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笔记

传统文化的笔记

传统文化的笔记

传统文化的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命意识 “圆形思维方式” “有无相生” 意象 意境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93-01

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主体的解放,个人话语的确立,文学逐渐向本体回归,走向“美文”,在小说界出现了一批有着传统笔记体小说神韵的作品,却体现着新的时代精神和东方美学趣味,还包含一定新的文体实验的意向,影响很大,时人称之为“新笔记小说”。 它先由汪曾祺、孙犁等老作家发韧,并随之影响一批中青年,如阿城、贾平凹、何立伟等自觉追求响应,成果丰厚,形成整体效应。新笔记小说作家群体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新笔记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新笔记小说与传统生命意识

从新笔记小说作家的创作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他们重视作品的质量,追求作品恒久的艺术魅力,并极力避免使自己的作品被时代的浪花所淹没。

孙犁早期创作非常重视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和借鉴,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抒情风格,在四十年代以《荷花淀》蜚声文坛。五十年代,受到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孙犁创作出一些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的史诗性作品。进城以后,孙犁大量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得他的作品形成了以纪事为主、注重理性的厚重风格。从孙犁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作家时刻保持着一颗对艺术恒久魅力的探索之心,最后,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大多数新笔记小说作家在创作小说作品时都经历了与孙犁同样的艺术探索的历程,刚开始是向西方借鉴小说创作的艺术经验,接着受到一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最后回归到本民族的传统形式中,最终找到了与自身气质相符的小说创作形式,创造出一批非常优秀的新笔记小说作品。

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的探索正是重视作品质量和作品生命力的表F,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和中国传统生命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新笔记小说作家受到传统生命意识的影响,他们大多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濡染,因此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影子。而古代文人士大夫大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即他们都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因此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意图通过人为的努力来增加生命的内涵,提高生命的质量。强烈的生命意识一方面使得他们特别注重营造心灵的一方净土,注重生活的情趣,如追求琴棋书画的雅趣。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生命不朽的追求。古代文人追求生命不朽主要是通过立言来实现的,立言也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以此来与短暂的生命相抗衡,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等,这些文人都希望能通过立言即著书、写文来使自己“名垂千古”。

新笔记小说作家承袭了这种传统生命意识,希望通过立言以追求生命的不朽。但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地使自己名留青史,他们发现了这样一种文学现象:有些小说虽然能受到当时读者的喜爱和追捧,但是并不长久,数年之后便会失去读者,无人问津。因此,他们都对艺术探索有着无限的热情,希望使自己的作品散发恒久的艺术魅力,能够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喜爱。

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不懈地探索正是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体现,他们对艺术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二、新笔记小说与传统“有无相生”观念

在新笔记小说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笔记小说作家受到“有无相生”观念的影响来进行创作,例如林斤澜的小说《“夜半歌声”的歌者》,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三十年代著名歌唱家盛家伦的故事,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将人物的人格品味和精神气质巧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在写人物时运用了“聚焦于无”的艺术视角。作者没有着意写人,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人物的精神人格世界。其精神人格附着于“江水滔滔,山风拂拂”的风景之中,使人物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林斤澜将刻画人物的笔墨聚焦于飘逸的环境,这种飘逸的环境表面上是对人物刻画的暂停,实际上还是在写人物的精神人格,是作者营造的艺术空白。这就是从“无”中把握“有”,林斤澜在这里就很好地把握了“有”、“无”的关系,在“聚焦于无”的视角下,创造艺术空白,使读者获得艺术想象,表达出了“言外之意”、“韵外之旨”。

汪曾祺的作品也多通过着意于环境、风俗、气氛的描绘来刻画人物,表面上写的是环境、风俗、气氛,但实际用意却是在写人。如汪曾祺的《晚饭花》对晚饭花开的情景“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的描写,实际则是在写主人公王玉英如晚饭花般美丽的青春以及其相反的凄凉的命运。

“有无相生”的观念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而存在。老子首先提出了“有无相生”这一重要的哲理概念,接着一些古代的文学家、评论家在文学领域也相继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文学观点。司空图说“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在“有无相生”观念的影响下,新笔记小说作家总是力图表现有限物象背后的无限深意,重视营造作品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他们非常喜爱传统的文学、艺术,在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同时,他们领悟到创造艺术空白的重要性,如在作画时,古代画家都不强调把画布填满,而是要留下足够的空白,使观者在看作品时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新笔记小说作家在“有无相生”的观念影响下,往往使用“聚焦于无”的艺术视角,重视创造小说中的艺术空白。

三、新笔记小说与传统意象、意境

新笔记小说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意象的描绘,新笔记小说作家经常运用意象叙事来增添作品的意蕴。

如孙犁的小说《罗汉松》,罗汉松是富有文化意味的形象,它代表着高洁、坚强、不畏严寒等优良品质,往往用来比喻人格高尚,富有操守的人。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与罗汉松形成截然对比的人物老张。老张是一个没有坚定操守的人。老张爱好文学,但态度上却不太严肃,在革命年代也吃不了苦,常常不避嫌疑,居住在地主、富农家里。进城以后经常赴宴,很会看风使舵。在文中罗汉松和老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营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极大的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意蕴。

其他如孙犁的《鸡缸》中的鸡缸的意象象征着人事的沉浮,李庆西的《钥匙》、《锁》中的钥匙、锁的意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心态世相,象征着复杂的人际关系。

运用意象叙事比直接写人物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映像,在意象的烘托或反衬中可以使读者获得更多的艺术感受,从而使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意蕴。

杨义认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的剖析,才能N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李陀也指出:“意象的营造是几千年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积淀在中国人心理深处的一种普遍的审美意识。”

新笔记小说作家往往用充满诗性的笔墨描绘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如诗般的意境。如汪曾祺的《故乡人・钓鱼的医生》中对王淡人钓鱼、喝酒、吃鱼的动作的描绘都非常具有情致,最后描写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王淡人的鱼竿上,为画面添加了生意和情趣,使得整个画面具有诗的意境。

意象和意境最早是诗歌中的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是包含了诗人的情意和神思的物象,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是一些批评家评论作品优劣的评判标准。慢慢地,意象和意境也被一些叙事作品所学习和借鉴,在叙事作品中对意象叙事和意境的追求,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提高了作品的品味,使作品具有无穷韵味。新笔记小说作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很喜欢古典文学,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追求意象叙事和意境的营造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新笔记小说作家学习古代传统中意象和意境的手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来,使新笔记小说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钟本康选评:《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张曰凯编:《新笔记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文存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传统文化的笔记范文第2篇

采用共享粘贴板方式互传

在局域网工作环境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相互交流传输数据文件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先在其中一台计算机中创建好共享文件夹,之后通过常规共享访问的方式,来复制、剪切待交换的数据内容。但是这种传输数据方式很容发生泄密现象,因为将重要数据内容轻易共享到整个局域网中,那么潜藏在网络暗处的恶意用户也容易偷偷访问到这些共享内容。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可以通过Mouse without Borders工具,采用共享粘贴板的方式,来完成双机互传数据任务,局域网中的其他用户是无法参与进来的,这大大提升了数据互传的安全性。

例如,要将局域网中甲计算机的数据资料传输到乙计算机时,可以先从网上下载获得Mouse without Borders工具,该工具最多能同时把四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用户可以用一个鼠标在不同计算机中完成文件复制、粘贴、拖拽等操作,感觉就像在用同一台计算机一样;除了支持文件操作之外,该工具还能让用户通过该程序在一台计算机上登录到所有其他相连接的计算机上。将Mouse without Borders工具先按常规方法安装到甲计算机系统中,安装成功后,从系统开始菜单中启动运行该程序,随后程序会弹出连接向导,依照屏幕提示不停按下“Y e s”按钮;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将该程序安装到乙计算机系统中,之后依照向导提示,输入甲计算机的主机名称或IP地址,同时点击“Link”按钮,开始连接甲计算机系统。一旦成功建立连接后,打开Mouse without Borders程序的设置对话框,选择“Machine Setup”标签,切换到如图1所示的标签设置页面,在“Security Key”位置处输入合适的访问密码,该密码可以自由设定,包含8位数字或字母,之后单击“Apply”按钮让设置生效。此时,在甲计算机系统桌面上也会出现同样的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Security Key”位置处也输入同样的密码,同时单击“Apply”按钮,这时两台计算机相互之间就能传输数据文件了。我们在进行传输数据文件时,只要先用鼠标在甲计算机系统桌面上对需要传输的数据执行复制操作,之后将鼠标移动到乙计算机系统桌面,打开数据资料需要保存的位置,并执行粘贴命令,就能完成双机互传数据操作任务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安装了Mouse without Borders程序的两台计算机,完全处于对等模式,也就是说它们相互之间是对等的,可以拿起任意一台计算机系统连接的鼠标和键盘操作其它计算机系统。

采用创建临时网络互传

如果两台计算机系统都自带有无线网卡设备,同时它们都安装了Windows 7系统时,可以将无线网卡虚拟成一个无线热点,其他计算机通过创建临时无线网络,就能通过局域网共享传输功能来相互交流传输数据文件了。例如,甲、乙两台笔记本电脑安装使用的都是Windows 7系统,它们都集成有无线网卡设备,现在要将甲笔记本的数据资料传输到乙笔记本时,就可以通过创建临时网络的方式,将甲、乙两台笔记本电脑临时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再将其中一台电脑的数据资料设置成共享状态,另外一台电脑通过网络共享访问方式,就能轻松交换数据文件了。

首先在甲笔记本电脑中依次单击“开始”|“控制面板”命令,弹出系统控制面板窗口,双击该窗口中的“网络和共享中心”图标,单击其后界面左侧列表区域中的“管理无线网络”按钮,切换到无线网络列表界面,逐一点击“添加”|“创建临时网络”按钮,依照创建向导提示手工创建一个临时无线网络。

当创建向导要求我们为自己的网络命名时,可以将新的临时网络名称设置为乙笔记本的主机名称,例如可以输入“乙笔记本”到“网络名”文本框中。之后,将“安全类型”参数设置为“无身份验证(开放式)”选项,取消设置安全加密密钥,同时选中“保存这个网络”选项,再按照向导默认提示完成创建好临时网络。

在乙笔记本电脑中,为将需要接受的数据材料创建一个文件夹,并且将该文件夹设置成共享状态,这样在甲笔记本电脑中执行无线网络搜索操作,随后在系统的无线网络连接列表中,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名为“乙笔记本”的无线热点连接,选中该热点选项,并按下“连接”按钮,开始与乙笔记本电脑建立无线网络连接。当无线连接成功建立后,依次单击甲笔记本电脑中的“开始”|“所有程序”|“附件”|“W i n d o w s资源管理器”命令,切换到系统资源管理器窗口,在该窗口地址栏中输入“\\乙笔记本电脑I P地址”,按回车键后,系统屏幕上会出现共享访问登录对话框,输入登录乙笔记本电脑的系统账号与密码,就能看到专门用于接受数据文件的共享文件夹了(如图2所示),现在就能将甲笔记本电脑中的一些数据材料轻松拷贝到该共享文件夹窗口了。

采用网络硬盘同步互传

如果出差在外地,需要和单位服务器进行数据文件互传操作时,该如何进行呢?也许有人会说,利用聊天工具的文件传输功能,就能轻松实现笔记本与服务器之间的文件传输了。不过这种文件互传方式不太现实,也不是很安全,因为这需要有人在服务器端启用运行聊天工具,并执行数据接受操作,才能完成数据互传任务。其实,借助时下流行的网络硬盘,就能在笔记本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文件的同步传输操作了,而且这种数据互传方式很安全,也很高效。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D b a n k数据银行P C客户端网络硬盘,自动在笔记本与单位服务器间进行同步互传数据文件,从而避免用户手工传输文件的麻烦,这种互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文件安全性和数据传输效率。考虑到Internet网络连接的不稳定性,D b a n k数据银行网络硬盘不仅支持数据备份功能,还支持断点续传功能,确保同步互传大块头文件时始终稳定。在同步互传重要数据文件时,先要在网上申请注册好DBank账号,并利用该账号登录Dbank数据银行执行DBank账号绑定操作,一台电脑往往只能绑定一个DBank账号。在正式对DBank账号绑定时,先将下载获得的Dbank数据银行PC客户端程序正确安装到本地系统,从系统“开始”菜单中启动运行该程序,切换到D B a n k账号登录绑定设置界面,按下“注册新账号”按钮,打开新账号注册向导设置页面,按照设置账号内容、激活账号、完成注册等步骤成功注册好账号,记牢新生成的登录账号和密码,同时获得一个免费的3G B网络硬盘空间,该空间允许用户最大上传100M的单个文件,不限制文件格式,并且能永久保存文件;之后输入新账号与密码,按“登录”按钮,结束DBank账号的绑定操作,并成功登录网络硬盘空间。

这时,本地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M y D b a n k”文件夹,该文件夹缺省会与网络硬盘中的文件内容保持同步。依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将笔记本中需要传输给服务器的数据文件复制、剪切到“M y Dbank”文件夹中,那么网络硬盘中的数据文件会同步跟着变化;同样地,当在Dbank数据银行网络硬盘中任意编辑修改数据文件时,本地系统的“M y Dbank”文件夹内容也会自动同步变化。下面,将D b a n k数据银行P C客户端网络硬盘正确安装到单位服务器系统中,利用同一个账号登录到D b a n k数据银行网络硬盘空间,这时服务器系统本地也会出现一个同步文件夹,网络硬盘中的数据文件也会自动保存到该文件夹中,这样笔记本中的数据文件就被成功传输到服务器系统中了。

为了让笔记本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互传操作实现全程自动,我们不妨对D b a n k数据银行网络硬盘进行有针对性设置。在具体设置时,先右击系统任务栏中的网络硬盘程序控制图标,执行右键菜单中的“设置”命令,弹出如图3所示的设置对话框,选择“网络”选项卡,选中该选项设置页面中的“Dbank网盘爱同步自动登录到网站”选项。再切换到“常规”选项设置页面,选中“开机时自动启动”选项,按“确定”按钮返回,这样就能保证数据互传全称自动了。位于Dbank数据银行网络空间中的数据与客户端系统硬盘中的数据是同步的,用户用不着担心网络硬盘中的数据会不翼而飞,也不用担心不能正常访问网络硬盘,该网络硬盘会在用户上网、工作期间,自动为用户完成数据传输、同步任务,保证重要数据传输安全。

采用1394端口进行互传

有一些笔记本电脑集成了 I E E E1394端口,不少人对该类型的端口往往会视而不见,更不用说去怎样发挥它们的作用了。事实上,在一些特定环境下,例如出差在外地,手头没有网络利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两台笔记本电脑集成的IEEE1394端口(如图4所示),在需要进行数据互传的两台计算机系统之间搭建一条临时网络传输通道,从而实现快速互传数据目的,这种双机互传数据的方案能为用户提供高达400Mbps标准的数据拷贝速度。

一般来说,笔记本都有IEEE1394端口,如果发现自己的笔记本不支持该端口时,可以到市场中选购一块IEEE1394端口转接卡,该转接卡一般只要花几十元就能买到了。有了I E E E1394端口转接卡后,依照操作手册提示将它正确安装到笔记本电脑中。由于该转接卡都具有热插拔功能,安装起来十分方便。成功安装了I E E E1394端口的两台笔记本电脑,只要安装使用的是Windows XP以上版本系统,那么将它们的端口相互靠近在一起,距离一定要保证在3米之内,这样才能建立起点对点传输通道。

传统文化的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笔墨;传统;文化修养;写意;基因记忆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041-01

认读,乃研究与发现,之所以用到这个词语,是因为吴建陵先生所表达的“中国画“的笔墨内涵已经突破了传统,采用了西方油画的绘画工具。也就是说,这种巧妙的衔接,要求作者对油画的造型感与国画墨粉五色的细腻感融会贯通,从《太行山之行油画系列作品》最后达到的艺术效果来看,作者的这次突破是颇为成功的。

中国画传统“笔墨”不仅是道法自然,更属于一种范精神化了的文化理念。在本次展览中,虽然作者用以表达这种传统文化理念的载体不再是传统笔墨,但是得益于作者长期的内心修炼,这一系列作品不仅没有发生削足适履的后果,并且达到了一种天然的衔接。例如,在《太行晚秋》这幅油画作品中,作者有意将油画材料的造型笔触感略略削弱了些,更侧重于坚守“书写”与“写意”的法度,接近于国画中的皴,擦,点,染技法。

《太行山之行油画系列作品》的笔墨,绝非中国画传统所谓的“笔墨”由于无“笔(中国画的传统毛笔)”也无“墨”故而“笔墨”的体现已经超越传统的物质工具,更重于民族艺术之“魂”的表达。例如,在《太行山之行一》这幅作品中,作者已经能将 “气韵生动”逸笔草草“的本土文化精神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对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要求甚高,需要能感应世界万物的真谛,让自身的文化修养成为画作的必然内涵,造就自己的艺术本能,再把这种内在精神和思维感悟以及一种对大自然整体规律的东方哲学文化特征于西方传统油画的笔尖处运用自如。所以《太行山之行三》才能如此的大气磅礴,超脱世俗,带有强烈的文人气质。“笔”与“墨”在此已经得到了升华,更有无墨胜有墨妙处。换而言之,就是先生的“笔墨”表达已经达到一种极精神化了的高妙的呈现了。

一、“写意”与“做意”

“写意”是中国美学的一个特征,是“出有入无”、“出神入化”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对形式的超越,注重内涵,返璞归真。传统的“写意”已经不简单。稍微不留意,就很容易沦为“做意”一派。然而吴建陵先生大胆的突破传统工具后,仍然把握得当,“意境”和“气韵”挥洒于山水间。《太行山之行一》这幅油画作品中,他在把握住了文化底蕴后,像古人那样将自己内圣外王的德行修炼与追问形而上学问题的逍遥玄思通过书画挥洒在纸绢上的,抒发内心的畅达与逍遥,既上溯古人寄情于山水的足迹,又寻找到了深藏于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基因记忆。这种基因记忆正是梅墨生先生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化了的精神寄托与哲思信仰”。也就是要“体物入微”“游心太玄”。潘天寿认为,东方画的基础在于哲理,因而先生深深体会古代文人之所思,所感,所想,将“骨法”用笔,“气韵生动”这种内心的情感抒发与自身扎实的油画功底结合在一起。至于“做意”,她与“写意”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讲究内心情感的自然抒发, 后者却只得其形却不得其法,吴建陵先生《太行山之行一》中的构图,心境表达遵循了“澄怀观象”、“含道应物”的传统中国画思维理念,所以能挥洒自如,达到先贤们所提倡的“助人伦,成教化”的社会目的。

二、漂亮于表内涵于美

西方传统画主张客观的自然再现,被描绘对象往往被认作是人自身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模仿和再现。从主体出发,将人的认识与分析客观对象的能力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在探究客观世界的美的过程和成果中,寄寓了人的精神,即西方的静物画和动物画更偏重于外表的精致华美。而在中国画家笔下,反映了中国人与审美客体的联通关系,即从关乎人事出发,更注重于“内美”。与西画相比,中国画画的就是修养,与视觉的张力来比,更重视表达形式背后的东西。中国画传统认为,只重外表易于“漂亮化”,而对内涵的追求才易得到“美”这个充满魅力的东西。所以说欣赏真正“大美”的国画需要有较高的素养,随着“中国画的西画化和油画的的中国化”成为中国美术的总走向。吴建陵先生采用国画“笔墨”的“大美”,“内美”境界,借用西方油画之笔触,使得作品集二者的优势于一体,既有油画的漂亮于表又有国画的内涵于美。例如《太行山之行二》既有较之传统国画更为丰富的色彩,又以国画的内美作为支撑,外表华美,形式背后又抓住自然生物与人的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加以强化表现,缘物寄情、托物言志。以山川之“高韵”抒发自身之“浩气”,已经越来越多的画家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油画未来的发展走向就应当画出中国气.质。古人是把自己放在画里面去写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西画则是站稳坐直了用一套严谨科学的方式去观。吴先生能实现两个画种间的完美融合,又有扎实的油画技巧,又能以古人的目光接触自然。这将引领未来中国绘画艺术的总趋势。

传统文化的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堂笔记;大学生;信息社会

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条件下,大学课堂普遍采取了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学习的方式多样化,记笔记这种传统的方法是不是有必要继续发扬?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有关调查展开探讨。

一、大学生记课堂笔记的现状

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主动记笔记的不太多。虽然每学期上课第一节都提醒他们要记课堂笔记,但不少人对此事根本充耳不闻,部分人在开始几周应付一下,真正能认真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与笔者读大学时学生普遍记笔记的情况相比,与现在大学生这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笔者于2010年春季正式把课堂笔记列入课程考核,其评分占总评的10%,开学第一节课便将此规定及评分标准告诉学生,此后的几周上课也多次提及。其别强调,笔记所记的内容除课件外,更要注重对没有课件的老师讲课信息的捕捉,自己对老师讲课的即时思考。到第七周,笔者检查了三个班215个学生的笔记本,结果有27.8%的人未能提交;22.3%的人记录的内容很少,可以看出学生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前两者加起来占了一半人。余下的一半,也基本上是把课件上的部分内容抄下来,至于课件上没有的,极少有人能记录,更不用说有自己的思考。一直到期末,仍然有14位学生(约占7%)坚持不记,放弃了笔记部分的成绩。

为了比较全面了解大学生记笔记的现状,笔者于2010年12月对广东省6间高校96名在校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在被调查对象当中,男生占56.2%,女生占43.8%,年级方面涵盖了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学生的专业包括经济、管理、法学、文科、理工、艺术、医学等,统计的方法采用SPSS软件,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的学校、年级、性别、专业等因素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把记笔记作为学习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少”:(1)主动记笔记的学生少;(2)在记笔记学生中能记的内容少;(3)真抓课堂笔记的任课教师少。

二、学生不作课堂笔记的原因

学生为什么不记笔记?笔者的在调查中用专门的问题做了考察:你之所以不记笔记,最主要是因为:现在多媒体的教学,没必要、老师照本(教科书、PPT)宣科、不懂得怎么记笔记、自觉有一套自觉的学习方法,不喜欢记笔记。

为了深入探讨学生不做课堂笔记的原因,笔者于2011年5月18、19日,在自己任教的“伦理学导论”课结束时,向两个班110位学生问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对记笔记,我想对老师提的意见”有60多人反馈了其真实的想法,其中有不少学生对这一做法给予了肯定,也收集了诸多不同的意见。从以上两个调查,可以把学生不记笔记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三方面。

1 学生对待学习的怠惰心理

在问卷中,被调查者很多人选择了“现在多媒体的教学,没必要”“自觉有一套自觉的学习方法,不喜欢记笔记”,这其实是在学习上的一种怠惰心理。而在学生的反馈中,他们为自己不记笔记找了各种借口。(1)直接否定记笔记这种学习方式,他们认为“笔记多少并不能体现学生学到多少东西”“不要再记笔记,伦理学只是长知识,且通俗易懂,无需记笔记”;(2)认为把笔记列入成绩考核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没必要用平时分来要求学生记笔记、有被迫的感觉,反而让同学们以功利态度去对待学习;(3)拈轻怕重,在认识上承认记笔记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学习,但这样的方法是挺重的负担;(4)以老师上课翻阅课件太快、课件质量不够好为借口不记笔记;(5)认为记笔记就是“抄”,希望老师不要太注重学生笔记的量而应该看重内容,认为笔记不在于多,而在于深入,在于精。

2 学生不懂得怎么记笔记

笔者第一次全面认真查阅学生的笔记本时,发现大部分人不知道怎么记笔记,即使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也好不到哪里去。普遍的问题是笔记的内容少,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是被动地抄了一些课件上的标题,基本上没自己的思考。有些学生记录得慢,字迹很工整漂亮;有些则记录随意,看不出老师上课的思路。在反馈的意见当中,有些学生希望老师上课讲到重点时,提醒他们记笔记,在翻阅课件时留点时间给他们抄。很多大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是高中那一套。这也不怪他们,确实大学并没有教给他们如何记笔记。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老师或师兄师姐给你讲过怎么记笔记”?27.1%的人回答“从来没有”,57.3%的人记得“有老师非常简单地提过”“有老师比较详细地讲解过”的只有13.5%。

3 老师上课照本宣科

现在的大学课堂,除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外,任课教师的讲课水平也是一大问题,老师上课时照本宣科、照课件念的情况并不少见。61.5%的学生回答为什么不记笔记这个问题时,选择“老师照本(教科书、PPT)宣科”这个原因最多。笔者于2007年曾经对大学生做过一次调查,表示没有过逃课的同学仅77人,占到24.9%,而高达75.1%的同学都有逃课的经历。虽然有些学生没逃课,但是“心在曹营身在汉”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种情况称之为隐性逃课。有37.5%的学生认为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有隐性逃课。在连上课都不愿意的情况下,要求他们认真记笔记,也是勉为其难。

三、促进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和对策

1 认识课堂笔记之于大学生学习、成长的价值

在传统非信息时代的教学中,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靠教师的传授,在课堂上把教师所讲的快速记下来,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培根也说过:“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俗语也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大学课堂,普遍采用多媒体及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学生直接拷贝一份课件和讲义就包括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网络上提供丰富的资料比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丰富得多,传统的记笔记学习方式好像可以抛弃。笔者对这样的说法不苟同,无论外在的学习方式如何变,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从外界获取信息,然后使之内化的过程,而记笔记的方式仍不可代替。

记笔记最重要的作用,它能锻炼人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人们认为数字化、网络提供的才叫信息,这是一种误解。信息无处不在,人们用书写这种方式把外界的音、像快速记录下来,其实就是记笔记。关于笔记的功能,心理学界认为主要有贮藏功能和编码功能。记忆心理学认为,瞬时记忆要进入短时记忆,必须进行编码,记笔记就是一种编码,就是快速把老师讲课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课后可以精确地去学习老师的讲义、课件和其他有关知

识,但短短的课堂宝贵时间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况且,一个老师讲课的思路、案例、推导等也不一定能很明晰地体现在讲义和课件上。其次,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能使自己集中精力听课,同时训练一种对学习的坚持性品质。学习与娱乐不同,很多课程的学习可能是枯燥的,而人的注意力如果没有努力就容易分散,需要克服自身的怠惰和外界的诱惑,记笔记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大学生在学校锻炼了快速捕捉现场信息的能力,训练了学习的坚持性,这就增强了自己的素质。

2,教师对学生记笔记的辅导

现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中,很多学生认为,老师要求记笔记就是抄课件,抄得多,老师给分就高。如何记笔记,记什么,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笔者认为,对大一新生,应该开展如何记笔记的讲座,举办优秀笔记的展览,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教给他们这种学习方法。

具体来说,记笔记也因人、因课程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有学者归纳,课堂笔记主要记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记提纲,即记录老师上课的内容的纲目;(2)记补充,即记录老师对课程内容的补充;(3)记新观点,即记录在课堂上自己与老师思维碰撞的火花,在听课中产生的许多新的观点和想法;(4)记方法,即记录教师在讲解时运用的技巧、方法和思路;(5)记“疑惑”,即记录对老师课堂讲解有怀疑的地方。笔者把笔记列入课程的考核项目后,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如何记笔记进行了讲解,复印的笔者自己大学期间的笔记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笔记供学生传阅,在网络辅助课程里面提供了大量如何记笔记的资料,检查了学生笔记后进行评讲。教师真正把学生的课堂笔记重视起来,对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其素质是很有帮助的。

由于当今社会的计算机飞速发展,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已经向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发展,人们利用计算机的记忆功能、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功能,以及庞大而且先进的数据库,基本代替了会计的手工操作。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提供信息全面,因而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改变了会计工作的面貌,为会计人员参与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手工会计是通过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这样的流程来开展核算工作的,其中每一过程都需要专门人员从事收集、整理、记录、计算工作,尤其是记账过程避免不了许多重复转抄工作。而电算化会计仅需将数据(原始凭证)一次录入,其他的过程均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且瞬间即可完成。因此可以说,电算化会计不仅彻底解放了会计人员的双手,同时也为激活会计人员的头脑创造了条件,使他们有精力、有条件去关注履行会计原本就有的职能,即会计控制。而电算化会计可以完成大量在手工会计条件下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工作,如各种辅助核算和管理会计核算工作。

如今,在有条件的村已实行了电算化处理会计业务,农村会计电算化,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产物,也是农村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也对农村会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文化水平大都不高,计算机是新的会计工具,使用和操作不熟练。另一方面,实施电算化会计以后,为一些人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提供了条件。由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比手工操作下隐蔽性高、防范困难。这就要求农村会计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会计准则要更加提高。确保农村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使其符合会计准则和各种会计法规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能真实、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活动,保障各方利用会计信息所进行的判断和决策不被误导,即我们所说的“对会计工作本身的控制和监督”。

传统的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在会计信息的控制上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手工会计主要采用结构控制方法,包括设置相互牵制和制约的会计岗位、制度、账簿、凭证等,通过对会计业务的多重反映或者相互稽核关系进行控制。为防止滥用凭证或随意毁损、伪造、修改凭证的发生,采用多联套写凭证或预先编码方式等。而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工具、载体、账务处理、会计组织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会计控制也由人工控制变为人和计算机共同控制,使得会计控制更为复杂,要求更加严密。但是操作简单,控制功能也更加有效。这就要求电算化的农村会计思想素质要提高,道德品质更要好,会计准则更要强,主要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准确无误,为农村发展服务好,为老百姓管好集体财产作贡献。

传统文化的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工笔人物;线造型;写意性

提及工笔人物画人们总会联想起它在表现方式上的细腻工整和表现效果上的“写实”性审美取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细腻工整或“写实”是工笔人物画唯一的艺术特色。《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画有疏密二体”,“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盻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吴笔不周而意周。”由之,传统工笔人物画是“写实”画同时也具备“写意”性趣味“奔放自由”的特质,以书入画、老庄玄学思想、文人写意论和画家的人格追求正是促进这一特质发展的必要因素,本文旨在探究传统工笔人物画“写意”性趣味形成的因素。

一、技法基础——以书入画

综观中国美术史,我们不难发现书法的发展要晚于中国画的发展,当中国书法找寻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后,中国画反借鉴书法中的线条用笔使得传统工笔人物画线条的表现形式变的丰富起来。所以书法的用笔给传统工笔人物画带来的首先是用笔技法方面的影响,即“写”和“法”的“书写性”用笔。

从篆书到隶书、楷书、行书、行草书、草书,中国书法形成了以线造型的独特表现艺术。书法作品中的线条体现了时间造型和空间造型,运动和节奏。线条在毛笔的运行中勾勒、盘旋、顿挫、往复、聚散、提按,再加上墨的浓淡、干湿、枯润等多种变化,达到了通过线条造型达意,抒发情怀。工笔人物画(尤其是白描)以线条为主要造型语言,画面全凭线条来担负起塑造形体、表现神韵、传递感情的重任。早期中国传统人物画作品的线条是力变均匀、细匀圆转而较少变化的,到魏晋南北朝时,陆探微、顾恺之等工笔人物画大师的线条也仍是“细如蚕丝”缺少变化的。“其实这就是篆书的笔意,当篆书发展到隶书,中国画的用笔也开始有了提按转侧、粗细顿折等变化,通过对线条造型的疏密、虚实处理来表现对象的形态和空间关系;通过线条的曲直、刚柔、粗细来表现物体的质感;通过线条的顿挫、转折来表现形体结构与透视变化;通过行笔快慢、抑扬来表达情绪。”。由此,线条的书写性拓展了绘画的表现语言,丰富了线造型的形式美与内涵美,同时也使得线条的性格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意趣化、风格化和精神化,促进了传统工笔人物画“写意”的精神追求。

“看画之法,如看字法。”“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从八法求。”以书入画是工笔人物画写意性趣味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它也给传统工笔人物画带来了平面的造型结构,以及笔墨思维表现方式等。

二、文化基石——老庄玄学思想

“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P228)“中国文化的精神博大而精深,中国文化以哲学为核心。”孔子的“游”,道家的“道”,老庄的“虚、静、明”无一不是中国绘画的文化、哲学内涵。就“写意”精神来说,尤以庄子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庄子思想流行于魏晋、宋梁,其实庄子不是以追求某种美为目的,而是以追求人生的解放为目的。然而庄子对这种美的把握及在这方面的了解、成就,形成了“直接由人格中所流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美学观点。“‘写意’不是‘画法’而是中国特有的绘画观念。……是中国画论中提出的美学精神和艺术观念。”“写意”精神的提炼在于创作主体,在于审美主体,故写意精神可以无处不在。所以传统工笔人物画既具备写“物之神”、工整细腻、严谨的特征可以表现为“写实”画,也同时表现出“写意”画的韵味。因而悉数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佳作都表现出了直接由人格而流出的艺术美,并即而以此陶冶其人生。“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由老学、庄学所演变出来的魏晋玄学,它的真实内容与结果,乃是艺术性的生活和艺术上的成就。”由魏晋玄学到人伦鉴识,竹林名士对“清、虚、简、远”的生活情调上的追求是庄学情调上的超越,也是由思想认识上升到人格和艺术美的追求,“而人伦鉴识作了艺术性的转换后,便称之为‘神’”。“神是人地本质,也是一个人的特性。必传神,而后始尽到人物画的艺术地真。”由“魏晋时代开始的人物画的传神——亦即气韵生动——的自觉”,到文人写意的“忘我”“物化”“虚静”“平淡天真”实则是庄子思想在艺术中的体现。这种哲学思想指引着传统工笔人物画家们不断提升审美趣味,表现出超于世俗的艺术境界,从老庄、玄学、孔孟中感悟到的审美追求是促使他们拒绝单纯的物象形体的追求转而探究物象精神价值的文化基石。

三、时代因素——文人“写意”论

文人画兴起于宋,但文人画的精神内涵有其承袭性和时代性。南北朝时姚最的“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的论说便可见后世文人写意画的精神内涵之渊源。宋时以苏轼、欧阳修、文与可、黄公望等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提出了“不以形似”的画学思想被称为“文人”写意观。此后,文人思想不断发展,先后又引申为赵孟頫的“古意论”、倪瓒的“逸气说”等。“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清閟阁全集》卷十),“爱此风林意,更起丘壑情。写图以闲咏,不在象与声。”(《清閟阁全集》卷二《惟寅远寄佳纸命仆写图赋侍》),“逸笔草草”就是“不在象与声”,“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就是“写图以闲咏”。不求“物之形”但求“人之神”,倪瓒的文人“写意”观受到了当时文人画家墨客的普遍青睐、追捧,在元、明、清三代成为时代追求的主流。唐以后工笔人物画由于其绘画题材的局限性和对写“物之意”的过分程式化(写实方面)追求使得文人画家们少以此内容、手法创作,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审美要求下,传统工笔人物画要发展就必须突破程式化规范,秉承时代审美要求,所以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写意”路线是当时传统工笔人物画家们自身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宋以后,在工笔人物画领域出现了如李公麟、武宗元、李唐、李嵩、赵孟頫、陈洪绶以及任伯年等大家,故而,文人“写意”精神的普及是传统工笔人物画写意性趣味发展必要的时代背景。 转贴于

四、主观条件——人格、思想的超越

传统工笔人物画发展到宋,形成了完备的造型方式和高度成熟的表现技法,这使得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日趋程式化。至此,画家自身的人格、思想的超越便成为了工笔人物画线造型写意性趣味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的文人都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他们向往庄子的“虚、静、明”的圣人人格,也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政治思想,然而仕途的挫败和“出世”与“入世”的儒道思想总是让他们对现实存在很大的不满,政治、现实中不能抒发的情怀郁积激发了他们艺术思想的超越,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陈洪绶、任伯年等。陈洪绶是清末工笔人物画的大师,他沿袭了宋时李公麟等人对工笔人物画线造型写意性趣味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线造型手法。他对人物的造型手法被称为“高古奇骇”。陈洪绶一生历经坎坷,在政途上亦是一生不得志。他独特的“笔线森森然如折铁纹”的线条充分显示了他削繁求简之妙的才华,以及于拙怪诞的画风,是他奔劳坎坷的一生和倔强的性格的写照。他的代表作《屈子行吟图》描绘了屈原这个忧国忧民、长期流放、浮沉在苦海中的爱国文人形象,作品用线条勾描为主,笔势苍老润洁,勾勒简练畅率,刚柔相济,飘逸咸涩的线条带来的凝重感透露着与吴道子所画的佛的飘逸迎风感完全不一样的金石味,线造型古拙粗犷,极具装饰性的形式美,陈、吴都是借助于“风”这一“无形幻化”的中国文化精神中“意”的物象来描绘人物的神态,“中国画是借助意象表现自己的一种感受,或表现自己的一种经验,而不是直接表现人本状态。”在这幅图中“风”这一意境的所承载的是一个满怀家国之痛的文人精神,此意境实乃画家“心”的切身体验。

五、结束语

品读传统工笔人物画佳作可以深切体味到画家的写“意”性趣味,然而这一审美追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宋以后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画坛主体地位被山水、花鸟取代,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并未停滞,我们不应忽视了传统工笔人物画在由显到隐的发展,和在画坛寻求一席之地而做出自身革新的努力。因此,追寻这些脚迹,正确对待和继承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艺术成就,了解和提炼时代的审美需要才能使工笔人物画在当今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彦远.中国古典名著选·历代名画记(韩放主校点)[M].京华出版社,2000.5.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7.

[3]王德年.21世纪美术教育丛书·中国人物画技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

[4]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5]徐复观.艺术的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6]马鸿增.马鸿增美术论文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5.

[7]孟兆臣校释.画品[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1.

[8]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集美术卷[R]

[9]梅墨生.现当代中国书画研究[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10]刘晓纯.“2004新写意水墨画邀请展”展前对话会记录稿[J].arts.tom.com/1029/2004/11/23-58591.html

[11]水天中.李公麟和他的时代[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