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学习母婴护理

如何学习母婴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学习母婴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学习母婴护理

如何学习母婴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育人员;在职培训;台湾

无论是在幼儿园、托幼机构还是家庭中,幼儿的保育工作都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995年,国家劳动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和《家庭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对保育人员应该接受何种培训、拥有何种技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自当年起,能够在正规托幼机构和幼儿园中从事保育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并持有相应证书。

在我国台湾省,“保育人员”也被称作“保母人员”,对于保母人员的专业培训有着严格而全面的系统。本文就台湾省关于保姆人员培训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介,从中对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启示。

一、台湾省保母人员专业训练的历史演变

台湾省保母人员的训练始于1987年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家庭扶助中心(现更名为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台北分会南区分事务所)试办“邻里托儿-保母训练”,1989年起台北市政府正式委托民间团体办理保母人员训练方案,每期上课60小时;高雄市则是自1989年和高雄家扶中心合作推动“家庭托育人员服务训练”;1992年起,全省各县市陆续开办保母人员基础训练;1997年《儿童福利专业人员训练实施方案》规定保母人员至少需训练满80小时才可以参加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各县市政府与民间团体陆续开办保母人员训练,协助有医院从事保母工作者参与保母人员技术士考试,以提升保母人员的素质。

1987年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家扶中心办理免费的保母人员训练,训练课程内容为:①婴幼儿营养与食物调配;②婴幼儿发展与辅导;③婴幼儿保育(卫生保健);④婴幼儿教育与实习;⑤亲职沟通;⑥婴幼儿服务的展望;⑦家庭托育中心的环境;⑧婴幼儿沟通;⑨婴幼儿游戏与玩具;⑩邻里托儿服务之认识;⑪儿童保护观念与作法;⑫婴幼儿疾病;⑬亲子关系与管教;⑭托儿的法律常识;⑮专题演讲与讨论等。

1997年台湾省内政部规定保母人员的基础训练类别为职业伦理、婴幼儿托育、幼儿发展、婴幼儿保育、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生活与环境与亲职教育,课程内容如表1:

2000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以《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作为推动保母人员督导管理制度之依据,将保母人员的督导管理内容分为职前训练、媒合转介与支持辅导(包含咨询、家访辅导、在职训练),同时将保母人员的基础训练界定为保母人员的职前训练,是参加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的资格条件。自此,台湾省保母人员训练分为了职前训练与在职训练两种。

2005年内政部儿童局将保母人员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修订为7学分126小时,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包括儿童及少年服务法规、婴幼儿发展、亲职教育、托育服务概论、婴幼儿环境规划及活动设计、婴幼儿健康照顾、婴幼儿照护技术等七类。保母人员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内容如表2:

从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内容可以了解到台湾省保母人员应具备婴儿发展、健康照顾、营养、托育环境规划、学习活动设计、托育相关政策法规、亲职教育等知识与技能,对于只完成了台湾省义务教育或者非幼保相关科系毕业者必须先接受保母人员职前培训的核心课程,完成核心课程训练才能参加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举办的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

而从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制定的《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可知,保母人员检定范围包括学科及术科测验两部分。学科部分,主要是测验儿童及少年福利专业人员保母人员核心课程的内容,即职业伦理、婴幼儿托育导论、婴幼儿发展、婴幼儿保育、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生活与环境和亲职教育的内容。术科测验则包括游戏学习区、清洁区、调制区、安全医护区等技能检定。

从保母人员专业训练发展的演变可知,在专业训练上是由局部地区扩展到全省实施的,训练时数由80小时增加至126小时。训练期分为职前训练与在职训练,并由职前训练与保母技术士技能检定两部分相结合,强制非幼保相关专业者接受专业训练。

二、台湾保母人员在职训练的实施

台湾省保母人员在职培训开始于1999年,台北市政府委托信谊基金会与台北家扶中心试办了“保母督导系统”。该系统首次以训练、媒合以及督导三合一的方式,让完成训练的保母人员能继续接受督导——一方面给于保母人员支持,另一方面透过督导系统督导保母人员的托育品质。2000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正式将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纳入《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的文本中,以提升保母人员照顾幼儿的服务品质。

(一)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自2000年起规定各县市的社区保母系统每年必须办理系统内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训练经费由内政部儿童局补助;未参加训练的保母必须退出社区保母系统,完成训练后才能重新加入社区保母系统。由于大多数保母人员的托育时间为星期一到星期五,所以社区保母系统多利用假日举办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同时,为了节省训练经费与训练时间,一般而言在职训练多采用密集式课堂授课方式进行。

各社区保母系统对保母人员安排的在职训练内容多以内政部儿童局每年所规定的训练内容为范围进行课程规划,并且在办理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前必须将训练计划陈报各县市政府备查。2007年内政部儿童局《社区保母系统实施计划》规定,保母人员必修的在职训练内容为:儿童保护、卫生保健、发展迟缓儿童筛检、婴幼儿发展与学习、保母情绪管理、托育伦理。2008年规定保母人员必修的在职训练内容为:分享育儿照顾新知、育儿经验分享、提升保母自我照顾能力、儿童保护、卫生保健(视力保健、口腔保健以及健康)、发展迟缓儿童筛检保育、婴幼儿发展与学习、保母情绪管理、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托育伦理等。

(二)台北市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

将2006年至2008年台北市所办理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课程内容警醒归纳整理如下表:

表3:2006年至2008年台北市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内容一览表

年 在职训练内容

2006 幼儿肠胃功能认识与保健、中年妇女之身心适应、婴幼儿过敏疾病认识与照护、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生活教养、保母日志撰写、婴幼儿感觉统合与潜能开发、儿童保护、口腔清洁与龋齿防治、婴幼儿身体发展与医疗保健、行为观察与处理原则、游戏学习设计、保母情绪管理、婴幼儿按摩理论与实务、婴幼儿副食品、亲子活动设计、说故事研习营、幼儿创意语文、儿童发展迟缓、社区保母系统计划说明、急救CPR、更年期妇女的保健、谈幼儿情绪、亲职沟通、如何与家长签订保母任务契约、动手做玩具、哺育母乳、保母责任险说明、婴幼儿发展评估相关资源整合及运用、0-3岁幼儿发展认识与协助、培养婴幼儿注意力、幼儿听力发展认识与协助、应用音乐启发婴幼儿学习与发展、婴幼儿意外紧急处理、保母与家长沟通技巧、婴幼儿营养之均衡发展、早产儿的居家照顾、家庭托育环境的规划与布置。

2007 新生儿与婴儿疾病观护与急救、从营养与副食品谈婴幼儿健康、幼儿常用食品营养成分与体质关系分析、0-3岁亲子音乐游戏、危机预防与处理、从清洁与收纳谈托育环境维护、保母托育相关政策、各类营养素对各年龄层之重要性、婴幼儿急症的处置与照护、由医学观点看学习障碍、感觉统合、幼儿语言发展与唇腭裂幼儿之照护、幼儿独立人格训练、幼儿按摩技巧、育儿工作者易发生的职业伤害、受虐儿童与目睹家暴的认识与处遇、儿童视力保健、0-4岁发展检核表实作技巧、婴幼儿教具制作、0-6岁儿童行为改变技术、说故事研习、保姆情绪控制管理、保母专业伦理、儿童哲学与教学、如何帮助情绪障碍的孩子、托育事件个案探讨、文化古迹参访、意外保险、游戏治疗活动设计、保母职场压力管理及心理调适、学龄前幼儿口腔保健、用药安全、保母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婴幼儿发展检核、以只能治疗角度看0-3岁的幼儿发展、保母形象建立、会谈技巧、儿童托育政策与居家式儿童照护服务管理自治条例说明、保母系统与劳动权益、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早产儿照护、婴幼儿意外预防与处理、0-3岁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0-3岁分离焦虑情绪与处理、宝宝腹泻与便秘的预防与照护、新生儿的照护、发展迟缓儿童筛检、婴幼儿发展与学习、婴幼儿的感觉统合、婴幼儿的安全-CPR。

2008 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幼儿脑力潜能开发、托育经验分享、如何与0-3岁幼儿说故事、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力、专注力、记忆力、托育契约权利义务说明与签订原则、保姆自我照顾分享、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预防、图书故事与幼儿发育、幼儿色彩学、幼儿游戏心理与行为、善用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成效、传媒对幼儿早期发展的影响、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家庭与法律、儿童发展筛检介绍、保母情绪与压力管理、早产儿居家招呼、系统政策及托育辅助业务说明、0-2岁婴幼儿适性发展游戏活动设计、卫生保健(视力、口腔及)、新CPR训练、儿童保护、穿出自信(保母形象管理与沟通)、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认识孩子与照顾者的依附关系、有效的家计管理、认识母乳、认识儿虐与法律常识、增进幼儿适当的表达能力与改善构音、托育环境规划与安全、婴幼儿的发展与学习、托育伦理、宝宝日记书写技巧、如何和家长做有效的沟通。

台北市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从1999年起实施已10年,起初由台北市政府委托民间团体办理,2000年起依照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的规定由各社区保母系统办理。多年来各社区保母系统办理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为配合保母的时间多于假日举办,训练方式则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在职训练内容依循当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规定的必修课程进行调整和规划。

综上所述,从台北市各社区保母系统自2006年至2008年所举办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内容观之,每年的在职训练内容差异并不大,这应该与内政部儿童局已对保母人员在职训练课程内容做了原则性规范有关。而各区保母系统办理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前亦会参考保母人员的建议对训练内容进行调整,保母人员多建议增加工作上需要的知识技能或保母人员自我照顾的需求。

三、对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专业培训的启示

对台湾省保母人员职业培训的历史沿革以及训练课程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在台湾省对于保育人员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幼儿保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涵盖了对于专业伦理和个人发展的素质培训。

而在我国的大陆地区,对于保育人员的专业培训目前还只是对职前培训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职培训并未有着明确的规定以促进其继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标准》中对于保育员的要求来看,对于保育员的专业培训内容还仅仅是关注对幼儿生理心理的了解、幼儿常见疾病和护理方法以及对幼儿教育保育的技能等,而对于保育人员的专业伦理、职业发展、与家庭和幼儿的沟通以及共创支持保育人员专业发展平台的关注较少。

基于以上对于我国台湾省保育人员专业培训的述评以及对于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培训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可以在保育人员的专业伦理、在职培训、专业发展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为提高保育人员自身素质和保育质量打造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关于颁发保育员、家庭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J].创业者,1997(6)

[2] 李慧娟.家庭保母训练方案之评估研究——以台北家庭扶助中心邻里托儿服务方案为例[D],1989

[3]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福利专业人员训练实施方案,1997

[4]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儿童福利专业人员保母人员核心课程,2005

[5] 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2007。

[6]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试办保母督导系统计划,1999

[7]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2000

[8]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90年度业务报告,2001

[9] 张美美.台北市保母人员在职训练需求之研究,2009

[10]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97年度业务报告,2008

如何学习母婴护理范文第2篇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具有其他乳品不可替代的优点。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高,能提高婴儿免疫力,喂养既经济又方便、安全,同时可增进母子感情,促进婴儿智能和心理的发展,还有利于乳母产后的恢复和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力推荐所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必须给予母乳喂养,而后逐渐添加辅食[1]。但仍有不少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坚持做好,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农村做得较差。目前,乡镇卫生院在巩固爱婴医院活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或制约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母亲缺乏有关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1)在妊娠期未能接受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学习,未能作好在婴儿出生初期以及成长期实施正确哺乳的思想准备。(2)不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不知如何实施哺乳。(3)产后初期或产褥期受某些因素影响,部分产妇自觉无奶或奶量减少,就放弃哺乳。泌乳是通过神经激素的调节,即只有通过吸吮刺激乳头,才能促进乳汁的分泌,只有早吸吮,频繁吸吮,乳汁分泌才会愈早,乳量也愈多。(4)忧虑、害怕无奶,精神压抑也是其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母亲都能产生婴儿需要的足量乳汁,以满足出生后4~6个月婴儿对营养的需求。因此,在此期间母亲要充满信心,坚持按需哺乳,不要给婴儿添加任何奶制的辅助食品。否则造成母乳分泌减少,以至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和能力。

1.2 缺乏哺乳经验 有些母亲尽管理论上熟悉了母乳喂养的好处,也有哺乳的愿望,但因没有经验,如在哺乳过程中由于喂奶的姿势不正确,乳头凹陷,含接不到,不会乳房护理、挤奶等,引起乳头皲裂,乳汁分泌迟缓,乳房肿胀,乳量不足等,导致中断母乳喂养。

1.3 母亲或婴儿患病终止哺乳 (1)婴儿患病常使母亲紧张惊吓而出现心理精神障碍,可能引起泌乳减少,加之患儿吸吮欲望和能力减弱,最终可能导致乳汁减少,甚至停止母乳喂养。其实,医务人员应告诉母亲,越是婴儿患病期间,越是需要母乳。(2)因为母亲患病,而影响哺乳。母亲患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应在短时间内停止哺乳。患传染病期间如肝炎、结核等疾病应停止哺乳,传染期过后,身体状况恢复后可哺乳。

2 方法及措施

(1)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应给她们提供适当的、有效的卫生保健服务,如在农村利用广播、电视播放专题讲座,在人群较集中的街道集市发放宣传单、画册、挂图等,形成人人了解,理解、支持母乳喂养,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2)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集中学习母乳喂养知识,开展孕妇学校、夫妻、婆媳学习班等。学会乳房护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有乳头凹陷的孕妇,产前乳房护理尤其重要。对待母乳喂养工作要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正常掌握有关母乳喂养的理论知识,喂养技巧和方法。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尽量使用对方易于接受的通俗语言,谈话时口气和蔼、亲切,做到耐心倾听孕产妇及家属的提问,认真回答所提问题。(3)建立健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网络,电话回访或健康教育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的健康教育方式。现在通信较发达,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话,利用电话回访密切医护人员与产妇及家属的关系,通过咨询能及时解决母乳喂养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强产妇成功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加强母乳喂养,提高婴儿的母乳喂养率[2]。

参考文献

如何学习母婴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母乳喂养;措施;阴道分娩;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c)-004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uccess of the breast feeding and increas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Methods 692 primiparas who underwent deliv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346) and control group(n=346). Routine nursing was performed in control group , while breastfeeding promotion measur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observation. Maternal breastfeeding rate 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 both for the two groups. Results Maternal breastfeed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was 100%,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was 81.21% (281 cas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Measures; Breastfeeding; Vaginal delivery; Cesarean section

母乳喂养是指在婴儿出生后4~6个月只给予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人类的繁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口质量、保证儿童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具有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的优势,是任何食品都无法替代的[1]。乳汁中富含大量免疫球蛋白、乳糖、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可在极大程度上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婴儿不易产生过敏反应。因其具有方便、无污染、经济等优势,母乳喂养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科学育儿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理念的转变,各种心理、生理因素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为了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探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有效措施,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692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妇均给予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在该院分娩的69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均无其他严重疾病、无哺乳禁忌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6例。观察组产妇年龄分布为17~33岁,平均年龄为23.25岁,其中阴道自然分娩152例,剖宫产294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分布为20~31岁,平均年龄为23.32岁,其中阴道自然分娩156例,剖宫产29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给予产妇高蛋白食物,保证病室环境的整洁。观察组产妇给予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2.1 健康宣教 产妇入院后采用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向其宣教母乳喂养知识。在安顿好产妇后,护理人员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婴儿的好处,使产妇及家属明白母乳有营养、可防病,母子感情的增强及产妇康复离不开母乳喂养[2]。另外,向产妇讲解分娩后半小时开奶的好处,帮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对产妇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后,给予有目的性的帮助,在首次宣教时简明扼要地进行说明,待产妇及家属产生疑问时需耐心解释。另外,家属的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家属对孕妇比较重视,但是大部分家属缺乏专业知识,对产妇的压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需告知家属以积极的态度激励孕妇,劝告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家属不要在产妇面前进行非专业的宣传,以免加重产妇的压力。

1.2.2 心理疏导 医护人员需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需要,并给予关心,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该组研究中,产妇均为初产妇,心理压力及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较多,因此需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产妇明白,分娩是自然生理现象,帮助产妇树立信心。加强剖宫产产妇的术前宣教,告知其手术的安全性,向其介绍手术过程及施术者,使其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减轻恐惧、紧张、烦躁等情绪,使手术顺利完成。

1.2.3 准备 在孕妇分娩前帮助其清洗及,不能用强碱性洗涤剂擦洗,如果较脏,可先用棉棒蘸温水,在其软化后轻轻擦拭,防治皮肤出现破损,引发感染。采用伸展练习及牵拉练习指导产妇纠正平坦及凹陷的现象。伸展练习:将两指平行放在两边,自至两侧拉开,牵拉乳晕皮肤,以利于向外突出。然后将两手拇指分别放置在上下方,向上下侧纵行拉开。重复练习,每天两次,每次5分钟左右。牵拉练习:一只手将托住,另一只手用拇指和中指、食指将抓住后向外牵拉,2次/d,重复15下左右。两种练习可连续或间断操作,对凹陷较深的患者可采用两种方法的同时使用负压牵拉器进行牵拉[3]。

1.2.4 分娩后护理 阴道分娩产妇分娩后半小时内、剖宫产妇回病房意识清醒后护士帮助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初乳中富含多种抗体,可有效保护婴儿,减少生病的概率,使产妇明白早接触、早吸吮有利于婴儿获取较多初乳。婴儿吸吮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产妇子宫进行收缩,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帮助产妇及早恢复。分娩后半小时,护理人员将婴儿抱在产妇身边,让母亲与新生儿进行胸贴胸、腹贴腹地早接触,并帮助产妇让新生儿早哺乳。哺乳时 新生儿的正确含接方法是:婴儿身体转向母亲,并紧贴母亲身体,张大嘴,嘴唇凸起,下颌贴,吸入及大部分乳晕,吸吮时面部鼓起,有节奏的吸吮和吞咽。母亲用C字形的方法托起,用刺激孩子的口周围,使孩子建立觅食反射。当孩子的口张到足够大时,将及部分乳晕含在新生儿嘴中。此时,询问产妇的感觉,如出现疼痛,则给予重新含接。在婴儿正确吸吮时可见面颊鼓起,可听及吞咽声。充分吸吮半小时后,将婴儿抱在产妇旁边的婴儿床上,在产房观察2 h后再送回母婴室。

1.2.5 母婴同室的护理 护理人员在分娩后2 h护送母婴回母婴室,帮助母婴完成第二次含接,在产妇喂奶时向家属及产妇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如产妇在喂奶前需洗净双手;先挤出一滴奶将变软后再喂奶,以利于婴儿含接;喂完把乳汁涂在上晾干,可有效防止皲裂。产后6 h,护士再次帮助喂哺,将喂哺的要领教给家属,含接不顺利时,家属可积极配合。剖宫产产妇在术后2~3 d开始分泌乳汁,为保持乳汁畅通,减轻胀痛,护理人员需帮助产妇按摩,从边缘向中心按摩,减少疼痛,利于乳腺管畅通。

1.2.6 出院时护理 产妇出院后需保证充足的营养,每天进食足量的蛋白质、蔬菜、水果,保证奶水充足。出院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出院宣教,嘱产妇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坚持母乳喂养1~2周岁断奶,可添加辅食。再次嘱咐家属出院后仍需支持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及婴儿健康。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母乳喂养成功的标准为新生儿自出生之时除母乳外,未进食其他食物,如牛奶、米糊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对该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100%,对照组281例喂养成功,成功率为81.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7384,P=0.0000)。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因素为产妇自觉无足够母乳、准备不足、母亲因病等。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母乳可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易消化,可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婴儿的成长发育。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质,对增强婴儿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子宫收缩,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促进产妇身体恢复[4]。心理学认为,母乳喂养给婴儿带来的情感体会及母子间的感应是无法替代的[5]。母乳喂养是自然规律,但是并非简单的过程,目前,很多产妇对母乳喂养存在一定的误解,支持母乳喂养的产妇中,部分因客观原因导致无法亲自哺乳,因此,近年来母乳喂养率极速降低,母乳喂养的缺失,对婴儿的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6-9]。

平坦及凹陷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是降低4个月纯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对平坦及凹陷产妇给予纠正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大大提高。该组研究中,12例产妇出现凹陷,经伸展练习及牵拉练习后,均得到纠正,实现母乳喂养成功,与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致[10-11]。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爱心及耐心,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母乳喂养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为每一位产妇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产妇入院待产时,医护人员需做好宣教工作,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在分娩前,帮助产妇做好准备;分娩后,协助产妇做到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做好母婴同室及出院护理。经护理,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100%,对照组281例喂养成功,成功率为81.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多种因素相关,任何一个环节的放松和疏忽都可能造成母乳喂养失败。医护人员需认真、细致地帮助产妇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宣教工作、心理疏导、三早及母婴同室、出院护理可有效提高母婴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春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2014(6下半月):78.

[2] 汪明珠.剖宫产术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20):207-208.

[3] 王洁,杨钰,陆海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13-114.

[4] 徐亚红,朱波亚.产前母乳喂养认知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5):778-779.

[5] 许庆.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上旬版):59-60.

[6] 张丽威.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新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81-383.

[7] 黄俊岭.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1,19(2):65-67.

[8] 张悦,王惠珊,罗倩,等.新生儿院内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6):507-509.

[9] 马力凤.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3):1215-1216.

[10] 陈娟慧,尹心红.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2):35-37.

[11] 田勤霞,温阿楠.剖宫产术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8):207-208.

如何学习母婴护理范文第4篇

高出生率的影响

2001年婴儿护理产品销售活跃,继2000年3%的增长之后销售总额又有2.7%的增加。这一表现尽管不及调查期间的平均数但还是相当好的,其原因部分是2000年“出生高峰”的影响。2000年出生人数增加了5%,达778,900人。估计2001年的出生人数稍有下降,大约下降0.5%,达775,000人。

沐浴产品推动着婴儿盥洗品的销售额

婴儿盥洗品,包括沐浴产品和香水,在 2001年仍然是最大的分支品类,按照现值计算增长3.9%。沐浴产品的销售还是特别活跃,有7.1%的提高,而香水的销售额则下降了2.6%。

在整个调查期间,沐浴产品的销售额是由几种关键产品的市场投放以及二合一产品(洗发和沐浴用品)的业绩延续推动的。这两种趋势在2001年得以发扬。

因为有大家公认的传统品牌如Givenchy的Tartine et Chocolat的影响,婴儿香水在法国比其它大多数欧洲国家更为流行。尽管销售额已经受到来自沐浴和护肤产品销量扩大的影响,但是人们感觉它还是能对婴儿皮肤提供更好的保护。利用卡通人物特许经营的推动机制对婴儿香水的销售有明显效果。

具有皮肤病学专业品质的护肤产品

2001年第二个最大的分支品类是婴儿护肤产品,按照现值计算2001年增长3.7%。婴儿护肤产品的销售额由于制造商强调他们的产品具有皮肤病学要求的品质而得以推动。因为有人估计20%的婴儿受到皮炎的困扰,几家制造商致力于开发保持皮肤水分的产品,这些产品越来越倾向于迎合皮肤敏感的婴儿。

日晒防护产品成为更成熟的分支品类

婴儿日晒防护产品销售额在2001年有稳健的增长,按现值计增加4.3%,这表明这个分支品类已变得更加成熟,不再有调查初期那样快的增长速度。然而这个分支品类仍然是活跃的,与成年人日晒防护产品的良好成绩保持同步,因为它受益于父母越来越重视儿童防晒的特殊需要。这一点已促使制造厂商去开发供儿童使用的具有更高SPF值的特殊配方和能改变皮肤颜色的产品。

越来越多的婴儿护理产品在杂货店销售

杂货店是婴儿护理产品最大的销售渠道,2001年在销售总额中几乎占有64%的份额,而在1997年才62%多一点。

杂货店渠道受益于货物的种类繁多和私有品牌质量的不断提高。一些杂货店也开辟了销售化妆品和药品的专门区域。Vend?me实验室已经把Prim'age系列产品通过杂货店渠道投放市场,其定位与在药房中销售的类似。

那些因初为父母而焦虑不安的夫妇,喜欢在药房而不在杂货店购买婴儿护理用品,但是当他们的孩子三个月大以后和当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就经常在杂货店购买这些产品了。

中国

婴儿产品市场迅速增长婴儿护理用品2001年的总值为8.43亿元人民币,按现值计比2000年增加8.2%,在整个调查期间总体增长38.1%。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中国人对产品的认知和收入的提高。因为这一品类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它依然是化妆和盥洗品市场中一个较小的类别。中国消费者普遍还缺乏产品和品牌意识,特别是农村地区。

创新的销售活动在推动销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促销活动在推动婴儿护理产品的销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一些市场领先的品牌在电视上做广告、报纸做宣传推广产品。强生公司是最大的市场份额拥有者,它利用其已有的品牌形象首先冒险闯入儿童用品市场,大力做广告和推销活动。它占领了华东地区城市市场的30%以上。这个数字比其它任何地区都高,因为强生公司生产基地在上海,而在上海和及其附近地区的推销活动力度也最大;强生公司的产品在华北和东北也同样受欢迎,为了避免失去顾客,其他品牌建立的专业商店也不得不储备它们的产品,因为总有顾客要求购买强生公司的产品。强生公司的直接竞争者是汉高的可蒙和孩儿面。

制造厂商利用婴儿礼物来推销婴儿护理产品

中国有给新生婴儿的父母赠送礼品的习俗,特别是婴儿满月的时候亲朋好友都要祝愿婴儿长命百岁。一些象强生、天津郁美净和小叮当这样的公司,从这个习俗中看出了商机,他们努力去“贿赂小皇帝们”,用他们的婴儿护理产品创造新的送礼风尚。他们把形形的婴儿护理产品放入一个精美的包装盒,再写上祝福的话,画上华丽的图案,使婴儿护理产品成为新的礼物形式。而这时传统做法是父母购买衣服、奶粉或者玩具作为礼物送给婴儿。

婴儿护肤品吸引年轻的女性

在所有的地区护肤品仍然是最大的品类,因为婴儿洗澡是护理婴儿的主要任务。婴儿护肤品高销售额也与年轻的女性自己使用这种产品有关系。她们认为专供婴儿使用的产品对皮肤更好、更柔和、更容易吸收,含有的化学品也更少。成年女性在如此繁多的护肤产品面前犹豫不决,有些女性就把婴儿护肤产品作为一个安全的赌注。有些象强生这样领先的品牌,察觉到这种流行的观念,也鼓励成人使用制作精良的婴儿护理产品。成年女性的购买强生护肤产品的销售额占去30%。

为婴儿洗澡的服务促进了婴儿护理产品认知

除制造商外,医院和许多地方政府也推广这类产品使用,甚至采取上课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从 2001年12月开始,武汉、苏州的一些医院开始提供给婴儿洗澡的服务。这件事引起全国媒体的轰动,也产生了重要的商机。一些年轻的妈妈说,她们带着她们的婴儿去接受这种服务,同时也学习怎样给婴儿洗澡,这样她们在家里就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地方习俗和观念限制了婴儿护发产品的销售

在整个调查期间婴儿护发产品仍然是最小的分支品类。有几种因素限制了婴儿护发产品的发展。首先这类产品的数量和品牌有限。父母如果发现有这种需要,常常使用成年人的产品护理婴儿的头发;其次看护婴儿的传统文化已经影响了婴儿护发产品的市场穿透力。按照老传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没有满月的婴儿要呆在家里,不能与外界接触,这样也就减少了对护发产品需要的数量。习惯做法是,宝宝洗头使用成年人用的护发产品,例如肥皂和香波。另外,婴儿的头发乱一点也不算什么事,不影响宝宝的外貌。在一些农村地区,婴儿及12岁以下儿童的流行发型是剃光头。

日本

2001年销售额第一次下降

虽然在整个调查期间日本的新生婴儿数一直在下降, 2001年以前婴儿护理产品的销售额仍然保持逐年增加。然而在2001年这个品类却记载了沐浴产品和护发产品两个方面的下降,其原因是新生婴儿数减少和单价下降造成的,这反过来又引起灌装产品销售额的上升。2001年的销售额总计195亿日圆,比2000年减少0.1%。

疯牛病影响了销售

2001年9月日本发现了第一例因感染疯牛病而死亡的母牛。日本人很快对这条新闻作出反应,10月份报道牛肉及相关产品的的销售额大幅度下降。疯牛病的影响超出了牛肉产业,并且也影响到化妆品和盥洗品的销售。到10月底,涉及疯牛病国家制造和使用了反刍动物油的669种化妆产品和617种准药物产品从日本市场上撤出。一些领先的婴儿护理产品制造厂商急忙宣布他们的产品不含有牛油或是用合成油重新配制的。

婴儿护理产品和敏感皮肤使用的产品之间界限不清

婴儿专用产品的销售额在日本仍然很小,多数父母使用婴儿肥皂。到了宝宝大约一岁的时候,大部分父母就用他们自己使用的肥皂。这是因为在日本通常的做法是孩子随父母一起洗澡。日本人传统的沐浴习惯是先在浴室外面洗,然后再坐在一个自动连续加热的深浴盆中放松。由于这个原因日本就有大量的“家庭肥皂”可供选购,适合全家使用。领先的肥皂品牌全都有一个柔和型产品,适合敏感皮肤和各种年龄段的人使用

与遗传性过敏症有关的产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患皮肤病的年轻女性和成年人常常使用婴儿沐浴产品。Oshimatsubaki生产的Atopico品牌总是在商店的婴儿护理用品柜台销售,但是基本上是供所有年龄段的人购买使用的。遗传性过敏性皮炎是日本婴儿和成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一些品牌的名字也都与遗传性过敏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相联系,如Wakodo的Attonpi Land品牌和Tanpei制药的Atopita品牌,它们也常常供成年人使用。

因为日本儿童中患有过敏症有很高的比例,对与遗传性过敏症有关的产品有强烈的需求。三个品牌Atopico、Attonpi Land 和 Atopita在2001年婴儿护理产品总销售额中占有刚刚超过17%的份额。然而由于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的病因不明,产品不能诉求其使用的有效性。

销售渠道的改变

药店和超市数目的不断增加正在削减婴儿护理产品的销售额,一些产品转到玩具商店或专业连锁经营者,像Toys 'R' Us和Akachan Honpo。Akachan Honpo是一家领先的儿童服装经营者,它除了一些领先品牌外,现在又把它私有品牌的婴儿护理产品推向市场。Toys 'R' Us近年来已经成为日本市场上的顶级玩具商店经营者,每年都有两位数的增长,现在它也投放了各种各样的婴儿护理产品。

不接受婴儿香水

一些领先的外国香精公司正在把专供婴儿或儿童使用的香水推向西方国家市场,例如Parfums Givenchy的Ptisenbon、Parfums Bulgari的 Petits et Mamans 和 Parfums Guerlain的 Le Petit Guerlain。然而在日本这些产品是专供高中女生使用的,不是用于婴儿或儿童。所以这些品牌的销售额没有计入本类。

所有的日本婴儿护理方面的专家都同意婴儿香水在日本没有市场,因为日本父母的传统做法是避免在他们的婴儿皮肤上使用任何化学产品。即使在护发和护肤产品方面,大多数产品也是没有香味的。

美国

经济发展减缓影响了婴儿护理用品的增长

婴儿护理产品继2000年增长了8.4%以后,2001年的销售额增长6.8%,稍有下降。2001年婴儿护理产品增长率的下降是由于美国经济发展的缓慢。而增长的本身则是由婴儿沐浴产品推动的,它在2001年提高了17%。

出生率上升和更年长、更富有的父母的影响

经历了1990年开始的出生率放慢之后,1998年美国妇女生育的存活婴儿数再次开始上升。按照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数据,2000年美国出生人数比1999年的提高了3%。20多岁妇女的生育率自1990年开始下降6%以来1998年又有所提高,而30―40岁和40岁以上妇女的生育率现在处于至少30年来的最高水平。事实上,30~40岁妇女的生育率在2000年提高了5%,超过了所有其他年龄段。许多妇女把她们生孩子的时间推迟到30岁以后以实现她们的教育和职业目标。现在她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花在她们的婴儿的盥洗用品上,因为她们或进入了挣钱的黄金时期或是可以享有早年积蓄。40岁前后的富有父母尽管人数不多却在不断增加,他们的存在对制造商来说是天赐的良机,因为制造商可以受益于这个人群自由花钱的习惯。

娇惯自己,娇惯孩子

美国9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繁荣,成年人中树立了对高档产品的需求,并且同样也鼓励父母用高端产品纵容他们的孩子,就像他们对自己那样以致于怀着孩子也要讲时髦。与穿着自制的丑陋孕妇衣服的前几代人不同,现在的服装制造商为那些怀孕期间也不想失去时髦感的高收入职业妇女引进了昂贵时尚的孕妇装。怀孕妇女也受到鼓励在怀孕期间选择像分娩前瑜珈班之类的活动放纵一下自己。由于许多妇女在流产风险很高的后半生怀孩子,孩子对她们来说就变得比她们的父母过去对她们更要娇贵。

在调查期间,由伯特蜜蜂、地球宝贝、加利福尼亚宝贝、小森林天然婴儿产品和类似公司生产的天然的、具有芳香治疗作用的高档产品的销售逐渐扩大。BabySpa包括各种盥洗产品的礼品包卖价超过了50美元。这个价格范围在调查年份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即使供应高档婴儿沐浴产品的Sephora涉足这个品类以后也是如此,它的一块婴儿肥皂只卖15美元。化妆品品牌Bobbi Brown也将一系列带设计者标签的高档婴儿护理产品投放市场。这些高档产品的高价反过来又使婴儿沐浴产品分支部门在2001年的总销售额中占有17%。由于这些新的高档产品投放市场的力度很大,2001年婴儿沐浴产品比2000年得到了更大的收益(提高了9.8%)。另一方面,婴儿护发产品销售额的增长却由2000年的16.3%下降到2001年的2.3%,其原因部分是由于新的婴儿沐浴产品的成功。许多新的沐浴产品是沐浴/香波结合的产品,这样消费者就不用再买香波。2001年婴儿皮肤护理产品的销售额增长2.7%,低于2000年4.4%的增长。2001年护肤产品的销售额增长放慢,原因是婴儿润肤油的增长慢下来,而婴儿润肤油几乎占婴儿护肤产品销售额的一半。在强生公司的油质和凝固油质黄春菊及多维复合物婴儿润肤油早期上市以后,这个分支品类在2001年没有任何大众品牌的婴儿润肤油投放市场。

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需求使得强生公司2001年在这个品类的份额增加了0.4个百分点,达到36.1%。公司2000年把它的燕麦片基Aveeno成人护肤产品系列扩展到婴儿护理产品,以迎合美国人对天然的、有利于健康的物品的追求。公司其他婴儿护理品牌在2001年的份额稍有下降或保持不变。Rival Playtex产品就远不如强生,2001年年底的份额损失了1.1个百分点,占该品类的14.5%。它的主打品牌Baby Magic在2001年继续损失市场份额,在婴儿护理产品只占有10.3%。尽管努力扩大了无染料产品如Baby Magic营养发水和婴儿洗液系列,Baby Magic还是吃亏于它的基本传统婴儿护理品牌形象。2000年婴儿食品制造商Gerber产品进入了婴儿护理产品市场也损害了Baby Magic的销售。虽然Gerber Baby也是一个大众品牌,但是公司以其富含维生素的配方把它的产品定位于质量更高的产品系列。Gerber Baby在投放市场不到两年之后到2001年年底已经在婴儿护理产品占有2.1%的份额。

父母亲的内疚和烦恼

婴儿护理产品在美国继续增长的一个原因是父母亲的内疚。因为有很多的母亲在工作,父母亲没有多少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把幼儿留在托儿所之后,许多父母寻求把“最好的时间”留给孩子。不像换尿布和教字母,给孩子洗澡是少数惟一属于父母责任的活动之一。使用高档或“天然”婴儿护理产品使得父母感觉自己是负责任的好父母。此外,今天的父母比以前任何一代更了解儿童保育常识。现在有无穷无尽的图书、杂志和网址可用来对父母进行儿童营养和其他方面的教育。美国人广泛的地域流动性意味着许多祖父母住在千里之外,几乎没有父母能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得到养育孩子的忠告。取而代之的是美国母亲读《育儿指南》和参加当地医院的儿童护理班。

父母对精心培养儿童的关注反过来又鼓励制造商在市场上投放含有更少的添加剂而价格更高的新的婴儿护理产品系列。医学专家和制造商告诉美国人使用滑石粉(可能引起呼吸问题和皮肤瘤)、矿物油(按照评论家的说法,可能降低皮肤的呼吸能力)和香精(可能引起瘙痒和皮炎)的危险。今天的父母有些正在积极寻找不含滑石粉、矿物油或香精的婴儿护理产品,正如他们在当地超市中寻找有机产品一样。

孩子们希望挑选

4到11岁的儿童推动着专门为他们设计的个人护理产品的需求,这一代儿童的全部生活需要都来自市场,而他们在希望使用哪一些产品方面十分固执。美国欧莱雅1997年将儿童专用产品L'Oréal Kids投放市场,从而引发了这一趋势。L'Oréal Kids产品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有着绚丽多彩的好玩包装和吸引儿童的香味。其他的制造商,如强生和联合利华,也在市场上投放了看起来样子差不多的系列产品,进一步推动了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另一些制造商投放市场的个人护理产品则以特许使用的卡通人物为特征。包装越来越重要,一些分支品类的产品,如婴儿盥洗品具有同样的基本性质,而购物选择往往是根据儿童对包装的偏爱做出的。

许多公司把产品包装定位于孩子,使用可作为洗澡时玩具的双重包装。这种重新包装的成功例子包括一些领先公司的特许产品,例如强生(洗澡伴侣)和明内通卡品牌(儿童电视工场的芝麻街)。父母放任自己而转向为自己购买高档护发产品的做法通常都会延伸到孩子,从而使消费者对高档包装和市场策划更加敏感。

婴儿专用产品推动了日晒护理产品的销售额

如何学习母婴护理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18-02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自觉采纳健康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医院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个体及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1,是医院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2。产妇产后的个人保健和婴儿保健是产后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使产妇及家属获得更全面的保健知识,本科将病房安全、饮食、活动、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出院指导等汇编成《母婴健康宝典》,并用手册将知识传授与产妇及家属,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健康教育人群

选择1-4月在本科住院产妇803人。其中剖宫产211人,自然分娩592人;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文化290人,大中专文化315人,中学文化114人,小学及以下文化84人。

2健康教育方式

2.1书面式教育。将《母婴健康宝典》悬挂于病房内,使产妇及家属随时可取,随时可读。

2.2定时讲课与示范。产后第二天,安排护士入病房,在床边对照宝典内容,根据产妇接受能力不同,逐一进行讲解与示范;出院前,将出院产妇及家属集中于办公室,统一讲课与指导。

2.3个体化教育。针对产妇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分娩特点、社会背景的不同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产妇所欠缺的知识补充教育。

2.4随机教育。护士利用查房、进行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时等各种和产妇接触的机会,对其提出的疑问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示范,达到解除疑惑,反复加深的作用。

2.5操作指导。产妇入病房后,指导产妇哺乳及挤奶手法;指导产妇及家属沐浴、抚触的方法,手把手教会换尿布、脐部消毒的技巧。

3健康教育的内容

3.1病房安全。包括物品的摆放与保管,防火用电安全,产妇安全,婴儿核对标识和医院工作人员识别等有关婴儿防盗内容。

3.2饮食指导。包括自然分娩产妇饮食;剖宫产产妇术后饮食;贫血、妊高症、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产妇的特殊饮食。

3.3活动指导。包括自然分娩产妇活动;剖宫产产妇术后翻身与下床活动;产后保健操等。

3.4母乳喂养指导。包括正确母乳喂养姿势、;挤奶手法;母乳作用及成分变化;问题(如扁平凹陷、肿块等)的喂哺技巧;如何识别母乳充足、婴儿吃饱;新生儿胃容量;其他常见的概念性知识(如母婴同室的重要性、按需哺乳的好处、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等)。

3.5新生儿常见的生理变化。如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女婴阴道流血、肿大、蜕皮、螳螂嘴、马牙、打嗝等的表现及应对。

3.6出院指导。对产妇包括活动与休息、饮食、个人卫生、腹痛及阴道流血观察、避孕、复查等;对婴儿包括脐部护理、皮肤清洁、母乳喂养指导、辅食添加、预防接种、出生证办理、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复查等;出院手续办理;生育保险办理;告知出院后咨询电话等。

4效果评价

4.1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产妇的自我保健水平。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产妇的自我护理和保健能力,还改变了产妇及家属的一下不科学的传统习俗,改变了产妇及家属的一些不科学的习俗。

4.2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及一定的沟通能力。这就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广大护理人员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增强了工作责任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护理健康教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