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传播的意义

新闻传播的意义

新闻传播的意义

新闻传播的意义范文第1篇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企业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企业宣传的重要方式。大多主流企业都十分重视新闻传播对于提升自身品牌的作用,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他们往往利用对新闻或事件的炒作,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同时,新闻传播对企业品牌的建设,在某些领域,不次于电视广告的优势,特别对于年轻人时,效果更加明显。许多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负责企业的新闻传播,来实现自身形象的建设。可以说,现代企业谁抢占了市场话语权,谁就占有了市场先机,谁就是这个的领头者。借助新闻传播之东风,发挥新闻传播之优越性,把握好新闻传播运用的技术,充分利用好新闻传播这个高效平台,对于企业品牌的建立与提升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企业新闻传播内涵与特点

企业新闻传播就是企业以大众媒体为平台、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把企业目标信息传播出去。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体是企业建设自身品牌所运用的一种手段,简言之,媒体新闻是一种为目的的形式。经过媒体传播出去的信息具有较强的“打造性”,这种信息是经过企业滤选过的,是企业希望传播出去的信息。企业新闻传播的本质是一种营销形式,是通过新闻形式来表现。在企业新闻传播中,新闻是形式,营销是本质。企业的新闻传播,不同于报纸、电台等社会媒体的新闻宣传,企业新闻的宣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为企业”。企业新闻传播反映的是企业内部各种新闻事件等信息,当然要为企业服务。

三、企业新闻传播的优势

大量企业新闻传播的实践证明,与广告传播等媒介相比,企业传播具有广告传播等所不具备的优势:

第一,新闻传播信息量大。广告本身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详细具体的对信息加以表现;新闻传播就不相同,它可以借助文字、视频等更准确、更详尽地传达企业的目标信息。现在很多企业借助专题企业新闻传播,让企业更全面、更立体的呈现在公众面前,让公众对企业有更深层的了解。由此可见新闻传播比其他传播形式包含了更丰富的企业信息。

第二,新闻传播非常及时。新闻传播的价值在于时效。当企业大量正面事件发生后,需要传媒在第一时间把具有对外宣传价值的事件传播出去,否则就减弱了事件的价值,甚至会失去事件的新闻价值。这种即时、快速是其他传媒所不具备的。

第三,企业新闻能够实现再传播。所谓再传播就是企业信息被一个媒体传播出去后,别的媒体能够再转载。这种传播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它因高频出现,能够对大众的视觉产生强烈震撼,能够产生连锁效应。

第四,新闻传播能够实现最优性价比。典型的是格兰仕新闻传播案例。细想,不难发现,格兰仕在广告媒体出现的频率很少,但格兰仕却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一个老牌企业。为什么格兰仕广告投入少,却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形成一个品牌,除了本身的质量因素外,靠的是新闻传播,和广告相比,新闻传播最具性价比。

第五,丰富的表现形式。新闻传播与其他传媒相比有着更丰富的新闻表现形式,更具综合性:文字、图片、视频等绝大多数表现形式新闻传播都可以利用,使企业的新闻呈现更具感染力、影响力。

四、新闻传播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意义

新闻传播的优越性使新闻传播在企业品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品牌的建设至关重要。新闻传播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内传播。企业文化对内传播具有辅助企业文化形成的功能,又兼使企业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激发员工自豪感功能。一个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积累都与企业文化对内传播有密切的关系;新闻传播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具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和竞争力的功能,同时也兼有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一种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文化输出。全面准确地对外展示、传播本企业的文化,最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印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引导企业正面舆论宣传。“正确的导向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和灵魂”①企业品牌的建设离不开品牌内涵的有效传播。新闻传播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策划,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制造品牌专题,策划品牌背后的故事,快速引起社会的关注,实现广而告之的目的。北京富来涂料,原本是无名小卒,老板“无奈”当众一喝,使农夫山泉瞬间成名;农夫山泉凭借自身品质,合理的运用新闻传播,在新闻媒体上策划天然水与纯净水的“口水战”,最终拉开与对手在品牌上的距离。企业新闻策划功不可没,不仅扩大了企业知名度,也很好地传播了企业品牌内涵。

第三,刺激消费者对企业的消费欲望

“任何一种新兴媒介都对人类事务的尺度、进度和标准产生影响,从而强有力地改变了人类感觉的比例和感知的图式”②企业新闻传播虽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有效的新闻传播能够向社会传递企业的责任心与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得到公众的尊敬与赞誉,提升企业的美誉度。企业形象提升,能够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五、结论

新闻传播的意义范文第2篇

条例后,新闻媒体纷纷予以重点报道与评述,可是,出发点都是从百姓的知情权角度出发,而很少有认识到这个规定其实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新闻传播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大众传媒的核心是内容,而内容的重中之重是政府信息,因此,这一条例的受益者首先是新闻传播行业。

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2003年“非典”疫情,本质上是由卫生系统政府信息的公开不够所酿成的,使得关系到全国各地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信息没有及时、准确地,甚至被故意屏蔽或歪曲、淡化了,主管官员在大众传媒上公开亮相矢口否认疫情的存在,结果客观上扩大了疫情的传播,延误了防疫工作的进行。此事引起了上上下下普遍非议,引起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世界范围,政府信息公开也是潮流所向,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内对政府信息公开也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陆续在很多省市付诸实施,不少地方政府都公布了相应的政策。国务院的这个规定,是在全国层面上正式统一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

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这意味着报刊、广播、电视的政府报道与信息披露将有法可依。

同时,作为重要内容的稿件或信息来源,也有了足够的保障。主流媒体将担负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无疑,在采编队伍的任务分工上,各新闻单位都要作相应的调整。条例界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这两类主体是政府信息的拥有者,也是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承担者。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及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此外,教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也制作、获取了大量社会公共信息。公开这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信息,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合法权益。为此,条例也将这部分公共企事业单位纳入了调整范围。

官方权威媒体的用武之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沿袭了几千年,这与现代法制条件下的民主社会是无法兼容的。不公开政府信息,强化了官员的权力,削弱了公众的利益。条例不仅规定了政府公开信息要主动,还进一步赋予公民要求政府公开信息的主动权利。这对于官方权威媒体来说,是职责与权利的扩大。

条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当然新闻媒体首当其冲)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明确无误地表明了,政府决心用法律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因此,通过新闻媒体要求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甚至调查或质疑政府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公正性,便是题内应有之义。百姓知情权的渠道最主要的来自大众媒体,而在中国现实社会,能够有效地传播政府信息的一直是以国家通讯社、机关报、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组成的官方权威媒体系统。党报改革是一个时期以来新闻业的难点与重点,不少人认为党报改革的出路在于市场化与平民化、大众化,总之,都市报、市民报或财经报似乎是改革方向。其实,对于各级机关报来说,准确、全面、翔实而及时的政府信息披露,是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如果说机关报的工作存在着困境,可以断言不是报道的政府信息多了,恰恰相反,是报道出来的有实质意义的政府信息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应景文章、歌颂政绩的“四季歌”与宣传稿、空话套话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各领域切实有意义的政府信息被忽略或回避了。

政府信息的公开,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平台,是官方新闻媒体。不过,鉴于党报宣传的现状与市场困境,有必要提醒,如果不转换新闻观念,仍然用八股作风、官样文章来搞时政报道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报道与宣传,就难以扭转日益边缘化的局面。

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陆的新闻从业人员与其说时刻具有传播的职业本能意识,不如说时刻具有保密的意识。宣传纪律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保密教育与保密制度,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客观存在。不过,无论如何,新闻职业与保密工作不该是一码事,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职责肯定是传播而不是保密。

过去,政府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就被不合理地列入了保密范围,使得政府的决策与运作处于与公众完全隔离的状态,在现实工作中,一些政府官员对于新闻单位的首要要求甚至会是不要传播某些政府信息,所谓“守土有责”有时就这样被曲解了。

至今,不止一个地方制定了并且仍在执行限制或禁止本地新闻从业人员向外报道或传播负面新闻的土政策,这显然是出于完全的本位利益而非全局利益,欺下瞒上,是典型的官僚作风。

在有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政策之后,恐怕还要有一个从原则到实践的发展过程,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某些部门或某些地方政府只是为了本位利益而滥用保密的借口拒绝新闻媒体报道政府信息―――这当然是不合法的,但却会是由当权的政府部门公然为之。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和权力掌握在行政机关手中,怎样才能防止行政机关以“保密”为由,拒绝公开一些原本并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也不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呢?如何解决这一悖论怪圈,让政策与法律落在实处而不只是一纸空文,实在需要巨大的努力。

为舆论监督有的放矢指明了方向

国内外的实践业已表明,政府信息公开对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促进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舆论监督是新闻传播业的一个多年来的热点与难点,由于过去没有政策法规予以保驾护航,一些原来很有份量、很有影响的舆论监督性栏目或媒体,都转而成了表扬性栏目或媒体,这也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威信与形象。知情是参与的前提,也是监督的先决条件。腐败的产生,首先就是利用信息垄断与不对称来上下其手,暗箱操作为提供了便利。

就信息传播而言,“坏消息就是好消息”,而报喜不报忧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正确的传播观应当是有好就报好,有坏就报坏,而公众总体来说,真正的“兴奋点”是报忧的消息。政府信息公开,意义也不在于公开那些好消息,而在于坏消息。

条例的出台,使得舆论监督能够师出有名,便于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当然不等于就可以让一些腐败官员不再假公济私,但是,新闻媒体的有效介入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

新闻传播的意义范文第3篇

一、有关接近性的多学科理解

在新闻学语境里,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一般而言,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五个方面。所谓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指事实因在地理上或心理上与接受者十分接近,自然地能够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1] 具体而言,地理的接近一般指事实发生地点与接受者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接受者十分容易在生活上受到影响,因此对其更加重视。而心理的接近,则一般指发生的事实比较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鸣,使相关类型的人群比较容易产生兴趣。这种基于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的共鸣既可能来自于性别、年龄,也可能来自于职业、种族,抑或人生经历和政治信仰等等。换句话来说,新闻接近性的核心其实指的就是新闻事件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关系,其内涵,既可以是事实产生或发生的空间与新闻传播指向空间的关系,也可以是事实本身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与人们利益的关联程度,还可以是新闻事实与人们在心理上、情感上的距离关系[2]。在新闻价值的五个要素中,接近性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运用得当,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新闻学,在社会学、文化学,甚至旅游管理学等诸多研究领域中,同样也牵涉到接近性的问题。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接近性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可泛指一切接近现象。如年龄上的接近、性别上的接近、文化程度上的接近兴趣爱好上的接近等等。

对于很多社会心理学家而言,人际间的接近性是极富吸引力的研究课题。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GM安德列耶娃著有《社会心理学》一书。在这部社会心理学著作中,安德烈耶娃花费了一章的篇幅,从口头交际、非口头交际、动觉学、时空组合等多个角度,论述了人们的接近的行为。她最终的结论是:人们所有的接近性行为,对于信息译码的最佳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泰勒等人调查也表明,尤其是在人们具有相似的态度和目标时,接近性能够对人际吸引起作用。从物理距离上来讲,居住距离越近,个体之间越容易发生接触,从而影响到了交往利益和成本的平衡[4]。另一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迈尔斯,在其经典著述《社会心理学》中也有相似的发现: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接近性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源。[5]在他看来,虽然接近也有可能引发个体之间的猜疑和敌意,因为相当大比例的攻击和谋杀都发生在彼此居住很近的人们中间,但相比较而言,个体之间越是接近,越容易使彼此产生喜欢。

与此同时,一些旅游学研究学者也发现,游客在心理接受上也普遍存在着受接近性影响的现象,旅游目的地与游客在某些方面越接近,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受便越积极,越正面,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接近性,对潜在游客的自我一致性感知、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6]。游客自身的文化修养如果与目的地的文化素质越贴近,就越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就越容易对该旅游目的地产生更好的印象,更高的评价,更积极的态度,以及到该目的地旅游的更强烈意愿。

接近性现象同样存在于人类的教育和学习活动中。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MN季亚琴科在其著作《高校教育心理学》中,提出接近性其实就是教育过程中群体和集体心理泛化的表现,本质指的教师和学生之间 心境、意见、自觉性、友谊、团结的水平和同情、厌恶等种种相互关系[7]。更加通俗地来说,接近性教学法其实指的就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选择上,注意与学生的心理、情感,所学专业以及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行业的社会性质等相吻合或接近,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共鸣,增强教学感染力。

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学教学中的接近性运用

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采、编、播、摄等专业技能,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外,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相应地,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大多都思维活跃,关心时事,对身边的社会变化比较留心。这一点,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接近性原则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新闻价值理论中的接近性,主要有地理上和心理上两个方面的考量,对于地方高校中占主体地位的本地学生而言,心理上的接近性往往与地理上的接近性密切相关。日常教学实践中,最具可操作性的,也是地域上的接近性。

1.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采用当地经典新闻案例

案例教学是高校教育中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教学方法,日常授课中,也不乏需要大量的案例。新闻传播学的培养目标,便是为新闻与传播事业培养决策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求,其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学术,离开大学从事工作之后,应该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和所在的工作环境,面临各种复杂情况也能果断地正确采取对策。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甚至是加强案例教学,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越发显得尤其必要[8]。当然,在案例的选择上,除了那些具有国际或全国意义上的重大性、显著性经典案例外,也要充分考虑地方院校所在省、市或地区较为典型和代表性的新闻案例。地方院校学生多以本地学生为主,其对当地的新闻时事当然更为关注,选用当地新闻案例辅助宗教学,更接地气,更合实际,可以充分利用地域的接近性。

2.实践教学的安排上,积极引导学生多做与当地实际密切相关的选题

地方院校隶属各地,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世俗风情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当地新闻传播、文化出版等企事业单位,也主要以服务当地为主要宗旨,其产品内容主要反映当地实际。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践性强,有关采、编、播、摄等各种实践课的选题安排,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跟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多做有关当地实际的选题设计。此类选题,因为多为本地话题,或者与学生所在的家庭利益相关,或者能够激发学生的价值共振,或者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接近性教学法的优势。

3.在校企合作的层面上,积极吸纳地方新闻工作战线的专家作为校外师资来源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特点,要求包括地方院校在内的各个高校一定不能闭门办学,必须本着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原则,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同当地新闻宣传部门或文化出版机构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相对于地方院校自身师资长期局限于象牙塔内,理论水平虽然有足够保障,但实践经验普遍比较欠缺的特点,本地新闻宣传部门或文化传播企事业单位的一线专家或工作者,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长期培养出来的过人政治敏感。可以以开设讲座,举办经验交流会,甚至聘请为专业课教师的方式,将他们请上讲台,充分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接近性优势,最大便利地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传授实际经验。

4.在教学语言的组织安排上,适当将地方方言引入课堂

新闻传播的意义范文第4篇

事实说。“新闻是一种新鲜、重要的事实。”(胡乔木)

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来看,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把新闻等同于事实是错误的。

报道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这一定义在我国新闻界影响很大,并为多数人认同。其关键在于。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它科学地回答了“新闻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但新闻报道侧重指新闻机构发表新闻的社会活动。“报道”是一种以传播者即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者为主体传递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只看到了新闻报道者与事实的关系,而未考虑到受众的重要性,这种传受关系的不平等是不合理的。“报道”既然是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者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是否在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者产生之前就没有新闻呢?

信息说。“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宁树藩)

这一定义是从信息论、控制论领域认识新闻。新闻的本质是事实的某种信息。“信息说”符合“定义”的公式:被定义的概念=属+种差。新闻的本质属性是关于事实的某种信息。即属;新闻的本质特征是传播新近事实,即种差。

这一定义虽然将新闻最本质的东西表达了出来,但同样存在疑问:信息是对客观事实不确定性的消除,新闻所传播的信息是全部还是一部分?我们必须承认在传播的信息中只有某一部分才有可能成为新闻。新闻是一种信息,信息并不都是新闻,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成为新闻,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探究。

传播说。“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王中)

这一定义把新闻的落脚点放在“传播”上,显然它认识到了新闻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播交流活动,将传播者与受众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反映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者在向受众报道新闻的同时,受众以反馈的形式与传播者或其他受众进行沟通交流。“传播说”是对新闻“流”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动态的传播活动。

这一定义也有不完善之处。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传播就一定能成为新闻吗?这种事实对于受众来说没有传播价值就构不成新闻。新闻传播的是事实吗?新闻的本质是某些信息,传播的归宿点应该是信息,不是事实,忽略了唯物主义新闻本质论的观点。

从哲学角度来看,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信息是对客观存在事实的不确定性的消除。客观事实具有多种信息,新闻传播的只是来自事实的一部分信息,而未被传播的部分是构不成新闻的。“传播说”在这方面有待完善。

不同的新闻定义是对所处时代新闻的认识,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所做的就是弥补不足。可以说,“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和“传播说”以及未提及的“猎奇说”和“手段说”都是新闻定义研究成果具有时代性的精华。

结合“报道说”、“信息说”和“传播说”,新闻定义研究成果的精华和存在的不足,在现有学科领域知识的基础上,我认为,新闻的定义可归结如下:

新闻是人类社会中对公众具有知悉意义的最新变动的事实信息进行的传播活动。

“最新”,强调新闻内容的新鲜性和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特点。说明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并被发现的,且具有新鲜感,以可能的最快速度传播的变动事实信息。我们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那些时过境迁、毫无新意的新闻(旧闻)就永远不能成为新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旧闻也可以是新闻。现实生活中那些虽然是过时的,却同样引起受众关注、具有报道价值的信息也是可以成为新闻的。

“人类社会”,新闻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新闻必须是人类社会中的变动事实信息。新闻离不开人类社会这个范围。

“公众具有知悉意义”,强调新闻传播的公众性特点,只有对公众具有知悉价值的信息,才能为公众所接受而成为新闻。

“变动的事实信息”,强调新闻的真实性特点。新闻是对变动事实的反映。信息是对客观事实不确定性的消除,任何客观事实都包含着多种信息,信息并不是客观事实的组成部分,而是对变动事实的反映: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中的某种信息,没有变动的事实信息,新闻也就无从谈起。

关于新闻的本源问题,在我国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另一种认为“社会变动是新闻的本源”。我认为,变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新闻是对变动的事实的能动反映。事物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只有突破常规的变动才能产生新闻。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事实的变动将事实转化为新闻,是新闻的动因。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块石头,在未产生变动之前,它永远都不能成为新闻,而当发现这块石头是金矿时,它就会因为事实(石头)的变动而成为新闻。事实对于新闻的产生来说是相对的,只有发生变动的事实,我们才能从中发现新闻。

“传播活动”,新闻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它突破了“报道”的单向传播活动范畴,成为一种双向的信息传播活动。将新闻视为一种传播活动,可以很好地将新闻的“源”与“流”统一起来,防止把新闻片面地认为是一种报道或信息。同时,它也把新闻传播的五个要索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将反馈纳入其中可以说是新时期新闻定义时代性的具体体现。

新闻传播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不同时期环境新闻定义也不相同。环境新闻的内容由传统的环境保护转向现代的和污染相关的内容,由原来只关注地球自然环境或环境危机向关注所有生命健康转变。

关于环境新闻,可以从它产生的过程和目的来定义。例如,环境传播资源中心(ECRC)――1996年成立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Northern Arizona)大学的传播学院,将环境新闻定义为: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受众进行的环境传播。并进一步解释,环境传播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传播者和受众两个方面,传播过程是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互动交流、公开讨论和辩论来实现的。我们期望这种传播能成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能够成为提高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与此不同,学者Ward是依据倡导客观性讨论来思考环境新闻的涵义的:“这两个词给我一种矛盾的修饰的感觉。环境新闻?在对新闻行业最富有责任感的记者心中‘新闻’这个名词应当胜过‘环境’这个形容词。环保主义作家,当然可以。环保主义记者?这就不是一个严谨的新闻学定义了。新闻的第一要务永远是在追求真实、准确的理念下告知并分离出事实。”

环境记者是不是或者是否该是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这场争论持续已久。作为一项工作任务,环境新闻会有多种目的,但是很多人只支持其准确而公平地告知公众信息的目的,其他的目的一概反对。然而当考虑到其不同的目的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新闻的定义。

环境作家Rubin和Sachs为了了解环境新闻记者他们是如何定义环境新闻的而做了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记者们的定义非常广泛,从“报道自然资源”到报道“各种事情”。也有人把环境新闻定义为着眼于消极面的报道,例如危机、污染或环境恶化。大概有l/3的^将环境新闻定义为对自然资源的报道,例如空气、水资源、土地资源,有将近一半的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类身上,或者是由于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机上,或者由于人类自身而给环境带来的危机上。

正如学者Willis和Okunade所认为,“环境新闻和保护主义新闻很多时候是同义的。在过去很久的时间里,一些环境记者就想知道保护主义或者鼓吹性倡导性新闻与客观、科学的事实报道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为了对环境新闻有更全面的理解,自然科学新闻、危机传播和环境新闻这三个概念非常值得注意。这三者虽然有重叠的地方,但是并不是同一事物。他们可能共享一些重要因素但是并非所有自然科学新闻都是环境新闻,并非所有危机新闻都是环境新闻。尽管如此,很多环境新闻可以归为危机新闻或自然科学新闻。

关于环境危机传播,学者Sachsman说,这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为它确实是一个关于环境和健康的传播与理解的领域。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环境危机传播”和“环境危机报道”在学术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危机”总的来说是指在环境新闻中涉及到的健康问题。

人们把“危机”看成自然科学新闻中的时髦词汇。Wilkins和Patterson发现,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环境新闻开始主导相关联邦机构的议程,危机传播的概念随之而出。在这种新的学术氛围下,危机传播被看成是一种将各种环境危机信息从专家和科学团体向公众传播的方式。

那么又如何定义自然科学传播这个与环境传播有着密切联系的领域呢?学者Burns,O'Connor和Stocklmayer运用了功能定义法:“适当的技术、媒体、行为和对话的运用引起个人对自然科学的下列的一个或多个回应:感知――即一种情感回应;兴趣――这被自愿地参与科学或科学的传播所证明;意见一一与科学有关的态度或意见的形成、再形成或确定;理解――对自然科学以及它的内容、进程和社会因素的理解……”

根据这个观点,自然科学传播就是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的关于自然科学的报道。另外,危机传播――更准确一点说――危机新闻学,在文献中没有这个词,但是从目的来看,它的意思是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的关于危机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