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方面的工作总结

农业方面的工作总结

农业方面的工作总结

农业方面的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整改阶段自今年4月开始至11月底结束。经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全市集中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工作方案》(柳办〔20*〕19号)的要求,从12月开始—明年2月底是考核总结阶段,即第四阶段。今天,我们召开转段动员会,回顾总结分析第三阶段工作,安排部署考核总结阶段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推动作风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回顾和总结整改阶段工作

整改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和时间解决干部作风和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最重要阶段,是抓落实、见成效的关键阶段,我们按照《全市作风效能集中整改阶段实施方案》和《总体方案》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市农业局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集中整改阶段实施方案》,提出了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活动的具体工作要求,将任务落实到局机关的责任科室,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较好地完成市作风效能办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

主要开展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针对问题,制定公开承诺。根据市作风效能办《关于在集中整改阶段中开展公开承诺的实施意见》,局效能办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市农业局关于在机关和干部中推行公开承诺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单位、部门和个人对公开承诺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以及承诺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制定承诺、公开承诺和评诺工作。

局作风效能办于6月中旬制定完成《*市农业局向社会公开承诺书》,并以文件形式上报市作风效能办。经市作风效能办审核后,刊登在7月24日的《*日报》上,同时,局效能办还将承诺制作成板报公布在单位内部和*市农业信息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到7月底,全部完成了科室承诺书和个人岗位公开承诺书。20*年8月6日,局作风效能办将局机关各科室、个人承诺制成专题版报在单位内部公开。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是转变干部作风最直接的具体行动,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好的体现。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主题实践和办实事活动:

1、开展服务“三农”主题实践活动。成立了农业生产指导工作组、农业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组、农业执法打假工作组、减轻农民负担监督服务组以及服务企业和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六个服务三农工作组。各工作组多次到各县区深入农村指导农业生产、培训农民、开展咨询服务、执法打假、服务企业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64.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达到63.1亿元,比20*年增加6.22亿元,增长10.94%;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351元,比上年增长15%,种植业给农民带来人均增收突破230元。超额完成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任务。取得这些成绩是与全局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也是广大干部转变作风、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产生的显著效果。

2、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一是在市、县区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市场营销点;二是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三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长计划,为农业龙头企业做好服务。

3、党员志愿服务社区。根据市作风效能办《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员义工服务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局共有22名在职党员分别到宏柳社区、罗池社区等9个社区报名,报到认岗的党员人数占在职党员总数的52.3%。我们根据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实际情况,把社会需要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真正使党员义工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到农村、城镇社区为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宣传咨询;二是开展向宏柳社区“爱心超市”和困难党员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三是为农村贫困地区“送温暖、献爱心”,到我局帮扶点融安县潭头乡特困农户家中,与他们结成脱贫致富对子,向他们赠送的科普种养书籍、钱物等。

4、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号召,参与“城乡清洁工程”活动。制定市农业局城乡清洁工作排班表,将全局干部职工分成五个小组,每个月的月中和月末两次到我局清洁责任区--景行路进行环境卫生清洁,到20*年10月底止,共开展了20次、有256人次参加。

(三)认真落实和执行“三项制度”。自*市三项制度下发后,我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执行*市“三项制度”,制定了《*市农业局落实“三项制度”的实施办法》;加强办证大厅服务窗口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服务窗口,配备了窗口工作人员,明确首问责任人,认真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从9月以后,我局将原来在部门内部办理的“农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核准事项)”,迁入市政务服务中心,与原来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审批事项)一同办理,工作的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三的一天增加到现在的每天值班。此外,还在局机关内部设立了政策法规科为内设机关服务窗口,每天配备专人值班,切实将三项制度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一是我局农业执法人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职能,按法定程序办事,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积极参加自治区、市政府举办的各种法制培训班。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5个管理办法执行,严格按照《农业行政执法制度》规定的职责和程序等制度办事,到目前,没有发生农业执法过错的情况。二是积极开展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工作方案的通知》(柳政办[20*]86号)精神,按照脱钩工作方案的有关条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办理脱钩事宜。

(五)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为进一步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我局紧紧围绕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市农业局政务事项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办法》6项政务公开制度。编制了政务公开的详细目录。一是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审批事项)和农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核准事项)”;二是在机关内部办理的“申报科技项目成果鉴定、登记、奖励,*市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市支农投资项目管理”等事项。凡是依法将应当让公众知晓的事项都及时通过“政务公开栏”或农业信息网站对外,通过快捷、方便的公开渠道有效地进行政务公开。

(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围绕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加强了行政审批方面的制度建设,并将各项管理制度、办事程序在“*农业网”政务公开栏上公开。在办证大厅服务窗口印制市农业局窗口服务告知单,极大地方便到我局窗口办事的群众。此外,我们还对已有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机关绩效考评办法。目前,我局制定了《*市农业局落实“三项制度实施办法》、《*市农业局工作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共34个。

(七)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一是搞好中心组学习,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中心组学习每季度一次的集中学习,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邀请市委讲师团上理论专题课,采取各种丰富多彩、灵活机动、体现实效的学习形式,营造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部门的部署,积极选送党员干部到党校参加学习培训,参加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还利用市农干校等各种资源对干部进行知识更新培训。

(八)积极开展群众评议和听证质询工作。我局按照市效能办关于《在全市机关单位中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听证质询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了作风效能听证质询活动。10月23日市作风效能质询组第二小组到我局召开了管理和服务对象、局机关有关人员作风效能质询座谈会,与会人员诚恳地给我局作风效能建设方面提出了四个主要问题。11月21日在*市农业作风效能听证质询会上,市作风效能质询组第二小组人员就有关问题向市农业局进行了听证质询,市农业局领导及有关人员就有关问题作出了认真地答复,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得到了市作风效能办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二、开展集中整改阶段取得的成效

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局作风效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干部作风、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和提高。一是机关干部作风有了明显的变化;二是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在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自觉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三是工作效率和质量比以前有了较大地提高;(四)机关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三、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干部素质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各种制度、机制还要不断完善,服务三农的方法:和措施还不够多、不够创新,个别早退、不按时做早操的现象依然存在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下一阶段认真加以解决。

四、巩固成果,切实做好考核总结阶段,推动作风效能建设深入开展

认真总结前一段工作经验,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在市作风效能办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做好考核总结阶段工作。按照《全市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考核总结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组织对整个活动进行考核,搞好总结提高,进一步深化整改,健全和完善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以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主要从转变作风、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作风效能建设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各级机关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的情况;三是认真总结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好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四是适时开展一次“回头看”,重点检查突出问题的整治、整改措施的落实、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切实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进一步推动作风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

农业方面的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1实施科学规划。强化农业基础建设

多年来,农场党委一直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建设,始终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党委的中心任务。为加快推进农场现代农业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党委班子成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深入探讨规划农场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新道路、新途径,同时聘请了一些国内知名农业科研院所和规划设计单位的专家,联合对农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论证规划。从科学论证、制定规划,到实施规划,使现代农业基础装备日臻完备,形成了农场一整套农业科技应用推广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农场自筹资金及国家项目资金达到2.8亿元,用于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全场耕地面积共2000hm,现已形成现代标准化农田格局。达到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田成方的目标。目前,龙亢农场河网及中心排灌渠长73km,纵横相连,条田沟总长度逾200km。目前沟涵渠闸站配套的设施水利体系已建成,修建的混凝土预制板防渗灌渠总长度达到27km,排灌机械装机容量为2850kg~-,基本达到涝能排、旱能灌的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农场现已拥有逾700台农具、120台收割机及240台大型拖拉机,机械总功率超过21000kw。目前,全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超过95%,秋季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率达100%。龙亢农场共兴建了3条种子烘干线,配备烘干机12台,投资超过2000万元,实现了可烘干小麦或水稻120t/h,有效地推进了粮食“不落地”工程。

2开展创先争优。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党委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通过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全方位地开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发了农业职工和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农业发展的潜能和激情,提升了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科研水平。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农场党委以主题形式不同的实践活动将现代农业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农业系统党组织紧紧地围绕农业中心工作,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以服务于职工群众;与开展“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即:“工作热情一团火、个人形象一面旗、谋事布局一盘棋”;与开展“五比五创”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即:“比团结,创一流队伍;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奉献,创一流形象;比效能,创一流业绩;l:g,qE务,创一流作风”;与“重品行、讲党性、作表率”活动结合,切实实现工作作风的有效转变,提高现代农业工作建设的驾驭能力。农场党委着力抓好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及作风建设,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着力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及创新型的党组织。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对学习型的党组织进行建设。党委中心组织应不断强化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基本理论等的学习,以实现中心组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特点组织实施了农作物栽培等一系列培训,切实对干部和党员的工作水平及业务知识进行有效提高。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应该以农业发展工作为核心[1】。

近年来,党委通过技术指导、经济扶持、政策引导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搞好了农业生产服务,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的效益。党委以多种方式(如市场服务、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及鼓励职工等)发展高效农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二次创业的开展。主要有协助种植高效作物的职工进行用地规划、架设电力设施及小额贷款等,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在农闲时节,农场还可开展各类高效作物栽培技术方面的培训,面向农场全部职工,免费培训。每年受训的人员总数超过1000人次。目前,该场的高效农业种植已初具规模。创新型党组织的建设应该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重点[21。农场党委在现代农业“创先争优”活动中纳入自主创新的理念,通过垦地共建、科企联姻等,开展了一系列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成果较为显著。农场不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促进了农业科研实力的增强。其中,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占地面积逾46.67hm2.总投入超过600万元。为了促进科研硬件实力的提升,不仅配备了园区喷灌系统,还建设了工厂化育秧设施及气象观测站。龙亢农场与安徽省科研院所,如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联合实施农业科技项目总数超过30个,主要包括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测土配方施肥、小麦高产攻关等,取得了明显的技术成果。农场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与科技研发能力。目前,龙亢农场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开展了水稻、小麦及大豆新品种的联合研发工作,皖北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集新品种开发、培育、展示、繁育、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转化器。该农场成为原种繁育基地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2000hm2,每年可向社会提供麦豆稻良种2.2万t。辐射区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水稻3.33万hm2,黄豆2.67万hm2、小麦6.67万hm,可使辐射区的农业效益增加4.21亿元。龙亢农场党委还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并将其贯穿于农场全年农业工作的全过程。农场党委紧紧围绕全场各个时期的工作中心任务,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类竞赛活动,鼓励广大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竞赛中当先锋、唱主角、显身手、增效益。每年的“三夏”、“双秋”工作中,农场工会在农业系统适时组织开展“小麦高产千斤攻关”、“种麦状元”、“种麦能手”、“农机收割”、“水稻栽培”、“安全生产”等竞赛。通过劳动竞赛的开展,激发了职工的首创精神及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及激励职工在工作中比贡献、比智慧,以提高职工的技能、集体荣誉感及团结协作精神,并有助于丰富生产经验的积累及优秀人才的培育,提高了队伍素质。

农业方面的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质的联系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两个方面的结构,从横向看,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林、畜牧、渔业及其内部的组合比例和相互关系。从纵向来看,农业产业结构是指现代农业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或者是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1]。农业产业结构缺陷是指农业产业结构的落后性以及结构升级、演变的不适应性、滞后性。落后性是指农业产业结构的水平层次低于其他地区或全国平均水平;不适应性、滞后性是指农业结构演变过程同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不相适应,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够,升级动作迟缓,赶不上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的步伐、节奏[2]。

二、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缺陷

(一)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2010年湘西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8亿元,增长4.1%,占湖南省比重2.2%,其中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增长4.6%、0.7%、3.6%、4.6%和5.8%。农、林、牧、渔在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由2009年的66.5∶7.2∶24.1∶1.6调整为69.8∶5.9∶22.2∶1.5。从总体上看,湘西州的农林牧渔业结构在1995—2010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种植业)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53.5%上升到2010年的69.8%,林业的比重由1995年的16%下降到2010年的5.9%,牧业的发展不稳定,有升有降,先由1995年的26.1%上升到2008年30.5%,再下降到2010年的22.2%,渔业比重由1995年的3%下降到2010年的1.5%。以当年的价格计算,在1995—2010年间,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95年的30256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818091万元,年均递增11.4%。其中农业(种植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19528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570900万元,年均递增12.8%;林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1528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8327万元,年均递增14.4%;牧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8337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82143万元,年均递增7.9%;渔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861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1960万元,年均递增2.6%;农业、林业总产值的递增速度快于农林牧渔的增长速度,牧业、渔业总产值的增速比较缓慢。

(二)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1.农业经济总体构成水平和层次较低,畜牧业所占比重过低。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不断下降,其他各产业特别是畜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趋势和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同一国家(地区)或资源禀赋类似的不同国家(地区)畜牧业和林业、渔业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越大,农业结构层次和生产力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说明农业结构层次和生产力水平就越低[4]。2010年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的产值比重占到69.8%,而全国的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比重仅占50.71%,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比重仅占54.38%,高于湖南省和全国的比重;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中牧业的产值比重占到22.2%,而全国的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牧业比重占32.25%,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牧业比重占29.52%,低于湖南省和全国的比重(如表2所示),湘西州农业经济总体构成水平层次还是比较低的,畜牧业比重过低,不到总体的1/3。

2.种植业内部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远未形成。2010年湘西州的玉米种植面积为38.87千公顷,饲料作物仅占到总播种面积的10.8%,相比以前种植面积降低了,且同畜牧业的发展相比也是不适应的。在种植业内部,一方面烟叶、椪柑、药材等效益好的经济作物所占比重较小,仅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85%,另一方面收益率较低的传统作物比重仍然较大,占到56%,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远未形成。

三、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调整农林牧渔结构,实现农林牧渔协调发展

种植业要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增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比重,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重点发展特色品种,打出特色农产品品牌。现阶段,一方面,应稳定现有的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种粮效益。小麦以改善品种、品质为突破口,通过产量提高来稳定总产。玉米在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压缩普通玉米,大力发展优质饲料专业玉米,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形成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要加大玉米品种的调整力度,适度扩大高蛋白、高油、高赖氨酸、鲜食等优质玉米的生产。另一方面,继续发挥特色种植优势,如油料、烟草、茶叶、药材、柑橘和猕猴桃等,以外向型的加工企业带动结构优化升级。畜牧业要在稳定猪鸡饲养量的同时,加大牛羊等草食型、节粮型动物的发展,适度发展奶牛、水产及特种养殖业,加快饲草资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林业要扩大经济林的种植范围,加强“八百里绿色行动”的推动力度,增加义务植树基地个数,力争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要保护发展生态林,改善扩大干、水果经济林,推广新优苗木品种,推广粮果、果药、果菜等间作模式,适度发展用材林。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基本农田标准化改造。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一规划、连片治理、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逐步把基本农田建成“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地力高”的高产稳产农田;加快村间道路硬化建设,完成200个行政村村间道路硬化,加强村级公路管养,提高村级公路养护标准;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新修集雨节水窖1000口,抓好1700万元的烟基工程建设,完成25座病险水库治理、2万千瓦小水电装机,继续实施四县亚行防洪工程;抓好人饮安全工程,新解决1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抓好生态建设,造林1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5.1万亩,中德合作森林经营4.3万亩,长防造林0.6万亩,搞好“八百里绿色行动”抗旱保苗、补植造林、抚育培蔸工作;积极发展农业装备,完成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面积220万亩,向上争取农业补贴2000万元以上,推广新农机具8000台套以上。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在湘西州7县1市设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专项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运用专项资金开展信息、培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活动。

农业方面的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十二五” 农业 发展 陇川

云南陇川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国土面积1931km2,全县总人口18.1万人[1],其中农业人口14.6万人[2],耕地面积约54.8万亩[3]。陇川县域经济以以水稻、甘蔗、玉米、冬马铃薯、油菜等为主导产业,新兴经济作物有枇杷、红土晒烟、柠檬、金桔、姬松茸、石斛等。养殖业以猪、牛、鸡、鸭为主。农民经济收入低下,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740元[4]。由于远离大中城市,交通运输费用高昂,工业不发达,与之接壤的缅甸又属典型的农业国家。因此,地处边境的陇川县的未来任务,就是要立足现实,大力发展民用军需的农业生产,达到巩固边疆社会稳定之目的。笔者结合亲身经历,通过总结回顾陇川县“十一五”农业生产情况,对陇川县“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建议如下:

一、“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情况

1.“十一五”农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陇川县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农业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全面实行科教兴农战略,把提高农业生产力、贡献力放在工作的首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而努力奋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三农”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基本转变了传统种植业零、散、乱的落后现状。建立健全以户撒、王子树、护国等乡镇为油菜生产基地;户撒坝、陇川坝为优质稻生产基地;城子镇为冬马铃薯生产基地;麻栗坝水库为水产养殖基地。基本实现了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大春生产抓粮食小春生产促经济,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2009年种植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当年全县完成农作物生产总面积76.395万亩;其中:粮食生产31.62万亩,产量9.91万t,油菜生产7.67万亩,总产0.75万t,蔬菜生产1.9万亩,总产1.53万t,甘蔗收获面积为28.15万亩,农业总产量145.69万t,茶叶生产4.35万亩,总产1130t,烟叶生产全县烟叶生产17015亩,总产2002.3t,水产养殖37606亩,总产3096t。

(2)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在中央农机下乡购机补贴优惠政策的引导下,我县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218.32万瓦特,分别比“十五”末增66.47%;农用拖拉机达8171台、11885万瓦特,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4.16%和47.78%,耕作型拖拉机田间作业配套机具达8803台,比“十五”末增长45.48%。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型农业机械迅速增加,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在进一步由量向质发展的同时,农产品加工、运输机械迅速发展。马铃薯机收获、油菜机收获、甘蔗机收获、甘蔗地机械开沟、甘蔗机械培土、种植作物起垄、水稻机械插秧等专业机械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植保植检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条列》和《农药管理条列》的要求,开展农药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从源头抓起,杜绝过期农药、伪劣农药的使用,对我县农作物重大疫情、病情进行监测,实现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农田环境建设和保护稳步发展。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有机肥推广应用,以及中低产田改造、肥料管理等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我县土壤肥力,测土配方施肥辐射推126.74万亩,全县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到了40%,比十五期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低产田改造面积4400亩,对我县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科教兴农成效显著。随着电脑、通讯网络等现代通信技术设施的逐步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开展的农业科教信息工作中,已经在陇川县农业信息网“三农”信息700余条、完善充实了陇川县数字乡村网、已成功发送陇川县农信通信息2000条左右、发送农业科技简报200期左右、开展农民科技培训30.5万人次等五个方式,向各级、各部门、各个层次发送陇川农业信息、普及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取得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省农业厅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州政府三等奖4项,州农业系统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专业技术人员中7人晋升为高级职称、17人晋升为中级职称。引进涉农专业大学生5人。

(3)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完善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做到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四到户”;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发展了3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建设完成9个乡镇“数字乡村”信息网站,完成68个村委会、642自然村的网页制作;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共培训11874人,转移12395人;安全发放惠农补贴资金5070.4万元;积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完成村级财务清理68个村民委员会,738个村民小组,签订委托协议68个村民委员会,738个村民小组;认真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总投资5311万元,覆盖246个自然村。

2.“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待提升。龙头企业少、小、弱问题突出,农业结构的调整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连接不紧密,带动能力差,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2)农业投资不足,物质和技术装备落后。生产发展的需求与项目资金支持有较大的差距,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推广手段落后,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仍然偏低。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打破,水土流失,旱灾、洪涝等灾害频繁发生。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有利因素

在工业对农业实施反哺的大气候下,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充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增产,农村经济朝着又好又快发展方向迈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农村经济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农业环境得到改善。一方面是国家多年来重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冷浸田、雷响田进行了改造,建设了一批高稳产农田,大大提高了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另一方面是随着农产品的日益充裕,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食用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有了较高的认识,对农田环境的维护和科学利用得到较大进步。劳动者素质大幅提高。农户在多年的生产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除了掌握相关的生产技能外,随着农业融入社会大市场,在市场营销、市场服务等领域都得到发展,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的经营者。

2.面临的挑战

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巨大压力,主要是转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突出优势农产品;加强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搞好市场服务等三个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实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任务加重,财政投入资金供求矛盾突出。我县农业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要正视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市场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跨区域配置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的活动加强,我县的资源优势将面临进一步的机遇和挑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市场准入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农业发展的需要与环境保护间协调难度加大。

三、“十二五”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思路

1.指导思想

陇川县“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化开发的发展战略。围绕“产业立县、项目支撑、科教优先、和谐发展”的主题,完成基地建设规模化、企业经营龙头化、生产加工现代、产品营销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2.发展思路

陇川县“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确定一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强化两个基础,发展两种农业,加强四个能力建设,推进四项进程,发展好四个投资亮点,实现四个突破。确定一个目标:“三增一稳”,即农田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突出一个重点:城乡统筹,产业对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协调发展。强化两个基础: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贡献力。发展两种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有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经济作物)、生态农业(发挥环境优势塑造农业品牌)。推进三项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加强四个能力建设: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应用能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和农业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发展好四个投资亮点:优质稻产业、油菜产业、烟叶产业、经济林果产业。实现四个突破:一是确立资源配置区域化的理念,自觉加入经济大循环,在特色农业开发上有所突破;二是确立参与竞争的理念,面对国内国际大市场,在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发展高效农业上有所突破;三是确立大农业的理念,在与农业相关产业的融合上有所突破;四是确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理念,在把农产品推向国内国际大市场上有所突破。

四、“十二五”末农业生产能力

粮食生产面积37万亩,总产12.13万t。其中:水稻生产面积18万亩,总产6.66万t,玉米生产面积12万亩,总产3.72万t,其他粮作面积7万亩,总产1.75万t,油菜生产面积10万亩,总产1.2万t,蔬菜生产面积3万亩,总产3万t,甘蔗生产面积35万亩,农业总产量220万t以上,水果生产面积9万亩,总产9万t,茶叶生产面积6万亩,总产量达3000t,烟叶生产面积5万亩,总产6500t,渔业水产生产面积6万亩,总产3.07万t,番麻年生产面积3万亩,总产15万t,薯蓣生产面积2万亩,总产10万t,咖啡生产面积2万亩,总产9000t。

五、重点建设项目

1.优质稻产业开发

到2015年优质稻产业开发面积10万亩,总产3.5万t。依托“贡米公司”这一龙头企业,以户撒坝、陇川坝为区域重点的优质稻生产布局,确定我县粮食生产重点乡镇,以“贡米”生产基地建设、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为中心,重点要抓好“滇陇201”、“滇屯502”等优质稻良种的推广和发展,优质率达到80%。实现我县粮食产区的集中优势,优质稻年产值达8750万元。

2.糖料产业开发

“十二五”期末,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其中水田蔗19万亩,旱地蔗16万亩;实现甘蔗农业产量220万t以上,工业入榨量200万t以上,食糖产量28万t,实现工业产值11.64亿元,农业产值6.6亿元,蔗农人均甘蔗收入5700元以上。

3.油菜产业开发

以户撒优质油菜区和王子树、护国优质油菜区二个区为重点布局,通过双低优质油菜种子生产基地、油菜籽商品基地、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总产1.2万t,实现产值4200万元。其中双低油菜面积8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80%;全面提升油菜生产“双低”化,油菜籽含油量提高2~3个百分点。将陇川县建设成为无公害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4.茶叶产业开发

通过巩固丰产茶园、改造中低产茶园、淘汰低劣茶园、新植培育高优茶园,建立健全完善茶叶种植管理体系,“十二五”期间扶持建设茶叶初制所15个,新植高优茶园1.5万亩、改造低劣茶园2万亩,“十二五”末全县茶园面积达到6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到5万亩,良种茶园面积达30%以上,总产量达3000t,实现茶叶农业总产值3600万元以上。

5.烟草产业开发

依托保山香料烟公司,以章凤镇、景罕镇、陇把镇、城子镇、清平乡为晾晒烟发展中心;户撒乡、景罕镇、清平乡、城子镇、陇把镇为烤烟发展中心,通过加强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培训力度,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到2015年,烟草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其中:晾晒烟3万亩,收购烟叶8万担。烤烟2万亩,收购烟叶7万担,实现烟叶农业总产值9600万元。

6.完善配套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种子工程。通过强化种子市场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新品种试种制度;建立陇川县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检验室;完善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实现我县品种种植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种子产业安全。

(2)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保护。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县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使高产、稳产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0%以上。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作物专用肥应用、钾肥应用、微肥、有机肥应用、无公害施肥、土壤改良等技术的实施,加强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管理和肥料市场管理,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监测,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开展保护农业植物资源环境和外来入侵生物防除工作;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新型植保体系建设。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大力推进法规标准、监测预警、防治控制、科技创新、评估评价、支持保障等系统,完善新型植保体系建设。完成的技术指标是: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5%以下,检疫性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农药使用合格率达100%;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7个百分点。

(4)加强农村经济的管理。稳定和完善农村承包关系,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规范管理,健全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仲裁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财务电算化管理;继续完善数字乡村工程;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个以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每年争取扶持10个村委会,实现经常性收入1万元以上;健全完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十二五”期间培训17000人,转移16000人。

(5)农业机械化建设。2015年机械达到28399.92万瓦特,力争可机耕作的农田,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

六、保障措施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致力于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从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保护农民利益出发,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完善保障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三农政策;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深对农业工作的认识,决不能轻视农业工作;要真抓实干,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农业产业化开发的重点,强化服务观念,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要求,把管理效能转移到为效益农业的服务效能上,认真研究和解决农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

(2)统筹发展,加大支农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优化支农资金使用办法,提高资金的贡献率。增强农民自身投入意识,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积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健全,改变以往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经营,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开发进入内地大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加大农业投入

(1)加强农业项目建设。首先积极进行农业项目的储备工作,结合我县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的实际,开展农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其次是积极地向上级部门进行项目申报工作,争取立项建设,为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2)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扩大招商引资。首先结合我县发展特色,建立健全高效率的信息网络系统,做好农业开发的基础工作,使外商了解我县的需求信息和投资方向。其次是改善农业投资环境,结合我县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做好农业利用外资的规划,并与本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做好引进外资的服务工作,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好我县优惠政策,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最后是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招商引资顺利进行。

3.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实和加强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健全和完善办公设施和用品,实现技术推广全覆盖。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体系建设。围绕我县产业化开发的需要,研究制定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规划和配套方案,提高我县农业经营的服务能力好水平。

(2)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产业衔接。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实现农业工业化,以标准化联结城乡产业,农村城市化,是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成功经验。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就必须主动衔接,把农业的发展放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推动“城市支持农村”,把农村的进步统筹在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行农业标准化,科学进行产业布局,是合理使用农业资源,加快科技普及,推动科技创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环境的重要手段。

(3)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实施种子工程为核心,加快农业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把示范基地培育成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的有效载体。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的科技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农村教育和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大力实施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民工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4)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引进、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对现有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规模、提升档次。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现代服务业中的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科技服务,推进农村产业化。建立以同行业和跨行业产业链关系。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产业基地。牢固树立品牌运作产业的现代经营理念,促进优质品牌的打造,引入工业的质量管理理念,强化标准化生产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和认证。建设以农产品供应链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产业一体化经营,在更广阔的经营领域内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拉长产业链条、扩大经营空间,在多层次、大范围上实现农业经营效益提高。

4.强化农业执法,改善农业经营环境

通过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解决在具体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权责不清、资源配置浪费、多头执法、力量分散、效能低下等问题,集中行使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农业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全县建立起资源配置优化、职能设置合理、运行便捷有效、执法行为规范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高效廉(下转第135页)洁的专职执法队伍,建立一套以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错误追究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执法管理与监督制度,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农业行政执法机制,增强农业行政执法的整体合力,履行执法职责,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七、结语

粮安天下,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因此,科学合理发展陇川农业,是确保边疆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战略产业。

参考文献

[1] 陇川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陇川县统计局.2010年陇川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OL].,2011.05.27.

[2] 陇川县统计局.陇川县2010年农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Z].2010.12.30.

农业方面的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旗委、政府组织这次农区种植业暨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现场观摩会,目的就是全面检查上半年农区种植业暨农牧业产业化建设,分析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新形势,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半年及为明年打基础的工作,确保今年我旗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从昨天开始,利用一天半时间,对农区5乡镇和呼勒斯太苏木共31个示范点有代表性地进行了观摩学习,我认为,无论对大家还是我本人,启发是很大的,总体印象是:农作物长势喜人,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示范点有看头,经验有学头。今天的总结会就是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做好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信心。一会儿大家都要发言,斯庆旗长要做重要讲话。参加今天总结会议的有: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斯庆同志、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苗凯明同志、旗政协副主席白志远同志、旗委调研员刘宪文同志、旗人民政府助理调研员胡忠勇同志、老干部赵子安、通拉嘎二位同志以及各涉农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农区各苏木乡镇的党政领导。今天总结会议的议程有七项:

第一项:农区各苏木乡镇汇报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第二项:各涉农部门发言。

第三项:旗人大、政协领导讲话。

第四项:旗委、政府调研员讲话。

第五项:老干部代表讲话。

第六项: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斯庆同志讲话。

第七项:会议小结。

下面依次进行:

第一项:请农区各苏木乡镇汇报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顺序:德岭山镇、乌梁素太乡、乌加河镇、宏丰乡、呼勒斯太苏木、石兰计乡、石哈河镇)

第二项:请各涉农部门发言。(发言顺序:人行、信用联社、农电局、农牧业局、农业服务中心、林业局、水务局、农区畜牧业推进办、扶贫办、开发办)

第三项:请旗人大、政协领导讲话。(发言顺序人大、政协)

第四项:请旗委、政府调研员讲话(旗委刘调研、政府胡调研)。

第五项:请老干部代表讲话。

第六项:请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斯庆同志做重要讲话。

今天的总结会议议程已全部进行完毕。会上,各苏木乡镇汇报了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各苏木乡镇能立足当地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工作思路清晰、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成绩显著,很值的我们认真总结,交流推广;部分涉农部门结合自身行业特点,重点围绕“支农”方面谈了自己的工作措施,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旗人大、政协的领导和旗委刘调研、政府胡调研和老干部代表赵子安都根据当前的农业生产情况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刚才,斯庆旗长代表旗委、政府做了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我旗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形势,总结了经验,查摆出了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的重点工作。斯庆旗长的讲话对我们今后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后,各苏木乡镇和各涉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斯庆旗长的讲话和本次会议精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为了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全力抓好斯庆旗长在讲话中提出的下半年12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我认为要努力做到六个方面的新突破:

第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的突破。从我旗的情况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比较稳定,但是从总体来看,我旗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还不高,正如斯庆旗长讲话中提到的我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从目前来讲,我旗农业产业结构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农民素质难以适应深层次发展的需求,农村市场组织化程度难以适应竞争需求,但中央支农惠农等政策的出台,极大的激发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税费改革的逐步完成极大地解放了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农产品供求状况的新变化也促成了大宗农副产品价格的恢复性增长,这一系列好因素,需要我们基层党委、政府去引导和把握。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的突破,一是要紧紧围绕落实我旗今年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任务,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上,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上;放到解决“三农”工作的重大问题上;放到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二是各级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存在的问题,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发展变化的规律。力争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上的取得新的突破。三是要准确把握今年的气候因素和市场因素,千万不能有一点麻痹思想,认真抓好斯庆旗长讲话中关于下半年的12项重点工作,变工作压力为动力,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好今年的目标任务。

第二、在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与时俱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改革创新。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注意研究农业新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更好地为农服务。一是转变作风。要紧密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到四个深入;深入到农户家中了解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深入到化解群众各类矛盾的具体过程中,学会运用典型示范、说服教育和服务引导等办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深入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第一线中,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农民遇到的各类难题;深入到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二是做到依法行政。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认真学习行政法律法规,提高干部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严禁滥用行政职权、粗暴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三是做好民主管理。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对管理自己合法方式的选择,让农民享有更多的自,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继续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总之,各地要针对当地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稳步推进。善于发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告诉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帮助农民卖出去”,集中精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全旗营造一个既与时俱进又与势俱进,既有科学的态度又有科学的方法,既想干又敢干,还要干好,不抓则已,抓就抓到底,这样一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第三,在转变职能和工作措施上有新的突破。要切实把指导农业工作的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服务,行政执法,落实政策和提供服务上来。全局性的工作要抓“转化”,着力把政策精神转化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创新性的工作要抓“强化”,注重发挥我们这次观摩检查中大量典型的示范作用,突出工作重点,准确把握关键性环节,推动全局。经常性的工作要抓“优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既要注意工作环节和程序,更要重视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具体工作机制上,一是建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长效机制。捆绑项目,集中资金,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开发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基础。二是建立调动干部工作主动性的激励机制。坚持以工作论英雄、靠发展比高低,重点选拔“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干部,鼓励农村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三是建立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工作运行机制。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第四,在组织领导上要有新的突破。一是要改变以往用行政命令、催收催种、大包大揽等行政推动方式来发展农村经济,要注重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建立新组织等措施,引导农民更新观念,鼓励农民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建立建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各项制度,明确责任,以制度来管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农民增收多出注意、多想办法、多办实事,增强宗旨意识和法制、政策观念,进一步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提高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自觉性和本领。二是要解决好服务农民的方法问题,要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各涉农部门要牢固树立重农、扶农、富农、强农的意识,强化服务观念,主动搞好服务,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要加强沟通和配合,特别是涉及到跨部门、跨行业的涉农事务,要协同研究,齐抓共管,确保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即将开始,将延伸到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基层党组织,各乡镇党委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双三双链双推”活动,有效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加快发展我旗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五,在抓好落实和督促检查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一是明确责任。各乡镇领导班子都要把下半年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按工作分工落实到每个成员身上。日常工作中,主要领导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的督促检查,支持班子成员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班子成员对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要认真负责,抓好落实,形成分兵把口、各负其责的局面;二是加强协调。在抓落实过程中,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抓好各项工作。各乡镇要善于运用政策手段和有效地工作方法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为抓好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搞好督查。原创:旗、乡两级领导作为决策的制定者,要坚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实情,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旗考核办,旗委、政府督查室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和部署,定期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第一线,加大考核力度,搞好督查,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六,在宣传动员工作上有新突破。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这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和广大群众当中。会后要立即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向乡村干部、农民群众传达斯庆旗长讲话精神,把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措施向群众讲清。同时,各地要积极组织本地干部群众开展村与村之间、乡与乡之间的典型经验交流学习活动。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本次观摩的先进典型,推广工作经验,褒扬先进,激励后进,促进会议精神的全面落实。