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雷击安全预案

防雷击安全预案

防雷击安全预案

防雷击安全预案范文第1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防雷重点单位,是指遭雷击后易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对社会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场所、建筑物和设施等防雷重点对象的责任主体单位。防雷重点对象主要包括易燃易爆场所及建筑、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党政机关综合办公大楼、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应当予以重点防雷保护的人员聚集场所、建筑、设施等。

第三条市行政区域内防雷重点对象及其责任主体单位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气象局负责全市防雷重点单位的组织管理、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县(区、市)气象局和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新城、钱江经济开发区、之江度假区政府或管委会确定的气象灾害防御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县级气象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防雷重点单位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市、县(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防雷重点单位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市、县(区、市)气象台负责各自预报服务责任区内雷电监测预警服务工作,应当将防雷重点单位作为雷电预警服务的重点对象。

防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面向防雷重点单位提供各类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

第五条防雷重点对象应当由其责任主体单位主动填写《防雷重点单位登记表》(见附表),报所在地县级气象主管部门或市行业(系统)主管部门。

责任主体单位十分明确的防雷重点对象也可由县级气象主管部门或市行业(系统)主管部门直接将其登记在册。

第六条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新城、钱江经济开发区、之江度假区政府或管委会确定的气象灾害防御主管部门和市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应当将登记在册的防雷重点对象及其责任主体单位名录报市气象局。

市、县(区、市)气象局应当分批分次向社会公布防雷重点对象及其责任主体单位名录,并视情适时予以调整。

第七条防雷重点单位应当落实防雷安全工作责任制,确定防雷安全工作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防雷重点单位负责人和具体工作责任人应当按要求参加防雷安全知识培训,并负责向本单位员工普及雷电灾害防御科普知识。

第八条防雷重点单位应当结合实际建立完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确保与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的衔接,定期组织开展雷电灾害应急演练。

有雷暴天气即将或已经影响本单位时,应当立即启动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切断电源、暂停生产(作业)、疏散人员等防雷应急措施。

第九条防雷重点对象的改建、扩建和符合防雷重点对象申报条件的新建建设项目,应当按规定事先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并将雷击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防雷重点对象的改建、扩建和符合防雷重点对象申报条件的新建建设项目,应当依法向当地气象主管部门报请办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第十一条防雷重点对象已建成的防雷装置,应当依法委托具备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检测与维护。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防雷装置每年检测一次。

第十二条防雷重点单位有雷击灾害发生时,应当及时如实地向所在地县级气象主管部门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报告灾情。必要时,应委托防雷专业机构及时进行雷击灾情评估。

第十三条防雷重点单位应当将以下文书材料纳入单位档案管理:

(一)防雷装置设计安装的图纸及相关说明材料;

(二)县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出具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意见书和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合格证;

(三)防雷装置定期检测报告及维护记录;

(四)雷击风险评估材料;

(五)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建设及应急处置和开展演练情况;

(六)雷击灾情(损失)及其调查评估材料;

(七)防雷安全工作制度及责任制落实情况;

(八)参加安全培训和开展防雷科普教育情况;

(九)其他与防雷安全相关的材料。

第十四条防雷重点单位应当在每年雷电多发期来临前,对照本办法要求组织防雷安全自查,并及时排除雷击隐患。

防雷击安全预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直击雷防护 接地装置 安全距离

中图分类号: P4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矿山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炸药,炸药的妥善存储是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炸药库的防雷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本方案根据鞍山钢铁集团某露天铁矿产区雷管库和炸药库的实际特点,按照国家相关防雷技术标准,设计出雷管库和炸药库的防直击雷方案,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降低雷击风险。

1现场勘察情况

鞍钢集团某部炸药库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露天铁矿区的一座山顶的缓坡处,海拔约1800米。由于矿石开采,周围已无任何植被。库区内有雷管库与炸药库各1座,库区入口处设有值班室,值班室内设置安防电子设备。

2防雷类别确定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的相关规定,应将鞍钢集团某部雷管库和炸药库划分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其雷电防护方案应按照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进行设计。值班室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其雷电防护方案应按照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进行设计。

3接闪器设计

经现场勘察,雷管库、炸药库的建设地点位于库区的中部,直击雷防护拟采用避雷塔与避雷线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接闪器距离被护物3m以外的要求,拟设计在距离雷管库、炸药库围墙外侧2m远位置各设立1座避雷塔,并在两塔间架设避雷线,避雷线架设在两个库房的横向中轴线位置。

3.1避雷塔高度计算

①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②以避雷线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

③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弧线相交或相切并与地面相切。从该弧线起到地面止就是保护范围;

根据两个库房的实际情况,预选用的避雷线塔高度为20m,库房高度为4m;当避雷线塔高度为20m、跨距为53.5m时,架空避雷线中点的最大弧垂为2.4m,所以其保护范围最高点的高度应为20m-2.4m=17.6m。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得出rx ≈13.3m,r0≈28.2m。由此可以得出避雷线两端的保护范围为在4米高平面上的保护范围约为13.3米,在地面上的保护范围为28.2米。

雷管库的宽度为4.1m,炸药库的宽度为6m,把避雷线架设在两个库房的中轴线位置,当避雷线塔高度为20米、架空避雷线最大弧垂为2.4m时,其避雷线在4m高的平面上的保护宽度约为12.3m,可以保护这两个库房。

3.2 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安全距离的计算

考虑季节变化,避雷线弧垂变化,假设库房的高度为5m,将具体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的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和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约为≥3.4m,根据计算架空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最高点高度为17.6m,建筑物高度为4m,故符合规范要求。

将雷管库和炸药库的具体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避雷线塔与雷管库、炸药库的地上距离≥4.2m,接地装置与地下管道、电缆等金属物、防感应雷接地装置的地下距离为≥4m。雷管库旁设立的避雷线塔离库房距离为6.5m、炸药库旁设立的避雷线塔离库房距离为16m,所以均能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直击雷防护的接地阻值要求≤10Ω,但考虑到值班室内有电源及监控系统需做感应雷防护,感应雷防护接地装置的接地阻值要求≤4Ω,二者不可共地。

5防直击雷设计结论

经过计算得出,在距离雷管库6.5m远位置设立一座避雷线塔,在距离炸药库16m远位置设立一座避雷线塔,在两座避雷线塔间架设避雷线,避雷线架设位于两个库房横向的中轴线位置,线塔高度均为20m,架空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最高点高度为17.6m,两座避雷线塔间的距离为53.5m。架空避雷线至库房屋顶之间的距离应≥3.4m,避雷线塔支柱与库房的地上距离≥4.2m,其接地装置与地下管道、电缆等金属物、防感应雷接地装置的地下距离为≥4m。此设计可有效防护直接雷击。

6 结束语

炸药库的防直击雷设计应该经过严格的计算,应充分考虑到接闪器设立的高度,避雷线的防护范围,特别是受季节影响避雷线距离被保护物的距离。更要充分考虑防直击雷接雷装置与防感应雷接地装置的安全距离。本文所讨论的防护设计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设计者在进行其他同类设计时只能参考理论方法,不能完全照搬。

参考文献:

[1]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2010.

[2]QX/T110-200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S].2009.

[3]GB50161-2009.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S].2009.

防雷击安全预案范文第3篇

一、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性气候现象频发。我县地处雷电活动高发区域,年雷暴日在60天以上。近年来,我县农房、古木、通讯等遭受雷击的情况时有发生。年,尖山镇发生一起雷击事故,造成死亡3人。因此,各镇乡、各部门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加强对防雷安全工作的领导。县气象局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防雷减灾管理职能,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县安监局要将防雷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督查;县规划、建设、公安、消防等单位要严把项目受理关,确保新、改、扩建建设项目落实防雷审核;县经贸、教育、供电、电信、移动、交通、旅游等部门要按照国家防雷规范和各行业的防雷标准,加强对防雷设计、施工、检测的管理;防雷安全重点单位(见附件)要建立防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防雷安全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专(兼)职防雷安全管理人员,切实将防雷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努力形成防雷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落实措施,规范服务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县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实施办法》(磐政发〔〕78号)的要求,防雷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将"三同时"监测结果作为主体工程安全设施验收的必需条件。县气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防雷装置设计审批程序,及时受理新、扩、改建的建(构)筑物和其它设施的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审核,并在规定的日期内出具审核意见书。防雷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核批准的防雷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按要求做好防雷工程记录;未履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批程序的工程项目,不得交付施工。要严格防雷装置的验收工作,防雷工程竣工后,县气象局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发放合格检测报告。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资料作为县建设局等部门对新建建筑物竣工验收的备案材料。同时,各防雷装置安装单位要建立防雷档案管理制度,防雷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资料、年度防雷检测报告等各项防雷资料完整、制度落实,做到雷电灾害安全防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严格管理,安全运行

(一)落实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所在单位要主动向县防雷所申报每年一次的防雷安全检测,易燃易爆场所的雷电防御装置每年检测二次,其他雷电防御装置每年检测一次。县气象局要加大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的监管力度,切实消除防雷安全工作隐患,确保全县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率达80%以上;各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的防雷装置安装率和定期检测率达到100%。各单位对防雷安全管理情况要进行一次排查,于年月底前将排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表附后)报县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各镇乡、各部门的计算机房、网络系统等设施,应当按照国家防雷法律法规和国家防雷技术规范标准安装防雷装置。对防雷装置检测不合格、安装不规范的单位,要根据防雷检测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对尚未完善防雷装置的,要尽快加以完善。

(二)落实防雷装置设计、施工、检测资质管理制度。

防雷击安全预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防雷;重要性;防雷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雷电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雷击伤亡事故每年都有发生,气象部门防雷工作刻不容缓,在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的努力下,减少雷击灾害成为社会共识。近些年,城市防雷工作抓得很紧,雷电监测、防雷检测和技术服务等工作迅速铺展,而农村防雷工程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更谈不上防雷检测和技术服务;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也通常在城市中进行,农村地广人稀,受众对象文化水平低,集中宣传难度大,从而成了防雷知识宣传普及的薄弱环节等。

一、防雷重要性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000~2100m,山脉纵横,山多川少,地形、地貌错综复杂,气候差异明显,寒潮、低温冷冻、干旱、连阴雨、暴雨、雷电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其中雷电灾害是当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灾害之一。天水市属雷电高发区,由于天水市偏远山区面积大,农村人口多,且居住分散,防雷减灾意识淡薄,防雷工程难度大、造价高,仍是制约防雷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

二、农村防雷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自建房屋越来越好,生活条件也越来越高,但农民对雷电防护意识和措施却没有实质性提高,导致防雷工作进度缓慢,具体表现为:

(一)农民防雷意识较低。在多起村民雷击死亡案例中,绝大多数是缺乏防雷基本知识而遭受雷击身亡,在大树下、孤立瓜棚躲雨,抗金属农具在雷雨中奔走等都很容易遭受雷击而造成伤亡。由于年轻农民外出打工较多,村里多剩下留守儿童和老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自身防护能力,使得防雷知识进农村的任务艰巨,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通信条件差,农民接收教育学习机会有限,防雷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很难惠及。

(二)农村住宅建筑和学校校舍无防雷设置或设置滞后。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防雷无投入或投入资金有限,村民住宅建筑物多为无任何资质证书的个体建筑老板营建,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更不存在技术评价和质量检测,基本没有任何雷电防护设置。一些学校校舍简陋,未安装防雷装置,即使安装的也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或长期未进行检测。

(三)不少村民在房顶安装铁皮水箱、太阳能热水器、架设电视接收天线等,这些没有防雷措施的设施极易引雷入室造成危害;野外建造的棚屋等无防雷装置;电力、通信线路多为架空型,是雷电感应的主要通道;很多村民乱拉天线、电话线和电源线,杂乱无章的金属线最易遭受雷击,导致电力变压器、家用电器受损。

三、加强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对策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明电[2006]28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2006]9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天水市防雷减灾工作,重点加强农村雷电防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高度重视农村防雷减灾工作

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重要性,坚持把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天水市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和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切实领导和全力支持,严格履行防雷管理职能和防雷减灾责任制,建立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努力减少农村雷电灾害和损失。

(二)加强农民防雷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

天水市及所辖县要加强防雷减灾宣传工作,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甘肃省气象条例》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法律意识;充分利用典型雷击案例进行防雷警示,通过电视气象科普知识讲座、防雷宣传小册子、张贴宣传画、村口黑板报、乡村大喇叭、乡村气象信息员等渠道进行宣传。

(三)切实做好雷电天气预测预报工作和灾害预警信息

要求天水市、县气象部门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危害等级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业务,通过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强雷电监测、短时及临近预警预报和雷击森林火灾预报等,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水平。

(四)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网建设

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网建设,防雷中心要针对雷灾高发区域应全面查补区域内防雷设施安全隐患,并联合电力、通信等相关部门重点做好农村易遭雷击部位防雷设施建设。对于进入农户的各种线路在入户前可套15m左右的钢管然后埋地引入,或是改15m长屏蔽线再入户;信号线路在入户时应使绝缘子铁脚接地;室外自行架设的电视天线要在其旁边架设金属避雷针且保持3m以上安全距离,避免天线遭雷击后危及室内电器和人员。

参考文献:

防雷击安全预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雷电防护;广西;农村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87-02

1 概述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统计表明,全世界平均每10个重大事故,有3个是由雷击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在我国,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滑坡塌方的一大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公众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雷灾造成灾害有两种,一是财产损失;二是人员伤亡。

据国家防雷中心近3年的资料统计,雷击造成的财产损失80%在城市,而人员伤亡90%以上在农村。农村成为雷击事件的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

2广西农村防雷现状及成为雷击事件重灾区的原因

2.1 广西农村防雷现状

防雷工在“以人为本”的今天,防雷的重点首先是防人员伤亡,则重点应该在农村。然而在广西各级的气象部门大力推进雷电业务轨道建设,防雷减灾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之时,与城市防雷轰轰烈烈相比,农村防雷现状却不容乐观。城市防雷各地都抓的很紧,雷电监测、防雷检测和技术服务大都在城市进行,农村避雷设施基本上是空白,更谈不上检测和技术服务。防雷知识的宣传普及也大都在城市进行,因为人口集中,便于操作,而农村地广人稀,难以集中宣传,受众对象相对较少,从而成了宣传普及的薄弱环节。

2.2 农村成为雷电防御的薄弱区甚至盲区的原因

农村现有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受教育水平、农业生产的模式等,构成了农村雷灾隐患的内因。农村地区高层建筑少,低矮的民居、在野外劳作的农民经常成为空旷地区的制高点,特别是农民下雨时经常打着雨伞或扛着铁锹,更容易使自己形成致高点而引来雷击;因缺乏相应的减灾知识,农民的防雷减灾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差,以大田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民,在野外劳作遇有雷雨来时往往不及时躲避,或者躲在孤立的大树下或小亭子里,直接招来雷灾之祸;另外,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建筑物防雷设施几乎没有,信号防雷、电源防雷措施更是无处可寻,雷电预报预警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发送到农民手中,农民难以做到有效防范。

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技术服务支撑能力不足是导致农村雷击灾害事故的外部原因。在城市已经比较健全的防雷减灾组织体系没能在农村扎根,农村的防雷减灾还基本处在自发行动的层面;农民自然村的选址、农民建房的设计和审批、农村野外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缺少政府有效服务和科学引导以及防雷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农村的信息闭塞不利于防雷工作的宣传和管理。对农村地区雷电监测、预警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亟待加强;对农村防雷技术支持方面有所欠缺,如农村需求的物美价廉的防雷产品,一支为广大农民提供防雷技术服务的专业队伍等。

3 广西农村雷电防护体系的建立

农村雷灾形势严峻、农村防雷现状堪忧,故广西农村的雷电防御系统的建立更加不容忽视。

3.1 广西农村防雷工作体系化

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关方面应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气象防雷机构以及社会有关部门组成的农村防雷体系,编制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开展农村地区雷击风险区划。各级农村乡(镇)、村党组织或政府要高度重视防雷工作,并纳入安全生产的工作范畴。

3.2 广西农村防雷设施的完善

农村住宅建筑防雷装置建设滞后,与城市相比,大多数农村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防雷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广大农村,乡镇住宅的建筑物防雷设施被忽略,几乎没有防护装置。不仅如此,房顶上的铁塔、不锈钢装饰物成了一支支名副其实的引雷针,埋下了严重的雷灾隐患。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电力、电信线路乱拉乱接的现象,而且这些线路入户时均无采取防雷措施,因室内外乱拉乱接电力、电信线路而造成雷击人员伤亡或引发火灾时有发生。

首先气象防雷部门应严格农村企业和个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加强农村定期防雷检测,对未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或安装的防雷装置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防雷标准及时整改,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灾隐患;其次要把农村防雷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在有条件的地区对电力、电视、通信线路推行埋地技术,加强电涌保护措施。

3.3广西农村防雷宣传工作的加强

在农村雷击死亡案例中,绝大多数是缺乏防雷基本知识而遭雷击身亡。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自身防护能力,防雷知识进农村的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通信不发达,农民接受教育的条件有限,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各乡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采取结合当地典型案例进行“零距离”授课、宣讲,设置防雷宣传展板、板报、挂图,播放雷电知识专题片、幻灯片,印发防雷材料等形式,全面介绍雷电危害、雷电防护等科普知识和防雷减灾法律法规,讲解雷击事件发生的原理和防护要领,消除部分群众迷信恐惧心理,提高人民群众防雷减灾意识。同时依托当地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力求把雷电防护知识进村入户,使雷电防护、灾情处置等知识家喻户晓,增强群众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有效减轻雷电灾害损失。

3.4广西农村雷电预报、预警和制度的建设

我区的雷电监测工作才刚刚起步,雷电分析技术还很青涩,缺乏成熟的可供实际使用的业务产品,雷电预警预报工作相对滞后,距离农村对雷电预警的需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所以需要加快建设雷电轨道业务体系,从而加快广西农村地区雷电监测预警设施的建设。气象部门要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短时和临近预警预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及时把雷电灾害预警信息送到农村及各村民手上。通过加强广西农村雷电灾害预警预报服务,以增强农村整体防御雷电能力。

4 结论

通过对广西农村的雷灾情况的了解,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针对发生在农村常见的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件,提出农村防雷的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达到切实搞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