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课的意义

文学课的意义

文学课的意义

文学课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诗歌教学价值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图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文学课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聋校 语文课本剧教学 意义

语文学习对于聋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聋校的语文学习通常会耗费师生一半以上时间,而结果却是大部分学生九年级毕业时阅读普通报刊都比较困难,写出的句子语法错误颇多。笔者认为根据聋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聋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地设计教学形式和内容,促进聋生发展和聋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我们需要寻找一个能够提高聋生兴趣的新颖的语文教学方式、提高聋生生活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及时获得反馈评价的语文教学活动。而排演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本剧是提高聋生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生成课堂作品的有效组织形式。笔者认为将课本剧融入到聋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如下。

一、重拾聋生语文学习兴趣

聋生由于生理上存在缺陷,缺乏对声音和语言的有效认知。课堂上聋生能听懂语文老师讲课的不多,完全能听懂的更少。这样很多聋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很难获得成就感和兴奋点,慢慢就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经常出现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汗流浃背,聋生在下面听得痛苦不堪的尴尬局面。

聋生面对新鲜事物时比普通孩子更易产生好奇心,新颖奇异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语文课本剧教学对聋生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放手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排演、筹划和体会,自己当导演、招募演员、分配角色、讨论每一角色的性格特点设计相应的动作表情,根据课本剧演出需要设计演员造型、服装道具、舞台背景等。这一切活动能让聋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本剧编排演中,从而主动建构语文知识。同时,在课本剧教学中所采用的直观教学法能使聋童充分运用眼睛观察、用表情传递、用其他感觉接触所要学习的事物,不仅符合聋生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而且能够重拾聋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扩大交流,增强信心

聋生比普通孩子更需要沟通和关爱。聋生自尊心和表现欲很强,他们希望通过群体活动表现自我,引起老师、家长、同学和朋友对自己的关注。而课本剧是需要学生在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剧本改编、剧本表演、积极参与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活动。它要求聋生有良好的协调与配合的能力。在课本剧排演中,教师很容易找到机会教学生说话,一般老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只打手语,几乎不说话,这就减少了聋生练习说话和交流的机会,而课本剧教学达到了让他们说话的目的。在合作中聋生用语言和手势语的交流机会会增加,之间的感情会得到培养,会使他们封闭已久的心灵之窗慢慢打开。

聋校学生很难在学习中找到信心。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多数聋生存在焦虑、疑心、防范、自卑、缺乏自信等不利的心理因素。而课本剧要求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由表情丰富的聋生当演员,语文功底较好的聋生改编剧本,爱画画善于创造的聋生弄道具,最后剩下的学生也要说话,当评委,这样每个人都能在组织中找到一席之地,他们会真切地感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会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劳动,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自然就会增强自信。

三、走近聋生的生活实践

目前世界上特殊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在特殊儿童的教育目标上普遍提出:让身心发展特殊儿童通过教育能够克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障碍,能够在社会中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而目前我国聋校的语文课文教育无论是教科书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都严重脱离了聋生的生活实际,更剥夺了他们的学习实践活动,忽视了聋生的主动参与权。生活中一些老师和父母会给聋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很多事情都习惯替他们做。长此以往,许多聋生习惯于跟着老师的思路被动地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当前必须对新时期聋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作深刻而清醒的思考和认识,我们要更加重视聋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精神的塑造。排演课本剧是用实践的方式对课文进行诠释,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加聋生的实践时间,扩大实践空间,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生活知识,总结更多的生活经验。这对聋生来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因为在这其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聋生自己思考、动手、表演和评价。

四、建立特色评价体系

聋生比普通孩子更想知道老师、家长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其中语文教学评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活动。以往聋校的评价过于重视教师的角色而忽视学生和家长的重要作用,而且语文评价单一,只以成绩论英雄。近年来,社会上逐渐认识到聋校语文教学的目标并不能只停留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而需要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健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借助语言这个工具学会与人交往,适应社会。

语文课本剧教育评价需要家长、同学和老师积极参与到教育评价中来,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温馨和谐、平等有爱的集体。父母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孩子表现,从而掌握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学生的课本剧改编、表演、形体动作、道具的制作、服装等都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评价时能从不同方面找到不同的亮点,给聋生鼓励,让他们找到信心。语文课本剧教学评价更加重视聋生情感教育和社会适应性,从而能够构建一个具有聋校特色的语文评价体系。

语文课本剧教学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愉快教学形式改革了聋校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如能用好课本剧这一教学方法,那么聋校的语文课堂定会是学校最有魅力的地方。因为从那里会时常传来学生的欢声笑语,会时常看到一张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

参考文献:

[1]何文明.聋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1(1)(总第29期).

[2]方俊明,雷江华.特殊儿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2011.5.

文学课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师范 语文教学 课本剧

课本剧,就是学校师生以课本为蓝本,将其改编而成的能够通过讲台、教室、操场或用舞蹈表演的相声、小品或小型话剧。审美理想和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积淀,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浓烈。特别是属于民族特色的、易于凸显个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普及。在21这个声讯发达的传媒时代,各种影视表演充斥荧幕、各种广场、剧院演出层出不穷,甚至不乏草根族通过表演秀一炮走红的事例。看来,学会表演也是新世纪新公民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更是高师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获得从教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这又是个纷繁而严峻的课题。我们在高师语文教学实践中意识到,让课本剧从文艺庆典中偶尔一见的舞台上走下来,融入日常语文教学课堂,将有利于引领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课本剧的创编、表演是全面提高师范院校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课本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以人为本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或图像性,采用跃进、超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进行。高师语文教学通过课本剧的编、导、演形式,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记忆、外部言语等诸多因素,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以学生为本的可能,使高师语文学习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获得与提高。

1.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

学习者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教育能力,只有赋予学生使命,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课本剧不但通过记诵台词强化他们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当课本剧引进课堂时,学习氛围便显得异常的活跃。学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经验,去理解角色的情感,移情于所担当的角色,达到“我与角色同一”。角色的喜怒哀乐,激发学生情感的大胆表露,角色的言行举止,历练了学生的心智思维,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维,根据大家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并用恰切的语言去表达。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语言行为方式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课本剧编演创设了情境,角色扮演者引领全体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的心也随之跳动,全身心都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此时学生就由等待接纳的“配角”,真正转变为课堂的“主角”。

2.知识由灌输转为建构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应当“让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地使知识由外到内地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课本剧表演形式的语文课,它以引导学生获取认识现有知识所必需的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通过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实践园地,使学生在其中获得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解读当前文本知识,理解人物,进行课本剧的改编再创;表演过程中,还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知识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塑造出不同于自己的角色人物。课本剧表演过程中,学生是根据需要主动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新旧经验之间双向作用,便完成一种知识的内部建构过程。

3.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

课本剧表演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过程,它使语文课堂由平面型的封闭式走向立体式,具有更明显的开放性。在这有情有趣的开放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里,在这特定的优化的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表演内容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更接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排练表演活动更是从课堂90分钟延伸到课外,课本剧使得学生进入一个开放自由的广阔创造天地。以课本剧表演为形式的高师语文课,既能引起学生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积极活动,又引发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在这种活动的立体型课堂形式间逐步形成,逐步强化,使学生获得更有益于生活的活的知识、经验、能力。

二、课本剧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课堂改革推崇“互动、过程、整合”,在语文教育理念上,强调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整合。在教育结构体系上,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整合。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个体差异与整体协调的整合。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上,则强调读、写、听、说、活动的整合。而演课本剧正是对这些整合要求的再整合。在这一独特的动态中,使文学陶冶灵性的人文与社会交往的工具得到完美而和谐的体现,使学生获得心灵智力的启迪,综合能力的形成,教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1.在记诵台词中培养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戏剧表演需要组织剧本、记诵台词,然后通过口语流畅地表达出来。记诵过程中,要调动归纳、演绎等推理方式,要集中精力,积累词汇、组织语言,然后调动情感表达出来。不仅锻炼了对言语的记忆力、对事物的思维力、对未知的想象力,而且增加了对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的认知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在排练演出中培养表现能力

戏剧家易卜生曾经说过“人生不是演戏,但不能没有戏剧意识”。艺术表现能力属于操作能力的一种,是内部认知的外化,是自我个性的展示。高师学生不再有升学的巨大压力,却面临就业的艰难选择,职场需要的是勤于思考、善于表现的人才,尤其师范类的毕业生,更需要长于表达,善于表演,课本剧是锻炼学生表现能力极好的载体。在课本剧的排练演出中,学生们反复揣摩人物,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尽力展示个性魅力,这些在高中应试教育中被动接受知识的书生、淑女们,在表演活动中迸发出生命活力,焕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一个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顽皮好动的学生,居然成了同学心中的表演明星,沉默内向的小女孩,居然被尊为“名导”,在课本剧的排练演出中,学生的表演才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在有限的舞台上,学生开辟出了无限的展现自我的空间,学生的表情丰富了,肢体会协调调动了,懂得运用声音和态势语营造氛围、表情达意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3.在编排导演中培养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生需要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课本剧的编排以小组为单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小组的合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角色的分配和承担,道具的选择和准备,表演的细节和尺度,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把握,性格的展现和表露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一出戏表演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该组的编剧、导演、道具和每一位演员的团结协作,在编导演的碰撞中,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4.在创编表演中培养创新能力

课本剧是在课本基础上的再创造,排演课本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创新和舞台表演等综合能力。首先,要把剧本中的文学艺术形象还原创造为活生生的舞台形象,扮演者必须有一定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读懂剧情,揣摩角色,发挥想像,塑造形象。其次,在故事情节发展,和与其他人物的矛盾冲突中,扮演者要以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创造意识,满怀激情地进入角色创造境界,再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演绎剧情。第三,在舞台和道具设计上,学生们利用一切条件,绘制背景,制作服装、配饰,人物化妆,无不展示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第四,创编课本剧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张扬个性广阔空间,学生在阅读经典基础上,融入当代人的思考,改编台词、改编剧情;甚至醉心于创作的同学还创编出新的生活剧。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地展现。

三、课本剧的实施

高师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阅历,没有升学压力,急于锻炼自我表现能力、社交能力、创作能力,课本剧在高师语文课堂这块沃土上很容易生根、开花、结果。在课本剧的“读――思――编――导――演――评”过程中,教师要协调好师生的主导与主置,鼓励学生在经典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在课本剧的编演活动中,应界定好师生的职责。活动中应特别强调教师能给予适时的、必要的、恰当的指导。如出现编演难度大,要求高的剧本,教师可先利用一些优秀的剧本脚本和表演视频来指导学生的改编和表演,既增添学生的信心。又应鼓励学生积极献言献策,多钻研教材,多揣摩角色,使得所编剧本不脱离实际又有所创新,表演更为形象到位、取得较好的演出效果。

2.鼓励在文本基础上的再创作

把课本改编成剧本,是学生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学生根据戏剧的需要把小说中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转化为动作;更可能大胆在原剧中加入合理的、能推动情节发展及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情节补充、细节刻画等。学生在创编活动中,把语文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对生活的观察分析更细致;对于文学作品解读更为深入,对文学创作积累了更多的知识经验。

课本剧表演后,应组织全体学生讨论,总结创编表演的得失,积累经验;针对作品进行探究性的问题讨论,推动学生语文能力进一步提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学生演课本剧就是“做”的一种具体表现,切实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精神,将成为高师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文学课的意义范文第4篇

语文 幽默 兴趣 个性

语文课的教学幽默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语言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语文教师调动幽默因素借助多种手段,把喜剧因素融进语文教学之中,就使语文课产生了教学幽默。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相应的就应具备幽默感知和幽默创作能力,也就是具有感受、欣赏和创作教学幽默的能力。但他不必具备喜剧作家那种很高水平的创作能力,他是把在语文教学作为审美对象的态度下而做的一种轻松的调侃、点滴的幽默、灵机一动的滑稽,这是一种“轻”幽默。语文课的教学幽默要借助作为艺术手法的幽默手段,同时是以“笑”为其主要特征形态,同样表现为温文尔雅、委婉轻快,既不粗浅,也不过于辛辣,刺激,且富于哲理和饶有意蕴。基于此也就决定了它应以充分调动语文学习内容的幽默因素为主,使符合语文课堂情境,适合教学需要,让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同时应该是健康的,它不应该是粗俗的。

一、激发学习语文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1、强化首次效应。在众多学科中,语文课无疑是审美性较强的学科之一,按说他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的一个学科。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学生厌学语文是普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枯燥无味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使用幽默手段是矫正这一现象的有力措施,语文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开头几堂课一定要在学生心目中为语文课确立一个好印象,也就是说要强化首次效应。怎样强化学生的这个注意和兴趣的强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的学习单靠从道理上明白意义,不如对学习有喜好,而喜好深,就会以学习为乐,以学习为乐,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学习热情,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益。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就应充分利用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激发学生思维,增强记忆力。从心理上说,幽默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动力之一。美国近年兴起的“笑学研究”证明人在笑的时候,生理机能会发生多种变化,如脑垂体释放某种欣快物质以减轻痛苦和烦恼,给人以兴奋的感觉;动脉在收缩后变得松弛:肺部受压力增加,心跳加强以吸引大量的氧气;内分泌系统分泌出新的激素等等。

3、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融洽师生感情。语文教学本身就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活动,而是在认知的同时交织着情感。认知与情感是语文教学两条鲜明的线索,贯穿教学始终。情感是纽带,把学生、教师、语文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是师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幽默也可以说是语文情感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消除师生因过于严肃而出现的紧张状况,融洽师生关系从而使得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兴味盎然。健康、轻松、融洽、充满温暖和友谊的心理环境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轻、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而冷漠、过于严肃、缺乏关怀和同情的心理环境则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误解和隔阂,形成认识上和情感上的各种障碍。语文课的教学幽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学生因此会觉得教师既可敬又可亲。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的地位差距,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使师生间形成人格平等、心心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谐气氛。

二、优化学生个性,培养健康人格。

语文课的教学幽默不但能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1、教学幽默能帮助实现愉快教育。愉快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而语文课的教学幽默其功能和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两者是一致的。影响“愉快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因素来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实现愉快教育,培养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而教师的“乐教”精神是影响学生“乐学“的根本外部动力。多以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于讲清教懂,而应进一步做到讲得妙,教得有趣有味。

2、教师的个性直接影响学生。幽默是语文教师个性的展现,是哲理和情趣的统一,而教师的教学幽默总是有独到的看法、深刻的见解结伴而来,展现教师个性的魅力。笑语中包含着深沉,妙言中蕴含着睿智;在他人没有觉察的事物中发掘笑料,在习以为常的事理中辨识悖理;在通俗例子中寻求别致,在平凡普通中提炼神奇;把强烈的反应稀释淡化,以从容潇洒的态度和亦庄亦谐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语文教师的幽默感首先语文教师极富个性的独特视角和洞察力,是一种敏锐的易感性,属于他个性气质魅力的再现,这不会不影响学生,不会不感染学生。

文学课的意义范文第5篇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对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学生母语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这种情况在理工类高校和行业类院校尤为典型。近年来,这种教育实际造成的负面后果逐渐显露出来,社会上围绕国人母语能力下降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议,甚至提出“汉语危机”论。尤其是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情感体悟能力、对中国优秀文学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明显下降,不但让学校老师们很不满意,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这也引起了家长和全社会的忧虑。

随着各界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相应措施逐渐开展,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全国高校掀起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高潮。1996年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要求,“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手段”。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函,建议各地教委、部属高校“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1]随后,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诸多高校均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以外学生的必修课。《大学语文》课程逐渐得到重视,要求将其列为“必修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可以看出,教育界将《大学语文》视为扭转大学生语文能力低下和切实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在以上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对理工类院校以及行业特色类院校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一、《大学语文》课程对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了一个教育热点话题,有学者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等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向和价值选择,进而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如何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先进文化,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全面发展,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2]事实上,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因为人文素质作用于大学生整体培养的各个方面,它和大学生学习、生活乃至将来工作都息息相关,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有助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人文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建立正确的“三观”,提高道德修养;有助于持久学习,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他们认识世界、感受世界,最终得到健康、均衡的发展。

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得到效果的,而应该落实到具体教育实践上。中国很多高校偏重理工专业,在人文社科类专业比较弱,这就更需要通过开设人文类课程来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期让学生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这在各高校已经取得一定的共识。理工类高校和行业特殊类高校尤其需要根据学校特色、学生特点合理开设《大学语文》,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理工专业学生语文知识的逐步提高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是联系、统一的。要想提高素质,就要从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入手。理工专业和特殊行业院校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打开视野,促进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前总书记江泽民曾说过:“一个人不管学什么专业,总得懂一些文学知识,有一点艺术素养,这对于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很有好处。”[3]持这种观点的领导人不在少数,比如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说过“学文科的要懂一点科学技术知识,学理科的要懂一些文科的知识”[4],因此,理工类大学生不能只钻研专业知识,还需要去掌握相应的语言文学知识。《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让理工类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二)有助于提高理工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极为重要。这对理工类和特殊行业院校学生同样如此,比如民航乘务人员就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母语,不能在生活、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那对他的发展则是十分不利的。同样,写作能力对大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所谓写作能力并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作家,而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需的常用写作能力。比如理工科学生的开题报告、实验调查报告、论文写作,工作后的各种公文和事务文书写作,乃至著书立说,这都需要用准确、雅致、标准的语言写作,如果没有在上学期间练就基本的写作能力,那在今后工作中将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大学语文》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流畅的、准确的、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标准的、优秀的写作能力。

(三)有助于增强理工类专业学生对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社会上对大学生母语(语文)能力下降的忧虑一般有三个观点:一是目前大学生语文能力的下降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和写作能力,进而影响整体知识技能的学习;二是大学生母语能力的下降、学习能力的缺乏,最终直接影响就业;三是大学生母语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强国战略。母语教育不仅仅关系到一代大学生,实际上随着当代年轻人对母语认同感的降低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前景堪忧。母语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血脉相连,《大学语文》课程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它除了担负着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授之外,更担负塑造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心理情感认同的作用。这无论是对大学生的知识培养还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发展来看,都是意义深远的。

(四)有助于理工类学生情操陶冶和道德修养

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文学欣赏之余潜移默化的陶冶人的情操,比如有学者就指出语文教育可以“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品质,把握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的正确的审美准则,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5]此外,还可以提高道德和人文修养。《大学语文》课程所宣讲的内容,多是历代经典文章,这些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品质和思想,通过学习可以引发大学生的思考,并最终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者爱人;“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品质和信念;再如屈原、杜甫、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诗文中,无不充盈着爱国精神和理想抱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透过作品,引发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对理工类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学习、语言和写作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思想道德情操的修养都有积极意义,最终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定位

“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有别于中小学语文,具体来说,就是不能再将注意力放到字词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传统分析方法和讲授内容之上,这无益于学生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更容易让学生厌烦《大学语文》课,进而彻底对汉语母语和传统文化“倒了胃口”。那么,理工类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定位应该如何呢?

(一)坚持语文本位的基本原则

大学语文教学要兼顾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和实用写作的目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教育都应该是以“语文”教育为中心,其他教育目的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比如不能把大学语文课变成单纯的写作课,那样就过于急功近利了。并且,在没有比较深厚的语文素养做基础的前提下,强化训练写作也是收效甚微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大量的阅读、长期的积累、深切的体悟,真正获得表达的能力和饱满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写作不刻板、不虚假、不滥情。再者,也不能单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承认大学语文教育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应有之义。但应该寓传统文化于“语文本位”教学之中,不然的话,学生在有效课时内将无所适从。此外,《大学语文》课的学习,肯定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品格、人格塑造和道德修养都有积极作用,但这一切仍然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渗透出来的,而不是刻意讲授。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坚守语文本位,其他相关教育内容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二)教学内容应涵盖广泛

语文教育的实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和“文”的能力,即培养出学生熟练运用母语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的能力。而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的获得,则需要接触广泛的优秀语文典范作品才行。因为生活和工作中的语文应用形式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语文学习要广泛,而不能偏重一端。大学语文首先要讲授中国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是最能代表汉语精髓的。但是,不能单纯的注重纯文学作品,不能让学生认为语文就是“文学欣赏”,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文章都没有价值。毕竟大学语文教育并不是要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诗人、作家。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汉语有多样化的文本,他们都是优秀、典范、美好的。因此,应该在课程授课中纳入广泛的文章样式,包括日常工作和生活所常见的各种文体。只有通过广泛多样的语文文本的阅读、领会,才能让学生理解汉语的不同样貌和不同境界,才能真切的体味、享受汉语的魅力,最终切实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文本的选择要注意经典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授内容应选择各个时期具代表性的各类文体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悟、感受到优秀文章的形式、语言美感和情感内涵。有学者将之总结为“好文章”标准,指出“从广义的‘好文章’的标准这一角度入手,既使‘大学语文’课程的方向得以明确,又凸显了‘大学语文’内容主体构建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立足自身本位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舍此别无更好的选择。”[6]通过这种学习和体悟,对优秀文章的感性认识,对母语材料的日积月累,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加深,这些都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实际写作能力有直接促进,但不可过分求新求奇。

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注意以上问题,当然,根本不同专业特点还应该灵活掌握和调整。

“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强调了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了教育的根据任务是育人,即提高人的素质。”[7]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人才,本来就是高等学校的任务和职责。《大学语文》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随着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大学语文》课程也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基金: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3QD21X)资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 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Z].2007-3-12.

[2]刘献君,孙华.论大学生先进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方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8,(7).

[3]江泽民.在海南师范大学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1993-5-14.

[4]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曹明海.语文教育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6]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