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因工程制药综述

基因工程制药综述

基因工程制药综述

基因工程制药综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药物化学;课程群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106-03

1 前言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2014年3月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紧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制备方法及作用和用途[1],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素质[2]。要在有限学时内更有效地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和提高实践综合能力,就更多地需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程――药物化学与专业课程在实验和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衔接、优化和提高等问题,因此,打破以单一理论课程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三维并重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药物研发与生产”这一主线开展药物化学课程群建设。

药物化学课程群包括传统理论课程,如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制药工艺学等[3],注重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与深化,更突出理论结合实践,将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反应实验、制药工艺专业实验及制药工艺综合实验等相应的实践课程也纳入其中,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改革药物化学课程群体系内容,通过重构专业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体系的完备互融

药物化学课程涉及面较广,本身具有一定难度。而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不可能详细讲解基础化学知识,这样往往会出现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4]。因此,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注重药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其他上下游课程交叉融合[5],帮助学生理清学科交叉脉络是十分必要的。

夯实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是本课程群的专业基础课程,重点讲解酸、醇、醛、酯、杂环等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同时适当举例讲解常见药物,在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药物化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脱离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学生仅依赖于死记硬背,学习效果必然欠佳[3]。因此,在药物化学教学中注意联系相关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以药物结构为核心,联系基本官能团推导药物的理化性质;通过药物分子结构逆合成分析,获得合成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易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3-6]。

强化药物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是有机化学课程的深化和延续,是完成药物化学合成理论和技能训练的主要课程。它在说明有机药物骨架的构建和基团相互转换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有关药物合成单元反应的机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应用[7]。改革注重教材内容的更新,选取最新的教材――闻韧主编的《药物合成反应》(第三版),同时简化叙述性内容,强化官能团转化规律,结合单元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紧密结合有机合成的知识点来加深学生对药物合成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注重化学制药工艺学的实际应用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化学在实际药物生产中的深化和延续。改革后的新课程着重介绍典型化学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制备方法,在教学中补充现代制药技术中最新理论及最新技术,如手性制药技术、半合成抗生素制备技术、心血管疾病治疗药制备技术等,强化药物工艺路线设计评价、工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分析,培养学生的生产观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8]。

3 强化药物化学课程群实验环节,通过优化各类实验方式,实现实践与创新同生共进

优选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 对药物合成部分实验进行调整,选取环境友好、多步药物合成实验代替环境污染大、反应类型单一的实验[3],增加手性药物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等,既包含之前有机合成基础操作,又加强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分析、柱层析等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各项能力[9]。

开设新型的综合性实验 比如将药物合成、药物制剂和药物分析等实验有机整合在一起,开设综合性实验“盐酸普萘洛尔片剂的处方设计及质量检查的制备”。该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合成盐酸普萘洛尔原料药,之后对原料药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等,最后通过处方筛选、制剂工艺选择,确定最佳处方,工艺制备出盐酸普萘洛尔口服片。实验体现了药物化学与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药剂学的交叉融合[5],通过此类综合性实验,既让学生熟悉药物从原料药合成、制剂生产到药物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又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对于学生就业后从事制药生产或研发工作都大有益处。从近三届实验开展情况来看,实验教学效果与反映很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注重实验教学与药学文献与专业外语课程的结合 如药物合成反应实验重新编写全英文讲义,教师进行双语实验教学,学生提交英文实验报告。化学制药工艺实验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改进传统药物落后合成工艺,能培养学生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结合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2010年开始,每年大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省级、院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学生进入到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实现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和创新环节。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强化,学生的制药专业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位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发表科研论文,在毕设工作期间申报专利。

4 提升药物化学课程群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多元教学元素,实现知识形态的重生再现

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全程引入教学“系统案例” 为使枯燥的理论教学更加生动,顾军[10]等人提出“系统案例教学法”,包括药物化学发展史案例、明星药物案例、全新药物设计案例、焦点事件案例、生活中合理用药案例等。在上述已有传统案例的基础上,每个基础单元都会列举专业实习基地生产上或学校科研、毕设中的多个实例,通过使用实例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灵活应用所学内容的能力。

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实现信息化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化解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处理功能[11],以用形象、动态的方式表达药物的复杂结构、抽象概念、枯燥内容,让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和学习效果显著增强。师生共建药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拓展教学时空,动态交互。利用网络平台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参考书籍、制药前沿等学习资源在网上免费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自主安排学习,同时有效克服个体差异带来的学习困难。网站建设过程中,学生参与资料收集、资料分类、探索新知识、学习重构,激发自信心和荣誉感及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拓宽网络师生交流渠道,方便沟通,及时答疑解惑,教学也得到更好的反馈。

此外,积极开发新型微课程,拓展新型教学资源,以多样化互动提升学习兴趣,取得较好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项目教学模式 选取十多个市场前景较好的药物为项目,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述报告。几年来,项目教学的实施情况表明,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课题,不仅增加了对药物化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制药技术发展现状的了解,而且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5 完善药物化学课程群考核方式,通过实行立体考核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控提升

建立合理的、全面的考核方法,药物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等理论课程成绩均由平时考核、期中检查及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以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项目综述报告等综合情况为考核依据。

实验课不再将结果作为评定成绩的唯一标准,同时全面考查平时整个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加入期末实验考查作为综合评定标准[9]。期末考查实验要求完成指定实验后当场交实验报告,有完整的实验记录,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参考省级实验竞赛标准制定实验操作评分表,实行现场给分,取得很好效果。

6 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设改革时间虽不长,但成效显著。例如:药物化学微课作品获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江苏省赛区二等奖;2名学生参与红斑狼疮新药研发,获国家专利1项;1名学生在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毕业生以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赢得社会良好的反响。今后建设的重点是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制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同时建立一种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能力的指标体系,培养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凤志,朱小东,张海娟,等.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4,25(12):1146-1147.

[2]徐进宜,尤启冬,姚其正.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2005,21(2):23-26.

[3]张玲,刘毅.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构建与改革[J].科技视界,2013(30):43-44.

[4]昌盛.提高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103-104.

[5]陈未,邢晓玲,冯艺.多课程交叉融合法在高校《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3(12):10-11.

[6]曹洪玉,冯宝民,牟红梅.以药物结构为核心的药物化学教学设计[J].广州化工,2014(17):204-206.

[7]孙然锋.基于问题式学习(PBL)在“药物合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1):186-187.

[8]王亚楼.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03,19(4):23-25.

[9]黄健军,邓刚,蒋才武.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3(1):105-106.

基因工程制药综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药学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各层次药学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已经非常明晰。中职学校药学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因此,针对中职学校药学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依据专业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中职药学专业的教学方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缺陷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即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掌握得较好,但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并不高,导致所学技能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为专业教师应积极探索出一套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高就业率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对药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讲授教学是在限定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大量基本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有限时间内只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特别是药学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就缺乏了对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专题论述、自学讨论和综合实验设计,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思路,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求新、求异的意识。我们可以采用“以问题为基础,以药物为先导”的教学方法。其原理是以问题为基础,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为主、教师改教为导的教学方式。问题就是学习内容,每一个问题是一个学习单元,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编排而成的,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被严谨地安排在这些问题之中。通过学生自学、讨论,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有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描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也就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结合起来学习,不仅避免了各学科间的重复与脱节,同时可使学生全面掌握了一个药物从研制到临床应用的全过程。

二、动态地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目前中职学校药学教育应积极推动药学职业教育从传统的专业划分向职业岗位划分转变,努力改革课程体系,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药学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就业观,促进药学职业教育教学与药学服务、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紧密结合,培养作风严谨、操作规范、尊重科学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很多中职药学教育还是沿用传统中专药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学量的文化课和化学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往往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大多数课程与中职药学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关系不大。我们在课程体系中要完全按照中职药学专业的要求培养学生在数学、物理、计算机和药学技术领域的理论功底;在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中,开设基础课包括文字录入,文献检索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由于需要强化学生技能水平,方便学生就业,我们系统地开设了药剂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常用制剂设备等实训课程。同时,还要按照药学类专业的要求培养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训

1.实验教学的改革

在课程体系中增大实践环节课程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环境下提高专业综合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建立固体制剂实训室和模拟药房,固体制剂实训室以模拟工厂普通固体制剂的生产为主,配制了压片机、颗粒机及部分片剂检测仪器。模拟药房则模拟零售药店的经营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掌握GSP的内容,以便使学生在就职于药品经营企业时占有优势,能很快熟悉工作岗位,迅速进入角色。

2.教学实训与实习

除了校内实训外,药学专业学生在正式实习前还应在合作的制药厂的模拟GMP车间进行教学实训,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理论用于实践。大多数中职学校仍然将实习基地定位在各大医院药剂科,而中职药学的毕业生有一部分就业于药品生产企业,所以在GMP车间进行教学实训是必不可缺的。

基因工程制药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大学生;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38-02

高等医药院校是培养高级医学和药学实用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医药行业毕业生考研继续深造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选择就业的主要分配到各医院、医药公司、制药厂、研究单位等,工作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涉及医药研究的众多领域,如:药物对疾病的干预及其干预机制、研究开发新药、对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的寻找、毒性成分及毒理机制、工艺和剂型的改革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等,这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学生今后要独立开展科研和完成研究课题。而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完成预定的科研任务,必须具备以下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检索文献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阅读和鉴别文献资料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述能力[1]。但经过长期观察证明,很多大学生科研能力不强,有些大学生甚至不会查阅整理资料,对于实验论文和综述写作的基本格式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了。因此,学校非常有必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而使其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拟从药理学教学出发,谈谈药理学教学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药理学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联系起来的一门桥梁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在课堂上以教师传授为主体,教师单向的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重知识传授,忽视教学中的感受、体验和双向交流过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制约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2]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从而难以适应日后的实际工作。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问题的抛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3],譬如超前式提问、探究式提问。如在讲到抗心绞痛药物时,开篇首先利用两、三分钟介绍诺贝尔的心脏病史,然后就抛出问题:为什么他没有采用药物有效控制心绞痛的发作?哪些药物具有抗心绞痛作用?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然后,如回答问题似的展开全章节内容教学。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案例作为教学材料,以案例作为主线展开教学,以案例的分析材料带出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案例式教学中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题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掌握该章节相关的内容,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如在学习难逆行抗胆碱酯酶药时,结合案例教学进行讨论式学习。“患者,男,45岁,农民,既往健康。3小时前在田间喷洒农药昏倒在地,家属将患者急送如院。体查:呼吸24次/分,脉搏110次/分,血压90/60mmHg,昏迷,角膜反射消失,双瞳孔针尖大小,呼气有蒜味,多汗,流涎双肺可闻及湿音,肌肉间断颤动”该病人最有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瞳孔缩小、多汗、流涎的症状?肌肉间断性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是什么?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如何解救?在解救有机磷农药中使用阿托品的作用原理是什么?阿托品化的标志是什么?与阿托品中毒有何区别?为什么有机磷农药轻度中毒单用阿托品,而中重度中毒时阿托品必须联用解磷定?这种应用病例进行讨论式学习,既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又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不仅只是对学生“授之以鱼”,而是更注重对学生“授之以渔”。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2.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我提高学识、自我长进的能力[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相当有限,教师不可能在课堂内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只能把一些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在课堂内所能讲授的内容少之又少,而当今医药科学发展迅速,知识信息量庞大,做科学研究必须了解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前沿。因此,大学生补充新知识就必须依靠自学,这样才能在走出学校后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定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可就自学内容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讲授完阿托品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后,让学生自学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合成阿托品的人工代用品?人工合成的扩瞳药和阿托品相比其特点是什么?普鲁本辛和贝那替嗪的异同点是什么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在自学之前,教师也可以不提出问题,在学生自学完指定内容之后,就学生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进行提问,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学会自学内容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学完一个系统的内容后,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些学习方法,既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又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针对特点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验证理论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药理学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实验课,往往是教师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才开始实验。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实验课敷衍了事,使其在实验前不愿预习,在教师讲解时不愿听讲,在实验时不愿动手,在课后不愿独立思考问题而相互抄袭实验报告,对于理论知识不相符合的实验结果不愿也不会去分析问题,或出现结论与实验结果相互矛盾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不上实验课。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可以将实验课分为三类:基本技能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通过基本技能实验如小鼠的捉拿与给药、钙镁对抗实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抗惊厥实验等,让学生掌握药理学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将多门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狗血压实验为联接解剖、生理、药理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可以观察出神经系统不同药物对血压、心电图和呼吸的影响,可以观察α、β激动剂和拮抗剂对血压的影响有何不同,观察受体拮抗剂对受体激动药的影响,在实验前要学生将设计的给药顺序写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其余同学可发表不同意见,并说出其理由,经过讨论,意见基本统一后,老师再把学生的意见综合、分析,统一制定实验的给药步骤。又比如离体蛙心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结合中药学分析观察,让学生观察强心苷和熟附片对心衰的作用有何不同,中药的生附片及炮制后的熟附片对离体蛙心的作用有何不同,为什么?通过这些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的有关研究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实现其由书本到实践、由实践到创造的转化。在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时,教师可以给出几个由学生能够完成的特定实验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也可让学生自行选题。实验题目定好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文献,如何撰写文献综述,要求学生在提交文献综述的同时提交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经学生讨论教师修改后进行实施,在实验完成后学生不是提交实验报告而是提交实验论文。通过这种设计性实验教学,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充分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这种设计性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和运用信息工具,提高其处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能够掌握综述性文章和实验性论文的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其论文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药理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科研能力,从而使之能适应其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旭刚,徐杏元,祈晓岩.运用研究式教学模式培养警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中国监狱学刊,2009,(3):130-133.

[2]陈霞,顾锦华,吴锋.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72-774.

基因工程制药综述范文第4篇

中药学专业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其实验教学是实践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实验教学主要以各专业课实验教学为主,如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炮制学实验、中药制剂学实验等,如何体现中药学科的系统性,如何建立各学科的相关联系,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中药设计性实验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建立系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意识,将为中药学科的发展,中药学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支撑,为中药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中药学;设计性实验;课程建设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的重点专业之一,其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均衡、全面发展,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领域具体问题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从事中药的临床应用、生产技术、行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新药开发、产品研制、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中药专门人才和应用技术型高层次人才[1]。中药学专业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其实验教学是实践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实验教学主要以各专业课实验教学为主,如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炮制学实验、中药制剂学实验等,如何体现中药学科的系统性,如何建立各学科的相关联系,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2]。通过对中药设计性实验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建立系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意识,将为中药学科的发展,中药学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支撑,为中药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1教学目的

中药学科传统实验模式的实验内容多为理论教学的验证。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将实验器具准备齐全,根据“实验指导”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学生依据“实验指导”中的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最后按要求将实验中观察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撰写实验报告[3]。验证性实验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检验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设计性实验有别于传统的中药实验模式,综合性体现在实验内容已扩展到中药学各专业知识、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因而具有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特点[5]。设计性体现在该实验是由教师指定实验项目的范围、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条件、选择实验器材、加以实施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中药综合设计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综合多学科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方法、手段来设计实验方案,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科研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内容

以温里剂“四逆汤”为例,其处方组成为制附片、干姜、炙甘草。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的功效[6]。教师指定研究主题为四逆汤的药学研究,学生根据所给范围进行实验设计。

2.1相关文献查阅及实验项目综述撰写

通过查阅《中国药典》,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小结四逆汤的文献资料,撰写四逆汤处方中饮片研究进展综述,分析四逆汤的药学研究、药理研究、毒理研究、质量评价、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目标,为实验方案设计奠定基础。

2.2分组制定设计性实验方案

在综合整理四逆汤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同问题感兴趣的学生3~5人自由组合,根据设计实验的要求及查阅资料的情况,并应用所学习的中药学专业知识围绕实验目标拟定和完善实验方案,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形成实验方案(初稿);以小组方式汇报实验方案,教师组织学生听取汇报,并针对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完整性、操作性等相关问题进行引导性的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对方案进行修订,完成实验研究方案修订稿。此项工作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参与共同确定方案。各小组根据选定的实验课题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各小组与指导教师共同讨论,确定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作为实验研究的依据。各组撰写的设计性实验方案报告应包括:(1)课题名称:要能尽量把全篇内容的研究目的确切表达出来。(2)立题依据:主要论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等内容。(3)实验目的:任何一个实验都要求有明确实验目的,但应注意目的不能过多,以1~3个实验目的为宜,并且通过选择的实验方法能够达到目标。(4)实验原理:主要简述采用方法的科学依据。(5)实验材料:包括处方饮片来源、实验动物、试剂、试药、仪器、材料、对照品和对照物质等。(6)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为设计方案中的重点。如选择的题目为四逆汤处方药物炮制工艺的优选,则应对处方中附片、干姜、甘草所选用炮制方法进行优选,炮制方法的依据,选择何种考察方法,如:单因素考察、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法等,各炮制工艺条件的因素和水平如何选择,确定关键工艺技术参数的因素及水平。若选择适宜的传统性状及化学成分为主要评价指标时,对传统性状如何评价,对选定的化学成分如何测定,是否需要进行方法学考察,供试液的制备方法,样品制备及检测批次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7)数据处理: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如含量计算、方差分析、综合评分等。(8)注意事项: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均在这里列出。(9)参考文献:主要列出本实验设计用到的文献,需要给出电子版便于查证。

2.3实验实施

准备:学生依据实验方案(修订稿),向教学实验室管理部门提交所需试药和实验物品的清单,预订使用实验室和大型仪器的时间。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作好原始记录。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调整优化实验方案(终稿)。注意事项:(1)实验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全程认真的观察,并及时准确全面地记进行录;(2)如发现预期之外的情况,可按原设计进行必要调整;(3)对实验结果必须进行全面地整理分析,对实验数据必须按统计学要求进行准确地处理。

2.4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学生根据原始记录,分析、归纳、整理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实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自己认为的解决办法,并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检查设计性实验是否按设计要求完成,如未完成,应客观地、事实求是地找出原因,共同讨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2)实验结论应符合逻辑,是由实验结果推导而来,以养成科学严谨的科研素质;(3)实验结果无论是符合预期还是与预期不符甚至相反,均需实事求是地分析讨论。

2.5实验分析与总结

同组同学对实验整个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指导教师从学生的实验原始记录、实验报告中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并对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及论文的写作情况等进行评价总结。

3结语

中药学专业作为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其实验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知识点多等特点。各学科的验证性实验中均蕴含着操作技能,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又充分融合了各种专业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只有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才能揭示中药学科的科学内涵,传承学科的方法和技术。通过中药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建设与研究,使学生掌握中药学专业各学科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求知精神。结合化学、药理、毒理及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中药的实验研究,以阐明中药的作用和原理,为中药工艺规范化与饮片质量标准化研究奠定基础。满足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陶伟伟 单鑫 李琳 陈刚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卞金辉,陈娜,欧阳静,等.中药学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2):34-35.

[2]李石羽,郝东明,王淑敏.中药学专业“两段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3,32(3):15-17.

[3]王海莉.中药学实验教学认识与探讨[J].中医教育,2014,33(4):43-45.

[4]姚卫峰,邓海山,池玉梅,等.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交互性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75-76.

基因工程制药综述范文第5篇

(一)课堂内容的呈现形式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容量的增多,传统的“粉笔+黑板”授课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时,笔者建议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和设备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在工业药剂学教学中具有如下优势:1.可直观、生动、形象地模拟生产过程,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工业药剂学涉及很多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一些制剂制备过程、制剂设备操作等,传统的语言和图片描述都较抽象,往往是教师费很大力气讲解,而学生们仍旧无法理解掌握。应用三维动画则可形象、生动地演示动态过程,增加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性认知。2.交互性强。传统教学提供给学生的刺激较为单一,而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需要给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实验表明,[3]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同时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表达内容的70%。因此,多媒体教学方法不仅能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在课堂上参与和交流的机会。另外,课堂上应拓展教学内容,以增加信息量。近年来,药剂学发展迅速,新剂型和新技术层出不穷,课本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落后于新技术的发展。此时,如果拘泥于课本,学生学到的内容往往比较滞后,无法了解当前医药行业的发展,这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课堂互动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一些内容。而工业药剂学的内容本就繁杂,若满堂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沉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不利于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由灌输式的教学改为启发、参与式的教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例如讲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剂型和工艺,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制剂的处方、设计方法和制备过程等内容,课堂上再以PPT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教师和其他同学则通过旁听和提问的方式参与。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堂内容的考查以往每当课程结束时,教师通常会布置课后的思考题或习题等,这常常会导致同学之间抄袭现象的发生,教师无法有效地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此,我们以实际生产中涉及的综合性问题设置作业,让学生开动脑筋,查阅资料,自己去解决,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种考查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系统地梳理所学的知识,效果良好。

二、实验教学篇

工业药剂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习理论知识最终是为了服务于实践,正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所以实验教学对理论知识既有验证又有巩固的作用。

(一)实验内容传统的工业药剂学实验内容通常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按照已有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依葫芦画瓢,不太需要思考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一些调整,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重视综合性实验,辅以设计性试验。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是实验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部分。[4]为避免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出现重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忽视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偏向,弥补验证性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我们在问题导入式实验教学法、示教系统演示性实验教学形式及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三个方面加以改革,以提高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夯实基础。综合性实验的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和相关课程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锻炼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介于基础教学实验和实际科学实验之间的较高层次的教学实验,能对实际科学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这类实验是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延伸,具有综合性、典型性、探索性和部分设计性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查找和阅读各种参考资料,根据实验要求,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行选择实验仪器,独立地操作、测量、观察和记录实验的现象和数据,研究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最终完成实验,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虽然设计性实验的周期较长,又容易出现失败的结果,但却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所必需的。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教师首先应选定合适的实验题目,根据实际的实验经费条件,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开设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性思维。

(二)实验教学形式在实验教学的形式方面,我们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每做一项实验之前,学生都须提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都必须做出相应的书面汇报。实验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定为平时的考核方式之一。这样做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内容的展示方面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动态演示可直观地剖陈实验过程的基本原理。再次,由于实验室设备与药剂工业生产设备差别较大,进行实验室教学时还应结合相应的工业流程进行讲解。

三、课外教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