工作中实绩突出的,进行物资和精神奖励。

二、狠抓宣传教育,规范信访工作程序

国土资源部新修订的《国土资源信访规定》实施后,我局紧紧抓住这个有利契机,从抓学习培训和宣传教育入手,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对信访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一是抓好学习培训。局主要领导带头学规定,多次召开局务会、信访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会、各股室、国土所负责人会研究新修订《规定》的学习培训。并专门召开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信访工作人员会议,专题对新修订《规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辅导培训,使大家对规定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局利用“地球日”、“土地日”、“法制宣传日”的宣传契机,利用各乡镇大集人流量相对集中的时间,采取咨询服务、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对《规定》进行了广泛宣传,扩大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使上访群众了解自己在信访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自觉规范自己的信访行为,学会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的信访工作责任意识。

三是规范工作程序。研究制定了《国土资源信访工作规范程序规定》,从接待、受理、交办、转办、督办以及答复等各个环节都详细的做出了规范要求,并在日常工作中狠抓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信访制度建设,推动信访工作规范运行

建立并落实好各项信访工作制度,是做好信访工作的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依据《信访条例》和《国土资源信访规定》,重点建立落实了五项制度。

一是社会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例会制度。社会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定期召集各股室负责人和各国土所所长,共同分析信访工作形势,研究解决重点信访案件的处理方案。例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召开。

二是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实行每周二领导接待日制,特殊时期每天都有一名局领导到信访接待室值班,接待上访群众。建立了领导接待记录,每月底报送局主要领导阅示。并根据群众反映问题的性质,由相关股室负责人陪同接访,提高了现场接待、解决信访问题的效率。对接待后的问题,实行“首问责任制”,接待后一抓到底,直至问题的彻底解决。

三是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制度。坚持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汇总梳理工作制度,在重要敏感期实行每天一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和化解时限,实现了信访隐患的超前介入、超前稳控和超前化解。

四是信访交办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将应由各股室或各国土所处理的问题及时交办处理,并要求及时上报处理结果,强化了业务股室或国土所处理好群众信访问题的意识,促进了职能作用的发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五是重大信访信息反馈报告制度。建立并完善了《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为及时处理群体性事件奠定了基础。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我局的信访工作更加有章可循,信访秩序更加井然有序,信访渠道更加畅通,推动了信访工作的开展。

四、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全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做好信访工作,根本在于扎实有效的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在落实新修订的《规定》过程中,我局紧紧抓住解决问题的旨意关键环节,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千方百计解决了大量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坚持以情感人,做到热心周到服务,着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对来访群众,总是笑脸相迎,坦诚相待,坚持从一人一事、一言一行做起,从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群众积怨入手,把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信访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人民群众心坎里。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管是否合理,都坚持深入调查核实,只要是政策允许的,就克服困难,多方联系协商,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对群众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就做好耐心说服,把事实调查清楚,把政策解释透,尽量消除群众的误解。例如:

二是坚持从源头治理抓起,防止、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消除信访隐患。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中,明确了三项原则: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决不手软;严肃处理不讲情面;查处案件不护短。

三是强化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的处理。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分别交由土地征用纠纷排查调处、土地矿权争议排查调处、违法案件查处三个工作组,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层层有任务,人人有压力,确定化解时限,妥善给予解决。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镇位于*城西北,是*区规模最大的一个乡镇,也是*区三大集镇改造之一,下辖*个社区*个行政村,总面积37.8平方公里,集体土地33396亩;常住人口约4.15万人,居民2.44万人,农业人口1.71万人,外来人口达5万人。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经济园区、省直机关小区等进驻*,集镇改造的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和社会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土地和住房利用价值在不断提升。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和个人非法占用集体土地、违法建设的行为日趋严重。因此,如何有力遏制非法占用集体土地和违法建筑,确保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顺利推进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镇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工作回顾

面对非法占地和违法建筑行为的严峻形势,*镇党委、政府本着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早在2002年开始就结合创建*市“土地执法模范乡镇”的活动,把保护耕地、打击非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的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从建立组织到宣传教育,从完善巡查制度到组织大规模拆违,各项规章制度已逐步得至完善。非法占地和违法建筑的行为得到有力的遏制,三年来共组织联合巡查269次,制止非法占地和违法建设347次,组织强拆除31次,拆除违章建设48438平方米,投入查拆资金31.5万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土地执法模范乡镇”,受到市、区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好评,下面就如何做好查拆工作谈三点体会:

一、统一思想建全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非法占地和违法建设是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毒瘤”,其危害大,影响恶劣,后果严重,必须坚决清除,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市“国土资源执法模范乡镇”活动,作为更好抓查拆违工作的契机,从思想上、组织上、职责上和措施上提出了“四个再落实”。镇三套班子会议均把保护土地的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每月的机关例会逢会必讲;三年来不断调整、充实拆违领导小组和创建领导小组,由镇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村镇建设的副镇长担任副组长;各社区(村)、组也相应健全了组织,完善了查处非法占地和违章建设的规章制度;镇政府与所属社区、行政村签订了查拆违和创建市国土资源执法模范乡镇责任书,把任务、责任分化到村(组),做到人人有责任、有目标、有担子。查拆违和创建工作列入镇、社区、行政村干部的年度考核内容,把创建活动与查拆违工作紧密结合,加强了村镇建设办、国土所、执法中队三位一体执法巡查,开通24小时公开举报电话,配备巡查专用车;仅20*年全镇用于巡查和拆违经费达18万元,三年来共计投入查拆违资金31.5万元,做到保障有力。组织每一次拆违行动,均由镇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遇到重大问题和组织强拆行动,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分管镇长均亲临现场协调、指挥,从思想上、组织上、职责上和经费上把查拆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特定的环境,我们把打造和谐社会的宣传和保护国土的宣传结合起来,先后多次举办了国土资源法律咨询服务、基层土管员业务提高培训班;宣传车动起来,横幅挂起来,宣传橱窗张贴起来,结合发放国土知识宣传刊物,向广大群众开展遵纪守法教育,让广大群众进一步明确保护土地光荣,非法占地、违章建设可耻。仅20*年举行基层土管员培训班5次;组织召开土管专门会议3次;各社区、村组织出宣传横幅、橱窗专刊两次;向全镇各户发出公开信1次,悬挂宣传横幅50余条;发放国土保护宣传刊物25000余份。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澄清利与法的关系,群众的守法意识和举报意识不断增加,营造了人人都是巡查员,户户都有监督员的良好氛围。20*年共收到各类违章举报157件,其中上级转来的交办单40件,来信来访36件。三年来共接收举报394件,有力的促进查拆违的进程。对举报和来信来访我们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复,反馈率达100%。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保护土地、打击非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的活动在全镇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3、坚持“三早三铁”,狠刹“非法违建”势头

“三早”即:对“非法违建”行为早发现、早教育、早制止,以减少盲目违建户的损失。为了增加巡查效能,20*年下半年开始,村镇建设办、国土所和执法中队三方又重新进行划区分工,执法中队主要负责中心片巡查,国土地所负责*片巡查,村镇建设办负责组织、协调强拆行动和做好全面的查拆台帐。在重点地段、重要时段实行三位一体互动式巡查。经过半年来的实践证明,为控制新非法占地和违章建设苗头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三铁”即: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对教育和制止无效的非法占地和违章建设户坚决给予强制拆除。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指导下,由镇政府牵头、协调,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参与,精心组织强拆行动,在20*年组织的14次强拆行动中,我镇各职能部门都全程参与,做到人员到位、机械到位、分工到人,保证了每次强拆行动的顺利、圆满完成。对遏制新非法占地和违章建设势头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仅20*年共组织巡查117次,制止非法和违建行为152起,组织大模范强制性拆违行动18次,拆除违建219处,共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1438.23平方米。

三、现状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