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第1篇

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孕育了具有英国鲜明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虽然国情,体制不同,但了解、学习和研究英国新闻传播学的教育机制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有着可借鉴之处。本文主要探讨了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层面,认为英国传播学教育在强调实践性、丰富教学手段,注重评估及反馈、强调复合性师资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渊源

英国的新闻媒介发展较早。如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路透社成立于185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以民营形式组建于1922年。如今,路透社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通讯社之一,bbc制作的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在全球已拥有了1.2亿的受众。在印刷媒体方面,英国现有各种类型的报纸1400余种,其全国性的报纸12家;另有7000余种杂志,2400家出版社。正是媒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孕育成长,同时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大众传播学教育在英国一般被称为“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最初是从英文和文学批评专业发展而来的①。英国的传播学研究在上世纪30年代便初见端倪,相对而言,其新闻学专业的教育起步较晚。传播学研究起源于一些社会科学家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了兴趣,于是创办了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旨在培养传媒批评者与分析者。而作为培养职业新闻记者的新闻院系,则是90年代后才在英国产生②。伦敦大学曾于1919——1939年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但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一度中断,直到1971年卡迪夫(cardiff)大学开始开办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此后各英国高校才陆续开办了相关的传媒院系和专业。如今,英国大量高校都设立了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领域的学位点。据学者统计,大约有70家英国高校开设了传播学和新闻学教育或进行媒介研究,其中还包括爱丁堡大学、拉夫堡大学、莱切斯特大学等许多综合性大学③。

二、部分英国知名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

总体而言,英国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较为明显。传播学领域的覆盖范围较为宽广,包括文化、广告等各方面的理论性知识;而新闻专业的教学特点则趋于实践,在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大量的实训课程和实训内容。英国的各个高校在各个专业领域侧重不同,同时在不同领域中又各有自己的特色。

1、谢菲尔德大学新闻本文由收集整理传播学院

谢菲尔德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英国传播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的顶尖学院。该学院的专业齐全,与英国传媒业联系紧密。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是唯一个获得英国三个新闻行业机构:bjtc(英国记者培训协会),ntcj(全国记者培训委员会),ptc(期刊培训委员会)认可的证书。目前,该学院在本科生阶段不分专业,只开设了新闻学学士一个专业。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则进行了细分,包括:新闻出版学(ma print journalism),广播新闻学,杂志新闻学,网络新闻学,国际传播等④。

该学院的特色之一就是侧重实际业务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教学目标就是以培养实践人才为基础。除了一些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课程外,专业课程更侧重技能和实用性,包括了大量的实践,如新闻采访、出镜、新闻写作和报道等。在本科的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训练扎实的速记等基本功,学院也注重学生从全方位的了解新闻产业,包括各个媒介机构中,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和杂志的运行,学习如何做新闻,正视新闻和新闻产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此外,其多媒体应用课程教学设备齐全、精良,配备了各种采访仪器、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及软件等,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

莱斯特大学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心在英国的媒介和传播的教学和科研中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研究中心认为对大众传播的学习就是了解在复杂宏大的社会下传媒的作用及进程。因此该中心的新闻传播教育主张在广泛的社会学科中汲取养份,比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等⑤。

目前,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设置了两个本科专业:通讯、媒体及社会理学士(bsc 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society)及传媒、社会学学士(ba media and sociology)。其硕士提供的专业有大众传播、全球化与传播、新媒体与社会等。总体而言,莱斯特大学的传媒偏向传播学研究,在最近的几年中,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包括媒介研究、电视和道德、广播剧和健康教育、国际新闻、东欧电影、国际流行音乐工业、媒介和体育、编辑出版等等,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从课程内容看,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的研究政策是以基本的传播理论为起点,辅助于比较、分析及调查等定量性研究方式,从而探讨各项大众传播媒体的运作过程、传播效果以及和社会文化的关系。⑥近年来,研究范围已扩张至全球及传播多元化领域。其传播学教育希望学生不仅对媒体研究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分析和研究,并且还能掌握在当今信息和媒介充斥的时代生活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与特点

1、教学注重实用性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英国新闻学课程最成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用性强。这主要是因为在英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就业导向一直很明显,大多数新闻专业都宣称他们与业界联系密切,致力于培养满足业界需要的毕业生。而掌握实用的新闻技能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因此各个院校都不断强调其专业的实践性。

新闻学教育的实践性从英国各传媒院系的专业设置就已能窥其一二。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教育就按媒介细分了专业方向,如广播新闻学、杂志新闻学、网络新闻学等,然后再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实训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数字技术的来临使得英国新闻的教育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英国大多数新闻专业课上,学生们除了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编辑报纸杂志外,还要学习制作网页。这些实践课程使大多数英国新闻学学生毕业后都能自信地走上新闻岗位,胜任自己的工作。

转贴于

不过,也有许多大学认为,仅有新闻实践或是新闻教育对于本科阶段的的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有些大学开设了双学位课程,使学生在学新闻的同时,可以同时学习另一个专业如现代史、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2、教学手段丰富多样

英国高校的上课形式除了最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讲座外,还包括了许多特色的教学方式,如研讨会(workshop)、团队合作(teamwork)、讲习班、小组辅导、个人辅导等各种形式。

课堂讲座和国内大学上课形式基本相近。但英国的教育体系非常严谨,课程安排,课前需了解的资料,学校会预先通知学生让学生准备。在学期开始前,授课老师通常会发一份课程说明,上面有详细的课程计划,上课内容,考核评估方式等内容,而且每单元的课程后会附一份详尽的阅读书单,包括书、期刊、网络资讯等。由于每堂课的信息量大,因此学生通常需要课前做大量阅读功课。

英国的教学非常重视小班教学,在课堂上也多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由老师提出主题,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大家轮番发表意见,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从谢菲尔德大学传媒专业的讨论议题中可以看出,议题更多的涉及到传媒、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民族等多个领域,通过不断跟进和讨论,学生得以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小班教学保障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同时也利于开阔思路,集思广益。

3、师资构成呈复合性

由于英国各传媒院系都积极的与媒体产业保持联系,因此经常有媒介机构、企业、政府和国际组织任职的高管们来为学生开讲座或者授课。他们讲座内容经常涉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亟待解决的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等,很受学生欢迎。同时各学校也常邀请一些产业实践者和在各媒体工作的校友回母校与学生交流,这对学生了解媒体工作的方式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颇有裨益。

普遍而言,英国高校在引进教师时会采用“双轨制”,也就是招聘具有博士学位、以理论研究见长的教师,同时也招聘具有多年从业经验、以实务见长的教师,并且对两类教师采取不同的考核和评估标准。这种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能有效的减轻困扰传播学教育业界和学界难融合的现象。另外,英国的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对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而言这一特征也成为了一定的优势,一方面,学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增加了彼此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科本身具有非常鲜明的跨学科性质,而国际化的趋势更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4、评估反馈体系较为完善

在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中,考核评估体系较为多样化,通常不以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估标准。学生每修完一门课,老师都会给出评定成绩。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并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论文(多为理论课)、作品(多为实践课)等做出综合评价,而且多为复合式成绩,也就是由几种成绩所占的百分比算出最后的结果。

在实践课上,老师会根据实际操作,作品,个人和团体设计方案和工作日记等综合起来评定成绩。而理论课则常常结合主题演讲、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出一部分成绩,最后再加上论文的成绩来作为评定理论课的成绩。期末时,英国高校的学生一般会收到各个课程的评估问卷,用以调查每一教学模块(model)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意见、建议。这份问卷设计得较为详细,不仅涉及课程安排,授课质量,而且还会涉及到教学设备、试验设备、图书馆资料、学习场所等内容。学生的反馈意见将由学院再组织讨论,被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则在下一学年执行,由此不断促进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质量。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闻主播;评选模式;层级分析法;德尔菲法

序 言

随着国内广电事业的发展,各类新闻节目与日俱增,观众对于新闻的选择日趋多样化、力求丰富,加之各地新闻频道不断推出全天候滚动的马拉松式播报,对新闻主播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在激烈的竞争之下,许多新闻台推出“明星主播”抢攻收视,电视台决策者对新闻主播的标准也由于商业考虑而与以往大不相同。

新闻主播是电视台的形象代言人,其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不仅牵涉新闻质量,更影响观众对该新闻频道的观感[1]。主播作为整个新闻团队的代表,大部分不仅参与幕后采访及写稿等流程,而且要将新闻成果呈现在观众眼前,因此必须具备的专业条件比其他新闻工作者更为专精[2]。有口碑的主播不但是电视台的王牌,伴随之名气也反映出观众的高度忠诚。因此,如何从众多新闻频道中脱颖而出是当今各家电视台面临的考验,而选择合适的主播也有助于建立电视台本身的威望或公信力[3]。

电视新闻主播的选择,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需要通过合适的评估指标与严格的筛选程序,才能评选出最佳的新闻主播[4]。因此,本文之研究目的是从电视台经营者与新闻部主管角度,针对电视新闻主播建立一个评选模型,并以国内某省级卫视台新闻主播的选拔决策为例,运用此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1950年创建发展的一套研究方法,属于群体决策方法的一种,多应用于质性研究。其进行过程为针对某特定议题,借助专家特殊的经验与知识,通过数个回合的反复回馈循环式回答,直到专家意见的差异性降至最低为止,以便在复杂议题上达成共识意见[5]。Duffield提出德尔菲法有四大优点:(1)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2)维持专家独立判断的能力;(3)打破时空的困境;(4)不需利用复杂的统计。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学者Saaty在1971年提出的一套决策方法,主要应用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具有多个评估准则的决策问题上。AHP通过系统地分解问题,将问题层级化后,采用两两成对的比较方式,找出元素间相对重要性比值,排出备选方案的顺序,作为选取最佳方案的依据[6]。

研究步骤

本文的评选模式构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含三个步骤,通过德尔菲法來凝聚专家共识,找出适当的新闻主播评选准则;第二阶段包含六个步骤,应用层次分析法來决定新闻主播评选准则的权重、排序替选方案并选出最佳者。

第一阶段:运用德尔菲法,确定电视新闻主播的评选准则。步骤一:选定电视台的群体专家成员。步骤二:电视新闻主播的文献搜集与整理。步骤三:电视新闻主播评选模式准则的确立。第二阶段:应用层次分析法选出最佳电视新闻主播。步骤一:建立层级结构,将品牌名称评选问题依层次分解为目标、主准则、次准则及备选方案等相关联的决策要素。步骤二:依据层次分析法模型建立成对比较矩阵。每一位决策者针对各层级决策要素进行成对比较,给予相对分数。步骤三:计算各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步骤四:检验各矩阵的一致性。此处一致性为决策者在成对比较矩阵的时候,能够达到前后的一贯性。步骤五:将所有决策者所提供之比较分数,以“几何平均数”汇总,求出各层级要素间之相对权重。步骤六:将每一层级的权重矩阵相乘汇总,以求出整体层级之权重,來决定每一个替选方案的综合评估分数。

评选方法

本文以国内某省级卫视的新闻主播评选为例,该台内部首先成立一个三人决策小组,接着根据新闻部主管推荐的三个候选方案,由决策小组成员根据这三个方案在各项评选指标下的表现程度给予评分,获得实证数据后,最后导入本文构建的评选模型进行实际操作,执行步骤说明如下:

第一,运用德尔菲法,设定电视新闻主播的评选准则。

步骤一:选定电视台的群体专家成员。选定九位在电视新闻方面的专家成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⑴曾参与评选卫视新闻主播或有亲身播报经历者;⑵现为电视台经理、新闻部主管、编辑等条件者。本文专家成员选定为某省级卫视的高层管理者、部门主管、资深编辑,共计九位受访者。

步骤二:电视新闻主播的文献搜集与分析。本文的评选准则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整理出电视新闻主播的评选准则,以此作为确认专家问卷的依据。薛宇珊认为虽然电视新闻部门为争夺收视率,总是以帅哥美女新闻主播为号召吸引观众,然而新闻主播不一定要长相俊美,只要容貌语音令观众觉得愉快悦耳,不受排斥即可[7]。陈璐提出,由于各地新闻频道开播,使得主播的角色更为重要,表现空间更大,解说新闻的时间也大大增加,加上全新闻频道竞相投入市场,导致主播需求量剧增,主播的专业条件及要求都较以往宽松[8]。加之广告市场竞争激烈,商业压力促使新闻产制休闲化、娱乐化,让收视率的好坏成为组织选择主播的重要考量[9]。

步骤三:电视新闻主播评选模式准则的确立。将搜集整理后的电视新闻主播评选准则进行修订,并以李克特五级量表衡量超过4分以上的准则,列为重要参考性评估准则,并经过三回合问卷调查后,达成专家们对新闻主播评选准则的一致性意见。

第二,应用层级分析法选出最佳电视新闻主播。

步骤一:建立层级结构。将电视新闻主播评选问题依照层级分解最终目标、主准则、次准则及替选方案等决策要素。

步骤二:建立因素间之成对比较矩阵。依据群体专家给定的相对分数,以“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式,汇总专家们的决策综合分数,制定电视新闻主播准则的权重数值。

步骤三:计算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分别将“主准则”与“次准则”的成对比较矩阵,经由特征向量的计算方式,求得各层级要素的权重数值,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主准则与次准则特征向量的权重值结果

步骤四:一致性检定。计算出主准则及各次准则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九位电视新闻主播评选专家的一致性比率(CR)及综合意见之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符合一致性原则。

步骤五:各层级要素相对权重之计算。在电视台专家们群体决策新闻主播的评量准则中得知,电视台高层主管在选择新闻主播时,其衡量的基准以新闻主播的“专业条件(0.566)>外在形象(0.173)>个人特质(0.158)>主播风格(0.103)”,其次准则的评量结果叙述如下:(1)电视台主管们认为,评选新闻主播最重要的准则为专业条件,其中又以新闻敏感(0.317)为最重要的次准则,其次为新闻知识丰富(0.266),接着是身为新闻主播最基本的播报能力(0.183)。现在虽然是收视挂帅的时代,然而大部分电视台仍要求主播能够有自己的采访能力,加上主播在重大事件发生时需要在节目中访问关键新闻人物,因此采访技巧佳(0.135)也是遴选主播的重要考量。除此之外,主播经常需要自己润饰稿头或下标题,因而写作技巧佳(0.099)是基础,也是必备之能。⑵就屏幕效果而言,虽然观众收看新闻节目的习惯与以往不同,近年來主播的角色也有明星化的现象,然而对电视台主管而言,专业形象(0.407)仍是外在形象当中最重要的指标,其次是具观众缘(0.239),再次是有自信(0.166)。此外,让观众容易记忆(0.104)的形象则能够使主播增加自身知名度,并连带成为该电视台之代言人。综观以上准则,相较之下长相俊美(0.084)并不是主管们遴选主播时最重要的条件。⑶电视与其他媒体不同,无论是速度、内容还是节奏都有特别的要求。身为电视新闻主播,在个人特质上也有许多限制。电视台主管认为,声音质量佳(0.226)是一个主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条件。其次,播报时的组织能力佳(0.219)则代表临场反应的能力,新闻播报只是看读稿机,专业的主播必须将信息融会贯通后对观众“说”新闻。再次,由于电视新闻属于团队合作,主播与同僚相处能力佳(0.195)代表了高工作效率与职场适应能力。拥有个人魅力(0.182)则有助于提升收视率与稳定收视群,配合度高(0.178)是每个组织都会期望的准则之一。⑷电视台在选定新闻主播并加以培训时,对主播的风格无特殊限制,一般來说,专业权威型(0.671)是电视台主管认为能够长久经营的走向,其次为机智型(0.200),明星型(0.129)则较无优势。

步骤六:整体层级权重的计算。本文案例中的决策小组成员套用本模式进行方案的整体性评估,最后排序为替选方案的优先级,以分数最高者为最佳的电视新闻主播,其得分结果依序为A主播(0.508)、B主播(0.350)、C主播(0.142),根据本文案例的验证结果,A主播即为电视台主管评选的最佳新闻主播。

结 语

本文首先采用德尔菲法來凝聚专家共识,找出评选电视新闻主播时的关键准则,接着应用AHP來决定准则的相对权重、替选方案的排序从而选出最佳者,并以国内某省级卫视台为例,决策者在评选新闻主播时,应用此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根据总评分的排序,依序分别为A主播、B主播、C主播,故本研究最后选出A主播作为电视新闻主播评选的最佳方案。

此外,研究结果发现,决策者在评选电视新闻主播时,最重视的准则为专业条件,其次为外在形象,再次为个人特质,最后为主播风格。而次准则中播报能力、个人魅力和声音质量是电视台决策者衡量主播是否胜任时会影响最终方案排序的几个条件。

参考文献:

[1]江佳陵.关于培养电视新闻主播人才的思考[J].电视研究,2003(2).

[2]吕惠敏.谈电视新闻主播现场直播的能力缺失[J].现代传播,2005(4).

[3]吴正桓.从新闻主播的素质要求看主播的培养道路[J].新闻爱好者,1991(10).

[4]胡永芳.透视我国新闻主播的发展及问题[J].当代电视,2005(7).

[5]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中国统计,2006(9).

[6]谢承华.AHP及其应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2).

[7]薛宇珊.浅谈新闻主播应具备的传播人特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8]陈璐.广播的转型与新闻主播的素质再造[J].新闻传播,2010(12).

[9]谭诗华,卢然.新闻主播的移情能力及培养[J].记者摇篮,2009(4).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第3篇

健康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是任何媒介都不会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健康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因为有了各种媒介的积极介入而显得丰富多彩。在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的今天,健康传播对受众的健康影响更加明显,不仅影响受众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他们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理念,在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还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所以说媒体不仅仅是健康信息与健康知识的传播者以及健康理念的倡导者,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民健康素质的社会责任,同时,作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还担负着社会望者的职责,是观测社会健康风尚的窗口,是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导向标。因此,健康传播中媒体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其他传播类型相比,责任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繁重。

健康传播的特点要求媒介更加关注受众需求、传播内容与效果

健康传播是专业传播的一种,它是以医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传播,其目的是为了向社会大众传播健康知识,提高人群的健康素质与健康水平。“有什么都不能有病”、“健康是1,其他都是1后面的0”,等等。这些经典的话语反映了当今社会大众对健康的清醒认识,健康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如何获得健康?健康知识从何而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成了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不同媒介进行的健康传播构成了社会大众获得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媒体在全民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普通受众通过健康知识的传播可以获得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的有益知识与技能;患者可以通过针对性疾病知识的学习,有效地进行治疗和康复;特殊人群可以通过健康知识的学习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由于健康传播与人群的身心健康、生活与生命质量密切相关,所以,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健康传播具有自身的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与及时性。健康传播的信息内容是以医疗卫生领域的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包括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观念、技术、技能和行为。因此,它关注的主题可以是卫生领域中所有与人类的疾病和健康有关的卫生知识与信息。这些知识与信息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来不得半点虚伪,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能缩小危害,必须实事求是。同时,在某些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为了引起大众的关注,应在力求科学性的前提下,做到快速的信息传播,以便人们迅速树立起疾病防治的意识,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掌握正确的疾病预防技能,为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发挥作用。社会大众对健康传播信息科学性与及时性的需求,要求媒体充分予以满足,发挥其传播的功能,履行其自身的社会责任。

传播效果的社会性与广泛性。在我国,新闻传播媒介是政府主导型的,具有无上的权威性,被认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所以,当电视、广播就某个疾病进行信息传播时,其在群众中造成的社会反响是相当大的。一般情况下,当某个健康问题受到媒体的关注时,它往往意味着某种疾病的传播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局面。在这样的社会意识下,媒体传播的效果容易产生放大效应,在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健康传播中,这个放大效应会更加明显。放大效应就会出现正反两个方面的效果:正效应是当有关某个健康问题的信息传播出去以后,会引起广大受众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引起政府的重视;同时,由于媒体全方位、多手段的传播,也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万人瞩目、众说纷纭的现象,这种对某种疾病的强烈关注容易造成社会的恐慌,使广大受众出现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影响受众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如何避免健康传播中负面效应的出现是媒体应该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传播受众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健康传播的受众既是全体传播媒介的受众,又是具有特殊需要的群体。关注健康知识与健康信息的可以是健康的普通大众,也可以是有某些个别需求的健康人群,所以,健康传播的受众既有一般受众的普遍性特征,又有自己的特殊健康需求。健康传播的媒体要在满足普通受众需求的前提下,对受众的特殊需要及时给予关注。在追逐热点健康问题的同时,要兼顾大众的普遍性需求以及不同受众群体的特殊需求,做到点面兼顾、重点突出。所以,在健康传播中,媒体在满足受众常规性与普遍性需求、关注健康领域的经常性话题的同时,还要注意特殊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创新健康传播的特色文化。

新时期的传播环境呼唤媒介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在新闻报道上,新闻媒介要向公众提供“获得日常消息的充分的机会”;新闻媒介只有负起相应的道德义务,才能享有道德权利。所谓义务,一是对自己的良心尽责,二是对他人和社会尽责。它要求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的时候,恪尽“对社会和公众的义务和责任”。虽然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但对今天的传播活动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借鉴意义。传播媒体作为大众获得健康知识的桥梁和中介,所传递的健康信息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的价值判断与健康取向,社会责任重大。加上新时期传播环境的巨大改变,传播媒介在进行健康传播时更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其强大的社会作用。

信息源的多样化与复杂化要求媒体更加谨慎地筛选信息。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信息来源呈现出多样性与多渠道的特点。近年来,网络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使得信息的来源途径更加繁杂。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的传播特征,在网上任何人都可以新闻。这种信息来源的不明、信息传播的多源性导致了消息传播可靠性的大大降低,使得信息失去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互联网的即时性、广泛性的特点,又可以使各种信息几乎在的同时,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虚假新闻、不当信息的快速传播,在造成新闻传播失范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健康信息的信息源也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特征,大量真真假假的健康信息让人眼花缭乱,互相矛盾的健康知识充斥荧屏、报端……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选择科学的、准确的健康信息,就需要健康传播机构与传播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练就一双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

市场环境中商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冲突要求媒体始终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媒体向社会大众提供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新闻、信息及其精神产品,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健康传播中,媒介的信息传播不仅直接影响着受众的身心健康,引导着全社会受众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理念,甚至与特定受众的生命质量与生死观念息息相关。媒体所担当的更广泛和特殊的社会责任需要不能像企业一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己任,而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服务并服从于社会效益。但是在媒介发展日益产业化的今天,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伪健康信息的传播,助长了医药卫生行业的不良行为,致使假药泛滥、江湖医生到处行骗、药品价格虚高不下,造假者为所欲为。商业利益的追求直接危害着目标受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健康传播中,传播媒介一定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切实把受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避免健康传播中媒体之间的不合理竞争。追求独家新闻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力所在,但在传播渠道不断扩大的现阶段,媒体在追求独家新闻传播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其盲目跟风、不理性的炒作行为。随着信息的多元化,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作为传播载体的媒体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追求关注度成为普遍现象,它们为了留住已有的受众群并吸引更多的受众,通过高度煽情性、轰动性、庸俗化的信息传播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如果一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责任意识,过于浮躁,追求眼球经济,仅将新闻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就会导致他们在采编过程中缺乏新闻素养,甚至出现杜撰虚假新闻的事件。因此,当一个健康事件出来之后,各种媒体蜂拥而上,报纸长篇累牍地报道,电视镜头反复回放,广播节目循环不断地播出……各种媒体大肆炒作、盲目跟风的现象,不仅会使社会大众不由得产生恐惧心理,还会因不真实的信息误导受众对整个卫生事业及健康事业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各种不必要的矛盾,如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等,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媒体在健康传播中,应避免“眼球经济”,对健康问题的处理应采取合理、适当、适度的策略,严肃认真地加以对待。

媒体要增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主动承担起健康传播的社会责任

鉴于健康传播的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与受众特征具有不同于一般传播的特点,加上传播环境的改变,要求媒介在进行健康传播的过程中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既要及时准确地将科学的健康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播出去,又要注意媒体传播中可能给受众带来的社会影响,力求社会的稳定,群众生活的安定有序。同时,在健康传播的过程中,媒体不仅要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更应具备相应的传播能力与业务素质。

首先,媒体中从事健康传播的专业人员要有一定的医学、卫生学等专业知识。健康传播具有一切传播行为共有的基本特性,同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它要求健康传播者不仅要具备传播方面的素质,而且要掌握公共卫生、社会学、行为科学、健康教育学和公共政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如此,才能在健康传播的实践中得心应手,获得良好的成效。在当今全新的信息社会中,医学科学已从单纯的技术服务发展为技术服务与知识服务并重,健康传播也在内容上实现了从“提供生物医学知识”到“促进行为改变”的重大转变。因此,从事健康传播的媒体从业人员在掌握一定传播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应该具有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符合现代健康传播的需要。

健康媒介要注意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评估。健康传播是以促进“人人健康”为中心,为个人和群体提供科学的健康知识,力图达到改变受众的不良生活行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态度、建立起健康的行为。因此,哪种传播方式更能够适应传播目的、更能够受到受众的欢迎,需要媒介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进行有效的调查评估。评估可以及时修正健康传播计划,改进健康传播工作,从而使不同的媒体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传播方式,使传播活动达到真正的效果。

评估可以分为健康传播活动开始之前的受众需求评估,活动中的过程评估以及活动之后的效果评估等。这些评估可以通过社会上的专业调查评估机构来进行,也可以由媒体自身在健康传播时通过传播者与受众及时有效的双向交流来获得反馈信息。健康传播者只有对受众的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对受众接受健康信息的渠道、所喜欢的传播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才能及时把握受众的真实需求。由于健康传播的目的有不同的层次,由低到高可以分为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念认同、形成健康态度、采纳健康行为等四个难度不同的健康传播的效果,因此,媒体在进行健康传播时,要根据传播预期达到的效果,合理地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方式。

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媒体机构的从业人员要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是有效开展健康传播的前提保障。社会主义的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传播注重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党性原则,以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媒体开展健康传播应坚守的行为准则。面对健康问题,只有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从国家大局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才能确保健康信息传播的准确、完整,才能保证受众获得及时、全面的健康知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正常发展,也有利于群众生活的安定有序和健康传播效果的最终实现。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第4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日前的体育报纸业现状进行分析,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体育报纸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指出要改变我国体育报纸业现状,必须要对体育报纸科学定位,优化生存环境,拓展生存空间,加强体育报纸内容的网络传播。关键词体育报纸业;衰落;原因分析;中国1我国体育报纸业不容乐观的现状我国体育报纸业在上世纪90年代走过一段辉煌的历程,尤其伴随1994年开始的足球职业化改革,很多以足球为主要报道的体育报纸更是风靡一时。体育报纸是国内传媒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化运作最早、竞争最为激烈的媒介领域,但近5年来,中国的体育报纸正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潮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普遍不景气,一大批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体育报纸已被残酷的市场无情吞噬,如卿报》、《南方体育》、《体育参考》、}}21世纪体育》、《体坛导报》、《体育天地》、《体育生活报》、《体育时报》、《体育快报》、《足球11人》、《体育生活报》等;在市场上艰难支撑的有《体育晨报》、卿迷》、《体育周报》、《羊城体育报》等;蓄势待发的有《东方体育报》、《篮球先锋报》;新生力量的有《扬了体育报》;在有限的市场上《体坛周报》和《足球》两强独大,其它体育报纸则瓜分剩余的一小部分市场。同一类报纸在短时问内的相继停办不能视为偶然,体育报纸的命运和现状一定包含着某种逻辑和因素。2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成因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客观因素体育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因素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体育已成为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媒体高度关注体育,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报纸基本都有相对固定的体育版面,各地蓬勃兴起的都市报、综合性日报更是不遗余力地把体育新闻版面作为争取读者的重要窗口之一。同时电视、网络媒体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对我国体育报纸业的生存更是严重的挑战,因为电视、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受众覆盖面等优势是体育报纸无法相比的,更易被受众和广告商青睐。处于电视、网络、都市报、综合性日报等媒体全面围攻和夹击下,专业化体育报纸的市场发展空问日趋狭小,生存艰难。回顾体育报纸曾经的辉煌,不难发现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体育信息的了解渠道没有今天通畅便捷,综合性主流报纸、电视媒体对体育报道并不十分重视,网络传媒还没有真正崛起,这是体育报纸当时得以辉煌的良好外部环境。伴随各地都市报的兴起、各地电视体育频道的开播、尤其是1998年之后以新浪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截止2006年7月我国网络用户已达1.23亿),极大地丰富了体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体育报纸不再是读者获取体育新闻的主渠道,其受众市场不断缩小,广告的流失是必然的,而发行量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生存的关键,由于市场萎缩,最终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衰落。2.1.2体育报纸业内恶性竞争违背市场规律的恶性竞争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体育报纸把大量的人力、财力耗费在同行问恶性竞争上。儿年前与米卢零距离接触的女记者李响以200万元的天价从《足球》报社“转会”到《体坛周报》,给中国新闻界以很大震动,《南方体育》所走过的5年,仅骨干就有50多名被挖走。某些体育报纸为了挤压同行竞然买断新闻采访源,以2002年世界杯为例,某报用高价让国脚接受独家专访。恶性竞争让体育假新闻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问,有些体育报纸为了抢夺市场,胡编假新闻来吸引读者眼球,2002年世界杯期问,体育报纸就报道了很多轰动性假新闻,如央视禁播米卢广告、米卢在国脚里选女婿、执法意大利和韩国的厄瓜多尔主裁判被枪杀等。恶性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员工人心涣散,攀比之风难以遏制,体育报纸的运作成本增加,假新闻的存在使得体育报纸的公信力下降,已消亡的《球报》、}}21世纪体育》等很大程度上就败在同行问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内耗上。《足球》总编辑刘晓新坦言“真正根本的理由,是我们一直都高烧发热,不是去理性地开发资源。过度竞争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过度开发。体育报纸问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竞争。”2.1.3民众体育消费观念的移位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赋予中国人更多的时问和物质消费资源。在体育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民众把对体育的关注点转移到健身、健美上来,把体育与自己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紧密联系起来,把健身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来投资,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锻炼的意义将愈益突出,这对多年来热衷于体育信息消费而冷漠于锻炼的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各地健身娱乐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这种变[page_break]化的必然结果。2.2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主观因素2.2.1观念和认识问题体育报纸要争取读者扩大社会影响树立权威地位的报道领域是体育报道,不切实际地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拓进并树立新闻权威意识来增加媒体对大众化广告的吸引力作为办体育报纸的宗n是不可取的。体育报纸发行的对象不是普通大众而是对体育感兴趣的特殊群体,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的劣势之一,要正确认识体育报纸的这些特征和规律,否则会为此付出代价。由于观念和对自身认识不足,《南方体育》在经营、扩张、品牌发展等方面频频犯错,体刊是必然的,如他们采用大众化办报的经营思路来和其它传媒拼资讯、拼广告和发行量,放大了体育专业报纸的劣势—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这一经营思路的结果直接导致2002世界杯年万损1000多万元。2.2.2管理人才缺乏,办报体制僵化办报体制僵化,缺乏对体育媒体特性认识以及对报纸宏观发展战略把握的管理人才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南方体育》在体刊后其总编感言,由于自己缺乏管理经验,一直没有形成一支很有执行力的团队去打品牌,开拓市场,致使《南方体育》多次错失发展壮大的机会。有过多年辉煌的《球报》领导频频更换从另一层面说明其管理人才的缺乏。体育报纸行业内“文人办报”现象比较普遍,体制使一些体育外行当上了体育记者甚至领导岗位,一些已有一定名气的体育专业记者只能拿比正式员工低很多的工资,《北京足球报》、《体育参考》的失败就是这种僵化体制的恶果。3体育专业报纸生存与发展的对策3.1科学定位评估者、被评单位以及相关机关部门,使教学始终处于不断建设、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状态之中,实现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2.5建立基于校园网的评估形式军事体育授课质量评估,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填卡或填表的形式,由于是手工操作,既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问,又容易采集到足够多的样本。任职教育的授课质量评估,主体更加多元化,内容更为复杂化,要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必须以院校的校园网为依托研发授课质量评估网络系统,利用军队院校的互通性,实现承Ull单位和部队用人单位的共同评估。基于校园网的授课质量评估体系,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特点,可以使评估过程不受地理位置和时空的限制,能把评估工作融入到院校、部队的各个主体,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实时获取和收集授课质量评估信息。利用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指导、调控教员的授课活动。与传统的评估形式相比,基于校园网的评估形式,还具有参加评估的人员和单位覆盖率更高、规模更大的特点,同时又减少了评估主体和客体的直接接触,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人情评估,使得评估数据更加全面、准确、及时,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新闻;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08-02

一、研究的源起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各级政府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与社会危机,不断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新闻制度。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新闻机制已日趋完善,举办的新闻会逐年增加,成为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与社会危机的常态机制。但是,就近年来多起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工作来看,始终存在着新闻运作机制不顺畅,信息不及时、不全面,新闻质量良莠不齐,总体实施效果欠佳等各类问题,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新闻效果评估机制尚未健全,尤其是新闻的社会效果评价机制缺位,只注重新闻的实施形式,忽视新闻的公众认知与社会反响。另外,学术界对于新闻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尚少,现有的相关研究多是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从政府新闻的体制瓶颈、传播策略、发言人素质等方面对影响政府新闻效果的原因进行表层分析,在此基础上,少数研究探讨了建立政府新闻效果评估体系要素以及新闻效果优化的途径。总体来看,对于新闻效果评估的研究屈指可数。其中作为政府新闻效果评估的关键环节——公众认知与社会反响效果的研究更少。在信息传播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各类突发事件不断考验政府风险沟通的能力,迫切要求政府尽快建立新闻社会效果评价机制,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新闻的社会效果问题,尤其应当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对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活动在社会公众中的认知与反响状况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为建立新闻社会效果评价机制提供现实的参照。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本文以广州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活动为研究背景和参照体,以广州市民及周边地区民众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调查、电话调查、街头拦截式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实施时间为2011年7月20日~8月30日,共发出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34份,有效率达89%。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年龄在16~70岁之间的正常公民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或在调查范围内有固定居所的外来人员。调查对象来自各年龄段,不同文化水平和各个行业。调查结果采用SPSS for Windows 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地方政府新闻活动的公众认知与社会反响效果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从公众的反馈与评价中找出政府信息的好处与不足,为评估政府新闻的整体效果提供数据支持,并从中总结归纳出影响政府新闻社会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发现

(一)社会公众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及其最可信任的信息来源,获知信息后的传播扩散方式

1.调查发现,53.6%的调查对象选择电视和网络作为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首选渠道,其次是报纸。42.8%的调查对象认为传统媒体信息可信度高,其次是政府新闻(35.8%)。这说明,虽然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加之其时效性上优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方面占有先机,公众参与度也较高,但网络媒介、手机短信等疏于管理,信息门槛较低,容易出现假新闻或者谣言,故其公信度较低。2.在获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后,45.8%的调查对象表示会通过口头转告的方式向他人传播所获得的信息,说明这类信息的二次扩散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而非大众传播。但信息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部分环节失实,而形成谣言。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谣言会对他们形成误导,从而使之偏离事实真相,更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因而,政府的新闻和新闻媒体对真相的及时报道是消除谣言的首选有效方式,其次才会依据个人判断和专家观点。这进一步说明政府新闻会对于消除谣言、安定民心的重要性。

(二)公众对突发事件新闻内容的关注点及对媒体报道的意见与评价

1.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首先应当的信息应当是“事件处置与救援”情况(42.7%)与“伤亡及危害程度”(34.7%),其次是“事件原因和动机”(14.2%),只有极少数的人关注“领导动态”(3.3%)。而受访者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工作感到最不满意的是:信息不全面(25.2%),对老百姓的关注不够(20.7%)、较少涉及关键问题(18.6%)、信息不及时(14.8%)等。2.新闻媒体在报道时没有让公众了然真相。多数受访者认为新闻媒体有关突发事件的报道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报道不全面;二是不敢报道真相。

(三)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效果评估必要性及其评价要素分析

1.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新闻工作对媒体报道和公众认知有重要的影响力。但超过半数(58.7%)的受访者认为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出现的问题与政府新闻工作不到位存在直接关系,这说明政府新闻成效不明显,仍存在不少问题。加之政府和公众之间缺乏信息的反馈和互动,在针对地方政府突发事件新闻效果的评价中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受众对于本地政府新闻工作的评价态度不明确,没有感受到政府工作的效果,对政府新闻存在不信任。为此,76.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对政府新闻效果进行跟踪评估。2.针对政府新闻效果评估应当关注哪些重点环节的问题,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新闻会要重质量而不仅仅重数量,不在于其形式,关键在于内容。受众对事件本身(时效、内容、价值、影响、结果等)的关注度远远超越事件传播的载体(会、媒体等)。多数受访者认为一场会最终真正受到关注的是社会公众反响、事件处置结果、及时性、内容权威性、新闻价值等因素,这是决定整个新闻会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评价一场效果好坏的重要环节。

(四)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网络平台的效用及存在的缺陷分析

1.地方政府新闻网站的公众知晓度、关注度偏低,其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能力偏弱,未成为公众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57.5%的受访者表示从未浏览过政府新闻网络平台,另有38.8%的受访者表示偶尔浏览过,只有极少数人(3.7%)经常浏览网络平台。这说明地方政府对其新闻网络平台的宣传与运用工作仍未到位。知晓应是信息传播的第一步,该平台的“鲜为人知”使得政府利用新媒体形式新闻难以获得良好的公众效果。2.政府新闻网络平台仅发挥了其信息传播的媒介职能,并未发挥其联系民众、解决问题的政府职能和服务职能。调查发现,但接触过政府新闻网络平台的受访者普遍表示该平台互动性、服务性差,回复率低、反馈速度慢。这表明,作为一个政府网站,该平台在为民办事、联系公众方面仍存在较严重的不足,未能体现其为民服务的本质。作为一个以政府为背景的特殊媒介,这一职能的缺失将导致该网站在新闻方面成为传统媒体的附属、公众获知信息的次要选择,而非权威的信息来源。

四、讨论与建议

突发事件中的政府新闻活动属于政府危机传播与风险沟通的范畴,同时也是关系到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公信力以及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问题。面对突发事件,政府新闻机构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开与新闻能使人们对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有更清晰的认知,并在源头上遏制谣言的传播,这样才能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抢占先机,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经过对实证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社会公众对于政府新闻工作还是抱有很大的期待和信任的,而随着我国各级政府新闻制度的建立健全,新闻制度在形式上已经逐步完善,而实施效果上依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新闻内容不全面,脱离公众需求、缺乏对公众利益的关注,从而导致地方政府新闻社会效果欠佳,最终影响新闻的整体质量。由此看来,真正影响地方政府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于政府新闻机构是否将广泛的公众认知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新闻效果跟踪评估机制。为推动突发事件中的政府新闻社会效果的提升,切实可行的效果评估机制既能考量地方政府新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又能成为地方政府改进与完善新闻工作的标准依据。在现有评估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有必要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效果跟踪、公众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手段对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效果进行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评估,并作为政府新闻工作绩效考评指标,以及改进政府信息公开与新闻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好地方政府新闻网络平台,这是网络时代政府信息公开与新闻的有效渠道和方式。通过拓展新的传播渠道,增加网络平台的知名度,使社会公众广泛知晓这一平台。地方政府新闻网络平台建设,可以通过在政府部门网站、各大新闻网建立网络平台链接的方式,也可以在政府新闻办公室网站中单独建立网络平台,更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将网络新闻发言人、官方微博加以整合,建立多媒体、多功能的信息平台。以便于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和使用这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