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 幼师 笔记 舞蹈欣赏

舞蹈是学前教育中实施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对幼儿教师的培养中,舞蹈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学科,这是由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她集中了音乐、服装、灯光、美术、布景、道具等相关艺术。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舞蹈教育,有利于他们对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舞蹈基础更是相当薄弱,多数学生是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再加上他们在校期间舞蹈课程的教学课时又少,因此,在时间少任务重的前提下,如何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符合幼师特点的舞蹈教育,是幼师舞蹈教学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确保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双赢。经过反复思考与实践,我采取了以下几个面的措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整合教材――选择适合幼师学生需求与特点的舞蹈教学内容

幼师的舞蹈标准与一般艺术学校的舞蹈专业要求,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不小的差别。职业高中幼师开设课程的门类很多,舞蹈课时相对较少,如果按照艺术学校专业要求或普通幼师专业的《舞蹈》教材去进行教学,3年的教学时数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些教学内容与幼师学生日后职业特点不太符合。因此,我把不同版本的幼师《舞蹈》教材进行再整合,集中不同教材的优点,确定为三大模块:基础部分,要求学生必须熟练而且规范掌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各个舞种的基本手型、手位、脚型、脚位、基本的常用的舞步等;体验部分:这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它包括各个舞种的较为复杂的舞蹈动作,与由这些动作形成的组合等;了解知识与欣赏部分:幼师学生的职业特点在“师”,需要尽量广的知识范围,在某种程度上知道的多比跳的多更重要,所以就要组织学生了解更多的舞蹈知识。采取以欣赏为主,简单体验为辅的教学方法。这部分内容包括各个舞种的高难度技巧与各个舞种的优秀剧目。这样既保证了提高学生艺术专业的要求,又突出了幼师学生“师”的特点。

二、发挥笔记的作用

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喜欢多练习,而很少动手记笔记,这也是由舞蹈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在对幼师学生的舞蹈教学中,我加强了笔记的作用,要求记笔记与做练习同等的重要,主要记录所学内容的动作要领与教学提示以及基训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一是因为学生的舞蹈基础差,课后动手整理笔记,有助于督促她们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再思考。二是为了突出幼师“教”的特点,有的内容做得不太好但要明白怎么做,也就是要看得出对错,并且能向别人讲明白怎么做。这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小组共同学习过程中,有一位同学因为小时候贪玩脚部受了伤,在勾绷脚练习中,她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脚趾,用力绷的时候也是向上翘,通过了解我知道,她明白规范动作应该怎么做。于是,我就推荐她做6个人的小组长,结果在汇课时候,她的小组是做得最好的一组。其实,像她一样,每一位同学都能快速准确地说出规范动作的要领,还能正确判断对方所做动作在规范要求上的优点与不足,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改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笔记的作用功不可没。真正达到了既“做得出手”,又“说得出口”。

三、综合性组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每部分的内容都采用组合的形式教授,比如,中国古典舞蹈基训中,我把手型、手位、脚位与手臂的单一动作组成一个组合,配上音乐,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提高,这种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与积极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国作家德莱赛也说过:只有那些精神愉快的人,知识才像荷花瓣瓣似的舒展开来。他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乐”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随乐而动的冲动和愿望,把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和单调的基本动作学习经过艺术的编创,有机组合起来,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们的心态节奏与动态节奏相融合,在美的感受中反复练习,使她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既培养了她们的美感,又使课堂学习得到了巩固与提高。

2.增加了知识量并拓宽了知识面

3.有利于学生乐感、美感和节奏感的培养

在音乐的伴奏中,有节奏地愉快舞蹈,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

四、适时渗透幼儿舞蹈教学法,使幼师专业技能与职业要求相衔接

从事幼师舞蹈教学以来,一直孜孜以求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鞭策自己努力使学生的水平与专业艺术学校的学生相媲美。主要在身体素质、技术技巧、舞蹈表演能力等方面加强训练,多次参加比赛获奖也充分证明了教学成绩的突出。可不经意间忽视了学生自身幼师的专业特点,经过调查与思考,我创新了幼师舞蹈教学理念,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即在幼师舞蹈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幼儿舞蹈教学法,使她们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时刻把握幼儿舞蹈教育的特点,以适应日后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比如,在教地面前压腿时,启发学生在对幼儿进行同样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幼儿双腿伸坐做划船的动作,使舞蹈动作符合幼儿的特点,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再如,教东北秧歌手巾花时,提示学生可以把手绢想象成雪花,让幼儿或抖或揉或搓或抛,切不可死搬我给他们上课的教学方式,或简单地认为学东北秧歌无用,教幼儿用不上。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五、加强舞蹈欣赏课教学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法律基础;学习平台;艺术生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040-03

1 信息技术与法律基础课程整合概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经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以改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进而达到优化学科知识体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过程。根据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关注技术应用的层次,把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层次,以及关注学生素养形成的层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相关标准为依据,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改善评价方法为契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对传统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各高等院校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多媒体教学,期望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能扭转传统教学的被动局面。然而高校艺术生受专业影响,文化课知识欠缺,其公共必修课――法律基础和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及最终成绩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笔者通过与几所高校的法律基础教师、学生的访谈了解到:信息技术辅助法律基础教学已经普及,但对学生的法律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的提高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却收效甚微。

2 高校信息技术与法律基础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法律基础教学,全面反思当前法律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的200名相关教师及艺术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产品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调查中有95%以上的师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播放PPT课件,多媒体教室已然成为PPT课件的放映厅,学生和多媒体设备间的互动几乎为零。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好符合艺术生特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节奏,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贪多求快,频繁滚动播放屏幕上的内容,使得法律基础知识差的艺术生只能走马观花,无法做笔记,更无法内化所学知识。久而久之,学习热情便荡然无存了。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总体偏低 先进的工具只有在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手中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威力,否则再先进的设备也只能是一堆摆设,只是渲染时代气息的道具。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好的想法、策略无法用软件实现;甚至有些教师的各类参赛课件竟然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理论相悖,而校方既没有对各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也少有对信息技术从业人员和各专业任课教师合作项目的支持。因此,教师很难熟练地制作与所授课程相关的优质多媒体教学软件。

班容量大,学生差异大,却无法做到个别化教学 笔者调查的法律基础公共课班容量在70~200人之间,学校为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设置了不太合理的班容量进行学,而事实上学生之间(尤其是艺术生和普通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显著,教师却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加之艺术生的学习能力、主动性相对较差,教学难度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大学法律基础学习平台,以此作为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学生课后练习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的平台,以期提高艺术生学习法律基础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3 大学法律基础学习平台设计与制作

法律基础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公务员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中都有很大比例,因此,法律基础学习平台的实用性就更强了。笔者设计的学习平台一则是为课堂教学做补充、强化及检测;同时也普及法学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及信息素养。该平台特别增设了学生“上传试题”的功能,艺术生可以将生活中看到的和法律相关的情景用手机拍下来,或用文字描述出来,提交到学习平台,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法律知识问题,给出答案,生成一个新的选择题。该题若通过任课教师审核,就会添加到题库中,上传者看到自己的题目被录用,付出得到认可时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因此,笔者相信该创新必将大大提高艺术生学习法律基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台的使用也非常简单,学生只需要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网,输入学号和正确密码即可登录,登录后选择“测试”或“上传资源”等功能。测试题的题型为选择题,内容为随堂检测。测试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比对学生本次答题所用IP是否为常用IP,尽可能减少他人代答的情况。同时系统会将学生的答题及得分情况返回给任课教师,教师在下次课前即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下面笔者具体阐述法律基础学习平台的设计细节。

后台数据库建设 该学习平台的后台数据库用ACCESS2003关系数据库建设,数据库中的表有用户表、试题类别、试题库、学习资料、成绩表、待审资料。

具体表结构如下:

1)用户表(账号,密码,身份,姓名,性别,专业,班级号,所属院校,常用IP),其中账号为学生学号或教师工号,身份为教师或学生;

2)试题类别(试题类别号,类别名称),其中类别名称包括基础知识、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聘练习、生活中的法律练习;

3)试题库(试题类别,试题编号,知识点编号,题干,正答选项,干扰选项1,干扰选项2,干扰选项3,优秀作答时间,分值,上传者);

4)学习资料(资料编号,知识点编号,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5)待审资料(资料编号,知识点编号,题干,正答选项,干扰选项1,干扰选项2,干扰选项3,上传者);

6)成绩表(学号,试题编号,作答时间,所用IP,成绩)。

试题的三种类别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艺术生的学习需求。另外因为是自主学习,学生心态放松,不会因害怕答错而回避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测试的信度更高;再加上学生可以上传和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生活或学习中的法律知识测试题,艺术生学习积极性势必会提高。

学习平台的算法描述 该平台的建设工具是Dream-weaver8.0,和大多数学习平台类似,该平台的登录窗口用于身份验证,学生和教师经过身份验证后分别进入不同的界面:学生可以选择“查看得分”“上传试题”“进行测试”和“退出系统”四项功能;教师可以选择“查看学生得分”“上传资料”“审核试题”和“退出系统”四项功能。其中“审核试题”界面,教师先审核学生上传的试题内容、答案及对应知识点,如果合格,则将该题添加到试题库。具体算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

4 前测后测数据比对

笔者分别在艺术生学习法律基础课程前后各进行了一次检测,并计算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各项平均分,具体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5 结束语

笔者设计的法律基础学习平台对艺术生学习法律基础课程及应对公务员、教师招考中法律常识试题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对提高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兴趣也是大有裨益。在实验结束时,实验班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但学生对常用的具体法律条款内容的准确记忆还比较欠缺,若能将法律学习常态化,并配以相应的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那么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的意识就会更强,在他们结婚生子后,他们的法律意识也会感染到下一代,如此,也可以为建设法治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彼此交流,并考虑到论坛中言论的合法性检测及安全,暂不创建专门的论坛,只是利用腾讯的QQ群进行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1]李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5)

[2]韩大元.中国宪法学应当关注生命权问题的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笔 书法艺术 六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23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书法艺术课程是一门基础课,而软笔书法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练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练习当中,我总结出了小学软笔书法艺术课堂的“六步教学法”。

一、画

软笔书法的学习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练习握笔的姿势以及坐姿。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大胆画字,笔画的粗细、字体的正斜都不用管它。因为学生的识字量不大,握笔的力量也较弱,所以一年级只能让学生去熟悉毛笔的特点,感知软笔的灵动。每天练习的内容为基本笔画或比较简单的独体字,时间最少10分钟,不要画得太多,每节课多数时间要用在练习前的准备工作和练习后的整理过程上,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摹

二年级开始就可以让学生摹写字帖了。摹写实际上就是我们传统的习字法――描红。因为描红的例字形象直观,简单易学,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书法入门。描红所选字帖一般为楷书,如从颜真卿的《多宝塔》中选字。字帖中所举的例字要能够和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所学汉字同步,体现识字教学与书法教学的一致性。描红前要求学生先读帖,看准笔形,记住笔路,可用手指作“书空”练习,对运笔的轻重、快慢、起止等做到心中有数后再提笔写字。写字时要一气呵成,不可写一笔看一笔。描红要求笔画基本正确即可,不必苛求绝对吻合,只要黑色笔画不过粗、过细,就算完成任务。熟能生巧,学生只要多练习就可以把描红练习中所体验到的“手感”,潜移默化地迁移成自己的书写能力。

三、临

摹写了一年,学生到三年级就可以临帖了。所谓临,就是看着字帖上的字,在练习本上照着样子写,边看边写,边写边看。先是看一笔写一笔,练的时间长了也可以看一字写一字。临帖不仅要求笔画写得像,字的结构大小也要像,做到形似;接着就是领会字的笔意;最后达到神似就算是临的最高境界了。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练习书法的方法,一般要临摹结合。临摹前要多读帖,仔细琢磨例字的点画形状,字体结构,章法布局,做到每一次动笔都有收获。小学生主要以临摹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的作品为主。

四、背

四年级的学生要背字帖,争取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原模原样写出来,力求形神皆备。背帖,就是要背熟所要学习的碑帖,可以背中临、练中背,可以通背通记,也可以分页背、分页记。记其内容,记其势态,记字的大小比例,记字与字,行与行的揖让关系等。这样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写了此画,想到彼画,写完了上边的字便想到下边的字,为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赏

五年级的学生就可以欣赏一些名家作品了。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颗明珠。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表意符号,把它用毛笔表现出来,就使得汉字的点画线条更具无限的表现力。好的书法作品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名家名作更不用说。如“颜筋柳骨”就是对书法家作品特点最简洁的评价。小学生的书法知识十分有限,但也应该多去欣赏一些书法名作,去感受书法的魅力、书法的美。书法欣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前提条件。

六、创

六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书法常识,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创作了。初习创作,要心平气和,不能急,对作品质量的要求不宜太高。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更要善于把握和使用基本功。书法创作需要有灵感,这种灵感实际上源于创作时的心态。在中国书法史上,《兰亭序》与《丧乱帖》同样出于王羲之之手,但其风格特征却迥然不同。前者秀逸流畅、遒丽圆融;后者酣畅雄健、奔放跌宕。而这种风格各异的书法,就是由于书法家当时的创作心态有别引起的。因此,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就能挥洒自如。

各年级的书法教学内容虽有侧重,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安排。如临摹,学生可从二年级开始到六年级毕业,甚至终生都每天练习,有好多书法家就做到了这一点。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或穿插,避免单一。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范文第4篇

一、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定义

大百科全书把素描解释为:“素描是单色的徒手画;素描是用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素描主要是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艺术形式”。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准确地说是解释了什么是素描作品的问题。参照按照(美)大卫•罗桑德在其著作《素描精艺》对素描的理解,素描这一概念还应该包含“素描的动作或事件”。

对设计素描的认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探索开始的。起初,设计素描是作为对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素描训练课程翻译介绍而提出的一个词语。这种注重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强调用线条来刻画对象的形体结构的方法和形式也被翻译作“结构素描”。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把那些更能为艺术设计教育服务的新的素描形式称为设计素描。并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把过去沿用的素描教学定义为传统素描或基础素描,努力搜寻设计素描和它们的差异性,以此来界定什么是设计素描。经过近30年的争论,现在人们似乎弄清楚了什么是设计素描这一问题,但至少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设计素描是与传统素描(基础素描)具有明显区别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和手段、思维方式和方法、素描性质和目的等方面与基础素描有着明显差异的素描形式,如表1所示。

这种认识对艺术设计素描教学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笔者更愿意从设计素描一词的多义性来进行理解:(1)设计出来的素描,强调素描是设计思维在设计程序下的一种产物,重在素描的创作过程。(2)设计的素描,强调是记录设计思维创造过程的一种语言形式。(3)设计素描,强调对素描的设计,是指的一种设计形式。(4)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强调了设计素描的目的。(5)设计素描,强调素描,是指素描的一个子系统,一种素描类型。

此外,在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和探索中,人们还发现艺术设计不同的研究方向对设计素描教学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学生空间、结构、光影、构造和材质上具有很好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而染织则需要学生在图形、形态、工艺技术、色彩等方面有过人之处等等。试图把服装、工业设计、环艺、染织、视觉传达等研究方向的设计素描课程按照设计素描的一定程式规范起来不切实际。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有利于教学管理,但却与各研究方向的内在需求和特征不相适应。正是基于上述的这种认识,笔者在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立足环艺艺术专业的内在要求,从学生的环艺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结合设计素描教学的成果,逐步形成了一种观点:即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设计观念;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环艺专业知识中的空间、结构、光影、材质和构造,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要把素描课程看做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素描向专业知识的过渡和桥梁;要使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训练方法和教学目标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点;要积极主动地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成果来充实和丰富素描教学。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从环艺素描教学的角度把环艺设计素描进行如下较为科学的定义。

定义1: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概念

环艺设计素描是以线条、块面来表现环艺题材的建筑、风景、景观、物体、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素描表现形式,是一种徒手绘制的单色绘画或设计作品,是环艺设计素描动作或事件。

定义2: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素描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是运用一定的素描和设计素描知识,在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素材搜集与整理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观念和专业学习兴趣为目的,服务于环境艺术专业的一种素描训练手段和表现形式,是艺术基础教育和专业设计教育的纽带和强梁,是环境艺术知识体系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层次的内容:(1)素描、设计素描和环艺设计素描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素描是母系统,设计素描是素描的子系统,而环艺设计素描又是设计素描的子系统。环艺设计素描必定包含一定的素描或设计素描知识,比如:画面层次、画面空间、画面构图等。(2)环艺素描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环艺专业展开,把环艺专业中的空间、光影、结构、材质等知识和设计素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进行设计素描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有朴素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3)设计观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环艺设计素描的核心。以学生图形创造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为重点。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素描训练课题而得以展开的。(4)环艺设计素描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起着学生绘画艺术向设计艺术转变的转化作用。(5)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环艺素描具有一定的工程图纸性质,素描所记载的是设计思维的轨迹,体现着明显的过程性和图纸功能。

定义3: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外延

环艺设计素描除了专业设计教学素描这一基础课程主体外,其外延非常广泛。广义的环艺设计素描还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环艺速写、风景素描、建筑素描、构思草图、素描语言表现或具有素描风格的表现图纸和以环艺为题材的素描绘画。

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属性

1.空间属性

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环境艺术设计最终要在空间里得以实现。环艺专业设计素描是为专业设计服务的一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是表现环境艺术题材的风景、建筑、物体等的素描形式,无疑带有一定的空间属性。这种属性表现在课题训练中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观察和体验,把它们作为描绘的对象,素材的来源,然后对其进行合乎自己意愿的组合和调整;体现在素描创作过程中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也体现在环艺设计素描作品的透视空间和画面空间当中,也体现在特定素描形式的矛盾空间里……这种属性是由环境艺术内在的空间属性所决定的。例如,上世纪9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素描作品以室内特定空间等为描绘对象,运用设计化了的素描表现语言重新进行了合乎作者意愿的空间再造,即形成了一种素描形式,也体现了素描为专业服务的目的,自然也让作品带有明显的空间属性。

2.材质属性

早在约翰•伊顿执教包豪斯的初步课程时便设计一个特别重要的练习,那就是“让学生把玩各类质感、图形、颜色和色调”,来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练习。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现,材质媒介凭借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审美价值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材质指的是装饰材料,不同的材料质感与触觉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设计师也正是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来完成设计作品的艺术创造。在环艺设计素描中不但要追踪这些材料特性,还要突出表现那些有趣味的材质特性,可以把一些材质特性作为素描图形创作的一个题材。在环艺素描教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材质的感受能力和组合表现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作为素描的描绘对象,然后要求学生任意地进行组合并通过具象写实的方法进行描绘。

3.光影属性

在传统基础素描中,我们对光影的概念并不陌生,正是这微妙的光影关系使得我们的素描作品更加真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光影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描。对于设计素描而言,光影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借助于抽象的方法把对象概括成单纯的图形,并运用构成原理把这些图形进行重新组合来完成带有装饰性、抽象性、意向性的素描作品。但对环境艺术来说,光影关系是环艺设计的一个基本内容。有了光影可以让人们感受空间、结构、材质,创造空间范围和意境。而在景观照明中,更是把光影当作一个结构形态来加以运用。在素描训练或创作中应体现出对光影的关注和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等的光影进行观察、临摹、表现,运用不同光影来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形和图像的创造。事实上,约翰•伊顿早在包豪斯任教期间,便认为明暗对比是最具表现力之一。他在教学中强调对建筑空间进行明暗素描的练习,他要求学生们专注于建筑空间的明暗关系和亮度层次表达,忽略对建筑形体的勾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重要的练习——“黑卡纸素描”,即是约翰•伊顿在包豪斯任教期间所组织的一个课题,他要求学生们用白色的或其他亮色的笔来在黑色的卡纸上单纯勾画光的形态和光的丰富层次,每一笔就代表一个光亮度的状态。时至今日,这种方法对设计素描教学来说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结构属性

环艺设计中的结构是体现设计风格和满足功能需要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对于环艺专业的素描训练而言,不但要理解什么是结构,还要清楚结构的组合方式和集合构成。学生对建筑结构、室内局部结构等内容的观察和临摹,对结构为题材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提炼、变形、整合出新的结构形态或二维图形,并把这些过程用素描语言记录下来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和事件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环艺设计素描的结构属性。而对于素描绘画而言,环艺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多的迷人的结构形式和组合样式,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有趣味的素描图形或绘画作品,从而让这些艺术充满结构特征。

此外,因为环艺素描是设计思维过程或设计创造过程的具体素描体现,具有记录的功能。再加上广义的环艺素描还包括了设计草图、素描性表现图纸等类型,使得环艺素描更多具有图纸属性而不是绘画属性。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范文第5篇

汉字的特殊性决定了写字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祖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近年来, 虽然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较以前更为重视, 少数学校也有很好的做法,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挂在口头的多, 落到实处的少; 重视写字的人少, 忽视写字质量的人多。当前中小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 写字能力普遍低下, 错、丑、乱、差现象比较严重。思想上缺乏应有的重视, 技能上缺乏应有的教育, 现实中缺少应有的氛围, 这样的写字现状令人堪忧。那么, 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转变师生观念, 从根本上改变写字教育现状, 提高写字教育质量, 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一、大力开展汉字功能意义的宣传教育

1.1宣传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汉民族文化汉字是汉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唯一使用着的文字, 也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它的悠久历史和使用面的广阔决定了它所记录保存下来的遗产是丰富多彩的。汉字记录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 代表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方面的重大成就。通过汉字, 我们可以读到远古诗歌, 了解古代社会生活; 通过汉字, 我们可以读到屈原气势磅礴的爱国诗篇, 读到李白、苏轼的豪放诗词。我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大宗一一先秦散文、汉赋、六朝民歌和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才得以保存、流传下来。1.2宣传汉字书法艺术具有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汉字因其独特的笔画和结构, 比其他文字更具有艺术的可塑性和形象性。在汉字的形象中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国人的感彩乃至心态投影, 故而中国人看到汉字往往能引发一定的联想和微妙的情思活动。 汉字抽象化了的线条, 能够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和开拓艺术创造的自由天地, 这种线条具有音乐般流畅的旋律, 诗一般的韵味和意境, 舞蹈般的优美姿态, 成为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书法通过文字的结构形式, 按照美的规律, 以多变的结构和优美的线条的自由创造, 直接表现和传达人的精神感情、意蕴情趣。书法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 构成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应引以为自豪的;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就连韩国、日本也有不少人为之着迷。据说绘画大师毕加索来到中国, 看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时称叹: 如果我生活在中国, 我应该当一个书法家而不是一个画家。

1.3宣传学习书法艺术在提升人生价值上的意义。书法艺术代表着生活中的精致、高雅,它让整个生活格调都得到提升。书法是生活的品位, 是生命的精彩。青少年学习书法,可传承中华民族的艺术之魂, 展现盛世中华的和谐之美。 书法教育, 从文字到形式,从结构到精神, 从感悟到人生修为,最终结穴于人文陶冶的教育上, 都可体验无可替代的心灵享受, 提升人生境界。

二、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写字的内在动力, 是学生坚持自觉练字的有效保障。培养兴趣的方法很多, 除上述认识汉字的功绩、热爱汉字外, 还有诸如欣赏古往今来优秀书法作品。人们在欣赏优秀书法作品时, 不仅是欣赏其美妙独特的结构, 风神饱满的线条, 也是在感受书法背后这个人的精神气质, 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身心的愉悦, 从而培养书写的持久兴趣和创作源泉, 进而习惯成自然。培养兴趣, 还可进行创作, 学以致用, 鼓励学生积极尝试; 或者开展比赛, 加以鼓励,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或者结合识字教学, 讲析一些文字知识, 了解造字之美。

三、从少儿抓起,打实基础

新课程对各学段识字、写字教育有明确目标, 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社会现实环境决定了硬笔书写的实用功能和实际需要,然汉字之美只有用毛笔书写才能使之表现得酣畅淋漓, 而初中阶段的学业任务的现实决定了在该阶段不可能花较多时间去练习书法,最基本的功夫, 所以毛笔书写的基础主要应在小学阶段打下。即使在视知识如粪土的时期的农村小学, 也开设毛笔书写课, 每天坚持不辍。想当年, 一个简易橡皮砚, 一根小手指粗细的毛笔, 每天中午磨墨、摹临, 一天三四十个字, 虽没有规范教学, 却也能获得无穷乐趣, 一如鲁迅笔下的雪地捕鸟、塑罗汉。可惜的是在重知识、高喊素质教育的今天, 还有许多小学基本上没有开设写字课, 更别说天天坚持练写。

四、传授书写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